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_New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_New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_New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及确定

跳跃运动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跳跃练习,既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自我,体验成功乐趣,获得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跳远教学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三、教学过程

1、课的准备部分

本课采用免子舞、跨越壕沟游戏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舞蹈、游戏起到热身

作用,使学生以较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进入基本部分。

2、课的基本部分

(1)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自选器材,自

编练习内容,自主进行跳跃练习,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2)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四种急行跳远的方法:

A.助跑踏跳箱起跳练习

B.助跑腾越低皮筋练习

C.助跑起跳后头顶悬挂物练习

D.不同起跳点的急行跳远练习

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取跳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个

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3、课的结束部分

音乐和舞蹈结合,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融,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四、本课特点

本课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体会、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形式同原来单向交流,变成了师生,生与生多变互动的交流,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生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班级:初三人数:40人执教:顾菁

教材

急行跳远——助跑与起跳

让学生学会几种提高跳跃能力的方法,并能在快速助跑下完成跳跃动作,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愉悦身心

1、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安排见习生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并向教师汇报。

2、师生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精神饱满,集合快、静、齐。

1-2

3、“免子舞”(音伴),教师领做,师生共同练习。

3、“免子舞”

组织:集体练习

要求:让身体“动”起来

4、游戏“跨越战壕、夺取红旗”

方法:向前跑进10米,跨过战壕(折叠垫),再跑进绕排球架返回,最后一位同学夺取红旗,

教师组织、指挥、鼓励学生

原地三级跳练习方法

原地三级跳练习方法 立定三级跳是在原地起跳后沿直线连续进行的三次跳跃。由于第一跳获得的水平速度在三跳过程中不断降低,所以如何减少水平速度的损耗而又能获得合理的垂直速度,是原地三级跳技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它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爆发力、良好的弹跳力和协调性,以及强有力的腿部力量。原地三级跳的成绩取决于第一跳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也和动作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及三跳比例有关。 立定三级跳远技术: 一、第一跳身体重心的腾空轨迹比较平。保证有一定远度的基础上减少水平速度的损耗。 二、第二跳的空中动作要求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跨步姿势。在身体向前腾越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较大的两大腿夹角。同时,还要尽可能延长腾空时间,以便及时开始第三跳。 三、第三跳,经过前两次起跳之后,水平速度有明显下降,因此,在第三跳中,要充分利用剩余的水平速度,尽可能提高垂直速度,以获得一个较高、较远的腾空轨迹,取得第三跳的远度。在第三跳的腾空中,最好采用跳远的挺身式或走步式姿势。这一跳的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与跳远基本相同。 四、身体素质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在加强技术的练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如:上肢、腰腹肌、下肢的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训练,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爆发力训练:训练时应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结合,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进行中等重量的负重练习,如负重提踵、负杠铃原地跳、负重弓箭步走等;在发展快速力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练习有负大重量蹲起等。并且要同跑和放松练习结合起来进行。重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杠铃,最好是在有保护或是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才好,这样比较安全。 2、弹跳力训练:发展快速力量和跳跃能力能有效发展弹跳力,其主要练习有:1、一般跳跃练习:单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2、跳跃障碍练习:跳跃栏架、跳深(即跳下-跳上练习,效果非常显著,简单易行)、摸高练习等。 3、腰腹肌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挺身、负重仰卧起坐、负重俯卧挺身等来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你个人或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情况合理安排上述练习的方式、次数和运动量,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切忌图快而加大训练强度和密度,造成运动损伤和劳损,事倍功半;但运动强度和密度不够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以上方法仅供你参考,希望给你带来好的收效。

小学生跳远的训练方法

小学生跳远的训练方法 小学生跳远的基本训练方法 1、蹲跳起:这主要锻炼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的练习。蹲跳起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方向摆动,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重复以上动作。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4~5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锻炼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单脚交换跳的方法:联想跳绳时的起跳动作(也可以直接练习跳绳) 3、蹍跳步:主要用来锻炼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动作方法:用右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要轻快。 4、纵跳摸高:这是锻炼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4~5组。 5、蛙跳:这是锻炼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重复4~5组。 6、障碍跳:主要锻炼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 动作方法:此锻炼犹如障碍跑或者跨栏跑。 小学生跳远的好处

