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技术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酶技术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高出麻 率 , 技 术上 是可 行的 。 晓 春等 研 究 表 明在 最优 在 毕
工艺条 件下 采用生物 酶 与碱 氧一 浴 脱胶 工艺 , 处理 光 叶楮 韧皮制 得的 光叶 楮纤 维 各品 质指标 相 对较 好 , 用于 纺织 应 行业 很有潜力。 最优工艺为 : 生物 酶用量 4 / , L 浴比 1 1, g : 0 时 间 4h 温度 5 ~ 5 , 0 5℃; l a i39 2 / , 助 ̄ N 2 O ・H O 6gL J S Mg O ・H2用 量为 01 浴 比为 1 1 S 47 O . %; :0条件下, a H 5 N O g , 氧水 4 / , / 双 L L 煮练 时间 10 i。 g 5 n m
会对纤维造 成一定的 损伤, 脱胶 后的麻纤维成 单纤维状 态, 大 麻单 纤维 长度仅 2 左 右, 0mm 很难 直 接用于 纺织 ; 而且
中珍珠 粉 碳 酸钙 含 量保 留率 高 , 采用 酶精 练 完全可 以取 代 碱 精 练 。 h e n n  ̄H ln E p等 通过 比较 传 统 S oY ugKag e p s e H.
统 的化 学 漂 白。 阎贺 静 等 采用 精练 漂 白一浴 法 , 酶 精 练 在 时加 入H O ̄E T 结果 表明处理 后的棉织物其 棉籽壳 、 1 D A, 3
蜡 质和 果胶 质的去 除率 与传统 精 练 和漂 白工艺相 当 。 酶精 练 和 漂 白工 艺全 过 程均 在较 低 温度 下进行 , 且能 达 到比较
考虑 , 法及微生物 法脱胶 被认为 是极有发 展前途 的。 酶
究发现 角质酶通 过 对棉 纤维 角质的分解 可提 高棉针 织物 的
润湿性 能 , 增加 角质酶用量可使更 多的角质被 分解 , 从而 达 到更 好 的润 湿性能 。 角质酶 和 果胶 酶复合后能 不 同程 度 地 提 高棉针织 物的果胶 去除率 、 棉蜡 去 除率和润 湿性能 , 中 其
生物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生物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生物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反应的作用。
它们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纺织、制药、能源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生物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优化研究。
一、食品加工中的生物酶应用1. 面包制作:生物酶可以促进面团发酵,增加面包的体积和松软度。
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可以加速淀粉和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发酵效果。
2. 酿酒业:酿酒过程中,酵母酶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促进酒精的发酵。
此外,葡萄酒和啤酒中的酶可以改善口感和风味。
3. 乳制品加工:乳清蛋白酶可以分解乳清中的蛋白质,提高乳制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此外,酶在奶酪制作和酸奶发酵过程中也有重要应用。
二、纺织行业中的生物酶应用1. 漂洗剂:在纺织行业中,碱性过氧化氢漂洗剂广泛用于纤维的漂白过程。
研究表明,添加纤维素分解酶可以增强漂白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酶洗整理:酶洗整理是一种绿色的纺织品加工方法,通过使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可以使织物柔软、光亮,并具有抗皱的性能。
3. 染料辅助剂:生物酶作为染料辅助剂可以提高染色效果,减少染料的用量,并且对环境友好。
三、制药工业中的生物酶应用1. 酶制药:生物酶作为制药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催化剂,可以用于合成、转化和纯化药物。
蛋白酶和多肽酶在新药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DNA技术:限制酶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现代基因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技术。
通过酶的作用,可以切割、连接或复制DNA分子,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
四、生物酶应用的优化研究1. 酶的筛选与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生物酶进行筛选和改造,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2. 酶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人员通过调整反应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底物比等反应条件,提高酶催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3. 催化剂固定化技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印染新型染色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二)

印染新型染色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印染技术作为纺织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技术优化与升级对于提升纺织品附加值及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印染技术由于工艺流程长、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已不能适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开发新型染色加工技术,提高印染品质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工作原理新型染色加工技术基于生物酶工程、纳米技术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旨在实现高效、环保的印染加工。
