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2.2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2.2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S K2 A2 K1 A1
式中,K2和K1分别为在λ2和 λ1处的放大系数;组分A和B 在λ2和 λ1处的吸光度分别为
AA2、AB2 和AA1、AB1,则
S=K2
AA2+K2
AB2-K1
AA1-K1
AB 1
调节仪器中的信号放大
器,使干扰组分B在波长λ2
和λ1处的信号相等,由此得
所以
A
AA 2

AA 1

(
A 2


A 1
)bc
该式表明,此时测得的 A与干扰组分无关。 (b) 系数倍率法
当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曲线无吸收峰,仅出现陡坡,不 存在吸光度相等的两个不同波长,如下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系数倍率法。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本身的电子线路,选 择被测组分吸收差值大的波长进行测定。用差分放大器可获得 混合试样在波长λ2和λ1处的差示信号S:
式(2)中,I和是波长的函数,I的一阶导数值与浓度成线性关 系。灵敏度(一阶导数值的大小)决定于摩尔吸光系数对波长 的变化率,最大时,灵敏度最大。 对式(1)作二次微分处理,得
从式(3)可知,当时,I的二阶导数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同 理,对式(6.1)作三次和四次微分处理得:
从式(4)可知,对三阶导数, =0时,I的三阶导数值与浓度 成正比;对四阶导数,则必须满足 =0和 =0两个条件,才 能使四阶导数与浓度成正比。这就为我们利用导数光谱做定量 分析时,正确选择波长提供理论依据。在通常情况下,四阶导 数即可获得极佳的分辨率,并保持较高的信噪比,因此在采用 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导数的阶数一般选择n ≤4。
A2 A1
( 2
1 )bc
该式表明,试样溶液中被测组分的浓度与两个波长λ1和λ2处的

现代光学分析:第2章 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现代光学分析:第2章 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①.在双峰双波长位置有最大吸光度差值 公式
∆A= A2 –(-A1)= A2 + A1
②.双波长法可以提高分析校准曲线斜率
提高灵敏度原因:
以二甲苯胺蓝Ⅱ测定镁为例, ①.1线和3线斜率相同,仅参比溶液不 同,当1线减去固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值得3线. ②.2线是以相应过剩显色剂作参比测 定结果,既1线减4可得2线. ③.2线与3线相比,2线的斜率大大高 于3线.
双组分的测定-(1)等吸收法
对于双组分体系中某一组分的测定,实质上在测定任一组分 时,要选择两个合适的波长,使另一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具有 相等的吸光度,以达到消除干扰的效果.
对于含有吸收光谱相互重叠的 A,B组分来说,选择波长必须考 虑两个条件:
①.B组分在 两个波长处 具有相同的 吸光度,即
ΔAB=0
如果选择合适的波长使As`A s``,通过吸收池的两道光束的 光信号差:
-log I2 = A2 -A1=A I1
A=( a2 -a1)bc
双波长测定方法-(1)等吸收点法
等吸收点:指在某一波长上的吸光度 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如果吸光物质在不同浓度的吸收曲线 有若干个等吸收点,可以选择其中一 个等吸收点处的波长作为参比波长 (1),与吸收物质的吸收峰波长 (2 )组合。
三波长法中三个波长的选择——等吸收点法和计算法
等吸收点法
如果在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上能找到三个 等吸收点,而且在此三波长处测得的待测组 分ΔA值较大.
如选择的三个波长相应于干扰物吸收曲线上三点处于 一条直线上,则测得干扰物的ΔA为0.
当干扰组分的吸收曲线 为一直线(如浑浊产生的 干扰, 右图),则在任选的 三个波长处测定,测得的 ΔA与干扰物浓度无关.

