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L-阿拉伯糖产品作用及机理 阿拉伯糖如何降血糖

合集下载

唐和唐功能性“白糖”L-阿拉伯糖

唐和唐功能性“白糖”L-阿拉伯糖

唐和唐功能性“白糖”L-阿拉伯糖作者:杨志涛白福来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2年第03期随着人们饮食習惯的日益科学化,白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热量过剩、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害日益严重。

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白糖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营养学家推荐的白糖每日摄入量为30-40g。

如果不加注意,这个限量非常容易突破。

而且越来越多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会被添加大量的糖类甜味剂,使我们很容易就会摄入过多的糖分。

“与甜为友,与糖为敌”,成为白糖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悖论,也是寻求突破必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点。

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生产L-阿拉伯糖,产品品质在同行中是最好的,产品含量可以达到99.5%以上。

鉴于此,唐和唐公司自2008年以来先后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山东省糖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各大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专门针对L-阿拉伯糖在食品中的应用做了大量实验。

现就此次2012FIC展会之际,向各位展商展示我们的高纯度L-阿拉伯糖。

唐和唐L-阿拉伯糖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气味,分子量150.13,熔点159160℃,相对密度1.625,甜度为蔗糖的60%左右,易溶于水,但溶解度稍低于蔗糖,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

唐和唐L-阿拉伯糖特点1源头阻断糖分吸收饮食是人体血糖的唯来源。

人体摄入的食物,到达小肠后必须在糖苷酶的作用下,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而糖分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

可以说,血糖的高低,小肠内糖苷酶的强弱是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L-阿拉伯糖通过抑制小肠内糖苷酶的活性,使食物无法变为葡萄糖,也就无法转化为血糖,而是通过消化道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在源头上阻断血糖的生成,并且在降低动物内脏器官脂肪积累,减缓体重增长、降血压,抑制血压升高等方面也有良好的作用。

2修补骨骼肌,激活人体自身血糖调控系统骨骼肌是跨关节附着在骨骼上的横纹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可以说我们身体的每个活动都是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

L阿拉伯糖

L阿拉伯糖

关于L-阿拉伯糖的综述摘要:1、L-阿拉伯糖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其甜味是蔗糖的50%2、L-阿拉伯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之功效,而且效果明显,被日本国用做糖尿病和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3、L-阿拉伯糖还可以作为无糖的甜味剂,安全无副作用,比木糖醇强,在蔗糖中添加3.5%L-阿拉伯糖,能有效地阻止糖的吸收;4、结论:L-阿拉伯糖是无糖劲酒的最佳选择,比木糖醇有更多的优点,也是降脂、降糖保健品的功效成分;缺点是价格每公斤比木糖醇贵4-5倍。

一、基本信息L-阿拉伯糖广泛存在于粮食、水果等皮壳里,几千年来人们都食用L-阿拉伯糖,但是现代社会由于农药、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抛弃了粮食、水果的皮壳,导致了日常饮食中几乎摄入不到L-阿拉伯糖等功能性无热量糖,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三高一超”的富贵病。

人类食用的糖类,如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饮料所含糖类,大部份均是d-型,如 d-葡萄糖,d-果糖。

因为人体的酶系只能代谢d-型糖类,即使是摄人 d-型和 L-型混合的糖类,人体亦只消化吸收其d-型部分,而 L-型部分,则成为无能量物质被排泄掉。

之所以提出研究 L-型糖,是为适应社会上摄人热量过高,产生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特殊人群的需要。

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就L-阿拉伯糖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临床试验表明L-阿拉伯糖对蔗糖的代谢转化有阻断作用,使得其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二、结构与功能(一)结构L-阿拉伯糖,原是一种从阿拉伯树分泌的胶体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右旋单糖,它广泛的存在于植物中,但是很少以游离的形式存在,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胶体、半纤维素、多糖及某些糖苷中。

L-阿拉伯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有玉米皮、玉米棒芯、稻子、麦子等谷类以及甜菜、苹果等植物细胞壁的办纤维素和果胶质中。

