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知识

合集下载

老虎最害怕什么_动物知识

老虎最害怕什么_动物知识

老虎最害怕什么_动物知识老虎,是山中之林,那么大家只掉老虎最害怕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老虎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老虎最害怕什么_动物知识老虎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那它最害怕什么? ----------山雀的粪便拓展阅读:老虎相关文化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

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

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虎符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传达军事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13]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

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

关于老虎的知识

关于老虎的知识

关于老虎的知识
老虎(学名:Panthera tigris)是大型食肉动物,属于猫科动物,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猫科动物。

以下是关于老虎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外貌:老虎体型庞大,体长可达3至4.5米,体重可达180
至300公斤。

身体被黄色或橙色的皮毛覆盖,上面有黑色条纹,每只老虎身上的斑纹独一无二,有助于识别个体。

2. 分布:老虎主要分布在亚洲,包括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中国、俄罗斯等地区。

其中,孟加拉虎是最常见的亚种。

3. 生境:老虎多栖息在森林、草原和沼泽等各类生境中,它们是候食性动物,以猎取其他动物为主要方式获取食物。

4. 繁殖:一般情况下,老虎在4至5岁时达到性成熟期。


配后的妊娠期持续3至4个月,每胎可产2至4只幼仔。

母亲
独自照顾幼仔,通常在1.5至2岁时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生活。

5. 捕食习性:老虎是优秀的捕食者,主要以大型兽类为食,如鹿、野猪和水牛等。

通常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运用强大的肌肉和尖锐的牙齿来捕捉猎物。

6. 状态保护:老虎目前被列为濒危物种,主要是由于栖息地丧失、偷猎和非法贸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许多国家已经采取行动保护老虎,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采取措施打击偷猎等。

这些是老虎的一些基本知识,老虎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它们的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老虎的知识

关于老虎的知识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是哺乳纲的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

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

能游泳。

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

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

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

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

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

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由于人类的猎杀和野外栖息地碎片化,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动物。

2016年调查显示,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为3890只。

形态特征:虎的体态雄伟强壮高大,毛色绮丽,从北而南呈黄色到红色渐变,有深色条纹。

头圆,吻宽,眼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长达15厘米左右。

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嘴上长有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因此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

老虎相关知识详解

老虎相关知识详解

老虎相关知识详解一、老虎的基本信息老虎(学名:Panthera tigris)是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成年雄性老虎体长可达2-3.7米,尾长0.6-1.1米,肩高0.85-1.22米,体重可达100-300千克。

它们的毛色主要为橙色或浅黄色,带有黑色条纹。

二、老虎的分布和种类老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多个地区,包括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以及远东俄罗斯等地。

根据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老虎可以被分为六个亚种,包括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南华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和西伯利亚虎。

三、老虎的生活性老虎是典型的独居动物,它们有严密的地域性,每只老虎都有自己的领地。

老虎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鹿、野猪、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为食。

老虎有出色的狩猎技巧,它们通常会悄悄接近猎物,然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冲击,一击致命。

四、老虎的繁殖和成长老虎的性成熟期在3-4岁,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是它们的繁殖高峰期。

雌虎的怀孕期为104-106天,每胎产仔2-4只。

幼虎出生后需要在母虎的照料下成长,大约在2岁左右,幼虎就会离开母虎,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

五、老虎的保护现状由于人类的猎杀和栖息地的破坏,老虎的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

目前,老虎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

为了保护老虎,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正在积极进行老虎保护工作,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猎杀老虎、恢复老虎的栖息地等。

六、老虎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许多文化中,老虎都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老虎被誉为“山中之王”,象征着权威和勇武。

在印度文化中,老虎是众神之母Durga的坐骑,象征着力量和保护。

总的来说,老虎是一个极度壮观且引人入胜的物种,它们的生存状态也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老虎的保护工作中,保护这个地球上的美丽生物。

