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之我
俄罗斯文化的女性气质

俄罗斯文化之我见——论俄罗斯文化的女性气质一切转瞬即逝\一切都是比喻和象征\无穷的目标\既然已经达到\这里是一切真理的禁地\永恒的女性\指引我们前进——题记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在论述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时,曾指出:俄罗斯人犹如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时刻期待着一个强壮的伟男子来征服她。
俄罗斯人就其心性而言是女性化的。
这位白银时代的俄国哲人把这种特性称为“俄罗斯民族之魂的女性气质”他写道:“俄罗斯灵魂的巨大灾难......都在于向村妇性转化的隐形的消极性,在于男子气概的不足,在于向往出嫁,在于期望与另一个男人结婚。
”“俄罗斯人民并不需要感到自己是一个男人,它依然像一个新娘,在国家体制面前感到自己像一个女人,屈从于力量。
俄罗斯需要一场完全独特的世界性惨剧,需要一次日尔曼的傲慢自负引起的疯狂,促使俄罗斯认识自己,摆脱自己的消极性,在自己身上激发起男性力量和感到自己负有成就尘世伟大事业的使命”。
这话虽然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从历史上来看,俄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关键点上,俄罗斯人都未曾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相反,他们似乎时时处处甘于被动、受动而非施动、主动。
例如,据俄国历史学家谢索洛维约夫所说,早在基辅罗斯形成之前,苦于纷乱无主、血血亲仇杀不已的俄罗斯人,便向据说系海盗的瓦兰人求助,要求他们来“统治”和“管理”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想象中的俄国文化之神是女性神祗,从19世纪到20世纪都是如此。
在俄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永恒的女性”观念的,是雅各伯麦。
他是一位善于以丰富的比喻阐释深刻神学理念的哲人。
他认为宇宙万物包括邪恶在内都是上帝创造的。
人类应该信奉“上帝的智慧”即神智,而非“爱智慧”。
上帝是个超验的存在和万能的存在。
上帝用自己的本质创造了这个世界。
人所有的理性追求和社会驱动力都是一种思乡病,即人都想和上帝合为一体。
上帝和人都具有同样的愿望。
上帝自己也渴望和古老的东方神智索菲娅即“永恒女性”结合。
初人亚当处于与上帝完美结合状态时,即使没有性,他的精神也是完美的。
俄罗斯文化感受

俄罗斯文化感受一直以来,自己就很喜欢俄罗斯这个国家,更喜欢其多样性的混合型文化。
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俄罗斯文化”这个课,让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
俄罗斯,一个地跨亚欧俩大洲的国家,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33亿的人口以及130多个民族,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了。
从基辅罗斯统治时期(862-1240),俄罗斯这个国家开始形成,其文化也逐渐开始起步。
我觉得也许正是由于这俩个重要因素吧,使着俄罗斯文化有着起步晚,进步快,特证明,(地域性,宗教性),水平高的特点。
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使其文化既具有东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兼有俩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文化体系。
我想,这大概是许多人喜欢俄罗斯文化,愿意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原因吧。
记得老师在第二节课主要讲的是俄罗斯的宗教,虽然这节课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但有些内容我还是比较感兴趣,并记忆犹新的。
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
然而它们信仰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区别的,比如他们的教堂建筑,画十字的方式都是独特的。
他们现在青年人都喜欢在教堂举行婚礼,新生儿一般在教堂接受洗礼,亲属死亡要到教堂举行安魂祈祷,超度亡灵。
甚至在军队中,东正教思想也成为对军人进行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思想,军人工作委员会中也设立了宗教事务所。
东正教的传入,促进了古罗斯文化艺术和民族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形成。
我想,不论是什么,人们有信仰是好的,这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约束,信仰得可以使人们德伦理观念发生变化,进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
有了信仰,我们会用更高的水平来要求自己,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可以追求到幸福生活。
对于俄罗斯人民,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有着高大魁梧的身躯,十分豪爽热情,和我们东北人差不多。
然而,他们的性格还远远不止这些。
用一个词语总结便是---俩面性。
他们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慷慨豪爽却又忧郁;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创造力,却又缺乏理性,有依赖性和惰性;极具爆发力,干活儿快,麻利,却又长期耐力不足……这些性格中虽有优缺点之分,但却充分显示出了俄罗斯人民是“立体的人”。
俄罗斯文化

我学习俄罗斯文化的感受这学期选修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通过学习,我对俄罗斯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俄罗斯文化历程已逾千年。
由于处在文明和文化交汇结合之地的独特条件,俄罗斯曾先后受到来自北方的瓦里亚基人、南方的拜占庭、东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先进国家的不同影响,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实现的。
这样也造就了它多元化的民族性格,既注重个性,也注重整体,既有浪漫,也有严谨.既有幽默,也有严肃.同我们的某些近邻相比,俄罗斯也是非常友好的.当然,现在俄罗斯也遇到了文化的冲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的入侵也使其悄悄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导致某些极端的现象出现的时候,俄罗斯原有文化有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就显得更加突出.但是在俄罗斯的年轻人当中,他们更愿意承认自己是欧洲人,自己的文化是欧洲文化,这同西方现在较高的经济实力不无关系. 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进程的大背景是俄罗斯在欧化道路上的发展,是俄罗斯面向西方、追赶世界潮流、希望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的历史性选择。
尽管有过多次曲折甚至反复,但彼得一世确定的欧化方针主导着近代俄国历史进程。
俄罗斯与西方,这是近代以来俄国思想的核心问题。
俄罗斯的历史表明,只要它还落后于西方,它就需要向西方学习,从西方引进有助于增强自己力量的东西,而俄罗斯社会对于西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价值判断上的分歧也就不会消失,并且必然在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族占有79.83%的人口,同时也生活着180多个少数民族。
在历史上以俄语和东正教为基础的俄罗斯文化统治了俄罗斯,但是这种文化优势有时却不是全面的。
需要指出,乌克兰,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波兰等斯拉夫国家在俄罗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俄罗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俄语,同时按俄联邦宪法第69章规定它也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
