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生器简介及使用39页PPT

合集下载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自动苏生器是一种先进的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恢复物体或系统的功能。

它集成了高科技的应急技术,通过高效的处理程序和创新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简化恢复过程的便利。

本文将介绍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这一设备并正确操作。

1. 设备介绍自动苏生器是一种小巧而强大的设备,通常由外壳、控制面板、能源供应和恢复系统组成。

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况,如电力系统故障、计算机崩溃、水力系统故障等。

2. 打开设备使用自动苏生器之前,首先需要将其打开。

找到设备上的开关按钮,并将其切换至打开位置。

待设备发出启动提示音后,即可进行后续操作。

3. 设置恢复模式自动苏生器通常具有多种恢复模式可供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应急情况。

根据需要,在控制面板上选择适当的恢复模式。

例如,对于电力系统故障,可以选择电力恢复模式;对于计算机崩溃,可以选择系统重启模式。

在选择完毕后,确认选择并等待设备开始恢复。

4. 恢复过程监控一旦设备开始恢复,您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显示屏监控恢复过程。

设备通常会显示当前进度、完成百分比以及预计完成时间。

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恢复过程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5. 完成恢复一旦自动苏生器完成恢复过程,您会收到相关的提示或指示。

这可能是一个声音提示或控制面板上的显示消息。

在确认设备已恢复完毕后,您可以关闭自动苏生器,并进行后续步骤。

6. 程序更新和维护为了保持自动苏生器的最佳性能,定期检查程序更新和设备维护是必要的。

生产商通常会提供相应的更新和维护指南,建议用户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这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应对未来的应急情况。

7.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请务必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设备之前,请阅读设备说明书,并确保理解所有操作步骤。

- 请将自动苏生器放置在稳固的表面上,避免倾斜或震动。

- 在操作设备时,请小心触摸电气部件,以避免触电危险。

- 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请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防止过热或引发火灾。

苏生器学习 ppt课件

苏生器学习  ppt课件


ppt课件
3
课程导入:
各位学员: 我们作为矿山救护队员,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我们 的救护仪器和装备,如氧气呼吸器、瓦检器、苏生器、自救 器、一氧化碳检定器等,那么请问你们有谁知道这张图片是 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
ppt课件
4
教学内容:
MZS-30型自动苏生器的用途及适用范围。


MZS-30型自动苏生器的特点。

1、面罩:分 1 、2号面罩,罩在伤员面部,根据伤员脸型 大小而定,用于隔绝外界空气。
ppt课件
14
MZS -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组成及作用

2、开口器:伤员窒息后,牙齿紧闭,用此撬开伤员嘴巴 进行苏生。
ppt课件
15
MZS -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组成

3、夹舌钳:伤员舌头堵塞呼吸道,用此钳夹出。

18、外界氧气瓶接头:连接外界氧气瓶。 19 、高压导管:苏生器与外界氧气瓶相连接的导 管。
ppt课件
30
MZS -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组成及作用

20、外壳:存放苏生器各部件。
ppt课件
31
MZS -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组成及作用

21、仪器工具:包括螺丝刀、扳手等工具,用于仪器的维 修。
ppt课件
MZS—30型自动苏生器
ppt课件
1
公开课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全课总结 复习思考
ppt课件 2
教学设计:


题:MZS-30型自动苏生器


培训对象:兼职救护队员
课时数 :1课时(40分钟)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料收集、图片演示、师生 讨论、课堂提问等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提要求、新课导入 ,课程讲解 、互动环 节、课后总结、课后作业。

苏生器的结构和使用

苏生器的结构和使用

2)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使用 范围
ASZ-30型自动苏生器适用于抢救 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如 胸部外伤、一氧化碳(或其他有 毒气体)中毒、自溢、溺水、触 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
该仪器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 单、性能可靠、携带方便,特别 适于煤矿救护队井下救遇险人员 和医疗单位外出急救和护送伤员 途中使用。
4)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 出现瞬时紊乱动作,可将呼吸频率稍 调慢,随着上述现象重复出现,呼吸 频率可渐次减慢,直至8次/min以下。 自动肺仍出现无节律动作,则说明伤 员的自主呼吸已基本恢复,便可改用 氧吸入。
通过吸引瓶可吸出伤员口中的堵 塞物。中间的端子由胶管接到自 动肺上。自动肺利用压缩氧气的 能量通过内部的引射器而发挥作 用,它在吸入空气以后,便将混 合气体(压缩氧气与空气)压入 伤员的肺部,在经过呼吸交替之 后,引射器自动操作阀门将混合 气体从肺部吸出。第三个端子是 通过胶管接到自主呼吸阀和储气 囊上面,这是当伤员已经有自主 呼吸能力时输氧使用。
逆止阀的作用是控制仪器内的氧 气瓶不向外跑气。换大氧气瓶时, 仪器内的氧气瓶可保持苏生的连 续性,因此在接好外面的瓶子时, 就要迅速把仪器内的瓶子关闭, 以保证苏生工作正常进行。减压 器内压力在0.9MPa时安全阀应保 持气密,不向外排气。减压器压 力超过0.9MPa时,安全阀门则立 即开启,向外排气。
(3)清理口腔
将开口器由伤员嘴角处插入前臼 齿间,将口开启(图10-23a), 用夹舌钳拉出舌(图10-23b), 用医药纱布裹住食指清除口腔的 分泌物和异物。
a
b
图10-23 清理口腔(a-往口中插入开口器;b-用夹舌钳拉舌)
(4)清理喉腔
从鼻腔插入吸引管,打开气路, 往复移动吸引管,将污物、粘液、 水等异物吸至吸引瓶(图1024a),如瓶内积污过多,可拨 开连结管,半堵引射器喷孔(注 意,全堵则吸引瓶易爆),积污 即可排除(图10-24b)。

