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
公共营养师膳食指导和评估

• (2)选择食品的要点 •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青少年能
量需要量大,每天约需谷类400~500 g。 2)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鱼、禽、肉、蛋 、奶及豆类是饮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每 天供给200~250 g,奶类不低于300 mL。 3)保证蔬菜水果供给。 • 4)摄入充足的钙。 • 5)青春期需补充铁 • 6)补充足够的锌 7)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时常吃些海产品 以增加碘的摄人。
• (1)小学学龄儿童:一般指6~12岁进入小 学阶段的儿童,也常称为学龄儿童。
• (2)中学学龄儿童:一般指13~18岁进人中 学阶段的青少年,此阶段正值青春期。
• 1.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 2.学龄儿童营养需要 • (1)能量 • 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5%~30%
,蛋白质12%~14%。 • (2)宏量营养素 • 1)蛋白质。 • 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
充足微量营养素食谱计划 (能力要求)
• 程序l确定用餐人群范围 经了解儿童年龄在12~15岁之间,男女各 半。
• 程序2调查学校食谱 某学校食堂午餐食 谱供应如下。 主食:米饭、花卷、馒头、 大米粥。 副食:凉菜包括拌莴苣丝、盐鸡 蛋、拌油菜丝;炒菜包括烧猪肝、 烧鸡翅、炒芸豆、大白菜、青椒;饮料包 括牛奶、菜果汁。
• (3)矿物质 • 1)钙 • 学龄前儿童钙需要量3岁为350 mg/日,4
~6岁为450 mg/日。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 300 mL/日,但也不宜超过600 mL/日。 2)碘。 •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 量》提出学龄前儿
• 童碘的RNI为50~90 μg/日,UL是800 μg/ 日。 3)铁。
• 3.儿童食谱编制原则和方法 • (1)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 • (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 •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 • (4)三餐分配要合理 • (5)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
浅谈幼儿膳食搭配与营养均衡

浅谈幼儿膳食搭配与营养均衡【摘要】幼儿正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加强幼儿膳食管理,保证幼儿获得生长发育和活动所必须的营养,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幼儿园食谱的最大特点是讲究营养平衡,膳食合理搭配即营养配餐。
营养配餐是按幼儿身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平衡膳食的原则是通过食谱才能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其实际意义。
【关键词】幼儿膳食搭配;营养平衡一、营养配餐的目的和意义1.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落实到幼儿的每日膳食中,使他们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防止能量和营养素的过高的摄入。
2.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膳食的管理。
二、营养配餐的原则1.营养平衡——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需要。
2.合理的膳食制度——幼儿园的膳食制度以三餐两点制为宜。
一般早餐能量占全日总能量的20%,早点约10%;午餐约占全日总能量的30%,午点约占10%;晚餐约占全日总能量的30%,晚餐宜清淡。
3.合理搭配各种食物——在食谱编制过程中选择的食物要尽可能的多样化,一周内菜式、点心尽可能不重复。
食物之间的搭配要合理,食物宜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素搭搭配、色差搭配,食物宜清淡少盐。
三、控制措施1.科学制定幼儿食谱,保证幼儿营养平衡膳食营养平衡能够满足幼儿机体正常生理需要。
如何进行科学搭配,达到营养平衡,这要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新推荐的幼儿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标准来计算儿童一日营养量,同时还要结合季节特点,选择食物,根据3~6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安排好一天的食物品种。
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导致四种营养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的缺乏,因此,在制订幼儿一日带量食谱时,要注重选择这四种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并且荤素、粗细、甜咸搭配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谷类食物与动物性食品搭配时,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营养要均衡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营养要均衡一、儿童膳食的营养需求1.蛋白质: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如鱼、肉、蛋、奶制品和豆类等。
2.脂肪:提供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如植物油、坚果、乳制品等。
3.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和纤维素,如米面食物、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
4.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应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其他食物。
5.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碘等,应摄入丰富的乳制品、肉类、鱼类、蛋类和谷物等。
6.水分:保持水分平衡,多饮水或其他饮料。
二、主食的选择1.以优质碳水化合物为主:选择粗粮和全谷类食物,如大米、小米、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面条等。
2.控制糖的摄入:尽量减少糖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等高糖食品。