然而,在俄联邦除俄语外,母语人数超过一百万的语言还有7种。
俄罗斯文化与社会心得体会

俄罗斯文化与社会心得体会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在我与俄罗斯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对俄罗斯文化和社会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俄罗斯文化和社会的了解和感受。
俄罗斯文化被认为是多样化和丰富的。
俄罗斯人有着对艺术和文学的热情,这在他们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俄罗斯文学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和《罪与罚》等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俄罗斯的音乐、舞蹈和绘画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在我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非常深厚。
他们会定期去博物馆、音乐会和剧院等艺术场所,感受艺术的魅力。
俄罗斯文化的这一特点让我对俄罗斯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欣赏能力很是佩服。
除了对艺术的热爱,俄罗斯人还非常重视家庭和友谊。
家庭在俄罗斯文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家庭的概念不仅限于亲属关系,也包括了朋友和亲密的邻居。
在俄罗斯,人们往往会为了与家人和朋友团聚而安排大型宴会。
在这些宴会上,人们会互相祝福,分享食物和饮品,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凝聚力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俄罗斯社会中非常突出,也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中温暖和人情味。
在俄罗斯社会中,有一种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自豪感和民族意识。
俄罗斯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他们在国家和国际比赛中的成就,如奥运会和世界杯等,都是俄罗斯人引以为豪的事情。
我曾经在国家队比赛中与一些俄罗斯朋友一起观看比赛,并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支持和骄傲。
这种自豪感和民族意识在俄罗斯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俄罗斯人民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也发现俄罗斯社会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在我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他们常常抱怨政府的官僚体系和腐败现象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
这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外,俄罗斯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这一现象在一些大城市尤为突出。
贫富差距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这也是俄罗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俄罗斯套娃文化对我的影响和启发3000字

俄罗斯套娃文化对我的影响和启发3000字俄罗斯套娃文化源远流长,是俄罗斯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也是一种代表俄罗斯文化的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品。
作为一种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套娃文化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对我个人的影响和启发也是不可忽略的。
首先,套娃文化让我对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和创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俄罗斯套娃文化是将几个大小不同的娃娃放在一起,由小到大依次套入,最小的娃娃暗藏其中,揭开套娃一层层的外壳,就能够发现更小的娃娃。
这种玩具既是一种普通的娱乐,也是俄罗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色。
通过了解此类文艺作品和文化艺术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俄罗斯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文学意象以及人生理念。
其次,套娃文化教会我面对问题时需要有耐心,逐一解决。
套娃文化让我明白,每个问题都需要逐一解决,不能轻易地放弃或者绕过问题,即使问题看上去是有层层外壳的,需要一步一步地剥开外壳,才能寻找到更深层的答案或者是信息。
学会耐心地面对问题,不急于求成,从而逐步解决问题。
第三,套娃文化让我认识到,事物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之中,新的信息和新的思维方式是可以不断产生的。
俄罗斯套娃文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的,不同的制作材料、不同的造型元素、不同的文化内涵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这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积极地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以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度和对人类发展的前瞻性。
最后,套娃文化告诉我,生活其实就是套娃,不同的生活层面和方面相互交织,而每一层都有它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将自己的生活嵌套在各个方面,将自己的责任和生活细节都嵌入其中,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富有内涵的生活模式。
在这种生活模式下,我们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同时也能够展现出我们的独特性和魅力。
总的来说,俄罗斯套娃文化是一种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启发着我。
通过了解套娃文化,我深入地了解了传统俄罗斯文化的内涵和思想;通过套娃文化,我学会了面对问题需要有耐心、逐一解决;通过套娃文化,我体会到了生活就如套娃一般,需要不断地嵌套和细致。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课上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在没有上俄罗斯文化选修课之前,我对俄罗斯的了解仅仅是知道,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和美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库。
它的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和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
套娃套娃是外国旅游者来俄罗斯购买得最多的纪念品。
音乐外国人常常感到对俄罗斯,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的习惯,爱好,文化非常陌生。
比如说,在外国人的意识中总认为俄罗斯文化就是套娃, 俄式三弦琴, 手风琴, 民族服装节日谢肉节:谢肉节又名“狂欢节”,是俄罗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举办谢肉节的时间在复活节过后的第八周,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
