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前美术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史—原始美术

外国美术史—原始美术

外国美术史—原始美术原始美术包括雕塑、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它们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其中年代最早、最有典型意义的是法兰西—西班牙坎塔布连地区的发现物,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一、旧石器时代美术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分为奥瑞纳时期、梭鲁特时期和马格德林时期。

(一)奥瑞纳时期1、《维林多夫的维纳斯》《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又称《维林多夫的裸女》,是1909年在奥地利发现的最著名的原始圆雕。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旧石器时代整个雕像十分完整,雕像脸部、四肢刻画简洁,但这一雕像所表现的女性主要特征非常清楚,并且进行了极大地夸张。

整个雕像象征着旺盛的生育力,这表明了原始人对本部落生存的关注。

从原始社会流行的观念来看,这样一个神圣的生育神的形象,表示控制了人的生育能力,也同样代表了原始人心目中理想的爱和美的女神。

所以,西方美术史家习惯将这一雕像称作“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2、《手持牛角的裸女》《手持牛角的裸女》是法国劳塞尔洞穴岩壁上的一块浮雕,所以又称《劳塞尔的妇女》或《劳塞尔的维纳斯》。

《手持牛角的维纳斯》旧石器时代这件雕像同样强调妇女巨大的乳房、臀部和隆起的腹部。

她那没有五官的脸似乎正注视着她右手所握着的一件祈求生育的吉祥物一牛角。

她那母性的潜力不再隐藏在自己的身体内,而是寄托于神秘的象征一牛角。

对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来讲,他们的理想十分简单:有很多可吃的野兽和会生育的女人,从而使部落得以延续,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们创造象征生育力的妇女雕像是为了通过巫术的作用,以达到掌握自然界的目的。

由此看来,史前美术品的出现,一开始就是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二)马格德林时期1、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窟规模很大,由主洞、后洞和边洞以及联系这三个部分的被称作“长廊”的洞道所组成。

洞顶或岩壁上描绘了野牛、野马、野山羊、驯鹿、洞熊等原始动物。

代表作品有《大公牛》。

《大公牛》旧石器时代画面气势雄伟、富有动感,充满了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西方古典绘画

西方古典绘画

维纳斯诞生-波提切利
•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达 芬 奇 自 画 像
蒙娜丽莎
达芬奇作品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1513-1514年 265×196厘米 现藏德累斯顿博物馆
画面上,帷幔向两边缓缓拉开, 圣母马丽亚怀抱婴儿基督从云 中冉冉降落。她的脚边,跪着 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 美丽的圣徒瓦尔瓦拉,前者穿 着沉重的法衣,用手指着圣母 应该去的大地,后者目光下垂, 虔敬里略带羞怯,似在为母子 俩祈祷。圣母面容秀丽而沉静, 眉宇之间似有隐忧,为了拯救 全人类,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 的爱子。小基督依偎在母亲怀 里,他睁着大眼睛望着我们, 目光里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 似乎他已明白这里所发生的一 切。
• 法国巴比松画派 • 19世纪30-60年代,一批画家一位贫困或者是以而 聚集到一起,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边缘的芭比 松森林,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这些画家以17世纪 荷兰风景画和当代英国的风景画为榜样,注重户外 写生,力求真实地描绘自然景物。他们善于以精妙 的手法表现空气感觉及大自然中灿烂多姿的色调, 他们作品构图宏大,意境深远。画史上成为“芭比 松画派”。芭比松画派的一些画家作品直接启迪了 印象派外光的激发表达。 • 米勒(1814-1875)是法国接触的现实主义画家, 芭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定居芭比松村胡一直在那 里进行创作,对农民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用独到的 艺术语言把农村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刻画的十分深刻, 画风质朴凝重,色调浑厚。 • 代表作有:《拾穗者》、《播种者》、《晚钟》等。 贫苦画家,一生为了生活而画画,最终成为人们敬 仰的艺术家。
阿尔塔米拉野牛
受伤的野牛
• • • • • • •
2、腊古风瓶画 希腊古风瓶画师古代希腊使用工艺的接触创造。充分考虑到了 器皿造型与绘画内容的和谐。早期瓶画一般为几何纹样,到6 世际中期以后,开始选取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渐渐 形成了两种瓶画样式——黑绘和红绘。 3、罗马壁画 8世界,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有镶嵌画和壁画两种形式。 根据古罗马庞贝城出土的壁画特点,美术史学家们将罗马壁画 划分为四种风格, 公元前2世纪,简单的把灰涂在墙上再用颜料画成或者塑造成各种 大理石的模样; 直接在平面的墙上画,造成扩大空间的效果; 强调墙面的平面性,在上面绘制出各种精致的景物; 将透视效果和装饰性相结合,并穿插人物于其中 ,使得画面有空 间感和动感又有华丽的色彩。 代表作:《面包师夫妇》 《有桃子的静物》 《利维亚别墅墙面》等

