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测评工具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1癌因性疲乏概况Piper将CRF定义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寻常的全身性过度疲乏,与癌症有關且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
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定,其缓解与个人的行为和努力不成比例或不相关[1]。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对肿瘤患者因性疲乏等提出明显标志,即:①患者四肢全身无力;②存在情绪反应;③患者精力难以集中;④缺乏激情、情绪低落;⑤睡眠后精力感觉没得到恢复;⑥活动困难;⑦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⑧患者夜间发生睡眠或比较嗜睡;⑨短期记忆减退;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嫩缓解。
而从认知方面角度来说:90%以上患者认为癌因性疲乏属于中一种正常现象,患者更多的原因忍受疲乏,并且他们觉得疲乏并不会加重病情。
应对方式方面: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后更多的患者选择原地休息或停止活动;10%患者坚持锻炼或在医师指导下锻炼[2]。
2癌因性疲乏的常用评估量表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方法主要是评估量表,有关生理、内分泌、代谢、血液学等的测量指标,已在国外研究中逐渐出现。
单维度量表(简短疲乏量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Piper疲乏修订量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问卷、疲乏症状量表、癌症疲乏量表等)在评估范围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说,晚期癌症患者的完成率普遍偏低。
研究者在选择测评量表时,可综合量表的信效度、适用人群及量表条目选择合适的量表[3]。
3癌因性疲乏的可控性影响因素3.1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疼痛-原因是疼痛本身使得患者活动耐力降低、诱发抑郁或沮丧;疼痛亦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导致患者体能下降;营养不良:肿瘤患者食物的利用率下降、机体能量消耗过多、机体的能量供给少于机体所需要的能量,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疲乏;睡眠障碍:研究发现,疲乏程度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夜间觉醒时间、入睡时间、24h睡眠时间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癌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反应。
《癌因性疲乏》课件

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疏导 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 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 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高生活质 量,缓解疲乏感。
04
癌因性疲乏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 于恢复体力和缓解疲乏。
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 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缓解癌因性疲乏的重 要手段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如皮 质类固醇、抗抑郁药等。
02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不可自 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早期筛查与预防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 疗可能导致癌因性疲乏的疾病 。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 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度劳累 。
积极应对压力
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如通过放 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
压力。
管理方法
制定个体化的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 案。
患者可自行评估疲乏程度 ,记录疲乏的持续时间、 程度和伴随症状。
医生面诊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综合评估患者的疲乏状 况。
疲乏量表
使用标准的疲乏量表对患 者进行评估,如简短疲劳 问卷(BFI)、疲劳量表11(FS-11)等。
评估工具
疲乏量表
其他评估工具
癌因性疲乏试题及答案

癌因性疲乏试题及答案1. 癌因性疲乏的定义是什么?2. 癌因性疲乏与普通疲劳有何不同?3.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癌因性疲乏?4. 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5. 癌因性疲乏的评估方法有哪些?6. 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方法有哪些?7. 患者如何自我管理癌因性疲乏?8. 家人和朋友如何支持癌因性疲乏的患者?9. 癌因性疲乏与癌症治疗的关系是什么?10. 有哪些研究正在探索癌因性疲乏的机制和治疗方法?答案1.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与癌症或其治疗相关的,持续的、主观的、难以通过休息缓解的极度疲劳感。
2. 癌因性疲乏与普通疲劳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深度、持久性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
