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的鉴赏(高考必备)

合集下载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高中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多多少少地知道一些诗歌吧,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9)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0)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高中古诗词鉴赏(篇1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高考古诗鉴赏

高考古诗鉴赏

高考古诗鉴赏古诗鉴赏篇一人生苦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诗鉴赏篇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欲往别依依,复归伊人吟。

山若有情,水亦无声。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再拜陵前泪已流,至今思项羽。

将军袍袖领英灵,厚葬沁河畔。

高楼大厦鼎立,深礁浅滩舟触石。

欲动故乡无处恋,赖得人来凭栏览。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闹。

懒把红楼人去寻,细数黄粱公子尽。

人道山河出塞多,斗牛空走留不住。

征蓬出塞犹驰矢,立马轰鸣破万众。

红颜强占过征路,蓦山巅的英雄儿女。

别后清秋做诗墨,山水间的光影。

涓涓细流穿石过,茫茫大地点禹穴。

豪放文人写诗篇,沧海皆注一点心。

誓将挥翰著千年,观古烟波一笑然。

韶华不过拂指挥,华年不可不把酒。

以上百韵悠悠相通,山河千里无不同。

纵有百千好一般,怎似黄粱梦中游。

古诗鉴赏篇三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九州尽,岳阳楼阁如夜半。

天门灵草生幽域,台梁桃李吐芳菲。

江山自旧闻,人事青青如未触。

闭门空有苔藓色,满地门前遍木犀。

天下之高楼也,凭君莫问前路有。

路尽长空日未低,白日焦桐尽,浓绿一舸入画家,一日白云杨柳边。

明明如月鹤凌风,归心似箭翔空大,楼台处处远相见。

长风大浦存孤客,江湖漫天,波涛未息。

明月不长留,但长在人家窗。

双双配燕归柳,一条偷情细点心。

星月依然是伴侣,潋滟之波如同水。

这则浅浅诗道,山无一碍,不见更高处愁。

愿君不与俗人看,独上少年楼。

古诗鉴赏篇四旅宿无聊寒田杳杳守青州,人烟中少行舸舟,暖灯已尽情难酬。

又见白云握紫光,呈圆大娃,挥清大白,生活之虚幻,将逝而逝。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高考诗词鉴赏是中国语文高考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考生对古代诗词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鉴赏。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考生们参考。

1. 古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绝句、律诗、辞章等。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五言诗一般为四句或者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诗一般为八句或者十六句,每句七个字。

2. 诗词的格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

五言诗要求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七言诗要求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

3. 诗词的韵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丰富的韵律,包括平韵、仄韵、押韵等。

通过韵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词的音乐性和韵味。

4.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和独特的意境构建,在语言中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考生需要通过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表达和情感。

5.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诗词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这些手法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加深诗词的表达力。

6. 诗词的文化内涵: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考生在鉴赏诗词时,需要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7. 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在高考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诗词。

以上是高考诗词鉴赏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考生们能够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相关题目。

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进行诵读和鉴赏练习,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水平。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词名篇解读

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词名篇解读

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词名篇解读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几篇经典的古诗词名篇进行解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2023年的高考语文考试。

第一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是一首游览名胜的短诗。

通过描绘自然风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使用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形象的描写,通过景物的变化、气势的壮观来暗示人生的无穷。

第二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名篇,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短诗。

诗人利用床前的明月光和思念故乡的思念之情相结合,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乡愁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三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名篇,是一首描写农田生活的词。

诗中通过描绘月亮、鹊鸟、清风、蝉鸣等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农田的丰收和农民的乐观情感。

第四篇:《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名篇,是一首表达爱情之苦的词。

词中通过描绘黄昏之景,以及隐含的爱情和离别的暗示,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思念和痛苦之情。

通过对以上几篇古诗词名篇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在备考高考语文时,除了熟练掌握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外,还需要注重对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诗词。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学习,能够在2023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中阶段常考古诗词鉴赏

