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的发展史
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比较概述

1990年
破千时间 目前店数
17年 大于4000家
19年 约1400家
扩张计划 外送网点
每年不低于500家
3年1000家
约400家(约三分之一 超过1500家(约50%)
)
汽车餐厅
约120家(总量10%)
70家
24小时餐厅比例
80%
约三分之一
三、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
2.消费人群 肯德基以青年男女为中心,然后兼顾孩子与年轻父母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目标消费者。推广的重点是青少 年,一切食品、服务和环境都是有针对性地设计的。 这是因为青年人比较喜欢西式快餐 轻快的就餐气氛 ,并希望以此影响其他年龄层家庭成员的光临。另外 肯德基也在儿童顾客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包括儿童就 餐区,儿童庆生区,儿童喜好的多彩装饰,玩具礼品 ,肯德基一直想要营造的是一种全家一起用餐的欢乐 气氛,强调的是这种附加的价值。
一、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发展历史
神秘武器:1930年的时 候,山德士用11种香料 调味品配出遍及世界的 肯德基,至今,这种配 料配方还在使用,但随 着肯德基的不断壮大和 发展,这些配方都是通 过计算机进行调配,已 增至40种。而这价值百 万美元的11种调料配方 放在路易维尔安全的地 方,一个银行的保险柜 里,不为世人所知。
弟购买商标权,经营麦当劳餐厅事业,并且以科技化的 管理方式经营麦当劳。
一、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发展历史
麦当劳的时点大事 1902 年10月5日,麦当劳创办人雷.克罗克在美国伊利诺 伊州芝加哥诞生。 1903年 ,汉堡包在密苏里州面世。 1940年 麦当劳餐厅原型创立。 1960年 雷.克洛克正式将餐厅更名为“McDonald's” 。 1961年 雷.克罗克收购麦当劳兄弟的餐厅。 1962年 麦当劳售出第10亿个汉堡包,麦当劳叔叔亮相 。 1967年 麦当劳在加拿大开设第一家国际餐厅。 1968年 “巨无霸”面世,麦当劳成立国际业务部。 1972年 麦当劳资产值达到10亿美元。
肯德基是哪个国家的_肯德基的发展历程

肯德基是哪个国家的_肯德基的发展历程肯德基简称KFC,是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
吃了那么久的肯德基,你可了解过肯德基来自于哪个国家?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下肯德基的创始人机器发展历程。
肯德基是哪个国家的?美国肯德基(KentuckyFried Chicken,肯塔基州炸鸡),简称KFC,是跨国连锁餐厅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由哈兰·山德士于1930年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蛋挞、汽水等高热量快餐食品。
肯德基隶属于百胜餐饮集团,并与百事可乐结成了战略联盟,固定销售百事公司提供的碳酸饮料。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国的每个城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老人的笑脸,花白的胡须,且永远都是这个打扮,就是这个笑容,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昂贵的笑容了,因为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招牌和标志——哈兰·山德士,当然也是这个著名品牌的创造者,今天我们在肯德基吃的炸鸡,就是山德士发明的。
从最初的街边小店,到今天的食品帝国,山德士走过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创业之路。
1890年9月9日,哈兰·山德士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亨利维尔附近的一个农庄。
家境不是很富裕,但也还过得去。
然而就在他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留下母亲和3个孩子艰难度日。
为了生活,母亲不得不在外面接很多个活计来做,白天得去食品厂削土豆,晚上继续给人家缝衣服,自然就没功夫照料幼小的孩子,山德士是老大,他肩挑起了照顾弟妹、为母亲分忧的重任。
白天母亲不在家,小山德士只好自己做饭,一年过去了,他竟然学会做20个菜,成了远近闻名的烹饪能手。
12岁那年,母亲再嫁,山德士和继父的关系却不是很好,才念到6年级,他就再也不想读书了,家里的氛围憋闷无比,山德士决定去工作,重新换个环境。
他来到格林伍德的一家农场去做工,虽然辛苦,但也能维持个人温饱。
此后他换过无数种工作,可以说什么活儿都尝试过,做过粉刷工、消防员,卖过保险,还当过一阵子兵,后来他还得过一个函授法学学位,使他能在堪萨斯州小石城当上一段时间治安官。
肯德基的发展介绍

三、在成熟期,制定了中西方相结 合的战略
1、肯德基特别成立了中国健康食品咨询委 员会,研究、开发适合新一代中国消费者 品味的饮食新产品,以进一步做大市场。
2、肯德基聘请了10多位国内的专家学者作 为顾问,负责改良、开发适合中国人需求 的快餐品种。肯德基一直以炸鸡、菜丝沙 拉、土豆泥作为当家品种,但是对于中国 人饮食口味不断变化,品种过于单一对发 展前景不利。老美为迎合中国人的口味相 继推出了倍受中国人民欢迎的肯德基“辣 鸡翅”、“鸡腿堡”、“芙蓉鲜蔬汤”等 品种,对肯德基这家一向注重传统和标准 化的老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转变。
2、上海 优势:中国最大的市场,国最繁荣的 商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1%,外 贸出口占全国的17%,是直辖市之一;上 海与西方的交历史悠久;上海的明显优势 是在这里容易获得合乎质量的充足的肉鸡 供应。 弱点:它的噪音和污染却令旅游者感 到沮丧。
3、广州 优势:是经济特区,在批准外资项目、 减免税收和鼓励技术开发方面被授予更多 的自主权;西方商人经常光顾,同时也是 旅游者从香港出发作一日游的好地方。 弱点:离内地远。
