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调查分析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1癌因性疲乏概况Piper将CRF定义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寻常的全身性过度疲乏,与癌症有關且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
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定,其缓解与个人的行为和努力不成比例或不相关[1]。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对肿瘤患者因性疲乏等提出明显标志,即:①患者四肢全身无力;②存在情绪反应;③患者精力难以集中;④缺乏激情、情绪低落;⑤睡眠后精力感觉没得到恢复;⑥活动困难;⑦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⑧患者夜间发生睡眠或比较嗜睡;⑨短期记忆减退;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嫩缓解。
而从认知方面角度来说:90%以上患者认为癌因性疲乏属于中一种正常现象,患者更多的原因忍受疲乏,并且他们觉得疲乏并不会加重病情。
应对方式方面: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后更多的患者选择原地休息或停止活动;10%患者坚持锻炼或在医师指导下锻炼[2]。
2癌因性疲乏的常用评估量表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方法主要是评估量表,有关生理、内分泌、代谢、血液学等的测量指标,已在国外研究中逐渐出现。
单维度量表(简短疲乏量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问卷、疲乏症状量表、癌症疲乏量表等)在评估范围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晚期癌症患者的完成率普遍偏低。
研究者在选择测评量表时,可综合量表的信效度、适用人群及量表条目选择合适的量表[3]。
3癌因性疲乏的可控性影响因素3.1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疼痛-原因是疼痛本身使得患者活动耐力降低、诱发抑郁或沮丧;疼痛亦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导致患者体能下降;营养不良:肿瘤患者食物的利用率下降、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机体的能量供给少于机体所需要的能量,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疲乏;睡眠障碍:研究发现,疲乏程度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夜间觉醒时间、入睡时间、24h睡眠时间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癌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反应。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治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治研究进展笔者从虚劳的病因病机探讨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
癌因性疲乏患者或因内伤或因外损,多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且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故其辨治需辨别其主要矛盾是虚或实、其病位所在脏腑及其病性之气血阴阳不足。
标签:癌因性疲乏;中医病因病机;対因治疗;辨证论治;研究进展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在不断完善的新的概念,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定义为一种令人痛苦的、持续性的主观疲劳感觉,包含生理、情感和或认知层面上的乏力体验,与肿瘤或肿瘤治疗相关而与近期的活动无关,并且干扰正常生活。
中医并没有关于CRF的描述,但笔者认为可以以CRF患者的症状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1 中医病因病机根据CRF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CRF最符合中医学“虚劳”的范畴。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以虚劳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探讨CRF的病因病机。
11 内伤致虚《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云:“虽分五脏……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故虚劳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虚,又不外乎气、血、阴、阳。
《景岳全书·杂谟证》有:“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可见,虚劳更以阴虚、阳虚为本。
而气虚以肺脾为主,病重可及心肾;血虚以心肝为主,并与脾之化源不足有关;阴虚以肾肝肺为主,涉及心胃;阳虚以脾肾为主,重者易影响到心[1]。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且“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虚或脾的功能异常,势必会引起疲倦乏力等症状。
“尽心谋虑则劳肝”,“肝为罢极之本”,且“肝主筋”,主疏泄调畅情志,可见肝与疲劳等症状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的精气是脏腑气血阴阳之根本,若病久及肾,也会出现神疲乏力等症状。
癌因性疲乏的现状及护理进展(2)

• 采用10分制数字描述,0=无疲劳,10=最
严重,中间部分表示程度不同的疲劳。
• 评估标准:轻度为2.57±1.04;中度为
5.18±1.41;重度为8.41±1.35。
CRF的护理进展
—护理评估
疲乏自评量表(PFS) • 感觉方面5项、情绪方面5项 • 认知方面6项 、行为方面6项 • 评分为0-10,0=无变化,10=变化非常严重 • 0-3.3为轻度疲劳,3.3-6.7为中度疲劳,
动的平衡,有助于减轻患者CRF。ONS指南将 节能教育分级为“可能有效”的CRF干预措施。
CRF的护理进展
认知行为干预
研究表明,多元的认知行为干
预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睡眠,减
轻患者的CRF。
干预方式包括放松训练、转移
注意力、优化睡眠质量等。
认知行为干预被ONS指南分级为
“可能有效”的CRF干预措施。
CRF的现状
睡眠障 碍治疗
—CRF的治疗
ONS指南针对睡眠觉醒障碍的药物 治疗特别说明临床医师和患者应小 心权衡睡眠药物干预的利弊
抗抑郁 治 疗
抑郁是疲乏的相关因素之一,抑郁 的药物治疗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控制 CRF
中医药 膳及针 刺治疗
中医药膳可能促进食欲,达到抗疲 乏作用,针刺治疗可能减轻CRF
6.8-10为重度疲劳
CRF的护理进展
合理运动
研究证实运动可有效减轻各种恶性肿瘤治
疗中或治疗后的CRF。但需注意运动的方式、 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监管方式等。
NCCN推荐刚开始时是低强度、短时间的运
动,逐渐提高,根据情况变化修改运动计划。 研究显示,每天超过60min的运动会加重癌 症患者的疲乏。
导致CRF的可能原因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调查分析

【 键词】 癌 ; 疗 ; 因性 疲 乏 关 肺 化 癌
f 中图分 类号】 7 42 R 9 . R 3 .; 3 56
