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好帮手》
《我的好帮手》中班教案范文(通用8篇)

《我的好帮手》中班教案范文(通用8篇)《我的好帮手》中班教案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好帮手》中班教案范文(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好帮手》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了解各种刷子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亲身体验与相互合作,感受劳动的乐趣以及刷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1、人手一把刷子(鞋刷、洗衣刷、奶瓶刷、茶杯刷、马桶刷、地板刷、床刷等)。
2、娃娃家场景。
(内有一篮筒状积木、棕榈叶、花瓶、小床及画有白油画图案的白色栅栏等。
)3、彩色颜料及人手一把墙刷。
4、《粉刷匠》音乐。
活动过程:1、导入课题,明确任务。
师:“宝宝们,你们都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做事情吗?好,我们今天一起来打扫房间,好吗?”2、自主探索,动手尝试。
师:“打扫的时候会有很多灰尘的。
宝宝们每人戴上一顶清洁帽再去拿一把刷子,开始打扫吧。
”(幼儿自己选择刷子和地方,大胆尝试打扫。
)3、互相交流,分类总结。
师:宝宝们,快到妈妈这儿来歇会儿。
先把刷子放到篓子里。
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幼儿坐到小椅子上。
)师:告诉妈妈,刚才你用什么刷子刷什么地方的?(交流讨论,了解各种刷子的名称与作用。
)师:小结:这么多刷子,它们的样子部不一样:有的柄很长,有的柄很短,有的刷子没有柄;有的刷子大,有的刷子小。
样子不一样用处也就不一样。
4、继续打扫,再选交流师:宝宝们,我们继续打扫吧。
这一次你们再选一把刷子试试,用它打扫哪儿最合适?(根据不同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刷子。
)师:宝宝们,和你的好朋友换一把刷子再试试。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刷子打扫。
)5、互相合作,动手制作。
师:宝宝们,打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查检查吧。
我们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

我们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好帮手——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用途,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工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 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工具,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工具(如螺丝刀、锤子、剪刀、尺子等)、教学图片、实物模型。
2. 学具:每组一套常见工具、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修理家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图片中的叔叔在使用什么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种工具(如螺丝刀),讲解其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螺丝刀。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工具,讨论其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各组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如用剪刀剪纸、用锤子敲打钉子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工具?它们有什么作用?”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好帮手——工具的认识和使用2. 板书内容:常见工具名称、图片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工具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寻找一种工具,了解其用途及使用方法,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工具名称:剪刀用途:剪裁纸张、布料等使用方法:右手握住剪刀,左手拿住要剪的物品,沿着线条剪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中班科学《我们的好帮手》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我们的好帮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好帮手——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培养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名称,知道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珍惜工具,爱护公共财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钳子、锤子、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型工具模型,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工具,是如何使用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每种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工具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小型工具模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操作工具模型。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操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好帮手——工具的认识和使用2. 板书内容:工具名称:钳子、锤子、剪刀等工具用途:夹、敲、剪等使用方法:图示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工具,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答案:见附件(附上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工具,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和学习,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3. 例题讲解:清晰、准确地介绍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操作工具模型,促进合作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好帮手

中班科学教案好帮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好帮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辅助工具,了解其功能和用途;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使用工具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辅助工具,知道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幼儿使用工具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辅助工具的作用,并能够熟练使用。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辅助工具,学会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辅助工具(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的实物或模型。
学具:安全剪刀、胶带、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破损的玩具,提出问题:“这个玩具坏了,我们应该怎么修理它呢?”(2)引导幼儿讨论,请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
2. 讲解辅助工具(1)教师展示各种辅助工具,介绍其名称、作用。
(2)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了解辅助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讲解使用方法。
(2)请一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4. 随堂练习(1)分发画纸、画笔、安全剪刀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幅作品。
(2)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分享工具和材料。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还知道哪些好帮手?它们有什么作用?”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帮手2. 内容:(1)常见的辅助工具:剪刀、锤子、螺丝刀等。
(2)辅助工具的作用: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好帮手”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认为的“好帮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使用了辅助工具,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辅助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
(2)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使用工具的技能。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帮手》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帮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帮手》。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原理,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好帮手”指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生活工具(如螺丝刀、钳子、剪刀等)的实物或模型。
2. 学具:每组一套简单工具(如小剪刀、小锤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破损的玩具,询问幼儿如何修复。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使用螺丝刀、钳子等工具修复玩具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工具,介绍它们的名称、用途及工作原理。
通过互动问答,让幼儿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工具进行观察、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工具使用体验(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体验使用工具的乐趣。
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好帮手》2. 内容:工具名称、用途、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家中的“好帮手”,记录它们的名称、用途,并尝试用它们完成一项小任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幼儿的操作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寻找更多的“好帮手”,了解它们的用途,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我们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