人们会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如举办化装晚会,跳假面舞等等。
文学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
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
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
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
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
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
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
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
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
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
俄罗斯风俗文化简介

俄罗斯风俗文化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下面将分别介绍俄罗斯的传统礼仪、生活方式、民间故事、艺术风格和社交习俗。
一、传统礼仪在俄罗斯,传统礼仪十分重要。
俄罗斯人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在社交场合会使用规范的礼仪用语和行为举止。
例如,在见面时,他们通常会用“您好”来打招呼,并且在分别时道别时会用“再见”或“祝您一切顺利”。
此外,在餐桌上,俄罗斯人也有一些特殊的礼仪,例如不能用手直接触碰食物,要用叉子或勺子取食。
二、生活方式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也很有特色。
在家庭方面,他们注重家庭和睦和亲情关系,家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有一些特殊的习惯,例如喜欢喝黑茶、喜欢吃酸菜和烤肉等。
在休闲娱乐方面,俄罗斯人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例如舞蹈、音乐、电影和体育等。
三、民间故事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这些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例如,《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名勇士为拯救被俘虏的妻子而展开的冒险旅程。
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大力士、巫婆和小精灵等的故事,都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色彩。
四、艺术风格俄罗斯的艺术风格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方面,俄罗斯文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例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在音乐方面,俄罗斯的音乐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等。
此外,在绘画和雕塑方面,俄罗斯也拥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品。
五、社交习俗在俄罗斯的社交场合中,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礼仪。
例如,在送礼方面,俄罗斯人通常会送一些小礼物来表达感激之情或庆祝特殊场合。
此外,在参加宴会时,他们也有一些特殊的规矩和习惯,例如要按照座位安排就座、不能穿得过于随意等。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不太喜欢被打扰或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总之,俄罗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和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和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入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俄罗斯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俄罗斯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文化感受异域风情俄罗斯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文化,感受异域风情俄罗斯,这个占据着11个时区的广袤国度,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俄罗斯的文化底蕴深厚,包括了艺术、音乐、文学、建筑等多个领域。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感受一下这个神秘国家的异域风情。
1. 俄罗斯人的热情好客俄罗斯人以热情好客著称。
当你到访一家俄罗斯人的家时,他们会用最好的食物款待你,尽力让你感到舒适和欢迎。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如果你迷路了或者需要帮助,俄罗斯人总是愿意给予帮助。
这种热情好客的特质体现了俄罗斯人心胸开阔、友善的品质。
2. 俄罗斯的美食文化俄罗斯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丰富多样的菜肴而闻名于世。
俄罗斯人喜欢吃肉类,特别是牛肉、猪肉和鸡肉。
比如,有名的俄式烤肉“俄国烤羊肉”,是一道独具风味的传统美食。
此外,俄罗斯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比如著名的饺子和馅饼。
俄罗斯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给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
3. 俄罗斯的民俗与传统俄罗斯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和传统习俗。
比如,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是俄罗斯的“冰雪水花礼拜”,人们会庆祝冰雪的节日,观看冰上花车游行等活动。
此外,在著名的圣彼得堡有一项著名的传统习俗,即“白夜之舞”。
每年夏季,人们在午夜时分穿着盛装,聚集在城市广场上跳舞,感受白夜的魅力。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与传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俄罗斯文化。
4. 俄罗斯的艺术与文学俄罗斯是世界文学和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
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同时,俄罗斯的艺术也是令人赞叹的。
俄罗斯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让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俄罗斯文化氛围。
5. 俄罗斯的建筑之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
著名的圣彼得堡冬宫、莫斯科红场、喀山奇迹清真寺等建筑物都是俄罗斯建筑艺术的杰作。
这些建筑体现了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了许多游客前往俄罗斯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文化之我
关键词:俄罗斯文多余人宗教东正教俄罗斯建筑摘要: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
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
