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挑战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一、四则运算类。
1. 计算:360÷(70 - 4×16)-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 先计算4×16 = 64。
- 再计算70 - 64=6。
- 最后计算360÷6 = 60。
2. 125加上25乘以6的积,再除以5,商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 先计算25×6 = 150。
- 再计算125+150 = 275。
- 最后计算275÷5 = 55。
3.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60,其中差是80,求减数是多少?- 解析:因为被减数 - 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差 + 减数。
又因为被减数+减数 + 差 = 360,即被减数+被减数 = 360,所以被减数为360÷2 = 180。
已知差是80,那么减数就是180 - 80 = 100。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类。
4. 把1.05扩大到它的100倍后,再缩小到它的(1)/(10)是多少?- 解析:先将1.05扩大100倍,即1.05×100 = 105,再缩小到它的(1)/(10),也就是105×(1)/(10)=10.5。
5.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3.56,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 解析: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向右移动了一位得到3.56。
那么要得到原数,就需要将3.5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这个小数原来是0.356。
6. 用0、3、5、7和小数点组成符合要求的小数。
- 最大的两位小数:- 解析:要组成最大的两位小数,应把较大的数字放在高位。
所以最大的两位小数是75.30。
- 最小的三位小数:- 解析:要组成最小的三位小数,应把较小的数字放在高位,但0不能放在首位。
所以最小的三位小数是0.357。
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类。
四年级上册难题数学应用题

四年级上册难题数学应用题一、路程问题。
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每小时85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先求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85×6 = 510千米。
返回时的路程也为510千米,返回时间是5小时,那么返回速度 = 路程÷返回时间,即510÷5 = 102千米/小时。
2. 甲、乙两城相距72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解析:两车相向而行,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车速度之和,即75 + 65=140千米/小时。
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可得相遇时间为720÷140 = (36)/(7)≈5.14小时。
3. 小明家离学校1200米,他每天步行上学,速度是每分钟60米。
有一天他上学路上有事耽搁了,从家出发时已经7:40,为了8:00能到学校,他必须加快速度,那么他加快后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解析:正常速度下,小明到学校需要的时间是1200÷60 = 20分钟。
7:40到8:00只有20分钟,但是他耽搁了时间,所以他必须在20分钟内到达学校。
已经用掉的时间假设为t_1,剩下的时间t_2 = 20 - t_1。
设加快后的速度为v,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可得1200=v× t_2。
先求出已经用掉的时间,假设耽搁了5分钟,那么t_1 = 5分钟,t_2=15分钟,v = 1200÷15 = 80米/分钟。
二、工程问题。
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解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
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是1÷10=(1)/(10),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是1÷15=(1)/(15)。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一、四则运算相关难题。
1. 题目。
- 计算:360÷(70 - 4×16)- 解析:- 按照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4×16 = 64。
- 再计算括号里的减法:70 - 64 = 6。
- 最后计算除法:360÷6 = 60。
2. 题目。
- 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80,减数比差小70,被减数、减数和差分别是多少?- 解析:- 因为被减数 - 减数 = 差,所以被减数 = 差+减数。
- 又因为被减数+减数 + 差 = 480,即被减数+被减数 = 480,所以被减数为480÷2 = 240。
- 设差为x,那么减数为x - 70。
- 根据被减数 = 差+减数,可得x+(x - 70)=240。
- 化简方程得2x-70 = 240。
- 移项得2x=240 + 70,2x = 310,解得x = 155。
- 那么减数为155 - 70 = 85。
3. 题目。
- 计算:125×88- 解析:- 方法一:把88分解为8×11,则125×88 = 125×8×11 = 1000×11 = 11000。
- 方法二:把88分解为80+8,则125×88 = 125×(80 + 8)=125×80+125×8 = 10000+1000 = 11000。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难题。
4. 题目。
- 把3.14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把3.1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314。
- 再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314÷1000 = 0.314。
5. 题目。
-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0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解析:- 精确到百分位是3.05。
- 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时,千分位上的数要舍去,所以最大是3.054。
小学四年级数学难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各数中,哪个数是质数?A. 31B. 35C. 49D. 60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A. 96平方厘米B. 120平方厘米C. 160平方厘米D. 192平方厘米3.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两人共有多少个苹果?A. 8个B. 10个C. 12个D. 15个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A. 10厘米B. 15厘米C. 20厘米D. 25厘米5. 小华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小红今年8岁,那么小华今年:A. 12岁B. 16岁C. 24岁D. 36岁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直径是______厘米。
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8. 50里面有几个5?9.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它是一个______三角形。
10.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1. (10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12. (15分)小明家住在三层楼,他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走15个台阶,那么从一楼走到二楼需要走多少个台阶?13. (15分)小华有一些苹果,她给小红3个,给小丽4个,给小刚5个,然后还剩下6个苹果。
