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药学服务新模式分析
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分析

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分析发表时间:2019-12-05T15:22:57.9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0期作者:余辉琴[导读] 什么是药学服务模式,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了解的什么是药学服务模式,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了解的,很多人连名字都是陌生的,本文主要是分析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分析,我们首先就来先对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什么是药学服务模式呢?简单来说,药学服务模式是指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基于临床、文献和实验的研究手段,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阐明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作用机制为核心,研究中药的应用形式及用药方法,指导中药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于临床的一门学科。
它对保证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等各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大型中医院已经探索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临床中药学服务模式和临床药师培养机制,具备了一定数目高学历、高素质的临床中药师。
但在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的广大基层中医院,仍然停留在处方调配等传统药学服务模式上,门诊药物咨询、处方点评等临床中药学工作开展缓慢,多数流于形式。
药学服务模式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接下来就来介绍以下具体的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药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处方合理性审核、和提供用药信息,通常由药房中的药师完成。
这是临床药学服务的最基础最广泛的工作,是药学人员与患者直接交流的最主要途径。
第二层次,包括参与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不良反应病例收集上报、向医护人员提供药物相关信息,一般由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并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的药师完成。
第三层次,以药物相关研究为主,根据临床反馈的问题,结合药物研究现状进行实验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直接參考依据。
此外,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监测药物体内浓度和相关基因,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我国医疗机构临床药学虽没有明确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但基本由上述三个层次构成。
浅析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浅析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是指在医院内,由注册药师进行的与医疗卫生服务及临床药学知识相关的服务。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在医院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
一、临床药学服务的意义临床药学服务的出现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合理、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药物。
它能够通过调整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提高药效,减轻患者负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二、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1. 门诊服务模式在门诊中,药师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用药情况,提供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合理、正确地使用药物,并解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医院的门诊药房也可以设置一些药师的电话咨询服务,方便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联系到药师获取帮助。
2. 临床肯/急诊药学服务模式在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室,由于病情复杂,患者情况不稳定,需要用药治疗的情况比较多,所以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室需要有专门的药师团队进行临床药学服务。
这个团队可以参与患者的查房和讨论会,及时发现和解决用药中的问题。
3. 临床科室服务模式在临床科室中,药师可以参与查房、查阅病历等工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解决用药中的问题。
药师还可以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解答用药相关问题。
4. 在住院病房的服务模式这是临床药学服务中最常见的服务模式。
在住院病房,药师可以参与临床查房,与医生共同讨论患者的用药方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为医护人员提供用药咨询。
以上几种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涵盖了医院各个环节,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用药管理和咨询服务。
三、临床药学服务的特点1. 个性化临床药学服务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用药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和服务。
不同患者的病情、用药习惯、药物过敏等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要药师根据这些情况来提供个性化的用药管理服务。
