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新课标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醛》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 5 第三章第二节醛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醛是实现醇类与羧酸之间转化的重要桥梁,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良好载体,基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呈现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是化学性质,力图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学科思想。

2.学情分析:选修五第一二章学习中已在渗透价键思想,即价键的极性、价键的饱和程度等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学生在刚学习完以乙醇为代表物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以乙醛为代表进一步巩固提升研究有机物方法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从有机物的认知模型出发,分析键的极性和不饱和性,推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通过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验证及资料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从有机物的结构角度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思想,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理解乙醛与银氨溶液,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流程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引入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醛类物质相关的性质。

以常见的醛引入,介绍甲醛的40%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以制作标本,具有防腐的作用;乙醛能用于制造乙醇、乙酸;杏仁、桂皮中也都含有醛类物质。

聆听以常见的醛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出醛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含有醛基。

2、乙醛理化性质的归纳3、乙醛强还原性探究给出工业应用乙醛制备乙酸的资料卡片,让学生尝试写出该反应方程式,同时引出乙醛具有还原性。

已知乙醛具有强还原性,请同学们对其强还原性进行验证。

任务2: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乙醛的强还原性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银镜反应的机理,然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7页实验3-5,结合58页制备银氨溶液的资料卡片,理解银镜反应的实验设计过程及具体实验操作流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3.2醛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3.2醛 教案

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典型代表物,认识醛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掌握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影响。

【重难点】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难点: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教学方法】实验、归纳、对比、讲述【正文】注:黑色——板书;蓝色——叙述、讲解;绿色——学生活动;红色——强调;【引入】在上一节我们讲乙醇的氧化剂氧化的时候,提到了乙醇被氧化剂分步氧化,其中,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了一种叫乙醛的物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醛。

【板书】一、醛1、 定义: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 表达式:R-CHO3、 官能团:-CHO 醛基4、 分类 饱和醛H 3C CHO脂肪醛按烃基种类 不饱和醛H 2C CH CHO芳香醛CHO按醛基的数目 一元醛CH 3CH 2CH 2CHO二元醛OHC CHO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5、命名:普通命名法:与醇相似。

【举例】CH 3CH 2CH 2CHO 正丁醛CH 3CHCHO3异丁醛CH 3苯甲醛系统命名法:①脂肪醛:选含有醛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母体,称为某醛。

芳香醛:以脂肪醛为母体,芳基作为取代基。

②由于醛基总是在碳链的一端,所以不用编号。

【举例】CH 3CH 2CHCHO CH 3CH 2-丁烯醛2-甲基丁醛3CHCHO CH 2CH 2CHO3-苯基丙醛注意:醛基的写法:在右端“—CHO ”,在左端“OHC —”6、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状态:甲醛:气体 乙醛:液体水溶性:低级的醛(C1~C3)易溶于水气味:刺激性气味7、用途:香料:P56[资料卡片]桂皮中含肉桂醛CH CHOCH杏仁中含苯甲醛CHO;工业原料:制酚醛塑料医用防腐剂 甲醛合成维纶的原料之一合成醋酸等→乙醛二、代表:甲醛、乙醛甲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②用途:有机合成原料;35%-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消毒、杀菌 ③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H 2O ,结构式:H C H O结构简式:HCHO 或HCH O特点:所有原子公平面乙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与水、乙醇互溶②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 2H 4O结构式:C H C HH H O结构简式:CH 3CHO 或CH 3CH O等效氢:两种P56核磁共振氢谱三、化学性质1、加成:+H 2:CH 3CHO +H CH 3CH 2OH (还原反应)+HCN: 催化剂CH 3CHO+HCN CH 3CHOH2、氧化:【实验3-5】P57在洁净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 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铵溶液。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 第二节 醛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 第二节  醛
作者:史努比
第二节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2.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3.了解醛类的一般通性,甲醛性质与用途。 了解醛类的一般通性,甲醛性质与用途。 了解醛类的一般通性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乙醛与弱氧化剂反应方程式书写
CH3COONH4+2Ag↓+3NH3+H2O
注意: 注意: 1、银镜反应可以检验醛基; 银镜反应可以检验醛基; 2、氨水防止过量; 氨水防止过量; 3、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 4、试管壁光滑洁净。 试管壁光滑洁净。 5、加热过程中试管不能振荡。 加热过程中试管不能振荡。
反应: ④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 乙醛和新制的 和滴入2%硫酸铜4-6滴 实验3-6: 和滴入 实验 :2mL10%NaOH和滴入 %硫酸铜 滴, 振荡后加入0.5mL乙醛,加热。 乙醛, 振荡后加入 乙醛 加热。 实验现象:红色沉淀。 实验现象:红色沉淀。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CuSO4+2NaOH=Cu(OH)2↓+Na2SO4 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 ↓ +2H2O 或CH3CHO+2Cu(OH)2+NaOH △ CH3COONa+Cu2O ↓ +3H2O 该反应也可以检验醛基。 该反应也可以检验醛基。
前 言
我们已知: 我们已知:
2CH3CH2OH+O2 催化剂 2CH3CHO+2H2O △ 乙醛

化学人教版选修5醛教案醛

化学人教版选修5醛教案醛

第二节醛●课标要求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醛、醇、羧酸的转化关系。

●课标解读1.掌握乙醛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明确其官能团(—CHO)的化学性质。

2.熟悉乙醛在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相互转化。

●教学地位醛是考纲及课标要求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醛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更是高考有机合成题中转化成醇和羧基的桥梁。