其工作原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酶工程的应用:利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优化传统印染工艺中的化学反应,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纳米技术的应用:通过纳米材料对染料的载体作用,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鲜艳度,同时增强纺织品的抗磨损性能。
3.信息技术的引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实施计划步骤1.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包括生物酶的选择与优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面改性、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等。
2.实验验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型染色加工技术的效果进行验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
3.中试推广:选取部分企业进行中试,进一步验证技术的工业化潜力,同时收集反馈,优化技术。
4.推广应用:在取得良好效果后,进行大规模推广,促进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棉、麻、丝、毛等各类纺织品的印染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同时,对于不同品质、颜色和图案的纺织品,可以通过调整生物酶、纳米材料和信息技术等参数,实现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五、创新要点1.生物酶工程的引入:打破了传统印染工艺依赖于大量化学试剂的局面,实现了生物酶在印染工艺中的应用。
2.纳米材料的应用:将纳米材料引入印染工艺,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和鲜艳度,同时改善了纺织品的性能。
3.信息技术的集成: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到印染工艺中,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生物酶在环境和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酶在环境和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生物酶是一类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重要催化剂,具有高效、特异和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在环境和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在解决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方面,生物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领域。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生物酶包括腐殖酶、纤维酶和脱氮脱磷酶等。
这些生物酶能够有效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同时,生物酶还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反应速率,缩短处理时间。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生物酶可以通过降解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工业方面,生物酶的应用涉及到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医药制造等多个领域。
在食品加工中,生物酶常用于面粉加工、果汁生产和酿酒过程中。
例如,在酿酒过程中,酵母酶能够催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提高酿酒效率。
在纺织工业中,生物酶常用于纤维素染料的去除和面料的整理。
此外,在医药制造中,生物酶常用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纯化。
生物酶在环境和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首先,生物酶的稳定性和活性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些环境中的因素如温度、酸碱度和金属离子等都可能影响生物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人员需要通过改良酶的结构和寻找合适的载体材料来提高其稳定性。
其次,生物酶的生产成本较高,为了降低生物酶的生产成本,需要开发新的高效产酶菌株和新的发酵工艺。
此外,生物酶的应用还需要满足一些环境和安全要求,因此在生物酶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其释放和使用。
总的来说,生物酶在环境和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等领域提供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随着生物酶的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
生物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生物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生物酶是生物学中的一类蛋白质,它们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催化剂角色,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使得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