2、一直坚持做到员工100%的本地化并不 断投入资金人力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 从餐厅服务员、餐厅经理到公司职能部门 的管理人员,公司都按照其工作的性质要 求, 安排科学严格的培训计划。为使管理 层员工达到专业的快餐经营管理水准,肯 德基还特别建立适用于餐厅管理的专业训 练基地——教育发展中心。
肯德基与百事可乐
肯德基与百事可乐 结成了战略联盟, 餐厅固定销售百事 可乐公司提供的碳 酸饮料(但在部分 国家例外,如日本、 韩国肯德基就销售 可口可乐)。
肯德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汽 水等西式快餐食品
肯德基的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176-01 摘要在探讨跨国企业营运模式的过程中,肯德基作为成功走出国门的餐饮业典型的代表,本文着重阐述肯德基发展的各阶段历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探讨跨国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方式。
关键词肯德基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本土化人间万象,饮食男女,作为速食产品的代言人,肯德基这一品牌在全球可谓众人皆知,当大家乐此不疲地在kfc排队等候时,当大家对松脆多汁的炸鸡赞不绝口时,我想肯德基已经把“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这一理念发扬光大了吧!那么,下文探讨一下这个跨国餐饮成功企业是如何做大做强的。
一、肯德基的创立肯德基源于美国,创建于1952年,其创始人便是招贴画上慈眉善目的sanders上校。
这段创业故事拥有着美国的式成功传奇特点。
sanders年轻时做过各行各业的工作,包括铁路消防员、养路工、保险商、轮胎销售及加油站主等等,最后在餐饮业上找到了事业的归宿。
当他在肯德基州经营加油站时,为了增加收入,他自己制作各种小吃,提供过路游客,生意由此缓慢而稳步的发展,而他烹饪美餐的名声也吸引了过往的游客,上校最著名的拿手好菜就是他精心研制出的炸鸡。
这个一直受人欢迎的产品,是上校经历了十年的调配,才得到了令人吮指回味的口感。
当上校66岁之际,开着他的那1946年的福特老车,载着他的十一种独特的配料和他的得力助手--压力锅,开始将炸鸡的配方及方法卖给有兴趣的餐厅。
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五年内,上校在美国及加拿大巳有400家的连锁店。
同时,上校也受到电视台的关注,由于整日忙于料理,他只有找出唯一一套清洁的、白色的棕榈装,这一打扮自此成为他独一无二的注册商标。
自此,肯德基便正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肯德基的发展之路上校在晚年时将肯德基的商标出售,自此,肯德基几经转手,在若干家大的餐饮公司的联合支持下,发展出了一套符合现代式快餐要求的经营管理体系,进而跨出国门,在世界各国落地开花。
肯德基的企业文化

陈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肯德基还注重品牌形象塑造,通过广告、营销活动等方式传递
03
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02
肯德基的企业文化特点
尊重每一位员工
强调以人为本
肯德基重视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和能力, 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肯德基为员工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安 心工作。
总结词
肯德基通过品牌公益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
详细描述
肯德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捐款、志愿者服务、环保行动等,为社会做出 积极贡献,提高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成功案例三:数字化转型实践
总结词
肯德基通过数字化转型实践,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详细描述
肯德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如电子优惠券、移动支付、在线订餐等,提高运营 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帮助肯德基更 好地掌握消费者行为和反馈,为产品和服务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跨界合作
肯德基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机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拓 展业务领域。
继续推进本土化战略和多元化发展
本土化战略
肯德基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特点,推出 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多元化发展
肯德基在保持传统快餐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其 他业务领域,如咖啡、甜品、小吃等。
全球化战略
肯德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广美式快餐文化, 成为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
06
肯德基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员工激励计划
总结词
肯德基通过员工激励计划,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实 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肯德基的发展介绍(PPT 32张)

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很多人认为,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主要取 决于机会,或者说是幸运,但为什么有些 企业总是与机会失之交臂,而另外一些企 业能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从而利用机会取 得成功?
