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水制氢生产工艺
电解水制氢的原理

电解水制氢的原理一、氢气的工业制法在工业上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制取氢气:一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称为碳还原法),得到纯度为75%左右的氢气;二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得到纯度在97%以下的氢气;三是由水煤气中提取氢气,得到的氢气纯度也较低;第四种方法就是电解水法,制得的氢气纯度可高达99%以上,这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电解氢氧化钠(钾)溶液时,阳极上放出氧气,阴极上放出氢气。
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造氢氧化钠时,也可得到氢气。
对用于冷却发电机的氢气的纯度要求较高,因此,都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
二、电解水制氢原理所谓电解就是借助直流电的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
1、电解水原理在一些电解质水溶液中通入直流电时,分解出的物质与原来的电解质完全没有关系,被分解的是作为溶剂的水,原来的电解质仍然留在水中。
例如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均属于这类电解质。
在电解水时,由于纯水的电离度很小,导电能力低,属于典型的弱电解质,所以需要加入前述电解质,以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使水能够顺利地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
氢氧化钾等电解质不会被电解,现以氢氧化钾为例说明:(1)氢氧化钾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即发生如下电离过程:于是,水溶液中就产生了大量的K+和OH-。
(2)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泼性不同,可按活泼性大小顺序排列如下:K>Na>Mg>Al>Mn>Zn>Fe>Ni>Sn>Pb>H>Cu>Hg>Ag>Au在上面的排列中,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活泼。
(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否则反之。
从电化学理论上看,容易得到电子的金属离子的电极电位高,而排在活泼性大小顺序前的金属离子,由于其电极电位低而难以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H+的电极电位=-1.71V,而K+的电极电位=-2.66V,所以,在水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K+时,H+将在阴极上首先得到电子而变成氢气,而K+则仍将留在溶液中。
(4)水是一种弱电解质,难以电离。
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在工业上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制取氢气:一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称为碳还原法),得到纯度为75%左右的氢气;二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得到纯度在97%以下的氢气;三是由水煤气中提取氢气,得到的氢气纯度也较低;第四种方法就是电解水法,制得的氢气纯度可高达99%以上,这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电解氢氧化钠(钾)溶液时,阳极上放出氧气,阴极上放出氢气。
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造氢氧化钠时,也可得到氢气。
对用于冷却发电机的氢气的纯度要求较高,因此,都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
一、电解水制氢原理所谓电解就是借助直流电的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
1、电解水原理在一些电解质水溶液中通入直流电时,分解出的物质与原来的电解质完全没有关系,被分解的是作为溶剂的水,原来的电解质仍然留在水中。
例如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均属于这类电解质。
在电解水时,由于纯水的电离度很小,导电能力低,属于典型的弱电解质,所以需要加入前述电解质,以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使水能够顺利地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
氢氧化钾等电解质不会被电解,现以氢氧化钾为例说明:(1)氢氧化钾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即发生如下电离过程:于是,水溶液中就产生了大量的K+和OH-。
(2)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泼性不同,可按活泼性大小顺序排列如下:K>Na>Mg>Al>Mn>Zn>Fe>Ni>Sn>Pb>H>Cu>Hg>Ag>Au在上面的排列中,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活泼。
(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否则反之。
从电化学理论上看,容易得到电子的金属离子的电极电位高,而排在活泼性大小顺序前的金属离子,由于其电极电位低而难以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H+的电极电位=-1.71V,而K+的电极电位=-2.66V,所以,在水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K+时,H+将在阴极上首先得到电子而变成氢气,而K+则仍将留在溶液中。
(4)水是一种弱电解质,难以电离。
烧碱生产工艺详解

烧碱生产工艺详解我国烧碱(氢氧化钠)行业起源于1929年上海天元电化厂的成立,烧碱生产工艺包括苛化法和电解法两种。
其中,苛化法即纯碱苛化法,电解法又可分为水银法、隔膜法、离子交换膜法。