关于老虎的小知识

关于老虎的小知识

关于老虎的小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老虎那些事儿。

老虎啊,那可是森林里的霸主,威风凛凛的!你想想看,那一身斑斓的皮毛,就像穿着一件华丽的大衣,走起来虎虎生风,别提多神气啦!那大脑袋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谁敢在它面前耍花样呀!还有那粗壮有力的四肢,跑起来速度可快了,像一阵风似的,嗖一下就没影啦。

老虎的吼声那也是相当厉害的呀!那声音,震得山林都要抖三抖,你说厉不厉害?这要是在晚上听到,估计能把人吓一跳呢!就好像天上突然打了个响雷,“嗷呜”一声,能传出去老远老远。

老虎还是个厉害的猎手呢!它的动作敏捷得很,捕食的时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

悄悄地靠近猎物,然后猛地一下扑过去,猎物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已经成了它的口中餐啦。

这就好比咱人类抓小鸡似的,一抓一个准儿,厉害吧!你说老虎这么厉害,那它有没有害怕的东西呢?嘿嘿,还真有!火就是老虎比较怕的东西之一呢。

这就好像再厉害的英雄也有他的软肋一样。

老虎的生活习性也很有意思呢。

它们喜欢独来独往,自己占一块地盘,可不许别的老虎随便闯入,不然就得打一架。

这是不是有点像咱人类有些人不喜欢别人随便进自己家一样呀?它们还很爱干净,会自己找个地方清理毛发。

咱可得好好保护老虎呀,它们可是大自然的宝贝呢!要是没有了老虎,那森林不就少了一份霸气嘛!咱不能让这么威风的动物从地球上消失呀,对吧?现在想想,如果在森林里突然遇到一只老虎,那得多吓人呀!不过这种情况估计也很难遇到啦。

咱只要在动物园里好好欣赏它们的威风就好啦。

老虎啊老虎,你可真是让咱又爱又怕呀!希望你们能在大自然里好好地生活下去,一直这么威风凛凛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到你们的霸气模样。

这就是我对老虎的一些小感受,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老虎很有趣呢?。

老虎的4个冷知识

老虎的4个冷知识

老虎的4个冷知识
老虎是生活在亚洲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因为其具有威猛的外表和
强有力的狩猎能力而备受人们的瞩目。

但是,除了这些常见的知识,
还有些人们不太熟悉的关于老虎的冷知识。

下面介绍一下老虎的4个
冷知识:
1.老虎可以像猎豹一样飞奔
老虎是体型庞大的动物,不像猎豹一样体形修长。

但是,据科学家的
研究发现,老虎与猎豹一样具备了惊人的奔跑速度。

老虎在短距离内
的全速奔跑速度可达60公里每小时,堪比猎豹。

而且,老虎是可以长
时间维持高速奔跑的,这主要是靠其强壮的肌肉、弹性极好的垂直脊
椎和规模宏大的方式来实现的。

2.老虎的隐蔽能力极强
老虎的隐蔽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很少人会想到,老虎在非常靠近
猎物的时候,可以暂时停止呼吸,使猎物无法察觉它的存在。

这种能
力与王八、青蛙等动物相同,叫做“三分止息”。

3.老虎具有强烈的攻击性
老虎的攻击性极强。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老虎会专门攻击马、驴、骆驼等负重动物。

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在疲劳、困惑或掉队时最容易成
为猎物。

而对于老虎而言,这类动物的肉质也格外可口。

4.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虎一直被视为威严和力量的象征。

据中国古籍中的记载,老虎是九种灵异动物之一。

在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中,老虎也被称为“百兽之王”,被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所吟咏。

此外,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些文化名人例如曹操、李白、苏轼等人都留下了大量描写老虎的诗歌、散文和绘画作品。

关于老虎纹的冷知识

关于老虎纹的冷知识

关于老虎纹的冷知识
1. 老虎纹是一种独特的斑纹,每只老虎的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

2. 老虎纹主要由黑色、橙色和白色组成,这三种颜色之间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因每只老虎而异。

