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习作讲评说课稿

合集下载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第一篇: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写出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感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选择合适的材料,体现文章的中心。

2.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1.作文主题:成长的故事(题目自拟)2.选材范围: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教具准备】课件【课堂教学】一、导入课题教师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在你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的难忘的故事。

出示题目:成长的故事二、指导审题(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成长过程中一件事)(2)理解“成长”。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没有体会到有体会等等)三、明确选材(l)指导选材:在不知不觉中,你长大了。

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如:懂得感恩(关心你,帮助你,教育你,让你受到启发的)、获得成功(你学会了什么,遇到困难勇敢地克服等)、懂得道理(经过一件事情,明白一个道理)(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可以写写“感恩”的,也可写些“获得成功”的,还可写写“懂得道理”。

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成长”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成长”话题作文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对学生提交的“成长”话题作文进行讲评。

2.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要求和主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

2. 作文展示:选取几篇优秀作文和几篇需要改进的作文,进行展示和分析。

3. 优秀作文分析: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是如何炼成的。

4. 需要改进的作文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如立意不深、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清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6. 总结提升:对本次作文讲评进行总结,强调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面对和克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需要改进的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 指导法: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2. 学生作文改进情况:对比学生本次作文和之前作文的进步程度。

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本次作文讲评的教案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学生提交的“成长”话题作文。

2. 优秀作文选集。

3. 作文讲评相关资料。

七、教学准备:1. 提前挑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包括优秀作文和需要改进的作文。

2. 准备好作文讲评的相关资料和PPT。

3. 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流程。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布置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执教教师:肖桂茹时间:2016.12.14《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教学重点: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选择对自己的成长有启示意义的故事来写。

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成长故事写的清楚、具体。

一、导入激趣播放学生生活精彩片段的视频,带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许多的故事,有些让我们开心、快乐,有些让我们难过、伤心,有些让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些让我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1、出示习作提示,学生齐读明确习作要求。

(1)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2)要写的清楚具体。

(3)说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生齐读习作要求三、指导选材1、打开记忆的大门,回想下在你成长过程中哪件事让你记忆深刻,至今难以忘怀?请你用一句话表述出来。

(学生表述,教师适时引导)2、师总结(1)我的第一次尝试…….(2)那些令我记忆深刻的事情…….那件事让我受益匪浅……那件事一直激励着我……那件事让我深受感动……那件事令我快乐无比……那件事让我很后悔……那件事让我很难过……那件事让我烦恼至今…………(3)那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四、写作方法点播1、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的清楚有条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的生动、具体?事: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细致五、口述评议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说说自己记忆深刻的成长故事,组内成员相互评议。

2、请同学全班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先说优点,再谈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教师适时指导)3、指导拟题六、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自己的成长。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导言: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

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话题作文“成长”。

这节课,我们将对这篇文章进行点评。

2、复习作文要求(1)指名说出本次作文要求:请你回味一下自己成长的滋味,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选材要以小见大、与众不同,拟题要简明新颖,语句要流畅,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

(2)提问:这次作文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习作要求进行评价。

(二)、亮点在线1、拟题体现了同学们的个性。

我们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

“题好一半文”。

本次作文,出现了许多好的题目。

江会: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肖雨:我长大了刘子建:师生情深谢慧琳:完美的作文起跑线谢彬康:快乐伴我成长钟璐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张圆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马嘉莉:蜕变于佳浩:说声对不起,做个高尚的人2、选材体现了以生活为本的理念。

本次作文,所有同学都能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写,给老师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却又耳目一新。

如:徐冉选取了特长训练中的酸甜苦辣;苟江迪选取的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刘航选取的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包亚琪选取的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帮妈妈做家务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张圆圆选取的是生日当天连续做好事,虽没有玩成,但依旧很快乐;钟璐希选取的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有个好心情,做什么都不觉得累;于佳浩选取的是在与同学矛盾的化解中,更加珍惜友谊,心胸更加豁达了;叶志远选取的是在与老师的交往当中懂得了感恩;刘佳妮选取的是克服考试恐惧症;孙顺选取的是一次落选让他学会了真诚地与人交往;李玉丞选取的是在报考特长班和改制学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父母;扈阳选取的是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努力;姜玮选取的是自己在学习当中克服了依赖思想,学会了独立思考;马静怡选取的是反思自己的言行,由自私到心中有他人的变化;张润雪选取的是自己学会关心同学的事情;刘冠南选取的是挣脱父母的怀抱,独立乘车上学的自豪;费梓恒选取的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刘玮选取的是种树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的事;马嘉丽选取的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的事情;3、表达体现了我手写我心的思想。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印象深刻的故事进行写作。

