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兴起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开办了第一家广播电台,在南 京建立,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 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 在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功率加强,成为 远东第一、世界第三大功率的电台。 • 1936年,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均须转播中 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联播 节目的开端。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
首次在电视荧屏上打出“主持人”字幕,被定为电视主持人
节目的创办日和节目主持人的诞生日。
电视剧由复苏走向昌盛:1979年国产电视剧仅为10多部、 1980年突破100部电视剧、1982年国产电视剧超过300部(集)、 1983年为502部、1986年为2500部。 继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第一部直播 电视剧)之后,自1979年起我国电视剧制作真正开始起步,其 中比较著名的有: 《乔厂长上任记》 《新岸》 单本剧 单本剧 1980年 1981年
• 彩色电视的标准制式:
• 世界上主要使用的电视广播制式有
• PAL(Phase Alteration Line,帕尔制) • NTSC(Nation Television System,N制)
• SECAM(Sequential Color with Memory,色康制)中国大部 分地区使用PAL制式,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与美国等 欧美国家使用NTSC制式,俄罗斯则使用SECAM制式。
1976年12月开始,一大批在“文化大革命” 中被打入“冷宫”的优秀文化艺术节目、剧目 和影片被解除禁锢,重新在广播电视中播出, 使广播电视文艺在10年“文革”沉寂后开始复 苏。
中国广播电视史

1993年,九仓有线电视台(有线台)
电视——
1991年,默多克新闻集团收购
Star TV
1993年,华侨娱乐电视公司
1996年,凤凰卫视中文台
公共电视:香港电台
六、台湾广播电视
广播——
1928年,台湾广播电台
1949年,中国广播公司 1954年,民营广播电台联合会
1991年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92年,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
1996年
五、香港广播电视
广播——
1928年,香港电台
1959年,商业电台 1991年,新城电台
电视——
1957年,丽都电视台,有线播出 1982年更名亚视ATV
1967年,无线电视台(无线TVB), 1971,彩色。 1983年香港电视有限公司(港视)
电视——NTSC
1962年,教育电视广播电台,1971 年改组为中华电视台(华视CTS) 1962年,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 司(台视TTV),1969年,彩色 1969年,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 司(中视CTV)
电视——
1997年,全民电视台 FTV,无线
公共电视:《大家来读<三字经>》 1998年,公共电视台(公视PTS)
2003年
2002年,《南京零距离》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 1997年,
1998年,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83年,25集纪录片 1991年,《望长城》 1993年《纪录片编辑室》 1981年,海外引进节目
四、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90年
二、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 “珠江模式”,中国第一个专业经 济广播电台。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追惩制?±;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办,一律停播;(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红色中华通讯社(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概况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概况摘要:我国的广播事业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前有了初步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发后我国的广播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对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概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一、新中国成立前大陆的广播事业1.国民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发射台建在外滩大来洋行的屋顶上。
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月24日第一次播音,功率50瓦,呼号ECO,播送音乐和新闻(由《大陆报》提供)。
由于触犯了北洋政府的法律,被勒令停播,3个月后倒闭。
1924年美商开洛公司和申报合作开设开洛广播电台,是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共维持了5年左右。
之后中国人开始有自己官办和私营的广播电台。
广播事业也由此兴起。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 开始播音,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功率500瓦,这是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1932年11月,新广播大楼落成,功率75千瓦,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广播电台。
