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炔烃的反应总结

合集下载

烃的燃烧规律总结

烃的燃烧规律总结

烃的燃烧规律总结烃的燃烧就是很简单的,但它的计算现象丰富多彩,从而成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知识点。

一、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不论就是烷烃、烯烃、炔烃还就是苯及苯的同系物,它们组成均可用C x H y 来表示,这样当它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其方程式可表示如下:二、烃燃烧时物质的量的变化烃完全燃烧前后,各物质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值与上述燃烧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变化值一致,即。

也就就是说,燃烧前后物质的量变化值仅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碳原子数无关。

且:当y>4时,,即物质的量增加;当y= 4时,,即物质的量不变;当y<4时,,即物质的量减少。

三、气态烃燃烧的体积变化要考虑燃烧时的体积变化,必须确定烃以及所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

因此,当气态烃在通常压强下燃烧时,就有了两种不同温度状况下的体积变化:1、在时,。

说明,任何烃在以下燃烧时,其体积都就是减小的;2、在时,。

当y>4时,,即体积增大;当y=4时,,即体积不变;当y<4时,,即体积减小。

四、烃燃烧时耗氧量(nO2)、生成二氧化碳量(nCO2)、生成水量(nH2O)的比较在比较各类烃燃烧时消耗或生成的量时,常采用两种量的单位来分别进行比较:1、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 x H y,燃烧时也就就是说:(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x+y/4)值越大,消耗O2越多;x值越大,生成的CO2越多;y值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2)1mol有机物每增加一个CH2,消耗O2量增加为:(1+2/4)=1、5mol2、质量相同的烃C x H y转换成yCHx,燃烧时也就就是说:(1)质量相同的含氢质量分数(y/x)大的烃,燃烧时耗氧量大,生成水量大,生成二氧化碳量小。

(2)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的耗氧量、生成二氧化碳量、生成水的量也一定。

五、混合烃燃烧时的加与性尽管烃的混合物燃烧时,具有单一烃各自的燃烧特征,但它们具有加与性。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聚合和炔烃聚合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聚合和炔烃聚合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聚合和炔烃聚合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烯烃聚合和炔烃聚合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中,聚合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共轭烯烃或炔烃的化学反应,使得分子间的多个单体(单元)结合形成高聚物(聚合物)。

烯烃聚合和炔烃聚合是两种常见的聚合反应类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聚合反应进行细致的整理和介绍。

一、烯烃聚合反应烯烃聚合反应是指将共轭烯烃单体通过反应聚合形成高聚物的过程。

烯烃是一类具有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其双键上的π电子能轻易地与其他单体反应,形成新的共轭体系。

烯烃聚合反应可分为两类:加聚和环聚。

1. 加聚反应加聚是指多个烯烃单体中的双键相互加成形成碳碳单键,从而使得分子量增加,形成高分子。

加聚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的参与,促进反应的进行。

常见的催化剂有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等。

例如,乙烯(CH2=CH2)的加聚反应可以得到聚乙烯([-CH2-CH2-]n)。

这是一种常见的聚合反应,聚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中。

2. 环聚反应环聚是指烯烃分子中的双键内部相互加成,形成环状的共轭体系。

环聚反应一般需要高温和高压下进行。

环聚反应的产物是环状聚合物,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环己烯(C6H10)的环聚反应可以得到聚环己烯([-C6H8-]n)。

聚环己烯具有柔韧性和高剪切强度,广泛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

二、炔烃聚合反应炔烃聚合反应是指将炔烃单体通过反应聚合形成高聚物的过程。

炔烃是一类具有三键的碳氢化合物,其三键上的π电子能与其他单体反应,形成新的共轭体系。

炔烃聚合反应也可分为加聚和环聚两类。

1. 加聚反应加聚是指多个炔烃单体中的三键相互加成形成碳碳单键,从而使得分子量增加,形成高分子。

炔烃加聚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的参与,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例如,乙炔(C2H2)的加聚反应可以得到聚乙炔([-C2H2-]n)。

聚乙炔是一种黑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具有导电性和高机械强度,被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和纤维材料的制备。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一、烷、烯、炔一、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征1、烷烃包括开链烷烃和环状烷烃,通式分别为C n H2n+2和C n H2n。

C-C和C-H都是单键。

2、烯烃的结构,烯烃具有一个不饱和度,与单环烷烃是同分异构体。

3、炔烃的结构,炔烃具有两个不饱和度。

二、烷烃、烯烃、炔烃的重要反应1、烷烃: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卤化取代反应:链的引发、链的增长和链的终止。