自从20世纪初酶的存在被确认以来,人们对酶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改良、利用生物酶的方法,有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领域的发展。
一、酶的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蛋白质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许多酶的新型分离、纯化、鉴定和结构分析技术。
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X射线晶体学分析技术。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研究酶的深层结构提供了重要手段。
同时,也开启了酶的结构和工作机理解析的新时代。
除了结构研究外,酶的改良技术也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通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酵素工程等手段,人们已经成功地改良了许多酶的性质,使得它们的活性、热稳定性和耐受性等得到了极大提高。
例如,可通过改良酶的结构来提高催化效率;还可通过改变酶的基因序列,使其具有特定的催化活性。
现在,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制备特定的酶,还能够设计出能够耐受极端环境条件下的酶,这大大提高了酶的应用范围。
二、酶的工业应用酶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酶的改良和创新,也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案和新的产品。
以下就介绍几个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1、食品工业酶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例如在面包和啤酒生产中,酶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制面包时,加入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促进发酵过程;而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所分泌的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生物柴油工业在生产生物柴油时,脂肪酶可将动植物油脂中的三酰甘油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通过反应制成生物柴油。
使用酶来催化这一反应可以极大地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并且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从而减少环境影响。
3、制药工业酶也在制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抗生素生产中,使用酶可让反应过程快速进行,同时可以控制反应的种类和产率。
生物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生物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生物酶,又称酶,是生物体内参与代谢、调节生理功能的一种催化剂。
在工业生产中,生物酶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广泛应用体现了其独特的催化特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等优势。
本文将从生物酶在工业中的应用、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酶在工业中的应用生物酶具有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具有显著的优势,已经成功应用于众多领域。
生物技术、生物医学、食品加工、制药、化妆品和纸浆制造等行业均有酶的广泛应用。
1.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是生物酶最早应用的商业领域之一。
食品加工生产商通过添加适当的酶制剂,改变原始食物的结构和形态,以提高产品质量。
例如,添加乳酸菌酶可以将乳糖转化为乳酸,制成酸奶并增加其食用价值。
过去,某些食品加工需要添加化学物,但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因此,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添加安全、环保的生物酶愈发重要。
2. 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在可再生能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生物质能够生产生物酶,是实现生物燃料生产重要突破的一种途径。
例如,利用啤酒花发酵得到的生物酶,可以提高酿酒葡萄的日产量,而酿酒葡萄则促进了生物酶产业的繁荣发展。
与以往的化学燃料相比,生物燃料具有低污染、高效能的特点,因此必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纺织品纺织业也是生物酶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酶能够降低棉花和丝绸等天然纤维的柔软度,并去除棉质纤维上的杂质。
同时,酶还可以改善人造纤维的越纺和抗老化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纤维品的整理。
二、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作用原理是基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催化活性。
酶可以与其特定的底物分子组合,并促使分子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环境获得更高的秩序性。
酶的催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
