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培训资料..

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资料策划:栾长平主编:徐正来主讲:吴邦荣扬州市海信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4)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
(5)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6)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
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
(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自动化装配钳工培训资料

钳工基本操作项目较多,各项技能的学习掌握又具有一定的 相互依赖关系,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 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对每项操作都按要求学习好。
钳工概述
钳工职业技能及素养 – 钳工要求加强基本技能练习,严格要求, 规范操作,多练多思,勤劳创新,并且要 自觉遵守纪律,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严 格按照每个工种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只 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基础训练。
必要的平衡性试验或密封性试验等。 2. 装配工作
对较复杂的产品,其装配工作通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部件装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或将零件
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 总装配:将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钳工技能
装配中注意的事项: ⑴能否明白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相互位置关系 和工作原理; ⑵能否理解零件尺寸、位置之间的配合和位置尺 寸及安装的必要尺寸等; ⑶能否达到技术条件:装配工具、检验工具等有 关技术要求;
研发部钳工培训
目录
第一部分
钳工概述
第二部分
钳工技能
第三部分
工具使用
第四部分
团队精神
钳工概述
1
钳工的定义及其特点
2
钳工的工作范围
3
钳工的分类
4
钳工职业技能及素养
钳工概述
钳工的定义及其特点 – 定义: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 修理等工作。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 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 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 完成。因此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 作用。因常在钳工台上用虎钳夹持工件操作而得名。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SUCCESS
THANK YOU
2019/8/6
四.各种成组螺栓的紧固方法 4)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栓(螺钉)开始
二、螺栓等级分类:
1、螺栓机械性能等级可分为: 3.6、4.6、4.8、5.6、5.8、 6.8、8.8、9.8、10.9、12.9 共10个性能等级。
2、等级分类中各数值的表示(n.m): 小数点前表示:抗拉强度n100 MPa。 小数点后表示:屈强比0.m。
钳工的基本技能:
划线、 錾削、 锯削、 锉削、 钻孔、 扩孔、 锪孔、 铰孔、 攻螺纹、 套螺 纹、 矫正和弯形, 铆接、 刮削、 研 磨、 机器装配调试, 设备维修,固定连 接、 调试、测量和简单的热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钳工操作
攻丝
套丝
矫 刮削 正 研磨 与 弯 曲
划錾 线削
锯锉 割削
钻
扩
孔
孔
锪 孔
钳工工作场地安排
7.喷油嘴锁紧螺母。
• 在安装喷油器时,其锁紧螺母应拧紧到规定的 力矩。同时,最好反复拧紧几次,不要一次拧 紧。
• 若喷油嘴锁紧螺母拧得过紧,会引起锁紧螺母 变形,还易使针阀卡死;若拧得过松,会引起 喷油器漏油,喷油压力下降,雾化不良,油耗 增加。
8.出油阀紧座。
• 安装喷油泵的出油阀紧座时,也要按规定 扭矩进行。若出油阀紧座拧得过紧,会使 柱塞套筒变形,柱塞在套筒中发生阻滞现 象,并引起柱塞偶件早期磨损,密封性能 下降,功率不足;若出油阀紧座过松,会 引起喷油泵漏油,不能建立油压,供油时 间滞后,供油量减少,严重影响发动机工 作性能。
三、拧紧成组螺栓、螺母的方 法
1、“一”型排开的螺栓、螺母拧紧方法: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钳工操作
攻丝
套丝
矫 正 与 弯 曲
刮削 研磨
划 錾 线 削
锯锉 割削
钻 孔
扩 孔
锪 孔
钳工工作场地安排
1、毛坯、工件要分开放置; 2、合理摆放工、夹、量具; 3、合理布置主要设备; 4、工作场地保持整洁规范。
合理 文明 安全
常用设备及使用注意事项
工作台——安装台虎钳,存放工、夹、量具。 台虎钳——夹持工件。
钳工分类
钳工(普通钳工):对零件进行装配、修整, 加工的人员。 机修钳工:主要从事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修 理工作。 工具钳工:主要从事工具,模具,刀具 的制 造和修理。 装配钳工: 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 件,部件装配合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 试车。
钳工的基本技能:
划线、 錾削、 锯削、 锉削、 钻孔、 扩孔、 锪孔、 铰孔、 攻螺纹、 套螺纹、 矫正和 弯形, 铆接、 刮削、 研磨、 机器装配调 试, 设备维修,固定连接、 调试、测量和 简单的热处理。
