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薄暮冥冥”,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为何会逐步凋零?

合集下载

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历史的阴影与光明

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历史的阴影与光明

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历史的阴影与光明中世纪,这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历史阶段,是欧洲文明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时期之一。

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近一千年间,欧洲经历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期的名称暗示着一种衰落和停滞,但实际情况却远比这要复杂。

黑暗的中世纪,既是欧洲文明的低谷,也是其重生和崛起的源泉。

一、政治与宗教的纠缠中世纪的政治舞台被封建制度主导,这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和经济制度。

在这个体系下,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再将土地分封给更低的贵族,以此类推,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然而,这种制度的稳定性常常因为封建领主之间的争端和战争而受到威胁。

在这个时期,宗教的力量也非常强大。

基督教的教会成为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机构之一,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会的权力在11世纪达到了顶峰,当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世发生了著名的“主教叙任权之争”。

这场争端反映了教权和王权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揭示了中世纪政治与宗教的纠缠不清。

二、经济的复苏与城市的兴起尽管中世纪的早期经济受到了罗马帝国崩溃的严重影响,但在10世纪之后,欧洲经济开始逐渐复苏。

农业技术的改进、商业的复兴以及城市的兴起都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城市成为了商业、手工业和文化的中心。

这些城市通过贸易和制造业积累了财富,也逐渐获得了自治权。

在这个过程中,市民阶层崛起,成为了中世纪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发展为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笔。

三、文化的繁荣与科学的曙光尽管中世纪的文化成就经常被忽视,但这个时期实际上是欧洲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中世纪文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宗教色彩。

建筑、艺术、音乐和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世纪的建筑以其雄伟的教堂和修道院为代表,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技术上有所创新,还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特的罗马式和哥特式。

基督教的理性内核与其在文艺复兴时衰落的原因

基督教的理性内核与其在文艺复兴时衰落的原因

基督教的理性内核与其在文艺复兴时衰落的原因张防震,康 杰(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3摘 要:基督教的哲学是对其信仰的维护,总是突出理性的无力与上帝的全能。

在经院哲学产生之初,就有哲学家有意识的运用理性为基督教的理论辩护。

但是上帝与上帝的一切神迹都是不可证明与不可证伪的“自在之物”,它们超出了理性。

如果试图运用理性去说明它们,会将理性这个可以批判一切的工具保留下来,导致后来对基督教进行批判。

关键词:基督教;理性;信仰The Ra ti ona l Core of Chr isti a n ity and the Causes of its D ecli n e i n Rena iss anceAbstract:The phil os ophy of Christianitywas t o p r otect its belief and emphasize the i m potence of reas on and the omni potence of God.I n the initial stage of scholasticis m,s ome phil os ophers intenti onally adop ted reas on t o defend the theory of Christianity.But God and H is deeds could not be p r oved or dis p r oved because they were natural things beyond reas on.I f reas on was used t o p r ove the m,as a t ool t o criti2 cize everything,it would stay and later would criticize Christianity.Key words:Christianity;reas on;belief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6)0120074204 一、基督教哲学的萌芽基督教与基督教哲学并不是同时产生的。

基督教统治的衰落5

基督教统治的衰落5

法国 穿袍贵族
• 封君封臣制衰落
腓力四世
法国卡佩王朝国王,1302年4月,因与教皇卜 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首次召开有教士、世俗 贵族和市民阶级参加的三级会议。
三 开 级 幕 会 式 议
卜尼法斯八世
意大利籍罗马教皇。出身
显贵。1281年任枢机主教。
1294年,将前任教皇囚禁,
自任教皇。1302年,发布教
皇通谕,力辩教会权力应凌
驾于世俗权力之上。1303年,
被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囚禁,
不久返回罗马而死。
卜 尼 法 斯 八 世 画 像
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农
教廷的分裂
1309年,教廷由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开始 了“阿维农之囚”的历史。1377年,教廷迁回罗 马,但随后又出现几位教皇并立的局面。直到 1414—1418年的康斯坦茨宗教会议,才最终结束 了天主教会大分裂。

活 宗 动 运 教 场 动 会 景 议
《 自 由 书 大 页 宪 章 》
三、中世纪后期基督教 统治的衰落
• 封建制度的衰落
• 腓力四世 •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 阿维农之囚
• 教会大分裂
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
封建制度的衰落
• 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 复兴、商业开始兴起
• 市民阶级逐渐发展起来 • 西欧的农业严重衰退, 封建庄园逐渐解体