三、蔬菜和水果的摄入1.多种多样的选择: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清洗处理:蔬菜和水果在食用前要清洗处理,避免残留农药。
四、动物性蛋白的补充1.选择优质蛋白:如鱼、鸡蛋、瘦肉等,适量摄入。
2.注意烹饪方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避免过多油炸食品。
五、奶制品的摄入1.饮用含钙丰富的牛奶:不仅有助于骨骼发育,还能提供蛋白质和维生素。
2.选择低脂奶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等,减少脂肪摄入。
六、适量额外营养的补充1.补充维生素D:通过合理的户外运动,适量晒太阳,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
2.铁的补充: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等,增加铁的吸收,避免与含有抗吸收物质的食物一同食用。
七、饮水指南1.喝足够的水:保持水分平衡,饮食中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
2.避免过度饮用甜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等,以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原则是保证其营养摄入的平衡和多样化,避免一味追求单一食物的摄入,更加偏重于正确的烹饪方式和合理的营养搭配,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家长在组织儿童膳食时应根据儿童的实际年龄和食量进行合理搭配,严禁喂养儿童高糖、高脂肪、高盐等不健康食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幼儿食物方案

幼儿食物方案导言: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合理的幼儿食物方案必须满足儿童营养需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份综合性的幼儿食物方案,帮助家长和保育人员为幼儿提供均衡和健康的饮食。
一、营养需求及分析1. 蛋白质需求:儿童在幼儿时期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建议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为幼儿体重的10-15%。
2. 脂肪需求:儿童需要脂肪提供能量,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脂肪应提供约30%的总能量摄入量。
3. 碳水化合物需求:碳水化合物是幼儿的主要能量来源,应占总能量的45-65%。
4.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幼儿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大,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钙、铁等。
5. 膳食纤维需求:膳食纤维对于幼儿的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每天摄入1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
二、幼儿食物方案1. 早餐:- 主食:多样化的粮食制品,如面包、饼干、小米粥等。
- 蛋白质:鸡蛋、豆制品(豆腐、豆浆等)。
- 水果:新鲜水果或果汁(无添加糖)。
- 其他:牛奶、谷物片、坚果(如杏仁、核桃)等。
2. 上午加餐:- 水果:新鲜水果切片或水果泥。
- 酸奶:含有益生菌的酸奶。
- 饼干:低糖或无糖饼干。
3. 午餐:- 主食:米饭、面条、土豆等。
- 蛋白质:鱼、鸡肉、豆腐等。
- 蔬菜:新鲜蔬菜、炒菜或蔬菜汤等。
- 植物油:适量的食用油。
- 水果:新鲜水果。
4. 下午加餐:- 面包:全麦面包或无糖面包片。
- 酸奶:低糖或无糖酸奶。
- 水果:新鲜水果切片。
5. 晚餐:- 主食:米饭、面条、土豆等。
- 蛋白质:鱼、鸡肉、豆腐等。
- 蔬菜:新鲜蔬菜、炒菜或蔬菜汤等。
- 植物油:适量的食用油。
- 水果:新鲜水果。
6. 加餐:- 饼干:低糖或无糖饼干。
- 坚果:杏仁、核桃等。
- 水果:新鲜水果切片或水果泥。
三、饮食注意事项1. 多样化:保持饮食的多样性,避免长期单一食物摄入。
《营养配餐实训库》课件——儿童、青少年的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

二、学龄儿童生理与营养特点
7~12 周岁儿童。每日热量供给量规定:7~9岁儿童为2200 千卡, 10~12岁男孩为2600 千卡, 女孩为2340千卡。蛋白质的需 要量随活动能力的增强和肌肉发育程度而增多, 7~10岁为每日 60克, 10~12岁为每日70克,保证获得优质蛋白质。对矿物质尤 其是钙的需要量很大,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及各种维生
铁和锌的补充也很重要。含铁 丰富的食品有肝类、肉类、豆类、 麦类、乌梅、番茄、水果等。含锌 丰富的食品有谷类、豆类、麸皮、 肝类、胰、鱼、肉类、蛤、蚌、牡 蛎等。锌对性功能的健全也十分重
要。
几种重要的维生素
维生素A 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保 持正常的视力,帮助骨骼钙化,促进生 殖能力,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青春期 正是学习十分紧张的时期,如果视力减 退,就会影响学习。而润泽洁净的皮肤、 明亮的目光,也都是青春美的特征。含 维生素A 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有肝类、 蛋黄、牛奶、鱼肝油、胡萝卜、番茄、 红薯、橘子、金针菜、油菜、苋菜等。 另外,维生素B1、维生素C 等也应补充。
教学目标:
1.了解儿童与青少年每日所需的营养摄入 量; 2.了解青少年生理及题是什么? 2.青少年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教学难点: 儿童与青少年的饮食营养禁忌
一、学龄前儿童(pre-school children)生理与营养特点
3~6 周岁儿童。儿童每年体重增加约2千克,身高增长 5~7厘米,头围增长缓慢,每年增加不到 1厘米,四肢迅速 加长,且活动能力加强。并且开始有了思维,能将物品按 吃、穿、用、玩分开,且学过的知识不容易遗忘。语言、 社交能力逐渐增强,智力发育迅速。因此这一阶段仍需要 营养素的充足供应。
儿童饮食营养禁忌
为了保证儿童的正常生 长发育和健康,有些食品儿 童不宜多吃,否则会给儿童 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带来危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食品:
食品营养学 营养配餐与食谱制定

碳水化合物 432Kcal / 4Kcal/g = 108 g
碳水化合物 576Kcal / 4Kcal/g = 144 g
碳水化合物 432Kcal / 4Kcak/g = 108g
5、主食与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
●主食
①主食确定原则:主食品种、数量是根据选料中碳水化合物的
含量确定的。
A、根据进食量确定全天主食量: 例5:某员工平均每日需要能量2400Kcal, 求其全天主食需要量。 按粮食供能量占总能量的65%计算:
粮食供能量 = 2400Kcal ×65%=1560Kcal
全天主食需要量 =1560Kcal / 4Kcal/g = 390g
B、主食在三餐中的合理分配:
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早餐: 390g×30%=117g (2两) (3两) 午餐: 390g×40%=156g
晚餐: 390g×30%=117g(2两)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水平+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水平+总能量消耗×1% =(17.5×30+651)×1.75×1.01 =2078.5
体质指数推算
通过体质指数来判断一个人的体形情况,依据不同的体 形来确定其能量需要的量。
计算过程需要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
第二步:计算体质指数,判断体形
营养素核算与矫正
营养食谱形成
(一)相关计算 1、日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
基础代谢率推算
体质指数推算
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
健康人群热能需要量从中国营 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可 以查询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 段用餐者的能量需要量。
膳食指导和评估

6.脂肪来源百分比 来自动物性食物和来自植物性食物的 比例
7. 计算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分别统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 并计算其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
类别 摄入量(g) 供能量(kj) 占总能量的%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物 合计
膳食评价与改进
(一)膳食评价
1.每人每日平均摄入量
8、调整 9、如有需要,再用食物交换份法,编排成一周 食谱或一月食谱。 一周食谱注意最好不重复,要安排一次动物肝脏 及海藻类食物。
第三节 食谱Leabharlann 养评价和调整主要有餐次比例调整 蛋白质、脂肪调整 蛋白质营养进行评价 最重要的是掌握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包括对食物和营养素的质和量的分析和评 价。(书291-292页) 具体内容:1、能量和营养素计算 2、食物种类和比例 3、产能营养素比例 4、蛋白质来源分布、比例 5、合理的膳食制度 (如三餐能量分配) 6、烹饪方法
膳食指导和评估
第一节 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 主要掌握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 少年这三类人群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需求,会通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 素参考摄入量》表查出能量及各种 营养素DRIs。从而计算三大营养素 的数量,进而计算主要食物的需要 量。会合理选择食物。
第二节 食谱编制
又称营养配餐。 作用意义,见书250 页。
科 学 膳 食 制 度
一日三餐
膳食制度是指把全天的食物按一定的 次数、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一定的数量、 质量分配到各餐的一种制度。 两餐的间隔时间约4~5小时 科学的膳食制度应符合人体生理上, 特别是消化器官的活动规律并考虑到 生活劳动特点
早餐占全天总 热量的30% 午餐占全 天总热量 的40% 晚餐占全天总 热量的30%
幼儿园食堂营养配餐制度

幼儿园食堂营养配餐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
在幼儿园阶段,营养的摄入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幼儿园食堂营养配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至关重要。
营养需求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骨骼、脏器发育和激素分泌的关键时期。
因此,幼儿的食物需求应包含充足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
在膳食结构方面应尽可能多地提供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和适量的肉类等。
食物营养配餐设计1.谷物类应优先选用全谷类食品,如粗粮、杂粮、糙米等,以增加膳食纤维和其他有益成分的摄入量。
2.蔬菜和水果类应选择色彩鲜艳、口味芳香、营养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菠菜、苹果、香蕉等。
3.奶制品类应选用鲜奶、酸奶、奶酪等,以满足孩子骨骼生长所需的钙等营养元素。
4.糕点、甜点应限定糕点、甜点类的食品种类和量,避免过多添加白砂糖、糖精等食品添加剂。
5.沙拉应多用绿色蔬菜,如生菜叶、菠菜、番茄、胡萝卜等,配以适量的脱脂酸奶作为沙拉酱,以增加孩子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
食材处理及餐饮安全1.食材选择应选择新鲜、有保障的食材,国家明令禁止对食品添加六价铬、铅等化学物质。
如果可以的话就优先采用绿色有机食材。
2.餐具消毒幼儿园食堂的餐具应进行高温消毒,并放置在清洁通风的地方。
3.食品储存应将所有食品分装,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品变质。
4.餐厅卫生幼儿园餐厅应保持干净卫生,并锁住门窗等物品,避免因外来因素影响餐厅卫生。
食堂管理1.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有效管理食品安全,幼儿园食堂应在开业前,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食品教育和培训。
2.安全意识食堂工作人员应意识到儿童消化道相对较弱,所以在处理食物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避免因不当操作致使疾病传播。
3.营养师的引导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水平,通过配餐设计及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帮助家长来改变孩子不良饮食习惯。
幼儿园食堂营养配餐制度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到,它的建立和落实将意味着孩子们营养充足、健康成长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张广燕摘要:本文以学龄前儿童所处特殊生理阶段为依据,介绍了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食物选择特点及原则、食谱编制原则,并以5岁男孩为例,重点讲解了学龄前儿童的食谱编制方法,并列举了一日食谱,以期为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提供指导。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营养;膳食;食谱制定学龄前期是指小儿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
