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管理史》期末考试辅导资料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三、外国教育管理史部分
• (一)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 • 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P34-36) • 2.近代欧洲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变化 • 从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开始兴起的近代国民教育运动, 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贫民, 由此逐渐发展起来的贫民教育与历史悠久的贵族教育一起 构成了近代欧洲教育的双轨制。 • 近代国民教育运动在教育管理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当教育由“私人”的占有变成公共的事业后,国家及 其政府才开始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管理。国民教 育运动是教育由“私人”的事变成公共事业的重点转折点。
• 5.赫尔巴特在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 (P121-122)
•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外部 的领导,维持教学和教育的秩序,为给实施教学 与教育创造条件,赫尔巴特写道:“这种管理并 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创造 一种守秩序的精神。” • 赫尔巴特认定儿童都有“盲目的种子”和“处处 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
• 4.学在官府(P18) • 夏、商、西周时期官学的管理特征。当时的文化 典籍都藏于宫廷、官府之中,由专门的文化官吏 世袭保管,决定了当时的学校完全由宫廷和官府 所垄断。学校既无特定的教师,也无专职的教育 行政管理人员。后人将这种教育机制称之谓“学 术官守”或“学在官府”,其体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政教合一;其二,官师合一。这一特征表 明当时的政治与教育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 • 5.“壬寅癸卯学制”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本质 区别(P52-53) • 6.1922年学制(P77)
《中外教育管理史》
考前辅导
一、考试题型及要求
• 单项选择题(选择其中的正确选项。)
• 名词解释题(正确阐述该概念的基本内容, 包括定义、基本内容及简要评价。) • 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的要点。) • 论述题(除了回答基本要点外,还要根据 提问展开论述。)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管理史完整得复习资料第一章先秦时期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得学校,名称有(序)与(校)商朝除继承已有得(庠)与(序)外,有创设了(瞽宗)与(学)又称学术官守,就是夏、商与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得共同特点。
即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五学。
学在官府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能力兼求得特点。
,尤其要重视仁得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
内容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得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得人以受教育得机会与权利。
就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得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
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讨气氛浓得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再由她们分别去教其她弟子,这样可以二传、三传甚至更多,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次相授受”。
西周继承与发展了夏、商得教育,形成了以“六艺”为主得教育内容。
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相当于政治伦理课程,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与宗教礼仪等。
乐就是与礼得教育密切配合得教育内容,主要起到精神陶冶得作用。
射与御为军体训练。
书、数为传授语言文字与科学文化知识得课程。
西周以“六艺”为主要内容得教育,讲求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与能力兼求,这就是西周政治、经济与文化得发展在教育上得体现,也就是对教育得要求。
视学包括两种,一就是天子象征性得视学,以示尊老敬德,重视教育。
二就是督导性得视学。
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视察得内容都包括德行与道艺,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而且遵循循序渐进得原则,逐渐提高考查得标准,以督促、引导学生得学习。
选贤贡士制度:即西周实行得人才选拔制度,由诸侯与地方民政长官选拔德行、道艺兼优者贡于天子,或升入大学深造。
这就是我国最早实行得人才选拔制度。
学在官府得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得产物。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儒、墨私学的管理有何异同之处?答:儒学私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积极从政的贤才,以“有教无类”为招生原则,有来自各国诸侯赠予的经费,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组织管理不是凭借规章制度而是倡导道德理性;墨学私学以“爱利天下”的“兼士”为培养目标,在招生上更彻底地做到了“有教无类”,经费上相当部分来自自力更生,教学上重实践和创造,科学技术的教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墨家私学课程的特色,有严格的组织管理,纪律严明,既带有宗教色彩又有某些行业规矩。
稷下学宫管理的特点有哪些?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而来,是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特点有四:稷下学宫由官方出资而由私家主持;实行自由讲学求学、自由择徒求师;无论是政治、人格和生活上,教师待遇很高;学生管理制度化,制定有学规,这是中国教育管理史上的第一次。
孔丘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答: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主要管理思想:(1)教育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教育引导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社会管理手段具有独特功能);(2)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主体观,基本内涵是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
(3)以“仁”为原则的管理原则与方法:①治人之道,莫急于礼;②已所不欲,勿施与人;③使民也义;④择乎中庸;⑤学而优则仕。
孔子第一个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并给以理论表述,提出的不少教育管理原则奠定了儒家管理思想。
4、孟轲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答:孟轲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史以孔孟之道相称。
