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叶及叶类药材
药用植物学04第三节 叶

•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
•
三出复叶
•
掌状复叶
•
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双数羽状复叶、
•
二回羽状复 叶、三回羽状复叶)、
•
单身复叶
复叶与生有单叶的小枝的区别:
1. 复叶的叶轴的顶端无顶芽,而小枝的顶端具顶芽; 2. 复叶小叶的腋内无侧芽,总叶柄的基部才有芽,而小枝的每一单叶叶腋内均有
(清热除烦,口舌生疮,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
二、叶的组成
1.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薄而扁平绿色。叶片 的全形称叶形,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之分,顶端 称叶端或叶尖,基部称叶基,边缘称叶缘。叶 片内分布许多叶脉。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 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
2. 叶柄:叶片与茎连接的部分,常呈圆柱形,半 圆柱形或稍扁平,上表面(腹面)多有沟槽。 其形状随植物种类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苞中的各个苞片,称总苞片; 小苞片: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柄上或花的花萼下较小
的苞片称小苞片 。 佛焰苞: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外面,常围有一片大型
的总苞片,称佛焰苞,如天南星、半夏等。
叶的变态2:
鳞叶:鳞茎上的叶、根茎球茎上的退化叶、 地上茎上的退化叶、鳞芽上的鳞片
叶的变态3:
刺状叶:由叶片变成的坚硬的刺状叶。 刺槐的刺是由托叶变的,小檗的叶变 成三棵针。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第三节 叶
一、概述
叶的生理功能 :
1. 光合作用
2. 蒸腾作用
3. 气体交换
4. 此外还有贮藏、繁殖作用
药用的叶很多,例如: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植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2、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由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3、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结构,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呈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4、异型叶性:通常每一种植物具有特定形状的叶,但也有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型叶性。
5、双悬果:伞形科的植物的分果由两个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分离成两个分果瓣,分着悬于中央果柄的上端,特称双悬果。
6、无限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有形成层,可进行增粗生长。
7、模式植物细胞: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示意说明,把这个细胞叫做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8、药用植物:在生活中,凡是在医疗、诊断、保健、预防疾病以及其他方面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统称药用植物。
9、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如葱、蒜、小麦等。
10、颖果: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薄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如稻、麦、玉米、薏苡等,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蝶形花冠:花瓣5片分离,排成蝶形,上面一片最大称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称翼瓣,最下面两片形小且上部稍联合并向上弯曲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如大豆、甘草等豆科植物。
12.维管束:是在植物进化到较高级的阶段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时才出现的组织,它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13.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14.坚果:果皮坚硬,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板栗、榛子等壳斗科植物的果实,这类果实常有总苞(壳斗)包围。
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共5篇)