此期儿童仍然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于保证儿童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以及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足与过剩问题同时存在,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知晓率极低。
因此,作为营养师很有必要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进行指导。
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逐渐增强,他们的饮食逐渐由软到硬、由半流质到接近成人食物,完成从奶类食物为主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而且食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但无论如何,却不能和成人的饮食同样对待,以免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3~6岁的孩子胃容量尚小,大约为600~700。
需选择营养丰富、容量小、密度高的食物,正餐时少用汤类代替炒菜,稀饭代替米饭;尽量避免纯能量食物,如白糖、粉丝、凉粉、藕粉等。
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尽量给孩子蛋白质/能量比值和微量营养素/能量比值高的食物,多进食动物肝脏、鱼、禽、肉、奶和大豆制品等,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不偏食或暴基食,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乱吃零食。
二、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1、能量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3~6岁学龄前儿童,能量的推荐摄入量为1300~1700 /日,3岁、4岁、5岁、6岁男孩的日能量推荐量分别为1350 、1450 、1600 、1700,3~4岁女孩每日比男孩少50,5~6岁女孩每日比男孩少100。
2、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
学龄前儿童摄入蛋白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细胞、组织的增长,因此,对蛋白质的质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4555 g日。
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415%,其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50%,其余蛋白质可由植物性食物谷类、豆类等提供。
(2)脂肪。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免疫功能的维持、脑的发育和神经髓鞘的形成都需要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
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总脂肪约4~6g,占总能量的30%~35%,亚油酸供能不应低于总能量的3%,亚麻酸供能不低于总能量的0.5%。
建议使用含有α-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或脂肪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为烹调油,在对动物性食品选择时,也可多选用鱼类等富含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
(3)碳水化合物。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基本完成了从以奶和奶制品为主到以谷类为主的过渡,谷类所含有的丰富碳水化合物是其能量的主要来源。
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碳水化合物15g,约为总能量的5060%,但不宜用过多的糖和甜食,而应以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的谷类为主,如大米、面粉、红豆、绿豆等各种豆类。
适量的膳食纤维是学龄前儿童肠道所必需的。
全麦面包、麦片粥、蔬菜、水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但过量的膳食纤维在肠道易膨胀,引起胃肠胀气、不适或腹泻,影响食欲和营养素的吸收。
膳食纤维的来源包括谷类、水果和蔬菜。
3、矿物质(1)钙。
学龄前儿童钙需要量3岁为350 日,4~6岁为450 /日。
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5%。
奶及奶制品中的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来源。
豆类及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此外,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
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300 日,但也不宜超过600 日。
(2)碘。
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
为减少因碘缺乏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碘的为5090µg/日,是800µ日。
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
为保证这一摄入水平,除必需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1次海产食品。
(3)铁。
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铁的为12 /日,为30 /日。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一般在10%或以上。
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
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4)锌。
锌缺乏的儿童常出现味觉下降、厌食甚至异食癖,嗜睡、面色苍白,抵抗力差而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等,严重者生长迟缓。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锌为12 /日。
除鱼、禽、蛋、肉等蛋白质食物锌含量丰富,利用率也较高。
4、维生素(1)维生素A 。
对学龄前儿童生长、视觉、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
可考虑每周摄入1次含维生素A 丰富的动物肝脏,每天摄入一定量蛋黄、牛奶,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获得可直接利用的视黄醇,也可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 原,即胡罗卜素。
