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大王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
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
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造景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1. 借景法:利用远处的山水景观或其他自然元素作为园林的背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将远景融入到园林中,形成一种虚实结合、天人合一的美感。
2. 围合法:通过围墙、屏风、廊架等围合结构,将园林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同时起到隔离、保护和营造私密感的作用。
围合法可以使园林空间更具层次感和封闭性。
3. 对景法:通过布置景观元素,使其在园林中形成对称、镜像或呼应的效果。
对景法可以营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使园林空间更具有秩序感和统一性。
4. 拟景法:通过人工手法模拟自然景观,如人工山石、人工水景等,使其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达到仿真的效果。
拟景法可以创造出一种自然、生动的园林景观,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5. 点景法:在园林中布置一些独立的景点,如亭台、假山、花坛等,
通过点缀的方式增加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点景法可以使园林更具有趣味和变化,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6. 曲径通幽法:通过曲折的路径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使人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探索和惊喜。
曲径通幽法可以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给人以探险的体验。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手法,实际上中国园林艺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和技巧,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在园林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造出美丽、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
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
1、集中装饰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群落特点放在植物中心处,并紧密结合起来,使景色更加美观,布置成一片绿意盎然,十分漂亮。
2、散布装饰法:就是把植物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在一块,夹
杂着就散布开来,这样就可以 was randomly scattered on the site to create more scenery.
3、空间雕刻法:就是建筑布置的位置和布局的决策,更加的讲究
位置和形式的安排,来达到改变景象布局的目的。
4、平面装饰法:这种手法将许多相似的植物放到一起,形成视觉
的表面层,模拟绿色的景观氛围来提升空间的整洁度和绿色环境的合
理性,以此来创造出平坦绿油油的景致。
5、全景方法:这种园林造景方法,就是用自然景观来表现其完整
的美景,并将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空间,把子景深入
融合在大景中,从而形成给人深刻感受的景象。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是指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手法,可以使园林更加美观、丰富多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造景手法:
1. 草木搭配:通过搭配不同的草木,可以让园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等作用。
2. 石材运用:在园林中运用石材可以增加景观层次,美化园林,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水、防腐等作用。
3. 水景打造:在园林中打造水景,如池塘、喷泉等,可以增加园林的灵动性、生动性,同时也可以起到降温、增湿等作用。
4. 色彩搭配:通过搭配不同的植物颜色,可以增加园林的色彩层次,美化环境,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情绪、改善人体健康等作用。
5. 雕塑摆设:在园林中设置雕塑、石像等,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性、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增加景观层次等作用。
以上是园林常见的造景手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 1 -。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1)抑景,将美景先加遮挡,使美景欲扬先抑,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添景,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添加过渡景,使景色更具层次美。
(3)夹景,通过两侧用不醒目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遮蔽起来,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点。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是美景,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也是美景的构景方法。
(5)框景,用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成的景框围成美景的构景方法。
(6)漏景,通过漏窗使游人观赏到美景的构景方法。
(7)借景,将园外景观从视觉上与园内景观交融的构景方法。
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8)移景,即在园中仿建美好景物。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古代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杰作,融汇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精华,构建出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造园技巧。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丰富多样,既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与追求,又展示了中国人对人文与文化的独特见解。
下面将介绍古代园林中常见的几种构景手段。
1. 山水结合: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要元素,常常以山为背景,水为点缀,将山水自然景观融入园林之中。
通过选取适宜的山势和水体,园林营造出宛如仙境的景观,如苏州的拙政园和西湖的断桥残雪等。
2. 借景手法:古代园林常以“借景”来增添景观的广阔感和层次感。
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将园林的景观与周围的自然山水或人文建筑相融合,形成一种景境相通、相互渗透的效果。
比如,以园内山水和远处山川相互映衬,营造出千姿百态的美景。
3. 曲径通幽: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曲折性,通过错落有致的曲径、小桥流水和假山等手法,使人在园中行走时能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境。
曲径通幽的手法可以增加游览的趣味性,使游客在园中游览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4. 假山造景: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构景手法之一。
通过人工堆砌山石,塑造出山峦起伏、峰回路转的景观,使人感受到山水之美。
假山造景不仅美化了园林环境,也寓意着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和追求。
5. 池塘水景:水是中国古代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园林中常常设置池塘,通过池水的倒影和水面上的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美感。
池塘水景的构思与设计,既要考虑水的形状和大小,还要考虑水的流动和声音,使人在园中游览时能够感受到水的美妙。
6. 园林亭台楼阁: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台楼阁常常建在园林的高处,可以一览园中的美景,也可以提供休憩的场所。