【 标识 码】 文献 A
【 文章编 号】 6 3 7 1 (0 2 0 ( )0 2 — 3 1 7 — 2 0 2 1 )5 c一 0 4 0
I v sia i n n n e tg to a d a l ss n he t t o a c r- ea e f tg n ung na y i o t sa us f c n e r l td a iue i l
癌 患 者 癌 因 性 疲 乏 属 于 中 度 程 度 , 同 睡 眠 情 况 患 者 疲 乏 程 度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叭 )不 同 情 绪 状 态 患 者 疲 不 P . ;
乏 程度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00 ) 性 别 、 龄 、 姻 状况 、 育程 度 和治 疗 方 案对 癌 因性 疲 乏程 度 影 响不 明显 。 .1 ; 年 婚 教 结 论 在患 者接 受 化疗 期 间 。 疗 易 发生 中 等程 度 的疲 劳 , 眠 、 绪 状 态 是疲 乏 的主 要影 响 因素 , 理 人员 应 针 对 化 睡 情 护 患 者 的睡 眠和情 绪 状况 提供 更 有针 对性 的 护理 , 以改善 肺 癌化 疗 患者 的癌 因性 疲 劳状况 。
c nc r pa i n s t e t d by c e o he a y a e te t r a e h m t r p
ZHANG Jn y DU n d ig i Ho g i
B in no dcl olg si lteC ieeAcd myo dcl ce cs B in 1 0 3 , hn e igU i Me i l eHopt ,h hn s ae f j n aC e a Me ia S i e, e ig 0 7 0 C ia n j 【 sr c]0b et eT i u steif e c gfcosa dtes tso a cr rltd ft u nln a crp t ns Abta t jci ods s h n u n i atr n h t u fcn e -e e a g ei u gcn e ai t v c l n a a i e t ae i h moh rp . t o s1 1p t ns i n a c r eeslce nB in no dcl olg optl r tdwt c e tea y Meh d 0 ai t w t l gcn e r eetdi e igu inme i l eh si e h e hu w j ac e a
癌因性疲乏诊断和评估量表研究进展

重, 综合疲乏程度为 以上三项条 目的平均值。六个
作者简介 : 李链 , 女, 研究方 向: 癌症患者癌因性疲劳 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通信作者 : 曹明芹 , 女, 博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流行病与统计学 , E — m a i l : 1 5 3 9 4 8 0 1 4 5 @ q q . C o n。 r
1 癌 因性 疲乏定 义
C R F的发生在癌症患者当中非常普遍 , 并且其
发 病机 制 尚无 确 切定 论 , 可 能 是许 多 种 机制 共 同作
用的结果 。近些年来 , 相关研究显示 C R F的病理生
理 机 制 主要包 括 以下 几个 方 面 : 肌肉、 细 胞 因子 、 神
癌 因性疲 乏 ( C a n c e r — R e l a t e d F a t i g u e , C R F ) 是 一
大影响” ,综合疲乏影响评分 为 6 项条 目评分 的平 均值 。 B F I 中随着评分值越高患者的疲乏程度越高 。 B F I 适用于各个癌症晚期患者 ,在 国内多用于乳腺 癌患者。B F 1 量表整体克朗巴哈系数( C r o n b a c h ’ S ) 仪 为0 . 9 6 1 [ 埘 。 结构效度为 0 . 8 1 ~ 0 . 9 2 [ 1 4 ] 。 B F I 量表 区分 疲乏的严重程度 , 但受 测量维度 的限制 , 不能测量 生活质量等方面[ 垌 。 5 . 1 . 2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 ( M D A n d e r s o n S y m p t o m
功 能障碍 1 3 ] 。
2 癌 因性 疲 乏的特 征
因性疲乏的发生 与细胞 因子 I L 6 — 1 7 4 , T N F 一 3 0 8 的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调查分析

5 9 ±1 3 . 5 . 4及 4 6 土 14 。结 论 肺 癌 术后 化 疗 患者 普 遍 存 在 中度 癌 因性 疲 乏 , 护人 员应 引起 高度 重 视 , 采取 针 对 性 干 预 措 .2 .2 医 并 施 减轻 患者 的疲 乏 , 而提 高其 治 疗 与 生存 舒 适 度 。 从
s g r a d t o d e e e c orgi n e fc i ur e y. n O pr vie r f r n ef vig fe tvenur i n e v n i ns e h d vs d Pi e tg a ew a m poy d t n— sngi t r e to .M t o s Re ie p rFa i ueSc l se l e O i v tga e i 0 l n c n e te esi t 0 u g a c rpa in s r c ii g c e h r p fe ur er .Reul g y s v n p c nto a int x re e s t Ei ht — e e er e f p te s e pe inc d CRF s a fer n e e s wih t e t a c e beng 5 4土 1 tdif e t lv l . t h ot ls or i .4 .26: t c e f dm e ins o ha i , e o i he s or s o i nso f be vor m ton, b dy a e o iin o nd r c gn to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癌因性疲乏是临床上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患者癌症治疗中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CRF的病因及机制较为复杂,国外许多学者认为,CRF的发生可能与贫血、肥胖、肿瘤类型、失眠、炎性细胞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有关。
针对CRF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对CRF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指导。
Abstract:Cancer-related fatigue is the most common concomitant symptom in cancer patients.It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but also leads to the interruption of cancer treatment and endangers the lives of patients.The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CRF are more complicated.Many foreign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occurrence of CRF may be related to anemia,obesity,tumor type,insomnia,inflammatory cytokines,and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The CRF patient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rven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CRF related treatment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Cancer-related fatigue;Cancer;Treatment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它不仅发生快、程度重,而且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等方式来缓解[1]。