(1)基于“性善论”的教育管理思想。
(2)“仁政”首重教育与管理。
(3)教育管理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4)不假外求的管理主体观—----道德自觉和认识自觉。
5、墨家提出了哪些教育管理原则?答:(1)“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际关系原则。
(2)“尚贤”的用人原则。
(3)“尚同”的组织原则。
(4)“节用”的理财原则。
中外教育管理史__详细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管理史详细复习资料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1.夏学校的名称序、校;商宗、学。
学在官府即学术被官方垄断,民间无学。
2.学在官府的成因:当时奴隶主阶级垄断者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所有的教学工具都为其所占有,同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发展低,无力供养,也不许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和“器”。
3.用士养士制度的含义性质管理特点:在社会激烈变革的时候,各诸侯逐渐认识到人的智谋和才能的特殊作用,为了争霸称雄,他们冲破世卿世禄制度,争相用士养士,委以重任等,使得社会上的许多人纷纷改行从学。
4.稷下学宫的学生手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弟子职》学生要虚心受教,尊重老师;饮食起居要有良好的习惯,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有修养;规定学生学习的规则。
5.官学衰败私学兴起的原因:奴隶制官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又由于诸侯的用士养士,使得社会上许多人改行从学,是私学产生了广泛的生源。
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治国安邦中将发挥重大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于是各家各派纷纷创办学校授徒讲学,从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6.先秦儒家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对象上倡导有教无类;学制上设计了“家有孰、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的蓝图,并提出了一个九年制大学教育的计划;视学上提倡帝王要亲自视学,并主张教育行政要有视学制度;教育管理思想上主张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仁”的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在教学的常规管理上儒家主张重视入学教育,懂得尊师重教;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上儒家主张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因素因材施教,要注意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管理上,教师要充满仁爱之心,做到言传身教。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doc1

一填空1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2我国学校萌芽于五帝时期,其名称为(成均)和(庠)3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其名称为(序)和(校)4瞽宗是(商朝)进行(礼乐)教育的学校5西周教育讲求文武兼备,将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称为(六艺)6视学包括两种:一种是天子(象征性)的视学,一种是(督导性)视学7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提出的设置课程的原则9墨家私学的培养目标是(兼士)10“门户开放,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学办原则11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是(《弟子职》)12(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13太子的办学目标是一是为进行培养各级官吏,二是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14汉代的私学就其程度方为(蒙学)和(专经)两种类型15汉代蒙学机构主要是(书馆)和(方塾)16魏晋南北朝是产生了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颜代家训》)17随唐时期的文教政策是(重振儒术)和(兼融佛道)18随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置建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创立19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20唐代设置了专门管理中央官司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21宋开宝九年,谭州太守朱洞在长沙岳麓山下创办了(岳麓)书院22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23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是(外语国籍)军事学堂,技术学堂24我国政府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25清末省教育行政机关是(学务公所)26清末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叫(劝学所)27.1906年,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是近代由政府编篡(教科书)之始28民国初年的半学体制是:初等小学由(城镇乡)设立29民国初年的半学体制是:高等小学由(县)设立30民国初年的半学体制是:中学小学由(省)设立31国民政治统治时期国统区的中央教育机构称(大学院)32国民政治统治时期国统区的地方教育机构称(大学区)33《壬戌学制》颁布于(1922)年,也称“六三三”学制34“团结,嚣张,严肃,活波”是(抗大)的校训35(斯巴达)的教育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36欧洲中世纪教会为了控制教育创办(僧院学校),大教党学校和教区学校37西欧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类型38当教育由“私人”的事情变成(公共)的事业后,国家及政府才始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控制和管理39世界上最早实施国家强迫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40裴斯泰洛齐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41在英国中等教育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古老的(公学)42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文科)中学43欧洲出现得最早的实科中学是(俄)国的数学和航海学校44在发展中等教育上日本远胜英,法的地方是其在教育方针上兼顾升学与(就业)45《牛津大学法》和《剑桥大学法》制定后,大学成立了新的学校领导机构(校务会)46大学的代表是(巴黎先生)47柏林大学最主要的特征和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48世界自由学校的代表是(夏山学校)49林威的主要代表作是(民本主义)和(教育)50在教育管理制度上美国是“地方分权型”管理制度,法国是(中央集权型)管理制度51在教育管理制度上美国是“地方分权型”管理制度,英国是(中间型)管理制度52在教育管理制度上美国是“中央集权型”管理制度,美国是(地方分权型)管理制度53日本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教育改革中得以确立的二选择1“有教无类”是哪家的招生原则?