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导航学三四章综合

合集下载

道德教育书目

道德教育书目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曾钊新.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柯尔伯格,魏贤超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罗尔斯《正义论》卢梭《爱弥儿》立德树人“博”导人生——2012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文集(3)成长篇1.炒一盘土豆丝——关于学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2.我愿坐在你的跷跷板上3.优秀班级领航人成长系列文章之卷首语4.图说学生干部角色与成长规划5.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6.开始懂了7.致亲们8.话在花香时——与毕业季的弟弟妹妹共勉9.大学Style10.网络,请放开那些学僧11.尴尬时代,你能否HOLD住青春的尴尬?12.成长的态度思想篇1.守护心灵道德同行2.好好算算你的成本再潇洒3.可以做一个强者但不能太强势4.培养大学生爱的能力5.传递你我的正能量6.亲,您的手机您会用吗?7.吃到嘴里就是自己的吗——谈亲情8.让“电脑”回归到“计算机”9.育人——与同仁分享10.让我的心中充满“爱”11.是谁加粗了高学历和高信用之间的≠12.用爱心坚守岗位,用智慧读懂职业,把幸福带给学生生涯篇1.大学生如何融入大学生活?2.启心灵之窗助梦想飞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3.大学四度4.寒门亦能出贵子5.用爱与智慧为青春导航6.写给新同学的第二封信:致有野心的你7.莫问元芳,只问自己——四类考研动机分析8.漫谈导学关系——写给即将开始研究生生涯的同学9.请珍惜自己的本科专业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写在倦怠的时刻11.给2010级同学的一封信12.一起成功挽救一名家庭贫困生退学的事件心灵篇1.为亲情寻找释放的出口——大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2.善待挫折,为自己竖起大拇指3.让我们笑着说再见4.财哥面对面——大学生如何走出恋爱的怪圈?5.无悔的选择,执著的追求价值观教育要替幸福下一个定义,第一步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有系统的价值观,如果做不到这点,则人的追求不免是相当盲目的。

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章,科学与技术概论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科学(一)科学的含义辞海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看成是知识、知识发展和知识运用过程的统一。

(二)科学的特征1 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理论、概念或原理、学说。

2 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检验科学的三性的基本原则,符合三性――真科学、否则假科学)。

3 它具有连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4 它的发展变化没有止境。

二、什么是技术(一)技术的含义愿意:是指个人所掌握的技巧、手艺等技能或本领。

表现形式: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方面。

根本目的:在于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

价值标准:在于是否实用和带来何种经济效益。

(二)技术的特征1 综合性与集成性2 通用性与适用性3 依存性和连锁性4 先进性与经济性5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6 个性化(三)技术的本质为实现预期结果而重复进行的优化操作。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两者的区别1、职能性质上的区别科学的根本职能是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保护,着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科学――精神财富,技术――物质财富。

成果表现:科学――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的发明。

2、发生地的区别科学以大学为中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发明与技术开发的主体)(二)两者的联系相辅相成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三)两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科学的技术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技术的科学化是现代技术生命力所在。

第二节科学技术系统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分类与结构(一)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科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

物理鲁科版选修3-5学案:知识导航第四章第3节核聚变含解析

物理鲁科版选修3-5学案:知识导航第四章第3节核聚变含解析

第3节 核聚变思维激活太阳会“死亡”吗?提示:太阳是一颗黄矮星,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50亿岁.随着太阳的衰老,其光度会稳定增加.在未来大约50亿年之内,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

由于氦燃烧产生的能量比氢燃烧产生的能量多,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燃料的过程结束时,太阳的质量将会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这是由于太阳质量的下降,这两颗行星将会离太阳更远)。

由于太阳能量的增长与半径的增长不相称,太阳表面的温度将比现在低,从而变成一颗红巨星。

这颗红巨星再经过几十亿年后,氦燃料也将消耗完毕.像第一次消耗完氢燃料一样,太阳的内核又会收缩,内部温度上升.对于很大的恒星来说,这一次坍缩会导致碳元素的聚变。

然而,由于太阳的质量不足以产生碳聚变,这样它将变成一颗白矮星.随着内部温度和光度的降低,最终变成一颗不发光的黑矮星。

自主整理 1。

轻核聚变由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叫__________. 例子:H 12+H 31→He 42+n 10+17。