外国古代美术史

外国古代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第一节原始美术一、旧石器时代的美术1、洞窟壁画:拉斯科洞窟(法国)——“构图的意识”富有动感,粗狂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阿尔塔米拉洞窟——“公牛大厅”《受伤的野牛》2、母神雕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

二、中石器时代的美术岩画1、北欧岩画——写实、线刻(渔猎部落人),抽象(农牧民)。

2、拉文特岩画——描绘人类活动情节绘画,把运动中形象表现为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

三、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图形巨石栏“斯通亨治”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美术两河流域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雕刻:《纳拉姆辛浮雕石板》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纳拉姆辛王率军征服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

巴比伦美术:《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亚述人美术:《受伤的狮子》对狮子受伤时的咆哮和挣扎,刻画极为生动,痛苦和狂怒,悲剧性的壮美。

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子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古埃及雕塑:《拉和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

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简答题):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面。

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5、固定的色粉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第四节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罗马美术一、爱琴美术:①季可拉基斯美术(抽象的几何体,造型极为简练)②克里特美术③迈锡尼美术:“狮子之门”是西方最早的纪念碑装饰雕塑。

二、古希腊美术:希腊艺术的诞生条件:①政治的开明与民主②自然地理环境③希腊神话成为题材来源④温和的希腊气候,促进了对人体美的表现古希腊美术通常分为:①荷马时期②古风时期③古典时期④希腊化时期古风时期的瓶画:东方风格墨绘风格代表作:《阿克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红绘风格建筑神庙:①伊奥尼亚式——精巧、纤细、柔美。

外国美术简史全

外国美术简史全

外国美术简史年代列表: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原始美术: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5万年至1万多年之间。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外国美术作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洞窟壁画和小型雕塑。

(1)洞窟壁画:表现内容以动物为主,手法写是生动。

代表作:法国的拉斯科洞窟;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2)小型雕塑艺术:母神雕像特点: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体现出原始人类对于母性的生殖崇拜。

代表作:维也纳出土的女性雕像“原始的维纳斯”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中石器时期的绘画由洞窟转向露天岩画,绘画内容为表现人类活动。

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拉文特地区。

(1)北欧岩画:分写实和抽象两大风格。

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刻为主,极为写实;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工艺美术萌芽。

(2)西班牙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情节性绘画。

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美术成就是巨石建筑。

代表作: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石栏“斯通亨利”。

二、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美术:1.苏美尔-阿卡德美术:这个时期的宗教对社会生活及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建筑:防水作用的马赛克;类似金字塔的“吉库拉塔”塔庙,代表作:乌鲁克神塔庙(2)雕刻:人体雕像着重刻画头部,对于人物的外在形态、人物动作和人体结构不太注重。

代表作:苏美尔人雕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3)绘画:代表作:乌尔城出土的军旗(4)工艺美术:代表作:乌尔城出土的《公山羊与树》2.巴比伦美术:代表作:汉漠拉比法典石碑3.亚述美术:他们的艺术手苏美尔人的影响,却不具有苏美尔人的宗教虔诚,他们的艺术主要为世俗生活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第二周 史前美术