弱点:选择北京可能比选择其他几处城市更 具有冒险性。一个成功的惹人注目的买卖会增加 政府干预的可能性。
通过把降低风险的可能性与通过投资
可能得到的潜在的收益加以比较,且 考虑到当时在中国没有其他竞争者是 进入的最佳时机,于是,在平衡了可能 的风险和收益 ,决定定暂时把北京作为 一个起点。把北京作为肯德基进入中 国的首选城市为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这家世界最大的鸡肉餐馆公司来说,面 前的中国市场是完全陌生的:肯德基的纯 西方风味是否能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他们对中国的四个城市进行了调查、分析和
比较:
1、天津 优势:KFC已同天津市政府建立了非常友好
的关系;另外天津是政府直接领导的三个直辖市 之一(当时是三个)。
弱点:首先,天津缺乏供应方便的谷物饲养 的肉鸡;另一问题是西方旅游者一般不经常光顾 该城市,最后最重要的是该城市不具备这项宏伟 计划所需的形象和影响力。
诚然,影响企业经营绩将近的因素非常之多,但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企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 制定一个适合自身实力和环境要求的战略,并有 效地加以实施。
其中,最既是最重要的又是不可忽略的几点是:
一、 进入中国时机及选址的正确性
二、 西方文化和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战略地制定
三、在成熟期,制定了中西方相结合的战略
肯德基与百事可乐
肯德基中国发展1987-2006

•
扶持国内供应商, 扶持国内供应商,带动产业链
• 从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开始,肯德基100%采用国内鸡原料。21 从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开始,肯德基100%采用国内鸡原料。 100%采用国内鸡原料 年间,共计采购鸡肉原料超过70万吨。 2007年 70万吨 年间,共计采购鸡肉原料超过70万吨。仅2007年,肯德基就 采购了15万吨鸡肉原料 截止至2007年底,肯德基共有500 15万吨鸡肉原料。 2007年底 采购了15万吨鸡肉原料。截止至2007年底,肯德基共有500 多家国内原料供应商,订购了从鸡肉,蔬菜,面包到包装箱, 多家国内原料供应商,订购了从鸡肉,蔬菜,面包到包装箱, 设备,建筑材料等原料,占中国肯德基采购总额的90% 90%。 设备,建筑材料等原料,占中国肯德基采购总额的90%。肯 德基在中国的发展还带动了国内一大批的相关行业, 德基在中国的发展还带动了国内一大批的相关行业,并形成 了一个规模庞大、良性循环的“经济圈” 了一个规模庞大、良性循环的“经济圈”。 • 与此同时,肯德基还积极对国内相关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培 与此同时, 一项在肯德基全球运用, 训。一项在肯德基全球运用,专业对供应商评估的星级系统 97年进入中国 这项评估系统能够科学严格, 年进入中国。 97年进入中国。这项评估系统能够科学严格,客观公正地从 五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测试, 五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测试,并帮助供应商提高自己产 品的质量。每三个月到半年定期评估, 品的质量。每三个月到半年定期评估,到年底的综合评分将 决定供应商在下一年度中业务量的份额。 决定供应商在下一年度中业务量的份额。
• 热心中国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 热心中国公益事业,
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肯德基以“回报社会” 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肯德基以“回报社会”的企业 宗旨来积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 宗旨来积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尤其是近年来当肯德基自 身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中国的公益事业, 身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中国的公益事业,尤其是中国儿 童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已成为肯德基“回报社会” 童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已成为肯德基“回报社会”的一个核心 内容。 内容。