三波长和双波长法测定橙维C冲剂的含量

三波长和双波长法测定橙维C冲剂的含量

0 0 0 ) 在 0 1 4 1 、4、8 7 h分 别 进 样 2 , , 22 9 , 、 、 、 2 2 4 、2 0t 依 l
法测定 , 果 , 结 7次 测 定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含 量 的 R D: S
12 . 7%( n=5 , 啡 因 含 量 的 RS )咖 D=1. 6% ( 5 n= 5 ),
2 1 色 谱 条 件 色 谱 柱 : p r lB S~ C s 、 Hy es D i l
( 6 4. mm ×2 0 0 mm, m) 流 动 相 : 醇一 水 ( 5: 5) 5 , 甲 2 7 , 流 速 : . mlmi 检 测 波 长 21 n 1 0 / n, 5 m。
2. 溶 液 的 制 备 2 2. . 对 照 品 溶 液 : 密 称 取 1 5 干 燥 至 恒 21 精 0℃
重的对 乙 酰氨 基 酚 对 照 品 2 0 0 mg和 咖 啡 因 对 照 品 2 rg 置 1 0 容 量 瓶 中 , 甲醇 2 ml振 摇 , 其 溶 0 , a 0 ml 加 5 , 使 解 , 水 稀 至 刻 度 , 匀 , 为 浓 对 照 品 溶 液 , 密 量 用 摇 作 精
取 浓 对 照 品 溶 液 5 0 置 5 ml 量 瓶 中 , 流 动 相 、ml 0 容 用
稀释 至刻 度 , 匀。 摇 2. 、 样 品 溶 液 : 小 儿 速 效 感 冒颗 粒 5袋 研 22 取
04 / 微孔 滤 膜 滤 过 , 进 样 2#, 录 色谱 图 , .5ml 各 0 1记 以
因的处 方药 , 样 品溶液 制备 方法 制备 阴性 对照 液 。 按
2 3 系 统 实 用 性 实 验 分 别 取 对 照 品 溶 液 、 . 样 品溶 液 、 性 对 照 液 注 人 色 谱 仪 , 录 色 谱 图 。 阴 性 阴 记

双波长

双波长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指 导 老 师 :孙杰 研究生姓名:郑许光
2015年6月10日
提纲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四、双波长法的应用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当 前用途最广泛、应用最普遍的 仪器分析方法之一。自1829 年伯格提出,数年后由郎伯发 表“伯格---郎伯定律”,以及 1852年比耳提出“比耳定律” 后,为吸光度法奠定了理论基 础。分光光度法不仅用于溶液 中有色成分的定量分析而且可 在紫外光区对许多有机化合物 作定量和定性分析,此外还可 以作络合物(络合比)测定, 及有关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
谢谢! 请老师批评指正!
可采用作图法选择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波长组合。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可进行浑浊试样的分析。 通过适当的波长组合,可进行双组合或三组合混合物的同 时测定。 当波长相差1~2nm时,使双波长同时扫描,可记录一阶导 数光谱。 采用一波长固定,另一波长扫描,记录吸收光谱。可消除 浑浊背景的影响。 采用双笔记录器,可记录溶液中发生的两种现象。 从原理上讲,单波长法和双波长法的不同之处是:双波长 用二个单色器,得到二个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测量的是两个 波长处的吸光度差,使用一个吸收池,取消了参比池。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1、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光路示意图
2、双波长工作原理示意图
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分析 3.1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εbc
3.2 测量波长λ2和参比波长λ1的选择与组合 以两组分x和y的双波长法测定为例: 设:x为待测组分,y为干扰组分,二者的 吸光度差分别为ΔAx和ΔAy,则该体系的总 吸光度差ΔAx+y为: ΔAx+y=ΔAx+ΔAy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续前
百分吸收系数与摩尔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M 1% ε = 10 E1cm
吸收系数是物质的特性常数,表明物质对某一特 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不同物质对同一波长的单 色光有不同的吸收系数,吸收系数越大,表明吸 光能力越强,灵敏度越高,所以吸收系数是物质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四、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是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以波长(λ)或波数(δ)为横坐标,以吸收度 (A)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

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721型分光光度计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基本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器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 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 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 围在350~1000 nm。 紫外区:氢、氘灯。 发射200~360 nm的连 续光谱。
三种分光光度计的比较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应用
(一)定性鉴别 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特征,如吸收光谱的形状、 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数目、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收峰的位置, 强度和相应的吸收系数等进行分析。
1、比较光谱的一致性

两个化合物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出的吸收光 谱应完全相同。 具体做法:

(1)样品与标准品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测出 吸收光谱,比较二者光谱是否一致 (2)没有标准品,用标准光谱图对归照比较,二者 吸收光谱一致,可初步断定是同一化合物。
(二)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现象的溶 液时,在单色光强度、溶液的温度等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溶液对光的吸收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 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lgT=ECL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无色溶液、有色溶液及气体 和固体的非散射均匀体系。

中药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定量分析方法综述

中药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定量分析方法综述

中药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定量分析方法综述杨明荣【摘要】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中药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0(007)002【总页数】4页(P62-64,54)【关键词】盐酸小檗碱;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方法【作者】杨明荣【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盐酸小檗碱又称盐酸黄连素(BBH),是黄连、黄柏、功劳木、三颗针等中药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

在多数含以上药味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盐酸小檗碱常被选作含量控制指标,其含量测定对于控制制剂质量、开发药源、合理用药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新的测定方法不断出现,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常用且准确度较高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BBH属于芳香族六元环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强的紫外吸收功能,因此紫外分光光度法常用作BBH的定量分析。