3. 老虎纹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幼年时的纹路更清晰明显,而成年后纹路可能会变得模糊。

4. 老虎的整个身体都有纹路,包括脸部、颈部、尾巴和四肢。

5. 纹路的主要作用是为老虎提供伪装,帮助它们在丛林中更好地隐藏身体,以便进行狩猎或躲避捕食者。

6. 老虎纹的形态也可能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导致异常的纹路出现。

例如,有些老虎身上出现了沙漠纹路或更深的黑色斑块。

7. 虽然老虎是陆地上拥有最鲜明纹路的动物之一,但其他动物也可能拥有类似的斑纹,如斑马和豹子。

8. 纹路的变化可能还与老虎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性有关。

例如,生活在高山地区的老虎常常拥有较浓密的纹路,这有助于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伪装。

9. 由于老虎纹路的独特性,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和比对老虎
纹路来进行个体识别和数量调查,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

关于老虎的简介或知识

关于老虎的简介或知识

关于老虎的简介或知识嘿,朋友们,今儿咱们来聊聊那山林中的霸主——老虎!这可不是一般的猫科动物,它是森林里的王者,走在路上都带风的那种。

想象一下,你正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林间小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突然,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咆哮声从远方传来,那声音,简直是让人心头一紧,又忍不住想偷偷瞄上一眼。

没错,那就是老虎的声音,霸气侧漏,让人不敢小觑。

老虎啊,那可是真正的“独行侠”。

它们不像狮子那样成群结队,而是独自在广袤的领地上巡逻,守护着自己的地盘。

这不仅仅是因为老虎拥有超凡的狩猎技能,更是因为它们那份孤傲和自信。

在老虎的世界里,没有谁能够轻易挑战它的权威,即便是同类,也得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斗。

说到老虎的外貌,那简直是自然界中的艺术品。

一身金黄色的皮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是穿着华丽战甲的勇士。

它们额头上的“王”字图案,更是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的身份。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记,更是老虎王者之风的象征。

再加上那双锐利的眼睛和锋利的爪牙,老虎往那儿一站,就是一副“我是老大,谁也别惹我”的架势。

别看老虎平时一副高冷的样子,其实它们也有温柔的一面。

特别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老虎妈妈简直就是个超级暖妈。

它们会耐心地教小老虎们如何捕猎、如何生存,还会用身体为它们挡风遮雨。

在母爱的呵护下,小老虎们茁壮成长,逐渐学会了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不过呢,老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老虎的栖息地越来越少,许多老虎都面临着生存危机。

再加上非法猎杀和盗猎的威胁,老虎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这不仅仅是老虎的悲哀,更是我们人类的遗憾。

因为老虎不仅是森林的守护者,更是地球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以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老虎吧!少用一些一次性产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支持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工作,为老虎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拒绝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制品,切断非法猎杀的源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老虎继续在这片大地上自由奔跑,让它们的咆哮声永远回荡在山林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虎的知识虎是大自然的杰作。

它属于哺乳纲猫科动物,是此物种中个体最大、最凶猛的兽中之王。

早在250万年前,虎就活跃于远古蛮荒的世界,使寂静的宇宙一片辉煌。

人们从虎身上得到了启发,给它以文化意蕴,和它在斗争中共同创造了世界。

虎祟拜的深远渊源虎,作为一种猛兽和古代图腾崇拜物,是勇猛精进、雄强威武的象征,它是兽中之王、镇山之王,古称“山君”或“圣兽”。

它黄质黑章,锯牙钩爪,体重千斤,斑斓健美,吼声如雷,百兽震恐,被我国历代人民奉为山神。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龙虎文化起源最早,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与我国初民原始文化共生并存。

1975年6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中所发现的蚌塑龙虎图形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龙虎”或“中华第一龙虎”,说明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信仰中,不只有了龙神,而且有了虎神,龙虎文化已同时存在。