3. 可能导致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包括癌症本身、癌症治疗(如化疗、放疗)、慢性疼痛、情绪问题(如抑郁和焦虑)、营养不良和睡眠障碍等。
4. 癌因性疲乏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社交活动和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5. 评估癌因性疲乏的方法包括患者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生理测量和临床评估。
6. 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营养支持、运动疗法和睡眠管理等。
7. 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改善饮食习惯、学习放松技巧和寻求社会支持等方法自我管理癌因性疲乏。
8. 家人和朋友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日常生活的常规、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和提供实际帮助来支持癌因性疲乏的患者。
9. 癌因性疲乏与癌症治疗的关系密切,治疗可能加剧疲乏感,但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癌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10. 目前有许多研究正在探索癌因性疲乏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能量保存策略和药物治疗等。
结束语癌因性疲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影响着许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庭。
了解其定义、成因、影响以及管理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有效策略来帮助患者应对这一挑战。
癌因性疲乏的现状及护理进展(2)

• 采用10分制数字描述,0=无疲劳,10=最
严重,中间部分表示程度不同的疲劳。
• 评估标准:轻度为2.57±1.04;中度为
5.18±1.41;重度为8.41±1.35。
CRF的护理进展
—护理评估
疲乏自评量表(PFS) • 感觉方面5项、情绪方面5项 • 认知方面6项 、行为方面6项 • 评分为0-10,0=无变化,10=变化非常严重 • 0-3.3为轻度疲劳,3.3-6.7为中度疲劳,
动的平衡,有助于减轻患者CRF。ONS指南将 节能教育分级为“可能有效”的CRF干预措施。
CRF的护理进展
认知行为干预
研究表明,多元的认知行为干
预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睡眠,减
轻患者的CRF。
干预方式包括放松训练、转移
注意力、优化睡眠质量等。
认知行为干预被ONS指南分级为
“可能有效”的CRF干预措施。
CRF的现状
睡眠障 碍治疗
—CRF的治疗
ONS指南针对睡眠觉醒障碍的药物 治疗特别说明临床医师和患者应小 心权衡睡眠药物干预的利弊
抗抑郁 治 疗
抑郁是疲乏的相关因素之一,抑郁 的药物治疗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控制 CRF
中医药 膳及针 刺治疗
中医药膳可能促进食欲,达到抗疲 乏作用,针刺治疗可能减轻CRF
6.8-10为重度疲劳
CRF的护理进展
合理运动
研究证实运动可有效减轻各种恶性肿瘤治
疗中或治疗后的CRF。但需注意运动的方式、 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监管方式等。
NCCN推荐刚开始时是低强度、短时间的运
动,逐渐提高,根据情况变化修改运动计划。 研究显示,每天超过60min的运动会加重癌 症患者的疲乏。
导致CRF的可能原因
癌因性疲乏诊断和评估量表研究进展

重, 综合疲乏程度为 以上三项条 目的平均值。六个
作者简介 : 李链 , 女, 研究方 向: 癌症患者癌因性疲劳 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通信作者 : 曹明芹 , 女, 博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流行病与统计学 , E — m a i l : 1 5 3 9 4 8 0 1 4 5 @ q q . C o n。 r
1 癌 因性 疲乏定 义
C R F的发生在癌症患者当中非常普遍 , 并且其
发 病机 制 尚无 确 切定 论 , 可 能 是许 多 种 机制 共 同作
用的结果 。近些年来 , 相关研究显示 C R F的病理生
理 机 制 主要包 括 以下 几个 方 面 : 肌肉、 细 胞 因子 、 神
癌 因性疲 乏 ( C a n c e r — R e l a t e d F a t i g u e , C R F ) 是 一
大影响” ,综合疲乏影响评分 为 6 项条 目评分 的平 均值 。 B F I 中随着评分值越高患者的疲乏程度越高 。 B F I 适用于各个癌症晚期患者 ,在 国内多用于乳腺 癌患者。B F 1 量表整体克朗巴哈系数( C r o n b a c h ’ S ) 仪 为0 . 9 6 1 [ 埘 。 结构效度为 0 . 8 1 ~ 0 . 9 2 [ 1 4 ] 。 B F I 量表 区分 疲乏的严重程度 , 但受 测量维度 的限制 , 不能测量 生活质量等方面[ 垌 。 5 . 1 . 2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 ( M D A n d e r s o n S y m p t o m
功 能障碍 1 3 ] 。
2 癌 因性 疲 乏的特 征
因性疲乏的发生 与细胞 因子 I L 6 — 1 7 4 , T N F 一 3 0 8 的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汪亚男【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33)003【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肿瘤患者; 癌因性疲乏; 评价指标; 现状【作者】汪亚男【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天津 3001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近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研究表明至2020年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比2000年增加50%,虽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但是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患者的预后不断改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癌因性疲乏是一种重要的因素,逐渐受到重视[1-2]。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主观上的、持续性的,与癌症或者治疗相关性的乏力感,特点是精神减少、休息逐渐增加,可有情绪、身体、职业、认知、社会方面的功能障碍[3-4]。