我们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我们的好帮手——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认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剪刀、钳子、锤子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工具。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常见的工具(剪刀、钳子、锤子、螺丝刀等)、PPT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剪刀、钳子、锤子等)、手工材料(纸张、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各种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剪刀、钳子、锤子等工具的特点和用途,让幼儿了解工具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工具和手工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使用工具的乐趣。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使用工具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好帮手——工具的认识和使用2. 内容:常见工具:剪刀、钳子、锤子、螺丝刀等工具特点:各具特色,方便实用工具用途: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每组设计一个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并完成实践报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安全。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和使用工具,观察家人是如何使用工具的,并尝试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好帮手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好帮手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好帮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辅助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体会工具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辅助工具,知道它们的基本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辅助工具的用途,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辅助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辅助工具的图片、实物(如剪刀、尺子、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辅助工具箱(内含剪刀、胶棒、透明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辅助工具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工具名称。
2. 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辅助工具,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用这些辅助工具。
3. 例题讲解教师以剪刀为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并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使用辅助工具箱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安全。
(1)每组选代表分享实践操作的心得。
(2)教师点评,强调辅助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辅助工具名称和图片2. 辅助工具的用途3. 使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有哪些辅助工具,并尝试用它们来完成一项小任务。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辅助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正确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
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幼儿还存在操作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拓展延伸:1.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使用更多的辅助工具,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我们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

我们的好帮手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工具,如剪刀、胶带、尺子等;学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用途。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技巧。
3. 培养幼儿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学习正确使用工具。
难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带、尺子、绳子、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剪刀、胶带、尺子、绳子、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破损的玩具,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修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修理方法,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工具。
2. 工具的认识与学习(10分钟)教师逐一展示剪刀、胶带、尺子等工具,介绍它们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操作,学习正确使用工具。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任务卡,要求幼儿使用工具完成卡片上的任务。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完成任务,讲解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任务卡上的要求,使用工具完成相应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使用工具的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好帮手——工具2. 内容:常见工具:剪刀、胶带、尺子、绳子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但在合作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依赖心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有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好帮手—刷子(科学)
芮老师中二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了解刷子的不同名称、外形特征及用途。
2、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刷子如:牙刷、鞋刷、眉刷等等。
2、ppt课件
3、《幼儿画册3》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粉刷匠》吸引幼儿兴趣
1、师幼共唱《粉刷匠》
2、师:刚刚听了这首歌曲,那么粉刷匠使用什么刷墙的呢?
幼儿回答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神奇的物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刷子)
2、你们都认识吗?那现在请小朋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刷子,看一看,摸一摸,比较一下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三、通过比较、操作了解其名称、外形特征及用途。
1、师:今天许老师要去参加生日派对,你们如何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2、师:谁先来给我化化妆。
请你选一把刷子。
(幼儿操作)你真棒,这把刷子刷在脸上软软的,真舒服,你也来试试。
你知道这叫什么刷子吗?(化妆刷)
3、师:看,我的眉毛太乱了,谁来帮我刷整齐?(幼儿操作)这个刷子和化妆刷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4、师:谁帮我把皮鞋擦亮呢?(幼儿操作)你为什么选这把刷子?
5、小朋友,你们真棒,我很满意你们刚刚的打扮,我可以漂漂亮亮的去参加舞会了,谢谢你们。
四、迁移生活经验,探索刷子的使用方法。
1、师:平时你们还见过哪些刷子?它们有什么用?
板刷(洗衣服、洗布鞋、洗牛仔裤等)、油漆刷(刷墙壁、刷柜子、刷门等)、牙刷(刷牙保护牙齿)等等师总结刷子的用途:鞋刷可以把皮鞋刷的又亮又干净,杯刷可以刷洗杯子里的脏物,掸尘刷可以刷床上、衣服、玻璃上的灰尘,等等。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刷子,刷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不同的刷子吧(播放ppt)
五、拓展经验,结束活动
1、欣赏歌曲《刷子的一家》
2、师幼共同完成《幼儿画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