虎作为凶猛的野兽与原始狩猎民族生产生活关系更为密切,要比虚构的龙图腾崇拜物产生的更早。

亚洲是老虎的原产地,中国是虎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崇虎观念从远古旧、新石器时期的虎岩画到史前文明的伏羲时代初见盛行,并形成虎图腾崇拜,已有近万年历史。

此后历经炎黄时代升华为龙虎文化,通过夏、商、周三代更进入虎文化繁荣期,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夏人崇虎,殷商以前的夏家店文化的彩陶上便有虎头纹。

商代社会已由狩猎时期进入农业社会,但重视虎的图腾观念有增无减。

更多形式的崇虎观念表现为这一时期青铜器中的龙虎尊、饕餮纹、玉虎佩饰等艺术造型上。

虎圈腾崇拜“图腾”一语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土语,是指某一原始氏族所奉为祖先、保护神及象征氏族团结标志的某种动物,当然也有奉某种植物或无生物为图腾的,但为数较少,因为远古狩猎民族所赖以为生的主要是动物。

在原始森林中世世代代与猛兽格斗的中华民族原始猎民,自然崇奉山中之王——老虎,并尊之为图腾神,所以,发源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华夏族,自古便以龙虎为图腾崇拜对象。

中国本土,远古起源于西北羌族的虎图腾崇拜开始,随着民族的迁徙向西南、中原、东南、东北发展,可以看出虎图腾崇拜传播、发展、流变的种种迹象。

虎图腾崇拜不只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信仰,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信仰。

由于地区、民族和文化遗传因素各有不同,所表现的虎图腾文化形态也互有交流和差别。

虎伏羲说的提出。

有学者提出,虎伏羲、龙女娲的远古图腾构成了中国龙虎文化的文明传统。

伏羲本为原始虎图腾,秦汉以后的史家有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尊伏羲为三皇之首,便将伏羲的虎形改变为龙,成了人头龙身。

学者们以大量考证说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龙虎文化渊源于远古虎图腾。

从文字学角度也可窥测伏羲与虎之间的深远关系。

伏羲即太嗥,又作庖牺、庖羲、宓牺、宓戏和虙戏。

“虑戏”二字均从虎字头(“戏”之繁体字为“葳”),即以暗示人物与虎有关系。

同时,由于伏羲个人从事伏虎、驯虎、献牲的庖牺氏的祭祀圣职,由畏虎而敬虎,奉虎为图腾,并接受了虎图腾崇拜的氏族(如羌戎族)信仰。

远古虎神话。

中国龙虎崇拜既早见于六七千年前的考古资料和之后的古史记载,神话传说也早见于《山海经》。

此书成书虽然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其所记的原始风俗传说却反映出原始社会众多部族的多彩生活和占代生产、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地理风貌。

其中记载与虎有关的神话传说就有50多条,共分为4类:对虎的原生形态的记载有10余条;复合形的虎有20多条;虎以神的形象出现有10余条;被人神驱使的虎的记载10余条。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第三类。

《山海经·西次三经》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日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有关西王母的文献记载还有很多,除了反映虎的凶残本性之外,也反映了她善良、权威的一面,这很可能是远古人民在认识虎威的同时,也最早发现了虎的药用价值。