目前对癌因性疲乏的诊断、治疗研究较多,但是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权威性测评工具、诊断方法还未见,在国外的研究中,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评估量表以及内分泌、生理、血液学、代谢等指标[5]。
寻找准确的方法对癌因性疲乏进行识别较重要,本研究对癌因性疲乏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
1 CRF评估量表1.1 单维度量表1.1.1 简短疲乏量表。
简短疲乏量表是Mendoza等设计的,共有9项内容,前3项内容用来评估当前的疲乏程度以及过去的24小时的疲乏一般水平、最坏的水平,后6个项目用来评估疲乏对生活的影响,本量表使用线段评分法,两端为0、10。
0表示无疲乏,轻度疲乏:1~3分,中度疲乏为4~6分,重度疲乏为7~10分,10分表示最严重。
此量表已经在不同的癌症患者中进行验证,内部的一致性为0.96,结构的效度为0.81~0.92,该量表较简单,易于理解,而且可以区分疲乏的程度,但是仍有限制,测量的维度有限,生活质量等不能被测量[6-7]。
1.1.2 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FACT-F)。
该量表是在癌症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G)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组成的,FACT-G有28项内容,可以对患者的情绪、身体、社会、功能的状态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测量,该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相关治疗研究进展癌因性疲乏是临床上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患者癌症治疗中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CRF的病因及机制较为复杂,国外许多学者认为,CRF的发生可能与贫血、肥胖、肿瘤类型、失眠、炎性细胞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有关。
针对CRF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对CRF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指导。
Abstract:Cancer-related fatigue is the most common concomitant symptom in cancer patients.It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but also leads to the interruption of cancer treatment and endangers the lives of patients.The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CRF are more complicated.Many foreign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occurrence of CRF may be related to anemia,obesity,tumor type,insomnia,inflammatory cytokines,and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The CRF patient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rven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CRF related treatment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Cancer-related fatigue;Cancer;Treatment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它不仅发生快、程度重,而且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等方式来缓解[1]。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癌因性疲乏是指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出现的一种持久性疲劳状态。
疲乏与癌症疾病自身相关,也受治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
然而,疲劳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本文将综述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1)免疫系统异常:研究表明,癌因性疲乏与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患者体内的炎症、细胞毒素和调节因子水平升高,特别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能量代谢和行为变化。
(2)神经内分泌紊乱:癌症患者常伴随着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性腺功能障碍等。
一些调节情绪和行为的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在癌症患者中也有所观察。
(3)细胞代谢异常:在癌症患者中,肌肉和脑组织中存在着异常的细胞代谢,并且这些改变对能量载体和产生机制有直接的影响。
患者的线粒体功能受损,ATP 生成减少,需要调节酶和底物的代谢过程发生变化。
2. 治疗的研究进展(1)适量的身体活动:虽然达到疲惫极限后的身体活动有时会引发疲乏,但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疲乏感。