1、焕发精神。烦恼的最佳“解毒剂”就是运动,当您烦恼时多用肌肉,少用脑筋,其结果将会令您惊讶不已。没有人能在健身房或爬山作激烈运动的时候,还对刚才发生的不快之事耿耿于怀。不管是什么人,体育运动都能使您的精神为之一振。 2、促进心肌灌注,降低男性卒中发病危险。日本京都大学对有医疗保险的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手术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67例患者采用了集体运动疗法,运动处方视患者个人状态而定,运动项目包括慢跑、步行、伸展运动、乒乓球、微型网球、郊游、滑雪等,以需氧运动为主。 3、减肥健美,改善胰岛素抵抗。美国的一项研究证实,身体能量是消耗与发生2型糖尿病之间呈反比,每天用敏捷活泼的步伐行走1小时可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降低一半,危险最低的是采用有氧运动及健美操练习者。

急行跳远教学设计DOC

体育急行跳远教学设计 主备人;胥海先 一、教材分析: 跳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且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现代奥林匹克田径运动中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跳远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巧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其身体的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与超越等心理特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立定跳远以及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并已基本掌握。 三、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急行跳远和拍球比多的动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2.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掌握从一定区域内单脚等地踏跳,双脚轻巧落地的动作,发展学生弹跳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 六、重点难点:助跑、单脚踏跳、双脚落地难点:助跑、单脚踏跳、双脚落地 四、课的结构: 1.开始部分: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 2.准备部分: 体育队长带领全班进行徒手操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美,促进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为基本部分作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避免伤害事故。 3.基本部分: 在进行急行跳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加练习难度。教师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获得成功的细雨心情,以此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游戏拍球比多中,使学生在拍篮球活动中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同时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变换拍球的形式,增强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4.结束部分: 带领学生进行放松小游戏,提高学生反应能力使学生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五、教学过程

中招体育考试——立定跳远练习技巧

中招体育考试——立定跳远练习技巧 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2、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3、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二、影响成绩的因素 1、力量因素: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3、臂的摆动作用: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三、易犯错误及解决方法 1、预摆不协调。 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2、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 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3、腾空过高或过低。 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 效果很好。 4、收腿过慢或不充分。

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 5、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 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四、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1、蹲跳起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 4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关节的力量起跳,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

高中体育教案三级跳远

高中体育教案——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课的设想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学生思想较成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能力增强,对自身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一特点及体现“健康第一”、发挥“双主”优势这一指导思想,较为灵活地安排该节课,旨在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愉悦身心,曾强体质,提高技术。 二.教材分析 该节课是三级跳远单元的第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体会出三级跳远的三步节奏。三级跳远的技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已不再是高难度的运动技术,关键是学生愿不愿学和教师如何去引导其学的问题。解决了上述问题,该目标就不难实现。另外三级跳远对下肢的爆发力及人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采取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增强协调性、锻炼意志品质、愉悦身心是这节课的又一重要目标。 三.教学步骤 1.通过“五官移位”这一趣味性的游戏,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然后听着音乐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做四肢、腰腹及牵拉韧带的徒手操,这样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以往徒手操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单调、呆板的缺陷,以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竞赛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步跳和单足跳练习,在为主要内容作好准备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争强好胜,奋勇拚搏的体育精神。 2.因该节课为三级跳远的第一节课,所以就将场地设在宽阔的跑道上进行。由示范讲解、出示教学挂图开始,使学生对三级跳远有个完事的初步认识。原地跳跃练习和4-6步行进间跳跃练习,促使学生掌握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再通过跳过实心球练习来掌握“三步”的节奏,最后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另外,期间要多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加以引导。 3.设置各种跳跃练习的场地,要求学生自由分组和选择运动项目,发挥个人跳跃特长,提高特长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终身体育能力,提高下肢爆发力,增强协调性。通过自主组织些跳跃游戏(斗鸡、跳绳等)来增强体质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达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目的。