L-阿拉伯糖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无气味,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50%左右),熔点为159-160℃,溶于水和甘油,而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L-阿拉伯糖可在甲醇和乙醇中得到结晶,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

L-阿拉伯糖简介

L-阿拉伯糖简介

研发中心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了解L-阿拉伯糖的基本信息和功能、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2、实验内容2.1 L-阿拉伯糖简介L-阿拉伯糖,又称树胶醛糖、果胶糖;是一种戊醛糖,分子式为C5H10O5。

在自然界中L-阿拉伯糖很少以单糖形式存在,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胶质、半纤维素、果胶酸、细菌多糖及某些糖苷中。

其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

2.2 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能2.2.1抑制血糖升高由于阿拉伯糖对蔗糖的抵制作用使得人体餐后血糖明显降低。

在蔗糖中添加3%L-阿拉伯糖,可以抑制60%蔗糖的吸收,同时也抑制了血糖值少升高60%左右。

由于血糖值对胰岛素的连锁反应,使得胰腺分泌胰岛素更加平稳,减少对胰腺的破坏,从而延长胰腺寿命,延缓得糖尿病的时间。

具有保护和修复胰腺的作用。

2.2.2 抑制肥胖L-阿拉伯糖抑制蔗糖的吸收,未被分解的蔗糖在小肠末端被微生物利用,产生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抑制肝脏合成脂肪。

另外L-阿拉伯糖对吸收蔗糖有抑制作用,减少了糖转化成脂肪的几率,体内新脂肪产生下降,达到减肥的目的。

2.2.3 润肠通便L-阿拉伯糖能够抑制蔗糖的吸收,未被吸收的蔗糖和阿拉伯糖进入大肠后,会大量增殖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等厌氧菌,起到增强肠道功能、预防和延缓肠道疾病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垃圾等快速清理,最终以液体或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食用阿拉伯糖会有轻微腹泻感及排气增多等感觉属正常排毒现象。

长期食用阿拉伯糖会使人体内垃圾和毒素排放干净,起到预防疾病,美容护肤的作用。

2.2.4 解酒护肝阿拉伯糖具有解酒保肝作用,喝酒后没有酒味。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能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无害的。

乙醛转化成乙酸的速度决定了酒精对人体肝脏的伤害程度。

如果乙醛不能迅速转化成乙酸,则对肝脏损伤非常严重。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Tlogy科技添加剂与营养52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4月L-阿拉伯糖,又被称为L(+)-树胶醛糖、L(+)-阿戊糖、果胶糖等,英文名称为L-Arabinose。

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糖,L-阿拉伯糖需要一个被国人和世界认识并接受的过程。

为了更好的了解L-阿拉伯糖,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和唐”)委托北京营养源研究院进行了对L-阿拉伯糖的研究实验,对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进行了重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L-阿拉伯糖能够从源头阻断糖分吸收。

饮食是人体血糖的唯一来源,人体摄入的食物到达小肠后必须在糖苷酶的作用下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而糖分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

可以说,小肠内糖苷酶的强弱是决定血糖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唐和唐委托北京营养源研究院所做的实验数据表明,L-阿拉伯糖通过抑制小肠内糖苷酶的活性,使食物无法变为葡萄糖,也就无法进一步转化为血糖,而是通过消化道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在源头上阻断血糖的生成(见图1)。

唐和唐通过与北京营养源研究院合作,对L-阿拉伯糖在含糖市售预包装食品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索,L-阿拉伯糖在不同含糖食品中其葡萄糖生成抑制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杏仁露、王老吉凉茶>银鹭八宝粥>维他型豆奶粉、大白兔奶糖、好丽友蛋黄派>奥利奥巧克力原味夹心饼干。