二十年来肯德基直接和间接用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及社 会公益方面的款项已达6600 多万元人民币 元人民币, 会公益方面的款项已达6600 多万元人民币,这些款项均用 于帮助聋哑弱智儿童, 于帮助聋哑弱智儿童,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以及需要帮助的 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 2002年9月,3800万元的 “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启动,它 2002年 3800万元 万元的 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启动, 作为肯德基全体员工的一份心意长期资助给有志成材、 作为肯德基全体员工的一份心意长期资助给有志成材、家境 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为他们送去帮助, 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为他们送去帮助,为他们学 事业、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铺满曙光。 习、事业、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铺满曙光。目前曙光基金已 经在全国42 大学实施, 4100人次大学生接受了资助。 42所 人次大学生接受了资助 经在全国42所大学实施,有4100人次大学生接受了资助。这 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 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以来资助贫困大 学生基金中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一个助学基金。 学生基金中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一个助学基金
肯德基在中国

肯德基在中国假如要列举广受中国人欢迎的快餐品牌,肯德基必定位列其中。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吸纳来自国外企业的投资进驻,肯德基作为西方快餐业的代表,1987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开设了其首家中国分店。
在之后20年中,肯德基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开遍神州大地,目前共计2500多家。
肯德基在中国。
我们小组主要围绕“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秘诀”,“肯德基在中国的影响”这三方面来阐述“肯德基在中国”。
一.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在1987年,肯德基作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代表来中国的时候,肯德基餐厅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位于北京前门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开业不久后,那里就成为北京旅游的一大景点。
很多来到北京旅游的人,必定要去肯德基吃上一次,然后与门口的肯德基上校留影纪念,并让这种全新的经历成为回到家乡之后的谈资。
而很多当地的年轻人,会选择在肯德基举行婚礼,因为在那时,在肯德基举行婚礼还是一件比较有面子的事。
而肯德基在上海的第一家餐厅相比北京的,则受了不少“冷遇”。
肯德基在上海的第一家餐厅位于外滩,由于当时的外滩并不是一个人头攒动的商业区,因此,顾客较少,仅有少量的外国顾客会在其中用餐。
但无论如何,肯德基的进入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成为世界商业巨头竞争和发展的舞台。
1990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
1992年4月在北京的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
由此,拉开了肯德基与麦当劳在中国大陆的激烈竞争的序幕。
我们在上海的闹市区经常能看到,肯德基的对面就有一家麦当劳,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网络资料,在2004年底,麦当劳在中国共有600多家餐厅,而肯德基则有1200多家。
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明显优于麦当劳,并且,其开店速度也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麦当劳这一主要竞争对手外,近20年来,打出各种旗号和洋快餐“叫板”的中式快餐不在少数,如曾经“红高粱”,“荣华鸡”,现在的“真功夫”,“东方既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肯德基发展历程_肯德基发展史
20 世纪30 年代,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哈兰德·森德斯发明了一个烹饪鸡肉的秘方:在鸡肉上涂一层含有11 种药草和香料的混合物,然后高压煎炸。
森德斯还给这种深受大家喜爱的“南方炸鸡”
取名为肯德基炸鸡。
由于修建高速公路,森德斯炸鸡店原经营店铺
的位置被关闭。
1950 年,森德斯决定通过特许他人使用这种新奇秘方来赢利。
到1963 年为止,他已经售出了700 个特许权。