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等跟气息与心率相匹配的身体活动。
(2)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疲乏状态,如兴奋剂(如糖皮质激素),美沙拉嗪(抗组织胺药物),以及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此外,利用酰胺类药物可改善脂肪代谢和能量负荷。
(3)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来改善疲乏感。
CBT 帮助患者控制焦虑和疼痛,激发健康行为和正确的休息方式。
综上所述,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疾病状态和治疗方法对身体的影响的结果,涉及多个复杂的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
未来,需要在遗传和环境因素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预防和治疗疲乏的有效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0.80~O.85。关于疲乏有3个问题:①过去1周内是否需要休 息;②是否感到很虚弱;③是否感到很累。量表采用1ikert4分
评法,一点也不计1分,非常计4分,得分越高,疲乏越重。3个 条目的问卷已作为独立的工具在两个大样本研究中经过验 证.尽管其心理测量特性弱于其他量表,但简洁性的优点弥 补了不足m]。但也有研究认为,该3条目量表具有上限效应, 不宜作为单独的量表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条目少, 难以进行深入研究[12]。 1.2.3疲乏症状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
Cancer Thempy.Fati#me,FACT—F)
Yellen等㈣在癌症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ACT—G)㈨的基础 上.增加了13个条目形成了FACT—F。FACT—G包括28个条目, 测量治疗中的患者身体、情绪、功能、社会的状态及患者对治 疗的满意情况。量表已在不同癌症患者中经过验证,信效度 良好M。FACT_F中增加的13个条目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疲乏量 表使用,已在不同癌症伴贫血的患者中经过验证,具有良好 的心理测量属性,包括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O.93~0.95。采用
由Hann等[131设计,包括13个条目,采用0~10分评法,评估 过去l周内疲乏的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活动、情绪、集中 精力的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量表已在不同癌症患者中经 过验证.信效度较好,内部一致性在0.90以上,但重测信度较 弱,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其独特之处在于可测量疲乏持续时 间和强度.随时间的可变性好,中文版FSI—C也经验证具有很 好的信效度…]。 1.2.4 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
Booker等[蚓的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在预测疲乏程度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越高.疲乏程度越严重。有报道㈣ 指出,在血液肿瘤、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中,新蝶呤 水平有20% ̄90%的升高,而Wratten等㈨调查发现,在放疗过 程中.对疲乏最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为高基础疲乏水平、高基 础中性粒细胞水平和红细胞计数。
DOI:10.3’761,j.1ssn.0254-l‘769.2012.u9.036 作者单位:271016泰安市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薛秀娟,杨雪莹,
刘凯,刘庆芝);山东省干佛山医院(许翠萍);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张洁.褚梁梁) 通信作者:许翠萍,E—mail:xucuipin9775@sohu.com 薛秀娟:女,本科(硕士在读),E—mail:lovely—egg@163.com 2012一Olm7收稿
2常用量表的选择, 2.1维度
单维度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在 评估范围方面更有优势。目前测评工具未明确指明多维度量 表具体应该包括哪些维度,仅能根据研究者的描述进行分 类,如Medoza等Ⅲ将BFI定义为单维度量表,但BFI也可测量疲 乏对情绪、社会和心理功能的影响。Sevidova—khoshknabi等㈨ 将EORTC QLQ.C30列为多维度量表,而Mimonm】贝0将其归为 单维度量表。 2.2心理测量属性
上腺素轴(HPAA)、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7rP)的调节异常有 关.HPAA异常可影响皮质醇水平。因此,研究与CRF有关的 生化指标变化.将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的可能性。 3.1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可改变中枢神经递质的传递,引起恶心、厌食及 昏睡。有研究㈤提出,癌症及相关治疗可引起细胞因子尤其是
肿瘤坏死因子仅(TN№)、白细胞介素II广lB、ILl的升高。Bower
由Okuvama[151等设计,共15个条目,评估身体、活动、情 感、注意、记忆方面的疲乏。采用1~4分评法,得分越高,提示 疲乏越重。量表已在不同癌症包括放化疗患者中经过验证,内
万方数据
· 860 ·
中华护理杂志2012年9月第47卷第9期Chin J Nurs,September 2012,V01 47,No.9
Symptom—Shon Fo瑚,MFSI.SF)MFSI包括83个条目,难以完
成,Stein等[”]对MFSI进行了修订,形成MFSI.SF。 MFSI—SF有30个条目,评估一般疲乏、体力疲劳、情绪、心
理和活力5个维度的疲乏程度,已在包括乳腺癌的多种癌症 患者中验证,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5个维度, 内部一致性为O.87~0.96,中文版已于2011年经过验证,是一 个可信的量表[加]。 1.3儿童及青少年量表 1.3.1 疲乏量表.青少年(Fatigue Scale.Adolescent,FS.A)