1. 底物微环境酶可以构建一个特定的微环境,使底物分子彼此靠近。
酶需要在水溶液中催化反应,但溶解在水中的一些分子很难在环境中聚集。
酶能够配合底物分子,在内部形成一种缩微的环境,形成微环境,有利于催化反应发生。
生物酶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酶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杨 丹 花兆辉(西安 西安工程大学 710048)[摘 要]:本文介绍了纺织印染工业所用生物酶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选择性以及生物酶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并且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生物酶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前景。
[关键字]:生物酶,应用,纺织印染工业,前景0.前言众所周知,生物技术是21世纪三大关键高新技术之一,而酶工程又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酶(enzyme)是生物体内多数反应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除少数RNA 外几乎都是蛋白质。
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它只是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除此以外,还具有高效性、温和性。
酶的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吻合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生物酶是一种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剂[1-3],而且它有较大并且独特的优越性:(1)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无毒无害;(2)生产过程中处理条件温和,作用专一;(3)需用量少,节约成本;(4)反应后释放的酶可继续催化另一个反应;(5)产生的污染容易处理[4]。
酶制剂的生物处理主要是用特定的酶制剂作用到纱线表面从而达到处理目的的一种生物化学处理过程。
利用生物酶处理的目的是:(1)清洁织物表面,减少表面绒毛;(2)防止织物的起球性;(3)改善织物的手感;(4)改善织物的悬垂度;(5)增进织物的吸水性;(6)改善织物与染料的亲和力、给色率和色光[5]。
1.纺织印染行业所用生物酶制剂的种类酶种类繁多,按其使用pH来分,有碱性酶、中性酶和酸性酶;按其使用纤维来分,有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按其来源来分,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脂蛋白脂肪酶、胰蛋白酶、细菌酶等。
在纺织印染加工中,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酶制剂主要是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过氧化氢酶、漆酶、葡萄糖氧化酶八类[6-7]。
1.1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由不同催化特性的酶组成的多组分的酶体系,是生物产生的一种多组分的混合蛋白质,在适当的条件下,能使不溶性纤维素材料水解成可溶性糖的生物催化剂的总称。
活性生物酶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活性生物酶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1活性生物酶的发展背景及其特性1.1 活性生物酶的发展背景当今社会,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制定的环境政策和法规日益严格,使需要耗费大量化学品和水资源,且会产生大量污染的印染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全球的纺织化学和染整工作者不断地寻求、尝试环保型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
酶制剂作为一种生物制剂,无毒无害,它的开发应用顺应了绿色生产加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为越来越多的染整工作者所认可,并替代传统的一些强酸、强碱等化学品用于染整加工中。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亦为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可能。
酶整理工艺代表了纺织工业发展的趋势,其在纺织品整理中的应用正不断向扩大领域和纵深发展。
1.2 酶的特性酶是一类天然的高分子量蛋白质,可催化化学反应的进程,被誉为“生物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具有以下特性[1、2] :1.2.1 专一性酶的专一性体现为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并催化某种类型的反应。
然而酶的专一性程度视酶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大多数酶呈绝对或几乎绝对专一性,只催化一种底物反应;少数专一性程度低的酶,可作用多种底物。
1.2.2 高效性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极高,一般可达几百万倍。
例如,过氧化氢酶在催化分解双氧水漂白后剩余的过氧化氢反应中,一分子的过氧化氢酶在1 s 内可催化分解500 万个双氧水分子,可见其效率相当高。
1.2.3 低反应条件酶催化反应不像一般催化剂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而可在较温和的常温、常压下进行。
1.2.4 易变性失活在受到紫外线、热、射线、表面活性剂、金属盐、强酸、强碱及其它化学试剂如氧化剂、还原剂等因素影响时,酶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有所改变从而使酶丧失催化反应活性。
1.3 酶的催化机理酶催化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是通过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