(A儒家)2汉代太学建立于公元前(B 124年)3汉代地方官学始创于(B景帝)4西汉时期的蒙学教材《急就篇》的作者是(C史游)5宋代六大著名书院中在湖南的是(D岳麓,石鼓)6维新运动中在长沙开设的湖南时务学堂,聘请的总教习是(B梁启超)7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中学是(C天津中西学堂)8我国近代最早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学校是(B南洋公学)9我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实施的学制是(B癸卯学制)10科举制度废止于(D 1905年)11我国近代由政府编篡教科书之始是在(C1906年)12我国建立起完备的学位制是在(C1935年)13我国近代建成从中央教育部到省地教育厅,教育局这样一个完备的教育行政系统是在20世纪的(A 20年代)14我国县教育局的建立是在(C 1923年)15《壬戌学制》是哪一年颁布的(D 1922年)16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B 蔡元培)17根据高等的法规,修业年限在4年以上,具备3个以上学院,且其中有一个是理学院或农,工,医学院的高等学校,称为(A 大学)18根据高等教育法规,修业在4年以上,不足3个学院的高等学校称为(B 独立学院)19根据高等教育法规,修业在2—3年的高等学校称为(C专科学校)20国民政府规定其他非师范专业毕业者任用为中学校长的,必须曾学习教育学校(B 20学分)21国民时规定高级中学教员需“国内外大学本科,高等师范本科毕业后,且有教学经验”几年者(D 1年)22苏维埃共和国培养政权机关专业干部的高级干部学校是(C苏维埃大学)23古瑕比伦的神高学校名称叫(B 寺庙学校)24古印度最为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是(C 古儒学校)25《理想国》是谁的代表作(B 柏拉图)26古罗马的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C昆体良)27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教育家是(A 维多朴诺)28国家管理教育,由国家普及义务是哪一时期提出来的(B宗教改革时期)29首先系统论述近代学校制度的实质和组织的教育家是(A夸姆纽斯)30“双轨制”形成于(C近代)31.1802年,拿破仑颁布的第一个重要教育法令叫(C《教育基本法》)32美国开办的第一所独立师范学校州是(D马萨诸塞)33日本在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学制令》发布于(A 1872年)34近代西方中等和初等学校的发展一般来讲(A 中等学校早于初等学校)35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一批新式学校,学校设在各郡首府,学校被称为(B中央学校)36作为学位的博士最早产生在(C德国)37最早的准学士学位大约出现在(A英国)38《史密斯—休士法案》,《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颁布是哪个国家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D美国)三名词解释1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1、儒、墨私学的管理有何异同之处?答:儒学私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积极从政的贤才,以“有教无类”为招生原则,有来自各国诸侯赠予的经费,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组织管理不是凭借规章制度而是倡导道德理性;墨学私学以“爱利天下”的“兼士”为培养目标,在招生上更彻底地做到了“有教无类”,经费上相当部分来自自力更生,教学上重实践和创造,科学技术的教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墨家私学课程的特色,有严格的组织管理,纪律严明,既带有宗教色彩又有某些行业规矩。
2、稷下学宫管理的特点有哪些?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而来,是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特点有四:稷下学宫由官方出资而由私家主持;实行自由讲学求学、自由择徒求师;无论是政治、人格和生活上,教师待遇很高;学生管理制度化,制定有学规,这是中国教育管理史上的第一次。
3、孔丘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答: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主要管理思想:(1)教育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教育引导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社会管理手段具有独特功能);(2)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主体观,基本内涵是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
(3)以“仁”为原则的管理原则与方法:①治人之道,莫急于礼;②已所不欲,勿施与人;③使民也义;④择乎中庸;⑤学而优则仕。
孔子第一个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并给以理论表述,提出的不少教育管理原则奠定了儒家管理思想。
4、孟轲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答:孟轲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史以孔孟之道相称。
(1)基于“性善论”1的教育管理思想。
(2)“仁政”首重教育与管理。
(3)教育管理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4)不假外求的管理主体观—----道德自觉和认识自觉。
5、墨家提出了哪些教育管理原则?答:(1)“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际关系原则。
(2)“尚贤”的用人原则。
(3)“尚同”的组织原则。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复习资料1

中外教化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第1题宋代掌管一路州, 县学政的机构是()。
A.提举学事司B.提学使司C.社学D.提学官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2题蔡元培认为新教化方针的制订应站在()的立场,扶植其养成担当社会责任的实力。
A.国家B.国民C.臣民D.集体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形成了以等级非常明显的()为特征的教化体系。
A.双轨制B.单轨制C.私立学校D.贵族学校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4题自由主义教化管理思潮强调,一个国家的教化应当是敬重和促成人的()的养成。
A.智力B.体力C.听从心D.独立人格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5题1964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确立了德国各州文化主权的联邦制教化管理制度。
A.汉堡协定B.费里法令C.巴尔福教化法D.巴特勒法案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6题1870年,英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化法令是()。
A.初等教化法B.中等教化法C.高等教化法D.职业教化法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7题将中学阶段分为初, 高两级是自()学制开始的。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8题杜威好用主义教化思想的代表作是()。
A.要信任孩子B.民主主义与教化C.一般教化学D.志向国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9题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化管理理论的旺盛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中世纪宫廷学校是由()限制的教化机构。
中外教育管理史资料

六艺——我国夏、商、周三代时期的教育。
