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默写检测8-10廉颇蔺相如列传

合集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臣等不肖()2.刎颈之交()3.广成传舍()4.缪贤舍人()5.见臣列观()6.相如虽驽()7.臣语曰()8.使人遗赵王书()9.睨柱()10.秦王不怿()二、指出下列词的用法并解释1.秦璧西.入秦()2.秦御史前.书曰()3.且庸人尚羞.之()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归.璧于赵()6.怒发上.冲冠()7.舍.相如广成传舍。

()8.左右欲刃.相如。

()9.大王必欲急臣。

10.秦王恐其破璧。

11.毕礼而归之。

1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请指示王指示古义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左右:古义四、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E介词结构后置句等。

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大王见臣列观()5.徒见欺()6.以勇气闻于诸侯()7.何以知之()8.而君幸于赵王()五、请给下列各句补出省略的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请奏盆缶瓦()秦王2.相如闻()不忍与()会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5.今君乃亡()赵走()燕六、下列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选一种恰当的解释,填入括号。

1.拜:叩拜、授官.(1)拜()为上卿。

(2)拜()送书于庭。

2.见:看见、接见、被、受、显现.(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3)才美不外见()。

3.徒:步行、党徒、部下、同类、白白地、空、只/不过.(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2)召令徒()属曰……(3)徒()见欺。

4.因:依靠、凭借、借助、顺着、趁此、于是、因为.(1)不如因()而厚遇之。

(2)相如因()持璧却立。

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廉颇蔺相如列传》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廉颇蔺相如列传》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我的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填空带答案

我的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填空带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基础知识检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注音:)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句式及翻译:)。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翻译:)”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话题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素材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话题一:爱国渑池之会,廉颇与赵王约“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之言论;渑池会上,面对强秦,蔺相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以命相搏,令秦王击缶,怒斥秦大臣,这又是何等的爱国之举止。

正是有如此的爱国之臣民,气焰嚣张的秦王也只能忍住心中的贪婪。

话题二:忍让蔺相如的忍让之气度,让我们何等佩服。

面对廉颇一再挑衅,甚至恶语相加,我们的蔺相选择了当“缩头乌龟”,而他那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却道出了什么叫大丈夫的“能屈能抻。

”这忍可能丢掉了一时的面子和尊严,却守住了一个国家。

这忍难怪还是怯弱吗?试想若没有蔺相如的忍让大度,“将相和”又如何会成为佳话美谈?试想蔺相如若与廉颇争锋相对,寸利必争,国何以得存?话题三:宽容历史上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

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

所以说,学会宽容,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话题四:人格(魅力)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

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

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只是他在出发前就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以必死之心捍卫国家的尊严;那手执竹节,牧羊北海边的汉子,难道不知道时时都面对着死亡?但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又怎能让他低下高贵的头颅。

廉颇蔺相如列传挖空练习、翻译及默写讲课讲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挖空练习、翻译及默写讲课讲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挖空练习、翻译及默写解释、翻译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文言文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导入学习【考情分析】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能力要求是1.识记能力(A级):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能力(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分析综合(C级)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级)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目标】1、识记本课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翻译重点句子2、背诵并默写出本课的名句名篇3、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学指导】1、对照课下注解,熟读课文两遍2、熟练翻译课文并识记本课重点文言基础知识3、背诵并默写出本课的名句名篇自主复习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可予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璧有瑕,请指示..王2、(廉颇)宣言..曰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5、相如前进..缶三、词类活用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舍.相如广成传2.左右欲刃.相如3.乃使其从者衣.褐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5.秦御史前书.曰6.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7.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9.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0.秦王恐其破.壁11.宁许以负.秦曲12.毕.礼而归.之1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4.大王必欲急.臣15.且庸人尚羞.之16.完.璧归赵四、一词多义1、幸而君幸于赵王()大王亦幸赦臣()2、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3、以2以勇气闻于诸侯()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而夫秦强而赵弱()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不如因而厚遇之()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5、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6、引君子引而不发()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7、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五、请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蔺相如者,赵人也3.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4.臣窃以为其人勇士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赵王以为贤大夫7.今君乃亡赵走燕8.大王见臣列观9.不如因而厚遇之10.徒见欺11.而君幸于赵王12.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13.使不辱于诸侯14.以勇气闻于诸侯15.会于西河外渑池16.拜送书于庭17.何以知之18.君何以知燕王19.求人可使报秦者六、成语积累:根据释义正确写出文中词语。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检测(附答案)

班级:姓名《廉颇蔺相如传记》知识点总结( 10)秦王恐其破璧 ( )一、文化知识( 11)宁许以负秦曲 ( )( 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___________。

它记录了从传说中的_____到 _____ ( 12)毕礼而归之 ( )时共约3000 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体例包( 13)大王必欲急臣()括、、、、书等五部分,共130 篇。

作者,字,是伟( 14)且庸人尚羞之()大的家、家、家。

( 15)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 2)请从本文中找出五个到现在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3. 一词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负①秦贪,负其强()二、字音: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 臣等不肖()2. 刎()颈3. 广成传()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失期不偿城(...4. 缪()贤5. 相如虽驽()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6. 令人遗()赵王书7. 睨()柱( 2)引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8. 秦王不怿()9. 就汤镬()10. 渑()池....②左右欲引相如去(三、文言知识整理:.③相如引车避匿()1. 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加点并解说词义。