陈友鸿等[1]在345 nm处测定BBH吸光度,并按吸收系数法计算香连胶丸中BBH 含量。

张玉娥等[2]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少腹贴中BBH含量,经相同前处理,在344 nm处检测,用标准曲线工作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简便,所用仪器及试剂都较普遍,但制剂前处理较麻烦,测定组分单一。

1.2 二阶导数光谱法导数光谱法具有分辨率高,可消除低阶曲线干扰的特点,不经分离即可以直接消除阴性对照液的干扰。

徐英瑜等[3]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微丸中BBH和黄芩苷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365、274 nm,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5%,n=5,RSD为1.65%。

本法准确、简便。

1.3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岳淑梅等[4]用0.05 m ol/L的H2S O4溶解连蒲双清片粉末,不经分离直接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BBH含量,选用280、345、390 nm作为检测波长,回收率为99.88%,变异系数为0.05%,本法准确、简便、费用低、耗时短。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将样品在276nm和322nm波长处的得的吸收度计算得的ΔA,代入标 准曲线,求得样品中阿司匹林的浓度。
②样品测定:取阿司匹林肠溶片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约 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使溶解 并定容,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容量瓶中,加乙 醇至刻度,摇匀。分别在276nm、32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用回 归方程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含量计算
阿司匹林制剂在体外的含量测定
——双波长紫பைடு நூலகம்分光光度法
原料
阿司匹林肠溶片
原理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法(测定波长为276nm和322nm),测定了阿 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可消除附加产物水杨酸的干扰。
方法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加乙醇溶解使成 1000μg/mL的溶液。精密吸取1.0、1.5、2.0、2.5和3.0mL,分置于 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分别制成40,60,80,100和 120μg/mL的对照品溶液,以乙醇为空白,分别在276nm、322nm波; 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C和ΔA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方程式。