目前,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是烧碱行业主流的生产工艺。
起初苛化法在国内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2000年以后,电解法逐步取代苛化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法。
目前,国内在产的烧碱企业都使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一、烧碱苛化法生产工艺苛化法制烧碱以纯碱为原料,主要依靠天然碱矿资源,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
不过,由于我国碱矿资源有限、苛化法产量较小,国家政策予以限制,2000年前后,我国企业全面淘汰该生产工艺。
苛化法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其反应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苛化法主要有三个生产步骤:第一步是苛化,第二步是蒸发,第三步是盐析。
在苛化阶段,苛化槽中需配置纯碱溶液,加入生石灰,不断搅拌发生苛化反应,而后过滤得到清卤液。
在蒸发阶段,制作合格的清卤液依次进行中浓蒸发和高浓蒸发,去除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杂质,获得高浓度氢氧化钠。
在盐析阶段,高浓液进一步析出晶体、过滤,送入冷析桶,达标后的产品用间歇沉淀槽进行沉淀,即可得到片碱。
二、烧碱电解法生产工艺根据电解槽结构、电极材料和隔膜材料的不同,电解法可以分为水银法、隔膜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目前,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是我国烧碱生产的主流工艺,其化学反应式是2NaCl+2H2O = 2NaOH+Cl2↑+H2↑。
1、水银电解法水银电解法是通过生产钠汞齐来使氯气分开,得到烧碱的方法。
其电解槽由电解室和解汞室组成,该工艺的优点是电解槽流出溶液产物中氢氧化钠浓度较高,其质量分数可高达50%,无需蒸发增浓;产品质量高,含盐低,但是由于该工艺能耗高,且水银是有害物质,该工艺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2、隔膜电解法隔膜电解法是利用多孔渗透性的石棉隔膜作为隔层,以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把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和氢气分开,获得烧碱的一种方法。
电解水制氢工艺描述

电解水制氢工艺描述电解水生产氢气氧气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艺。
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电解槽、气水分离罐、加碱罐、洗涤罐、脱水罐、缓冲罐、冷却水箱等,电气、仪表及配套的设备元器件主要有:直流电解电源(简称电解电源)、电源冷却循环泵(简称电源冷却泵或电源泵)、电解液循环泵(简称循环泵)、电解系统冷却循环泵(简称电解冷却泵或冷却泵)、补水泵、电磁阀、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流量计、压力表、减压阀、回火防止器、纯净水生产装置等。
电解水制氢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电解水制氢工艺流程示意图压力的单位为Mpa,小数点后面保留3位。
差压的单位为kPa,小数点后面保留2位,流量单位为m3/h,小数点后面保留2位。
温度的单位为°C,小数点后面保留1位,累计流量的单位为m3,小数点后面保留1位,累计工作时间的单位为h,小数点后面保留1位。
所有的电磁阀均为电开阀,通电开启,断电关闭。
一、电解电源DDY、电源冷却泵DLB、循环泵XHB及冷却泵LQB控制表1 电解系统与冷却系统对应输入输出关系表1、氢气压力PH 由压力变送器PT101变送为4~20mA直流信号,根据氢气压力PH控制电解电源DDY(电解电源DDY由一个开关量信号控制运行与停止)、电源冷却泵DLB和循环泵XHB(电源冷却泵DLB和循环泵XHB与电解电源DDY同步受氢气压力PH控制)的通断,氢气压力可以在触摸屏上设置:○1氢气压力上限设定值(简称压力设定上限)PHH的设置范围0~3.00Mpa(参考值0.40Mpa);○2氢气压力下限设定值(简称压力设定下限)PHL的设置范围0~3.00MPa(参考值0.35Mpa)。
参考值就是第一次开机设置时(或者长时间断电数据丢失时)推荐使用的数值。
○3当氢气压力PH 高于压力设定上限PHH,PH>PHH,DO1输出为OFF,电解电源DDY、电源泵DLB和循环泵XHB停止运行;○4氢气压力PH 低于压力设定下限PHL,PH<PHL, DO1输出为ON,电解电源DDY、电源泵DLB和循环泵XHB通电运行。
水电解制氢工序操作规程

水电解制氢工序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3年10 月目录第一节生产的目的及工作原理一、生产的目的二、工作原理(一)电解工作原理..........................................(二)纯化工作原理..........................................第二节质量标准及技术参数一、原料质量标准(一)脱盐水质要求:........................................(二)氢氧化钾..............................................(三)冷却水................................................(四)电源..................................................(五)氮气..................................................(六)仪表气源..............................................二、工艺及设备技术参数(一)电解槽工艺技术参数....................................(二)纯化装置工艺技术参数..................................三、产品质量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工艺流程简介一、制氢装置工艺流程简介(一)碱液循环系统..........................................(二)氢气系统..............................................