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dìfāng)》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全曲由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所抒发的对白桦林家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感受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油然而生对自己家乡热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感受旋律的对比和节奏变化,理解歌曲内涵。

能用稳定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演奏和演唱歌曲,在不同力度,速度演唱形式中体验表现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liǎojiě)本歌曲的自然小调音乐特点,体会和切分音,用竖笛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用固定节奏型吹竖笛为歌曲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2/2拍。

教具准备:竖笛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竖笛教学1、激趣导入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一首美妙的乐曲送给大家!(播放白桦林好地方伴奏)师:老师演奏的怎么样?2、揭示课题歌曲师:老师演奏的这首美妙的歌曲是来自加拿大的《白桦林好地方》现在来听一遍,一起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播放范唱,师引导学生律动感受节奏x - x x︱ x x x - ︱音乐的节奏(jiézòu)特点你们感受到了吗?谁能来拍一拍生拍同学们跟她一起来。

x - x x︱ x x x - ︱师:同学们,我们就用这这种的节奏型来为歌曲伴奏怎么样?老师弹琴,你来拍。

师弹前3乐句学生拍。

师:下面我们用竖笛来试一试吧3、准备口令快快拿起你们的小竖笛,先来回顾我们的小口令(出示课件)头正肩平腰杆直两臂舒展要放松笑含吹嘴牙不咬掌心留空虎口弓指肚按孔风不漏呼吸畅顺肩不耸吐吹音头舌有力换气张嘴口鼻通师总结(手型、口型、气息、指法、连与断)师:一起在掌心轻轻的吹一口(yīkǒu)热气就用这种去吹竖笛,凉气就不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4《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4《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4《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白桦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歌曲为2/4拍,共4个乐句,结构简单,旋律优美。

歌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较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在歌唱时可能对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把握。

2.歌词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3.歌曲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进行讲解。

3.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唱、舞蹈等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4.情境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五线谱:供学生练习识谱。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背景音乐等。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白桦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随后,教授歌曲的歌词,重点解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描绘的白桦林景象。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音频、视频资料,白桦林的图片或动画。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资料:乐谱、歌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白桦林的图片或动画,引导学生欣赏白桦林的美丽景色。

2. 歌曲学唱:a. 播放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c. 分组学唱,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唱效果。

3.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歌曲演唱:让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5. 歌曲展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展示自己的才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对歌曲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播放其他描述自然景色的歌曲,如《小河淌水》、《茉莉花》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旋律、节奏和描绘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创作练习:分组让学生尝试创作描述自己家乡或喜爱景色的歌曲,鼓励学生将所学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特点。

八、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试着教唱给他们听。

2. 练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3. 思考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白 桦 林 好 地 方》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白 桦 林 好 地 方》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了简单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自然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的演唱。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白桦林好地方》,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自然之美。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和体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白桦林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向往之情。

同时,老师可以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随后,老师可以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重点关注学生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集体演唱,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大自然的歌曲或表演节目。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 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 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白桦林好地方》教案教材分析《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了五线谱记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认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能够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白桦林。

2、掌握二二拍的节奏特点,能够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3、了解“蓬得得蓬蓬”在歌曲中的意思,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2、掌握二二拍的节奏特点,能够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白桦林。

在那里,树木挺拔,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2、欣赏白桦林的美景。

(课件出示白桦林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白桦林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新课学习1、初步聆听:说说歌曲中描绘的白桦林是怎样的?(白桦林是美丽的,有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

)2、再次聆听:歌曲是几拍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二二拍节奏稳定)3、二二拍跟四四拍有什么区别?①二二拍是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②四四拍则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次强,第四拍弱。