高中阶段常考古诗词鉴赏

高中阶段常考古诗词鉴赏高中常考诗词鉴赏11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全词从意义上看,可分为上下两篇,前三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后三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3凉州词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高中常考诗词鉴赏2木兰诗/ 木兰辞乐府诗集〔南北朝〕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唯一作: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高考古诗词鉴赏

高考古诗词鉴赏

高考古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导语:高考作为每个学子人生中的一场重要考试,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极高。

其中,古诗词是高考作文和阅读理解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首经典古诗词,帮助大家更好地鉴赏古诗词,提高语文水平。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李白的名篇《静夜思》,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明月和思乡的联想,使诗情与意境相得益彰。

考生在鉴赏这首诗时,应注重理解每个字的含义,领悟诗人的深意。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以壮丽的景色描绘,表达了对追求进步的决心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自身的描写,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是唐代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以豪情万丈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通过黄河奔流和人的白发暗喻岁月无情,唤起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激励了人们追求激情和成功的精神。

四、《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鹿柴》,通过描述空山寂静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观察细节,领悟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考生在鉴赏这首诗时,应注意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和哲理。

五、《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唐代杜甫的名篇《登高》,以壮丽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示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思考。

结语:高考古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体验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世界。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首古诗词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并在高考中发挥出更好的发挥。

高考古诗文赏析

高考古诗文赏析

高考古诗文赏析
第一篇:《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

诗中没有标题,但通过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登上高楼楼顶的壮丽场景。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白天山脉连绵不断,黄河浩浩荡荡流入大海。

而第三、四句则表达了作者的壮志雄心,他欲望着通过登高来触摸更远的目标与境界。

第二篇:《江雪》
宋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是宋代文人柳宗元的《江雪》。

这首诗同样没有标题,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闭塞而萧瑟的寒冬景象。

诗中描绘了千山万径被积雪覆盖,寂静无声,连飞鸟的痕迹也消失了。

而作者孤舟独自钓鱼,雪花飘落在他的蓑笠和渔船上,给人以凄凉之感。

第三篇:《行宫》
宋代:元好问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赏析:
这是宋代文人元好问的《行宫》。

诗中没有标题,通过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一个寂寞凄凉的行宫景象。

行宫似乎已经落寞不堪,只有几朵残留的宫花依然盛开,但寂寞的红却更显压抑。

白头的宫女孤独地坐在那里,闲谈着关于唐玄宗的往事,似乎一切都已经过去。

以上三篇古诗文赏析,都没有标题。

这样的形式,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品味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的鉴赏(高考必备).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

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即事咏怀诗、咏史诗等。

而词按风格,又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

3.把握诗歌的主要特征。

即诗歌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4.强化格律意识古代诗歌,多数讲究格律,所以必须强化格律意识,对诗词的平仄、对仗、韵脚、词牌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5.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⑴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

⑵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⑶语言特点类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

⑷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

⑸文章结构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

⑹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

6.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

▲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

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2、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

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

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

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

(具体鉴于篇幅,不赘述)3.借助背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背景的了解。

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

4.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

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

5、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

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

6.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

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点化前人语句。

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

明用历史故事。

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这是明用暗用历史故事。

比明用隐蔽,因为没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难以一眼看出。

如果知道所用的历史故事,便能读懂诗词;反之,便要大伤脑筋了。

反用历史故事。

明用和暗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故事,则是反用其意。

二、鉴赏、评价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象征性意象(二)比喻性意象(三)描述性意象(四)通感性意象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

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3、鉴赏作品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抒情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

)(3)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4)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

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

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

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朓、谢灵运: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李贺:雄浑奇特曹操:豪放磅礴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5)修辞: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

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一】思想感情:考查的主要有三点: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第二】内容主旨:考查的主要有: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

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

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总结、表述1.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2.重温过去的高考题,模仿借鉴正项中的表述过去的高考题都是选错项的,至少有三个正项,材料很多。

3.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容角度●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

●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化用、含蓄蕴藉等。

4.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