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共5篇)第一篇: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鉴定)_表皮中药鉴定学丨叶类中药(叶类中药的鉴定)叶类中药药用部位一般为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这类中药称叶类中药。
叶类中药多为单叶,如枇杷叶;少数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个别以叶的一部分入药,如桂丁,为肉桂叶柄。
叶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观察其特征时常需将其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
一般应注意叶片的形状;长度及宽度;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及有无毛茸和腺点,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叶片的质地;叶柄的有无、形状及长短;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及茎枝的有无;以及叶片的气和味等。
二、显微鉴定叶的组织构造常由叶的表皮、叶肉及叶中脉三个部分构成,要注意观察每个部分的构造特征。
通常作叶中脉部分的横切面,同时还应做叶片的上下表面制片或者粉末制片。
(一)表皮1.横切面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特征及附属物,如角质层、蜡被、结晶体、毛茸的种类和形态及内含物等。
表皮多为 1 层细胞,亦有为 1 层以上细胞的复表皮,如夹竹桃叶。
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有较大的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
有的表皮细胞较大,内含葡萄状钟乳体,如桑科植物桑叶,或含螺旋状钟乳体,如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有的表皮细胞内含簇状橙皮苷结晶体,如唇形科植物薄荷叶;有的表皮细胞内含黏液质,如豆科植物番泻叶。
表皮外壁常被角质层,尚可见腺毛、非腺毛和气孔等。
2.表面制片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弯曲程度及增厚情况;平周壁有无角质层、皱纹或突起;毛茸的种类、形状和密度;气孔的类型及密度等。
表皮细胞一般多为略等径性的多边形细胞,在叶脉附近或叶脉部及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细胞则是长方形,其长径与中脉相平行。
各种表皮细胞的垂周壁显示不同程度的平直或弯曲,如枇杷叶的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而下表皮较弯曲;薄荷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较弯曲;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等。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重重点考点

药用植物生药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40 分)1、植物中最主要的输导组织是导管。
筛管存在于韧皮部由一系列长管活细胞组成。
3、自茎上长出的不伸入土中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是气生根。
最初长出来的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主根。
4、叶的组织中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是叶肉。
叶痕是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5、叶轴短缩,在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呈掌状展开的小叶是掌状复叶。
叶轴生有三片小叶的复叶叫做三出复叶。
6、花的萼片彼此分离的称为离生萼。
7、闭果中最普遍的一种,果皮较薄而坚韧,内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离生的是瘦果。
由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发育成,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肥厚,内果皮木质的称核果。
8、十字花科果实为:长角果或短角果;豆科果实为:荚果;伞形科果实为:双悬果。
9、起滋补作用的生物化学成分是多糖类。
10、与碘化钾反应有沉淀(棕红色)的是生物碱。
在紫外灯下发蓝紫光的是香豆素类。
11、厚朴(木兰科植物药用厚朴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和五味子(木兰科中华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化学成分是木脂素类。
12、树皮多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秋季采收,叶和全草多在生长最旺或未结果时期采收。
13、将药材用其他液体辅料来拌炒的方法叫做炙。
煨指药材包埋在另一种物质中加热的方法。
14、2002.6.1 起实施GAP 即对包括种子、栽培、采收、加工、贮藏、流通等各环节进行控制。
15、冬虫夏草以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入药。
灵芝以干燥子实体入药,茯苓以干燥菌核入药。
16、绵马贯众基本存放超过一年就失去药用价值。
17、麻黄粉末有:电话听筒型气孔保卫细胞,嵌晶纤维,主含生物碱。
18、细辛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
