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前言:1、概念:皮内注射法(intredermic injection):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量小,约0.1ml)2、目的:(1)药物过敏试验;(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3、注射部位:(1)药敏试验:取毛发、色素较少,且皮肤较薄的部位;(2)配合镇痛治疗,在相关的穴位上进行;(3)预防接种:常用三角肌下缘。
(4)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相应的皮肤上进行。
由于皮内注射为侵入性操作,可引起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及过敏性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
二、并发症(一)、疼痛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瞩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通常选择毛发、色素较少,皮肤较薄的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常用前臂中段内侧;预防接种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常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注射或为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风险,如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过敏性休克等,应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疼痛1.原因(1)注射前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置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的速度过快,或推注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
(4)注射针头过粗、不锐利或有倒钩,操作者手法不熟练。
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肤,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1)向患者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原则上选用等渗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患者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患者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4.处理流程(1)患者诉疼痛→立即安抚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疼痛(一)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二)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三)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备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 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一)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四、虚脱
(一)发生原因 1.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 心理方面病人多数无注射史,对肌肉注射存在着害 怕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注射时肌肉强烈收缩,不 能放松,使注射时的疼痛加剧。此外,病人对护士 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导致心情更加紧张。生理方面, 由于病人身体虚弱,对于各种外来刺激敏感性增强, 当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 心、出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 2.护理人员操作粗暴、注射速度过快、注射部 位选择不当,如注射在硬结上、疤痕处等,引起患 者剧烈疼痛而发生虚脱。
二、局部组织反应
(一)发生原因 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 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 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二)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 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三)预防及处理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 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一、疼痛
(一)发生原因 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 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 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 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 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 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 引起疼痛。
最新皮内注射并发症

第一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疼痛㈠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㈡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㈢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瞩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㈠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皮内注射并发症

第一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疼痛㈠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㈡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㈢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瞩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㈠发生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多。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 )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注射量小,不得超过1滴量,约相当于0.1ml。
主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疼痛治疗、预防注射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注射部位:①药物过敏试验:取毛发、色素较少,且皮肤较薄的部位,通常取前臂中段内侧,此处易于注射和辨认。
②配合镇痛治疗:在相关的穴位上进行。
③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等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④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在相应部位的皮肤上进行。
由于皮内注射为侵入性操作,可引起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过敏性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
一、疼痛(一)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二)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三)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接压(儿童病人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的发生。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ppt课件

一、疼痛
❖ (一)发生原因
❖ 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 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 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 裂样疼痛。
❖ 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 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 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 操作手法欠熟练。
❖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
引起疼痛。
.
❖ (二)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 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 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 (三)预防及处理 ❖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
.
❖ (二)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 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 (三)预防及处理 ❖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
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 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
❖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及 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 还是虚脱。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要 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 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病人清醒后给予口 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通过 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静推5%葡萄糖等措施, 症状可逐渐缓解。
❖ 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 足。
.
❖ (二)临床表现 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 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或皮肤上有二个针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疼痛局部组织反应
虚脱过敏性休克注射失败疾病传播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出血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低血糖反应硬结形成
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疼痛神经性损伤
局部或全身感染针头渗液针头堵塞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药液外伤性损伤静脉穿刺失败血肿
静脉炎过敏反应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
疼痛神经损伤
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静脉炎静脉穿刺失败
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缘酸钠中毒疾病传播
细菌污染反应液血胸
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皮下出血晕血晕针
误抽动脉血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感染皮下血肿动脉痉挛
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假性动脉瘤形成血栓形成
穿刺口大出血穿刺困难空气护理操作并发症
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恶心.呕吐口腔及牙龈出血口腔感染
鼻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
浮现胃食管返流.误吸
胃出血胃潴留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食道狭窄
便秘呼吸.心跳骤停
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
败血症声音嘶哑呃逆
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完全胃肠外营养操作并发症
糖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必须脂肪酸缺乏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
引流不畅插管困难
上消化道出血声音嘶哑
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
低钾血症败血症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无效吸氧气道粘膜干燥
腹胀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氧中毒感染鼻衄烧伤肺组织损伤过敏反应二氧化碳麻醉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过敏反应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呃逆哮喘发作加重
备皮法操作并发症
皮肤损伤过敏反应
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换药法操作并发症
交叉感染
伤口延期愈合
冷敷法操作并发症
局部冻伤局部压疮
全身反应
化学制剂冰袋药液外渗损伤皮肤热敷法操作并发症烫伤
其他并发症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
虚脱暂时性性功能障碍
尿道假性通道形成尿道出血误入阴道
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尿路感染后尿道损伤尿潴留尿道管拔除困难
尿道狭窄引流不畅
血尿膀胱结石尿
道瘘
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
耻骨骨髓炎梗阻解除后利尿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感染血尿膀胱刺激症状
膀胱痉挛膀胱麻痹
洗胃法操作并发症急性胃扩张窒息上消化道出血低钾血症吸入性肺炎急性水中毒
咽喉.食道黏膜损伤.水肿
胃肠道感染顽固性呃逆
中毒加剧急性胰腺炎胃穿孔呼吸心跳骤停
虚脱及寒冷反应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
肠穿孔.肠破裂虚脱水中毒.电解质紊乱
排便困难肠道感染
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
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腹泻吸痰法操作并发症
低钾血症心律失常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
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
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并发症
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心脏创伤胃.肝.脾破裂
栓塞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
气管内套管阻塞感染
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气管套囊滑脱阻塞气道
气管食管瘘呼吸道出血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
声门损伤
气管插管脱出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肺炎
肺不张呼吸管堵塞
肺气压伤氧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低血压
呼吸机依赖腹胀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血肿导管感染空气栓塞
气胸.血气胸胸.腹腔积液
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折断有不舒服记得找医生,千万不要小不舒服酿成大问题
心律失常心包填塞
导管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