所以,人们对她多方面予以神化,并把她附着于母系社会最权威的女酋长身上,名之日西王母。

值得说明的是,西王母确有其人,她不仅是母虎图腾,还是一个古老部落国家的称号,又是具有无上权威的古国女王的尊号。

可见,西王母国(距今3000—5000多年前,青海湖以西的一个牧业国度)原是以虎为图腾的崇虎民族。

彝族黑虎图腾信仰。

黑虎白虎本来是生物基因变异所使然,因罕见而奇丽,在古代人的观念中便赋予它以神秘的灵性加以特殊崇拜,奉为图腾。

彝族是我国西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

彝族奉黑虎为图腾,其图腾崇拜首先表现在其自称与对虎的称呼相同。

彝族人称虎为“罗”(有乐、洛、拉、腊、牢等异称或别称),今云南哀牢山有些彝族自称“罗罗”,男人自称为“罗颇”(公虎),女人自称为“罗摩”(母虎)。

“哀牢山”的“哀牢”二字,彝意为“大虎”;澜沧江之彝意即为“有虎跌入江中”,传说古时一虎欲跃此江,未达彼岸,跌入江中,因而得名。

著名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即是以虎为首的十二生肖纪日,并有“虎星占”历法。

这些都表明了彝族虎图腾崇拜的深远文化源流。

彝族将虎作为其始祖,表现在当各户举行祭祖大典时,无论是以葫芦作为祖先灵位还是以其他植物作为祖先灵位,都由巫师在葫芦瓢凸面绘一个红底板的黑虎头,悬挂于门楣,表示这户彝族正在祭祀自己的虎祖。

彝族祭师、首领都披虎皮,象征彝族足虎族。

彝族以虎皮裹尸火葬,象征死后返祖化虎,还本虎族。

彝族人甚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老虎形成。

彝族史诗《梅葛>和流传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虎神话把虎图腾崇拜夸大到创世神的程度。

《梅葛》说,天地万物均由虎尸解而成:虎头莫要分,虎头做天头。

虎尾莫要分,虎尾做地尾。

虎鼻莫要分,虎鼻做天鼻。

虎耳莫要分,虎耳做天耳。

虎眼莫要分,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

虎须莫要分,虎须做阳光。

虎牙莫要分,虎牙做星星……此外,虎肚做大海,血为海水,肠为江河,毛为林木,身上的虱子变成猪、牛、羊……然后才南“天上撒下i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

纳西族黑虎图腾信仰。

虎在纳两语中称“拉”,在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称“罗”,基诺语称“罗莫”,哈尼语称“哈拉”,拉祜族称“拉卡贝”。

这些较为相似的称谓表现了纳西族与藏缅语族许多民族的虎信仰具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和文化源流。

纳西族世代相传“虎为人类始祖”,《东巴经》卷首多绘黑虎头,纳两族祭祖也供奉黑虎头。

在纳西族的史诗和神话中,虎一直与他们的创世始祖是好友,它们毫无保留地以虎力支持其斗争,打败魔王,建造家业,取得胜利,获得盖世英明。

为了现实虎祖子孙的灵力,发扬虎氏族的威风,纳两人大多从虎姓。

虎图腾是纳西族原始氏族的标志。

土家族白虎图腾信仰。

根据考古资料和古文献记载,由西北向西南发展的伏羲后裔有巴国的首领廪君,其后嗣七家族一直还保持虎图腾的特点。

土家族认为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白虎象征仁政,是仁德吉祥之兽。

土家族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白虎:一种足保护人的神兽白虎图腾,叫“坐堂白虎”,为傩祭之神;一种叫“过堂白虎”,是凶神,它跑到哪家,哪家就有祸。