注意:a、反应活性:F2、Cl2、Br2、I2,选择性:Br2、Cl2。

b、自由基的稳定性三级、二级、一级、甲基。

所以卤化反应有选择性。

选择性顺序为:叔氢、仲氢、伯氢。

(1)、与X2和HX可发生1,2-和1,4-加成,后者又称为共轭加成。

1,2-加成是速率控制的反应,1,4-加成是平衡控制的反应。

(2)、D-A反应特点:反应是经环状过渡态进行的协同成环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而且是反应是可逆的。

在较高温度下,产物经逆反应生成共轭二烯烃和相应的不饱和亲二烯烃。

富电子的共轭二烯和缺电子的亲二烯体有利于正常的D-A反应的进行。

当烯烃双键上连有吸电子的取代基时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而且在反应完成时,主要生成内型加成产物。

二、芳烃与芳香杂环化合物一、苯的结构、休克尔规则与芳香性1、苯的结构2、休克尔规则与芳香性(1)芳香性的特点a、具有较大的C/H比b、键长趋于平均化c、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的d、难加成e、易取代f、难氧化(2)非苯系芳香性体系要满足休克尔规则要点:a、单环的化合物具有共轭的离域体系b、共平面或近似于平面c、共轭的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n值必须为整数。

3、具有一个杂原子的五元环、六元环芳香杂环呋喃、吡咯、噻吩和吡啶。

一般说来,杂原子与碳原子的电负性愈接近,其相应的五元芳香的杂环的芳香性愈强。

其共轭能力也愈大。

二、芳环上的取代反应1、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包括卤化、磺化、消化和付-克反应。

反应通式可表示为:2、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由于在芳环中π电子云密度相对较大,亲核试剂难于向芳环进攻,发生相应的亲核取代反应。

烯烃炔烃的反应总结

烯烃炔烃的反应总结

烯烃炔烃的反应总结烯烃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根据双键的位置,烯烃又可分为1-烯烃和2-烯烃。

1-烯烃中,双键位于碳链的末端。

炔烃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的化合物。

同样根据三键的位置,炔烃可分为1-炔烃和2-炔烃。

烯烃和炔烃的反应主要涉及它们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加成、消除和重排反应。

首先,加成反应是烯烃和炔烃最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当烯烃或炔烃与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双键或三键上的π电子将与试剂中的亲电中心形成新的共价键。

例如,烯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

炔烃则可以与酸化合物如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共轭碳阳离子。

此外,烯烃和炔烃还可以与醇、胺等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或胺化合物。

其次,消除反应是烯烃和炔烃的另一种重要反应。

消除反应是一种在分子中移去一个或多个原子或官能团以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对于烯烃和炔烃而言,消除反应通常发生在一些含有亲核活性的碱性试剂的存在下。

最常见的消除反应是β-消除反应,其中一个氢原子从双键或三键相邻的碳上被移除。

最后,重排反应是烯烃和炔烃中常见的另一类反应。

重排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组成的原子重新排列,形成不同结构的产物。

烯烃和炔烃的重排反应通常发生在高温下,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双键或三键位置来得到不同的产物。

总结起来,烯烃和炔烃的反应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这些反应对于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和应用这些反应可以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改善已有化合物的性质,并推动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

烃的反应

烃的反应

炔烃的反应氧化:在适当催化剂下,可以被氧化成醇,醛,酮,酸裂化:分为热裂化(高压,高温)和催化裂化,异构化:一种催化剂为卤化铝+卤化氢,平衡向分支多的方向转化卤化:反应活性按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降低,F的活性很高,条件难以控制,I活性很低,很难反应,Br和Cl在光照,高温或有引发剂条件下反应,叔氢>仲氢>伯氢硝化:高温下,与硝酸或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磺化和卤磺化:其中后三者都是自由基反应发生共价键的均裂烯烃的反应和制备1;加成反应1:与氢气的加成:通常用过渡金属做催化剂,加成得到顺式产物,2:与卤素的加成(亲电加成反应):F活性太高,加成太剧烈,I活性太低,一般难加成,故一般和Br和Cl加成,一般采用反式加成3:与卤化氢的加成:碘化氢可以用碘化钾和磷酸代替,氟化氢容易使双键聚合,一般不用。

过氧化物效应(在过氧化物存在时,出现反马氏规则)也叫卡拉施效应,由于过氧化物的存在,反应不再是离子进程,而是自由基进程,只有溴化氢与烯烃的加成有过氧化物效应4:与硫酸及水的加成:烯烃与硫酸在较低温度下反应生成硫酸氢酯,遇热则水解成醇,反映结果相当于烯烃与水反应,硫酸是催化剂,称为烯烃水合法,工业上也用硅藻土负载的酸做催化剂5:与次卤酸的加成:反式加成,卤素优先加再含请较多的碳原子上,6:与硼化氢的加成:顺式加成。