苏生器简介及使用分解

苏生器简介及使用分解

二、仪器的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携带 方便。特别适用于灾难事故现场、煤矿井下救 护、煤气中毒急救等。
三、仪器构造名称
氧气瓶
引射器

用手半堵 引射器把 吸痰盒里 的污物排 出。
吸痰盒

注:储存污物瓶
减压器

逆止阀
减压器:将高压氧 气减压成苏生所需 压力的氧气。 逆止阀:使氧气能 单向流动。

注:自动肺如果不自动工作。则是由于面 罩不严密,因漏气所致;若自动肺动作快, 并发出急速的“喋喋”声,则是呼吸道不 畅通之故,此时,如插入了口咽导气管, 可试将伤员下颚托起(即下牙床移至上牙 床前面),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如仍无效, 则马上重新清理呼吸道,切勿贻误时间。)

调整呼吸频率。调整减压器上的调节螺帽 和气体分配器上的开关,使呼吸频率为: 成人12-16次/分,小孩30次/分。 (注1:人工呼吸正常进行后,实施抢救 的人员则应耐心等待,仔细观察,除确显 死亡征象(出现尸斑)外,不可过早停止 抢救。有实践证明,曾有苏生达数小时之 久而成功者。
五、技术参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氧气瓶压力:20MP 容积:1L 自动肺动作频率:12—16次/ 分;最低不低于8次/ 分; 最高不高于16次/ 分;小孩是20次/ 分. 自动肺换气量:12~25升/分 充气正压力:200~250毫米水柱 抽气负压力:—150~—200毫米水柱 自主呼吸供气量:不小于15升/分 吸痰引射力值不大于:-60KPa 仪器净重:不大于8Kg 自动肺重量:250g
开口器
■撬开伤
员嘴巴
拉舌器

伤员舌头 堵住呼吸 道时,要 轻夹,以 免伤及舌头。

自动苏生器

自动苏生器

煤矿用自动苏生器
矿用自动苏生器产品介绍
MZS-30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能把含有氧气的新鲜空气连续、自动的输入伤员肺内。

自动苏生装置充装医用氧气,在有氧情况下进行口腔、气道异物的吸除和实行人工呼吸。

仪器还有单纯给氧和吸引装置,供呼吸机能未麻痹的伤员呼吸用。

MZS-30自动苏生器的技术参数:
1、自带氧气瓶,工作压力:200MPa容积:1L
2、自动肺换气量调正范围不小于:12~25升/分
充气正压力:1.77~2.45kpa
抽气负压力:1.5~1.96kpa
耗氧6升/分之小换气量:15升/分
重量不大于:250克
3、自主呼吸供气量(氧含量80):不小于15升/分
4、吸痰引射力值不大于:-59KP
5、仪器净重不大于:6.8公斤。

自动苏生器PPT课件

自动苏生器PPT课件

自动苏生器 校验仪
n 第四步、插口咽导气管(压舌器) n 根据成人、中人、小孩选择大小适宜的压
舌器,(气嘴端放置在伤员唇齿之间)以 防舌后坠使呼吸道梗阻,插好后将舌送回, 以防伤员痉挛,咬伤舌头。
n 注:以上过程均属预备处置,应分秒必争, 尽早开始人工呼吸;对上述程序,是否全 部履行,要看伤员情况而定,总之,以呼 吸道畅通为原则。
n 第八步、 氧气的准备
n 当人工呼吸正常进行以后,必须及早将备用氧 气瓶使用随机配备的专用接头连接在仪器上, (有两种连接气源方式,一是连接备用2L气瓶 ,其次就是连接40L大氧气瓶),打开开关, 氧气即直接送入(与氧气接触的器件,必须严 格禁油)。然后关闭苏生器氧气瓶开关,节省 仪器内置气瓶的氧气,供继续更换外接气源气 瓶时使用。
自动苏生器课 件
n 第一步、安置伤员
n 将伤员置于通风良好处,解开紧身上衣(如 湿衣,须脱掉),适当复盖,保持体温,肩 部垫高10cm~15cm,头尽量后仰,面部转向 任一侧,以利呼吸畅通;对溺水者应先使伤 员俯卧,轻压背部,让水从气管和胃中倾出 。
n 第二步、 清理口腔
n 将开口器由伤员嘴角处插入前臼齿间,将口 启开;用舌钳拉出舌头;用药布裹住食指, 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异物。
n 第五步、人工呼吸
n 将自动肺与导气管、面罩联接,打开气路,听 到“咝咝”的气流声后,将面罩紧压在伤员面 部,自动肺便自动地交替进行充气与抽气,自 动肺上的标杆即有节律地上下跳动;与此同时, 用手指轻压伤员喉头中部的环状软骨;借以闭 塞食道,防止气体充入胃内,导致人工呼吸失 败。
n 如果人工呼吸进行正常,则伤员胸部有明显起 伏动作,此时可停止压喉,并用头带将面罩固 定。
n 注2:当苏生奏效以后,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此 时,自动肺会出现瞬时紊乱动作,可将呼吸频 率稍稍调慢,随着上述现象重复出现,呼吸频 率可渐次减慢,直至8次/分以下。自动肺仍频 繁出现无节律动作,则说明伤员自主呼吸已基 本恢复,可改用吸氧。