西欧中世纪教会的兴衰

西欧中世纪教会的兴衰

教权的兴衰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兴衰过程就是政教关系,即教权和皇权关系的演变。

是从开始的合作,到教权占上风,再到王权的复兴的过程。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主教区为基本单位的教区系统依然存在,并从败落的城镇向广大农村发展.八世纪以后,西欧广大乡村教区开始形成.教皇的传教团在异教地区传教,也不断取得成功.496 年在高卢的法兰克人受洗入教,597 年成立了英格兰教会,七世纪创立了伦巴德教会,八世纪创建了德意志教会.到公元1000 年左右,连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诺曼人也进入了西欧的基督教世界.在日耳曼人征服西欧之后,基督教也征服了西欧,并且还征服了日耳曼人.在广泛的传教过程中,教会和修道院获得了大量教产.810 年亚琛宗教会议,把主教区和主教依教产分三级:3000 ~8000 处领地为一级,1000 ~3000 为二级,不满1000 处为三级主教区.一般认为,中世纪罗马教会占西欧各国耕地的三分之一,各级主教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修道院也拥有大量庄园,他们招收大批农民,开垦荒地.修道院庄园往往能改进耕作制度,例如三圃制,就最早由修道院庄园实行,成为日耳曼贵族庄园的示范.5 ~11 世纪以前,教皇的权力一直受很大制约.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对意大利的征服,使教皇一直受拜占廷长期控制.678 ~752 年的十三任教皇中,有十一任是希腊人或叙利亚人.但随着伦巴德人进入意大利,阿拉伯人征服叙利亚、埃及、北非,拜占廷干预西方的能力大为减弱,于是罗马教皇不失时机地与法兰克人结盟.751 年加洛林王朝和756 年教皇国的建立,800 年查理曼的加冕,直至962 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都是西欧政教联盟的反映.有了查理帝国的支持,教皇从此敢与拜占廷皇帝分庭抗礼,西欧基督教会从此自成体系.也正因为如此,加上西欧拉丁文化和东南欧希腊文化的差异,1054 年东西方基督教会大分裂,西欧的基督教称西方公教(天主教),东欧的基督教称东方正教(东正教).应该看到,西欧的教权与王权这时的相互支持,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通过基督教会,加强了法兰克国王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为其精神支柱;通过基督教会,罗马帝国时期的典章制度,教会法规,教阶制度等,逐渐为法兰克统治者所接受,从而使法兰克国家上层建筑各部分日益完善.正是基督教会对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不断结合,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权和王权这一时期的相互利用和相互勾结,有利于西欧社会的发展.尽管如此,教权与西欧王权相比,仍处于从属地位.十一世纪前西欧的主教区和修道院大都是在世俗王权和领主统治之下,主教由世俗王权和领主任命,乡村教士也由庄园主选任控制(这时教士尚未实行独身制).962 年以后,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甚至在一个时期能随意任免教皇.不过,随着教会势力的发展,到十一世纪后半期,教权逐开始向王权发起挑战。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衰落的原因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衰落的原因

浅谈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衰落的内外部原因基督教文化是中世纪的主流文化,基督教文化的衰落可以看作是中世纪的衰落。

首先,中世纪晚期混乱的社会状况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衰落的外部原因。

说混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战争和灾难的频繁发生。

英法百年战争,它从中世纪中叶延续到十五世纪,是英国与法国的经济大受创伤,对人民来说也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其结束之年也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

另外,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并造成中世纪欧洲人口锐减三分之一的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也严重打击了欧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削弱了封建与教会势力,,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并因此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迫害,但也间接促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内部原因在于宗教的衰落。

基督教深刻地影响和塑造者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它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但中世纪后期,由于经院哲学衰落,教皇权力瓦解,教会杜撰教义并大量兜售赎罪券,精神权威的衰落,宗教改革,以及“阿维尼翁之囚”造成教会分裂等等,造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的衰落给中世纪造成很大的打击。

当时,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正处于通货膨胀的经济压力之下,物价在波动中逐步上升,货币的购买力渐渐下降,再加上地产和财源的大为缩小,教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使得教会在精神上的垄断权力消失。

在十一、十二世纪,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兴起而发生了经济革命,开始出现了财富的新形式,新旧财富形式相竞争,把农民从田野吸引到城市,使得城市兴起和商人阶层的崛起。