同年,成立中央无线电台管理处,积极从事全国广播网的建立,在全国建立了20多座电台。
1929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电信条例》,允许民间经营广播事业,陆续出现了一批民办电台,类型主要有:教育性电台、商业性电台、宗教性电台。
1936年,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均须转播中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联播节目的开端。
截止1937年6月底,全国共有电台78座,总发射功率120多千瓦,其中民营电台55座,但发射功率却不及总发射功率的6%。
抗战期间,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斗争节节失败,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的广播事业受到严重摧残。
由于日寇逼近南京,1937年11月23日,国民党中央台停止播音,被迫迁往重庆。
1938年3月恢复了播音。
1939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利用英国提供的设备,开办了对外广播,英文名称“Voice of China”(VOC),意为“中国之声”,分别使用英、德、法、俄、日等外语和汉语播音。
中国广播业的发展

起步时期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中社是中国共 产党创办的第一个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即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 会在江西瑞金开幕的日子首次广播。大会期间,红中社播发了有关大会 的动态、报告、决议案以及中华苏威爱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 中央政府主席等重要消息。
新 华 社
抗 战 时 期 的 无 线 广 播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起步时期(1949前) 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5) 挫折停滞时期(1966-1976) 复苏振兴时期(1977-1980中期) 发展繁荣时期(1980以来)
起步时期
早期的无线电事业:
红中社
延安台的变迁:
1940年春成立“广播委员会”,周 恩来主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陕 北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 电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 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 广播诞生纪念日。 人民广播对外广播的开始:1941年 12月3日,延安台开始定期播出日语 节目,主要是宣传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后 来这个日期被确定为人民广播对外 广播的开始时间。
客观上将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 引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传 播了无线电知识,使中国发展广播事 业走出了第一步,催生了中国人自办 广播事业。 但是,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 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 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
北洋政府 官办广播
民 国 时 期 的 矿 石 收 音 机
民国时期广播电 台的发轫
当时所用的收音机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广播的发展概述

8
• 《知了世界》:天气热得要命,窗门都 打开了,装着无线电播音机的人家,便 都把音波放到街头,“与民同乐” 〔4〕。咿咿唉唉,唱呀唱呀。外国我 不知道,中国的播音,竟是从早到夜, 都有戏唱的,它一会儿尖,一会儿沙, 只要你愿意,简直能够使你耳根没有一 刻清净。同时开了风扇,吃着冰淇淋, 不但和“水位大涨”“旱象已成”之处 毫不相干,就是和窗外流着油汗,整天 在挣扎过活的人们的地方,也完全是两 个世界。
2018/11/13
11
• 背景:国民党的黄金十年和抗日战争 • 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 • 广播在战争期间的社会动员能力;
抗战动员
四、中国产党的广播事业
• 中国共产党的广播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 报务活动中派生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 播电台从属于新华社,称新华广播电台。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 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 始播音,呼号为XNCR。延安台断断续续两年多 的播音,尽管时间不长,但这是中国人民广播事 业的开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 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2018/11/13
3
晚清时期的电报事业
• 背景:洋务运动(列强压迫下的近代化) • 政治和军事的需求(第一条电报线:天津机器局-北洋大臣衙门;津沪电缆) • 《电信条例》:第一条通讯法案
一、外国人在中国的广播活动
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创办了“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 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这 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第五章: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 (1922——1978)
