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政务民生构建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

政务民生构建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构建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方面,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责,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并提供优质便民服务,以满足民众的需求,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一、积极履行职责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其首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扶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制定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和法规,并切实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二、建立有效沟通渠道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
政府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政务热线、网上信访平台等渠道,接收民众的诉求并及时回应。
政府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和实时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交流。
三、提供优质便民服务政府应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并与时俱进地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政府机关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素质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还应推进政务公开,提供便利的办事环境和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时间。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确保服务达到满足民众需求的水平。
四、加强社会治理政府除了履行基本职责和依法行政外,还应加强社会治理,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加大社会公共安全的投入,加强执法力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政府应主动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
政府还应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增强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良好的政府与民众关系不仅有助于政府的改革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政府应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和代言人,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保障。
同时,民众也应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与政府共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策略分析

政府与公 民关系是最 为重要 、 响最广 的一 影 对社会 关 系 , 府 与 公 民关 系 的 状 态将 影 响社 会 政 的活动状态。 目前 , 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公众普 遍 关 注 的话 题 。据 不完 全 统 计 ,93年 我 国发 生 19 群体性事件 0 8 万起 ,05年上升为 87万起 , .7 20 . 20 06年超过 9万起…m 。不妨选取作为群体性事 件标本 的贵州瓮安事件 、 湖北石首事件加以分析。 与其他群体性事 件一样 , 这两个群体性事件都是 由偶然性的普通 事件 引发 的, 贵州瓮安事件 由一 名 中学 女生 的非 正常 死 亡 引 发 , 北 石 首 事 件 由 湖
一
则失 去 了 自我反 思 与 自我 了解 的 意识 , 乏 创 造 缺 精神 和人 格 的健 康 发 展 , 至 造 成 组织 成 员 与 服 甚
务对象之间的疏远与隔阂。 J 传统公共行政在 ” 2 ∞ 理性效率 的指引下 , 政府及其官员与公 民之间产
生 了隔 阂 , 系 日益疏 远 。为解 决这 一 问题 , 雷 关 弗 德 - 克森 主 张作 为 公 共 行 政组 织 的政 府 可 以通 里
第4 卷 第3 期 沈 阳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V 14 o 3 o. N . 20l1年 7月 Junl f hn agU iesyo eh oo y S ca S i c dt n J1 o ra o ey n nvri f cn lg ( o i ce eE io ) u .2 0 1 1 S t T l n i
、
政 与公 民关 系策 略 的理论
阐释
关于政府与公民关 系策 略的问题 , 许多学者
公共行政学-第三章政府职能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题目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题目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营利性)上。
题目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题目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题目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8分。
漏选按比例得分,多项错选不得分)题目6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公民,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题目7政府职能特点是(普遍性, 不可替代性, 服务性, 系统性, 强制性)。
题目8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政治统治职能, 组织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题目9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 经济职能)。
题目10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外部性问题, 公共物品的提供, 无知和非理性, 不平等问题)。
题目11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政府的低效率, 政府的成本过高, 寻租)。
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民主职能, 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 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题目13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执行国家经济政策,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 提高经济效率, 改善收入分配)。
题目14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 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公民社会与政府关系

