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合集下载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纯净物 (一种元素)(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无机化合物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考试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考试要求: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了解元素的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 考点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考点二)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考点三)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 C)
C
A. H
C. H2
B. H2O
D. 2H
10、元素化学性质与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有密 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氯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下列图中微粒共表示 3 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是 D。
16、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 如下所示:
D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O2 (填化学符号) ,B中每个分子由 4 个原子构成。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 D(填 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A 。
8、“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 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 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 铬呈+6价的是 ( D ) A.Cr2(SO4)3 B.CrCl2 C.Cr2O3 D.K2CrO4
9、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是 A.H2、O2 B . H 2O C. H 、 O D.H+、O2— 10、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根本 区别
相同 点
①体积小、质量小 ②不断运动 ③粒子间有间隔 ④同种粒子性质相同 ⑤可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可拆成原子,原子可组合成分子;分子、原子 均可构成物质。
联系
2、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分裂为 原子 , 原子 重新
组合成新的 分子

3.氨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A B 脱脂棉
酚酞和 蒸馏水
A
B
C
17(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①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 53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 53 。 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 (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 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 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性质的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 。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不同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只有一种分子或原子)有固定的组成,有化学式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
、N
2
、Cl
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含有多种分子)无固定组成,无化学式。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注意:同种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

因此描述单质和化合物时必须指明是纯净物。

例如:CO和CO2 都是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O3 和O2 都是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H2O2和H2O组成元素也相同。

第28课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第28课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当堂检测
4. (2016·台州)在近代原子学说 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 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 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C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考点突破
考点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解题指导
例1 (2016·湖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考点突破
考点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考点突破
考点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要点梳理
2. 单质中如果能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物质是由_原__子___ 构成,如果元素符号下面有数字则是由__分__子____构成; 在化合物中一般含有金属元素符号的是由__离__子____构 成,没有金属元素符号的可认为是由___分__子___构成。
◎要点梳理
1.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的__第__一__个__大__写__字__母____来表示,若 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第二个字母小写。
考点突破
考点4 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种含义及元素 周期表
◎要点梳理
2. 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1) (宏观)表示一种___元__素_____。 (2)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__一__个__原__子_____。 (3) (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这种

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1. 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 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1. 离子与基团:2.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 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 、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4属分子晶体, 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 、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 、H2O 、NH3、H2S 等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等④酸类:如HClO4、HClO 、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如NO 、N2O4、Al2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 )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 )特征:有无新物质生成(2 )本质: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 )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4 )典型实例:物理变化:⑴升华⑵萃取⑶分液⑷蒸馏(分馏)⑸吸附⑹渗析⑺盐析⑻胶体聚沉⑼电泳⑽金属导电(11) 焰色反应(12 )电离等化学变化:⑴风化⑵裂化⑶硫化⑷老化⑸炭化⑹干馏⑺脱水⑻蛋白质变性⑼水解⑽同素异形体互变(11 )电解(12) 熔融盐导电(13) 电解质溶液导电(14) 水泥硬化等。

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第五讲:考点 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 2) 物质的微观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物质组成与构成简图:宏观元素 物质(组成)微观 分子 原子 构成) 离子原子的结构:质子( +) 原子核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同种元素: ①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②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2. 物质的分类 金属: Cu 、 Fe 、 Zn 稀有气体: He 、Ne 、 Ar 非金属于: C 、 S 、P碱性氧化物: Na 2O 、Fe 2O 3 酸性氧化物:CO 2、 SO 2混合物元素 原子 分子物质 相同核电荷物质化合物 酸HCl H 2SO 4、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 原子 离子4) 5) 6) 单质 纯净物考题例析[例 1] (北京市)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例 2] (天津市)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调味用的食盐B. 取暖用的煤C.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D. 炒菜用的铁锅 [例 3] (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食盐、干冰 B. 胆矾、石灰石 C. 红磷、烧碱 D. ( 水银、 ) 生理盐水 精练 ()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D. 在化学反应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2.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 A.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物质的组成、构成

物质的组成、构成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是由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组成的。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也就是说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一般有以下特点:
①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有数字的;如O2O3C60
②不同的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一起的;如HCl、H2O P2O5H2SO4
③部分金属氧化物如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一般来说金属与非金属相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金属与原子团相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如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构成的等。

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可以有两种描述方法:以H2SO4为例:
法一:硫酸分子是由氢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都不
说数)
法二:一个硫酸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都说数)。

物质的组成 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组成 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一、物质的组成: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微观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二、物质的分类: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等3、酸酐一般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但SiO2、Mn2O7不能与水直接反应。

4、一种酸酐可以对应多种酸,如HPO3和H3PO4的酸酐均为P2O5。

三、分散系1.分散系(1)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

(2)组成: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3)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均一、稳定,(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

(3)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光柱”形成——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

②布朗运动:胶体颗粒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③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中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带电规律:A、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带正电(吸附阴离子);B、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吸附阳离子,故一般不宜在水田施用硝态氮肥)。

④胶体的凝聚: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使胶粒聚集形成较大颗粒的沉淀而从分散剂中析出的现象。