第二周   史前美术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 •巴比伦时期 •亚述时期 •新巴比伦时期
亚述王朝
新巴比伦王朝
中石器时代
(公元前1万年左右)
由洞窟转向露天崖壁, 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失去 原始的野性,而人类活动开 始成为格兰南部圆形巨 石建筑“斯通亨治” 是欧洲出现的最早 的建筑。
•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中国 马” •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 英格兰南部圆形巨石建筑 “斯通亨治”是欧洲出现的 最早的建筑
第二周
史前美术
欧洲最早出现人类艺 术是距今3万多年至1 万年。
相当于中国的新石器时 代。(屈家岭文化)
主要内容包括: 壁画、岩画、雕 刻、建筑
旧石器时代 公元前3万年左右
《威 维伦 纳道 斯夫 》的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约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2-5千年)
体现出原始时期人 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 拜。
拉斯科洞窟壁画“中国马”(法国)
拉斯科洞窟壁画“中国马”(法国)
“中国马”在造型上轮廓肯定, 线条流畅,比例适当,制作时巧 妙地利用岩石的高低变化与雕刻 与绘画结合等不同手法,尽管是 采用平涂,却取得了立体效果, 有一定的体积感。
阿 尔 (塔 西米 班拉 牙洞 )窟 壁 画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西班牙) 轮廓线比较细,而且有明暗向 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 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 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 甚至感情也更为细腻,但却不如 拉斯科洞窟壁画那样奔放有力。

西洋美术史-史前美术

西洋美术史-史前美术
西洋美术史
之史前美术篇
骨制猛犸象 冰河时代
“持角杯的女巫”浮雕像 约公元前2万年前 法国
莱斯皮格的维纳斯 旧石器 法国
狩猎图 挪威 中石器
雪维洞穴壁画
约公元前25000年17000年前
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中国马 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受伤的野牛
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年前
受伤的野牛 阿尔塔米垃岩洞壁画
阿尔塔米垃岩洞壁画
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
圆锥型罐 新石器 乌克兰
彩绘陶罐 新石器 阿尔巴尼亚
人形陶罐 新石器 阿尔巴尼亚
芬卡小像 新石器 贝尔格莱德
女像陶器 新石器 俄罗斯
大地女神 加泰土丘 约公元前6000年
原始彩绘陶器 公元前5000年前
装饰有动物形的陶器 新石器 俄罗斯
史前角状杯
史前巨石阵 约公元前2000年前 英国索尔兹伯里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史前美术又称“原始美术”,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英国南部巨石栏“斯通亨治”。

是新石器时代巨石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关于艺术的起源: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他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这种观点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

游戏说:德国席勒和英国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或审美起源于游戏活动。

巫术说:艺术起源最为盛行的一种理论,英国爱德华泰勒最早提出。

巫术分模仿和交感两种,迄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其主要功能是当时原始人用于狩猎前的巫术仪式,就其存在的形式和施行的方式来看应属于模仿性巫术范畴。

古代美术1、古代两河流域美术:苏美尔——阿卡德美术:较著名的雕塑《祭祀者群像》《萨尔贡一世投降》《纳拉姆辛石碑》古巴比伦美术:《汉谟拉比法典》上的浮雕亚述美术:艺术遗迹丰富,以宫殿和雕塑最为著名。

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新巴比伦美术:艺术成就体现在建筑上。

波斯美术:建筑雕塑最具代表2、古代埃及美术:古王国时期美术: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美术:神庙建筑、方尖碑、壁画新王国时期美术:陵墓绘画最显著。

另有有神庙《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雕塑《埃赫纳吞法老像、那菲尔提提像》,外国美术作品鉴赏重点难点分析一发表时间:2003-7-26 14:43:33 点击3342 次第一章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一)着重掌握1.希腊艺术古典盛期美学特征:“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古典盛期希腊艺术的本质特征。

西方美术之史前艺术

西方美术之史前艺术

1、西⽅美术史:前洞窟壁画
⼈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出现在旧⽯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万年前,史前洞窟绘画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动物为主,它以现代⼈尚未确定的⽬的⽽被⽤矿物质和动物油脂绘制在洞窟深处的窟顶和窟墙上。