L-阿拉伯糖抑制反应体系中葡萄糖生成能力较强;在可能有效用量方面,对于杏仁露和王老吉凉茶,当L-阿拉伯糖添加量为1%蔗糖含量时其对葡萄糖生成已有良好抑制效果(大于60%),在其他食品中当L-阿拉伯糖添加量约为5%~10%蔗糖含量时,其葡萄糖生成抑制率接近50%。

第二,修补骨骼肌,激活人体自身血糖调控系统。

骨骼肌是跨关节附着在骨骼上的横纹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可以说几乎人体的每一个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

骨骼肌和人体血糖水平息息相关,人体中85%的血糖通过骨骼肌利用转化为能量和体力,是人体用糖的关键场所;其次,骨骼肌承担人体70%以上的糖原储存,当人体血糖高的时候骨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白福来 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和唐发现L-阿拉伯糖对人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小肠内糖苷酶活性从而调节血糖含量、激活人体自身血糖调控系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几个方面。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体 现在 以下 四 个 方面 。
吉 凉 茶 >银 鹭八 宝 粥 >维 他 型 豆 奶 粉 、 大 白兔
第 一 ,L 一阿 拉 伯糖 能 够 从 源 头 阻 断 糖 分 吸 奶 糖 、 好 丽 友 蛋 黄 派 >奥 利 奥 巧 克 力 原 味 夹 心
收 。饮 食 是人 体 血糖 的 唯一 来 源 ,人 体 摄入 的食 饼 干 。 L 一 阿拉 伯 糖 抑 制 反应 体 系 中葡 萄 糖 生 成 物 到பைடு நூலகம்达 小 肠 后 必 须 在 糖 苷 酶 的作 用 下 才 能 被 分 能 力较 强 ,在 可 能 有 效 用 量 方面 ,对 于 杏 仁 露 解 成 葡 萄 糖 :而 糖 分 只 有 被 分 解 成 葡 萄 糖 后 才 和 王 老吉 凉 茶 ,当 L 一 阿拉 伯 糖添 加量 为 1 % 蔗 能被 小 肠 粘膜 吸收 进 入血 液 , 形 成 血糖 。 可 以说 ,
制率 接 近 5 0 %。 第 二 ,修 补 骨 骼 肌 ,激 活 人 体 自身 血 糖 调 控 系 统 。 骨 骼 肌 是 跨 关 节 附着 在 骨 骼 一 L的 横 纹 肌 ,是 人 体 运 动 的 动 力器 官 ,可 以说 几乎 人 体
的 每 一 个 活动 都 是 通 过 骨 骼 肌 的收 缩 来 完 成 的 。
阿 拉 伯 糖 在 含 糖 市 售 预 包 装 食 品 中 的 实 际 应 用
研 究 实验 ,对 L 一阿 拉 伯 糖 的 主 要 功效 进 行 了重 进 行 探 索 ,L 一 阿拉 伯 糖 在 不 同含 糖 食 品 中其 葡
点 分析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L 一阿 拉伯 糖 的功 效 主 要 萄糖 生成 抑 制作 用 的大 小依 次 为 杏仁 露 、王老

科学研究L-阿拉伯糖护肝解酒功能及机制

科学研究L-阿拉伯糖护肝解酒功能及机制

科学研究L-阿拉伯糖护肝解酒功能及机制关于饮酒对于最近大家热议的阿里性侵事件,小编也是气愤不已。

在畸形的“劝酒文化”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女性。

对于酒大家是又爱又恨,喝酒又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活跃气氛又增强情调。

但是长期且大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能引发口腔和咽喉癌、结核、心脏病、乳腺癌、肝硬化、胰腺癌等众多疾病,在过量饮酒引发疾病的患者中,肝硬化的比例最高,占比为50%。

对于想喝酒或者又不得不喝酒的场合,我们可以尽可能提前吃一些达到护肝解酒的功效的产品,减少酒对身体的伤害,并保持一定的清醒。

L-阿拉伯糖护肝解酒功能及机制L-阿拉伯糖作为我国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具有抑制蔗糖吸收、控制血糖升高、增殖肠道有益菌、养肝解酒等多种功效。