4、为歌曲划分乐句。

歌曲分为四个乐句。

5、学唱歌曲。

①视唱歌谱,感受欢快活泼的曲调。

②音乐符号。

f强mp中弱③填词演唱歌曲。

④你知道“蓬得得蓬蓬”是什么意思吗?衬词,模拟军鼓的敲击声⑤歌曲处理:最后一个乐句演唱力度逐渐减弱。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选自音乐四年级下册。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1.《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学唱;2.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自然美和民族风情;3.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提高音乐表现力;4.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5.结合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和民族风情的歌曲,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首歌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了解它如何描绘出白桦林的美丽景色。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总结回顾环节,我要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疑问。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关注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运用,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白桦林好地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去过美丽的大自然,感受过大自然的魅力?”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中的自然美和民族风情。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篇1目标1、感受音乐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善于发现。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二、掌握关健项、完整演唱歌曲听歌曲找出难点,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表演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一:1-1、听《白桦林好地方》音乐跟老师律动,初步感受歌曲。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拍出难点节奏“XXXXX|XXXXX……”,学生听歌曲找出难点乐句,教师讲述衬词的作用。

2-2、学生通过学唱难点乐句体验重音记号的唱法与作用。

2-3、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再次感受。

2-4、看歌谱跟琴视唱,强调带f、p记号乐句的唱法2-5、师生接唱歌曲。

2-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二:3-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3-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单元组展示。

小学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4课童年的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4课童年的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年级:四年级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白桦林好地方》,感受音乐之美,学生能够珍惜童年时光;2、能够用稳定、轻柔的声音演唱《白桦林好地方》,并理解、知道“渐弱”;3、通过二声部演唱、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各种各样的演绎音乐方式,增强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用稳定、轻柔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够准确结束句的时值以及渐弱、重音记号;2、学生能够稳定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景音乐《白桦林好地方》伴奏,音画导入,师配音。

师:在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国度,这里的人民热情、淳朴,他们的心中有一片净土,这里就是白桦林,林中有一片蓝蓝的湖水,岩石边上还生活着许多小海狸。

麋鹿们也在这白桦林中自由的游荡……(加入歌曲中的歌词)二、新课学习(一)整体感知1、完整聆听音乐,思考:音乐中的中的哪一句一直回荡在你脑海中。

生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生: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2、引出渐弱(1)师示范唱(唱出渐弱),思考:我唱的有什么特别之处?66 66l|6666l|66 66l|6---|| ・••• •••• •蓬有存蓬蓬蓬行存蓬蓬蓬得得蓬蓬蓬生:越来越轻了(2)师:音乐家用怎样的符号来提示我们呢?一一出示谱子+ “渐弱”符号。

渐弱66,661 |6^661|66_661|6---||••••••••••••♦蓬得用蓬蓬蓬得再蓬蓬蓬得得蓬蓬蓬(3)生演唱结束句,师:那你们带着渐弱唱一唱这一句。

(4)引出“小麋鹿”形象,师:“哇,好美的声音,就像白桦林中的麋鹿踩在树叶上的声音,谈孩子们,请你们想一想,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了渐弱,到底是想要呈现怎样的画面呢?”生:麋鹿越来越远/脚步越来越轻……师:那就想象着这种画面,再来唱一唱这种渐弱的画面。

(5)复习“重音记号”师:那你们再看一看作曲家除了渐弱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什么符号密码?(出示谱子+重音记号)6 6,6 6 1 | 6 666 1 | 6666 1 | 6---|| • ••• •••• •••• •蓬存得蓬蓬停得存蓬蓬蓬存存蓬蓬蓬生:重音师:那重音应该怎么唱呢?一一请学生唱一唱师:那现在难度升级,把这两种符号加上,你们还能唱出来吗?3、二声部演唱(1)学生演唱“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老师在学生演唱时加入二声部生:渐弱6^66 1 | 66§6 1 6 6 6 6 1 6 …• ♦•・•••• • • • • •蓬得汨蓬蓬蓬科得蓬蓬蓬汽如蓬蓬蓬师:蓬蓬(2)学生演唱第二声部生唱第二声部:师:刚刚老师演唱的呀,是小麋鹿的伙伴们呼唤它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生唱第二声部:蓬蓬(3)演唱二声部分组扮演:一组扮演麋鹿的脚步,一组扮演它的小伙伴,老师手势指挥,演唱二声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全曲由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所抒发的对白桦林家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感受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油然而生对自己家乡热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感受旋律的对比和节奏变化,理解歌曲内涵。