请你算一算,小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15分)一个水池有水180立方米,如果每天往水池里注入12立方米的水,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使水池里的水达到200立方米?15. (15分)小明有3张邮票,小红有5张邮票,他们两人共有多少张邮票?如果小明再给小红2张邮票,那么他们两人的邮票数量相等吗?为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C5. A二、填空题6. 87. 2708. 109. 直角10. 0三、解答题11. 面积:20×15=300平方厘米;周长:(20+15)×2=70厘米。
四年级数学难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难题大全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2瓶送1瓶。
一次买2瓶,每瓶便宜多少元?4、.学校新建了一个长35米,宽15米的花坛,如果每平方米可以栽15棵月季花,这个花坛共可以栽多少棵月季花?5、公园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6.某校有学生1028人,六年级毕业189人,一年级新招生208人,现在全校有多少人?7.小晨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30看成36,算出的商是5,正确结果应为多少?8.沿圆形的池塘一周栽75棵桃树,每两棵桃树之间栽2棵梨树,可以栽梨树多少棵?69.甲乙两种面包车,甲车可乘12人,每辆租金120元.乙车18人,每辆租金160元。
旅行团58人,怎样租最省钱?10.为了欢度元旦,步行街张灯结彩,从街的一头到另一头每隔10米挂一盏红灯笼(两头都挂),步行街全长600米,如果在街的两边挂红灯笼,那么一共要挂多少盏红灯笼?11.有两筐个数相等的苹果,从甲筐中取出12个放入乙筐中,这时乙中的个数是甲的3倍,问甲乙原来各有多少苹果?12.马路边每隔5米有1棵杨树,小平乘车3分钟看到杨树121棵,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13. 4794是什么数的47倍?甲数是850,比乙数少50,乙数是多少?14、食堂买来一些大米,吃了240千克,还剩160千克。
买来大米有多少千克?15、四年级115人去秋游,大客车每车限坐44人,每辆租金50元;小面包车每车限坐9人,每辆租金12元。
你能设计一个合理而且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吗?(写出你的方案)16. 爷爷今年72岁,正好是小冬年龄的6倍。
小冬今年几岁?17. 一个周长是240分米的正方形水池,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四年级数学上(难题)

四年级数学上(难题)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些数学难题。
这些题目可能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加油吧!第一题:计算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5个,然后又给了小刚3个。
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计算小明给了小红和小刚的苹果总数。
小明给了小红5个苹果,又给了小刚3个苹果,所以总共给了8个苹果。
然后,我们用小明原来的苹果数量减去给出去的苹果数量,就可以得到小明剩下的苹果数量。
答案:小明剩下2个苹果。
第二题:应用题小华去超市买水果,苹果的价格是5元/千克,香蕉的价格是3元/千克。
小华买了2千克的苹果和3千克的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计算小华买苹果的总花费。
苹果的价格是5元/千克,小华买了2千克的苹果,所以苹果的总花费是5元/千克× 2千克 = 10元。
接着,我们计算小华买香蕉的总花费。
香蕉的价格是3元/千克,小华买了3千克的香蕉,所以香蕉的总花费是3元/千克× 3千克 = 9元。
我们将苹果和香蕉的总花费相加,就可以得到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小华一共花了19元。
第三题:逻辑题小刚、小红和小明是三个好朋友。
他们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5岁。
已知小刚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小明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
请问小红、小刚和小明各自的年龄是多少?解答思路:我们可以设小红的年龄为x岁。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小刚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所以小刚的年龄是2x岁。
小明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所以小明的年龄是3 × 2x = 6x岁。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他们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5岁,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 x + 2x +6x = 15。
解这个方程式,就可以得到小红的年龄,进而得到小刚和小明的年龄。
答案:小红3岁,小刚6岁,小明9岁。
通过解答这些难题,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不要害怕困难,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加油!四年级数学上(难题)亲爱的同学们,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年级挑战数学思维的谜题解析

四年级挑战数学思维的谜题解析数学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挑战他们的思维,以下是几道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谜题,同时附有详细的解析。
1. 谜题一:2 + 2 × 2 - 2 = ?解析:在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根据数学运算中的优先级规则,乘法和除法应该先于加法和减法进行。
所以,我们可以先计算乘法部分,即 2 × 2 = 4。
然后,将这个结果带入到原题中,得到 2 + 4 - 2。
最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即 2 + 4 = 6,再减去 2,得到最终的答案为 4。
2. 谜题二:如果四年级一共有80个学生,其中男生有35个,那么女生有多少个?解析:这道题目需要我们通过已知信息计算出所求的答案。
首先,我们知道男生的数量为35个,而总人数为80个,所以女生的数量可以通过将男生数量从总人数中减去来计算。
即 80 - 35 = 45。
所以,女生的数量为45个。
3. 谜题三:请找出以下数列中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2, 4, 6, 8,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数列的规律。
观察给定的数列可以发现,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
所以,下一个数应该为当前最后一个数加上2。
即 8 + 2 = 10。
所以,下一个数为10。
通过解析以上三道数学谜题,我们可以看到,挑战数学思维并不仅仅是解出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够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
数学谜题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这些谜题还加强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通过定期解答数学谜题,学生们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除了解析数学谜题外,老师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设计和解决一些谜题,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挑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与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
5000元买票够不?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不?3、学校计划购买20套电脑桌椅,每套电脑桌椅990元,学校准备了20000元,够不够用?4、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与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她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5、实验小学同学们与山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给山区小学捐书360套,每套20本。
如果每人只读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足7000人同时阅读不?6、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30元/盆,买5盆送一盆。