酶催化反应的进程可表示为[3]:A + E — A-E — E + B式中:A ———底物;B ———产物;E ———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酶技术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纺织染整行业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This paper mainlyintroduced current resear chandapplicationsituation of bio-enzymein dyeing andfinishing industryindomestic andoverseas markets,and finally presented abrief overview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enzyme applied in textile industry.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印染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生物前处理、生物后整理技术和生物技术在染化料中的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等。
酶具有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友好,同时经酶处理的纺织品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和附加值,能满足市场上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生物酶在前处理中的应用前处理工序一般流程长、处理条件强烈(高温、高浓度、强碱、强氧化剂)、占地面积大、工作环境差和排污量大、含杂复杂、时间长且加工质量难以控制,而且使用化学法前处理污染严重、水资源耗量大、废水处理负担重。
前处理过程可能的污染源包括:①精练中所用的酸碱会导致废水含极端的pH值;②由于精练工序一般在高温下进行,因而产生高温的废水;③废水的高悬浮物主要来自退浆及精练工序所产生的毛屑、纤维及淀粉、胶和蜡等杂质,使废水中的BOD值提高,另外常用的醋酸等酸化剂也会提高BOD值;④废水的COD高主要来自PVA等化学浆料。
1.1生物酶在退浆中的应用采用酶法退浆,具有以下特点。
(1)酶退浆废水pH值低,可生化性好,符合清洁生产和绿色环保要求。
(2)酶退浆作用快,效果好,退浆率高达7 级,而传统碱退浆只能达到 4 级。
(3)碱退浆使浆料疏松、膨化,未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对水洗要求较高,水量、温度控制不当,会使浆料重新凝结、聚集,沾污布面,形成浆斑,从而造成大批量半制品回修。
而酶退浆则使浆料在酶的作用下催化分解为水溶性很高的小分子物质,浆液粘稠度低,不会再次凝结。
(4)酶退浆半制品手感柔软,强力损伤小。
对强降比较严重的功能性整理(如免烫、阻燃整理等)品种,特别适合采用酶退浆。
淀粉酶是纺织工业中最早进行工业化应用的酶制剂之一,如采用淀粉酶代替碱去除坯布上的淀粉浆料。
使用淀粉酶退浆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低分子糖的酶(α?C葡聚糖酶),而且用酶处理产生的分解物无毒性,但这些分解物必须经处理后再排放,否则会提高退浆废水中的BOD。
岳新霞研究发现,采用α?C淀粉酶对竹浆纤维织物进行酶退浆处理具有良好的退浆效果,织物强力无明显损失,较传统碱退浆工艺能节约大量能源,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1.2生物酶在精练中的应用传统的棉织物精练是在热碱液中进行的,效果非常显著,缺点是由于添加润湿或渗透剂、鳌合剂等化学品造成了印染废水处理的沉重负担,精练废水含碱量大,pH值高,要耗用大量的酸中和,并需用大量的水冲洗,且使废水中COD/BOD的比率增高,污染了环境。
据统计,印染废水的70%来自前处理中的精练。
而且,如果在碱精练中工艺条件控制不严格,还易造成纤维素的氧化损伤,强力下降。
另外,由于在浓碱液中精练,会致使棉织物的局部碱浓度过高,产生较大的收缩,给后续加工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尝试用生物酶进行棉织物的精练,可在温和的温度及pH值条件下有效去除棉的脂蜡,而且对纤维的结构和强力没有损伤。
生物酶代替传统的碱精练将具有继续研究和扩大应用的趋势,除了环保这一因素,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酶精练的实际成本并不高于传统的碱精练,综合考虑所节约的能源和水,有时可能更经济。
魏玉娟研究表明,对珍珠纤维/棉混纺针织物采用复合酶精练,总体效果较碱精练好,吸湿性得到明显改善,织物中珍珠粉碳酸钙含量保留率高,采用酶精练完全可以取代碱精练。
Sho YeungKang和Helen H.Epps等通过比较传统碱精练和酶处理对 3 种彩棉回潮率的影响,发现经酶处理的彩棉回潮率远高于传统碱精练彩棉的回潮率。
陈伟等研究发现角质酶通过对棉纤维角质的分解可提高棉针织物的润湿性能,增加角质酶用量可使更多的角质被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润湿性能。
角质酶和果胶酶复合后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棉针织物的果胶去除率、棉蜡去除率和润湿性能,其中润湿性提升较明显。
Renuka Dhandapani等研究发现酶精练有助于去除棉坯布中非纤维素部分杂质,对于纤维素类杂质需酶与表面活性剂、EDTA等复合使用,去杂效果良好。
1.3生物酶在漂白中的应用目前棉织物漂白一般采用过氧化氢法,但是漂白时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会引起纤维的损伤。
生物酶漂白尚处于开发阶段,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3 种氧化还原酶在漂白中的应用,即漆酶、过氧化物酶和葡萄糖氧化酶。
棉纺织品或其它纤维纺织品经过氧化氢漂白后,部分纺织品要进行染色或印花,如果残留有过氧化氢,在染色和印花时会破坏染料或使染色不匀,或降低上染率。
为了除尽残留的过氧化氢,在漂白后用过氧化氢酶处理纺织品,将残留的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而提高水洗效率,改善纺织品的染色性能。