史前洞窟壁画多发现于西班⽛北部与法国南部的交接处,其中(西班⽛阿尔塔⽶拉)岩和(法国拉斯科岩壁画)的数量最多,⽽且艺术价值也。

 2、西⽅美术史:腊古风瓶画
希腊古风瓶画师古代希腊使⽤⼯艺的接触创造。

充分考虑到了器⽫造型与绘画内容的和谐。

早期瓶画⼀般为⼏何纹样,到6实际中期以后,开始选取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进⾏创作。

渐渐形成了两种瓶画样式——⿊绘和红绘。

3、西⽅美术史:罗马壁画
8世界,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有镶嵌画和壁画两种形式。

根据古罗马庞贝城出⼟的壁画特点,美术史学家们将罗马壁画划分为四种风格,
1、公元前2世纪,简单的把灰涂在墙上再⽤颜料画成或者塑造成各种⼤理⽯的模样;
2、直接在平⾯的墙上画,造成扩⼤空间的效果;
3、强调墙⾯的平⾯性,在上⾯绘制出各种精致的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史前美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总称。

迄今所知,欧洲最早的美术作品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前段,距今约2.5~3万年前,即地球处在玉木冰河期。

这种旧石器时代的美术,约在公元前1万年随着冰河期的结束而消失。

中石器时代美术的类型有所增加,随着各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各自独立发展的美术传统,不同程度地演化为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旧石器时代美术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虽然缺乏人类对于形象的模仿表现的证据,但实用的工具制作和改进,已经显示了许多审美因素。

如手斧的几何化造型、对称感,刃口的细小修饰以及刻痕,都不无初级的装饰价值,而且制造工具的过程也为创作艺术作品准备了造型的技巧。

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地划分为4个主要的文化期:①奥瑞纳文化,②佩里戈尔文化,③梭鲁特文化,④马格德林文化。

奥瑞纳文化得名于法国上加龙省的奥瑞纳洞窟。

佩里戈尔文化得名于法国的佩里戈尔,它们合成旧石器美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在莫尔多维亚附近的维伦多夫文化层里,发现过女性小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同期刻画过的骨片、石片,可以在洞壁画上找到对应的风格,著名洞窟拉斯科就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代表。

梭鲁特文化得名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的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得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马格德林洞,它们构成旧石器美术的晚期阶段,其典型为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

旧石器艺术的创造者是克罗马农人,他们属于晚期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别是脑的容量)上同现代人几无差别。

当冰层覆盖欧洲大陆的时候,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集中了许多草原动物,如长毛犀、猛犸和驯鹿,以法兰西-坎塔布里连地区为中心,以狩猎为生的克罗马农人也聚居在这里的天然溶洞中,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积累了技能、经验和知识,加强了人对自身及其生活环境的了解,发展了精神文化,在洞窟上画画,为工具加饰雕刻。

这种艺术活动流传到广大地区形成不同的地方差异风格,但从整体来看, 它们的意义和风格是统一的。

有些图形显然出自一人之手,证明这些洞中绘制的各种图形是少数专门人(可能是巫师)所作。

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创造过程是完整的,最早发现一些画在洞壁上的指痕,可能是模仿熊的爪痕留下的,从这些指痕中逐步出现简单的、局部的动物形象。

早期动物只勾粗拙的轮廓造型,渐次精确,手法日益丰富;到马格德林文化期用多种色彩绘制了富有体积感、透视准确的大型动物,姿态生动。

人们常常是依赖石壁上天然的隆突缝隙作为造型基础。

在洞口透进的光线照射下,或在洞深处摇曳的火光中,凹凸不平的石块看起来非常像洞居者日常接触的动物形象。

这种心理的投射在洞窟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艺术的作用,一般被看成是一种狩猎巫术,利用图画或雕刻达到控制狩猎对象或增殖动物资源的目的。

在克罗马农人时代,装有木柄的长矛和弓箭已经出现,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萌芽的巫术,作为一种“观念的生产”,此时发展得相当完整。

