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资料
月相变化规律表

新月
上弦月 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
半边天,亮面朝西(太阳在西方)
上蛾眉月 上半月 上凸月
满月
下弦月 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
半边天,亮面朝东(太阳在东方)
下凸月 下半月
月相时间 上月29--初二 初三/初四 初七/初八 十一/十二 十五/十六 十九/二十 二三/二四
亮面方向
背面
亮面朝西(右边亮,向左弯)
正面
亮面朝东(左边亮,向右弯)
见月时间 彻夜不见
与太阳升 落比较
同升同落
上半夜可见 迟升后落
通宵可见 此升彼落
下半夜可见 早升先落
现象 半夜在中天 上半夜在西半边天,黄昏在中天 半夜在中天 下半夜在东半边天,清晨在中天
月相歌:初一不见,初二一线,初三初四蛾眉月,初七初八月正半,十五十六月团圆
弦月 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 东(太阳在东方)
下蛾眉月 二七/二八
边亮,向右弯) 夜可见
先落
边天,清晨在中 月团圆
月相变化

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 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 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 有规律的变动。
月相变化视频
月相
上半月: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
0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半夜 清晨 正午
90 迟升后落 正午 180 此起彼落 黄昏
下弦月 270 早升先落 半夜
模拟试验方法: 1、黑板这一面作为太阳光来的方向。 2、乒乓球当做月球,黄色一面表示被太阳光照 亮,要始终对着黑板这一面:观察者既是 地球上的人们。 操作分工: 甲同学:1、定位----从1号位到8号位: 2、对黑板----每次定位后要核对黄色 一面是否对着黑板这一面。 乙同学:1、看----亮面大小、方向在“左”还 是在“右”: 2、画----在表格中记录月相,暗的一 面用阴影表示。
•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B •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 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D 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 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
完成一遍观察记录后,两人互换角色, 在检验一遍,确保记录准确无误。最 后讨论完成记录表下面的思考题。
月相模拟实验记录表
位置 1 月相 农历 时间
2
3
4
5
6
7
8
思考: 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月相的变化

描述月相的变化
月相是指月球的表面可见部分呈现不同形态的周期性变化。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同时地球和太阳也在不断运动,导致我们在不同的观测位置上看到不同程度的月球被太阳照亮。
月相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1. 新月:此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观测者看不到月亮的任何一部分。
新月阶段通常是一个月相周期的开始。
2. 上弦月:此时月亮的半球被太阳照亮,从地球上看,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
上弦月通常在新月后约7天左右出现。
3. 满月:此时月球恰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相对最远的位置,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亮的全部表面被太阳照亮。
满月通常在上弦月后约14天左右出现。
4. 下弦月:此时月亮的另一半被太阳照亮,从地球上看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半。
下弦月通常在满月后约21天左右出现。
除了这些主要阶段,月球还会经历一些过渡期,如新月阶段前的初弦月以及满月后的末弦月。
在这些过渡期,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表面的光照面积随时间逐渐增加或减少。
总体上,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的位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变
化,这种变化导致了月球表面的可见部分被太阳照亮的程度不同,进而呈现出不同形态的月相。
月相的变化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新月
(朔)
(望)
月相变化简记法: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
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
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模拟试验方法:
1. 黑板这一面作为太阳光射来的方向。
2. 小球当做月球,彩色一面表示被太 阳光照亮的部分,要始终对着黑板 这一面。
操作方法:
1. 同位两人一组。一人拿着小球绕着 同位分别将小球定位于:从1号位到 8号位,彩色一面要始终对着黑板。 2. 另一人仔细观察,小球在不同位置 彩色部分的大小、方向,并将观察 结果绘制到表格中指定的位置。
月相模拟实验记录表
月相变化的规律
•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
•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月相的成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看 到的月光,其实是月球反射的阳光。
2.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 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 新月: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 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 叫“新月”或“朔”。 • 娥眉月: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 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 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 上弦月: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 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月”。上弦月只 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 凸月: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 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 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 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 凸月、下弦月和残月(下半月的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 的位置。 •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
月相变化

农历下半月月相规律
亮面在左边
由圆逐渐变缺
亮面朝东 下下下东东: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 东半天空。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 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 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 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 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 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 小、方向也就不同。
月相的变化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
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上半月:
初二、三 弯月/娥眉月 初一 新月/朔
初七、八 上弦月
十三、四 十五、六 凸月 满月/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午月出, 子夜月落
正午后月 太阳落山 出,黎明 月出,子夜 前月落 正南天空 清晨月落
所以,上半月,选择傍晚观察月相。
下半月:
十五、六 满月/望 太阳落山 月出,子夜 正南天空 清晨月落
1、黑板模拟太阳光的方向; 用一半白一半黑的乒乓球模 拟月球;自己的头模拟地球。 2、手持乒乓球模拟月球运行, 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的亮 面始终对着“太阳”,转到相 应位置时记录看到的“月相” 。 3、完成后,比较组内同学所记录 的月相有没有显著的差异。
什么时候去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今天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去观察月相?
(建议清晨去观察记录)
记录哪些内容?
尽量准确地画下月相 农历的时间 观察时的具体时刻
公历 日期 9月 25日
农历 时间 八月 二十六
时刻
月相
时 分
特别提醒:注意安全,不要在有车辆来往的路上进行观察活动。 画月相注意上下和左右不要颠倒了。
如果发现某天没有看到月相,尝试将清晨观察改为黄昏观察(或相反)。
十八、九 凸月 黄昏后月 出,正午 前月落
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的变化规律:关于月相,你只要记得:“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下弦月:与上弦月相反~~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
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
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
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
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
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总之一句话:月亮先慢慢变圆,再慢慢变缺。
月相及其变化