中考立定跳远技巧及练习方法

中考立定跳远技巧及练习方法 立定跳远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双脚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时,只准离地一次,如双脚离地后不起跳,落下后再起跳,即为连续离地两次,作一次试跳失败论.在田径训练中经常采用。 1.作用与特点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 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进行练习。 2.技术结构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3.影响成绩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3)臂的摆动作用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4)能量的转换从站立状态到下蹲状态,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就相当于有一定的助跑,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增加跳远的远度。 4.练习方法 (1)蹲跳起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

体育水平三(五年级)《急行跳远——“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计划

急行跳远——“蹲踞式跳远” 课的教学设计(水平三,五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的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学法预设等活动,紧紧围绕这个为中心,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尊重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教法、学法及组织形式为教学主线,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取得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小学跳跃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从三年级开始就逐步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各种跳跃动作和“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动作,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已能掌握和较为熟练的做出完整动作。它不仅可对学生身体的灵敏、速度、协调和力量素质提高外,还增强弹跳力,五年级“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又进一步提高动作各个环节的细节技术衔接动作,把本次腾空蹲踞动作作为重点,多用小垫子为教具,加强做好前后动作衔接练习。此外,还锻炼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意志品质。对遵守纪律,合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也有所增强。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13)班,共36人,班级大部分学生喜爱跳跃类活动,对急行跳远和跳高的积极性很高,再加上对“蹲踞式跳远”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所以该班学生在第一节课内容学习时,体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五年级孩子的身体也正处于生长高速期,此时的想象力也十分丰富,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本节课在第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节课重点让学生感受和掌握腾空“蹲踞”动作,通过贴切孩子生活和课余跳跃类游戏内容,再使用合理简便的教法,激发学生主动挑战地心引力,看谁空中动作做的好。并通过从易到难反复合作探究练习让孩子们能快速掌握动作方法,为接下来的课打好基础。 四、教学流程 听信号慢跑配合练习——韵律操——“拍照片”小练习——摸高练习——“跳皮筋”学练——“蹲踞式跳远”练习——综合素质游戏 本堂课的设计想法:一、准备部分:1、慢跑中设计听信号做动作的注意力配合练习,使学生能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并通过击掌和下蹲做出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 2、此外利用韵律操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操中编排多个蹲踞式跳远中分解动作,同时加强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 准备活动为主教材做好铺垫。 二、基本部分:1、设计“拍照片”练习,发挥学生想象力,寻找空中动作停顿的感觉,引出“只有用力起跳,跳的高,在空中才能有停顿时间”。 2、利用自制的悬挂小球,让孩子们体验用力起跳空中摸球练习,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挑战意识。 3、在主教材练习中,我设计了“跳皮筋”,通过看图学习动作方法和了解口诀,利用“蹲踞式跳远”动作引导学生参与到“跳皮筋”游戏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通过高度的改变,解决本课重点空中“蹲踞”姿势并完成教学难点,提高连贯做出屈膝靠拢上提的技术动作。把枯燥乏味的练习注入了新的趣味性,随后教师设计小垫子跳跃一定障碍练习,引导学生带着挑战自我的精神练习,寻找空中动作的身体感觉。在练习过程中请出优秀学生展示,给孩子们起到榜样作用,随后进行听信号集体展示,教师观察学生完成目标情况。 4、最后的游戏环节,我利用上一节课教学练习内容“开火车、推小车”结合本节课的“扶棍不倒”,使学生在紧张激烈的项目练习中锻炼上下肢力量、反应力和团结合作的优秀意志品质。 三、放松部分:我结合舒缓的音乐声,带领学生做几节肌肉拉伸练习,然后布置课外作业:上肢和腰腹练习内容。总结后结束本节课的全部内容。 五、本课教学特色 1、通过慢跑和韵律操设计的内容,提高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和为接下来的动作做好铺垫。 2、通过贴切生活的“拍照”引导学生空中怎么有时间做好动作。激发学生求知欲。 3、通过上一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在玩和挑战中学会动作。如:“摸高跳”为挑战,“跳皮筋”为学中玩,“越过障碍的蹲踞式跳远”为挑战,教师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练习变的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4、将趣味的小练习、口诀等贯穿教学全过程。