2. 多学科合作临床药学服务需要和临床医生、护士等多学科进行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管理服务。
浅析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浅析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摘要】现如今,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医疗保健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临床药师的作用和职责、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分类、应用、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这种服务模式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药物管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并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将为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和升级贡献力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体验。
【关键词】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作用、职责、分类、应用、优势、挑战、发展前景、总结。
1. 引言1.1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介绍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是指通过专业的临床药师团队,为医院内患者提供包括药物治疗监测、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服务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核心是临床药师,他们在医院内开展药学服务工作,对医生、护士和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知识和技术支持。
临床药师负责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通过临床药师的专业指导和监测,可以减少药物错误使用和药品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相信它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临床药师的作用和职责临床药师是医院中承担药学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责包括药物治疗监测、药物处方审核、药物信息提供、药物教育等。
临床药师可以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监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预防和解决药物相关问题。
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

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1年月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这项规定的出台表明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开始由简单的保障药品供应型向综合药学服务型方向转变。
药师应转变服务理念利用自身熟悉的药品知识如药品的用法、用量、规格、剂型、适应证、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等优势主动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新的药品信息资料。
同时药学人员应着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药师的职能。
重视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来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
其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与合理。
以患者为对象是指为适应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
摸索用药规律、监测用药过程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它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级药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
在临床医师急需了解合理用药的信息临床药学不应是指手画脚地干预医师用药而应热情地为临床提供药事信息。
随着新药的发展用药品种的增多处方配伍复杂为保证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重点掌握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所造成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达到积极治病的目的。
促进医药结合鼓励药师进入临床积极参与合理用药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当好医生参谋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积累临床资料和经验为临床提供用药咨询以指导合理用药。
应开展临床用药监测血药浓度及毒性的相互关系以取得最佳给药方案提高用药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建立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药学服务就是在临床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药学基础服务(供应、调剂)有极大的区别。
浅析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浅析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摘要】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概述临床药学服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并探讨了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文章还分析了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医院药物治疗效果,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费用,并推动医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不断发展的医疗领域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患者健康贡献力量。
