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初步设计研究报告变电一次批准:审定:校核:编制:目录摘要 (4)前言 (5)第一章 110KV变电站选址 (6)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以及主变电压器容量选择 (6)第三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7)第四章变电站主接线的原则 (7)第五章主接线设计方案 (8)第六章负荷计算 (16)第七章电气主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16)第八章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3)第九章熔断器的选择 (28)第十章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29)第十一章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6)第十二章避雷器的选择及检验 (39)第十三章母线及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49)第十四章防雷保护规划 (47)第十五章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简图 (21)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防雷接地,以及其它附图。
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直流系统设计以及防雷保护的配置。
本设计以《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35~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等规范规程为设计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变电站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变压器的选型、保护、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设备选型以及效验!前言变电站的概况: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变换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设计的第一环节,也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设备选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选择,设备的选型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长期发展,利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第一章110KV变电站选址1)接近负荷中心2)接近电源侧3)进出线方便4)运输设备方便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和高温场所6)不宜设在多沉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7)不宜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不宜相临贴8)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9)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内10)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区域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以及主变电压器容量选择1)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根据当地的供电条件,气候,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应考虑未来的负荷供应。
10kV变电站负荷计算书

10kV变电站负荷计算书一、建筑概况:工程为北京某度假村项目中某变配电间设计,配电室层高4.8m,下方设有电缆夹层,层高2.1m二、设计内容:本工程包括10/0.38k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和接地系统。
供电系统:1、用户供电方式的确定;2、光源的选择;3、用电负荷功率、额定电流的计算;4、导线、穿线保护管、断路器的选择;照明系统:照明从配电箱的引线,线路的敷设方式,包括照度的计算及灯具的选择,安装的高度。
插座系统:动力线的选择,插座的选型及安装高度。
接地系统:接地的方式。
三、设计依据: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四.设计思路:本次设计对10KV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强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最后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器材的型号和规格.高压系统:1. 高压两路10kV电源双路并行运行。
设有母联开关,为手投自复带电气闭锁。
高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两个开关。
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直流220V/65Ah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为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电源。
2. 高压开关柜采用KYN28A-12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共10面,并排布置,其中进线柜2面,隔离柜2面,计量柜2面,母联柜2面,出线柜2面。
低压系统:1. 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联络开关采用互投自复或互投手复或手投手复(配转换开关),互投时应自动切断非保证负荷电源;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两个开关。
低压开关柜采用GCK型抽屉式开关柜,共16面;其中受电柜2台,联络柜1台,馈电柜9台,电容器柜4台。
要求柜体断流能力>40kA。
变电所负荷计算范文

变电所负荷计算范文首先是确定负荷数量,包括变电站内主要设备的数量及其容量。
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确定变电所所需供电设备的类型,如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设备等,并确定每种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其次是确定负荷类型和负荷特性,包括负荷的性质、使用模式和使用频率等。
根据实际情况,将负荷分为常规负荷和非常规负荷,常规负荷包括照明、电力设备、空调等,非常规负荷包括电力驱动、弧炉、电动机等。
对不同负荷的使用模式和频率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负荷特性。
第三步是负荷预测,即根据变电所的用电情况、负荷历史数据以及未来的用电需求情况,进行负荷预测。
通过分析变电所的负荷需求变化趋势,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水平,为负荷计算提供依据。