其和解酒相关的应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用于解酒和护肝。

研究发现,L-阿拉伯糖通过提高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从而能有效提高饮酒者对酒精的代谢能力。

其作为解酒剂,可以直接用温水冲服或添加在酒、饮料中食用,食用方便,而且对身体没有损害。

以下是关于L-阿拉伯糖养肝解酒功能的实验:本实验以L-阿拉伯糖不同剂量,在饮酒前、饮酒中和饮酒后三个时间段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灌胃,记录醉酒数量和醒酒数量及时间,研究不同剂量L-阿拉伯糖对小鼠解酒效果的影响,提供L-阿拉伯糖对人体保健作用的实验报告和数据支持,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促进L-阿拉伯糖在食品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一、酒前服用L-阿拉伯糖对小鼠醉酒的影响实验方式<<为了检验饮酒前服用L-阿拉伯糖效果,除对照组外,二锅头白酒灌喂前30min对四组小鼠分别给予低剂量(2g/kg体重)、中剂量(4g/kg体重)、中高剂量(6g/kg体重)、高剂量(10g/kg体重)四个不同剂量L-阿拉伯糖灌喂,观察翻正消失时间和翻正恢复时间。

实验结果<<对照组和低剂量L-阿拉伯糖组在1h内全部醉酒,中剂量组有7只醉酒,中高和高剂量组则无醉酒现象。

L-阿拉伯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发展

L-阿拉伯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发展

L-阿拉伯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发展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第10期食糖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其中蔗糖是主要代表。

蔗糖的使用由来已久,尤其是儿童对蔗糖甜味的特有味感依赖性是难以替代的。

如何既保持人们熟悉的蔗糖味道,又能避免其给身体带来的负面作用,曾一度成为困扰食品行业的问题。

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就功能糖(醇)的低糖、营养等健康新概念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针对L-阿拉伯糖(L-Arabinose)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也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表明:L-阿拉伯糖对蔗糖的代谢转化具有阻断作用,使其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美国临床分泌协会批准其列入抗肥胖症治疗使用食品、营养制品和非处方产品目录,美国医疗协会将其列入抗肥胖剂的营养补充剂或非处方药;日本厚生省特定保健用食品清单中则将L-阿拉伯糖列入调节血糖专用特殊保健食品添加剂。

2008年,我国卫生部第12号公告批准L-阿拉伯糖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为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此外,L-阿拉伯糖还在生物试验、生物工程、香精香料等方面有较多应用。

定义及物理性质L-阿拉伯糖是一种戊醛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胶、半纤维素、果胶酸、细菌多糖及某些糖苷中。

在许多松柏科(如红杉)树的心材中含有游离状态的L-阿拉伯糖。

L-阿拉伯糖为白色晶体,无气味,相对密度1.625,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醚、甲醇和丙酮。

L-阿拉伯糖有类似蔗糖的甜味,但甜度只有其一半左右,溶解度低于砂糖;酸、热稳定。

L-阿拉伯糖的质量标准见表1。

生产工艺及技术发展现状日本在L-阿拉伯糖工业生产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这些工艺均受水解产物浓度低的影响,后续分离、纯化较为困难,产量受限,成本居高不下。

近几年,L-阿拉伯糖的生产技术进步较快,采用连续色谱分离床分离技术可以得到组分较高的L-阿拉伯糖,但是若单一生产这一种产品,原料利用率仍然较低,环保压力较大,难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L-阿拉伯糖与糖尿病

L-阿拉伯糖与糖尿病

19.1% 26.1% 24.8% 27.1%
<0.01 <0.001 <0.01 <0.05 <0.0001
L-阿拉伯糖对人体餐后血糖的影响
х±s,mol/L
组 别 餐前血糖 餐后一小时血糖
餐后二小时血糖
5.03±0.12 * 5.24±0.12 * 5.60±0.08 * 6.05±0.11 *
根据中国14省糖尿病流行病学 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例,居 全球之首
杨文英教授等人2011年3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资料