【关键词】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定义和重要性、常见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特点、优势、应用、未来发展、总结1. 引言1.1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概述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是指医院通过建立专业的临床药学服务团队,以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服务。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医院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医院提升药物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临床药物治疗监护、药物信息服务、药物教育指导等内容。
通过这些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知识和技能,推动医院药学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是医院提供高质量药物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院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为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临床药学服务的定义和重要性临床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在医院临床领域进行药物治疗管理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专业服务。
它包括药师参与临床查房、药物治疗方案制定、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等内容。
中医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2 膏 方 的质 量 控 制
7 7
2 _ 3不溶物 : 取供试品 5 g , 加热水 2 0 0 m l , 搅拌使溶 , 放置 3分钟 由于 临方 膏 滋 一般 指 的 是 冬令 膏方 , 由 于一 人 一 方 , 因此 很 后观察 , 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微量细小纤维 、 颗烂不在此限 ) 。加 难做 到统 一 质量 标 准 , 特 别 是 近 年来 服 用 膏方 人 数 的增 多 , 膏 方 细粉的膏方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 ,符合规定后 ,方可加入药 制作 已形成一定规模 , 制作场所 、 设备 已达规定要求 , 膏方质量 粉 , 加 入 药粉 后 不再 检 查 不溶 物 。 意识 应有所提升。 为此 , 我院根据现行 中国药典附录煎膏剂项下 2 . 4微生物 限度 : 按现行《 中国药典 》 ( 一部 ) 附录微生物限度检 质量标准 , 进行抽检 , 以控制膏方 的质量 。 查, 应符 合 规 定 。 2 . 1 外观质量 : 应质地细腻 , 稠度适宜 , 有光泽 , 无浮沫 , 无焦臭 、 参 考 文献 异味, 无返 砂 。 [ 1 】 沈 庆法 , 沈峥嵘 . 中医膏方【 M 】 . 上 海: 上 海 科 技 文 献 出版 社 ,
中医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康 健‘
摘要: 目的 : 探讨 中医 医院药学服务 模式 。 方法: 依 据 医疗机 构在 药学方 面的 管理 相 关规 定 , 结合 我 院药 学服 务 开展 的现状 。 围绕 中 医医院
药学服务 展 开定性研 究。 结果 : 从 多角度 、 多学科 等 方面提升 中医 医院药学服务 模式 , 并进行人 性化服 务等 多种模 式。 结论 : 中医医院药 学 服务 模 式是一 项综合 } 生 的服务体 系和 工程 , 在 综合 考虑 患者与 医院之 间的 关联性基 础上 , 以 高起 点、 严要 求为原 则 , 全 方位 开展 以 患者 为
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探讨

g i e a d p o t h ain lu e o r g . ud n r moe t er t a s d u s o f
Ke o d Cii hr c Wokmoe yw r :l c p amay na l r d
作为一所三级 甲等 中医院 , 为了促进 临床 合理用药 , 我院 问题等。() 2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 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要简 已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多年 , 并取得 了不错 的成 绩 , 现将我们 的 化治疗方案 , 改善服务态度 , 加强用药指导 , 改进药品包装等。 临床药 学工作模式做一归纳 。 ②对患 者进行用药 指导 : 发药 时重点解说 , 使患者 明确用法 , 并嘱咐其家属督促 检查 用药。 1 药物咨询 药 物咨询包 括药物配伍禁忌 、 药物不 良反 应 、 物相互作 药 临床药师要主动并及时 了解 患者与医护人员在药物方 面 用的咨询等。我院有专门的药物咨询 窗 , 设立 了 醒 目的标识 , 的问题与需求 ,对 临床用药 中的实际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及 时 ’ 配有专 业书籍 , 开通了药物咨询热线电话。我 院制定 了药物 向有关 医护人员提 出警示 、 并 解决方 案, 向护理人员提供药品配 咨询的规章制度 , 明确咨询 药师 的职责 , 配备 了专业 素质高 、 置 、 储存 的知识等相应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Ⅲ 。 业务 能力强 的专 职药师 ;规 范 了药 师咨询 的基 本 用语 和忌 4药 物 临床 评 价 语, 建立 了评价咨询服务 质量 的指标 。做好药 物咨询记 录 , 对 临床药师要收集药物信息 ,对 药物的疗效和不 良反应等 暂不能解答 的问题 , 待查 明后及 时告知 咨询者 ; 写《 理用 进行分析评价 ; 编 合 参与临床药理学研究 , 协助临床医师进行 临床 药小 手册 》 等资 料 发放 给 临床 和 咨询 者 , 印发各 种 “ 师提 评价 ; 药 检查和监督临床药 品质量 , 协助临床 医师观察与评 价药 示” 小标签 , 于窗 口发 药 , 用 指导 患者合 理用药 。药 师根据不 物疗效 , 提出改进和淘汰 的药物 品种 ; 进行药物经济学评 价和 同心理状态 的患者有针 对性地 进行发 药交代 和用药指 导 , 关 药物利用评价 等。 注特殊患者用药 以及使用特殊药 物的患者 ,必要 时还进行跟 5药 物 不 良反 应 ( D 监 测 A R) 踪服务 。 临床药师要负责药物不 良反应检 测、 登记和报告工作 , 我 2开展药物信息服务 院 临床药 师参与 危重 病患 者会诊 并针 对性 开展药学 监护多 临床药师要介 绍新药、 宣传 药品动态 , 向医护人 员发放编 年 , 整个监护过程包括 : 患者病情 , 和确定方案 , 了解 审核 监护 写的药讯 , 向群众宣传药物 知识 。一般药 物信 息服务包括 : ① 要点 , 用药教育和评估反馈 。 