接下来是负荷计算,根据负荷的数量、类型、特性和预测结果,进行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包括瞬时负荷计算、峰值负荷计算和平均负荷计算。
对于不同类型的负荷,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例如,对于照明负荷,可采用负荷查询表、负荷密度法等进行计算;对于电力设备,可采用电力设备标准划分的负荷计算方法;对于非常规负荷,可通过计算其最大需求功率和需求能量,进而计算总负荷。
最后是设备容量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变电所所需供电设备的容量。
根据设备的容量,选取合适的设备规格,确保变电所能够满足负荷需求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负荷计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变电所的负荷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不同时间段的负荷特性以及潜在的负荷增长趋势。
总之,变电所负荷计算是确保变电所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容量设计,能够确保变电所能够满足负荷需求,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一、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确定计算负荷,首先必须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或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由于各种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工作制等,不能简单的将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直接相加,而须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这个功率为用电设备的容量(或功率,用P N∑表示。
1.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有(1电炉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在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kw,即(2照明设备组。
1白炽灯、碘钨灯设备的容量就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kw;2荧光灯还要考虑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管功率的2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kw;3金属卤化物灯当采用镇流器时也要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泡功率的1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泡功率的1.1倍,kw。
(3不对称单相负荷的设备容量。
当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一般将这些设备均匀地分接在三相上组成对称三相负荷,并力求减少三相负载的不对称度。
设计规程规定,在计算范围内,负荷最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如不超过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时,可按三相对称分配考虑,不对称度可用公式表示为当不对称度βn超过15%时,则设备容量应按3倍最大相负荷的原则进行换算。
根据负荷接线方式不同: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较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度,这是短时工作制的特点。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用3.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35/10kV变电所负荷分析及设备\导线的选型

35/10kV变电所负荷分析及设备\导线的选型摘要针对国电铜陵电厂一期2×600MW工程施工用电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分册)》,立足施工专用供电的角度,从负荷分析入手,通过一系列论证和选择设备的设置,力求体现施工专用变电所达到经济、实用、可靠的目的。
关键词火电施工;变电所;设计1国电铜陵电厂概述国电铜陵电厂规划容量为2×600MW+2×1000MW机组,并留有扩建4×1000MW机组的余地,其中一期建设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
厂址位于铜陵市东北的铜陵县东联乡(原永丰乡)境内,距市区40公里,距市区边界约20公里。
厂址北靠长江,西近顺安河,东北临皇公庙。
本工程为典型的新建火力发电站项目工程,施工期间的用电负荷约为5000kW。
2国电铜陵电厂工程施工用电的方案选择由于国电铜陵电厂一期工程属新建工程,距市区40公里,周边方圆30公里左右均是没有开发的农村和农田,有一条10kV供电线路经10kV/0.4kV变压到施工现场周边2公里的村庄,供应农村的照明和灌溉。
由于容量小,不能作为施工用电使用。
而离现场17.6千米的新江变电所具备可利用条件,加之拟设计的专用变电所只是对新建的火力发电站项目施工供电,使用周期短、供电区域单一,且该变电所的用地在拟建的火力发电站规划用地范围,场地为长江漫滩中典型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约为15吨/平方米,可以直接建造设备和构架基础。
从以上几种方案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建造专用变电所的方案是可行的。
应采用D类方案。
理由如下:1)新江变电所的回线有:2条220kV、2条110kV,分别引自铜芜线和铜繁线;出线有4回35KV,分别供应顺安镇和狮子山区域的铁矿等用电。
变电所的两台主变是220/110/35kV三线圈变压器,变电所采用双母线分段设计,双母线各有2个备用间隔。
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拟设计的施工专用变从新江变电所的35kVI段引出一条架空线路,作为专用变电所的进线,降压至10kV输送到各个用户。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一、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工作面电力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和移动变电站台数、容量的依据,也是配电网络计算的依据之一。
1、负荷统计按表1-1内容,把工作面的每一种负荷进行统计。
表1-1 工作面负荷统计表格式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ene e enen e e e e pjP P P P P P ++++++=...cos...cos coscos212211加权平均效率计算公式:ene e en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η...ηηη2122112、负荷计算1)需用变压器容量b S计算值为:pje xb PK S cos∑= ()K V A2)单体支架各用电设备无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max714.0286.0e x P P K +=3)自移式支架,各用电设备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e x P P K max6.04.0maxP ——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 。