6 MeV ,平均每个核子释放3.52 MeVH 31+H11→He 42+19。

2 MeV ,平均每个核子释放4.8 MeV平均每个核子在聚变放出的能量大约是裂变放出能量的__________.2.可控热核聚变反应(1)产生轻核聚变的条件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原子核距离在___________的范围内,产生轻核聚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必须使轻核具有很大的动能,才能使它们接近到10—15 m发生聚变。

因此聚变又叫___________。

太阳内部和许多恒星内部都在激烈地进行热核反应,辐射出大量的能量.(2)热核反应和裂变反应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热核反应释放能量比裂变反应________;热核反应产生放射性物质处理起来比裂变反应产生放射性物质________;热核反应用的氘,储量丰富;轻核聚变更安全,实现核聚变需要高温,一旦出现故障,高温不能维持,反应就自动终止了.(3)受控热核反应:对反应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自行研制可控热核反应装置“________”于1984年9月启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________”于1994年安装成功,标志我国在研究可控热核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可控热核反应将为人类提供更为巨大的能源.高手笔记1.使核发生聚变反应,必须使它们接近到10-15 m.由于原子核带正电,要使它们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克服电荷之间的很大的斥力作用,这就要使核具有很大的动能才行。

物理选修3-3学案:知识导航 第4章第4节湿度 含解析 精

物理选修3-3学案:知识导航 第4章第4节湿度 含解析 精

第4节 湿度思维激活阴雨连绵的夏天,人们会感到气闷,寒冷的冬季,人们会感到口腔和鼻腔难受,说一说,为什么?提示:空气的潮湿程度对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空气太潮湿,使人感到气闷,物体也容易发霉,空气太干燥,口腔和鼻腔会感到难受,植物容易枯萎.自主整理一、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空气的湿度可通俗地理解为空气的潮湿程度,它有绝对湿度和____________之分.1.绝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 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2.相对湿度(1)概念的引入:为了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的远近而引入相对湿度的概念.(2)相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叫做空气的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__①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可以查表得到.②在绝对湿度p 不变而降低温度时,由于水的饱和气压减小而使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继续降温,有可能达到饱和,这时相对湿度为100%.③居室的相对湿度以40%—70%较适宜.④人的感觉、纸张的柔性,主要由相对湿度决定.二、湿度计1.分类:空气的相对湿度常用湿度计来测量,常用的湿度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2.干湿泡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干湿泡湿度计由____________温度计与____________温度计构成.湿度越大,水的蒸发越____________,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得就少,根据两温度计的示数差,结合当时温度查表即可知道____________.高手笔记1.一定温度下空气的干湿程度,可以用空气里所含水蒸气的密度(即单位体积的空气里所含水蒸气的质量)表示.由于直接测定水蒸气密度较困难,而水汽的压强又与水蒸气密度成正比,所以通常又用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来计算空气的温度.这就是绝对湿度.实际上,地面上水分蒸发的快慢和人们感觉到的空气潮湿程度并不完全由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决定,而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离开其饱和状态的远近程度有关(若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远小于饱和汽的密度,这就叫离开饱和状态很远,则物体中的水分会蒸发得较快,人们感到空气干燥),故平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相对湿度.若用p 表示绝对湿度,p s 表示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则相对湿度B 可表示为:B=sp p ×100%.B 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离饱和状态的远近程度. 2.空气里所含有水汽的多少对大气中所发生的现象起着很大的影响,如云、雨、露、霜的出现都和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空气的干湿程度又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空气太干燥,植物就要枯萎;而空气太潮湿,又会延迟植物开花结实和籽粒成熟的时间.在暖房中培植蔬菜、蘑菇,要非常注意调节室内的潮湿程度,才能使它们很好地生长.在采桑养蚕业中,也要充分注意到室内的干湿程度,因为桑叶的干湿程度直接影响着蚕的正常发育.此外,在纺织厂中,如果空气太干燥,棉纱容易断头;如果空气太潮湿,棉纱又容易发霉.对于发电厂来说,太潮湿的空气甚至会使发电机里的绕组(线圈)发霉.上述事例都说明空气所含水汽的多少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很好地掌握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当然,植物为了生存,也形成了适应不同干湿环境的能力:高山植物多数很矮小(紧贴地面),便于取暖和吸收潮湿空气;生长在干燥炎热沙漠里的仙人掌,生有肉质的茎和叶,这有利于储水,使水分不会很快被高温蒸发.名师解惑1.关于影响相对湿度的因素的说明剖析: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和温度都有关系,在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人感觉越干燥;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人感觉越潮湿.2.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剖析: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 1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 2的差距.相同气温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大,就会感觉越潮湿;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小,就会感觉越干爽.而当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一定时,气温越高,就会感觉越干爽,气温越低,就会感觉越潮湿.故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即相对湿度=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水蒸气的实际压强×100% 讲练互动【例1】人们感觉到空气的干湿程度,是决定于( )A.大气里所含水蒸气是多少B.气温C.绝对湿度D.相对湿度解析: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 1,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 s 的差距,又因为相对湿度B=sp p 1×100%,故D 正确. 答案:D绿色通道我们平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相对湿度,它与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程度有关,在相同温度下,水蒸气的密度与水蒸气的压强成正比,饱和气压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式训练1.