回答 医师咨询 : 药效学 与药 动学 、 药物选择 、 药动态等 。② 回 新 临床药师参与 临床查房 和治疗 , 参与分析和处 理 A R 记 D , 答护士咨 询 : 药品使用方 法 , 配伍变 化 , 特殊人 群和儿 童用药 录并上报 , 并耐心 向病人解释。淘汰 A R出现较多的药品, D 更 换新药品。 等。③回答检验师咨询: 干扰检验结果的药物和食物等。 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6治疗药物检测( D T M) T M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 内容之一。由于设备投入的 D 临床药师参 与临床药物治疗 的 目的是 确保合理 用药 。合 理用药包括安全性、 有效性 、 经济性 和适当性 四要素 。临床药 不足 , 我院血药浓度的监测 尚不能开展 , 目前只能采用外包检 师要加强 临床用药监控 , 严格审 查处方 , 化用药 指导 , 强 加强 测方式 。我们要加强 临床药学 工作 的宣传力度 , 使临床 医师和 与医护人员 的协作交流 , 建立患 者药 历 , 进行合理用药咨询 。 护士更加支持临床 药学 工作 。 临床药师参 与临床药物治疗主要 内容有 :1 ( )用药监护 : 医疗纠纷给药学服务管理带 来诸多挑战 。执行决策和健 临床药师运用药物咨询微机系统等设 备 ,实施对 急危重病人 康经 营必须与新 的管理 和法律相适应 ,也必须是对应对医疗 的治疗监控 , 协助 医师进行 个体化给药方 案设 计 , 药物不 良 诉讼是有效的m 使 。 反应发生率 降到最低。临床药 师把 检查 处方作为 日常工作 , 专 参 考 文 献 人负责 , 及时把 不合格 、 不合 理 的处 方进行 分类 、 登记甚 至上 [] 1中国医院协会 临床 药师培训专 家指导委 员会 . 药师培训 临床 报、 公开 , 通过不断检查 、 促 , 一步提高 临床 医师 的用药水 指南[] 督 进 M. 北京: 人民军医出 版社,083-3 20 : 9. 7 平 。定期进行处方 和病例分析 , 出不合理用药原 因和实例供 【]e eV ,i e eoT Sm sL e a. el igtn ad 找 2P p L Fg i d A,i a ,t H a hl ao n ur 1 t t i i 临床医师参 考。药学部定期编辑有关 临床用药方 面的药物信 nw c ae gs ntemaae n f hr cucl ev e[. e hl n e n gmet a et a sri s ] l i h o p ma i c J 息, 发送到临床科室 。 内容包括临床用药新进展和处方存在的 Ce ad o t2 1 ,5 5 : 0 — 4 4 inS ueC l ,0 0 1 ( ) 4 5 2 1. e 2
某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

某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中医药服务作为我国特色医疗服务之一,也在不断地转变和发展。
中医药服务的改革和创新应该从根本上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中医学科的科学发展。
本文以某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为例,探讨中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旨在推进中医药服务的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
一、中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中医院药学服务是指中医药部门提供的资源优化、营养配餐、药学知识、化验检查、药学检查、药学计算、药学咨询、药品储存、药品配制、药品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中医院药学服务的目的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用药的合理性,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促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中医院药学服务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以下是这些问题的简述:1. 药品医疗机构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医疗机构在采购药品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价格高、质量差、药品环节不透明等问题,这对患者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 获取药品费用的问题中医院药学服务中,药品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然而,许多患者无法准确地获取药品信息和价格,并且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药品的分配。
3. 药品的治疗效果由于国内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是否标准化有待深入研究,一些中成药药效不稳定,中药饮片不标准化,使用后药效不理想,甚至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
4. 药品管理不规范中医院药学服务中,药品管理不标准,许多中药经常放在光照的地方,药品的存储条件不符合标准,造成药品质量的下降和药效的不稳定。
综上所述,当前中医院药学服务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方面。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中医药服务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本文根据某中医院的实践,探讨的某些可能的解决措施。
二、中医院药学服务的转变为了解决中医院药学服务方面的诸多问题,一些中医院开始采取了新的服务模式,来推进中医药服务的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药学服务新模式分析[摘要]结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的用药特点,提出:转变药学服务意识,提高药师服务水平;开展移动智能化用药指导,推进“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引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完善处方审核监督等创新措施,从而促使我国中医药行业的药学服务工作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药学服务模式;中医院;中药学工作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并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中医药领域最重要的事件,该法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振兴中医药,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发展的决心。