2. 通过作文点评,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经历的水平,培养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成长经历,挑选故事素材。

2. 写作指导:如何将成长故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3. 作文点评: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自我反思。

2. 难点:如何将成长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以及作文的点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互相启发。

2. 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3. 反馈法: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哪个故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将成长故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3.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分享成长经历。

4. 作文点评:教师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5. 修改作文: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6. 作文展示: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共同欣赏成长故事。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作文展示和修改过程,评价学生在成长故事选择、表达和反思方面的进步。

2. 评价学生对作文点评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我修改和同伴评价。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文修改和提升技能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成长故事素材库:提供一些典型的成长故事供学生参考和启发。

2. 作文评价量表:制定一份详细的作文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的故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成长经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和作用。

2. 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要点:主题明确、情节生动、情感真挚。

3. 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有趣的成长故事。

2. 讲解:讲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点。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3. 学生通过作文表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成长故事作文范文。

2. 作文点评参考标准。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反馈法。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有趣的成长故事。

2. 讲解:讲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点。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作文中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

十、课后作业1.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成长故事作文。

2. 选择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成长故事作文的交流和分享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创作,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选材:想一想,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发生了多少故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有失败……受到过感动,聆听过教诲,相信总有一件让你记忆犹新!2写出体会:写一写,成长的故事中无论是*甜苦辣,都会让我们慢慢学会长大,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3、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1、选择最能表现“成长”这一主题的一件事情2、并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准备】回忆生活,收集事例。

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个全命题的作文题。

2、每一个题目中总有重要的词语,这些词语很关键,我们称之为“题眼”,我们读题目、写作文都要抓住题眼。

请大家读读题目,说说看,这个作文题目的题眼是什么?(成长)二、指导:1、审题指导:(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叫“成长”?(2)那么你觉得哪些算是成长呢?(懂得了道理、学习的进步、自主能力的提高、感受的加深……)2、明确主题,指导选材你认为成长经历中哪件事情最让你记忆犹新?交流并随机归类。

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知道细心的重要……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独自回家了会开展小队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备注: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3、小结:是的,在这么多方面,你可以选一件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成长经历大家可以选择某一方面,思考一下事例。

4、在这篇作文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还要注意这种变化。

5、现在老师这里有些事例,请你看看能否作为作文的材料?如果有问题就请修改,改成可以适用的材料。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照写作要求,能指出并修改他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点评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修改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导入: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叙事和议论结合的非常好的文章,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叙事基础上的议论,给我们同学带来很大的收获,不仅有思想上的收获,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有写作上的提高,用通过叙事来蓄势,对主题加以深化,做到虚实结合,以小见大。

我们还学习了《壶口瀑布》,这是借景抒情的文章,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壶口瀑布这一奇观的赞美,最后上升到对名族精神的赞美。

上次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提出了写作要求:1.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叙事完整。

2.叙事中有跌宕起伏。

3.结合课文的写作方式,有一两句叙述基础上的议论。

做到读写结合。

我们的读写结合是不是真的做得很好呢?今天我们还是来找一找我们的问题。

在找之前很有必要把两篇文章温故知新一下。

(3分钟)(一)简单复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叙事过程,进一步体会文章是如何做到叙述基础上的议论的。

(读文章片段)(二)看何晓曼的作文。

何晓曼的作文,叙事过程跌宕起伏,结尾的议论,用形象的比喻,阐明一个道理。

(三)点评李涵彬《成长的故事》的作文。

优点:叙事做到波澜起伏。

(可以请同学讲一讲他最喜欢的段落,为什么等)不足:议论突出中心不够。

老师、同学共同修改。

附:老师的修改意见。

余秋雨说: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欣慰,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四)看郑超《成长的故事》作文,他主要从欣赏自然奇观、赞美自然奇观中得到人生感悟,这样的习作,我们可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的写作方式。

复习《壶口瀑布》片段,看三张“日全食过程”中的几张图片。

(五)点评郑超的作文:优点:议论精*;不足:写日全食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的故事》习作评改课说课稿
崇文街小学郭晓霞
《成长的故事》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本次习作安排了三个习作内容: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由《乌塔》想到的、给王虹同学的回信。

由《乌塔》想到的是让学生写读后感,给王虹同学的回信是一种书信体的文章,这两种习作体裁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把三种不同体裁的习作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评改,对于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指导课上完后,我对学生的每篇习作都一一过目,统计发现全班有58名同学写了自己成长的故事,有22名同学写的是由《乌塔》想到的,还有7名同学写的是给王虹同学的回信。