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仿古的木制建筑,也有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建筑。
7. 花木繁茂:古代园林中的花木是营造园林氛围的重要元素。
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使园林四季有花开不败的景象。
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

1、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抑景、透镜、添景、灭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
景
抑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透镜:开辟新的透镜线障景:移步异景一步一景
夹景: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添景:为求得层次在缺之前背景时在景物之前增加建筑小景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2、发展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
3、我国的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颐和园
4、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为几类:寺观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浓郁的诗情画意、
深邃高雅的意境
6、园林建筑集中分布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杭州及钱塘江三角洲;
南京、扬州、苏州及其附近各城市;北京、承德以及岭南一带
7、园林建筑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背景
8、计程《园冶》内容: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
掇山、选石、借景10篇。
园林构景八大手法

园林构景八大手法一、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景观的特点,增强观赏效果。
对比手法可以包括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对比。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将高大的树木与矮小的花草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层次感。
同时,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花卉搭配,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对比手法可以使园林更具生气和活力。
二、重复手法重复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将同一元素多次出现,可以加强景观的统一感和连贯性。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利用同一种植物进行重复植被,形成绿色的延伸线,增加视觉效果。
同时,可以利用重复的花卉、雕塑等元素,营造出节奏感和和谐感。
三、对角线手法对角线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运用对角线构图,可以使园林更加动态和有层次感。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利用弯曲的小径或水流,形成流线型的对角线,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同时,可以在园林中设置对角线形状的花坛、假山等元素,使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四、尺度手法尺度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关系,可以使园林更加宏大或者更加细腻。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利用大型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等,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氛围。
同时,可以在园林中设置小巧精致的花坛、小桥流水等元素,增加细腻之感。
五、曲线手法曲线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运用曲线形状,可以使园林更具柔和、流畅的美感。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利用曲线形状的小径、花坛、水池等元素,增加园林的变化性和韵律感。
同时,可以利用曲线形状的园林边界,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统一。
六、层次手法层次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巧妙地设置层次关系,可以使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利用高低错落的树木、花草搭配,形成层次感。
同时,可以利用高低不同的建筑物、假山等元素,增加园林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七、对称手法对称手法是园林构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运用对称关系,可以使园林更加庄重、规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构景手法
园林构景手法是指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方法对园林进行布局和装饰,以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展示主题等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园林构景手法。
1. 对称手法
对称手法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构景手法,其通过将景观元素两侧镜像对称地布置,创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重要建筑物或主要景点周围的区域。
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它以对称布局的花坛和喷泉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2. 不对称手法
不对称手法相对于对称手法而言,采用非对称、不均匀的方式进行园林布局。
这种手法能够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使人感到充满生机和活力。
例如,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使用石头、砂子和植物等元素,以自然、优雅的方式进行不对称的布局。
3. 层次手法
层次手法是通过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景观元素来创造景观层次感。
这种手法常用于展示主题或强调重要景点。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树木或花坛,以形成层次感并吸引人们的注意。
4. 渗透手法
渗透手法是指将园林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使园林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无缝连接。
这种手法常用于城市中的公园或私人庭
院等场所。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使园林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5.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景观元素和设计风格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突出某些特定景点或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例如,在现代园林中,可以将传统风格的建筑与现代艺术品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6. 连续手法
连续手法是通过将景观元素沿路径或轴线逐渐延伸,形成连续顺畅的景观流线和视觉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开放感和引导人们的视线。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长廊、步道或水景等,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过程中逐步体验不同的景观。
这些园林构景手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空间。
当然,设计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目的和环境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造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