①适用一般机组工作面 K x = 0.286 + 0.714×P max∑P e [煤矿供电手册(矿井供电下10-3-2)]②适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K x = 0.4 + 0.6×P max∑P e [煤矿供电手册(矿井供电下10-3-3)]③cos φpj = ∑(P i ×cos φei )∑P i[煤矿综采连实用电工技术(3-3-3)]④K b= K x×∑P ecosφpj[煤矿供电手册(矿井供电下10-3-1)]井下其它用电设备需用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表二、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和校验1、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缆截面长时负荷电流计算方法:pjpje x egU k P I ηcos 3103∑×=∑eP ——高压电缆所带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xk ——需用系数;计算和选取方法同前。
110kv变电站设计及其配电设备选择计算

前言可以说,变电站就是国家电网中的中枢,一方面它连接外网,在这里进行着电压转换,另一方面再把汇集的电力源源不断的输向终端用户。
本论题所设计的区域终端变电站为新建的110KV站,所面向的用户为周边居民和工业厂区,以保证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变电站的设计是依据电气设计类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带动地方发展和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同时结合区域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用地和降低成本费用,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把灵活性和易操作性融入进去,后期维护的便捷也是设计考虑的因素之一。
110kV 变电站电气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既有变压器等主要设备、线路与线路连接、配电装置等的选择,也包括了短电流、直流系统、消弧与过压保护等方面的计算与设计,材料与设备的硬件设施是变电站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而设施选择的各类计算与设计就是保障变电站技术层面的平稳可靠、安全经济的核心部分,是变电站技术上的优势所在。
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任务中,最先应该就是分析技术资料和标准要求,进一步论证与确立技术参数,进而选择适合技术要求的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容量大小,以及对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规划、计算、矫验这些必不可少的过程。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不仅从设备和技术上,都有了新的革新,110KV变电站是我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设计工作十分重要。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在实际上发挥着其监控和中转机构的作用,是从高压输电向终端输电的重要模块,所以如何在变电站的新建过程中,在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规范的基础上,电气主接线、重要设备类型和连接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安全和可靠性等,这不仅体现了建设设计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了在设施设备选择上的科学严谨的态度。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把握这些内容做到心里有数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本论文就是基于110kV 变电站电气部分的整体设计,把握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包括了设施设备的选择、设计与论证以及安全与检修方面等内容,其目标主要是在合乎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集约、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完成电气化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为行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板,共同努力把这块工作做的更好。
配电指标计算方法

配电指标计算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售电量(亿k Wh):指供电企业年度总售电量;10kV及以下线损率(%)低压线损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一户一表率(%)网供最大负荷(MW)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MW)网供电量(亿kWh)全社会用电量(亿k Wh)中压架空网络结构:平均分段数(段/条)辐射式比例(%):指辐射式线路条数占“线路条数”的比例,其它结构比例定义类此,并有“辐射式比例”+“单联络比例”+“多联络比例”=100%;单联络比例(%)多联络比例(%)中压电缆网结构:(对于架空电缆混合线路,若电缆线路所占长度大于等于50%,则归为电缆线路,下同;)环网比例(%):“环网比例”指环网线路占线路条数的比例,其它结构比例的定义类此,并有“环网比例”+“双射比例”+“单射比例”+“其它结构比例”=100%。
双射比例(%)单射比例(%)配电线路情况线路条数(条):变电站低压侧实际出线条数。
线路总长度(km)电缆长度(km)平均线路长度(km)主干线平均长度(km)主干线长度>4km条数(条)主干线长度>10km条数(条)平均单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 (MVA/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12MVA 线路条数(条)架空线路绝缘化率(%)电缆化率(%)开关类设备情况开关站(座):开关站指设有中压配电进出线,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设施。
环网柜(座)柱上开关(台)电缆分支箱(座)总开关数(台):统计总开关数应包括配电网内所有开关设备,含开关站内和环网柜内开关;断路器台数+负荷开关总数=总开关数;断路器(台)负荷开关(台)无油化开关(台)开关无油化率(%):开关无油化率=无油化开关总数/总开关数无功补偿设备装设情况: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统计:(1)配变总台数是指低压侧装配无功补偿装置的配变台数;(2)线路条数是指装配无功补偿装置的中压线路条数。