(此外加热、将两种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混合也可使其凝聚)实例:①MgCl2用于止血;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⑤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⑥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B.碳酸钠C.金刚石D.铜2.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 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 A.12 B.13 C.15 D.263.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2:1 B.3:4 C.12:11 D.1:14.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一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臭氧属于( )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稀有气体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KNO3 B.C12 C.H2 D.NaOH6.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S B.SO2C.H2S D.H2SO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8.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米酿成醋C.消化食物D.剩饭变馊9.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不锈钢C.干冰D.牙膏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11.在反应CuO +H2 Cu +H2O 中,作还原剂的是( )A、CuOB、H2C、CuD、H2O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认为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B、氧气用于炼钢C、氢气用来冶炼金属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13.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A、化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混合物14.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D.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取精确的钟。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B.50C.88D.12616.经检测某瓶气体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对这瓶气体的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 )A.有一种单质B.有两种单质C.是混合物D.是纯净物17.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A.H2SiO4B.H4SiO3C.H2SiO3D.Na2SiO318.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它一定是放射了()A.电子B.中子C.质子D.该原子的原子核19.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20.2005年3月,国家质检局查出一些辣椒酱、番茄酱等食品中含有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人食用后可能致癌。

“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为C16H12N2O 。

下列有关“苏丹红一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苏丹红一号”属于氧化物 B. “苏丹红一号”由30个原子构成C. “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8D. “苏丹红一号”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1.【05潍坊】我市昌乐县被命名“宝石之都”,主要生产蓝宝石,还有一种与蓝宝石类似的宝石叫祖母绿,它的化学式是Be3Al2(SiO3)6,其中铍元素(Be)的化合价为( )A.+1B.+2C.+3D.+422.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5+是有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23.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14B. 原子个数是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12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的是()A.NH3B.NO2C.KNO3D.NaNO22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你根据以下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与氮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有是( )A.B. C.D.26.下列各物质反应后,都能生成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物是()①2KClO3 2KCl + O2↑②2H2O22H2O + O2↑③2Na2O2 + 2CO2=2Na2CO3 + O2↑④2H2O H2↑+ O2↑A、KClO3B、H2O2C、Na2O2D、H2O27.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

则H3+属于()A.单质 B.分子C.原子 D.离子二、填空题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核外共有_____个电子。

2.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CO2=O2+2X,则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后固体粉末变为_________色。

3.有报道称:人工增雨是一个物理变化,不是形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因此不会造成污染。

人工增雨使用的是干冰和碘化银,干冰来源于空气,碘化银的组成和水的组成一样,因此不会破坏环境。

请分析此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小红查得碘化银的资料,请据此填写下表。

有关资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碘化银在人工降雨时见光分解,生成碘单质和银单质2AgI 2Ag+ I2分解反应可用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得难溶于水的碘化银(2)人工增雨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是指。

(3) 对报道中“碘化银的组成和水的组成一样”的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4.【05佛山】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A B C D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2)B粒子的半径______C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_.答案4.(1)B (2)小于(3)D5.【05南通】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1) 16 7 氟 (2) Mg2+ Ne(3) 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或同一列中,从上到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6.【05威海】在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已知氢、碳、氧、钠、氯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1、6、8、11、17。

试按下列要求,写出微观粒子的化学符号,以及由这种粒子构成的或含有这种粒子的一种物质的名称(微观粒子和物质所涉及的元素限定在答案6.竞赛题选【01竞赛】1.八硝基立方烷是一种新型烈性炸药,它的化学式为C8(NO2)8,一经引爆,这种炸药便能分解为极稳定的气体:CO2和N2。

八硝基立方烷分子中,各种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为,写出八硝基立方烷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1竞赛】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干燥的空气C.五水硫酸铜D.澄清石灰水【01竞赛】3.某化合物,其组成中没有C、H、O三种元素。

这种化合物可能属于:A.酸B.碱C.盐D.有机物【01竞赛】4.质子数和电子总数都与NH4+相同的微粒是:A.NH3B.Na+C.K+D.H2O【00竞赛】5.工业品盐酸中因含有Fe3+而带黄色,若某工业品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 1:1 (B) 1:3 (C) 91:94 (D) 1:94【99竞赛】6.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同,则D 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3【99竞赛】7.测得某溶液中含Cu2+、K+、SO42-、Cl-四种离子,且阳离子的个数比为Cu2+∶K+=3∶4,则SO42-与Cl-的个数比可能是( )(A ) 3∶2 (B)1∶3 (C) 1∶8 (D) 2∶5【99竞赛】8.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CH4 (B)C2H2 (C)C2H6 (D)C8H8【99竞赛】9.1.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⑥(B) ①②⑤(C) ①③⑥(D) ①④⑤【98竞赛】10.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 ,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 ,今取10.6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克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含有NaHCO3 (B)样品中含有NaHCO3,无KCl(C)样品中含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98竞赛】11.岩石、矿物的结构复杂,其成分可用氧化物的化学式来表示,如硅酸钙CaSiO2可表示为CaO·SiO2试用氧化物的化学式表示下列矿物的成分:(1)棉花:CaMg3Si4O12__________;(2)白云母:K2Al6Si6(OH)8O18 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