第一节: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 广播的发展
00639《广播电视广告》复习资料

上篇广播广告第一章异军突起------电子传媒广播诞生考核知识点(一)广播诞生的条件和内在因素1.无线电学马可尼波波夫的发明2.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二)我国的无线电广播事业1.民营广播我国的第一座广播电视台2.我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3.台、港、澳广播事业考核要求识记:世界上及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领会:广播诞生的背景条件*************************************************************************************************** 1.1906年12月25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成功了。
KDKA是美国第一个试验性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
2.1922年12月,奥斯邦在上海设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并在1923年1月开始播音,这是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3.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1947年3月21日改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4.广播诞生的背景条件科学技术文化等的进步为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
经济、政治的需要是无线电广播产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 第二章优劣长短-----广播及广播广告的个性考核知识点(一)广播所使用的无线电波1.懂得什么是波长、频率、振幅2.什么是调幅广播,电波使用范围3.什么是调频广播,电波使用范围(二)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个性1.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的优势2.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的局限考核要求(一)识记:调幅广播调频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领会:不同形态广播的优劣长短(二)识记:广播及广播广告的6个优势和3个局限领会:6个优势3个局限对事业广播广告实践的意义应用:广播广告如何在实践中扬长避短***************************************************************************************************1.波长:是指每一个无线电周波的长度。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辉煌的第一章——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70周年

中 图 分 类 号 :G2 0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12 (0 I I 0 10 6 28 2 2 I )O 一 7 —2 0
14 9 0年 1 2月 3 O日建 立 的延 安 新 华 广 播 电 台 是 中 国共 产 央 认 识 到 了必 须 建 立 人 民广 播 电 台 ,将 加 速 建 立 自 己的 广 播 各 [于 党 历 史 上 第 ~ 个 广 播 电台 。这 一 天 ,延 安 新 华 广 播 电 台 发 出 电 台作 为“ 抗 日根 据 地 目前 对 外 宣 传 的 最 有 力 的武 器 ”2 的 正 义 声 音 响遍 全 中 国 。 它 宣 告 , 从 此 中 国 共 产 党 有 了 自 己 是 做 出 决 定 ,成 立 以周 恩 来 为 主 任 ,军 委 三 局 ( 讯局 ) 局 通
民党 东 北 军 、 西 北 军 抗 日 ,让 广 大 根 据 地 、 国统 区人 民 了 解 几 名 民工 分 成 三 班 , 日夜 都 在 工 地 上 ,饿 了 换 班 吃 饭 , 困 了
我 党 的方 针 政 策 都 是 极 为 不 利 的 ,于 是提 出 了 建 立 自 己 的广 就 蜷 曲身 子 在 地 上 打 个 盹 ,很 多 同志 的手 都 打 满 了血 泡 ,还 播 电 台 问题 。但 由 于 陕 北 工 业 落 后 等 的许 多 困 难 , 这 一 设 想 有 的 同志 累得 昏 了 过 去 。 经 过 几 个 月 的奋 战 ,他 们在 山坡 上
迫 切 愿 望 。早 在“ 安 事 变 ” 后 , 毛 泽 东 、周 恩 来 等 中央 领 树 和 一 尺 来 高 的 杂 草 ,还 有 很 多大 石 块 。 具 体 负 责 建 台 工 作 西 前 一 导 就 看 到 了我 们 没 有 广 播 电 台 ,对 于 建立 统 一 战 线 、 团结 国 的是 中央 军委 三 局 九 分 队 的指 战 员们 , 他们 不 畏 艰 苦 和 二 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帝国主义国家无视我国的主权, 私自输入无线电器材,私设无线电台的事有 增无减。到1925年交通部统计,美国在中国 设有广播电台18处,日本设有15处,英国设 有15处等,列强共在中国设立了58处广播电 台。
对于“国际共管”对中国的无线电的侵略行 为,中国共产党和爱国人士均进行了不停的斗争 。周恩来、李大钊、邵飘萍等发表文章对列强利 用广播干涉中国内政进行了揭露。 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的《装用广播无线电接 收机暂行规则》共23条,主要对安装广播无线电 接收机(即收音机)的手续、费用、注意事项, 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罚方法等都作了初步规定。中 国政府由原来对装用无线电接收机的无条件地取 缔,改变为有条件地限制,它客观上促进了我国 早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它每晚播出1小时,新闻类内容由《大陆报 》提供,大量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还播宗教性节 目《祈祷》和《布道》等。但是,奥斯邦私自运 进无线电设备,建广播电台一事触犯了1915年4 月,北洋政府公布的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 电信条例》。1923年4月间在北洋政府交通部、 外交部干涉下停止播音。其后,奥斯邦想另设一 个广播电台,因受干预也未办起来。