设备运行年限情况:描述中压配电设备,包括线路、配变以及开关的运行情况,分析不同设备的寿命周期和运行年限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初步设计研究报告变电一次批准:审定:校核:编制:目录摘要 (4)前言 (5)第一章 110KV变电站选址 (6)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以及主变电压器容量选择 (6)第三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7)第四章变电站主接线的原则 (7)第五章主接线设计方案 (8)第六章负荷计算 (16)第七章电气主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16)第八章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3)第九章熔断器的选择 (28)第十章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29)第十一章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6)第十二章避雷器的选择及检验 (39)第十三章母线及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49)第十四章防雷保护规划 (47)第十五章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简图 (21)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防雷接地,以及其它附图。
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直流系统设计以及防雷保护的配置。
本设计以《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35~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等规范规程为设计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变电站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变压器的选型、保护、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设备选型以及效验!前言变电站的简况: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变换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设计的第一环节,也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设备选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选择,设备的选型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长期发展,利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第一章110KV变电站选址1)接近负荷中心2)接近电源侧3)进出线方便4)运输设备方便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和高温场所6)不宜设在多沉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7)不宜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不宜相临贴8)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9)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内10)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区域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以及主变电压器容量选择1)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根据当地的供电条件,气候,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应考虑未来的负荷供应。
2)主变压器在保证供电可靠,维护方便,节省投资,坚持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综合考虑。
3)主变压器的容量一般按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确定,并考虑长期发展负荷的考虑。
4)供配电设计要求,当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站中,宜设置两台主变电器;考虑到长期发展对于负荷量要求越来越大,及大型枢纽变电站,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考虑2~4台主变压器;当供电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困难,造价成本比较高,并且可以从中、低压侧电力取得负荷容量,也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5)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一台时,另一台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并且主变压器的容量不低于全部负荷的60%,并保证一、二级负荷的使用!6)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环境、负荷的性质、出线数目的多少、电网的结构等。
第三章主变压器的选择1)110KV及以上电压的变压器绕组一般均为YN连接;35KV的变压器绕组采用YN或D连接,采用YN连接其中性点一般通过消弧线圈接地,但应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故障时瞬态电压、瞬态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的影响和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要求以及本地的运行经验等;10KV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小时,为了防止谐振、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等对设备的损害,也可以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
2)本电站具有110KV/35KV/10KV三个等级的,其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第四章变电站主接线的原则1)在6—10KV配电装置中出现回路数不超过五个回路时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出线回路在六个回路及以上时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当短路电流较大,回路较多,功率较大,出线需带电抗器时可采用双母线接线2)5—66KV配电装置中,当出线回路数超过三个回路时,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当出线回路为4—8回路时,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若接电源较多,出线较多,负荷较大,也可采用双母线接线。
3)在110—220KV中,当出线回路数不超过两个回路时,采用单母线接线,出线回路为3—4个回路时,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回路在五个回路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线接线。
4)当采用SF6等性能可靠、检修周期长的断路器一级更换迅速的手车式断路器时均可不设旁路设施。