由于中医院药学服务具有中西药并用,品种多样;人员结构中西合伍;中药合理应用等特殊性[1],使得中医院如何开展药学服务模式才能够更好的顺应国家政策,更有效的服务广大患者成为目前中医院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是在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平乐郭氏正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文化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骨伤科医疗机构,2013年“平乐郭氏正骨”品牌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并获得“中华老字号”的荣誉称号。
医院于2011年、2014年两次顺利通过JCI认证,成为全国医疗机构中首家通过认证的中医医院[2]。
我院成功的将中医专科医院的特点与“以病人为中心”的国际药学服务理念相结合,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中医院开展的药学服务模式。
在此笔者将从我院的用药特点展开讨论中医院药学服务新模式的建立。
1我院的用药特点1.1中西药并用,中药为主。
我院是在平乐郭氏正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用药以传统中药为主,经过历代传承创新,吸收现代医药的优点,形成了目前的中医骨伤科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因此,在用药上中西药并用,但以养血止痛丸、芪仲腰舒丸、活血接骨止痛膏、三七接骨丸、颈痛消丸、活血接骨止痛膏、舒筋活血祛痛膏等中药为主。
1.2内外兼治。
内外兼治是洛阳正骨的又一特点。
伤科发展至明清已形成了以药物内治为主和以手法为主的两大学术流派,二者各有所长而各有所偏。
洛阳正骨经其历代传人的传承,吸收两派之长,既重视辨证施治的内治法,又重视创伤局部治疗的手法、固定和用药。
1.3三期用药原则。
我院提出了“破、活、补”三期用药原则,即跌打损伤早期,气血瘀滞,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中期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用药以活血通络为主;后期久病气血亏损,用药以补气血、壮筋骨为主。
使骨折药物治疗有章可循,成为治疗骨折的“法”和“纲”,形成了洛阳正骨传统药物。
例如:早期用三七接骨丸,中期用养血止痛丸,后期用加味益气丸。
目前已有35个品种经过注册获得医院制剂批号,另外,洛阳正骨传统制剂“筋骨痛消丸”成功注册国内上市药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
1.4功能锻炼。
洛阳正骨认为,在采用药物进行内外治疗的同时,应将功能锻炼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既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利节,防止筋肉萎缩,又能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病情复发和新的损伤的发生。
为此,我院专门建立了河南省康复医院院区,深入开展骨科术后康复、颈肩腰腿痛、关节粘连、关节僵硬、肢体功能障碍,脊柱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瘫、小儿麻痹、小儿先天后天畸形,各种手功能障碍以及中风偏瘫、疼痛、脊柱及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的专业康复服务。
2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药学服务是在常规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与传统的治疗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区别,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更加有效的、安全的进行相关治疗工作,以期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几率,增加痊愈的可能性[4]。
由于中药学天然的独特性,我院除了制定相关药学制度、建立临床药学室、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等常规药学服务以外,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在药学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创新。
2.1转变药学服务意识,提高药师服务水平。
首先,在药学服务模式建立的顶层应摆正思想意识,只有意识形态正确才能更好的统领药学服务行为。
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往往是”药品保障供应型”,药师的工作主要就是照方发药,医院药学的工作在专业和学术上都没有受到重视,致使药学的发展远远滞后。
随着全球化医院管理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医院已将传统的观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我院在JCI评审过程中,发现在JCI标准中并没有中药的相关条文,而是十分重视患者用药安全,这也与现在所主导的药学服务理念不谋而合[5]。
意识的转变并不是口号和标语的更换,更重要的是如何体现和实施,如何更好的转化为外在执行力。
一方面,药师作为药学服务工作的体现者,是药学服务工作精神文化的传达者。
药师应从药学服务工作情感、理念、态度、团队精神、服务语言文化等方面转变提高精神文化内容,重视精神文化的自我修为和实践完善[6],时刻谨记以患者所需为主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临床药学服务。
另一方面,药学服务的核心在于药师需以自身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全面而负责的药物服务,以最大程度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7],药师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了药学服务的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针对临床中药学药师的培养尚且存在较多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对美国经验的借鉴。
美国各个大学对药师有完整的培养方案,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药学服务的各个方面,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求参与专科或多学科的查房、会诊、讨论、监护与患者教育等实践活动[8]。
药学专业的学生经过6~8年的学习并获得药学博士专业学位(Pharm.D.)以后才有资格参加执业药师资格的考试,考试合格才能成为临床药师[9]。
针对现状我院开展了具有特色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方案。
坚持“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鼓励具有《中药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的人员到我院工作,制定激励政策,引导药学工作人员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的10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接受系统教育,确保临床中药学的服务水准。