东正教的传播带给俄罗斯的不仅仅是宗教的信仰,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并以其强势的姿态给社会和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建筑艺术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亦是见证了这个铁一样的历史演变进程,并以其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昭示出这种演变的真实。
在俄罗斯文化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伟大的发展历程的俄罗斯。
这个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国家,自然而然地融合着东西方两种文化,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对于文化知识的丰富理解。
在俄罗斯文化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发展的学习。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关于文学的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世纪,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的带有批判和讽刺意味的作品,与此同时,文章中的主角人物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但是又极具时代特点,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
这些人在俄罗斯的文学历史上被称为“多余人”。
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
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杂的生命形态。
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
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多余人”的特征就是他们具有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
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
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
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
“多余人”具有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
“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
的性格特征。
在这种复杂的性格中,才真正体现人物性格真实的美,同时产生复杂的人物自身纠结,使读者获得复杂深刻的审美感受。
关于俄罗斯东正教和俄罗斯建筑的各种讲述不胜枚举。
老师在课上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东正教对于俄罗斯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俄罗斯城市内的各种宗教性的建筑—教堂产生的重影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教授的译作《俄罗斯建筑史》,则是对以上的比较权威的著作;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所着的《俄罗斯艺术史》对俄罗斯的建筑也有专门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建筑艺术传统都是非常优秀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而这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是如此显著和强烈,每一个欣赏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人都不应忽视,而是应当更加真切地用身心去体验它。
俄罗斯的建筑艺术是伟大的,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古朴风格,同时在不断的宗教文化势力的影响下,具有了为宗教服务的浓厚性质。
本文在简要讲述俄罗斯的建筑历史发展的同时,着重论述建筑中的主流建筑——宗教建筑,即“教堂”的主要艺术取向,历史特征和发展趋势,力图体现建筑艺术所受宗教的影响之深刻。
其中从东正教作为中世纪俄罗斯国教的地位来看,它的影响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建筑是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一个民族对于美感特殊体会,当然,也会体现于音乐上。
俄罗斯的民族音乐也在宗教的影响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不乏有一些著名的传统音乐。
所以,我们知道现在对于俄罗斯的音乐了解,还都
是以交响乐、音乐剧以及宗教音乐为主,我认为这也是东正教对于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因为,宗教有时候就是将人们的信仰聚集到一起,这也就使得大家更喜欢传统,容易喜欢习惯了的事情。
让我们在回到对于建筑的议论上。
在历史上,俄罗斯的中古世纪从公元9世纪中叶的基辅罗斯开始。
在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之前,罗斯有着自我特色的木建筑艺术。
俄罗斯文化发端于前基辅时期东斯拉夫各部落的独特文化。
斯拉夫民族是欧洲最大的民族之一,也是俄罗斯的主要民族。
在基辅罗斯初期,多神教曾经是国教。
而那时,大多数的建筑,就像是万神殿,它是古罗斯多神教时期最早的木建筑物。
到了公元988年,符拉基米尔大公在让罗斯接受基督教(因基督教在11世纪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所以此处称为基督教,实际上就是后来的东正教),并将之定为国教。
大公不仅自己接受洗礼,还强行命令基辅居民跳入第聂伯河,接受希腊神父的洗礼,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罗斯受洗”。
它标志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古罗斯接受基督教,一方面,罗斯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转向了一神教的形式;另一方面,罗斯开始接近欧洲的基督教文化艺术,在文化发展方面有了巨大的转变和突进。
自罗斯受洗以后,从拜占庭传入了石建筑技术开始在古罗斯大规模地修建基督教的祭祀场所——教堂。
从这时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美丽的俄罗斯的教堂就这样纷纷来到了我们面前,给我们以文化的洗礼。
俄罗斯各地耸立的教堂似乎在诉说着昔日宗教势力强大而无所
不能的辉煌时代。
我们在仰望与赞叹它们高超的建筑艺术的时,不能不联想到历史上对建筑发展起到推动和取向作用的东正教等宗教因素。
正是宗教的发展推动了艺术载体与现实需要的教堂建筑的不断创新与超越。
我们接受的俄罗斯文化毕竟还是有限,但是我们还是深刻的了解到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性、革命性、情绪化以及宗教信仰,这就是我对于这个民族最大的知识上的收获。
参考书目:
1《“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张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2《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方汉文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承举编,北京图书馆社,1997年4《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著,译林出版社,1996年
《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漫谈》
姓名:陆浩祎
班级: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15-2
学号:1501160813
指导老师:陈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