在许多洞窟壁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画完后,举行仪式时矛戮箭射的痕迹。

有的动物身上刻上了箭簇、矛头或陷阱。

许多动物都集中地画在特定的壁面上,大概认为这些壁面具有魔力,各种形象常常相互重叠在一起,可能它们像真实动物一样,一次“杀死”就得重新再画。

在同时期的可携带搬动器具艺术,也同样发现了类似的处理。

有些动物和人的形象画在代表大地之母的生殖器的岩壁的孔隙附近,这是为了促进它们诞生、再生和增生。

洞居人的日常生活区在洞口部,而绘画和雕刻常常绘制在洞窟深处,意味着狩猎巫术仪式本身是在大地母腹中进行。

这种图画的写实追求,是为了提高巫术的感应效果。

旧石器艺术的题材以动物为主,人物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植物形象只有极少几例,还有手印和几何纹样。

动物中主要是欧洲野牛、野马、野羊、猛犸、犀牛、鹿类和一些肉食类动物,驯鹿在当时人的生活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其角、骨、皮、肉、血都被广泛利用,但描绘得不多,可能因为驯鹿性温、体拙,易于捕杀,数量又多,无需借助巫术的缘故。

同样,植物是人们生产(木制工具)和生活(花果叶浆)中的重要依赖对象,却几乎未加描绘。

人物的描绘常以面具遮脸,或者人身兽首,以此推论当时人们对自己的形象描绘存在着特殊的禁忌。

有些可能是巫师作法的真实写照,有些巫师画在动物集中的地方,是为了体现强大的控制力量。

人物在某种场合下也是作为被伤害的形象,有的身上插了箭,更多的人物形象(特别在器具艺术中)是作为增殖种族的偶像而创造的,这些形象以女性为主。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分布范围相对集中,洞窟艺术以法兰西-坎塔布里连地区为中心。

西班牙南部,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也发现一些有壁画的岩洞,最早的洞窟壁画发现于苏联乌拉尔地区。

器具艺术分布范围要广泛得多,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苏联部分地区均有发现。

器具艺术和洞窟艺术时间和风格相同,可能游猎于这些地区的克罗马农人找不到合适的洞窟作画,或者画在岩壁上未能流传下来,只剩下器具艺术。

器具艺术便于携带,也利于他们的传布。

中石器时代美术产生于公元前1万年以后。

随着冰河时期的结束,气候转暖,陆地动物和植物都经历了变化,影响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也适应新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产生了艺术表现的新形式,制作了壁画、刻凿、小雕刻。

此时动物北迁,以描绘动物为主的旧石器洞窟艺术和器具艺术的传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衰弱的美术。

中石器时代美术可分为3个区域。

第1个区域是法国南部、西班牙北部旧石器洞窟艺术的繁荣地区,称阿齐利文化,留下的作品很少,其代表作品是一些小卵石上用红或黑颜色画的点和线,这是旧石器马格德林时期几何形风格的延续,但是具体的用途不明。

第2个区域是北欧,主要是岩石艺术。

即在露天的山崖巨石上画或刻的作品和活动艺术(在可以移动的石块或其他材料上刻画的作品)。

有些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小雕刻,可能是冰河期间温暖阶段游猎到此的人群创造的,也有些是被中石器时代开始时追随草原动物北迁的人们带到北欧的。

法国阿伦斯堡发现的刻在木头上的小型图案化人像,和莱茵河与德国南部兴盛的马格德林晚期文化和阿齐利文化的程式化作品有相似之处,约在公元前6000年,还有一些刻在骨棒上的半写实的图样。

在斯堪的纳维亚,特别是挪威,出现了一种生动的写实雕刻,深得旧石器时代西南欧洞窟美术的遗风(出现于公元前6000~前5000年),是北欧史前美术的第1阶段。

后来约在公元前3000年逐步被半写实的风格取代,画有野兽、鱼类和人物,造型比较生硬,常刻画出动物的内脏。

采用刻出凹线然后在线中填色的技法,属于第2阶段。

第3阶段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是高度简化的程式人物和动物,这种风格向苏联北部和西伯利亚地区发展。