最后,人们民族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中世纪衰落的思想原因。

由于这个重要原因使得中世纪的教会对人性的抑制与束缚完全丧失了生存的土壤,从根本上撼动了中世纪的思想根基。

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之后的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13世纪下半叶,法王腓力四世对波尼法斯八世的胜利和1366年法国议会不再承认国王约翰1213年有权臣服于教皇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1252年教皇英诺森四世颁布了从组织上批准建立宗教裁 判所和准许使用体刑的训谕《论连根拔除》,此后不久, 宗教裁判所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纷纷建立,成为 凌驾于地方主教和世俗领主之上的“神圣”法庭
16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了最高异端裁判所,它的 权威和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才最后衰落

宗教裁判所迫害的 “异端”
第四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本节要点
(一) (二) (三) (四) 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 教会的堕落 宗教裁判所 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一)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
罗马帝国早期基督徒赎罪方式:内心真诚 忏悔、肉体自我折磨 中世纪基督徒赎罪方式:密室忏悔、苦行 折算、朝拜圣徒陵墓、购买圣徒遗物、向 教会捐赠财产、参加十字军圣战、购买赎 罪券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的普遍沦丧从而使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临近崩溃的边缘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的酷刑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通令由新组建的多米尼克或多明我修会和法兰西斯或方济各修会的修道士建立并主持异端审判法庭直属教皇领导不受地方主教管辖1233年教皇格利哥里九世发布通谕赋予多米尼克修会以审判异端的全权标志着宗教裁判所的正式产生1252年教皇英诺森四世颁布了从组织上批准建立宗教裁判所和准许使用体刑的训谕论连根拔除此后不久宗教裁判所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纷纷建立成为凌驾于地方主教和世俗领主之上的神圣法庭16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了最高异端裁判所它的权威和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才最后衰落包括巫士主要是女巫犹太人持不同宗教见解者和具有新思想的科学先驱如伽利略布鲁诺等人对异端的认定权完全操在宗教裁判所手中
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这是教会对肉欲做出一些让步的聪明制度,虽然 永远采取下列形式,即对任何肉欲行为都要盖上 谴责的烙印,同时给精神保留了嘲讽的特权。你 尽可倾听内心缠绵悱恻的爱情,拥抱一个漂亮的 姑娘,但你必须承认那是一种可耻的罪恶,而且 你还必须为这种罪恶赎罪。这种通过金钱来实现 的赎罪,对人类是一次善举,对教会是一笔收入。 教会让人支付一笔罚款来换取各种肉体的享乐, 所有的罪都有一个赎价,从此便出现了一批神职 商贩,这些人以罗马教会的名义到各地兜售不同 金额的赎罪券。

西欧中世纪的暗中有光论述题

西欧中世纪的暗中有光论述题

西欧中世纪的暗中有光论述题西欧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是大众印象中的“暗黑时代”,充满了战争、黑死病、皇权专制等不幸的事件,但是也有些光明的地方,被称为“暗中有光”。

下面我们逐步阐述这个观点。

第一步,了解西欧中世纪的背景。

中世纪大致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段时期在西欧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尝试的历程。

在这个时期,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欧洲处于一片动荡不安的局面。

同时,基督教也开始在西欧传播开来,它成为了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的发展对西欧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因为自身的道德和伦理准则成为社会的稳定因素。

第二步,探讨西欧中世纪的暗面。

西欧中世纪史上涌现了很多不幸的事件。

例如,黑死病的爆发使得欧洲的人口大量减少,导致欧洲立刻掉进了一个深度的人口危机。

同时,有限的资源也导致了欧洲的农业危机。

加上统治者的独裁政策,一系列的阶级斗争,欧洲陷入了严重的动乱。

而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非常低下,文化教育少有机会,基础医疗和卫生条件也比较差。

第三步,探讨西欧中世纪的亮点。

虽然西欧中世纪有很多不幸的事件,但是这个时期也有些许光明的地方。

基督教的信仰让人们有了一种正义感和伦理观,这种文化信仰长期存在并传承到今天。

同时,在这个充满动荡不安的时期,一些照亮整个欧洲文化的人也在不断涌现,比如莎士比亚,但丁等人。

这个时期也有一些科技和工艺上的进步,在建筑和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整个欧洲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西欧中世纪的暗中有光论述题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

虽然这个时期有很多不幸的事件,但也有一些亮点,这些亮点虽然不太显著,但它们是我们了解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简史黑暗时代的挣扎