(三)氧气系统..............................................(四)原料水补充系统........................................(五)冷却水系统............................................(六)充氮和氮气吹扫系统....................................(七)排污系统(八)整流系统(九)控制系统二、纯化系统工艺流程简介(一)工艺流程简图..........................................(二)工艺流程解释..........................................第四节电解液配置岗位操作法一、制氢系统的操作(一)开车前的准备(二)、电解液的配制(三)稀碱运行(1#电解槽为例,其它电解槽运行同1#电解槽)(四)浓碱运行(以1#电解槽为例,其他电解槽运行同1#)(五)自控部分的调试(六)装置正常运行工作(七)停车操作(八)应急停车操作(九)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三、纯化系统的操作(一)开车前的检查与准备(二)气密性试验(包括氢气储罐及缓冲罐)(三)、开车操作步骤(四)装置正常运行工作(五)、停车操作(六)生产中常见事故及处理第五节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与处置措施一、触电急救(一)发现触电后,应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完整word版)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在工业上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制取氢气:一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称为碳还原法),得到纯度为75%左右的氢气;二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得到纯度在97%以下的氢气;三是由水煤气中提取氢气,得到的氢气纯度也较低;第四种方法就是电解水法,制得的氢气纯度可高达99%以上,这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电解氢氧化钠(钾)溶液时,阳极上放出氧气,阴极上放出氢气。
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造氢氧化钠时,也可得到氢气。
对用于冷却发电机的氢气的纯度要求较高,因此,都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
一、电解水制氢原理所谓电解就是借助直流电的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
1、电解水原理在一些电解质水溶液中通入直流电时,分解出的物质与原来的电解质完全没有关系,被分解的是作为溶剂的水,原来的电解质仍然留在水中。
例如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均属于这类电解质。
在电解水时,由于纯水的电离度很小,导电能力低,属于典型的弱电解质,所以需要加入前述电解质,以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使水能够顺利地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
氢氧化钾等电解质不会被电解,现以氢氧化钾为例说明:(1)氢氧化钾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即发生如下电离过程:于是,水溶液中就产生了大量的K+和OH-。
(2)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泼性不同,可按活泼性大小顺序排列如下:K>Na>Mg>Al>Mn>Zn>Fe>Ni>Sn>Pb>H>Cu>Hg>Ag>Au在上面的排列中,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活泼。
(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否则反之。
从电化学理论上看,容易得到电子的金属离子的电极电位高,而排在活泼性大小顺序前的金属离子,由于其电极电位低而难以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H+的电极电位=-1.71V,而K+的电极电位=-2.66V,所以,在水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K+时,H+将在阴极上首先得到电子而变成氢气,而K+则仍将留在溶液中。
(4)水是一种弱电解质,难以电离。
(完整word版)电解水制氢的原理

电解水制氢的原理一、氢气的工业制法在工业上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制取氢气:一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称为碳还原法),得到纯度为75%左右的氢气;二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得到纯度在97%以下的氢气;三是由水煤气中提取氢气,得到的氢气纯度也较低;第四种方法就是电解水法,制得的氢气纯度可高达99%以上,这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电解氢氧化钠(钾)溶液时,阳极上放出氧气,阴极上放出氢气。
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造氢氧化钠时,也可得到氢气。
对用于冷却发电机的氢气的纯度要求较高,因此,都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
二、电解水制氢原理所谓电解就是借助直流电的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
1、电解水原理在一些电解质水溶液中通入直流电时,分解出的物质与原来的电解质完全没有关系,被分解的是作为溶剂的水,原来的电解质仍然留在水中。
例如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均属于这类电解质。
在电解水时,由于纯水的电离度很小,导电能力低,属于典型的弱电解质,所以需要加入前述电解质,以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使水能够顺利地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