苏生器简介及使用方法 教学PPT课件

苏生器简介及使用方法 教学PPT课件
十、氧气吸入
氧气吸入。将自主呼吸阀接在面罩上,接上气囊和输氧管, 打开输氧开关,流量调到适当即可。
十一、外接气源
当人工呼吸正常进行以后,必须及早准备备用氧气瓶(呼吸器用氧 气瓶或大氧气瓶,在接大氧气瓶时,可用外源进气接头与高压管联 接)接在仪器上,打开开关,氧气即直接送入。(注意:氧气接触 的工具、器具必须严格禁油!)
七、对伤员苏生准备的同时,对苏生器的准备
(1)将苏生器放在伤员头部一侧。 (2)打开苏生器,取出工具。 (3)连接好苏生器的抽痰、自动肺和氧吸入装置的气路,
检查动作情况。 (4)接好外接氧气瓶。
八、人员急救
安置伤员:将伤员置于新鲜空气处,解开紧身的上衣(如是湿衣须 脱掉),适当覆盖,保持体温,肩部垫高10-15 CM,头尽量后仰, 面部转向一侧,以利呼吸道畅通;对溺水者应显示伤员俯卧,轻压 背部,让水从气管和胃中倾出。
仪器自带氧气瓶的充气方法,除用专用氧气充气泵进行充氧外,还 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1)、打开仪器自带氧气瓶的开关,关闭气体分配器上的各个开 关,用高压导气管外接大氧气瓶,打开大氧气瓶开关,氧气就直接 输入到仪器自带的气瓶内,当两瓶压力平衡时,压力表指示压力不 再上升,便是充气完毕。卸高压导气管前必须先关闭两氧气瓶开关, 然后打开气体分配器上的各个开关释放其压力,再卸掉高压导气管。
配气阀
含有引射器、自动供氧、人工供氧、安全阀。
压力表
显示氧气瓶压力。
三、仪器构造名称
校验囊
校验自动肺频率。
吸引管
通过口腔或鼻腔缓慢插入,清除积污。
三、仪器吸道用。
自动肺
对伤员肺部交替的充入氧气抽出废气。
三、仪器构造名称
呼吸阀
连接气源气囊及面罩

自动苏生器简介及使用

自动苏生器简介及使用
24
2.清理口腔,将开口器 由伤员的嘴角外插入臼齿 间,将口启开,用拉舌器 拉出舌头,并清除口腔内 分泌物和异物(包括假 牙)。
25
3.清理喉腔,从鼻腔插 入吸引器管,打开气路将 吸气引管往复移动,使污 物粘液水等异物吸至吸痰 瓶。()
26
4.插入咽导气管(亦称 压舌器),根据成人、中 人、小孩选择合适的压舌 器,以防后坠至呼吸道, 插好后将舌送回,以防伤 员出现痉挛、咬伤舌头。
止,以免伤员站起来后导
致昏厥。另外吸氧时应取
出口咽导管、面罩松弛可
以适当松弛一点。
32
10.氧气的备件气瓶准 备,当人工呼吸正常进行 以后,必须及早将备用氧 气瓶或大氧气瓶准备好。
33
27
要求
5.以上过程均属预备外 置,应分秒必争,是否全 部履行视伤员情况而定, 但原则上必须呼吸道畅通 为主。
6.在抢救时,未经医务 人员确认人员死亡,不得 停止抢救。
28
6.开始人工呼吸,将
自动肺与导气管连接,将
自动肺与面罩进行连接扣
紧,打开气路便听到“飒”
的气流声音,将面罩紧压
在伤员面部,勒紧头带
可将呼吸频率调慢,呼吸
频率可渐次减慢直至8次/
分以下,自动肺仍频繁出
现节律动作,则说明伤员
自主呼吸已基本恢复,便
可改用氧吸入。
31
9.氧吸入方法是将呼
吸阀与导气管、储气囊联
接,打开气路后连接在面
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整气量,使储气
囊不经常膨肺,亦不经常
空瘪(一般应调在80%,
CO中毒的伤员则应调在
100%),吸氧不要过早终
3
二、本仪器的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可以手提也可 以肩跨,携带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