之后,传教士又相继创办了《特选撮要 每月纪传》(1823年,麦都思)、《天下新 闻》(1827年,纪德)、《东西洋考每月统 记传》(1833年,郭士力)、《各国消息》 (1838年,麦都思)等刊物。其中《万国公 报》(1868-1907年,林乐知)在教会报刊中 办刊时间最长,发行最大,影响最广。
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的土生葡人巴波沙中校 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这是在中国土地 上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之后出版了英文周报 《杂文编》;在广州还出版了英文的《广州纪录 报》、《中国丛报》等6种英文报刊;在香港还出 版了英文《孖剌报》、《德臣报》等,在上海还 出版《字林西报》,在天津创办了《中国时报》 和《京津泰晤士报》,在福州创办了《福州府差 报》和《福州捷报》等等。其中创办于1850年至 1951年停刊的《字林西报》在上海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
第一章 广播事业在 中国的兴起
从现在发现的史料来看,旧中国的广播 事业同近代化的报刊、通讯社一样也是首先 由外国人创办的。之后,中国受了外人的影 响才自己开办了无线电广播。但是旧中国并 没有办过正规的、社会性的有线广播 。
第一节 外国人在中国创建的广 播电台
一、广播电台创建前的外国人在中国的传播活动
1923年5月底,美商新孚洋行还在上海办 起了一座广播电台,开播不久,就因经费困难 又停办。 1924年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与《申报》 馆合作创办了开洛公司广播电台。该台址设在 法租界福开森路,是年5月开播,呼号为KRC ,发射功率为100瓦,一直持续到1929年9月结 束,是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较长 、影响较大的一座广播电台。
另外,中国最早的通讯社也是由外国人创办 的。 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设了远东分社,这 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通讯社。 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中 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基本上控制在外国人的手中, 其中虽然出现过中国人主持的报刊,但是其所有 权也大多归外国人。 1873年8月8日,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 报》,被视为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 刊。
新生活运动
1934年蒋介石在对中国工农红军连续发 动军事“围剿”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 “围剿”的同时,在中国江西省城南昌发起 的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运动。因 其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所以命名为 新生活运动。目的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 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论行动,用生活细节的 要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社会问题的不满, 以反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维护国民党的 统治。
一、 国民党政府的广播事业建立的背景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 一二”反 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 一五”反革 命政变。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破裂,独裁代替了 民主,内战代替了团结。 同时,也在全国建立了 中央通讯社(1924)和中央日报宣传机构(1927 )的新闻统治。陈果夫认为,广播是“宣传广义 的无上利器”,还应创办广播电台。
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①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礼为四维之首 , 就是规规矩矩,不犯上作乱。 ②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规定要拔上 鞋跟,扣齐钮颗;走路靠左,胸部挺起;和洽邻 里,同谋公益等。 ③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标准。 在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之下,绝对统 一,绝对团结,绝对服从命令。 ④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特别是军事化为 目标。随时准备捐躯牺牲 ,尽忠报国。
当时《中央日报》曾刊登“中央广播电台 的《通告》”,宣称:“嗣后所有中央一切重要 决议、宣传大纲以及通令通告等,统由本电台 传播。” (链接图) 1928年冬,陈果夫等人又提出扩充发射功 率计划。新的中央广播电台建在了南京江东门 外,于1932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正式 播出,呼号为XGOA,发射功率扩大为75千瓦 ,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强的广播电台。