立定三级跳远训练方法

立定三级跳训练方法 一、加强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连续跳跃能力的练习 立定三级跳远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技术动作组成,要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跳跃技能-----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因此,必须重视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的发展。具体手段如下。 1,双腿跳栏架 在平整的跑道纵行排列10个栏架,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栏架。栏架的高度和间距因人而异,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栏高和加长栏间的跳高。 2,双脚跳皮筋 在跑道上纵行相对排列若干个栏架,每纵行相对排列的栏架之间用皮筋相连,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皮筋。皮筋的高度和相互间的跳高因人而异。 3,屈膝跳 连续双脚跳起屈膝收腹,大腿尽量接近胸部 4,单足跳 双脚起动30米记时记步单足跳练习。左右腿交替进行,培养运动员快速向前的跳跃能力。 5,跳深练习 立于60厘米高的跳箱盖上,双脚起跳落地,再以起跳脚跳上同样高度的跳箱盖上。 6,负荷练习 可采用肩负中等负荷的快速深蹲,轻负荷的快速蹲跳起、双手提铃快速跳及沙坑内连续交换腿跳等,来增强运动员的踝部和腿部肌群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7,十级跨步跳 双脚起跳记距练习。双脚起跳,单脚落地,连续跨步跳。通过此练习,不断改进技术动作。 立定三级跳远技术特点要求有两次着地再起跳,要保持三跳的连续性就必须加强连续起跳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训练中要采用单足积极的扒地动作,要避免着地腿前伸得过远。着地腿积极的扒地动作和双臂及摆动腿相对摆动动作能增加起跳能力,从而使身体重心快速移过下一跳的支撑点,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具体手段有: ⑴跳深练习 ⑵50~100米的多级跨步跳 ⑶50~100米的跨跳结合练习,即脚起跳后两个单足跳一个跨步跳,连续进行。训练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先软地后硬地 2,先双腿后单腿

中学生立定跳远训练方法及动作要领

中学生立定跳远训练方法及动作要领 立定跳远是初中升学考试体育必测项目之一。经过对立定跳远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改进了一些技术和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从训练方式和技术动作总结了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方法。 训练方法 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练习方法(只要你有2?3个月的练习时间,每天进行如下所述的练习,达到满分应该不是问题。) 一、蹲跳起 作用:这种练习主要是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的力 量。 动作要领:双脚与肩等宽,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几秒,然后快速跳起,腿要蹬直。 练习方法:每组20次以上,练习三组,中间休息1分钟。 二、1分钟仰卧起坐 作用:主要锻炼腰腹力量。 练习方法:1分钟内仰卧起坐数要达到25次以上,练习三组,中间休息一分钟。 三、跳台阶 作用:主要是发展腿部力量和膝踝关节力量。 动作要领:一般选择坡度大的台阶,也可以选用楼梯台阶(下雨可练习)。两脚自然开立屈膝,脚前掌用力跳起,一次跳3-4节台阶,连续跳15-20次,重复3-5组。 四:蛙跳 主要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 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量比向体后摆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使髋,膝,踝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前摆。带动身体向前上方跳起,落地 伸小腿后脚跟先着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0--15次,重复 3--5组最好在沙坑内进行,可保护膝踝关节。

五、收腹跳 主要发展腿部腹部力量和足弓弹性。 动作方法: 1.屈腿收腹跳:两腿自然开立,屈膝半蹲,脚前掌用力起跳上体保持正直,用力抬大腿,屈膝收腹,使大腿靠近胸 部,两手下伸抱膝,脚前掌落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5--20次,重复3--5组。 2.直腿收腹跳:两腿自然开立,屈膝半蹲,脚前掌用力起跳收腹抬脚,两腿伸直上体前倾,双手摸双脚尖,脚前掌落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0次,重复3--5组。 六、纵跳摸高 主要是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要领:一般在栏架下进行,两腿自然开立,微屈膝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充分伸展髋,膝,踝关节,用双手或单手摸篮板,落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0次左右重复3--5 组。 以上几种方法均能提高腿部及各关节力量,使弹跳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亦不可忽视, 动作要领 一、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容易掌握。 二、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_New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