装配的基本要求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 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 (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 现象。 (5)试车前,应检查各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 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 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压) 到高速(压)逐步进行。
3、调整、精度检验:
调整工作就是调节零件或机构部件的相互位 置,配合间隙,结合松紧等,目的是使机构或 机器工作协调(性能)。 精度检验就是用检测工具,对产品的工作精 度、几何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 止。
4、喷漆、防护、扫尾、装箱等
●喷漆是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 表美观。 ● 涂油是使产品工作表面和零件的已加工表 面不生锈。 ●扫尾是前期工作的检查确认,使之最终完 整,符合要求。 ●装箱是产品的保管,待发运。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是制造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机械零部件
的装配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为了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
装配钳工的基础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希望对学
习者有所帮助。
1. 工具介绍
装配钳工需要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常用的工具包括螺丝刀、
扳手、卸扣钳、量具等。
螺丝刀用于拧螺丝,扳手用于拧紧螺帽,卸
扣钳用于卸下各种扣件,量具用于测量尺寸。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工
具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零部件认识
装配钳工需要熟悉各种机械零部件,了解其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常见的零部件包括螺丝、螺母、轴承、轴套等,学习者需要能够准确
辨认这些零部件,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3. 装配技巧
装配钳工在进行装配工作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
比如,要注意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避免出现磨损和生锈现象;要注意装配顺序,确保零部件能够正确拼接在一起;要注意力量
的控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坏零部件等。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装配工作时,装配钳工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比如,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绊倒和摔倒;要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工具伤人;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保护视力和皮肤等。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的学习,相信初学者们能够快速入门装
配钳工这一职业,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表现。
希
望大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优秀的装配钳工。
祝大家工作顺利!。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44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பைடு நூலகம்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装配钳工培训

度较从动轨高可作为床台安装承靠面基准 轨上有刻上MA之记号如图所示:
二、滑轨的安装 1、检查需安装直线导轨的设备安装面粗糙
度、平整度一般刮削装配面Ra1.6以上磨削 或刨削面在Ra0.8以上确认螺丝孔与线轨螺 丝孔是否吻合假设底座加工螺丝孔与线轨 螺丝孔不吻合又强行锁紧螺丝会大大影响 到组合精度与使用品质
第三部分
常用联接件的装配
螺栓、螺母的紧固
1、普通紧固作业 这里所规定的普通紧固作业是指通过
螺栓、螺母以及垫圈等为紧固机械部分而 使用扳手等紧固工具时没有转矩限制而只 是单纯紧固的作业
1 扳手 在使用固定口径扳手时使用与工作对象的螺
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的工具十分重要过大则导 致螺栓头变形扳手无法卡紧
较大的轴套还要用紧定螺钉或定位销等固
定
4 轴套的修整对于整体的薄壁轴套在压装后 内孔易发生变形如内孔缩小或成椭圆形可 用铰削和刮削等方法修整轴套孔的形状误 差与轴颈保持规定的间隙
滚动轴承的装配
常见滚动轴承种类
Fr
向心轴承
Fa
Fa
Fr
推力轴承
向心推力轴承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按所装的轴承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量具 2按图样的要求检查与轴承相配的零件如轴、
技术准备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 艺要求
零部件的处理
1、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 精度、配合面、滑动面以及外观应进行抽 检
2、对零部件进行清洗及表面防锈处理清洗 要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
