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含创新学分)()
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打印修改)

58 10 68
4
4
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
24 10 34
2
2
会
财务审计
28 6
34
2
4
计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42 9
51
3
3
方
向
专 财
业 务
方 管
向 理
模 方
块 向
选
修 课审
计
资产评估 小计
证券投资学 财政学 高级财务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税务筹划
小计 财务审计 资产评估学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58 10 68
列)。
4
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课 程程 要类 求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考
学分分配
总
学 核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讲实
学
分类
年
年
年
年
授践
时
型 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4 0
34
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4 0
34
2
应用文写作
51 0
51
3
社会学概论
34 0
34
2
公 社交礼仪
学时 总
讲实
学
授践
时
172 172
34 34 34 34 34 34 17 17 17 17 34 34 34 34 34 34 17 17 427 427
考
学分分配
学 核 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分类
年
年
年
年
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3
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19版)

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19版)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与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组织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管理咨询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主要课程(群)大类基础课: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
专业课(专业基础、核心和选修课):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概论、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高级会计学、政府会计、审计学、税收理论、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研究方法等。
工程教育课:机械工程基础,电路分析基础等。
实践课:专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3.毕业生基本要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掌握会计工作所需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及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具备会计实践与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会计专业规范有清晰认知,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生最低毕业学分应达到152学分。
4.会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包括课程教学计划,实践周计划,专业选修课及高端课计划)·41··42··43··44··45··46·。
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是响应国家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号召,参考国内外著名高校会计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本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学术界、实务界对创新型高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
本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专业分析和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管理与综合分析工作,在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从事与会计、审计、行业分析相关的专业工作,或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术型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深造。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后,申请本院学术型硕士项目的,可优先入选硕博连读计划和学术实验班。
二、专业培养要求为了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等三个方面实现和谐统一,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熟悉和掌握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等知识。
2.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等系统知识。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其分析处理的工具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财务与会计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5.熟悉财务与会计的国际惯例及规则。
(二)能力要求1.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以及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创造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具有应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和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等。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能力。
(三)素质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2.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研究、求实创新等科学素质。
3.具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较为广博的综合文化素养。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10203)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和创新精神,熟悉中小企业、金融企业和外贸企业的财会实务,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及风险管理等专业能力,能运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解决实际财务问题并能撰写决策分析报告的综合素养,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社会适应能力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道德。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强,品行优良,行为规范。
3.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基本的竞争意识。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正确面对、理解社会竞争,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4.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
(二)业务素质能力方面1.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审计等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并了解国内外会计、审计领域的发展趋势。
2.熟悉中小企业、金融企业和外贸企业的财会实务,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及风险管理等专业能力,能准确地陈述、处理各类会计与财务事项,能撰写会计与财务工作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
3.具备会计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诚信做账,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科研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60+8学分,8为课外学分。
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会计和财务相关知识基础,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理论,具有高层次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以及优秀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高级财务会计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财务会计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金融、财政、税务等领域从事账务处理、财务分析、本钱管理、审计、绩效管理、税收等工作。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将形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具备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事务管理等实践能力;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具备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际经贸规那么及会计准那么,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初步的学术训练,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在财务会计、审计、金融、税收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财务会计相关的实践知识和高级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素养,预期能够胜任财务总监、审计主管、内控主管、投资总监、人力资源主管、纳税筹划等业务岗位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学科开展前沿,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本专业领域现象。
2.能够应用本学科基本原理、方法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3.能够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对本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 完成所从事的专业任务。
4.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会计学 基本层次专业课:企业管理概论,经济学基础,公司概论,组织行为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基础,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税务理论与实务,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实务等 高端层次专业课程:高级财务会计,高级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企业战略 专业特色课程:学术技能,会计热点问题,商业职业道德,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五、毕业生专业领域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能够胜任以下领域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管理咨询 等工作:
1.外资企业或涉外经营企业 2.各种类型的内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 3.国家各级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 4.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5.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 6. 管理软件开发行业
要求的各类实验、实践训练课程,含基本层次各类课程的实验和研讨、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实践训练
通识课。
As) 高端层次专业实践训练课程或模块(大一~大四年级):含毕业论文及参加完成创新创业计划项
目、暑期境外访学计划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被《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
艺术实践积分管理办法》认可的各类实践活动。
专业课程
实践训练课程
基本层次
Bj
Bz
Bs
高端层次
Aj
Az
As(1)基础课程模块Bj)基本层次基础课程模块(大一~大二年级):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可
满足非本专业性要求的基础理论课程。
Aj) 高端层次基础课程模块(大二~大四年级):面向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会
计类高端理论基础课程。
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管理学类专业代码:1102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会计、经济管理工作及本专业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理论和知识;2.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与技能;3.熟悉会计准则及相关的会计规范;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6.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学等。
2.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
3.本专业的专业实验课:ERP实验、西方经济学实验、会计学基础实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企业会计综合实验、审计学实验等。
4.本专业下设财务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两个专业方向。
学生应至少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课程,并按照要求学完该方向全部课程,达到合格。
(1)财务会计专业方向课:企业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咨询、税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财务与会计(双语)、会计理论专题等。
(2)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课: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税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公司财务战略、国际财务与会计(双语)等。
5.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需至少取得165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59学分,学科基础课33学分,专业基础课2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3学分,专业方向课12学分,综合素质选修课20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Accounting)
一、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名称:会计学
专业代码:110203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三峡、服务库区、面向全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对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理论及熟练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经院校及会计师事务所等领域从事会计、财务、审计实务以及会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外语、会计、财务、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国内外会计学理论与实务的动态和发展;强化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
4、具有运用熟练的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会计工作;
5、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8、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五、核心课程(用*号注明):
*管理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六、主要实验、主要实践环节及其具体内容
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企业财务分析;企业纳税筹划;军训及入学教育;公益劳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专业创新实践;发明专利;素质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
七、毕业学分及构成
(一)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70学分
(二)学分(学时)构成表(其中创新体系构成表见表8.5)
课方式等教学安排均由宣传部认定。
表8.2 学科专业理论平台的课程设置
(#标注为“博学计划”班学生必修的课程)
的需要,在此项中设置4-6学分的学科前沿课程。
业特点自行规定。
②“就业指导”课以讲座的形式开课,由招生就业处安排教学并认定学分。
③“公益劳动”课的学分由各院系认定。
④必修环节用“﹡”标注。
EI、ISTP、SSCI、AHCI、ISSHP。
九、辅修培养要求
校审人:权英淑
院(系)领导:教务处长:主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