欧洲简史黑暗时代的挣扎

欧洲简史黑暗时代的挣扎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指的是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中世纪时期。

在这段漫长时期中,欧洲大陆经历了政治混乱、原始经济、文化落后等诸多挣扎。

然而,正是这些挣扎与努力,奠定了欧洲社会向现代化转变的基础。

一、政治混乱与王权的削弱在黑暗时代的初期,罗马帝国的灭亡带来了政治混乱。

原本辽阔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了数个小王国,这些王国间不断进行领土争夺,内忧外患。

同时,在政治体制方面,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各地的地方势力日益强大,王权逐渐削弱。

二、经济的原始发展黑暗时代的经济发展相对停滞。

罗马帝国时期的庞大贸易网络几乎崩溃,欧洲大多数地区沦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

商业活动减少,城市面临衰落,这导致了人口的减少和农业生产的低迷。

缺乏稳定的经济支柱使得社会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文化的落后与教育的停滞黑暗时代欧洲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罗马帝国时期的先进文化几乎彻底丧失,大部分的知识和文化财富被摧毁或遗失。

由于政治混乱、教育停滞,文字的运用也逐渐减少。

这一时期,知识的传承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大幅下降。

然而,尽管黑暗时代给欧洲带来了种种困境,但也正是在这些困境中,人们开始积极寻求改变和前进的道路。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宗教改革基督教在黑暗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督教的传播不仅为欧洲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更为社会带来了希望和凝聚力。

宗教改革的兴起打破了教廷的垄断地位,促进了对教权的批评与思考,为后来欧洲社会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的复苏与城市的兴起随着黑暗时代的结束,欧洲经济逐渐复苏。

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贸易活动的逐渐恢复,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城市的兴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改变了欧洲社会的面貌。

三、文艺复兴的启蒙与知识的传承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后期的一场文化运动,该运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文艺复兴期间,大量的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得以重新发现和传承,这促进了学术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薄西山,薄暮冥冥”,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为何会逐步凋
零?
引言
欧洲中世纪,也被称为“欧洲的中古时代”,这个词汇在很多人的心里是美好的,眼前会不禁浮现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温文尔雅的骑士、衣香鬓影的贵妇、觥筹交错的宴会等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文艺复兴以来,很多学者形容中世纪的欧洲时,习惯于用“黑暗”和“文化倒退”等词汇,对于这个时期的基督教文化更是嗤之以鼻,认为是“人类的灾难”,“价值寥寥”,其实不然,基督教文化正是在中世纪进入了辉煌繁荣期,并且取得了很多让世人惊叹的文化成就,比如“骑士文学”、“哥特式建筑”等等,然而在中世纪晚期,基督教文化逐渐呈现出了衰落之势。

封闭愚昧的氛围包围着西欧,在基督教会的推波助澜下,一场
文化复兴的暗流悄然涌动
14~16世纪爆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被人们看做是欧洲中世纪与现代文化的分水岭。

在这场运动发生以前,整个欧洲都处于一个封闭蒙昧的氛围中,于是一股文化复兴的暗流悄然涌动。

这股文化复兴的暗流与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后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公元5~8世纪,蛮族入侵,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作为文化接力手和文明传播者,基督教会一方面传承着古老的文明,另一方面又在用自己的基督教信仰来洗涤蛮族的野性。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最初的文艺复兴运动是由查理曼帝国的统治者推动的,但是让整个欧洲免于湮灭的还是基督教会。

正是由于基督教会在充斥着愚昧无知的时代里,保留了古典文化的火种,才让蛮族文明教会成为了可能。

中世纪,日耳曼蛮族作为侵略者进入西欧,他们试图用北方森林中带来的野蛮习俗取代罗马世界的文明制度,在当时的人们无动于衷的时候,基督教会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基督教会,当时唯一有教养的教师,用上帝的名义将一种扭曲了的古典文化传播给蛮族,并注入了他们的思想和灵魂中,使这些原先充满着野性的蛮人逐渐放弃野性,走上了一条文明化的道路。

在当时的西欧封建社会中,基督教的精神---唯灵主义深入人心,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人们都将基督教的信仰当成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来对待并且加以维护。

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家的行政,都被打上了一层基督教信仰的深深烙印。

中世纪时期西欧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并未抱有太多的奢望,长期停滞不前的生产力水平,封闭愚昧的文化思想,加上内心对现实世界的深深不满,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人们的心中并没有社会进步的观念。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生活是枯燥乏味的,而宗教活动就是生活的调味剂,观看宗教剧的演出、举行一场浩大的节庆游行是当时的人们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乐趣了。