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经——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教学教材。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次相授受——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他们分别去教其他弟子,这样可以二传、三传甚至更多,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次相授受”壬子一癸丑学制——我国近代的一个教育制度,1912年7月,教育部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讨论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等重要问题,是资产阶级改造封建教育的一个重大胜利,也使新学制的创立有了灵魂和理论依据,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
宫廷学校——古代埃及的一种学校。
是古埃及王宫为了培养王子、王孙办的学校书吏学校——古代埃及的一种学校。
是以培养书吏为目的的学校骑士七艺——一种封建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即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人文主义——一种以“人性”的解放为中心的人性论的世界观,它肯定颂扬人的一切,在一切领域中都贯彻“抑神扬人”的原则。
实际上是贬低封建统治的权威,提高资产阶级的地位双轨制——近代国民教育运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贫民教育与历史悠久的贵族教育。
因为这两种教育的发展特点不同,更是因为两种教育各自为政,所以称之为双轨制导生制——18世纪90年代在英国和印度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它是一种由教师向导生施教,导生在转教其他学生的方法新教育联合会——新教育联合会是应欧洲新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对促进各国新教育的发展的一个国际性教育组1、学在官府:是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
又称“学术官守”,即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
主要表现为管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
这些教育内容体现出西周的教育还有知识和能力兼求的特点。
3、有教无类:是儒家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
针对当时奴隶制教育的等级性,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管理史》期末考试辅导资料
现实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今天的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又是对中外历史传统的选择和扬弃。
因此每个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应具备中外教育管理史学的素养。
具体来说,学习者应熟练掌握中外教育管理的历史制度、事件及思想,并能给予正确的历史评价。
这又要求学习者能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用现在的眼光,根据当前的问题来审视过去的中外教育管理传统及其影响
五、学习重点内容
(一)中国古代近代国家教育机制的演变
1.如何评价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9)
2.中国古代文教政策体现出怎样的特点?(16)
3.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潮?
(48-49)
4.民国元年的教育宗旨(65)
5.如何评价民国元年的教育宗旨?(65)
教育体制
6.学在官府(18)
7.中国古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呈现着怎样的特点?(27)
8.“壬寅癸卯学制”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52-53)
9.1922年学制(77)
10.1922年学制体现了什么新特点?(80-82)
11.1922年新学制的七项标准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是否具有借鉴意义?(78
选士制度 12.察举制(28) 13.九品中正制(29)
14.科举制度(32)
15.科举制度取代选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什么?(32)
16.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管理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效
应?(38-39
(二)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管理思潮
1.孔子所谓“道之以德”的含义是什么?(225)
2.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如何贯彻“齐之以礼”的教学管理原则?(229-231)
3.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对今天的教育管理具有什么启示意义?
4.中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主张如何发展人的自然本性?(243-244)
5.如何评价中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244-245)
近代教育管理思潮
6.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70)
7.中国近代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推行平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80)
8.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303)
(三)欧美国家古代和近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
1.简述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制度的区别(3-10)
2.柏拉图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6-18)
3.欧洲中世纪大学能够享有哪些自治权利?(32-33)
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34-36)
5.导生制(53)
6.近代欧洲教育管理发展主要呈现着怎样的变化?
7.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发展呈现着怎样的趋向?
(四)欧美教育家的教育管理思想
1.夸美纽斯(40) 3.洛克(64)
2.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0-45)
4.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有哪些主张?(65-66)
5.洛克的“白板说”对教育管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64-65)
6.《爱弥儿》
7.如何评价卢梭的自然教育观?(96-97) 8.赫尔巴特(119)
9.赫尔巴特在教育过程中为什么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
(120-121)
10.赫尔巴特为什么要在教学管理中强调教育性教学原
则?(122)
11.杜威(188-189)
12.如何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189-190)
13.如何理解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191-193)
14.科学管理理论从哪些方面影响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发
展?(239-243)
15.民主人际关系学说怎样影响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249-251)
16.科层组织学说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254-258)
17.开放系统学说从哪些方面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思路?(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