Sevidova_khoshknabi等‘”1认为,FACT_F、CFS及中文属性较佳。现有量表较少进行重测 信度和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需进一步研究来建立更可靠的 心理测量属性。 2.3适用人群
除德国版Bn、PFS是在单种癌症患者中验证外,其余大 部分量表均在不同人群中进行了验证.适用范嗣较广。BFI、 CF'S对晚期癌症患者是较合适的选择。 2.4完成率
1 CRF评估量表 1.1单维度量表
1.1.1 简短疲乏量表(n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
该量表由Mendoza等Ⅲ设计,包括9个条目。前3个条目评 估当前的疲乏程度、过去24h疲乏的一般水平和最坏水平,后 6个条目评估疲乏对生活不同方面的影响。采用线段评分法, 线段两端为0和10。0代表无,lO代表最严重,被测者要求在符 合的数字下面做标记。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 7。10分为重度疲乏。量表已在不同癌症患者中经过验证,结 构效度0.81—0.92,内部一致性0.96,已被译成中国、韩国、日 本、德国版本。中文版BFI经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此量表 简单、易于理解,且能区分疲乏的严重程度,但受测量维度的 限制,不能测量生活质量等方面口]。 1.1.2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Function Assessment of
部一致性O.88。中国版和德国版经验证,信效度均较好[14。引。该 量表具有简洁、易于完成的特点,可用于晚期癌症患者。 1.2.5 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Ile Inventory,
MFI)
由Smets等m3设计,共20个条目,测量身体、认知、情绪、活 动和积极性5个方面。采用likert5分评法,其中,完全符合计1 分,完全不符合计5分。量表已在放疗患者、慢性疲乏患者、医 学生、军人、医护人员中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内部一致性O.84,具有较高的完成率。Tian等[1812011年首次对 中文版MFI进行了验证,内部一致性达0.8以上。 1.2.6 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简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 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晚期癌症患者的完成 率普遍较低。尽管理想的条目数还不确定,但10条目以下,简 单直接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完成率,含30多个条目的量表则难 以完成,尤其对一些晚期癌症患者。
3 CRF相关生化指标 Rvan等㈣提出,CRF的发生与细胞因子、下丘脑.垂体一肾
3.3 ATP
ArI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相互转化实现贮 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CRF通常 被描述为虚弱或缺乏精力,这种主观感觉被认为是肌肉收缩 能力下降的表现。测量中臂围、皮褶厚度及肌力可推测疲乏 严重程度[32]。Kilgour等[33]研究了手的握力、股四头肌肌力、骨 骼肌肌团指数与疲乏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均与 疲乏程度成负相关。因此,肌力的增高和降低可作为疲乏程 度的评价指标。 3.4其他
该量表包含儿童量表(Childhood Fatigue Scale,CFS)、父 母量表(the Parent FatigIle Scale,PFS)和护理人员量表(Staff Fatigue Scale,SFS)3个量表。CFS是Hockenberry等‘”1在CFS原 始量表㈨的基础上整合条目形成,共14个条目,分别评估精 神、功能、情绪3个方面的疲乏频率及程度。采用5分评法,无 计1分。一直计5分。量表已在7~12岁的患儿中经过验证,内部 一致性0.84。PFS及SFS分别从患儿父母和护理人员的角度评 估疲乏对患儿的影响情况,经过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此3 个量表主要用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儿,可定性描述患儿的真 实感受。Chiang等㈣对儿童量表中文版在中国台湾地区进行 了验证,内部一致性系数0.89,CVI范围为0.83~1.00。
等㈣的研究发现.IL广1水平与疲乏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2皮质醇
皮质醇具有调节血压、心血管功能,糖代谢和免疫,并对 HPA.a)【is进行负反馈调节的作用。CRF患者HPA.a)【is对刺激
的反应下降,导致皮质醇释放减少。Bower等㈣1 3分别研究了
乳腺癌伴CRF患者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变化发现,CRF患者 中.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唾液曲线坡度明显平缓,且夜间下 降缓慢,提示持续疲乏可引起皮质醇调节异常。
!兰塑里鲞查!旦!!!!星篁兰!堂箜!塑曼生!!堕!堡:!!!堡竺!!!竺!!:!!!兰!:堕!:!
· 859 ·
癌因性疲乏测评工具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薛秀娟 许翠萍 杨雪莹 刘凯 张洁 褚梁梁 刘庆芝
【关键词】肿瘤;疲劳 【Key words】 Neoplasms; FatigIle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持续、主 观上的,与癌症或其治疗相关的乏力感…,以精神减少、休息 增加为特点,常伴有身体、情绪、社会、认知、职业方面的功能 障碍[2]。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尽管国内外已对 CRF的诊断、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为止,仍未见 权威性的测评工具及诊断方法。评价癌因性疲乏的方法主要 是评估量表,有关生理、内分泌、代谢、血液学等的测量指标, 已在国外研究中逐渐出现。因此,寻找简单、准确、实用的测 量方法来识别癌因性疲乏患者,对其诊断、干预和护理均具 有重要意义。现就常用CRF评估量表及相关指标变化进行综 述.旨在对未来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