醛基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是用于鉴别醛基存在的特征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新课导入建议注重生活品质,推崇“环保、健康”的居家生活理念。

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5~10倍,而甲醛则是罪魁祸首。

甲醛的危害主要有:①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②刺激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严重的呼吸道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③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

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患鼻咽肿瘤。

你认识甲醛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56-5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

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的讲解研析,对【探究2】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2、4、5。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57的演示实验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 醛基的检验”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

⇒步骤9:指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框架,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1.官能团:醛基(—CHO)2.通式:饱和一元醛为CnH2nO(n≥1)或CnH2n+1CHO(n≥0)。

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3.2 醛

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3.2 醛
2)化学性质
①和H2加成被还原成醇 ②氧化反应
a.燃烧
b.催化氧化成羧酸 c.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 银镜反应 Ⅱ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3、醛基的检验 1)哪些有机物中含有—CHO?
醛、HCOOH、HCOOR、HCOONa 葡萄糖、麦芽糖
2)怎样检验醛基的存在?
银镜反应 新制的Cu(OH)2
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B
A、乙醛溶液太少
B、氢氧化钠不够用
C、硫酸铜不够用
D、加热时间不够.
RC=O +H-CH2CHO → R-CH-CH2-CHO
H
OH
3、现有一化合物A,是由B、C两物质 通过上述反应生成的。试根据A的结构 式写出B、C的结构式
CH3 H A:CH3-C-CH2-C=O
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说明乙醛具有还原性
特点:①生成物:一水、二银、三氨、乙酸铵
②检验醛基的存在 ③定量测定醛基的个数
1mol-CHO~2molAg
?做银镜反应要注意哪些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向AgNO3溶液中加入稀氨水,不
⑴ 乙醛的加成反应:
HO HC CH H
这个反应还属 于什么反应类
型?
H 还原反应
H
CH3CHO+H2 催化剂 CH3CH2OH
乙醛能与有有H机机2发物物生得失加OO成或 或反去 加应HH,,说发 发明生 生乙氧 还醛原化具反反有应应氧化性。
根据乙醛的结构 预测乙醛的性质
H HC
H
O CH
极性键
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能否被氧化?

2019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3.2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2019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3.2醛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 醛【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醛基和醛类的概念 【教学重点】乙醛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一、乙醛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乙醛的分子式是O H C 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 CH 3。

注意 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 而不能写成—COH 。

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8.20。

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 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 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由于醛基比较活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

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注:此处可借助flash 帮助学生理解乙醛的加成反应(2)乙醛的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 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8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83页)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OH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3.2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3.2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新制得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4)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反应机理是酚脱去邻位上的两个氢原子,醛脱氧生成水。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醛的同分异构体:官能团位置异构和类别异构
以C4H8O为例
(三)醛类的化学通性:
1.与氢气加成RCHO十H2→RCH2OH
2.银镜反应RCHO+2++2OH-→RCOO-+NH4++2Ag↓+3NH3+H2O
3.与新制得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RCHO+2Cu(OH)2→RCOOH+Cu2O+2H2O
*【科学视野】(四)丙酮
1.丙酮的分子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酮的通式________
2.饱和一元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具有相同的通式CnH2nO,从分子组成上看比乙烯多一个氧原子,其通式也可以看做CnH2n-2·H2O,它们燃烧时耗氧量与同碳原子的炔烃相同,生成的水与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相同。
3.甲醛具有饱和一元醛的通性,同时要注意甲醛结构的特殊性,两个氢原子都非常活泼,都能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
甲醛乙醛
二、乙醛
1.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
2.物理性质
乙醛是色的体,具有气味。沸点,
挥发。溶解性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与氢气加成
【思考】该反应的机理是
乙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催化氧化成乙醛,实质是脱去两个氢原子,我们称之为氧化反应,而乙醛与氢气加成是乙醇催化氧化的相反的过程,即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教案gzhw
【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重点】
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醛的氧化反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引入】师: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醛
一、乙醛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HO或(醛基)
(展示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
【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回答】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过渡】师: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设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活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

【追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催化剂
【板书】CH3CHO + H2→CH3CH2OH
师: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演示实验3-5】(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板书】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演示实验3-6】(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乙醛发生此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 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设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
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
师: 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

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

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小结】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师:乙醛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应怎样书写?
(学生思考回答:C2H4O,CH3CHO。


【设问】如果结构简式为CH3CH2CHO,CH3CH2CH2CHO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出什么是醛?
(学生思考回答:丙醛、丁醛。

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
【板书】二、醛类
1.概念及结构特点:
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设问】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
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
(学生讨论,分析,推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 n H2n O
【追问】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
④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分析。

(学生热烈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板书)
【板书】2.醛类的主要性质:
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

【联想启发】
⑤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
(学生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还原性。


师: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结构及性质。

【板书】
3.甲醛
(1)甲醛的结构
分子式:CH2O 结构简式:HCHO 结构式:
【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

【板书】(2)物理性质
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5%~40%的甲
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3)化学性质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HCHO+H2 CH3OH
②具有还原性。

HCHO + 4Ag(NH3)2OH → (NH4) 2CO3 +4Ag↓+6NH3+2 H2O
HCHO+2Cu(OH)2 →CO2 + 2Cu2O↓ + 5H2O
【板书】(4)用途
师: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

【小结】以上学习的是醛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补充】丙酮的官能团是羰基,主要化学性质:可催化加氢生成醇,但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

【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

思考、整理、归纳得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