分析5A护理模式对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的效果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6期肺癌是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肺癌手术患者继续接受化疗是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然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也增加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这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使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并且生活质量水平持续下降,所以做好肺癌化疗患者的科学护理,改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非常关键[1]。
5A 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包含询问、评估、建议、帮助、安排随访等五个维度,通过对患者的相关反馈信息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帮助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以下将分析对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通过应用5A 护理模式的护理价值。
资料与方法2018年5月-2020年3月收治肺癌术后化疗患者198例,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99例,男73例,女26例;年龄52~83岁,平均(68.2±0.5)岁;体重46.5~72.6kg,均数(58.3±1.6)kg;小细胞肺癌26例,非小细胞肺癌73例;肺癌确诊时间3周~7个月,均数(3.2±0.4)个月;受教育时间7~16年;均数(12.2±0.4)年。
对照组99例,男71例,女28例;年龄51~85岁,平均(68.3±0.4)岁;体重45.9~73.1kg,均数(58.5±1.5)kg;小细胞肺癌28例,非小细胞肺癌71例;肺癌确诊时间3周~7个月,均数(3.3±0.4)个月;受教育时间8~16年;均数(12.3±0.3)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得以确诊且接受术后化疗;②神志正常,且无认知、语言、精神等功能障碍;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②肝肾功能重度损伤;③肺部感染或呼吸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调查分析曹丹;杨薇;罗文燕;郝丽琼【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化疗的132例肺癌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生癌因性疲乏104例(78.79%).Piper疲乏修正量表总分为(5.13±1.37)分.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和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P<0.01).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患者整体处于中度疲乏水平.临床中应注意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30)009【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肺肿瘤;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曹丹;杨薇;罗文燕;郝丽琼【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近年来,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最高,且病死率也随之不断升高[1]。
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是化疗,化疗可以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已在众多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但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给患者的化疗效果和预后带来不利影响。
其中,癌因性疲乏是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症状[2-3]。
癌因性疲乏与癌症有关,是一种主观感觉,而自身不能缓解的持续性过度疲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
本研究将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化疗的132例肺癌患者,其中男74例,女58例;年龄29~82(54.68±11.25)岁。
①纳入标准:均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患者精神状态正常且具备沟通能力;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发生其他部位转移者;主动退出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1.2.1 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疾病特征(临床分期、并发症、化疗方案等),临床客观指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胆红素等)。
②Piper疲乏修正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 PFS)[5]:测定患者现时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式多维问卷,包含4个维度,共有22个条目和5个开放式条目;4个维度分别是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5个开放式条目为附加条目,不参与积分;各维度总分除以总条目数等于维度得分,所有条目平均分之和为PFS总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则疲乏程度越高。
将分数评估分为4个等级:0分为无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
使用PFS前选择15人进行预实验,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0.907,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
1.2.2 资料收集:经专门培训的调查员统一问卷指导语并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在30 min内填写问卷,问卷除疾病相关信息外其他内容均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进行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
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2.1 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 13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有28例(21.21%)未出现癌因性疲乏,104例(78.79%)出现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