同时,医院自身积极争取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骨伤科学、临床中药学),为国家临床中药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开展移动智能化用药指导,推进“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京首次联合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联网终端达11.3亿部。
移动计算的发展以及云服务的兴起给医院药学服务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将“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十三五”规划等相关建议、激励措施相继出炉,探索新型健康服务模式,成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中,如何将“互联网+”与临床药学有效结合是今后药学服务事业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外在移动远程医疗系统方面从2000年已逐步开始,目前已发展得相对完善。
患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治疗与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整体健康水平。
国内目前健康信息应用程序的下载数量只占全部应用的2.8%,以“医院+药”为关键词在AppStore中搜索,面向患者的国内发布应用软件共计35个,有医疗机构参与开发的共有3家(10.3%),其余为IT公司或其他机构或个人开发。
医疗机构开发的应用多数为临床挂号预约系统等,针对患者个人后续的健康指导、用药咨询诊断方面的应用则几乎没有。
我院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特色中医骨伤科用药特点相结合建立临床用药指导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化与临床药学的交叉学科进行集成化研究,打造体现中医院特色的临床药学指导的无中介推送平台,开启用药指导新模式。
客户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进入AppStore搜索下载可直接获取手机应用。
对出院患者、门诊患者及潜在患者在院外用药进行即时提醒、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告知和处理、注意事项的指导包括漏服后应如何做等以及常规骨病康复需求和日常用药教育。
该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增强了广大患者的能动性,一些疾病症状能够及早发现并按照我院特有的三期用药原则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
例如:损伤初期肿胀疼痛者,宜外敷地龙膏、祛瘀消肿膏、散瘀止痛膏等;中期瘀血去而未尽,局部筋肉僵凝,瘀斑青黄尚存,动则仍痛,功能障碍仍显者,可用展筋丹按摩或涂擦展金酊;后期骨折已愈,唯筋肉消瘦,气血停滞,关节僵凝,外治当温经活血,通经利节,可用苏木煎活血伸筋汤外洗。
这些药品的功能主治能够一目了然的呈现给患者,从以前被动的为患者服务向患者主动自主的服务转变,以提高患者院外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患者在离院后能够获得及时的用药提醒,了解更多内外用药物功效和日常用药信息,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也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再者,功能锻炼在外伤性腰腿痛治疗和日常保健中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凭借智能终端的平台能够采用3D 动画的形式更加形象具体的向患者展示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作用。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可运用循证药学的理论从移动后台所建立的数据库中探寻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与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支持;也可全方位的开展用药教育,提升医院的品牌知名度,促进医院与国际医院管理模式相接轨。
2.3引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完善处方审核监督。
随着药品研发技术的发展,新药层出不穷。
一方面给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给病患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加大了医务人员正确使用药物的难度[10]。
药物误用或不合理联用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屡见报道[11]。
目前,医院通常采用加强处方审核和事后处方点评以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这两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处方质量,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处方点评费时费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处方点评为事后评价,对处方质量无法进行实时把关;药师审核难免有所遗漏,且不同药师之间审核能力也大有区别,且目前多数医院中药饮片的处方审核尚处于人工阶段;修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处方,会增加患者的就医难度等。
我院用药具有中西药结合,中药为主的特点,因此中药饮片方面需要格外的关注。
目前正在构建中药饮片合理用药信息数据系统,该系统拥有审方和合理用药两大功能模块,通过嵌入审方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医务人员可方便、及时、准确掌握和查询中药饮片各种信息,药师可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全程智能化审核,定期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点评,生成处方评价表,并比较审方前后中药饮片不合理用药情况。
从而可提高临床中药饮片的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中药饮片不合理应用所导致的不良事件。
3结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学服务新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大差距[12]。
但国家已经开始逐渐加大了对药学服务的重视力度,相关鼓励政策不断推出,为中医院药学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