(2020年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公式归纳(完整版)速度(v):基本公式:v = s/t推导公式:s = vt单位:v - m/s(米每秒)注意事项:1m/s = 3.6km/hm - g(千克)密度(ρ):基本公式:ρ = m/V推导公式:V = m/ρ单位:ρ - Kg/m3(千克每立方米)重力(G):基本公式:G = mg推导公式:F = G = mg(物体水平放置时)单位:G - N(牛)注意事项: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1 g/cm3 = 1000 kg/m3m3 = 1×106cm3,1cm3 = 1mL,1dm3 = 1L = 1000mL体积(m3):基本公式:无推导公式:无单位:m3 - 立方米压力(P):基本公式:P = F/S推导公式:S = F/P单位:P - Pa(帕)注意事项:1Pa = 1N/m2 固体压力、压强:F - N(牛)S - m2(平方米)液体压力、压强:液体密度:ρ = m/V液体深度:h = sP/ρg单位:ρ - kg/m3(千克每立方米),h - m(米)液体浮力(F):基本公式:F浮= ρ液V排g推导公式:F浮= ρ液V排g - ρ液V物g单位:F浮 - N(牛),V - m3(立方米)注意事项:浮力方向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浮力应用: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漂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功(W):基本公式:W = Fs推导公式:W = mgh单位:W - J(焦耳),F - N(牛),s - m(米),h - m (米)注意事项:功率(P):P = W/t液体压力、压强:液体密度:ρ = m/V液体深度:h = sP/ρg单位:ρ - kg/m3(千克每立方米),h - m(米)液体浮力(F):基本公式:F浮= ρ液V排g推导公式:F浮= ρ液V排g - ρ液V物g单位:F浮 - N(牛),V - m3(立方米)注意事项:浮力方向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浮力应用: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漂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功(W):基本公式:W = Fs推导公式:W = mgh单位:W - J(焦耳),F - N(牛),s - m(米),h - m (米)注意事项:功率(P):P = W/t单位:P - W(瓦特),t - s(秒)力(F):基本公式:F1/l1 = F2/l2推导公式:F2 = F1l2/l1单位:F - N(牛),l - m(米)杠杆平衡条件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用于描述杠杆的平衡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

s = nh F 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国际制单位:N. n 表示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 G物 表示物体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G动 表示动滑轮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s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国际制单位:m. h 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 国际制单位:m.
13、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
F1l1 = F2l2
变形公式: F示 = G − F浮 , G = F浮 + F示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9、浮力公式(状态法)
F浮 = G排 = 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漂浮在液面上或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浮 力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F浮 表示浮力,国际制单位:N.
h 表示所在位置的深度(所在位置到液面的的 距离),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 p , h = p .
gh
g
F液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表示物体的重力。
6、浮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F示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F1 表示动力,国际制单位:N.
l1 表示动力臂,国际制单位:m.
F2 表示阻力,国际制单位:N.
l2 表示阻力臂,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F1
=
F2l2 l1
, l1
=
F2l2 F1
,
F2
=
F1l1 l2
, l2
=
F1l1 F2
,
15、机械效率公式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完整版)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集

J
功率(P)
(1)P= (2) P= =
W
杠杆的
平衡条件
则 F1/F2=L2/L1
拉力(F)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 (2)不计绳重及摩擦 (3)物体匀速运动F=f (f为摩擦力)
(4)功W=Fs得F=W/s
N
机械效率(η)
η= η= =Gh/Fs(W有=GhW总=F s)
Hale Waihona Puke 总值小于11m/s=3.6km/h
g固定值9.8N/kg.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
两个鸡蛋重力1牛,物理课本重力1.5牛
1Pa=1N/m21Pa表示物体1m2的表面受到1N的压力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3×10Pa
1J=1N.m1J表示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
N
压强(p)
(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
⑵ 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柱体)
Pa
浮力(F浮)
(1)称重法F浮=G-F示(2)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4)漂浮或悬浮时F浮=G
N
功(W)
(1)定义W=Fs重力做功W=Gh=mgh摩擦力做功W=fs
(2)功率 W=Pt
1W=1J/s=1N.m/s1W表示物体在1秒内所做的功是1焦
八年级物理公式集
物理量
(符号)
主要公式
单位
长度(L)
(1)路程s=vt(2)功: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w/F
(3)力臂 = (4)压强公式:液体深度
m
速度( )
(1) (2)功率 则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公式p=F÷S及p=ρgh的应用

