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关于中国盗版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盗版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国盗版现象的调查报告组长:陆璟辉组员:余兴尧林稚璞杨韬魏遥邱建栋指导老师:林巧目的:我们发现,我们周围充斥着大量的盗版书籍、软件等。
不光商家热衷于此,消费者也不乏支持盗版者。
我们希望了解盗版书籍软件的销售现状,了解驱使人们购买盗版的原因,并调查分析盗版的危害等。
我们也希望对盗版现象提出建议,为抵制盗版出一份力。
于是我们以本地(三明)为例展开调查。
We found that around us there is full of pirated books, software, and so on. Not only are stores enthusiastic, there is no lack of consumer support for the pirates. We would like to know the sale of pirated software, books the status quo, driven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people to buy pirated and piracy survey of hazards. We also hope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henomenon of piracy, piracy as a force to resist.方法:调查分析。
我们随机查访了市区8家书店,通过价格和质量判断盗版。
另外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出50份问卷,对其进行分析,结合网络资料得出结论。
关键词:中国书籍软件盗版原因抵制危害一、盗版书店的前途还记得十多年前,余秋雨曾对盗版表示极度的愤怒,甚至要为此封笔。
第一回因为盗版改主意是1998年。
因为《秋雨散文》中已收了《山居笔记》中的不少篇目,余秋雨不愿重复选篇,就把《山居笔记》拿到台湾出版。
不料,全国各省书市间很快就出现了大批盗版本《山居笔记》。
购买盗版书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盗版书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盗版书不仅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整个图书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购买盗版书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制裁。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关于购买盗版书的法律规定。
二、盗版书的定义盗版书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出租、展销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书。
盗版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未经授权的翻印、复印、扫描、下载等复制行为;2. 未经授权的出版、发行、出租、展销等销售行为;3. 未经授权的翻译、改编、汇编等再创作行为。
三、我国关于购买盗版书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其中对购买盗版书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购买盗版书的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基本法律,其中对购买盗版书的行为也进行了规定。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购买盗版书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我国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中对购买盗版书的行为也进行了规定。
根据《刑法》第217条规定,购买盗版书的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法律,其中对购买盗版书的行为也进行了规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6条规定,购买盗版书的行为可能被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四、购买盗版书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购买盗版书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著作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停止侵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购买、销售盗版书的行为;(2)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著作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3)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当向著作权人赔礼道歉。
音乐行业中盗版侵权现象的原因与法律应对

音乐行业中盗版侵权现象的原因与法律应对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行业面临着严重的盗版侵权问题。
盗版侵权不仅导致作者和艺术家的利益受损,也妨碍了音乐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音乐行业中盗版侵权现象的原因,并介绍法律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一、原因分析1.1 技术进步与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音乐作品可以以电子形式传播并被广泛分享。
然而,这也为盗版侵权提供了方便条件。
数字化技术使得任何人都能轻松地复制、传播和修改音乐作品,从而助长了盗版行为。
1.2 缺乏法律意识在某些地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人们对于盗版行为没有足够的认知。
一些人可能误认为盗版不会对创作者造成实质性损失或追究责任,从而忽视了侵犯知识产权的严重性。
1.3 经济利益的驱动盗版行为往往源自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未经授权的音乐下载和共享使得某些用户能够免费获取音乐作品,从而避免购买正版CD或者付费在线流媒体服务。
这造成了创作人员和音乐公司的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到他们未来创作和投资的动力。
二、法律应对2.1 修改知识产权法律为了更好地应对盗版侵权问题,各国政府应该修改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法律修订可以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以打击盗版。
2.2 建立合作机制音乐行业各方需要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包括音乐创作者、演艺人员、音乐公司、唱片商等相关方。
共同推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网络,并监督执行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减少盗版侵权现象。
2.3 加强执法力度政府应该增加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
这包括加大对盗版网站和平台的打击,并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建立专门的互联网版权保护机构,加强监管和协助各方有效应对盗版问题。
2.4 提高法律意识教育公众并提高法律意识是有效解决盗版侵权问题的关键。
政府、媒体、音乐行业等应当共同努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条款和正当购买音乐作品的价值。
什么是盗版?