(甲基丁香酚)19、大黄横切面有“星点”,粉末含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具缘纹孔导管。
(有黏性)20、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类的盐酸小檗碱。
21、白芍(毛茛科的芍药干燥根)炮制时应先煮到透心熟再晒干。
赤芍为芍药、川赤芍干燥根。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习题

维管柱
初生木质部一般六原型以下
初生木质部一般为多元型
髓
一般无
一般有
相同点
均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具有根毛;均为辐射性维管束
1)表皮:单层细胞,无细胞间隙,不角质化,没有气孔,有根毛
①外皮层:一层细胞,表皮破坏后,壁增厚并栓质化,起保护作用
2)皮层②皮层薄壁组织:多层细胞。兼有吸收、运输和储藏作用
③内皮层:一层细胞,有凯氏带(横切面为凯氏点或马蹄形)和通道细胞
①中柱鞘:一层薄壁细胞,紧贴内皮层,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3)维管柱a.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②辐射维管束b.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c.髓:单子叶植物和个别双子叶植物具有
⑶侧根的形成
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为内起源,发生位置常是固定的,故侧根常在母根表面排成规律的纵行。
初生韧皮部:已被挤成颓废组织,散布于次生韧皮部与栓内层之间的某些部位
维管柱初生木质部:被保留在中心或髓与次生木质部之间的某些部位
髓:双子叶植物初生木质部一直分化至根的中央,故双子叶植物一般没有髓
根的次生结构主要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二者分别是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他们的活动如下:
次生木质部在内,次生韧皮部在外,相对排列;
2)块根:主要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如何首乌
⑵支柱根:能增强支持作用,常于茎或近基部的茎节上产生,为不定根,如薏苡
⑶攀援根:茎茎上生出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如石斛、吊兰
⑸呼吸根:根向上生长,暴露于空气中以进行呼吸,如红杉
⑹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呈须状,如浮萍、睡莲
1)全寄生植物:不含叶绿体,
⑺寄生根:寄生植物长生的,深入寄主植物的不定根如菟丝子
叶类生药

叶类生药
1、叶类生药:以植物的叶入药的药材总称,大多数为成熟的叶,药用部位有单叶,复叶的
小叶,带叶的嫩枝及叶柄等
2、性状鉴别要点:组成,形状,大小,表面特征,气味鉴定。
3、显微鉴别要点:表皮,叶肉,叶脉
气孔指数:叶片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占同面积内表皮细胞与气孔数之和的百分比。
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方的平均栅栏细胞数。
脉导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买到的数目。
3、大青叶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产地:河北,陕西,江苏,安徽。
性状鉴别:多皱缩弯曲,有的破碎。
完整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倒披针形。
上表面灰绿色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与叶柄合成翼状。
质脆易碎。
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各1列细胞。
②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栅栏组织3-4列,近长方形。
③主脉处上下表皮细胞内侧各有数列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中间一个较大。
粉末:绿褐色。
①靛蓝结晶,蓝色,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多聚集成堆,多家于叶肉细胞中。
②橙皮苷结晶,淡黄绿色或无色,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③下表皮细胞周壁稍弯曲,略呈连珠状增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④厚角细胞纵断面长方形,较多。
⑤网纹及螺纹导管。
化学成分:菘蓝苷,无机元素。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药用植物学-叶

掌状网状脉
羽状网状脉
掌
弧
状
形
网
脉
脉
序
直出平行脉
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一)叶片的分裂
1.常见的叶片分裂有羽状分裂、掌状分裂和三出分裂3 种。 2.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 全裂。
(二)单叶和复叶
1.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如女贞。 2.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叶片。复 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上的着生叶片的 轴状部分称叶轴,复叶上的每片叶称小叶, 其叶柄称小叶柄。 根据小叶数目的不同和在叶轴上的排列方式 不同,复叶又可分为三出复叶(大豆)、掌 状复叶(人参)、羽状复叶(月季)、单身 复叶(柑橘)。