急行跳远及训练方法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及确定 跳跃运动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跳跃练习,既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自我,体验成功乐趣,获得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跳远教学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三、教学过程 1、课的准备部分 本课采用免子舞、跨越壕沟游戏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舞蹈、游戏起到热身 作用,使学生以较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进入基本部分。 2、课的基本部分 (1)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自选器材,自 编练习内容,自主进行跳跃练习,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2)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四种急行跳远的方法: A.助跑踏跳箱起跳练习 B.助跑腾越低皮筋练习 C.助跑起跳后头顶悬挂物练习 D.不同起跳点的急行跳远练习 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取跳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个 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3、课的结束部分 音乐和舞蹈结合,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融,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四、本课特点 本课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体会、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形式同原来单向交流,变成了师生,生与生多变互动的交流,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生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跳远训练方法

1、速度练习 速度是取得跑远优异成绩的基础。速度训练可采用下列的手段与方法。 (1)跑的专门性练习:包括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和后蹬跑等; (2)40~60米的加速跑或变速跑; (3)利用助力(顺风、下坡)40~60米的加速跑; (4)30~60米的牵引重物或负重跑; (5)各种短距离行进间跑; (6)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过渡到加速跑; (7)下坡全程助跑与平地全程助跑交替进行练习。 2、快速力量练习 快速力量(爆发力)是跳远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专项素质之一。训练中应注意将力量与速度紧密的结合起来。采用的力量练习手段着重于发展肩带肌、躯干肌、髋部肌和腿部肌的力量。快速力量训练可采用下列的手段与方法。 (1)负中等重量的提踵练习; (2)负轻重量杠铃原地双脚跳练习; (3)负中等重量杠铃50米弓箭步走练习; (4)负杠铃半蹲跳练习; (5)负杠铃半蹲起练习; (6)弓箭步快速连续抓举轻杠铃练习; (7)轻重量杠铃快速挺举练习; (8)负轻重量杠铃体前屈、体侧屈练习; (9)仰卧起坐接抛实心球练习(两人配合) (10)前后抛铅球或实心球练习; (11)负较大重量的杠铃深蹲起练习; (12)各种形式组合的力量练习。 3、跳跃能力练习 跳跃能力是跳远运动员速度与快速度力量的综合体现,是创造优异的跳远成绩的最直接的手段。跳跃能力的训练可采用下列手段和方法。 (1)立定跳远练习; (2)立定三级、五级、七级、十级跳远练习; (3)30~60米的单足跳练习; (4)30~60米的跨步跳练习; (5)30~60米的换腿跳练习; (6)10~20米的连续蛙跳练习; (7)5~10个低栏,双脚连续跳起过栏练习; (8)由下向上的跳低台阶练习; (9)由上向下的各种高度的跳深练习; (10)各种负重的跳跃练习。

立定跳远技巧【有图】

立定跳远技巧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 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还有几个技巧 1 要内八字站,绝对有用 2 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敢容易掌握。 3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时不是呼气,而是憋气。这样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强肌肉起跳时的瞬间爆发力。 4 身体重心前移上体前倾,随之两臂弯屈成半蹲姿势,脚跟提起,用前脚掌抓地,控制身体平衡,重心随着前移。尽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却很重要。 跳的过程中双腿发力,在空中要展腹,使腾空的高度尽量的高,然后在快落地的时候身体向前弯曲,也就是利用到了腹部的力量了。只有这样才会跳的远。 怎样在短期内提高成绩 (1)蹲跳起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 纵跳摸高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 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主要是跳不高的人使用. 一、技术结构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二、影响成绩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求。 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 有相当大的强度。