月相及其变化1、概念: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
2、月相的成因: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阳光,变化。
3、变化规律: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 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 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4、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制定历法计时的依据、夜间照明、引起潮汐、随航天事业的发展成为进行行星际航行的中转站。
5、月球温差较地球大:①月球基本无大气白天削弱作用差晚上保温性能差②自转周期长于地球③没有海洋、森林的调节作用。
【练习】一、判断下列现象的农历时间月落乌啼霜满天、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邻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二、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1、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A.初二B.初五 C.初八D.十一2、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3、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4、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图回答问题。
(08年上海高考)(1).图l、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
(5)、满月过后,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
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阴历朔的时候,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有可能发生日食。
望的时候,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这是有可能发生月食。
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
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中1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中2~5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6~8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月
上弦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太 阳 光 照
初一
月 相 变 化
初三 初四
二七 二八 二二 二三 十八 十九 月相变化周期约 十五 为29.53天,为农 十六 历一个月。
初七 初八 十二 十三
初三
初八
初七
初八 十五
二十一
二十七
由缺变圆再变到贴“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排序,把剪下来 的月相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圆纸片里。
月相变化
初三
初七
初八
月相变化
十五
十六
二十二
我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农历初一 农历初七或初八 农历十五 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
同学们在操场上模拟月相变化
地球上的观察者
用什么模拟月球?用什么模拟察观月相的人?还要模拟什么?
抹黑一半 的皮球
月球是怎样运动的?
月球 自西向东 逆时针运转
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哪些?
要让亮面始 终朝向太阳
月相模拟实验记录表
位置 1 月相
2
3
4
5
6
7
8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时间 初一 初四 初八 十二 十五 二十 廿三 廿八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实际上,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实际上,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它总是逐渐由缺到圆,然后再逐 它总是逐渐由缺到圆,然后再逐 渐由圆到缺,每个月周而复始地 渐由圆到缺,每个月周而复始地 变化着。 变化着。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 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 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 有规律的变动。
东 新月
西 满月
东 西
上弦月
下弦月
上(弦月) 上(半月) 上(半夜) 西(边天) 西(边亮) 下(弦月) 下(半月) 下(半夜) 东(边天) 东(边亮)
连线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我们来画月相
• 请同学们上黑板上来画初三、 初八、二十三、二十七的月 相。 为什么他们画的月相会不一 样,你认为应该正确的月相 应该是怎样画的?
月相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视形状)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 同太阳出 月出 月没 夜晚见月情 出现日 没比较 形 期[农 历]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 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 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 照亮的部分。 •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 方向也就不同。
• 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观察一下。
上半月: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
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 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 下半月由圆变缺)
模拟月相变化
温馨提示
• 1、当月球的同学,速度要稍慢一些,定点位 置要停一下,待地球同学记录好了再走下一个 位置。 • 2、地球的同学面朝圆外,正视前方,当月球 经过正前方时,记录看到的白色部分。 • 4、月球绕地球一周后,再绕一周,地球同学 做好复查。
• 观察白天的月相,我们需要注意:
• 1、准备两张记录纸,画上15个大小相同的圆, 并标上方向。 • 2、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 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将天空的月相、月相的旧历 时间、月相所在位置、太阳所在位置记录下来。
天,月面朝西 天,月面朝东 八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新月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于西 初七、初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于东 二十二、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D
C
B
月相形成
E F H G
A
灯 光
用铅笔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月相变化按农历顺序该咋排列呢?
农历上半月:
漆黑的夜晚,我们观察到的月亮 有圆缺变化。
漆黑的夜晚,我们观察到的月亮 有圆缺变化。
它时而圆
时而缺
它有时像峨眉
有时又是半圆
在一月之中,它不断重复着圆缺, 只是缺的位置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 3-2 月相变化
月相
我们也许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月 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模拟月相变化
• 1、教室黑板代表太阳,在场地中间画 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 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 个一半被涂亮的篮球,代表月球,沿 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 一个月。 • 2、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 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 3、仔细观察月球运行到不同位置时的 “月相”
初一 初三 初五 初七 初九 十一 十三 十五
朔 农历日期标示 月、 新 月 农历下半月:
望 月、 满 月
十五
十七
十九
二十一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九
农历日期标示
模拟月相变化
•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 自转,周期正好是一个恒星月, 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所 以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 面,而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 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 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
模拟实验:
• 1、屏幕当作太阳,太阳光平行照射。 • 2、一个同学当月球,顶着皮球,球的白色 面朝向黑板,绕地球逆时针运行。 • 3、8位同学当作地球,站好各自的位置, 面朝圆外,分别观察月球经过时看到的月相, 并用粉笔把亮面的部分涂在记录卡上。 • 4、模拟完成后,小组交流完成一个月相图 以及你们的发现。
思考: 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 2、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