4.簇生 簇生指两枚或者两枚以
上的叶着生在短枝上成簇 状,如银杏。
课后思考: 单叶和小枝容易混淆,如何区分?
谢谢
2.叶脉是叶片的维管束,输导和 支持作用。
(二)叶柄
茎与叶片的连接部位。一般为圆柱形、半圆形或 稍扁平。上表面多有沟槽。
金合欢—叶状 铁线莲—卷须状
凤眼莲—囊状
伞形科—鞘状
(三)托叶
1.叶柄基部的附属物 2.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线状
腋生叶状
卷须状
刺状
二、叶的形状
叶脉和叶序
1.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 作用。 2.其中最大的叶脉称为主脉或中脉,主脉 的分枝称为侧脉,侧脉的分枝称为细脉。 3.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主要类型:分叉脉序、平行脉序以及网状 脉序。
叶
一、叶的形成和形态
1.叶的组成 2.叶的形状 3.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4.叶序
一、叶的组成
1.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组成, 如桃、梨、山楂等。
药用植物学(5-8章)

一、选择题:1.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科B.纲C.目D.属E.种2.高等植物真菌细胞的主要成分为()A.果胶质B纤维素C半纤维素D木质素E几丁质3.真菌的细胞通常缺少()A细胞核B细胞壁C原生质D质体E液泡4.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称为()A菌核B子实体C子座D根状菌素E孢子囊5.菌丝体能产生根状菌索的是()A茯苓B脱皮马勃C大马勃D银耳E蜜环菌6.藻类植物的植物体称为()A.原丝体B原叶体C原植体D色素体E载色体7.构成地衣体的真菌绝大部分属于()A鞭毛菌亚门B接合菌亚门C子囊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E半知菌亚门8.决定地衣体形态的多是()A真菌B藻类C温度D湿度E基质9.苔藓植物的孢子落地后萌发形成()A孢子体B原叶体C原丝体D茎叶体E合子10.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A孢子体发达B孢子体退化C配子体发达D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E配子体不能独立生活11.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A原丝体B原叶体C原植体D外植体E颈卵器12.蕨类植物的大型叶幼时()A折叠B拳卷C外翻D退化E萎缩13.裸子植物的叶形极少数为( )A.针形B.鳞片形C.条形D.阔叶E.线形14裸子植物茎维管束的木质部中没有( )A.管胞B.木薄壁细胞C.木纤维D.射线E.射线细胞15.药用被子植物占中药资源总数的( )A.78.5%B.50%C.75%D.95%E90%16.被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是( )A.管胞B.导管C.筛管D.筛胞E.伴胞17.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块根断面具有( )A.星点B.层纹C.云锦花纹D.同心层纹E.车轮纹18.丹参根的外皮为( )A.黄色B砖红色C.揭色D.土黄色E.棕色19.地黄的入药部位是膨大的( )A.块根B.圆锥根C.根茎D.块茎E.球茎20.药材“南板蓝根”的原植物为( )A.十字花科菘蓝B.马鞭草科大青C.爵床科马蓝D.菊科马兰E.蓼科蓼蓝21.天南星和半夏的入药部位是( )A.根茎B.球茎C.块茎D.鳞茎E.小块茎22.药材“西红花”是植物的( )A.雄蕊B.雌蕊C.花柱D.柱头E.子房23.裸子植物体中,其疏导水分作用的是()A.导管B.筛管C.管胞D.筛胞24.叶轴做一次分轴,在分枝上又形成羽状复叶,这种叶称为()A一回羽状复叶B二回羽状复叶C三回羽状复叶D四回羽状复叶25.苹果的果实属于()A干果B裂果C聚花果D肉质果26.花中具子房上位,2心皮,子房一室,其用花程式的表达方式为()A.G(2+1)B.G(2:1)C.G(2:1)D.G(2:2)27.草酸结晶一般以不同的形状分布在()A.细胞核中 B线粒体中 C细胞液中 D细胞质中 E质体中28.常称为莲蓬的是植物莲的()A花梗 B花萼 C花序托 D花托 E总苞29.松科植物的心皮在形成球果时称()A大孢子叶 B苞鳞 C珠鳞 D种鳞 E鳞盾30.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属于()A鞭毛菌亚门B接合菌亚门C子囊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E半知菌亚门31.药材茯苓来源于原植物的()A子实体 B子座 C子囊果 D核 E根状菌索二、填空:1.植物界的分类单位(等级)是、、、、、、 .2.一种植物完整的学名是由、、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31
医学课件ppt
32
叶的组织构造
医学课件ppt
33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 1、叶柄的构造
•
形 状——横切面半圆形、圆形
、三角形等,向茎一面平坦或凹下,
背茎一面凸出。
• 构 造——与茎相似,外为表皮
,内为皮层,皮层中有厚角组织,或
有厚壁组织。皮层中维管束的结构和
幼茎中的维管束相似,木质部居上(
叶的组成
• 完全叶 叶片、叶柄、托叶。不全者为不完全叶 ,桃、柳为完全叶。女贞有叶片、叶柄无托叶, 龙胆、石竹仅有叶片。
• 1、叶 片 叶形、叶裂、叶脉 • 2、叶 柄 支持叶片,圆柱形、半圆柱形或稍扁
平。 • 3、托 叶 叶柄基部附属物,常成对生于叶柄基
部两侧,形状多样。在发育过程中有保护幼叶叶 片作用。成长后脱落或医学不课件脱ppt 落,一般细长。 6
3