烷基硼在碱性条件下,用双氧水氧化成醇。

用铬酸氧化,可得到醛,酮;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烷烃。

2:α氢的取代反应:高温或光照条件,通常用NBS代替液溴。

3:氧化反应1:空气的氧化:用银做催化剂得到环氧化合物;用氧化铜可以得到烯醛化合物;用氯化钯和氯化铜可以把乙烯氧化为乙醛。

工业上用丙烯和氨的混合物在450℃下氧化合成丙烯腈。

2:过酸的氧化:得到环氧化合物3:臭氧的氧化:先得到臭氧化合物,后者水解得到醛,酮,为避免水解过程生成的双氧水进一步氧化生成的醛,酮,需加入锌粉或其他还原剂。

4:高锰酸钾的氧化: 在温度控制在20℃一下,烯烃被氧化成顺式的邻二醇;在一般温和条件下,氧化成酮和酸;在剧烈条件下,全部氧化成酸。

315化学有机合成反应总结-反应物开头

315化学有机合成反应总结-反应物开头

1.有烯烃参与的反应:①【碳链增长】烯烃、炔烃+ HCN②卤代烃的生成:烯烃、炔烃的加成烯烃α-H的卤代③醇的生成:烯烃的水合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邻二醇④醛、酮、酸的生成:烯烃被臭氧氧化2.有卤代烃参与的反应①【碳链增长】:炔钠+ 卤代烃→引入卤代烃的烃基部分②【碳链增长】卤代烃、羰基+ NaCN③烯烃生成,消除反应④酚的生成:芳香醚的卤代⑤醚的生成:卤代烃与醇钠反应卤代烃与苯酚反应⑥胺的生成:卤代烃的氨解3.有醇参与的反应①烯烃的生成:醇消除反应②卤代烃的生成:醇—OH被—X取代醇与无机酰卤的反应③醚的生成:卤代烃与醇钠反应醇+ 醇④胞二醚的生成:醛+ 醇⑤醛的生成:α-醇酸的分解:生成醛+ 甲酸醇的氧化⑥酮的生成:醇的氧化⑦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交酯的生成:2分子α-醇酸之间脱水生成交酯内酯的生成:γ-醇酸发生分子内部脱水4.有酚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苯酚苯环的卤代:生成特殊结构:三溴苯酚②醚的生成:苯酚+ 卤代烃③—NO2、—SO3H的引入5.有醚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醚键的断裂、环醚的断裂②醇的生成:格氏试剂+ 环醚、环醚被卤代→两段分别含—OH、—X③酚的生成:芳香醚的卤代④醛的生成:胞二醚+ H + + H2O被还原为原来的醛⑤羧酸的生成:醛的氧化6.有醛参与的反应①【碳链增长】羟醛缩合反应②醇的生成:格氏试剂+ 醛醛与NaHSO3反应醛的还原胞二醇的生成:甲醛+ 水③醚的生成:胞二醚的生成:醛+ 醇,条件:干HC7.有酮参与的反应①醇的生成:格氏试剂+ 醛、酮②醇的生成:酮的还原8.有羧酸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含α-H的羧酸的卤代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羧酸参与9.有羧酸衍生物参与的反应①羧酸的生成:羧酸衍生物的水解②醇的生成:羧酸酯的还原:生成两分子的醇10.有胺参与的反应①卤代烃的生成:苯胺苯环的卤代:声称特殊结构:三溴苯氨②—SO3H的引入:苯胺+ H2SO4(△)→对氨基苯磺酸。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亲电加成反应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C=C)即烯键的 烃,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单烯烃、 二烯烃和多烯烃).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它与 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炔烃是含有 –C C-叁键的不饱和脂肪烃, 二烯烃是含有两个C=C双键的不饱烃与炔烃互 为同分异构体,两的者通式为CnH2n-2
§3-1 烯烃和炔烃的分子结构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亲电加成反应
【教学要求】 ❖ ①熟悉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 ❖ ②掌握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命名 ❖ ③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 ❖ ④熟练掌握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 ⑤理解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反应历程 ❖ ⑥理解共轭体系及共轭效应 ❖ ⑦了解重要烯烃的用途和石油化工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亲电加成反应
CH3CH=CH2
Br 2
棕红色
卤素的反应活性次序:
CH3CHCH2 无色 Br Br
F2 > Cl2 > Br2 > I2
氟反应太剧烈碘不反应,但ICl、BrCl可反应
炔烃与卤素的加成与烯相似
溴水与乙炔的加成生成二溴乙烯
CH CH + Br2
(红棕色)
CH = CH Br Br (无色)
乙炔与液溴反应则得无色四溴乙烷 Br Br
5-甲基-1,3,6-庚三烯
5.同时含有叁键和双键的化合物称为烯炔。其命名 选取含双键和叁键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位次的 编号通常使不饱和键位次最小.
5
4
3
CH3CH =CH
2
C
=C1 H
3 _ 戊烯 _ 1 _ 炔
CH3
= = 7
6 54
3
2
1
CH3C CCH CH2CH CH2
4 _ 甲基 _ 1 _ 庚烯 _ 5 _ 炔