什么是盗版?一、盗版的定义与特点盗版是指未经版权所有者授权,擅自复制、传播、销售他人的著作、音像制品、软件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盗版行为常常伴随着低价销售和盈利,并且给版权所有者和创作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盗版有其特点,首先是利用原创作品进行非法复制和传播。
其次,盗版常常依赖于技术手段,如破解软件的加密措施、制作盗版光盘等。
再者,盗版行为具有隐蔽性,难以追踪,使版权保护变得复杂和困难。
二、盗版对社会的危害1. 损害创作者利益:盗版行为剥夺了创作者的劳动成果所应享有的经济回报,造成创作积极性的低下,严重影响了艺术创作和创新的繁荣。
2. 侵害买家权益:盗版制品质量无法保证,购买者可能会遭受产品质量不佳、售后服务难以获得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3. 扰乱市场秩序:盗版制品的广泛传播会对原有的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合法厂商利润减少,市场失去公平竞争的环境。
4. 危害国家形象:盗版行为经济蒙受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破坏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
三、盗版现象与原因1. 经济利益驱动:生产盗版制品有一定的成本,但利润空间巨大,吸引了一部分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参与盗版活动。
2. 规制缺位:盗版的存在与版权保护力度不够和法律执行不力相关。
在一些地区,法规还未能跟上市场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导致盗版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3. 消费观念的问题:部分消费者认为“便宜就是好”,对盗版产品态度迁就。
消费者的无意识参与令盗版产业链得以持续。
四、应对盗版的措施1.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提高版权意识:加强版权教育,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培养良好的版权意识。
3. 建立正版市场:加大对正版产品的推广力度,提供优质的正版产品和相应的服务,加强市场竞争力。
4. 科技手段的运用: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加密技术,提高软件、音像制品和数字内容的防护能力。
网络侵权数据统计报告

网络侵权数据统计报告根据我们对网络侵权现象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以下是我们所得出的相关结果:一、网络侵权情况概述网络侵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通过非法手段对他人的知识产权、隐私权、公民权益等进行侵犯行为。
网络侵权行为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盗版、网络诈骗、侵犯隐私、网络骚扰等。
二、盗版现象分析1. 盗版软件:根据数据显示,盗版软件在网络侵权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通过未经授权的方式复制、传播正版软件,给软件开发者和版权所有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 盗版音乐、电影: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盗版音乐和电影的传播也日益猖獗。
非法下载和分享盗版音乐、电影等作品,不仅破坏了版权体系,也削弱了正版内容的创作和传播环境。
三、网络诈骗情况分析1. 钓鱼网站:网络诈骗中的钓鱼网站是一个主要类型,它们通常伪装成合法的银行、电商平台等,引诱用户输入账户密码、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从而盗取用户财产。
2. 虚假广告:网络上存在大量虚假广告,它们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手段引诱用户购买低质量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四、侵犯隐私及网络骚扰情况分析1. 网络侵犯隐私:通过网络,个人的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很容易被他人获取和滥用,给个人隐私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 网络骚扰:利用短信、邮件、社交媒体等平台,骚扰他人是网络侵权的另一常见现象。
这种行为一方面干扰了正常的交流和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五、对策建议在网络侵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们要求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构建健全的网络侵权防控体系,增加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2. 增加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侵权的认识和意识,教育用户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网络侵权风险。
3. 技术手段创新:利用技术手段开发和应用更先进、更高效的网络安全技术,增强网络防御和反侵权的能力。
4. 各方合作: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侵权问题,形成整体合力。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网络盗版现象之法律问题思考

适 当的补 偿 。 最终 缺 乏 维 权 的 积 极性 。
三、 网络盗版现象的法律对 策分析 计算机技术 日新 月异 , 以技 术手段 来保护
网络 著 作权 可 能很 快 又 套 被 新 的技 术 而攻 克 ,
现象猖獗的原因, 并提 出合理性法律建议 。 关键词 : 网络盗版 知识产权 法律 对策 中圈分类号 : 2 . D9 3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童编号:0 4 4 1 (0 00 — 8 — 2 10 — 94 2 1 )9 0 0 0 随着互联 网的商业化发展 , 网络正 日益渗 透到人 们的 日常生活 中. 然而网络 庞大便捷的 资源共享体 系, 给知识产权的保护 带来了巨大 的挑战。 目前。 国互联 网用户位居 全球 第一, 我 互联网给我们 的生活带 来了极大的便 利, 却也 给盗版提供 了更为广 阔的平 台, 网络盗版现 象 愈演愈烈 、 禁不止 , 屡 网络环境 下知识 产权的 法律保护正 面临着新的挑战 , 如何加强对网络 版权作品的权利保护 。 杜绝网络盗版现 象已成 为 亟 待 解 决 的现 实 问题 。 网络 盗 版 概 述 1网络盗版 的概念 对网络盗版的概 念作 . 个科 学的界 定。 是探析其形成原因与解决对
限制 地 复制 , 网络 盗版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 以无 限 制 地 传播 。 而且 。 由于 国 际互 联 网 不 分 地 域 和 国界 , 络 网