能用稳定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演奏和演唱歌曲,在不同力度,速度演唱形式中体验表现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歌曲的自然小调音乐特点,体会和切分音,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固定节奏型吹竖笛为歌曲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2/2拍。

教具准备:竖笛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一)竖笛教学
1、激趣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一首美妙的乐曲送给大家!
(播放白桦林好地方伴奏)
师:老师演奏的怎么样?
2、揭示课题歌曲
师:老师演奏的这首美妙的歌曲是来自加拿大的《白桦林好地方》现在来听一遍,一起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播放范唱,师引导学生律动感受节奏
x - x x︱x x x - ︱
音乐的节奏特点你们感受到了吗?谁能来拍一拍
生拍
同学们跟她一起来。

x - x x︱x x x - ︱
师:同学们,我们就用这这种的节奏型来为歌曲伴奏怎么样?老师弹琴,你来拍。

师弹前3乐句学生拍。

师:下面我们用竖笛来试一试吧
3、准备口令
快快拿起你们的小竖笛,先来回顾我们的小口令
(出示课件)
头正肩平腰杆直
两臂舒展要放松
笑含吹嘴牙不咬
掌心留空虎口弓
指肚按孔风不漏
呼吸畅顺肩不耸
吐吹音头舌有力
换气张嘴口鼻通
师总结(手型、口型、气息、指法、连与断)
师:一起在掌心轻轻的吹一口热气就用这种去吹竖笛,凉气就不对。

生:感受热气凉气
4、吹奏练习
①指法回顾
一起回想一下2 4 6的指法
师:先关闭零孔1、2孔,这孔是什么音?
生:6
师:一起轻轻的吹一吹,(注意姿势手型口型指法)
②长音练习
师:现在啦吹一吹长音6 4 2(出示课件)
师:来回指着3个音吹
生:一起吹,纠正错误、
③难点渗透
师:加上节奏(出示课件)
分声部练习
6 - 6 6︱6 6 6 - ︱
4 -4 4︱ 4 4 4 - ︱
2 -2 2︱ 2 2 2 - ︱
师:一起吹吹我们的节奏吧
分2个组吹2个声部
练习三遍
师:同学们吹得很棒,现在和老师一起合作一下
④实践应用
师吹奏旋律
生吹固定节奏型
师:同学们吹得真动听,老师听到了美妙的和声,就让我们和音乐合作吧
老师指挥学生一起进入
二、歌唱学习
(1)学唱
1、初听感受
师:美妙的笛声把我们带进了加拿大美丽而又神秘的白桦林出示课件
一起来听听吧
师:美丽的白桦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速度是怎样的?出示视频
生:欢快活泼的,稍快的
2、聆听内容
师:美丽的白桦林都有哪些吸引你的景色和动物呢
生:平原、草房、湖水、山峦,海狸‘大麋鹿
3、学唱
师:一起来唱一唱吧(出示歌谱)
跟琴学唱全曲
4、衬词学唱
师:海狸和大麋鹿是怎样奔跑的呢?
生:蓬得得…..
师范唱蓬得得….
师:大麋鹿跑的越来越远了声音上应该怎样呢?
生:越来越弱
现在我们完整的演唱歌曲第一段,自学第二三段
三、集体表演
师:同学们唱的很棒让我们的歌声笛声一起来合作吧
分组竖笛唱歌
评价交流:你最开心的地方是什么?
生:回答
师:老师也很开心和大家一起感受了美丽的白桦林,这节课和你们合作的很高兴,你表现得都很出色有机会我们再来一起合作小结:白桦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森林平原山峦草房还有可爱的动物,迷人的风光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们的家乡枣庄是也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能写出赞美自己家乡的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