中文商业报纸《上海新报》于1861年11月19 日创刊,之后英国商人安纳斯脱· 美查(Ernest Major) 等4人,又集资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了《申报》, 该报注意经营管理,注意采访写作和编辑,很快成 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报。之后,英国商人和中国商 人张叔和合资在上海又创办了另一个有影响的报纸 《新闻报》(1893年2月17日)。以上海为中心, 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也出版了外国人创办的大量商 业性报纸。
1934年2月19日 ,蒋介石在南昌成立了新 生活运动促进会,自任会长;7月1日,又成立 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自任总会长。1934年7 月~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为全面推行时期。其 间,新运总会由南昌迁到南京,聘请何应钦、 陈果夫、张群等33人为指导员,又增设妇女指 导委员会,以宋美龄为指导长。在全国各省、 直辖市、各县设立分会或支会 。这一运动受到 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反对和抵制,未得到广大 人民群众的支持,实际收效甚微,抗日战争爆 发后逐渐停止。
二、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的建立和发展
1928年在南京丁家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 的后院西南隅旷地建台,8月1日下午5时“中 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 “中央广播电台”,选定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 开幕之日播音 ,发射功率为 500瓦,呼号为 XKM。每天从9时到21时,间歇播音4小时。 节目内容有:新闻及决议案、军事消息、名人 演讲、施政报告、通令通告、气象及预报、音 乐等。
一、上海民营广播电台的建立和发展
上海是中国民营广播电台的发源地,也是民营广 播电台建立比较集中的地方,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广 播电台集中在上海。
上海新新公司负责人邝赞为了推销自己制造的 矿石收音机,于1927年3月19日开办了一座发射功 率只有50 瓦的十分简陋的“无线电话”广播电台 ,呼号初为XQX,后改为XCHA。主要用于播送唱 片,并转播南方戏曲。据现在发掘的史料看,新新 公司广播电台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二)无线电的发明和传入中国
1918年2月,北洋政府海军部和日本三井洋行签订 合同在北京东郊双桥建立大型无线电台。 1918年8月,陆军部和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签订 军用无线电借款合同。 1921年1月,交通部与美国费德里公司和加利福尼 亚州合众电信公司签订中美无线电报合同,利用美国借 款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的等地建立无线电台。
外商在上海开办广播电台,开了中 国广播事业的先河,收听“空中传音” ,也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增长了知识 ,尤其是填充了中国普通人的无线知识 缺乏的空白。这对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些电台也对中 国的无线电主权进行了侵犯。
三、北洋政府无线电广播法令的演变
无线电传入中国后,清政府原则上规定非经中 国政府批准,任何外国人不得在中国设立无线电 台,不得私自收发无线电报。1915年依此原则制 定了《电信条例》,规定无线电器材属军用品, 非经陆军部特别许可不得自由输入我国。还规定 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也不允许外国人在 中国境内私自设立无线电台,擅自收发无线电报。
第二节 中国自办广播事业的开端
一、 中国人自办的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 始正式播音,呼号为XOH,发射功率100瓦。
每天播音两小时,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及 物价报告等。创办人为刘瀚(1891—1941),字 东樵,河北通县人,是我国早期的无线专家,曾 在无线电学校任教,有比较丰富的无线电的理论 与实践经验。1923年春,担任东三省无线电台副 台长的刘瀚,经过反复试验后,终于创建了中国 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在此 以后,奉系当局又支持刘瀚购置新的广播设备创1928年12月公布了《中华民 国广播无线电台条例》,1929年8月又颁布了 《电信条例》。这两个条例对电台的管理,与 以前有关法规相比放宽了限度,不但规定政府 机关可以设立广播电台,而且也准许个人或团 体经营广播电台。这一政策出台使中国在30年 代前后,涌现出一批民营广播电台。
二、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广播电台
1922年12月美国商人奥斯邦(E· G·Osborn) 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大 陆报》馆合作,于1923年1月23日,租用了外 滩广东路三号大来洋行的屋顶,创办了“大陆 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该台的发射 功率为50瓦,呼号为XRO。这是中国境内所开 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国民党政府还建了福州台、河北台、西安 台、南京台、长沙台等,到抗日战争爆发前, 共建官办广播电台20多座。其中,第一座官办 地方台是1928年10月10日开播的浙江杭州广播 电台,发射功率最大的是江西台和汉口台,均 为5000瓦。
三、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的宣传
从1928年起国民党政府宣布进入“训政阶 段”,实行“党治”,推行“党化新闻界” 政策,使中央广播电台及其他官办广播电台 充当了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喉舌。
(链接图)
二、早期无线电广播法规的颁布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