二、 网络盗版现象的原因分析 网络盗版现 象愈演愈烈 ,不仅在 中国。 世 界各 国纷纷举起打 击网络盗版 , 保护网络著作 权 的 大 旗 . 网络 盗 版 现 象 的 猖獗 不是 偶 然 的 , 究其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与互联 网的普及 。在数 字技术普 遍应用的信 息化社会 中, 计算机 与互联 网走进 了千家万户, 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学习、 工作 、 生 活 中的 方 方 面 面 。 自 19 94年 中 国正 式 接 入 互 联 网以来 ,中 国互联 网市场持 续 增长 ,( 2砌5 年 . 国互 联 网 用户 首 次 突破 1亿 ,0 9年 底 中 20 中国 互 联 网 用 户数 达 到 38 . 4亿 , 比 上 年 同 期 增 长 2 . 。 联 网 用 户 位 居 全 球 第 一 , 联 89 互 % 互 网渗透率达到全球 平均水平。随 着互联 网的 迅速发展 ,互联 网已日渐成为中国人沟通 、 娱 乐 、 询 和 交 易 的 主要 媒 体 , 来越 融入 到 人 咨 越 们 的 日常 生 活 , 并对 人 们 生 活 、 业 发 展 和 社 企 会进 步 产 生 巨 大影 响 。 2 手益诱 使 盗 版 者 驶 向 网络 。网络 为盗 版 』0 者提供 了更为广阔的容身之地 , 网络 盗版者既 不需要 向所有权人 交付版权 费, 也不缴纳各种 税款 , 可 以付 出极低 的 成本 在 很 短 的 时 间 获 却 取 几倍 甚至 几 十 倍 的 利 润 , 且 目前 我 国网络 况 知识 产权保护 制度不健全。在这样 的情况下 , 这样低成本 高利润 的行 业 当然会有很 多人 冒 着低 风 险 来赚 取 高 收 益 3消费者权利意识淡薄。 . 消费者权利意识 淡薄 , 不仅体现在对 自己的权利不重视 , 在知 识 产权领域 , 更重要 的是体现在 对他人权利的 不 重视 . 知 识 经 济 价值 的 不 重视 。 这 种 潜 意 对 识里的不重视无形 中影响 了人们的 消费心理,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 学研 究 中心主任 刘 春 田教授 曾说 :每个人都知道面 包、 头是有 “ 馒
盗版图书屡禁不止的原因及打击盗版图书的解决办法

盗版图书屡禁不止的原因及打击盗版图书的解决办法盗版图书是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盗版行为,不仅是侵害了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如发表权,还侵害了作者以及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如复制权和发行权。
然而,这样一种严重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在全世界各国范围内,都处于屡禁不止的状态。
就对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相对较好的欧洲国家来说,西班牙的盗版率最高,其盗版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最低的国家当属英国,盗版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极为重要的欧洲国家的导报行为都屡禁不止,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这样的状况不言而喻。
中国是盗版问题的重灾区,特别是由于图书是广大文化消费者的主要消费对象,这就导致盗版图书在中国的出现和猖狂变得更加突出。
在图书市场的任何角落,盗版书就像是病毒一样,只要有适合的营养场所,它就会无孔不入,直到把整个图书市场搞的乌烟瘴气。
盗版图书不仅在微观层面的存在而且在宏观层面的各类大中小城市也是普遍存在。
以郑州市为例,有人通过对郑州市图书市场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经过对调查所获得资料的整理,我们对郑州图书市场的盗版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盗版图书的种类。
什么书好卖就盗版什么,是图书盗版的最基本特点。
在郑州图书市场发现的盗版书种类繁多:有文学书,有工具书,有大中专教材,有各类考试用书。
特别是考试用书,几乎每种考试用书都不能幸免被盗版的厄运。
二是盗版的速度,而且盗版之神速更令人瞳目结舌。
2000年以来,每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的盗版书都是先于正版书在市场上出现。
2002年律师考试用书同样是正版书未发行,盗版书就已在郑州面世。
这种速度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三是盗版书的发行方法。
在郑州图书市场上书市场上,盗版书几乎占图书发行量的60%以上,有些考试书甚至达到90%以上。
四是盗版的数量。
2003年9月20日,金水区新闻出版局在祭城镇西胡庄查处了一个盗版窝点,盗版书装了20卡车,经清点竟然有100种20万册,案值6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版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而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他坚实的市场基础。
本文将~
关键词:盗版现象,盗版品的生产价值,盗版品的消费价值,经济福利,盗版成本,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
尽管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反盗版措施,以对盗版进行打击,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反而还有日益漫延之势。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盗版呢?盗版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为什么要打击盗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盗版现象累禁不止呢?本文将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盗版存在的市场基础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这种市场基础既包括市场需求基础,又包括市场供给基础。
盗版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深厚的市场基础。
1、盗版存在的需求基础。
尽管“盗版”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绝非一个好东西,应该消灭,但是在一片喊打声的同时,消费者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这就是盗版现象的市场需求基础。
在盗版市场上,存在市场需求是其最根本的基础。
购买者并不是单独地看待价格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是综合的分析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即质量—价格比,它可以作为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价值。
因此,可以这样说,消费者购买盗版品的直接原因在于盗版品的质量—价格比远高于正版品的质量—价格比。
在消费者看来,虽然盗版品的质量比正版品低,但是相差的程度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预算不变的条件下,对消费者来说,使用盗版品的总效用比使用正版品的总效用大。
2、、盗版存在的市场供给基础。
尽管盗版的存在从根本上在于有市场需求基础,但是盗版品毕竟是有厂商生产出来的。