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7、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8、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
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9、一副乒乓球拍14元,买5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几元?10、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
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80千米/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就是多少?12、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不?13、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就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4、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5、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
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
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与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
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
这段路程有多长?17、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就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就是多少?18、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就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19、北京到广州铁路长2313千米,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广州的速度就是112千米/时,行了15时,离广州还有多少千米?20、自行车的速度就是260米/分,从甲地到乙地骑了2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挑战难题竞赛题
姓名: 班级:
1、 填空(40分)
1、进入知识宫的密码是○□□○,请先破译密码,13+81-○=87,
□×6+9=57,知识宫的密码是( )。
2、已知被减数、减数和差三个数的和是680,被减数是( )。
3、159×3+159×5+159×2=( )×( ),49×7+5×49-49×2=( )
4、用3、0、8、6这几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都要
用上,并且只能用一次。
(1)小于1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一共能写( )个。
(2)大于8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一共能写( )
个。
(3)0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一共能写( )个。
5、把4.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 ),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是( ),把0.03扩大到它的( )倍是30。
6、一个数扩大100倍,比原来增加297,这个数是( )。
7、小红和小芳的邮票一样多,若小红给小芳6张后,小芳邮票数是小红
的4倍,则两个人原来的邮票各是( )张邮票。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使等式成立
1( )-9( )=1( ),1( )-99( )=1( )
1( )-999( )=1( ),1( )=0.1( )
9、小糊涂在做一道有余数的除法时,把除数5看成了4,这样算出的商
是135,余数是3,你能知道小糊涂计算的题目正确的商是( ),余
数是( )。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小27,这
个数是( )。
11、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与和合起来是300,其中第一个加数
是第二个加数的的4倍,这个加法算式是( )。
12、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约等于7.99,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
是( ),最小可能是( ).
13、160+( )×25=560,480-360÷( )=456
14、一根绳子长80厘米,将它对折三次后,每段长( )分米。
15、今年小明9岁,爸爸39岁,再过( )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
的2倍。
16、至少用( )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稍大的正方形。
至少用
( )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稍大的正方体。
17、21.5分米=( )米 700平方米=( )公顷 2千米8米=( )千米
二、计算(25分)
1、给下面的算式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每小题2分,共4分)(1)864-12×6÷9=88 (2)3500÷86-21+15=70
2、用合适的方法计算(每小题2分,共6分)
(1)1+2+3+…+28+29+30= (2)11+12+13+…+39+40=
(3)2000-90-80-70-60-50-40-30-20-10=
3、将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方框中,每个数字恰好使等式成立,现已将8填入,则最左边的两个方框中所填的两位数是多少呢?请你把方框填写完整。
(4分)
□□÷□□=□□-□□=8
4、将0、1、2、3、4、
5、6填入下面的□内,使等式成立。
(每个空格只填入一个数字,并且把填的数字不能重复)(3分)
□×□=□□÷5=□2
5、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4分)
4○4○4○4=0 4○4○4○4=2
6、在1、2、3、4、5、6、
7、
8、9这9个数字之间加上“+”、“-”两种运算符号,使其结果等于100。
(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0
7、在下面等号左边的数字之间添上一些加号,使其结果等于于99。
(2分)
9 8 7 6 5 4 3 2 1=99
三、应用题(35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3分)
2、一根竹竿长3米,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6米,水深多少米?(3分)
3、一辆汽车10分钟可以行驶6800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3.8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长多少千米?(3分)
4、乐乐的书桌长90厘米,宽50厘米,如果书桌的长不变,宽延长20厘米,那么延长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3分)
5、五滴眼药水为1亳升,小明每天早上在双眼中各滴一滴,多少天用完一瓶14亳升的眼药水?(3分)
6、学校买了190棵树苗,其中水杉树苗是松树苗的2倍,柏树苗比松树苗多10棵,这三种树苗各有多少棵?(3分)
7、兄弟两人共有40套邮票,哥哥拥有的邮票的套数比弟弟的2倍还多4套,哥哥和弟弟各有多少套邮票?(3分)
8、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原来梨和筐各多少千克?(3分)
9、一个木匠加工一根长15米的木条,他先锯下一头损坏3米的部分,然后锯了5次,把木条锯成一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呢?(3分)
10、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并且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4分)
11、有5盒一样的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茶叶中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质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