.( 3)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 1)可与不()( 2)拜书送于庭().( 3)若有司案图()②何以知之()( 4)秦自缪公以来,何尝有坚明拘束者也()③以空言求璧()(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2. 找出词类活用的字词,并注明活用种类及词义。

⑤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1)舍相如广成传()⑥臣认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2)左右欲刃相如()( 4)徒①徒见欺()( 3)乃使从者衣褐()② 徒以口舌为劳(( 4)相如视秦王无心偿赵城,乃前曰()③ 徒慕君之高义也(( 5)怒发上冲冠 ( ) ( 5)因①因来宾至相如门赔罪(( 6)而相如廷斥之 ( ) ②不如因此厚待之(( 7)间至赵矣 ( ) ( 6 )见①秦诚恐不行得,徒见欺(( 8)卒廷见相如 ( ) ②大王见臣列观,礼仪甚倨(( 9)物归原主 ( ))))))))))))))))))(7)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②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8)孰①惟大王与群臣孰计之()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9)为①拜为上卿()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③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④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⑤秦王善为秦声()⑥秦王为赵王击缶()( 10)计①计不决()②窃计欲亡走燕()③廉颇蔺相如计曰()( 11)遇①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②不如因此厚遇之()( 12)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册曰()②顾吾念之()( 13)请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臣请物归原主()4.古今异义(1)明年复攻赵:..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臣因此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仅指外戚(3)请指示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上司给下级的命令(4)于是相如行进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向前发展进步,向前行进(5)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立场看法的文告(7)其必然不敢留君..古义:__________今义:按事物的发展推断一定会致使(某种结果 ) (8)传以示佳人及左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左和右两个方向(9)何尝有坚明拘束者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限制管制使不超越范围。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试题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试题及答案

文言選讀‧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分析與探究(參考2013、2014年閱讀題1)1課文可分為「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部分,試填寫下表。

(26分)整合考核重點:概括文章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2試根據課文有關「完璧歸趙」起因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對於秦王的要求,趙王和羣臣不知應否答應,而藺相如則認為沒有選擇餘地。

試填寫下表,指出他們的考慮。

整合考核重點:概括人物觀點。

(2)承上題,作者寫趙王及羣臣的考慮,對描寫藺相如有甚麼作用?(2分)答:作者先寫趙王和.臣考慮到是否答應秦王都各有憂慮,感到猶豫不決、進退兩難,可以起到反面襯托的作用,(1分)突出藺相如的智慧和識見過人。

(1分)評價考核重點:掌握反襯。

(3)課文通過繆賢的話介紹藺相如出場,有甚麼作用?(2分)答:藉着繆賢的介紹,突出了藺相如的智慧和識見,可以加深讀者對他的印象,(1分)並且為他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中的出色表現作出鋪墊。

(1分)評價考核重點:掌握文章佈局的技巧。

3試根據課文有關「完璧歸趙」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藺相如為甚麼認為秦王沒有誠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3分)不合禮節:在遊樂的宮殿章臺接見藺相如。

(1分)態度傲慢:秦王得到和氏璧後傳給妃嬪及大臣觀看,大臣高呼萬歲。

(1分)●不提承諾:秦王得到和氏璧後不提十五座城池交換的承諾。

(1分)整合考核重點:概括文章內容。

(2)試從智、勇兩方面,分析藺相如在秦國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的表現。

(4分)智:藺相如察覺秦王無意償城後,便假稱指給秦王看玉璧上的瑕疵,以取回玉璧,(1分)並要求秦王齋戒五天和在朝廷上設九賓之禮,才獻上玉璧,爭取時間暗中派人把玉璧送回趙國。

(1分) 勇:藺相如從秦王手中取回玉璧後,敢於直斥秦王的不是,並要脅與玉璧同歸於盡;(1分)他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後,又敢於向秦王提出先割十五座城池給趙國,趙國才把和氏璧送上的要求。

(1分)整合考核重點:掌握人物的特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默写检测8(100分)
出卷人:jackiwx 《廉颇蔺相如列传》姓名学号得分
一、注音48分
不肖.( ) 刎.( )颈传.( )舍蔺( ) 列观.( ) 观( )看
虽驽.( ) 弩.( )弓衣.( )褐语.( )曰毋.( )行酒酣( ) 睨.( )柱间.( )至汤镬.( ) 渑.( )池鼋.( )渚苍蝇( ) 盆缻.( ) 不怿.( ) 避匿.( ) 叱.( )之皆靡.( ) 倨( )傲
负荆.( ) 卒.( )相鼓瑟.(. ) 遗.( )信不暇.( ) 瑕疵
..( )
严.( ) 俨.( )然遐迩
..( ) 详.( )尽吉祥.( ) 庠.( )序度.( )之嘻.( ) 嬉.( )戏熹.( )微诀.( )别联袂.( )
赦.( )免袒.( )露城邑.( ) 缪.( )贤绸缪
..( )
..( ) 纰缪
二、通假字解释8分
1、拜送书于庭
2、召有司案图
3、设九宾于廷
4、请奏盆缻秦王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8、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三、词类活用解释28分
1.秦璧西入秦
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归璧于赵
6.怒发上冲冠
7.舍相如广成传舍 8.左右欲刃相如
9.大王必欲急臣 10.秦王恐其破璧
11.毕礼而归之。