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有市场需要就会有市场供给。
就某种产品来说,厂商之所以选择生产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除了它在生产正版品上的所受的诸多限制之外,可能关键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大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
(1),首先,技术和制度限制使得许多企业不能生产正版品。
在盗版或正版中,“版”者版权也!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
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版”进行保护,这无疑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种保护会形成市场上的行政垄断和法律垄断,从而限制了许多厂商以合法的身份生产正版品。
,(2)其次,生产正版品的价格或收益怪圈导致了盗版品的大量产生。
在正版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源于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使资源有向该产品聚集的趋势。
然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趋势就转化为生产盗版品。
(3)再次,盗版品生产价值还集中的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项生产活动的成本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版权费用。
与正版品的生产相比,盗版品在直接生产费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盗版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4)最后,盗版产品的供给还与厂商从事盗版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
由于盗版的违法性,因此就有被查处并被惩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
盗版在给厂商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
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将影响盗版品供给的多少。
二、盗版现象的经济福利效应
在经济学上,对一种经济现象的评价,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来说明。
同样,对盗版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它的经济效应。
1、从消费者剩余来看,盗版活动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短期,由于盗版品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或没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福利;原来使用正版品的消费者改为使用盗版品,因盗版品的低价格而给买主带来更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使用正版品痴心不改的消费者,也能够在盗版品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品,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长期,盗版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依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果政府和正品生产企业对盗版不采取任何防范和打击措施,让盗版品的泛滥成灾,正版品的生产完全无利可图,不仅已有的正版品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会有新的正版品产生,那么盗版品将会走到无“版”可盗的地步,此时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如果在长期中,通过市场竞争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正版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逐渐逼近盗版品的价格,从而正版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最终完全挤占盗版品市场,那么消费者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2、盗版活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
详细的分析将另文阐述,本文在此只作简单的分析。
就盗版品生产企业而言,由于他把更多的资源用在盗版品的生产上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此他的经济效率会提高,从而在盗版活动中会增加他的生产者剩余。
就正版品生产企业而言,如果盗版厂商的剩余的获得仅仅是正版厂商剩余的一种转移,那么正版品企业必然会损失剩余;如果由于盗版竞争的存在,促使正版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即使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正版企业的剩余也完全可能增加。
3、社会福利来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来表示,因而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就直接取决与买卖双方剩余的综合变化。
从上述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分析,我们知道盗版现象存在有利和不利两反面的影响,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响,也可能减少社会福利。
其实,盗版活动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是无可置疑的,这是因为市场上盗版产品的多少将影响到正版商下期的研发投入。
因为盗版产品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以至使正版商的预期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时,正版商将停止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这将影响到社会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进而造成对总产出的影响。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盗版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也就不能得出盗版一定要损害社会安定福利的结论。
看来,在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上可能存在认识误区。
结语自己写哦,亲爱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