3、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 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4、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 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轴承 的外圈或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有可靠的防松装臵
四.各种成组螺栓的紧固方法 1)拧紧成组螺栓、螺母、螺钉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拧紧,做到分次、对称、逐步拧紧。否则会使螺栓松紧 不一致,甚至使被联接件变形。 2)如拧紧长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时,应从中间 的螺栓开始,依次向两边对称地扩展
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⑴图形,能表达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相 互位置关系和工作原理的一组视图; ⑵尺寸,表达零件之间的配合和位置尺寸 及安装的必要尺寸等; ⑶技术条件,对于装配、调整、检验等有 关技术要求; ⑷标题栏和明细表。
装配夹具
指在装配过程中用来对零件施加外 力,使其获得可靠定位的工艺装备。
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
紧固多个螺栓成组的,装配时应先将全部 螺栓拧上螺母,然后根据螺栓的布置情况按一 定顺序拧紧。为使成组螺栓达到均匀紧固的要 求,不得一次将螺母完全拧紧,必须分成几 次,并每次按顺序拧紧到同一程度,直至完全
紧固。螺母紧固后,螺栓末端应露出螺母外
1.5~5个螺距。
常用零件的装配形式
常 用 零 件 的 装 配 形 式
三、拧紧成组螺栓、螺母的方法
1、“一”型排开的螺栓、螺母拧紧方法: 应按从中间向两边均匀拧紧。 2、矩形排列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法: 先分别拧中间对称位置的,然后向 长方形两边扩展,并分两次以上拧紧。
3、圆形排列的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 法: 按逆时针方向拧紧,不要一次拧紧,须分 2~3次拧紧。 1 6 3 4 5 2
四.各种成组螺栓的紧固方法 3)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时,必须 对称地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资料策划:栾长平主编:徐正来主讲:吴邦荣扬州市海信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 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4)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
(5)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6)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
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
(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5)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
销钉头应齐平或露出部份不超过倒棱值。
(6)对轴类组件(包括齿轮、轴承、垫圈、法兰盘等)以及箱体装配均应实行预装,达到工艺要求后,再进行装配。
(7)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对外供部装件、组合件,均应按规定预先单独试验无误后,才能投入装配。
(8)高速回转轴在装成前,应进行动平衡试验。
(9)组件或部件装好经检验合格后,必须加以防护盖罩,以防止水、气、污物及其他脏东西进入内部。
(10)机床装配时,应注意整机和部件以及组件间的调整工作,如摩擦片、皮带、手把、主轴、丝杠等均应仔细调整,转动灵活,松紧一致,符合工艺规定的要求。
(11)装配完成的齿轮箱、变速箱,必须按工艺规定从低速、中速到高速进行空转试验及负荷试验,每级速度运转不少于2分钟,最高速运转达到稳定温度,并测量各点:如变速齿轮的灵活性、齿轮噪音,不得有异常声音;不得大于80db (A)、轴承的温度试车30分钟,轴承温升小于40℃,并无渗漏现象等。
(12)机床总装应保证全部部件,相互位置的精确性和工作的正确性,滑动和传动部位的手柄应轻便灵活。
(13)机床空运转前,应检查箱体内和部,组件上均无铁屑及其他污物以及遗漏的零件等。
(14)各管路系统(如电器管路和冷却液管路等),应按机床外形排列整齐,不允许扭曲及损害外形美观。
(15)各管路系统的各处接头,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16)配合件和紧固件所用的螺钉、螺母、定位销等,在装配时须涂上机油,以便检修和拆卸。
(17)装配完毕后,应彻底清除各种油污、脏物和铁屑。
第二部分装配工艺过程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研究和熟悉装配图的技术条件,了解产品的结构和零件作用,以及相连接关系。
(2)确定装配的方法、程序和所需的工具。
(3)领取和清洗零件。
2. 装配装配又有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之分,整个装配过程要按次序进行。
(1)组件装配将若干零件安装在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组件。
如减速器中一根传动轴,就由轴、齿轮、键等零件装配而成的组件。
(2)部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安装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部件(独立机构)。
如车床的床头箱、进给箱、尾架等。
(3)总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部件组合成整台机器的操作过程称为总装配。
例如车床就是把几个箱体等部件、组件、零件组合而成。