下列所给值中,相对湿度最大的是( )A.20 ℃水蒸气压强p=1.1×103 PaB.20 ℃水蒸气压强p=1.3×103 PaC.10 ℃水蒸气压强p=1.1×103 PaD.10 ℃水蒸气压强p=1.3×103 Pa答案:D【例2】 在寒冷的冬季,利用温室效应建立蔬菜大棚,这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丰富了市场的菜篮子.大棚蔬菜的种植,需要科学的管理,其中棚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很重要的.设棚内的温度为30 ℃,相对湿度为75%,则(1)棚内气体的绝对湿度是多大?(30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p s =4.242×103 Pa )(2)如果夜晚棚内温度降低到15 ℃时,蔬菜的叶面上有没有露珠?解析:(1)棚内气体的绝对湿度为p=Bp s =75%×4.242×103 Pa=3.181 5×103 Pa.(2)由查表知露点为25 ℃—26 ℃,故夜晚棚内温度降低到15 ℃时,蔬菜叶面上有露珠. 答案:(1)3.181 5×103 Pa (2)有绿色通道水汽的相对湿度越大,其露点越接近于实际温度,这就是早上大棚内多露水的原因. 变式训练2.教室里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温度是18 ℃,则绝对湿度是多大?(18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p s =2.064×103 Pa )解析:18 ℃时教室的绝对湿度为p=Bp s =60%×2.064×103 Pa=1.238×103 Pa答案:1.238×103 Pa体验探究【问题】 测定教室里的相对湿度.导思:干湿泡湿度计是使用较多的湿度计.其原理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玻璃泡上的水分蒸发越快,两个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差就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玻璃泡上的水分蒸发越慢,两个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差就越小.根据两个温度计的温度差,就可以确定相对湿度的大小.探究:1.选用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另一端浸在水中.两温度计中干泡温度计玻璃泡暴露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即室温;湿泡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因湿布中水分蒸发吸热,所以湿泡温度计示数小于干泡温度计示数.2.查出教室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值.查出该室温下水的饱和汽压.3.由相对湿度=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算出相对湿度 探究结论:代入数据可以测出教室里的相对湿度.教材链接教材P72《讨论与交流》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 ℃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 ℃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比较舒适.根据你的切身体会,谈一谈相对湿度对生活的影响,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答:相对湿度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相对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强,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黏膜易受刺激.相对湿度过大时,无论在夏季或冬季,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夏季湿度增大,会抑制人体散热功能,使人感到闷热和烦躁;冬季湿度增大,会使热传导加快,让人感到阴冷.。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8、大学化学9、大学化学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12、大学化学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18、新大学化学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20、普通化学(英文版)21、近代高分子科学22、绿色化学与环境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97221•出版时间:2007-1-1•版次:1•印次:1•页数:403•字数:679000•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开本:16开•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共有顾客评论0条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

统计学教程(超详细)

统计学教程(超详细)

方式: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调查。 利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发表调查。 原则: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 规定调查的项目和指标。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重点调查
特点: 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指在总体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单位, 其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 1·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方法:将总体单位编成抽样框,而后用抽签或 随机数表抽取样本单位。 •适用:总体规模不大;总体内部差异小
2· 类型抽样(分层抽样)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 组,后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N1 n1
n1 n2 nk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二)统计学的内容
1、描述统计
指搜集、整理、分析并提供统计资 料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使反映客观事物的统计数 据可以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使用方 便,可以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 关系。 2、推断统计 是只依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特征的 技术和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 检验的方法。 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 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发展。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四、统计测定的层次
统计测定(measurement)
即对总体数量特征的量度,包括登记、分类、 标示、计算等。
四个测定层次的比较
量 化 等 级 4
3
2
1
功 能 包 容
4
3 2 1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测定层次
特征
运算功能 计数
· · · · · ·
·
·
· ·
·
·
(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序) 排序依据的标志:(1)无关标志;(2)有关标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导航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导航