这就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
1964 年,74 岁的哈兰德·森德斯最终同意以200 万美元附带一
项终身薪金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企业。
买主是肯塔基州的律师约翰·布朗,以及他的资金支持者杰克·马歇尔。
他们保证,在新的合资企业中,森德斯能够在产品销售及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美国快餐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伴随着富于进取的新经营
管理人员的加盟,肯德基炸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到1976 年达到2 亿美元,同年又新开了近1000 分店,其中绝大多数是特许经营。
作为70 年代美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分,肯德基公司于1970 年在日本
的大阪设立了第一家分店。
到1973 年为止,肯德基公司在日本共建立了64 家分店,主要集中在东京地区。
同时,迅速进军香港,到
1973 年已在香港开设了15 家分店。
1971 年,布朗和马歇尔以2.75 亿美元的价格把肯德基公司转售给了休伯莱恩(Heublein)公司。
休伯莱恩公司的总部设在大康涅狄格州的法明顿,经营各种包装食品,主要销售“斯密莫夫”牌伏特加、加拿大黑天鹅绒威士忌酒、灰色宠蓬芥末和“埃尔”牛排酱。
国内外的挑战
在收购肯德基公司后不久,休伯莱恩公司就把肯德基公司的国际部人员合并到自己在大康涅州的庞大国际集团中。
尽管休伯莱恩公司努力实施严格的运作控制肯德基,但是,对于将美国式的店铺设计、菜单和销售方式运用到文化差异极大的其他国家的做法,各国经理人员都深为困惑。
对公司控制的抵制情绪潜增暗长,许多海外分店铺开始设计自己的菜单,譬如日本的炸鱼和熏鸡、南非的汉堡包和澳大利亚的烤鸡。
在承受了巨大的利润损失后,1975 年肯德基公司从香港市场全面撤退,其在日本的分支机构在70 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处于亏损状态。
各国经理人员和公司管理者关系紧张。
70 年代,肯德基公司在美国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
随着乔奇炸鸡特许连锁店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现,以及其他几个强有力的地方竞争者的加入,快餐
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麦当劳汉堡包日渐增多的市场份额,也冲击着肯德基。
从70 年代初到1976 年,肯德基销售额每年减少8%,利润每年减少26%。
更糟的是,快速的膨胀式发展带来的是:质量不稳定、卫生条件差,并迅速产生了一大批令人厌恶的被特许人,而这些人名下的销售额占肯德基销售总额的80%。
经营转轨
随着国内外经营的迅速恶化,休伯莱恩公司于1975 年秋任命迈克尔·麦尔斯来拯救这个连锁企业。
虽然他几乎没有国际经营经验,但他在战略计划方面声名卓著。
他在1975 年末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高公司的支持率和加强控制来提高国际经营的稳定性。
他最初所作的决策之一是将肯德基国际部迁回路易斯维尔,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麦尔斯被要求在18 个月内完成全球范围的经营管理转轨,包括美国本土在内。
麦尔斯战略的基本要点是在菜单选择和质量、服务及清洁卫生的承诺上回到以前的基本立场,以保持公司初期的良好声望。
这个回归战略预拟对一系列新员工进行训练,对公司所有店铺和特许分店进行随机检查,并做一个“我们的鸡块棒极了”的新广告。
这一战略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注意到一个营养更丰富、更以顾客为中心的肯德基公司,它所经营的产品—鸡块的品质是任何竞争者都不能比拟
的。
转轨战略的结果是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到1982 年,肯德基公司已成为休伯莱恩公司发展最快的部门,实际增长率为2.3%,从1978 年到1982 年,公司自营店的销售额平均增加了73%。
特许分
店的销售额几乎平均增长了45%。
增长主要来自于肯德基的国际经营,公司海外分店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麦当劳公司的海外分店数。
到1982 年,肯德基在日本有近400 家分店,在新加坡有23 家特许分店。
国际扩张
尽管肯德基有了惊人的发展,但其进一步扩张却因休伯莱恩公司严格的资金扩张而受阻。
肯德基获得的大部分利润被用来恢复休伯莱恩公司的烈性酒生产上。
那是他们自己的产品,而且正面临着销售不畅和竞争加剧的威胁。
1982 年,肯德基每年只有5000 万美元的扩张资金,而麦当劳公司每年却投入4 亿美元用于扩大再生产。
肯德基公司自己所有的分店与其特许分店的比率,在这一行业中也是最低的。
许多特许分店在设备更新方面动作缓慢,而且投资的主要部分得用来保证整个肯德基网络的完整性。
在1982 年夏末,温斯顿·斯尔姆公司的雷罗斯公司以14 亿美元收购了休伯莱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