3. 装配工作的要求(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
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
(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
(5)试车前,应检查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到高速逐步进行。
第三部分装配基本技能一、刮研:(1)、用刮刀以人工方法修整工件表面形状、粗糙度的手段与方法,叫刮研。
通常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刮研平面用于未淬火的工件,它的目的是使两个平面之间达到紧密接触,能获得较高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级以上,表面粗糙度值Ra0.8~0.1μm。
刮研后的平面能形成具有润滑油膜的滑动面,因此能减少相对运动表面间的磨损和增强零件接合面间的接触刚度。
刮削精度的检查(2)、刮刀是刮削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要求刀头部分有足够的硬度和刃口锋利。
常用T10A、T12A和GCr15钢制成,也可在刮刀头部焊上硬质合金,以刮削硬金属。
刮刀可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种。
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曲面刮刀用来刮削曲面,曲面刮刀有多种形状,常用三角刮刀。
(3)、校准工具校准工具的用途是:一是用来与刮削表面磨合,以接触点子多少和疏密程度来显示刮削平面的平面度,提供刮削依据;二是用来检验刮削表面的精度与准确性。
刮削平面的校准工具有:校准平板、校正尺和角度直尺三种(4)、显示剂显示剂是用来显示被刮削表面误差大小的。
它放在校准工具表面与刮削表面之间,当校准工具与刮削表面合在一起对研后,凸起部分就被显示出来。
这种刮削时所用的辅助涂料称为显示剂。
常用的显示剂有红丹粉(加机油和牛油调和)和兰油(普鲁士蓝加蓖麻油调成)(5)、刮削精度的检查刮削精度的检查常用刮削研点(接触点)的数目来检查。
其标准为在边长为25mm 的正方形面积内研点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精度越高)。
一级平面为:5~16点/25×25;精密平面为:16~25点/25×25;超精密平面为:大于25点/25×25 平面刮削(6)、平面刮削有手刮法和挺刮法两种。
其刮削步骤为:粗刮用粗刮刀在刮削平面上均匀地铲去一层金属,以很快除去刀痕,锈斑或过多的余量。
当工件表面研点为4~6点/25×25,并且有一定细刮余量时为止。
细刮用细刮刀在经粗刮的表面上刮去稀疏的大块高研点,进一步改善不平现象。
细刮时要朝一个方向刮,第二遍刮削时要用45°或65°的交叉刮网纹。
当平均研点为10~14点/25×25时停止。
精刮用小刮刀或带圆弧的精刮刀进行刮削,使研点达:20~25点/25×25。
精刮时常用点刮法(刀痕长为5mm),且落刀要轻,起刀要快。
刮花刮花的目的主要是美观和积存润滑油。
常见的花纹有:斜纹花纹、鱼鳞花纹和燕形花纹等。
二、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
钻削的特点是钻头转速高;摩擦严重、散热困难、热量多、切削温度高;切削量大、排屑困难、易产生振动。
钻头的刚性和精度都较差,故钻削加工精度低,一般尺寸精度为IT11~IT10,粗糙度为Ra100~25。
钻头(麻花钻):麻花钻有直柄和锥柄两种,直柄传递的的扭矩较小,钻头直径在20mm以内,锥柄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
常用的钻头,一般直径大于13mm的都制成锥柄。
其尾部采用莫氏锥度。
钻头直径大于6~8mm时,时常制成焊接式的,工作部分一般用高速钢(W18Cr4V)制作,淬硬至62~68HRC,热硬性可达550~600摄氏度。
柄部一般用45钢制作,淬硬至30~45HRC。
直柄钻头:最小直径0.25mm,最大直径20mm。
常用直径2~13mm之间的规格,基本上每增加0.1mm为一种规格,还包括 2.05mm、2.15mm、2. 25mm、2.65mm、3.15mm、3.75mm几种规格。
锥柄钻头:最小直径6mm,最大直径100mm。
常用直径12~50mm之间的规格,基本上每增加0.1mm为一种规格,但整数上加0.1的几乎没有,如14.1、20.1等等。
(1)麻花钻头的构造麻花钻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组成。
麻花钻一般用高速钢W18Cr4V或W9 Cr4V2制成,淬硬后的硬度为HRC62~68。
①柄部是钻头的夹持部分,用于装夹定心和传递扭矩动力。
钻头直径小于12mm时,柄部为圆柱形;钻头直径大于12mm时,柄部一般为莫氏锥度。
②颈部是工作部分和柄部之间的连接部分。
用作钻头磨削时砂轮退刀用,并用来刻印商标和规格号等。
③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
切削部分切削部分起主要切削作用。
它由前、后刀面、横刃、两主切削刃组成。
导向部分导向部分有两条螺旋形棱边,在切削过程中起导向及减少摩擦的作用。
两条对称螺旋槽起排屑和输送切削液作用。
在钻头重磨时,导向部分逐渐变为切削部分投入切削工作。
麻花钻头的刃磨:①标准麻花钻的刃磨要求两刃长短一致,顶角对称,顶角符合要求,通常为118°±2°。
获得准确、合适的后角。
通常外缘处的后角为10°~14°。
横刃斜角为50°~55°。
两主切削刃长度以及和钻头轴心线组成的两角要相等。
否则在钻孔时都将使钻出的孔扩大或歪斜,同时,由于两主切削刃所受的切削抗力不均衡,造成钻头很快磨损。
两个主后面要刃磨光滑。
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两手握法右手握住钻头的头部,左手握住柄部。
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钻头轴心线与砂轮圆柱母线在水平面内的夹角等于钻头顶角的一半,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
刃磨动作将主切削刃在略高于砂轮水平中心平面处先接触砂轮。
右手缓慢地使钻头绕自己的轴线由下向上转动,同时施加适当的刃磨压力,这样可使整个后面都磨到。
左手配合右手作缓慢的同步下压运动,刃磨压力逐渐加大,这样就便于磨出后角,其下压的速度及其幅度随要求的后角大小而变,为保证钻头近中心处磨出较大后角,还应作适当的右移运动。
刃磨时两手动作的配合要协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