13 精 卫 填 海
1.会 认 “帝 、少 、曰 ”等 5 个 字 ,会 写 “帝 、曰 、溺 ”等 5 个 字 ,掌 握 多 音 字 “少 ”. 2.正 确 、流 利 地 朗 读 课 文 ,背 诵 课 文 . 3.结 合 注 释 ,用 自 己 的 话 讲 一 讲 精 卫 填 海 的 故 事 . (重 点 ) 4.体 会 精 卫 敢 于 向 大 海 抗 争 的 战 斗 精 神 . (难 点 )
(难 点 )
3 现代诗二首
1.会 认 “巢 、苇 、罗 ”等 6 个 字 . 2.有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 ,说 说 诗 中 描 绘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构 成 了 怎 样 的 画 面 . 3.结 合 自 身 生 活 体 验 ,发 挥 想 象 ,感 受 文 章 的 意 境 美 ,品 味 文 章 的 语 言 美 . (重 点 ) 4.边 读 边 想 象 画 面 ,体 会 作 者 表 达 的 思 想 感 情 . (难 点 )
点)


9 古 诗 三 首
1.会 认 “暮 、瑟 、缘 ”等 7 个 字 ,会 写 “暮 、吟 、题 ”等 13 个 字 ,掌 握 多 音 字 “降 ”. 2.有 感 情 地 朗 读 并 背 诵 古 诗 ,默 写 «题 西 林 壁 ». 3.想 象 诗 句 描 写 的 画 面 ,理 解 诗 句 的 意 思 和 诗 人 表 达 的 情 感 . (重 点 ) 4.体 会 诗 人 的 心 境 ,能 把 读 诗 的 感 受 、学 到 的 观 察 方 法 与 他 人 交 流 . (难 点 )
作 者 的 感 情 . (重 点 ) 4.想 象 诗 词 所 描 绘 的 情 景 ,并 在 说 的 基 础 上 改 写 成 一 篇 短 文 写 下 来 . (难 点 )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学史(一)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速度的解算就是通过比力方程的解算来获得载体相对 地球表面的地理速度。将上式展开并略去 ven 和 ven 分量的 下标中的en,有
n n n n n vx f xn 0 (2iez enz ) (2iey eny ) n n n n n n v f (2 ) 0 (2 ) iez enz iex enx y y n n n n vzn f zn (2iey ) (2 0 eny iex enx ) n vx 0
(1)地理速度解算(续)
f 0 (2 ) (2 ) n n f (2 ) 0 (2 ) iez enz n n n n f (2iey eny ) (2iex enx ) 0 n vx 0 n v y 0 n n v v n n n vznv n x x g f (2 sin L tg L ) v (2 cos L ) v x x ie y ie z v v v
第三章 惯性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理论与应用:刘建业 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3.2 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3.3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3.4 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分析 3.5 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
1/71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1)比力定义
• 加速度计测量的不是载体的运动加速度,而是载体相对惯 性空间的绝对加速度和引力加速度之差,称作“比力”。 • 设一质点P,质量为m,在惯性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为R,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G vep (2ωie ωep ) vep ωie (ωie R)
考虑到地球的重力场是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 矢量和,即
g G ωie (ωie R)
注意G和g是不一样的
f vep (2ωie ωep ) vep g
上式即为比力(微分)方程。它是惯性导航中的一个基本方程, 比力方程说明了加速度计测量输出的比力中所包含的物理量, 其中除了 v是导航需要的,其它的量都是要实时扣除掉。 ep
ye
o

L
xe
v cos Rh v sin en n y cos Rh v sin en n z sin tg Rh
en n x
18/71
19/71
1. 水平指北方位惯性导航系统算法流程方程
drO dxo dyo i j dt dt dt
dr dx di dy dj i x j y dt dt dt dt dt
注意
di ωie i dt
dj ωie j dt
dr dx dy dr i j ωie ( xi yj) ωie r dt dt dt dt
F F外 F引
F引 mG
其中F引为作用在P点上的引力; G为引力加速度。
2/71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1)比力定义