氢氧化钾等电解质不会被电解,现以氢氧化钾为例说明:(1)氢氧化钾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即发生如下电离过程:于是,水溶液中就产生了大量的K+和OH-。
(2)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泼性不同,可按活泼性大小顺序排列如下:K>Na>Mg>Al>Mn>Zn>Fe>Ni>Sn>Pb>H>Cu>Hg>Ag>Au在上面的排列中,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活泼。
(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否则反之。
从电化学理论上看,容易得到电子的金属离子的电极电位高,而排在活泼性大小顺序前的金属离子,由于其电极电位低而难以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H+的电极电位=-1.71V,而K+的电极电位=-2.66V,所以,在水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K+时,H+将在阴极上首先得到电子而变成氢气,而K+则仍将留在溶液中。
(4)水是一种弱电解质,难以电离。
碱水制氢控制系统方法与流程

碱水制氢控制系统方法与流程
碱水制氢控制系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电解槽:电解槽是碱水制氢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解小室,每个电解小室由螺杆和端板压在一起形成圆柱状或正方形,电解小室以相邻的2个极板为分界,包括正负双极板、阳极电极、隔膜、密封垫圈、阴极电极6个部分。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来实时监测装置内温度、压力、流量、气体纯度等参数的,包括制氢控制系统和PLC控制柜。
3.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电源供应系统、气液分离系统、纯化系统、碱液系统、补水系统、冷却干燥系统及附属系统等8大系统。
其中,电源供应系统将交流电转化为稳定的直流电源;气液分离系统将氢气和氧气分别与碱液进行分离;纯化系统对气体进行提纯;碱液系统保证碱液的稳定、连续供给;补水系统保证水源的稳定、连续供给。
4. 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纯水箱、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储罐,纯水箱设置在电解水制氢系统上游管路上,电解水制氢系统下游管路上设置氢气储罐。
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热源控制系统和冷源控制系统,这两个系统与出口管路和入口管路相连,用于控制电解过程中所需的温度。
具体的碱水制氢控制系统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设备选型、工艺流程以及操作条件等多个因素,建议咨询化学工程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水制氢生产工艺
碱水制氢是一种常见的制氢生产工艺,它通过碱性溶液电解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这种工艺具有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碱水制氢的主要设备包括电解槽、阳极、阴极、电源等。
电解槽是制氢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它通常由一对金属板组成,其中一块为阳极,另一块为阴极。
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电源接通电流,将碱性溶液进行电解。
在碱水制氢的过程中,碱性溶液起到电导作用,通过溶液中的电离反应来传递电子。
在阴极处,水分子接受电子,并与碱性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氢气。
而在阳极处,水分子失去电子,并与碱性溶液中的氧离子结合,生成氧气。
整个过程可表述为:
2H2O + 2e- -> H2 + 2OH- (阴极反应)
2H2O -> O2 + 4H+ + 4e- (阳极反应)
这样,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氢气和氧气。
制氢设备中的电源一般采用直流电源,控制电解槽中的电流和电压,保证反应的进行和稳定性。
而碱性溶液主要采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气效率。
碱水制氢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该工艺所需设备简单、容易制造和维修,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碱性溶液作为电解液具
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可高效地传递电子。
此外,碱性溶液可重复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碱水制氢的反应较为稳定,操作相对安全可靠。
然而,碱水制氢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都是混合在一起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分离和纯化,才能得到所需的高纯度氢气。
其次,制氢过程需要较高的能量消耗,电解水的能量效率较低。
此外,由于碱性溶液具有腐蚀性,对设备的材料和密封性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碱水制氢是一种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的制氢生产工艺。
通过电解碱性溶液,我们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氢气和氧气。
尽管碱水制氢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各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氢气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碱水制氢工艺将继续得到优化和改进,为氢能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