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四章 热现象练习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从全球变暖谈起((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从全球变暖谈起1、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
注: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温度,再选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4、温度计读数:如图所示中甲的示数为18℃;乙的示数为-16℃。
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所示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8℃。
习题演练一、选择题1.估测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下列数据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深圳全年平均气温为23℃B.教室中普通标准日光灯管长度约12dmC.中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9sD.成年人正常行走的速度为5km/h2.以下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B.一个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为0℃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D.冬天,江阴市最低气温可达-30℃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阿甘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在使用前都必须要将液体甩回玻璃泡B.量液体温度时,读数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C.体温计在使用后,应该在沸水中高温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所以去南极考察可以用酒精温度计4.温度计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温度计 A组
1.温度是表示 物体__冷_热__程_度 的物理量,常 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_热__胀_冷__缩 的性质来测 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 __摄__氏__温度,它把 冰_水_混__合_物_ 的温度规定为 0℃,把__沸_水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 皇冠体论坛 ;
来.柏少君嘴角抽抽,关键是为嘛搞成这样?“要不...我叫陆易来看看?亭飞呢?”她不是神医吗?陆羽疲惫地摇摇头,“她睡了.不麻烦易哥,我们没事,只是好久没睡过觉,这几天有事没事别找我...”送走少君,检查一遍猫狗是否健康.当她看见自助喂食机没粮食了赶紧重新装满,一脸歉 意地摸摸活蹦乱跳の几只,然后回房吹头发.精神不济,脑子不好使,吹着吹着她就这么趴在床边睡着了.她无暇多想,柏少君却一不小心想起以前听到の一个流言.两位姑娘平时同出同归,今天同是那么累,再想想往日她俩形影不离の粘乎劲,呃...他抱着两只小狗回到自家二楼客厅,外边天寒 地冻,室内温暖如春,众人正在喝酒聊天.“怎么,出去遛狗回来愁眉苦脸の,”德力见他神情纠结,立马幸灾乐灾地猜测,“收听丢了?”不理他の调侃,柏少君十分艰难地说出自己の疑问,“哎,你们说,陆陆和亭飞会不会是...les?”会吗会吗?会是女同吗?空气突然静止几秒,随即室内噗 声齐喷...这个冬天是真の冷.第二天早上九点多,婷玉比陆羽起得早,拉开窗帘,窗外一片雪白.下雪了,想必村子也封了.搬回来后,由于要做の事情太多,貌似家里只剩一点白米,没有别の存粮,不知道休闲居开不开.婷玉思考片刻,没有吵醒陆羽,兀自穿上衣服披上厚厚の一件斗篷,领着小福 小禄出门进山碰碰运气.在休闲居点两个人の外卖还行,给小福它们加餐老贵了,得省着点.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热现象(二)人教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热现象(二)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章热现象(二)二. 重、难点1.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2.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3.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 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三. 知识点分析(一)熔化和凝固1. 状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如:金属在高温下变成液态。
(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如:将钢水铸成工件。
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冰、金属、水晶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3. 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3)对于同一种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1)熔化:a、温度到达熔点;b、继续吸热。
(2)凝固:a、温度到达凝固点;b、继续放热。
5.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二)汽化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
2.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 蒸发:由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1)任何液体都能发生蒸发现象,但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保证在液态)。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
【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海波是态,这段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2)BC段海波是态,这段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3)CD段海波是态,这段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
(4)海波熔化持续了min。
(5)海波的熔点是℃。
分析: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其实质是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热现象120题(附答案)北京中考适用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热现象120题(附答案)北京中考适用目录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 (1)二、多项选择题(共30小题) (10)三、概念判断(共20小题) (16)四、实验解答题(共20小题) (17)答案: (24)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1.古诗《长歌行》中,有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诗中所说的“露”的形成过程属于A.熔化现象 B.液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A.将水果包上保鲜膜 B.把酱油瓶的盖子盖严C.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3.(2022朝阳二模)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就变干了。
有关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B. 这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C. 这是蒸发现象,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D. 这是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4.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5.(2020朝阳一模)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6.(2021朝阳二模)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7.对下面四句诗中涉及的自然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铁马冰河入梦来”中,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 “露似珍珠月似弓”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雪里已知春信至”中,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8.用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在纸锅中装入适量的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B. 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 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火焰的热没有被纸锅吸收D. 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纸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9.(2020石景山二模)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如图所示,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关于图中热风干手器用到的加快水蒸发的方法,以下选项中正确且全面的是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10.(2022西城二模)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 山谷中生成的白雾B. 冰棍周围冒“白气”C. 窗玻璃上形成冰花D. 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11.(2020海淀二模)下列措施中,能够减慢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用吹风机的热风挡,吹湿头发C.用保鲜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 D.用扫帚将雨后操场上的积水扫开12.(2022房山一模)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13.(2020平谷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出现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冬天早晨出现的霜是凝固形成的14.(2020顺义二模)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D.将湿毛巾展开晾晒15.(2021海淀二模)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16.(2020东城二模)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17.(2020大兴一模)医用防护服在医护人员和外界之间形成一个隔离的防护层,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受到外界的细菌或病毒侵害,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
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固液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A.不变,2mB.不变,1mC.变小,1mD.变小,2m2、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3、如图2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A.B.C.D.图24、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3.8×105km+2 mB、2 mC、4 mD、3.8×105km5、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6、一只大鸟在水面上方10 m处的空中飞行,水深1 m,关于成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与大鸟距离10 m B.虚像距水面1 mC.虚像与大鸟距离22 m D.虚像与大鸟距离为20 m7、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M点B.N点C.P点D.Q点8、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A、0 °B、32 °C、45 °D、58 °9、图4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10、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应用了紫外线的是A.手机B.验钞机C.电视机遥控器D.浴室取暖灯1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13、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而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能力B.人耳的听觉"暂留"的缘故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雷声的传播速度14、下列应用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A.在卫星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D.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15、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16、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7、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7所示,一小球以1m/s 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图718、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打雷时,某人看到闪电后5 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m。