因此,过氧化氢酶处理不仅可以去除织物上残留的过氧化氢,而且可以直接染色,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的优点,是绿色染整技术的重要工艺之一。
Nimai Chandra Pan等研究表明,采用生物酶法对黄麻织物进行漂白,其白度、亮度、吸湿性、手感及外观均优于传统的化学漂白。
阎贺静等采用精练漂白一浴法,在酶精练时加入H2O2和EDTA,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棉织物其棉籽壳、蜡质和果胶质的去除率与传统精练和漂白工艺相当。
酶精练和漂白工艺全过程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且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棉籽壳去除率,弥补了酶精练工艺的缺陷。
Huntsman Textile Effects(亨斯迈纺织染化)在Ge nencor(杰能科)推出的创新生物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漂白技术――Gentle Power BleachTM,该新型过氧化漂白系统要求织物漂白温度仅为65 ℃,中性pH值范围,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和漂洗温度,能耗及用水量更可降低40%。
利用Gentle Power BleachTM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后,手感更加柔和、膨松和自然,对于棉质纤维效果更为明显。
使用Gentle PowerBleachTM后,纤维重量损失率低,色彩更加鲜明、亮丽和浓郁。
1.4 生物酶在脱胶工艺中的应用目前麻纤维脱胶的主要工艺还是以化学脱胶为主,但会对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脱胶后的麻纤维成单纤维状态,大麻单纤维长度仅20mm左右,很难直接用于纺织;而且化学脱胶废水色度深,碱性强(pH值高达13)、有机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是一种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
从环保角度考虑,酶法及微生物法脱胶被认为是极有发展前途的。
吴红玲等经过研究证明,大麻纤维采用生物酶脱胶作用条件温和,对纤维损伤小,易掌握脱胶的程度,有利于提高出麻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毕晓春等研究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采用生物酶与碱氧一浴脱胶工艺,处理光叶楮韧皮制得的光叶楮纤维各品质指标相对较好,应用于纺织行业很有潜力。
最优工艺为:生物酶用量 4 g/L,浴比1∶10,时间 4 h,温度50 ~55 ℃;助剂Na2SiO3• 9H2O 6 g/L,MgSO4 • 7H2O用量为0.1%;浴比为1∶10条件下,NaOH 5 g/L,双氧水 4 g/L,煮练时间150min。
1.5 生物酶在丝光工艺中的应用生物酶可用于织物的丝光――“生物抛光”,即用纤维素酶对棉织物在无张力状态下处理,可以减少织物表面茸毛、小球,提高织物的光洁性,产品不仅与碱丝光效果相近,还赋予其柔软的特性。
生化抛光主要用于棉、麻等天然纤维以及容易起毛起球的Tencel® 等人造纤维织物。
此外,还用于去除染色等加工产生的表面茸毛,使纤维和织物表面变得光洁。
黄霞兵等研究发现,生物抛光整理后的织物表面光洁,富有光泽,手感柔软,悬垂系数下降,具备一般柔软剂整理达不到的品质。
生物抛光整理后的织物强力下降,下降率应控制在20%,失重率在3%,失重率超过5% 时织物的服用性能就明显受到影响。
周文常研究表明,经纤维素酶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布面光洁,手感柔软,舒适性提高,从而提高了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及附加值。
纤维素酶对亚麻织物的生物抛光整理,是一种降解减量处理,但工艺控制不当,会使织物强力损失过大,因此要严格控制工艺条件。
李波研究采用纤维素酶BP ?C 96对纯棉双面针织物进行抛光整理,酶处理温度最好控制在50 ℃,pH 值控制在4.8左右,酶用量和作用时间视织物厚薄和设备运转速度而定。
抛光处理后,若不马上染色,必须进行失活处理,以免织物损伤。
2生物酶在染色中的应用陈伟等研究用酶进行精练时发现,和未处理试样相比,单独用角质酶处理织物的上染速度和上染百分率有所提高,但效果不如单用果胶酶处理的织物;角质酶和果胶酶复合酶处理织物的上染速度和上染百分率比单用果胶酶略高,且明显高于单用角质酶处理的织物。
此外,羊毛经蛋白酶处理后,低温染色性能可明显改善。
在同等减量的条件下,通常蛋白酶水解减量模式对羊毛低温染色性能的改善更明显。
3生物酶在后整理及其他工序中的应用棉纤维的超级柔软整理,利用纤维素酶对棉的水解作用可使织物表面改性,控制减量率在3%~ 5% 左右,就能得到丝一般的超级柔软手感,获得新的织物风格。
苎麻针织物在贴身穿着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刺痒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服用范围。
高锡光等研究发现对织物进行酶处理后,将其硬而直的尖端部分原纤化,使之柔软,可改善粗硬麻制品的肌肤触感和穿着舒适感,适量增大酶的用量(强力损失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降低织物的刺痒感,提高麻制品的品位和质量。
采用酶对苎麻织物处理时,酶用量、pH值、温度、浴比、时间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其中酶用量在3%(o.w.f)以内时,酶用量的影响最大。
目前应用于牛仔布返旧整理的纤维素酶大多为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适度酶洗可赋予织物独特的光泽和柔软的手感,且不会引起织物强力的过度损伤,同时减轻了浮石对设备的磨损,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生物酶可降解,污水易处理,利于环保。
所以,纤维素酶在靛蓝牛仔布返旧整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到1998年,就已有约80%的牛仔布水洗利用纤维素酶。
L. Ammayappan等研究发现对于棉/毛混纺织物,采用纤维素酶及蛋白复合酶处理,能增加织物上纳米、微纳米等整理剂的量,改善织物的悬垂性、毛细效应、干折皱回复角、抗皱性、手感等,但同时剪切张力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