维生素A 的为500~600,值为2000µg /日。
(2) B 族维生素。
维生素B 1、维生素B 2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作用。
这3种B 族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
膳食中维生素B 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动物内脏,发酵生产的酵母制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1。
(3)维生素C 。
典型的维生素C 缺乏症目前已不常见,但亚临床缺乏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已受到特别的关注,如免疫能力降低,患慢性病的危险增加等。
维生素C 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枣类、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如柿子椒、油菜、韭菜、白菜、菜花。
3岁为60日,4~6岁为70日。
三、学龄前儿童食物选择(一)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有如下几条: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5、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的体重增长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二)学龄前儿童食物选择原则及特点1、食物选择原则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组成应多样化,以满足儿童对各种营养成分的要,3~6岁儿童的膳食应注意食物品种的选择和变换,如荤素菜的理搭配,粗粮、细粮的交替使用,食物的软硬应适中,温度要适宜,香味形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以促进食欲,并与其消化能力相适2、学龄前儿童食物选择特点精加工碾磨谷类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大多丢失。
非精制面粉、大米是每日最基本的食物,每日200~250 g 可为孩子提供55 60%的能量,约一半的维生素B1和烟酸,如果每周有2~3餐以豆类(红豆、绿豆、白豆)、燕麦等替代部分大米和面粉,将有利于蛋白质、B族维生素的补充。
高脂食品如炸土豆片,高糖和高油的风味小吃和点心应加以限制。
适量的鱼、禽、蛋、肉等动物性食物能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鱼类蛋白软滑细嫩,易于消化,鱼类脂肪中还含有。
蛋类可提供优质易于消化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卵磷脂。
鱼、禽、肉每日供给总量约100~125 g,,各种可交替使用。
蛋1个,约50g。
奶类及其制品可提供优质、易于消化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及丰富的优质的钙。
建议奶的每日参考摄入量为250~400,不要超过600~700 ,在适宜奶量范围内可以选用全脂奶。
大豆蛋白质富含赖氨酸,属优质蛋白质。
大豆脂肪含有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能在体内分别合成花生四烯酸和。
因此,每日应至少供给相当于15~20 g 大豆的制品,以提供约6~10 g的优质蛋白质。
应充分利用大豆资源来解决儿童的蛋白质营养问题,尤其在较贫困的农村。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每日参考摄入量150~-200g,可供选择的蔬菜包括椰菜、菜花、小白菜、芹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鲜豌豆、绿色和黄红色辣椒。
可供选择的水果不限。
按照我国的饮食习惯,膳食脂肪约40%来源于烹调用油。
应注意对烹调用油的选择。
学龄前儿童烹调用油应是植物油,尤其应选用含有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油脂,如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等。
每日人均约15g。
关于食糖(精制糖、蔗糖)对健康的影响有较多的争议。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降低学龄前儿童食糖的消耗可以减少龋齿和肥胖发生的危险。
学龄前儿童每日可摄入约10~15g蔗糖,或含蔗糖的饮料。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组成应多样化,以满足儿童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3~6岁的儿童的膳食应注意食物品种的选择和变换,如荤素菜的合理搭配,粗粮、细粮的交替使用。
食物的软硬应适中,温度要适宜,色香味形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以促进食欲,并与其消化能力相适应。
有些食物不适合学龄前儿童,如油煎、油炸食物,刺激性的酸辣食物,刺多的小鱼,腌制、熏制食物等。
儿童应尽量选用新鲜食品。
四、学龄前儿童食谱编制(一)食谱编制原则1、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膳食应满足儿童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
膳食既要满足儿童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并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
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的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
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
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
食物的品种宜丰富多样,一周内菜式、点心尽可能不重复。
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
主食做到粗细搭配、粗粮细作,副食荤素搭配,色彩搭配,食物尽可能自然、清淡少盐。
4、三餐分配要合理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快,活泼好动,但胃的容量小,容易饥饿,应适当增加餐次以适应学龄前期儿童的消化能力。
以3餐2点制为宜。
食物及营养素分配原则如下:早上活动多,早餐、早点共30%;午餐宜丰盛,午点低能量,以避免影响晚餐,午餐加午点40%左右。
晚餐较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晚餐30%左右。
5、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低于成人,他们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
此外,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宜儿童使用。
因此,食物要专门制作,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