多波长系数法计算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法_三波长法等经典方法的异同

多波长系数法计算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法_三波长法等经典方法的异同
在 1、2, n( n\ 2) n 个波长 处测 定待 测组分 与干 扰组 分 的吸光度值, 令 v A = K1A 1 + K2 A2 + , + K nA n= E K iA i
……………………………………………………… ( 1) A i 为波长 i处的吸收度, K i 为对应于 A i 的倍率系数。对于干 扰组分, 根据线性 相关 原理, 必 然 有不 全为 零 的 K 1、K2 , K n 使下式成立, v A干 = K1A干1 + K2A干2 + , + KnA干n = E K iA干i = 0 ……… ( 2) 对于待测组分, 由于待测组 分与干 扰组分 吸收光 谱不完 全重 叠, 必然存在 v A测 = K1 A测1 + K2 A测2 + , + K nA测n = E K iA测i = b ( bX 0) …………………………………………………… ( 3) 一旦该 K 1、K2, K n 值确定, 根据 L am bert- Bee r定律和吸收
2003, 39 ( 2) : 9 ~ 12.
多波长系数法计算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法、三波长法等经典方法的异同
张学惠 1, 巫巧鹤 2, 李枝端2 ( 11福建省古田药品检验所 古田 352200; 21福建省宁德人民医院 宁德 352100)
摘要: 目的与方法 比较多波长系数法计算分光光度法与 双波长法、三波长法 等经典方 法的异同, 为计算分 光光度法 方法的选 用提供参 考。 结果与结论 多波长系数法涵盖了双波长法、三波长法等经典方法, 双波长法、三波长法 等经典方法是有 着特定限制条件, 从而有着特定 抗吸 收干扰、抗测定误差干扰优点的特殊多波长系数法。多波长系数法只要用之得当, 就是一种应用广泛, 方法灵活, 抗吸收干扰 与抗测定误差 干扰 能力强的优良的计算分光光度法。由于波长位置与数量的选择更为灵活, 其优越性将大大超过现有的经典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波长系数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法; 三波长法 中图分类号: R 92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765( 2007 ) 012-0116-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和K1分别为在λ2和 λ1处的放大系数;组分A和B 在λ2和 λ1处的吸光度分别为
A B A B A 、 A 和 A 、 A 2 1 1,则 2
S=K2 A2+K2 A2-K1 A1-K1 A1
调节仪器中的信号放大 器,使干扰组分B在波长λ2 和λ1处的信号相等,由此得 系数倍率K为:
第二节 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的单波长分光度法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要求式样本身透明,不能有混 浊,如果是试样溶液在测量过程中逐渐产生浑浊便无法正确 测定。对于吸收峰相互重叠的组分或背景很深的试样分析, 也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波长 法的局限性,扩展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在选择性、灵 敏度和测量精密度等方面都比单波长法有进一步的改善和提 高。
二.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
1.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在任一吸 收曲线上,可以在任意选 择的三个波长处测量吸光 度。根据三角形和三角形 相似,可推导出在上述三 个波长处测量的吸收度具 有下列函数关系: 三波长法原理图
式中,m和n分别表示(2 -1)和(3 -2)的数值。1、2和3 分别为待测物在三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C为待测物的摩尔浓 度;b为光程。方程中的系数 可预先求得,A值 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因而可通过曲线求出样品中待测组分的 含量。 从上图可知,如选择的三个波长相应于吸收曲线上三点处 于一条直线上,则测得的A值为零。因此,当干扰组分的吸收 光谱为一直线(如浑浊产生的干扰),则在任选的三个波长处 测定,测得的值与干扰物浓度无关,如果干扰物为一吸收曲线, 只要在曲线上找到处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在此三点相应的波 长处测定,由于干扰物在此三波长处的值为零,故测得的只与 待测组分的浓度有关。
与双波长法相比
较,三波长法能更有 效地消除散射干扰物 的影响,因而更适合 于浑浊样品分析;此 外,对吸收干扰物, 如果在它的吸收光谱 上找不到合适的等吸 光度点,用一般分光 光度计就难于进行双 波长测定,而用三波 长法就可顺利完成测 定。
零点法原理示意图
2.三个波长的选择
(1) 等吸光度点法 如果在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上能找到三个等吸光度点,且在此 三波长处测得的待测组分值较大,则可用本法。在用氨基C酸偶氮氯 膦测定稀土和钪的混合物中的钪时,用此法选择三个波长。 (2) 计算法 应用等吸光度点法选择三个测定波长比较方便,但并不是任何 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都可找到三个等吸光度点,或者测得的值大小。
A
B
A
B
K1 K= = B K 2 A1
B A 2
B B K 2 A - K A 1 1=0 2
则上式为:
S=K 2 A2-K1 A1
A
A
该式表明,干扰组分消除,信号S与被测组分的吸光度值有关, 从而可以测定其含量。
2.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采用两个单色器,如图所示。光源的光 束经两个单色器后分别产生波长为 λ1和λ2的两单色光,由切 光器使两单色光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并被 光电倍增管交替接收,测得吸光度差A。当光强度为Io的两 单色光λ1和 λ2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时,根据比耳定律,对λ1 波长:
4. 双波长法应用
(1).双组分同时测定 有些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与一种显色剂反应, 生成的有色配合物吸收光谱相互重叠,相互干扰测定。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 相似,一般难于找到合适的掩蔽剂来消除干扰影响。采用双波长法,通过适 当的波长组合,就能顺利地消除干扰影响,实现两组分同时测定。 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广泛应用双波长法作异构体或 类似物的同时测定。 (2).单一组分测定中干扰组分影响的消除 当待测组分和共存组分吸收光谱重叠,严重干扰待测组分时,采用双 波长法可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3). 双波长法作背景吸收和浑浊干扰的消除 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有些显色剂或显色体系,在测定条件下,由于 背景吸收较大产生的误差显著的降低了测定的准确度,并使方法的测定受到 限制。 用双波长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浑浊背景的干扰,进行混浊样品分析。 在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上,浑浊样品较多,双波长法应用更为广泛。