类型三
F 公式 p= 及 p=ρgh 的综合应用 S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甲、乙 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则液体的质量 m、液体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 p 底、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桌等关系,正 确的是( B ) A.m 甲>m 乙 B.p 底甲<p 底乙 C.F 甲>F 乙 D.p 桌甲=p 桌乙
第九章
压强
F 专题二 公式 p= S 及 p=ρgh 的应用
(1)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
先求压力,再求压强(p= 固体 F/S) (2)关于公式p=F/S与p=ρgh。 先求压强(p=ρgh),再求压 液体 力(F=pS) p=
F/S
适用于一切状态(固、液、气)的
压强计算 (1)适用于液体、气体压强的计算;
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A>pB>pC B.pC<pA=pB C.pA>pB=pC D.pC<pA<pB
D )
类型二
F 公式 p= 的应用 S
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 强分别为 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FA、FB,则( C ) A.pA=pB FA=FB C.pA<pB FA=FB B.pA=pB FA<FB D.pA>pB FA>FB
18 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 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
度h3=10 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 cm,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 N/kg,π取3.1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7.1 力 (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的力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 一个力的产生必须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同时存在。
2) 单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 力的作用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用力推小车,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压缩弹簧,弹簧发生形变;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XXX (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这种图示法称为力的示意图。
7.2 弹力1) 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并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称为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且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称为塑性。
2)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如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3) 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 测量力大小的工具称为弹簧测力计。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
使用前需要校零指针;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和末尾测量力时的示数,才能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
测量前,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
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
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 重力 (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引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表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常取10N/kg)G单位:N m单位:kg g单位:N/kg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P单位:Pa F单位:N S单位:㎡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P表示压强ρ表示密度g表示9.8N/kg h表示深度P单位:Paρ单位:kg/m³g单位:N/kg h单位:m 4.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单位:kg/m³m单位:kg V单位:m³5.浮力的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6.称重法:F浮=G物-F拉7.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ρ液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9.8N/kg(常取10N/kg)V排表示排开液体体积ρ液单位:kg/m³g单位:N/kg V排单位:m³8.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漂浮:F浮=G物ρ液>ρ物上浮:F浮>G物ρ液>ρ物悬浮:F浮=G物ρ液=ρ物下沉:F浮<G物ρ液<ρ物沉底:F浮+F支=G物9.功的计算公式:W=FS 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距离W单位:J F单位:N S单位:m重力做功计算公式W=Gh W表示功G表示力h表示高度W单位:J G单位:N h单位:m10.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V表示:速度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V单位:m/s S单位:m t单位:s 11.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P单位:W W单位:J t单位:s 12.功率的推导式:(适用于匀速运动)P=Fv P表示:功率F表示:力V表示:速度P单位:W F单位:N V单位:m/s13.杠杆平衡原理:L1×F1=L2×F2L1表示:动力臂F1表示:动力L2表示:阻力臂F2表示:阻力14.滑轮组的省力计算公式:F=G/n F表示:拉力G表示:重力n表示:绳子段数F单位:N G单位:N15.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的计算公式:S=nh S表示:距离n表示:绳子段数h表示:高度S单位:m h单位:m16.总功的计算公式:W总=W有+W额W总表示:总功W有表示:有用功W额表示:额外功W的单位:J17.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W有/W额η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η单位:%W有的单位:J W总单位:J。
202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19-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

第2节 功率
栏目索引
2.大明和小华一起爬山。大明用了25 min登上山顶,小华用了20 min登上
山顶,大明的体重是小华的1.5倍。大明与小华爬山的功率之比是 ( )
A.5︰6 B.8︰15 C.6︰5 D.3︰2
答案 C 大明登上山顶做的功:W1=G1h,小华登上山顶做的功:W2=G2h,大
沿上坡路,乙沿水平路,丙沿下坡路,则关于三辆车的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功率最大
B.丙车的功率最大
C.三辆车的功率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
C
由公式P=Wt
=
Fs t
=Fv可知,三车的牵引力和速度都相等,故它们
的功率相等。
第2节 功率
栏目索引
2.(2017广东中考)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 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 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 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W1∶W2=1∶1 B.W1∶W2=2∶3 C.P1∶P2=1∶1 D.P1∶P2=2∶3
tt
度的大小或作用力的大小不能得出功率的大小,故C、D错误。
答案 B
题型二 功率的相关计算
第2节 功率
栏目索引
例2 (2018山东临沂中考)新能源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广大家庭 的喜爱。小明爸爸驾驶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2 km,用时10 min。已知该车的总质量为1.6×103 kg,行驶中阻力为车重的0.05,此过程中
800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该小车工作5分
钟,则做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②阿基米德法:
F浮=G排=m排g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ρ——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F浮=ρ水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物体的重力N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G总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动画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n=1 ∴F=Gs=h
对于动滑轮而言: ∵n=2 ∴F=Gs=2h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t[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10:机械效率: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J
×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m——质量kg
g——重力与质量N/kg。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10--4m2
2: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物体的重力N
F——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4、计算浮力的公式:
①称量法:F浮=G-F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③平衡法:F浮=G物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6:功公式: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W=F s
7: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时间 s
单位换算:
1W=1J/s 1kW=103W
P=
公式变形:P=FV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8: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
9:滑轮组:
物理量 单位
F——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