由于这次的评改课和指导课不是一气呵成,中间有较长的时间可以让我充分了解学生习作的精彩和不足,再者,考虑到习作体裁有三种,所以我放弃了以往习作课针对一篇文章进行三评三改的模式,想把名师习作讲评课中激赏为先、修改为轴的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这一堂习作讲评课中,毫无疑问,这堂讲评课的容量很大,我想给予优秀作品更多的展示空间,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教给修改的方法,下面就我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逐一详说:
一、出示新颖题目,欣赏佳作片段。

四年级学生的习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作文讲评应该以正面指导为主、激励为先,善于发现、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步,使他们尝到习作中的甜头,在激赏中树立榜样,调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想把自己习作改好的愿望。

我的讲评课一开始就出示了优秀习作拟提,还展示了优秀习作中的精彩片段。

有时我们会介绍或朗读一两篇优秀习作,固然这样做也能激励一二学生,但在这堂习作课上,采取这种赏析题目、赏析精彩片段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是被激赏的孩子成倍增加,这堂课上最少10位同学被大大地表扬了;其次,欣赏片段费时不多,学生易懂好学,可以激励更多的孩子“跳一跳,摘桃子”:别人能写这样好的句子,我努力一下也可以达到。

习作赏析中对学生的表扬,表面上是肯定学生语言的精彩,深层次则是对学生写“真话”、会“选材”的赞许,是对学生言语创新的嘉奖。

因为发自真心,语言倍感亲切,也因为不拘一格,别有创意,所以学生欣赏时啧啧声不断,偶尔也会有丝丝笑意。

赏析《我流泪了》时,我这样说道:“爸爸给思雅的纸条上这样写着:女儿,生日快乐,那份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恐惧心理的勇气就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这是一位多么用心良苦的爸爸,也是一位真正会爱孩子的好爸爸。

”赏析《宝贵的10分》时,我对作者辛柏润同学这样说道:“回去告诉你的妈妈,老师也谢谢她。

今天不读你的文章,老师还不知道你曾经生过老师的气。

谁愿意再读一读辛柏润妈妈说的话。

文章就是这样,事例越真实,越能感动你我,辛柏润同学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的习作课,永远是把教人习作与教人做人联系在一起。

因为我永远记住了一位名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评“文”即评“人”。

二、找出共同毛病,引导尝试修改。

在这堂习作讲评课上,我出示了4个有相同毛病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到语病:重复使用“我”字,使句子啰嗦。

并让学生尝试自改,明白写文章要使用干净、简洁的句子。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过程意义不大,毕竟都是些不引人注意的小问题,关键还是要激发写作兴趣。

我以为不然,一是小问题关乎学生学习语言的态度,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二是讲评要有效,可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共性语病。

滥用口语“我”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但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作文讲评课,要“评”要“讲”。

评,主要着眼于学生作文最精彩处和问题最多处。

评最精彩处能让学生写作信心大增,能明白什么样的表达才是最精彩的;评问题最多处,能让学生克服此阶段写作的共性问题,避免今后作文出现这样典型的“毛病”。

讲,应该讲在学生自己靠悟性弄不清楚处。

比如武垚旭同学习作的精彩结尾:“坚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这句中最精彩之处当属逗号的使用,为什么用得好,学生说不上来,说不完整时,就需要老师讲明白。

三、同桌互改习作,展示交流汇报。

讲评课有一个灵魂,或曰“轴心”,就是学生要学习修改。

修改得有法,于是修改前,我出示了“三读三改”修改方法:一读感知,看看所写习作内容是否符合要求;二读欣赏,勾画习作精彩词语、句子或片段;三读挑刺,修改习作中的病句、错字乃至标点。

美中不足的是,这堂课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修改过后交流展示汇报的环节少了。

好在总结时,我用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修改是一项细致的活,希望他们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让不断修改习作成为一种习惯。

反思这堂习作讲评课,我觉得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学生修改过后的习作没有给予展示的空间,使得互批互改的落实好坏不得而知。

2、课堂容量大,时间安排上有些前面环节多,后面就虎头蛇尾了。

课后,有同事向我请教,说自己班里有学生写作文一点点长,在习作讲评课上倘若能指导学生学会把鸡肋似的文章完善得丰富盈实,这样的讲评课一定是有效的。

我思索着,下一次的习作讲评课,我是否又该换个角度,换种方式备课、上课了呢?我喜欢尝试和挑战,期待自己的好课永远在下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