这些创作都与当时人们的狩猎巫术有关。

此外,还发现一些未能解释的符号,很可能是初期的文字。

第3个区域是西班牙东部的黎凡特。

因此,这时的美术又称黎凡特美术。

这一地区在冰河时期结束之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流存在露天岩石和岩洞里的壁画,其母题和表现形式都与从前大不相同。

题材上以人物为主,但又不是单纯地表现人,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如狩猎、采集、祭祀、行刑以及农牧生活的情景等。

画面上动物形象仍占很大比重,而动物与动物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联系。

形象的尺寸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最小的不到2厘米,极少数与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上的动物一样大。

人物和动物形象采用单色平涂,色彩均匀,颜料是赤铁矿、高岭土,调以树脂等。

也有勾线的造型,线条熟练。

黎凡特岩画都绘在举行宗教仪式的“圣地”。

这些“圣地”一直延用到罗马时代。

人们常常选择专门的岩壁重复绘制,几个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画叠在一起。

最早黎凡特人的特殊巫术观念是创作壁画的动力。

也有人认为黎凡特岩画仅仅是再现人们的生活或者是对战争或重大事件的纪念。

黎凡特美术在旧石器时代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不仅体现了复杂的心理内涵,较为注重构图处理,而且在画面的审美方面已有明显的追求。

新石器时代美术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普遍存在一种以巨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其壁面多有几何装饰,这种艺术被称为巨石文化,是人类史前创造的文化类型之一,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分布。

欧洲的巨石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不用灰浆粘合,而完全用石块垒砌。

这种石块建筑大体上分石圈、石柱、巨石坟墓和神庙 4种类型:①石圈。

以大块石头围成,分布在爱尔兰和英国,以英国南部的斯通亨奇最为著名。

“斯通亨奇”在古英语中意为“吊起来的石头”。

它在等距离的直立巨石上,搁上巨石横梁,以中间的石祭台作为圆心,共有3圈竖立的石块构成的圆圈,在外围还有一圈壕沟,里面洒了白色的土,壕沟与立石圆圈之间,还有些经过计算而后设置的零散石块。

斯通亨奇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东面 2块立石的间空与靠近壕沟另1块石块所构成的直线,正好对准夏至日出的方位,由此推论,斯通亨奇与太阳崇拜有关。

②石柱。

为直立的巨大石块,最高者达20米,重300吨。

有的几块聚立在一起,有的是若干块排成行列。

法国布列塔尼省的石柱行列最为壮观,共有3000多块巨石,间隔排列了3公里长。

对石柱用途的解释有几种:一说是作为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说是界石,一说是为了纪念死者。

③巨石坟墓。

有些建在地上,有的埋在大土丘下,常常为一个家族的坟墓。

在法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英国、爱尔兰均有分布,结构多为水平砌筑,墓顶采用梁柱式。

巨石坟墓的墓壁上和部分石柱上,刻有花纹,呈现为云雷纹、螺旋纹、菱形纹、同心圆纹等几何图案。

④神庙。

是用石块构筑的比较完整的建筑物,里面供奉神像。

马耳他岛的巨石神庙最有代表性。

巨石文化还包括同时期的巨形石刻人像和巨石神庙的小型雕刻神像。

前者多为按石头原来的形状,稍加凿刻而成,造型古怪;后者多为女性人体像,强调生殖器官,是举行生殖崇拜仪式中供奉的神像。

其风格与新石器时代岩画有共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岩画,完全脱离了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和器具艺术中的写实传统,这种状况在中石器时代已经有所预示。

欧洲史前艺术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主导趋势是逐步程式化、简括化、符号化,在北欧史前美术中可以看到这个过程渐次的演化过程。

黎凡特地区写实风格盛行时,也已经并存有符号化艺术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最早产生于地中海东岸,后来扩展到伊比利亚半岛。

在西班牙的南部和西南部,集中了许多几何化、程式化图形的岩壁和洞窟。

葡萄牙、西班牙北部也有所发现,同时还出土了雕像、凿刻过的石器以及带有花纹的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