公民社会与政府关系公民社会与政府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公民社会是指在国家和家庭之外的民间组织、社区和个人网络,是各种利益群体和公民组织的集合体。
政府则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体,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来管理社会。
公民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社会的运行方式和政治体制的性质。
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的权力运行,促进政府的公正和透明。
而政府则应该为公民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公民社会在现代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利益群体,更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力量。
公民社会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如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公民运动等,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社会变革。
它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公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政府应该尊重和保护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合理的制度保障。
政府应该倾听和回应公民的声音,加强与公民社会的对话和合作,形成互动共治的格局。
只有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然而,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顺畅的。
在现实中,有时政府会限制公民社会的发展,干预其内部事务,以维护自身的权威和利益。
有时,公民社会也会对政府的作为提出质疑和批评。
这种情况下,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建立和谐的政府和公民社会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政府和公民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如何建立和谐的政府和公民社会关系呢?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内部的治理能力与透明度,提供公民监督的可行性与途径。
其次,政府和公民社会应该保持沟通和对话的渠道畅通,形成信息的对称和互动。
公民社会应该尊重政府的决策和法律,同时政府也应该充分倾听公民的声音,并及时回应。
最后,政府和公民社会应该共同参与社会的治理与问题解决,形成共治的局面。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在我国,政府的权利是人民授予,人民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人民权利监督政府权力,人民权利又受政府权力的保障;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在根本上统一于公民权利。
根据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观点,政府是行使公权力,进行行政管理的政治组织,其公权力来源于公民对自身的部分私权利的让渡,全体公民让渡的那部分私权利之和即为授予政府实施管理的公权力。
授予的方式和途径,即为通过代议制度,由经过无差别的普遍选举产生的议会等公共意志组织,将这部分权力通过法律程序授予政府,而政府同时也是全体公民通过前述公共意志组织经过无差别的普遍选举产生的。
现代人民权利的概念肇始于启蒙运动中关于人的自身权利的认识,其代表为《人权宣言》。
人民即为一定范围内(一般为一国之内)人的总和,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人民权利即为人的权利的总和,根据天赋人权的观点,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应得权利或者当然权利,自出生享有,由上天赋予,任何人不得剥夺。
现代宪法制度将这一权利实体化地固定下来,即“宪法是人权法律化的事实”,通过宪法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所以人民权利来源于人自身,并通过宪法这一方式加以固定和具体化。
综上所述,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授权,人民权利来源于人本身,但不能由此推出政府权力即来源于人本身,因为个体的人,本身没有组成政治团体的条件和义务。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的访谈中提到:“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指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
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
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这就是我讲的尊严的含义。
由此可以看出,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人民有了发展了国家才能发展,听了温总理的一番话,我们对我们的前途、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希望,我们也希望国家早一天富强,人民早一天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行政管理学(论述题)

行政管理学(论述题)1、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第一、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
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善政才有善治。
可以讲,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就会造就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会有什么的经济状况,人民也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公共行政就是治国安邦,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国家,如何使社会全面快速地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
公共行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高宗旨。
这不仅是政府存在的基础,也是政府存在的目的。
公共利益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
只有政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有关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的需要.如果政府不能实现公共利益,那么,就必然缺乏存在的合法性.第三,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良好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政府有管理市场、规范市场的责任。
第四,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公共行政的魅力就在于管理出效率,管理出速度。
没有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社会就不可能在各个方面的快速发燕尾服。
学习和研究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和完善政府的管理,以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把我国尽愉地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国。
第五,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公共行政学是国家公务员的基础专业学科。
身为公务员,必须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
2、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
答:(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环境,是公共行政生产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传统、人文环境都对公共行政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起决定作用。
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和公民三者的相互关系

方基 础工作 没有做 到位 , 政府 公信 力不强 , 公共 信息 与
民众信息 的交 流不 畅通 , 缺乏解决矛盾 与冲突 的科学机
制 ;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化 解利益矛盾 的意识 和本领 , 不 善于把握解决 问题 的时机 和方法 , 未能把 矛盾和 问题妥 善解 决在基 层 ;更有 的地 方缺 乏处理这 些 问题 的积极 性, 缺少行政作为 , 使矛盾层层上 推。 从这些 问题可 以看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和公民三者的相互关系陈如钧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大量表现为政府社会和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中 共南 宁市委党 校学报
2 0 1 4 年第2 期
正确处理政府 、 社会和公民 三者的相互关系
陈如钧
[ 摘要 ] 我 国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 过程 中呈现 出的新 的阶段性 特征 , 大量表现 为“ 政府 ” 、 “ 社会 ” 和
稳定局面 。 一些措施缺乏原则性和规范性 , 往往忽视 、 扭
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 下 , 全能 型 、 保姆 型政府 管
理模式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建设 的形 势。 尤其是在我
们 这样 的幅员 辽 阔, 人 口众多 的发 展 中大 国 , 经济 的快
速发展使政府 、 社会与公 民之 间的相互关 系出现重大变
( 一) 切 实推进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
对立 、 警 民对立 , 使 矛盾焦点直接指 向政府 。 2 . “ 全能” 的成本 巨大。为 了化解社会 矛盾 , 维护稳 定, 一些 地方政府推 出 “ 零指标 ” 和“ 一票否决 ” 的维稳 措施 , 扩大编制增设 “ 维稳办 ” 、 “ 综治办 ” 等机构 , 大规模 动员 , 各个部门齐抓共管 , “ 一切都要给维稳让路 ” , 力保
《公共行政学》作业1-4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 B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B、美C、中D、英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选任制B、考任制C、委任制D、聘任制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的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