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

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7702406.html, 2008年09月24日15:38 中国体育报 立定三级跳远是双脚站在起跳板上起跳,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线。第一跳原地双脚起跳、单脚着地;第二跳用落地脚起跳向前跨出一步,以摆动腿落地;第三跳用落地的摆动腿起跳双脚落在板上(或沙坑)。通过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一、组合训练法 1、30米跨步跳接跳跃:原地起跳(从右腿)跨步,到沙坑前倒换左腿;接着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2、30米跨步跳,每腿跨两次,跳一次,至沙坑前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3、30米连续单足跳至沙坑前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二、“立体图形”训练法 1、双脚原地起跳跨步登上3-4级台阶练习,反复进行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强调提重心、跨直线、随惯性的要求。 2、原地台阶弓箭步交换跳练习。 3、在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基础上,结合第二跳登上7-8层台阶的练习。 4、两步助跑双脚起跳跨上十二层台阶的三级跳远练习。 5、原地双脚起跳跨上十二层台阶的三级跳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跳节奏和运动路线(直线)的要求。 三、“平面图形”训练法 1、双脚原地起跳,单腿跨栏练习。 2、上一步双脚起跳,双腿跨栏练习。 3、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基础上,结合第二跳跨栏练习。 4、原地启动,三级完整过栏练习。 四、“比例线”练习法 1、按三跳远度,前两线间距为2-2.5米,最后一跳间距约为3米左右进行练习。 2、在三跳比例线的正中画一垂直于三跳比例线的直线,使三跳落点在一条直线上的练

中小学立定跳远技巧及练习方法

中小学立定跳远技巧及练习方法 立定跳远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双脚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时,只准离地一次,如双脚离地后不起跳,落下后再起跳,即为连续离地两次,作一次试跳失败论.在田径训练中经常采用。 1.作用与特点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进行练习。 2.技术结构 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3.影响成绩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2)协调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3)臂的摆动作用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4)能量的转换从站立状态到下蹲状态,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就相当于有一定的助跑,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增加跳远的远度。

立定跳远练习方法

立定跳远练习方法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 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快速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练习方法

快速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练习方法

持正直,用力抬大腿,屈膝收腹,使大腿靠近胸部,两手下伸抱膝,脚前掌落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5——20次,重复3——5组。 2.直腿收腹跳:两腿自然开立,屈膝半蹲,脚前掌用力起跳收腹抬脚,两腿伸直上体前倾,双手摸双脚尖,脚前掌落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0次,重复3——5组。 六、纵跳摸高 主要是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要领:一般在栏架下进行,两腿自然开立,微屈膝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充分伸展髋,膝,踝关节,用双手或单手摸篮板,落地屈膝缓冲,连续进行10次左右重复3——5组。 以上几种方法均能提高腿部及各关节力量,使弹跳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亦不可忽视,立定跳远的动作主要由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环节组成。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小编微信:2079488996 中考坐位体前屈满分攻略(附练习方法) 测试方法:场地一般为室内,用电动测试仪进行测试。考试时,考生直角坐,两腿伸直,两脚脱鞋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坐位体前屈练习方法 个人练习

第六章现代跳远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

第六章现代跳远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 一、跳远运动简介 跳远,过去叫急行跳远,它是古代的奥林匹克竞赛及古希腊五项运动里都有的一个项目,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和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练习跳远能发展人的速度、弹跳力和灵巧性,并能增强心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增进身体的健康。跳远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学习跳远又比较容易,因此青少年们比较喜欢这项运动。 跳远方法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有比较长的历史,但在近代的田径比赛中,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在1864年创造的,成绩是 5.48 米。半个多世纪以后,到了1931年,日本运动员于1935年用蹲踞式的姿势跳出了 8.13 米的成绩,他的快速助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的世界纪录是美国运动员鲍威尔用走步式创造的8.95米。 女子跳远在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现在的女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苏联运动员于1988创造的 7.52 米。 解放前我国的跳远水平很低,男子纪录是 6.91 米,女子纪录是 5.06 米。解放后,跳远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目前女子全国纪录是 7.03 米,男子全国纪录是8.40 米。 从跳远技术的发展来看,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初是简单的蹲踞式,以后有了挺身式,又有了走步式。今天的跳远技术,正向着快速的助跑、迅速而有力的起跳和较高的跳跃高度方向发展,运动员必须具备全面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先进的技术。 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决定的,当然平稳的空中姿势和合理的落地动作,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总之,各个部分的技术都是跳远中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中三级跳远教案