1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13.间至赵矣 14. 卒廷见相如
15.而相如廷叱之 16.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17.于是相如前进缻 18. 臣乃敢上璧
19.怀其璧 20. 赵王鼓瑟
21.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22.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3.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24. 宁许以负秦曲
25. 臣请完璧归赵 26.以绝秦望
27、秦王恐其破璧 28、辱其群臣
四、写出古今异义的古义8分
1、请指示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
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不如因而厚遇之
6、明年,复攻赵
7、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8、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五、特殊句式(8分)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8.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9.而君幸于赵王 10.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11.使不辱于诸侯 1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3.君何以知燕王 14.设九宾礼于廷
15.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1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高一默写检测9(100分)出卷人:jackiwx
《廉颇蔺相如列传》姓名学号得分
80分)
1、相如因持璧却立
2、窃计欲亡走燕
3、相如奉璧奏秦王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7、使人遗赵王书、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9、不如因而厚遇之 10、度道里会遇之礼毕1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1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13、求人可使报秦者、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1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16、赵王悉召群臣议
17、顾吾念之 18、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19、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20、王必无人
21、曲在赵 22、使人发书至赵王
23、相如夺秦王特以诈详 24、舍相如广成传
25、臣请就汤镬 2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27、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28、以绝秦望
29、卒廷见相如 30、毕礼而归之
31、欲与王为好 32、秦王竟酒
33、而位居我上 34、且相如素贱人
35、已而相如出 3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37、臣等不肖,请辞去 38、徒以吾两人在也
3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乎 40、左右皆靡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分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分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分
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分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分
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2分
7、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2分
8、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3分
9、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3分
高一默写检测10(100分)
出卷人:jackiwx 《廉颇蔺相如列传》姓名学号得分
一、一词多义(1~14题1分一空, 15~19题2分一空。


1.书 (1) 使人遗赵王书( ) (2) 拜送书( )于庭
(3) 秦御史前书( )曰 (4) 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
(5)无从致书( )以观 (6)善画者多工书( )而能诗
(7)读其书( )未毕 (8)素不诗书( )之训
2.见:(1)徒见( )欺。

(2)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

(3)才美不外见( ) (4)层见( )错出
3.徒:(1)徒( )以口舌为劳(2)召令徒( )属曰……
(3)徒( )见欺。

(4)郯子之徒( )
4.因:(1)不如因( )而厚遇之。

(2)相如因( )持璧却立。

(3)因( )人之力而敝之(4)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幸:(1)君幸( )于赵王。

(2)则幸( )得脱矣。

(3)大王亦幸( )赦臣。

(4)幸( )来告语之。

6.负:(1)许以负( )秦曲。

(2)秦贪,负( )其强。

(3)决负( )约不偿城。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

(5)廉颇闻之,肉坦负( )荆(6)胜负( )未定。

7.请:⑴璧有瑕,请( )指示王⑵请( )奏瑟
⑶.诸将请( )所之
8.为:(1)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 )秦声(2)为( )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3) 卒相与欢,为( )刎颈之交(4)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 )劳
(5) 拜为( )上卿 (6)何辞为( )?
9.使:(1) 使( )人遗赵王书 (2) 求人可使( )报秦者
(3)大王遣一介之使( )至赵 (4)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归赵10.引:(1)引( )赵使者蔺相如 (2) 相如引( )车避匿
(3)左右或欲引( )相如去
11.计:(1)计( )未定 (2)窃计( )欲亡走燕
(3)臣从其计( ) (4)廉颇、蔺相如计( )曰
12.从:(1)臣从( )其计 (2)臣尝从( )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3)指从( )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3.乃:(1) 今君乃( )亡赵走燕 (2) 乃( )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14.于:(1) 以勇气闻于( )诸侯 (2) 而君幸于( )赵王
(3) 故燕王欲结于( )君 (4) 归璧于( )赵
15~19题2分一空。

15. 拜:(1)拜( )为上卿。

(2)拜( )送书于庭。

16.闻:(1) 项羽卒闻( )汉军楚歌 (2)秦昭王闻( )之
(3)以勇气闻( )于诸侯 (4)博闻( )强志
(5)少仲尼之闻( ) (6) 令闻( )令望
17.以:(1)且以(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2)则请立太子为王,以( )绝秦望
(3)以( )勇气闻于诸侯 (4)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
(5)严大国之威以( )修敬也
18.立:(1)相如因持璧却立( ) (2) 则请立( )太子为王
(3)内立( )法度 (4)赵立( )奉璧来
19.设:(1)设( )九傧礼于廷 (2)赵亦盛设( )兵以待秦
(3)设( )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