中国糖尿病治疗费用每年达1734亿 元人民币(约250亿美元),直接医疗 开支已经占中国医疗总开支的1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资料
• 缩短寿命 • 增加癌症发病率 • 抑制钙吸收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升
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后,会 造成血糖升高,增加胰岛的负荷; 还会转化成脂肪,沉积在体内;脂 肪长期积累,将大大增加患 Ⅱ 型 糖尿病的危险
甜蜜毒品—白色恐怖
世界卫生组织对23个国家人 口死亡原因做调查后得出如 下结论: 吃糖之害,甚于吸烟 长期摄糖过多会使人 的寿命缩短20年以上。
糖对健康的危害 嗜糖之害甚于吸烟
抑制免疫系统
骨质疏松冠心病
糖尿病
增加总胆固醇
牙 周 病
增加体重和肥胖
戒糖!全球在行动!
•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曾提出 “全球戒糖”的新口号!
控糖! 刻不容缓! 然而现实生活中——
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人体日摄糖量不应超过50克!
一块巧克力约含糖7克左右
一只蛋卷冰淇淋约含糖10克左右 一块小蛋糕约含糖30克左右 一块饼干约含糖3克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标题:L-阿拉伯糖辅助降血糖作用及机理
L-阿拉伯糖( L-arabinose,LA ) 是一种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五碳醛糖,是植物细胞壁一种常见的成分,也是谷类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之一,L-阿拉伯糖由于其结构稳定,耐热性好、对酸非常稳定、无热量、具有类似蔗糖的甜味,甜度却仅为蔗糖的50%左右,可以用来作为医药赋形剂和填充剂。

L-阿拉伯糖作为一种新型的糖类甜味剂,因具有和蔗糖非常相似的甜味,在人肠道中不产生热量,而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国际市场的普遍需求,L-阿拉伯糖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甜味剂,在食品、保健、医药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L-阿拉伯糖在血糖调节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如下所述。

L-阿拉伯糖具有很强的非竞争性抑制蔗糖吸收的功能,能够抑制吸收蔗糖引起血清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因此可以作代糖甜味剂为糖尿病人、肥胖者、高血压患者所食用。

L-阿拉伯糖不能被动物代谢,因此是一种非热量糖。

其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对小肠二糖水解酶类中与蔗糖消化相关的酶类的强烈选择性抑制,因此抑制了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速度和效率,从而降低了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而对小肠黏膜中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海藻糖酶、乳糖酶等没有影响,对胰腺中淀粉酶【关键词324】也没有抑制作用。

L-阿拉伯糖在抑制蔗糖吸收之后,能够稳定血糖水平,减少人体能量的吸收,可以阻止大量糖向脂肪转化,从而使体内脂肪堆积减少,达到减少体内脂肪的效果。

研究表明,长期( 6 个月以上) 服用L-阿拉伯糖还可以降低体重。

L-阿拉伯糖不仅能够非竞争性地抑制肠内蔗糖酶的活性,调节摄取蔗糖后的血糖效应。

L-阿拉伯糖还可作为身体脂肪堆积的抑制剂,用于防治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L-阿拉伯糖还具有促进小肠部位对钙的吸收作用,而高钙摄入可以降低肠道脂肪的吸收和脂质代谢,在降低脂肪细胞钙内流的同时也可能抑制肝细胞内钙内流,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的合成,从而减少由其转化而来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

L-阿拉伯糖在抑制蔗糖的代谢与吸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肠道微生态、增殖肠道有益菌,改变骨骼肌比例、改善胰岛素抵抗,稳定血压,减少脂肪堆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

此外,阿拉伯糖还可以作为中间体,用于生化领域中细菌培养基的制备以及香料合成等。

总之,由于L-阿拉伯糖独特的生理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抗癌、抗病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等药物,以及生化试剂中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等领域。

因而也彰显国内L-阿拉伯糖行业独特的优势和充足的后劲,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