F外 m
F外 mG mR
R G
定义比力f为:f=F外/m 则
f R G
即比力是作用在单位质量上的外力。比力也称作 “非引力加速度”。
3/71

n n 2iex enx n n 2 eny iey n n 2iez enz n n n n 0 ( - 2iez enz )(2iey eny ) n n n n = (2iez enz ) 0 ( - 2iex enx ) n n n n ( 2 ) 2 0 iey eny iex enx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dR dR |i |e ωie R dt dt
用 νep 代表载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即 ep 有
dR |e ,则 dt
对上式两边在惯性系中求导,得 dνep d2 R d | |i (ωie R) |i 2 i dt dt dt
dωie ω |i 0, 上式变为 考虑 ie 为常值,故
n x n y n z n x n y n z n iez n enz n iey n iex n eny n enx
n vx 0 n v y 0 n vz g
Rn
Rn
n n v v y n n vy f yn (2ie sin L x tg L)vx vzn Rn Rm n n v v n n vzn f zn (2ie cos L x )vx y vy g Rn Rm

20/71
1. 水平指北方位惯性导航系统算法流程方程 (1)地理速度解算(续)
n n vx vx n n v f (2ie sin L tg L)v y (2ie cos L )vz Rn Rn n n v v y n n n n x v y f y (2ie sin L tg L)vx vz Rn Rm n n v v y n n vzn f zn (2ie cos L x )vx vy g Rn Rm n x n x
矢量的相对导数和绝对导数的关系
因为 rO =0,即r =r dr dr dr 所以 = ωie r dt dt dt 将 r换成R, dr dR dr dR 又因为 = , = dt dt i dt dt
e
dR dR 所以有 = +ωie R dt i dt e
9/71
dR |i νep ie R dt
dνep d R dR | | ω |i i ie 2 i dt dt dt
2
dt
10/71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dνep d2 R dR | |i ωie |i 2 i dt dt dt

由于 νep 的各分量是沿平台坐标系(理论上沿导航坐标 系)的,故以导航坐标系作为动坐标系,则
12/71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f vep (2ωie ωep ) vep g
(3)加速度信息的提取
比力方程给出了比力与加速度关系,方程中 vep 为平台(载 体)相对地球坐标系的加速度,是惯导系统所要提取的信 2ωie vep 是载体的相对速度 vep 与牵连角速度 ωie 引起的哥 息; 式加速度;ωep vep 为法向加速度,而 g 为重力加速度。 将比力方程改写成
14/71
3.2 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1. 水平指北方位惯性导航系统算法流程 方程 惯性导航系统的算法流程方程是指系统的实体布
局、采用的坐标系及解析计算方法的总和。 水平指北方位惯性系统选取东北天地理坐标系 (g系)作为导航坐标系(n系),惯性平台保持 在当地水平且y轴始终指北。 后面的讲解中,没有特殊说明时,导航坐标系选 取东北天地理坐标系,公式中统一使用n指代g。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2)比力方程



载体相对地球运动,地球又相对惯性空间运动。 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表示了载体相对惯性系的非引力加速 度;而对于在地球表面导航的载体,要知道载体相对于地 球系的加速度。 比力方程表示了载体、地球系、惯性系这三者之间的运动 关系。 设载体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为R,则利用矢 量的相对导数和绝对导数的关系,载体位置矢量在地心惯 性坐标系中的导数可表达为 此处的R不是地 dR dR 球半径 |i |e ωie R 4/71 dt dt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dR dR |i |e ωie R dt dt
式中 为载体相对地球的速度;ωie 为地 球自转角速度;ωie R 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牵 连速度。 在有些教材中也用
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
dR |e dt
下面介绍上式的推导。
5/71
矢量的相对导数和绝对导数的关系 (以二维坐标系为例讲解)
17/71
第二章知识
地球坐标系和球自转角速度在地 理坐标系下的投影为
g iex 0
zg
xg
E
g iey ie cos L g iez ie sin L
• 地理坐标系相对于地球坐标系 的转动角速率在地理系上的投 影为:
则有 d 2 R
dt
2
vep (2ωie ωep ) vep ωie (ωie11/71 R)
i
复习:2.2.8 比力与比力方程
d 2R vep (2ωie ωep ) vep ωie (ωie R) 2 dt i
又由比力定义 有
R f G
vep f [(2ωie ωep ) vep g] f aB
上式中,aB通常称为有害加速度,因为它对计算vep 带来了 麻烦,必须从测得的比力f 中补偿掉,才能提取出载体的运 动加速度 vep 。
13/71
第三章 惯性导航系统
3.2 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3.3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3.4 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分析 3.5 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
n vx 0 n v y 0 n vz g
16/71
补充知识一
对于矢量
n n 2iex enx n n 2 eny iey n n 2iez enz

dr dx dy i j dt dt dt
相对导数
dr dr ωie r dt d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