5)变电站类型:110KV变电站6)主变压器台数: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规划负荷容量采用两台有载调压变压器。
7)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
第五章主接线设计方案1)110KV侧主接线方案单母线接线方式(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方案二)接线方案比较:经过实际比较,110KV变电站有两回出线,方案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高于方案一,所以110KV采用方案二。
2)35KV侧主接线方案:单母线接线(A方案)单母线分段接线(B方案)A方案的优缺点:①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少、运行操作方便且利于扩建,但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②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各回路必须在检修或故障消除前的全部时间内停止工作。
③出线开关检修时该回路停止工作。
④任一出线的开关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⑤当出线为双回路时,会使架空线出线交叉跨越。
B方案一般适用于35KV出线为4~8回路的装置中。
所以:综合比较AB两个方案,考虑到安全,方便,实用,可知B方案单母线分段接线比较适用于35KV侧变电站的主接线。
3)10KV侧主接线方案单母线分段接线(A方案)双母线分段接线(B方案)A方案的优缺点:①母线发生故障时,仅故障母线停止工作,另一母线扔继续工作。
②对双回路供电的重要用户,可将双回路分别接到不同母线分段上,以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③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在该母线上的全部电源和引出线,减少发电量,并使该段母线供电的用户停电。
④任一出线的开关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⑤当出线为双路时,会使架空线出线交叉跨越。
B方案的优缺点:①双母线分段断路器将工作母线分为Ⅰ段Ⅱ段,每段工作母线用各自的母连断路器与备用母线项连,电源盒出线回路均匀的分布在两段工作母线上。
②当工作母线发生故障时,双母分段接线有一部分用户发生短时停电,可以减少用户停电范围,并在任何时候都备用母线,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③双母线分段母线一般适用于出线回路数较多的电力系统。
④10KV母线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为限制短路电流,母线分段断路器上串接有母线电抗器,电缆出线上串接有线路电抗器,分别用于限制发电厂内部故障和出线故障时短路电流,以便选用轻型断路器。
⑤所用电气设备较多,投资较大,操作过程复杂,易造成误操作。
⑥在任一出线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仍需停电或短时停电。
⑦双母线分段接线比双母线接线增加了两台断路器,且隔离开关数量较大,同时也增加了母线的长度,结构复杂,投资增大。
所以:A方案一般适用于10KV6回路及以上的装置中,B方案一般适用于出线回路数较多的电力系统中,且可靠性和灵活性较高,并考虑到远期发展可能需要增加出线回路,所以选择B方案双母线分段接线比较实用于10KV侧主接线方案。
第六章负荷计算要选择主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的容量,确定变压器各出线侧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首先必须要计算各侧的负荷,包括站用电负荷(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10kV负荷、35kV负荷和110kV侧负荷。
由公式()%1cos1αϕ+=∑=nitcpKS式中s C——某电压等级的计算负荷k t——同时系数(35kV取0.9、10kV取0.85、35kV各负荷与10kV各负荷之间取0.9、站用负荷取0.85)а%——该电压等级电网的线损率,一般取5%P、cosϕ——各用户的负荷和功率因数第七章电气主设备的选择及校验1)大持续工作电流一览表2)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高压断路器的选择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
根据我国当前制造情况,电压6-220kV的电网一般选用少油断路器,电压110-330kV电网,可选用SF6或空气断路器,大容量机组釆用封闭母线时,如果需要装设断路器,宜选用发电机专用断路器。
断路器服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①电压:U g≤U n U g---电网工作电压②电流:I g.max≤I n I g.max---最大持续工作电流③开断电流:I p.t≤I nbrI pt--- 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t秒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I nbr---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④动稳定:i ch≤i maxi max---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i ch---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⑤热稳定:I∞²t dz≤I t²tI∞--- 稳态三相短路电流t dz---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I t--- 断路器t秒热稳定电流其中t dz =t z +0.05β"²由β" =I" /I ∞和短路电流计算时间t ,可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P112,图5-1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 ,从而可计算出t dz 。
3)断路器101、102、110、111、112的选择及校验。
①电压:因为U g =110KVU n =110KV所以U g = U n②电流:查表4-1得:I g.max =0.496KA =496A查书158页表5-26,选出断路器型号为SW 4-110-1000型如下表:因为I n =1000A I g.max ==496A所以I g.max < I n ③开断电流:I dt ≤I kd 因为I dt =0.090KA I kd =18.4KA 所以I dt <I kd④动稳定:i ch ≤i max 因为i ch =0.231KA i max =55KA所以i ch <i max⑤热稳定:I ∞²t dz ≤I t ²t1090.0090.0""===∞I I βt=2+0.06=2.06s(t 为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查书112页图5-1得,t z =1.85s>1s 所以t dz =t z =1.85因为I ∞²t dz =0.0902×1.85=0.015 I t ²t=322×1=1024所以I ∞²t dz <I t ²t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4)断路器113、114的选择及校验①电压:因为U g =110KVU n =110KV所以U g = U n②电流:查表4-1得:I g.max =0.710KA =710A查书158页表5-26,选出断路器型号为SW 4-110-1000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