【初中物理】热现象专项练习 实验解答题30道(附答案)

【初中物理】热现象专项练习实验解答题30道(附答案)实验解答题(共30小题)1.(2020朝阳二模)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大约为 _________min.2.(2020平谷二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观察他所做实验的实验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__________沸腾(选填:“正在”或“即将”);(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此时实验室中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2020门头沟二模)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特点”的实验中,请完成下列问题:(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处大气压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2)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沸腾现象停止,只有持续对烧杯加热沸腾现象才能持续进行,分析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
(3)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持续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
(4)水沸腾时会观察到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水面附近产生大量“白气”,形成“白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A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C. 油的沸点比水高D. 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则( )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 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3.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回“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 .“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 .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4.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5.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7.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8.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 .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 .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 .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 .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 .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D .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10.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 .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 .早晨,室外大雾迷漫11.室内温度为200C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12.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3.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冷冻室里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A 、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B 、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 、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 、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14.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密度不同1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热现象练习题(45分钟,满分100分)班别:姓名:学号:(45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7分)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体温表的变化范围应该是_____________。
2.在4—1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3.物体的_______用温度来表示。
“热的物体”,其热字表示的是_______。
4.摄氏温度计是把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在热力学温度中0℃应为__________。
5.使用温度计时应使被测物体___________,其中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
6.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用_______表示,43℃合热力学温度是______。
在你了解的信息中,目前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是在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7.物体可以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按图4—2所示的箭头方向填写物态变化的过程,以及在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情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8.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分别填上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晴朗的天气时,泼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2)冬天天很冷时,可以看到从嘴里呼出的白气;[](3)冬天把洗完的衣服挂在外面,很快就冻住了,但衣服也能干:[](4)在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房间的窗子上往往会结一层霜。
[]9.液体的汽化存在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加快蒸发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_______。
蒸发和沸腾现象在汽化过程中都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固体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另外一类是________。
这两类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相同点是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4—3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
CD段表示的是_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12.所有的气体,在___________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采用______________的办法,可以提高气体的液化温度。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3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不变C.手模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凉,这一定是因为水温比冰温高D.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2.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3.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B.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高造成的C.水温和手温相同,拿出后凉的感觉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4.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 []A.冰继续熔化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5.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6.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B.扇来的风是凉的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水的沸点不变B.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D.冰在升华时放热8.图4—4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下降C.物体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它的温度都将维持不变D.只有晶体在某物态变化过程中,无论吸收的热量多少都能维持温度不变,直到物态变化结束10.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强火力B.延长加热时间C.加密闭的盖子D.移往高处加热11.在桶中盛水,水中有一块冰,外界给的热量恰好能使冰全部熔解,则:[]A.由于冰的熔解水温下降 B.由于冰的熔解水温升高C.水的温度不随冰的熔解而改变D.由于冰的熔解水面将升高12.冰是一种制冷剂,主要是因为: []A.冰的温度低B.冰的传导热的能力强C.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D.主要是因为冰的放热能力强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气温是-3℃,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是-3℃。
[]2.各种物体都有一定的溶点。
[]3.锡的熔点为232℃,用锡焊的铜盆放在火上烧水,水能烧开而锡不熔化。
[]4.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熟,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升高造成的。
[]5.物体只要放热温度一定降低。
[]6.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对人体的烫伤要严重,这是由于水蒸气存在液化,吸热或放热能力比水大。
[]7.蒸发吸热,则蒸发具有制冷作用。
[]8.把灌满水的壶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会溢出来,这是由于加热太快。
[]四、实验题(9分)测量物体温度的步骤是:1.测量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温度计应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时,不要把温度计___________,读数时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每空1分,共47分)1.热胀冷缩,35℃—42℃;2.11℃,16℃,9℃;3.冷热程度,温度高低;4.水的凝固点,水的沸点,273K;5.与温度计充分接触,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与温度计内液面升到的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6.T=273+t,开尔文,K,316K,50兆摄氏度,氢弹的爆炸中心;7.(1)固体的熔化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2)液体的汽化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3)气体凝华过程,向外放出热量;8.(1)蒸发(2)液化(3)升华(4)凝华;9.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吸热过程,提高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发生于表面、沸腾在沸点温度下进行的、发生在表面和内部、蒸发平缓而沸腾剧烈,吸热;10.晶体,非晶体,必须吸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变软熔化;11.(1)232(2)锡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温度;吸收热量;液态锡吸热温度升高;液态锡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放热;固态锡放热温度降低;(3)3,固液共存态,凝固,前者为熔化,从外吸热,后者是凝固,向外放热;12.温度降低到足够低,增大对气体压强。
二、(36分)1.A2.D3.D4.C5.D6.C7.B 8.BC 9.D 10.C 11.C 12.C三、(8分)1.×2.×3.√4.×5.×6.√7.√8.×四、(9分)1.首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2.玻璃泡与被测物体紧密的接触。
3.离开被测物体,目光在读数位置与温度计相互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