故t家族傩仪中也有赶“过堂白虎”的仪式。

当地俗谚云:“白虎当堂过,无灾必有祸。

”“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

”遇有过堂白虎进门,即请梯玛(巫师)设坛驱赶。

驱赶的办法是扎一只纸白虎,在堂屋供奉7天,然后由梯玛赶虎。

有的地方还认为小孩子12岁时易被白虎纠缠,要请梯玛赶虎,赶虎时还有《白虎歌》。

土家族至今在婚丧仪式中留有铺虎毯、请虎神的遗风,在其洪水神话中再造人类的兄妹(人祖)也姓“罗”(虎),又传即伏羲女娲。

东北崇虎。

东北各民族自古崇虎,把老虎视为山神供奉。

长白山自古为圣洁地,被称为神山。

从汉代以来正史即记载此地山民“俗重山川”,“祠虎以为神”。

对山神老虎的崇拜积数千年而不衰。

辽宁各地讳言“虎”字,皆以山神爷呼之;吉林各地亦讳言“虎”字,入山辄称“山神爷”,长白山一带有虔诚的祭祀仪式。

满族称老虎为“塔斯哈”。

鄂伦春人称虎为“乌塔其鄂吐恩”,是“老头子”或“王爷”之意:达斡尔族称虎为“诺颜古热斯”,是“兽王”之意。

赫哲族至今以虎为山神,名日“脑尧恩”,或日“萨格迪玛发”,意为“大老虎老爷”、“兽中之王”。

赫哲族人以木雕成老虎模型,腰背上横向画着红色和黑色条纹,打猎时带在身上或供奉在山上,据说这样山神能保佑猎人多获野兽。

赫哲族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虎图腾氏族传说。

神话传说虎是阿克腾卡氏的始祖,阿克腾卡是虎和一个赫哲族女人成婚后所生之予。

由于这个氏族是虎的后代,虎对他们从不加害,氏族中人也从不怕虎,也不伤害虎,甚至不猎取虎喜爱捕捉的兽类。

不仅阿克腾卡氏族如此,其他氏族对老虎也倍加爱惜。

万一有外族人偶然杀害了老虎,要拿洒和野兽肉来,把它们供放到为虎致祭的森林祭坛上,由族内长者致祭祈祷。

古今民间素虎习俗我国崇虎习俗来自远古虎图腾崇拜。

虎图腾崇拜随着西北羌戎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并在不同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崇虎习俗。

崇虎以象征威猛雄武。

中国自殷周时代起,虎的雄威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军旅之中,作为一种精进向上的民族气质。

春秋秦汉时,虎的雄威集中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化上,不仅对猛将、勇士直称虎将、虎士,后世连敢谏之士也被称为“殿虎”。

国家用兵的兵符、使节出国所持之节,也都以“虎”字命名,如“虎符”、“虎节”等。

另外,虎皮也是权威的象征,披虎皮证明其虎族族属,更象征某一民族权威人士的代表或军旅首领身份。

土族土司与彝族祭师、首领都披虎皮。

汉族的将军、元帅、山大王要坐虎皮椅,做官要挂“虎头牌”,兵器、用器中也有以虎为名的,如“虎头钩”、“虎头钳子”等。

不仅如此,连儒家讲学的地方也叫白虎观,及唐宋间,科举考试所发的皇榜都叫“虎榜”或“龙虎榜”(至清代才专指武举)。

虎能食鬼、镇邪、祛病。

由于虎的长相忠厚,步履庄严,又有勇猛声威,常给人以正义感,因而赋予它以裁判者的地位。

传说中古代的门神——神荼和郁垒兄弟二人,就是专门抓鬼饲虎的。

《风俗通义》载“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以御凶也”。

可见,虎神直接作为门神,御凶护门了。

广东、广西一带过年时俗于门上画虎头像,书“颦”字(“颦”,旧时迷信传说人死为鬼,鬼死为鹭)。

俗以誉为鬼名,谓之辟邪符。

门上在虎头之下书“聱”字是让虎吃掉恶鬼,咒诸鬼死去,使家宅平安。

至于宅中设虎像、摆布老虎或挂虎画虎字,都有镇宅作用。

东北辽西及黑龙江、吉林农村过年于门侧常悬两盏冰灯,日“虎眼”,也是门头画虎的遗风,突出“虎眼”的作用,更强调其正神的监视威力。

由于虎的威力和虎骨本身的药用价值,古代山中习俗更讲究直接将虎身上的某一部分佩戴在人身上或悬诸门窗,认为能起辟邪作用。

此外,还有烧虎皮灰治病、悬虎鼻于门可保佑子孙的传说。

祠虎祈子习俗。

崇虎的民俗心理更多地表现在妇女生育方面,如祈虎赐子、佩虎保婴等。

孩子未生之前,人们求子似虎;既生之后,则给幼儿戴虎帽、穿虎鞋,以像虎子,保子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