人们心中对于天国的幻想与现实黑暗的强烈反差,被知识分子们置于当时的一切文化作品中,在“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尤为突出,整个西欧都处于一个基督教特有的“痛苦的极乐”的精神范围之中。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欧洲的大学起初是产生于教会的母体之中,然而后来却成为了传播先进思想的地方,在“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时期,查理曼大帝鼓励扩大教育的范围,让一些与基督教会有关的教堂等等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总体上而言,12世纪的西欧社会,已经渐渐从蛮族入侵造成的愚昧无知中走了出来,这与基督教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基督教会对于各种文明以及先进思想的大力推动,才让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源源不断注入欧洲。

有着如此影响力的基督教会,为何会在中世纪晚期逐渐有了衰落
之势呢?
战争与灾难频繁爆发,社会混乱不堪,加之思想观念的扭曲,基督教会屡屡失势
•社会动荡不安,灾难和战争频繁爆发
中世纪晚期,社会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是基督教会文化衰落的外部原因,在这个时间段内,欧洲频繁爆发战争和灾难。

英国与法国的战争持续了百年之久,一直从中世纪中叶延续到了十五世纪。

战争的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导致了英国和法国的经济状况都大受影响,对于两国的人民来说也是一场灾难,这场战争的结束之时也一度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

除了战争的爆发,灾难和疾病也是导致社会混乱的原因,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黑死病,也在欧洲盛行。

这场疾病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欧洲人口急剧减少了三分之一,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结构,最为主要的是削弱了封建以及一些教会的势力,使得当时支配了欧洲的罗马天主教会地位被动摇。

灾难和战争的发生,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了伤害,这也间接促成了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

•经院哲学凋零,教皇权力瓦解,宗教文化逐步衰落
中世纪晚期基督教会衰落的内部原因是宗教本身的衰落。

在当时的西欧社会,基督教的影响范围十分广阔,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占有极高的位置。

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与基督教息息相关。

然而到了中世纪晚期,由于经院哲学凋零,教皇权力瓦解,再加上精神权威的动摇,以及宗教实行改革,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再加上人们本身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基督教会对人性的控制完全丧失,这从根本上撼动了中世纪的思想根基,也为此后文艺复兴中“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
中世纪晚期,庄园经济逐步走向了衰落,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经济却蓬勃发展。

“北欧人的扩张给割据的欧洲带来了活跃的商品交换。


在十字军东征的时间里,欧洲的商业借助教俗势力的支持而得以快速发展。

而庄园经济的衰落,其直接影响就是使得封建制度中的政治关系逐步走向凋零。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使得教会在精神上的垄断力逐渐消失,基督教走向衰落。

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基督教会的衰落腐败成为必然伴随着中世纪晚期的基督教会逐步衰落,在文化方面也逐渐呈现出了凋零之势。

起初,基督教是以包容性的原则逐步成为当时社会的意识主流,并长期主导控制着西欧的文化领域方面,至中世纪后期,这种包容性逐渐削弱。

随之而来的是逐渐呈现出一种封闭的模式,用一种“暴力”的方式企图将所有的异端都铲除干净。

随后的数百年里,包括巫师、犹太人以及一些科学先驱在内的人都被视为“异端”而遭到了迫害。

当时得了罗马教会一方面极力镇压这些所谓的“异端”,一方面又担心受到异端的威胁,两种思想相互摩擦,造成了一种心理危机的恶性循环。

这种心理也从侧面反应了中世纪晚期基督教会的衰落。

中国有句古话:“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长期引导着西欧人民的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久而久之,这种兴盛必然会衰败,这是后期基督教会走下坡路的本质。

至中世纪晚期,以法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势力不断壮大起来,这些国家在利益上的追求,以及罗马教廷的分歧都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激烈的教俗斗争。

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基督教会瓦解分裂,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权威的崩溃。

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衰落表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神圣内涵不断流失,
最终沦为了现实中政治斗争的筹码。

结语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曾有过灿烂辉煌,但是其衰落是必然,究其原因,是因为基督教文化中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即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深深刺激着当时的人们,一种无法克制的痛苦的自我分裂逐步侵占的人们的内心。

基督教会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兴盛和衰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消逝以及民族国家的欣然崛起,透过现象看本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衰落其实在根本上推动了欧洲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西欧中世纪史》
《世界史纲》
《文艺复兴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