高中三级跳远教案 如何让学生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体会出三级跳远的三步节奏?小编已经为体育老师们准备好了《高中三级跳远教案_体育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高中三级跳远教案一:一、准备活动 1、慢跑3分钟,注意弹性助跑、摆臂。 2、一般准备活动:坐位并腿体前屈,动力性前屈;分腿体前屈;测压腿;收腿压髋关节;双手压膝盖;屈单腿压;弓步跪,后屈小腿。注意身体形态。 3、专门准备活动:行进间高踢腿下压;小步子节奏跑;侧向行进间击退跳三步换向;三步助跑腾空步练习;后蹬跑。50米*3次 二、基本部分 沙坑练习,每个练习5次左右。 1、三步助跑练习腾空步(第三跳); 2、原地三级跳远练习(节奏); 3、单脚7级跳; 4、5步助跑第一第三跳上助跳板练习三级跳; 5、5步助跑第一第三跳上助跳板,第三跳立小垫子限制腾空高度练习三级跳; 6、7步助跑平地练习三级跳远; 7、30米弹性跑,前后摆臂、高抬腿、高重心、注意节

奏。 三、放松练习 1、后踢腿跑; 2、倒退跑; 3、放松跑3分钟; 4、列木静力拉伸; 5、坐位拉伸; 6、教师小结。 高中三级跳远教案二:《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学习 内容 1、立定三级跳远 2、力量练习 学习 阶段 水平五 重点 难点 重点:滚动支撑、上下协调并在跳跃时收腹举腿 难点:动作节奏 学 习 目

1、熟悉立定三级跳远的动作结构及方法。 2、学生做出完整动作的同时能做到滚动支撑、上下协调并在跳跃时收 腹举腿。 3、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做到相互指导、帮助。 4、学生下肢、腰腹、上肢力量及下肢的柔韧性得以发展。 5、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激情和进步的喜悦。 课 序 内容安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次数 时间 负荷 导 入 热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

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立定跳远怎样才能跳得远些 立定跳远动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绩也不一样。那么怎样在身体素质不变的情况下,跳得远些,经过对立定跳远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改进了一些技术和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 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敢容易掌握。 二、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

三级跳远训练计划范例

三级跳远训练计划范例 一、多年训练计划 1、目标和任务 (1)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2)提高专项技术水平,三级跳远成绩达到运动健将(米) (3)掌握专项理论知识,具备实际指导专项训练的能力 2、各阶段的训练任务 体育院校学生多年训练计划,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所从事运动训练的年限、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情况来制订。一般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 3、各阶段训练内容的安排 在基础训练阶段,一般身体训练所占的比重较大,专项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所占的比重较小。在专项训练阶段,一般身体训练所占的比重明显要减少,而专项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大。

4、各阶段主要训练手段 专项训练阶段主要训练手段 ◎速度 (1)100、150、200米加速跑。 (2)100、150、200米重复跑 (3)100、150、200米间歇跑。 (4)100、150、200米变速跑。 (5)参加100、200米比赛。 ◎力量 (1)杠铃深蹲起 (2)杠铃半蹲起 (3)杠铃坐蹲起 (4)抓举 (5)壶铃蹲跳 ◎跳跃 双腿跳栏架 双腿跳皮筋 跳深 屈膝跳 双脚跳台阶 在海绵垫上的各种跳跃 在沙坑中的各种跳跃 跨步跳 单足跳 两单一跨 ◎技术

(1)短中程助跑分解技术 (2)短中程助跑完整技术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训练手段 ◎速度 (1)100、150、200米加速跑。 (2)100、150、200米重复跑 (3)100、150、200米间歇跑。 (4)100、150、200米变速跑。 (5)参加100、200米比赛。 (6)100米计时跑 (7)60米计时跑 (8)40米标记跑 ◎力量 (1)杠铃深蹲起 (2)杠铃半蹲起 (3)杠铃坐蹲起 (4)杠铃单腿上下蹬起 (5)杠铃弓步走 (6)抓举 (7)负重深蹲跳 (8)负重半蹲跳 (9)负重弓步跳 (10)负重上下交换腿跳 (11)壶铃蹲跳 ◎跳跃 (1)跨步跳、单足跳、单腿跳台阶、单腿跳皮筋、单腿跳栏架 (2)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立定多级跳 (3)助跑起跳摸高、助跑起跳跳上高垫子、助跑五级跨步跳 (4)助跑五级单足跳、助跑十级跨步跳、助跑十级单足跳计时单足跳◎技术 (1)短中程助跑完整技术 (2)全程助跑完整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