一. 基本原理
A lc
dA d cl d d
dnA d n cl n n d d
从上式可以看出各阶导数始终和试液浓度C呈直线关系,这是 导数分光光度定量分析的基础。
a: 吸收光谱; b-d: 一至四阶导数光谱
描述导数曲线的方程式可由朗伯-比尔耳定律推出。 式(1)中I0,I分别为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为摩尔吸光系 数,为吸收池厚度,C为待测组分浓度。假定入射光强度在整个 波段范围内保持定值,对式(1)作一次微分处理得到一阶导数 方程,
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具有如下的特点: 可进行浑浊试样的分析。 通过适当的波长组合,可进行双组合或三组合混合物的同时 测定。 当波长相差1~2nm时,使双波长同时扫描,可记录一阶导数 光谱。 采用一波长固定,另一波长扫描,记录吸收光谱。可消除浑 浊背景的影响。 采用双笔记录器,可记录溶液中发生的两种现象。 从原理上讲,单波长法(单光束和双光束)和双波长法 的不同之处是:双波长用二个单色器,得到二个不同波长的 单色光,测量的是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差,使用一个吸收池, 取消了参比池。
在单波长法中,仅用一个单色器,采用两个吸收池,测量
的是相对与参比溶液为零时待测组分的吸光度,由于试样千变
万化,一般难于找到非常合适的参比,通常采用的参比,也只 是近似的特别是当样品溶液浑浊时,更难找到浑浊度与试样完
全一致的参比,当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很小时,两个吸收池的位
置 吸收池常数,污染情况以及参比溶液与样品溶液组成上的差 异使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而在双波长法中,则可完全避免这 些误差,而且由于记录两波长的信号差,光源电压和外电源的 变化对测定无明显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密度。 由于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光路结构和电学线路较为复杂,仪器 价格比较昂贵。
A A ( 1 )bc 2
该式表明,此时测得的 A与干扰组分无关。 (b) 系数倍率法 当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曲线无吸收峰,仅出现陡坡,不 存在吸光度相等的两个不同波长,如下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系数倍率法。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本身的电子线路,选 择被测组分吸收差值大的波长进行测定。用差分放大器可获得 混合试样在波长λ2和λ1处的差示信号S:
式中,△As1和△As2为背景吸收,若λ1和λ2很相近,可视为相 等。因此通过吸收池后的光强度差为:
A lg
I 1 I 2
A 2 A1 ( 2 1 )bc
该式表明,试样溶液中被测组分的浓度与两个波长λ1和λ2处的 吸光度差 △A成比例,这是双波长法的定量依据。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既可作为双波长的方式,也可作为单波 长双光束的方式工作。 双波长光光度计不仅可测定多组分混合试样、混浊试样, 而且还可测得导数吸收光谱。测量时使用同一吸收池,不用空 白溶液作参比,消除了参比池的不同和制备空白溶液等产生的 误差。此外,使用同一光源来获得两束单色光,减小了由光源 电压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因此,灵敏度高。
当干扰组分的吸收曲线表现为 双峰时,即可运用三波长法选择合 适的三个波长使其A为零,如右图 所示。 但是通常情况下,干扰组分的 波形较为复杂,很少呈现双峰形状, 而单峰波形则比较普遍,这就限制 了三波长法的应用范围。为解决这 一问题,可引入“零点”作为第三 波长点,即在吸收曲线的端点附近 三波长法消除干扰示意图 的基线上,选择一个波长点作为3, 如下页图中的P点,它所对应的吸光 度为零。 从而使三波长法更具普遍性,消除具有任何峰 形吸收曲线干扰组分的影响。
(2) 双组分中某一组分的分析 试样中含有A、B两组分,组分B干扰组分A的测定。若采用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分离B而直接测定A的含量。 (a) 等吸光度波长法 为了消除干扰组分B的吸收,分析波长λ1选择在组分A的最 大吸收峰或它的附近,参比波长λ2用作图法确定,如下图所 示。在组分A的λ2处作一垂直于X坐标的直线,该直线与干扰 组分B
因此,必须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即计算法。在这种方法中,可根据情况
任选,由作图法找到近似波长,然后通过式(3-2)计算使之为零以确定。
3.三波长法的分析应用
三波长法在药物分析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安钠加注射液含有跏啡因和苯 甲酸钠,在0.1N盐酸介质中两种组分的吸收光谱相互重叠,采用三波长法可 同时测定上述两组分,消除相互间的干扰,测定苯甲酸钠的三个波长为: 272.0,288.0,247.6。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含有氨基比林,安替匹林和巴比 妥,在酸性溶液中,巴比妥在230以上无吸收,而氨基比林和安替匹林则有较 强的吸收,但相互重叠,用三波长法,可在巴比妥存在下直接测定氨 基比林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和安替匹林含量。 在实际工作中,三波长法中的波长选择和计算比单波长法麻烦而费时,但 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比解联立方程组分析混合组分的方法高。随着计算机 技术的普及,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的广泛应用,已设计出三波长 法的专用计算程序,岛津UV-240、UV-26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 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仪器。可对样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三波长自动 测定并进行结果计算,操作简便快速。
B A2 AA2 A 2 B A1 AA A 1
2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为△A: 合并以上三式
A A2 A1
A B A B A A A A A 2 1 1 2
因 所以
B B A A 1 2
A A A A A 1 2
相交于某一点,再从这点作平行于X坐标的直线并与组分B的 吸收曲线相交于一点或几点,与该交点相对应的波长作为参比 波长,如图中的λ1或λ1。所选择的λ2和λ1应符合以下条件:第 一,干扰组分在该两波长处的吸光度相同;第二,被测组分在 该两波长处的吸光度差A要足够大。由吸光度加和性知,混合 试样在λ2和λ1处的吸光度可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