• 许多植物的叶,如番泻叶、大 青叶、艾叶、桑叶、枇杷叶等都 是常用的中药。叶的形态是多种 多样的,其对于中草药的识别鉴 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医学课件ppt
4
• 叶--识别植物的重要依据
• 叶生长周期长(比花),是识别植物的 重要依据。
• 对植物进行描述时,叶形态的描述较详 细,有人认为叶的脉纹与人指纹相似,是鉴 别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
4 叶缘形状
医学课件ppt
13
羽 状 分 裂
(二)叶片的分裂 掌 状 分 裂
掌状浅裂
掌状深裂
掌状全裂
• (三)叶片的质地
• 膜 质 薄而半透明(麻黄、天麻鳞片叶) • 纸 质 薄而柔韧似纸(大叶糙苏) • 草 质 薄而柔软(薄荷、商陆、藿香) • 革 质 厚而坚韧,略似皮革(枇杷、夹竹桃) • 肉 质 肥厚多汁(芦荟、马齿苋、景天)
医学课件ppt
1
叶及叶类药材
医学课件ppt
2
• 1、了解叶的组成和形态。 • 2、掌握单叶和复叶。 • 3、掌握叶序类型。 • 4、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 5、掌握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 6、了解裸子植物叶的构造。 • 7、熟悉叶类药材。 重点:叶序。
难点:叶的形态及医学课叶件p类pt 药材。
35
医学课件ppt
36
根据气孔器周围是否有副卫细胞 及其排列方式的不同,双子叶植物的 气孔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无规则型 不等型 平列型 横列型
西瓜 景天
豇豆 医学课件ppt
石竹
37
• 2、叶片的构造
• (1)表 皮
• 上表皮、下表皮——通常一层生活细胞 ,也有多层细胞,称复表皮(夹竹桃、海桐 叶、印度橡胶树)。
• 3、轮 生——(夹竹桃、直立百部、轮叶 沙参)
• 4、簇 生——(银杏、枸杞、落叶松)。
医学课件ppt
24
叶序的类型
医学课件ppt
25
互生叶序——杜仲 对生叶序——薄荷
医学课件ppt
26
对生叶序——忍冬 二列状对生——小叶女贞
医学课件ppt
27
轮生叶序——夹竹桃 簇生叶序——银杏
医学课件ppt
• 一般无叶绿体,外壁较厚,常具角质层 ,表皮细胞不规则形,侧壁波浪状,彼此嵌 合。
• 表皮两面均有气孔,下表皮气孔多些。
医学课件ppt
38
1.表皮——包 在叶的最外层, 有保护作用。
28
四、异性叶性及叶的变态
• 异性叶性——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状的叶 。
• 如人参1年生的只有1枚三出复叶,
•
2年生的有1枚掌状复叶,
•
3年生的有2枚掌状复叶,
•
4年生的有3枚掌状复叶,
•
以后每年递增1枚复叶。
医学课件ppt
29
异形叶性 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医学课件ppt
30
叶的变态 (一)苞片和总苞 (二)鳞叶 (三)叶卷须 (四)捕虫叶 (五)叶状柄 (六)叶刺
蕨类及裸子植物:银杏
医学课件ppt
18
医学课件ppt
19
二、单叶与复叶
(一) 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有一个叶片的叶(女贞 ) (二) 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五加、合欢 )
1、三出复叶 小叶三片,着生在小叶柄顶端 2、掌状复叶 小叶三片以上,叶轴短,小叶着生在 总叶柄顶端,成掌状排列。 3、羽状复叶 叶轴长,小叶大多着生在叶轴两侧, 成羽状排列。 ⑴ 单(奇)数羽状复叶:苦参、槐叶 ⑵ 双(偶)数羽状复叶:皂荚、落花生 ⑶ 二回羽状复叶:合欢、云实 ⑷ 三回羽状复叶:南天竹 4、单身复叶 总叶医柄学课顶件p端pt 有一片发达的小叶,两20侧
叶片(blade)
叶柄(Petiole)
托叶(Stipule)
医学课件ppt
7
(一)叶片的形态
1、叶片的形状 2、叶尖的形状 3、叶基的形状
4、叶缘的形状
医学课件ppt
8
1 叶片形状
医学课件ppt
9
1 叶片形状
医学课件ppt
10
2 叶尖形状
医学课件ppt
11
3 叶基形状
医学课件ppt
12
医学课件ppt
16
平行脉序
(四)叶脉及脉序
A、平行脉序 B、弧形脉序 C、网状脉序 D、叉状脉序
弧形脉序
网状脉序
叉状脉序 医学课件ppt
17
叶脉与脉序
1.网状脉序
⑴羽状网脉 ⑵掌状网脉
2.平行脉序: 单子叶植物多见(4种) ⑴ 直出平行脉 ⑵ 横出平行脉 ⑶ 弧状平行脉 ⑷ 辐射脉
3.二叉脉序(原始) 多级二叉分枝:
腹面),韧皮部居下方(背面),两
者之间常有形成层,形成层活动短暂
,维管束合并或分裂变化很大 。
医学课件ppt
34
2、叶片的构造 · 一般双子 叶植物叶片有上 下之分,将叶片 作横切面,从外 到内分为表皮、 叶肉和叶脉3部 分。。
医学课件ppt
上表皮 维管束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孔下室 气孔 保卫细胞
• 叶脉和脉序
• 主脉、侧脉和细脉
• 分叉脉序(蕨类普遍,种子植物银杏)。
• 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直出平行脉(淡
竹叶)、横出平行脉(芭蕉)、射出平行脉 (棕榈)、弧形脉(黄精、车前)
• 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掌状网脉、羽状
网脉,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网状脉,如薯蓣, 天南星,但叶脉末梢大多连接,没有游离脉梢, 可区别于双子叶植物。
单叶和复叶
医学课件ppt
21
掌状复叶 单身复叶
掌状三出复叶
羽状三出复叶
医学课件ppt
22
二回羽状复叶
双数羽状复叶
单数羽状复叶
医
• 1、互 生——交互而生,沿茎枝作螺旋状 排列(厚朴、杜仲)
• 2、对 生——交互对生(薄荷、忍冬、龙 胆)、二列状对生(小叶女贞、水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