其中轻度疲乏14例(10.61%),中度疲乏71例(53.79%),重度疲乏19例(14.39%)。
2.2 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肺癌化疗患者的行为疲乏评分为(5.34±1.62)分、情感疲乏评分为(5.72±1.46)分、躯体疲乏评分为(5.64±1.59)分、认知疲乏评分为(4.96±1.35)分,PFS总分为(5.13±1.37)分,整体处于中度疲乏状态。
2.3 单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临床分期、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治疗方案、红细胞计数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
见表1。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P<0.01)。
见表2。
表1 影响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单因素分析[例(%)]因素有疲乏(n=104)无疲乏(n=28)χ2P性别2.3200.128 男54(51.92)10(35.71) 女50(48.08)18(64.29)年龄(岁)3.8740.049 <6038(36.54)16(57.14) >6066(63.46)12(42.86)文化程度6.0960.047 小学及以下37(35.58)9(32.14) 初中42(40.38)6(21.43) 高中及以上25(24.04)13(46.43)家庭月收入(元)7.0830.029 <150043(41.35)6(21.43) 1500~300035(33.65)8(28.57) >300026(25.00)14(50.00)临床分期6.8380.033Ⅰ19(18.27)11(39.29) Ⅱ36(34.62)10(35.71) Ⅲ49(47.12)7(25.00)并发症17.960<0.001 有72(69.23)7(25.00) 无32(30.77)21(75.00)治疗方案2.1160.549 化疗43(41.35)8(28.57) 手术+化疗11(10.58)5(17.86) 放疗+化疗32(30.77)9(32.14) 手术+放疗+化疗18(17.31)6(21.43)红细胞计数1.8710.174 正常48(46.15)17(60.71) 下降56(53.85)11(39.29)血红蛋白浓度5.7720.016 正常44(42.31)19(67.86) 下降60(57.69)9(32.14)白细胞计数4.4520.035 正常40(38.46)17(60.71) 下降64(61.54)11(39.29)胆红素3.9060.048 升高59(56.73)10(35.71) 正常45(43.27)18(64.29)3 讨论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患者主观感受到的持续性疲劳,而通过患者个人的努力并不能使其得到缓解[6]。
癌因性疲乏可使患者出现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
因此,对癌因性疲乏进行调查分析,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表2 影响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POR95%CI年龄(参照组:<60岁)1.2871.11213.9560.62310.9730.125,13.296文化程度(参照组:小学及以下)0.5130.8331.3580.0011.1351.033,1.527家庭月收入(参照组:<1500元)-0.1840.5381.1260.0011.0741.023,2.690临床分期(参照组:Ⅰ期)0.2670.4320.7390.1561.9560.835,7.961并发症(参照组:无)1.0240.8743.2710.0011.4531.156,5.789血红蛋白浓度(参照组:下降)-1.8670.39611.2700.0011.9061.037,6.305白细胞计数(参照组:下降)-0.4670.2785.2720.0011.1581.091,3.250胆红素(参照组:正常)0.5890.5493.0810.0011.2951.046,7.963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60%~90%[8]。
而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肿瘤患者[9]。
本研究13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共104例(78.79%)出现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
有研究表明,肺癌化疗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程度多为中度以上[10-14]。
本研究10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中有轻度疲乏14例(10.61%)、中度疲乏71例(53.79%)、重度疲乏19例(14.39%),中度疲乏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本研究中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总分为(5.13±1.37)分,且各维度疲乏评分也均处于中度疲乏,符合以往研究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也越高[15]。
本研究中,文化程度是肺癌化疗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肺癌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而目前临床肺癌预后情况并不乐观,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概率增加。
本研究中,家庭月收入也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关系密切,家庭收入较高的患者对疾病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较轻,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而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可能会因疾病造成的经济困难而感到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增大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概率[16]。
有研究称,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17]。
本研究发现,有并发症的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概率高于无并发症者。
这可能与并发症给患者身体上带来的痛苦感觉会增强患者的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希望,从而增加了疲乏的发生率。
本研究还发现,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下降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密切相关。
曾有文献报道,贫血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且疲乏程度随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加重[18]。
而由于肺癌患者经常进行放化疗,且其自身营养状况较差,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使得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成为影响疲乏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