高中烯烃炔烃知识点总结

高中烯烃炔烃知识点总结

高中烯烃炔烃知识点总结一、高中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1.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是内饱和烃的一类,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间的双键。

烯烃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加成反应上,例如:(1)烯烃与溴水反应烯烃和溴水(Br2)在室温下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烷。

(2)烯烃与酸的酸化反应烯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酸酯化合物。

(3)烯烃和卤化氢气体反应烯烃和卤化氢气体(HCl、HBr等)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烷。

(4)烯烃和过氧化氢反应烯烃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醇和脂肪醛。

2. 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是一类碳氢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间的三键。

炔烃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上,例如:(1)炔烃与溴水反应炔烃和溴水(Br2)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烷。

(2)炔烃与酸的酸化反应炔烃和酸反应可以生成酸酐。

(3)炔烃和卤化氢气体反应炔烃和卤化氢气体(HCl、HBr等)反应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

(4)炔烃和过氧化氢反应炔烃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酮和醛。

二、高中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1.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色泽、气味、沸点和溶解度等。

(1)色泽和气味一般情况下,烯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或气体,在室温下呈无色透明,有些具有特殊的气味。

(2)沸点和溶解度烯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相应的饱和烃,且烯烃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可以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

2. 炔烃的物理性质炔烃的主要物理性质也包括色泽、气味、沸点和溶解度等。

(1)色泽和气味炔烃大多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或气体,在室温下呈无色透明,有些具有特殊的气味。

(2)沸点和溶解度炔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相应的饱和烃,且炔烃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可以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

三、高中烯烃和炔烃的应用1. 烯烃的应用烯烃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乙烯聚合物。

另外,烯烃还可以用于合成醇、醛、酮等有机物,制备胶粘剂、颜料、染料等化工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烯烃
本章要求
(掌握)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顺反、EZ标记;化学性质-双
键三键上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X
2, HX, HOX, H2O, 浓H2SO4)
及其机理和马氏规则、过氧化效应、硼氢化氧化和氧化(双键环氧化,KMnO
4
,臭氧化)其比较相对活性,注意部分区域、立体化学和碳正离子重排现象,聚合反应;三键上的亲核加成;双键旁α-H的活性-自由基卤代;末端炔烃的酸性-金属炔化物生成和应用(增长碳链合成和鉴定);烯烃和炔烃实验室制备。

3.6 烯烃的化学性质
•会书写经由碳正离子和经由鎓离子亲电加成反应的机理,特别是碳正离子重排反应过程;
•会用电子效应解释中间体的稳定性和区域选择性•会比较碳正离子,自由基中间体稳定性
•会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中间体的稳定性à反应物的活性或产物的稳定性)
CH CH
R C H 2R'
加成α-取代/氧化
氧化
烯烃的化学性质
催化加氢
亲电加成(HX, H2O+H+, 浓H2SO4,X2, HOX)
与HBr自由基加成
硼氢化-氧化反应协同反应
加成
氧化
α-H的反应
过氧酸氧化
高锰酸钾氧化
臭氧化-还原反应
自由基卤代
*催化氧化
22)
)
顺式加成,反马氏规则
催化加氢HX浓硫酸H2O
(H+)
X2HOX HBr
ROOR'
硼氢化
氧化
区域选择性
马氏规则/
符合
(碳正
离子稳
定性)
符合
(碳正
离子稳
定性)
符合
(碳正
离子稳
定性)/
符合
(碳正
离子稳
定性)
反(Br
.
自由基
中间体
稳定性)

(位阻)
立体选择性立体结构
顺式
(催化
剂表面
同侧)
///
反式
(卤鎓
离子位
阻)
反式
(卤鎓
离子位
阻)
/
顺式
(四元
环状过
渡态)与质子酸的亲电加成易出现重排产物
氧化反应
C
R1
R
R
R
1
(2)Zn,HOAc
O
R
1
R
R1
R2
R
O
1
+
+
邻二醇

酮醛
羧酸
顺式产物
顺式产物
α-氢原子的反应
2CH + Cl 2
o
2
(1) α-C 上H 原子的自由基卤代反应;
CH 2CH +HBr
H C H 2CH
Br C
H H 2CH Br
?
?
2
CH
22
?
?
H 2CH
C H 2CH H
考虑:区域选择性
or
or 考虑:立体选择性
H3C
D
D
H
CH
3
OH
+
D
H3C
Br
D
H3C
Cl
B
2CH +Cl 2
o
CH 2CH
2H 3Cl ?考虑:反应机理
(亲电反应?自由基反应?)
(1)如何除去戊烷中少量的戊烯
(工业上,实验室)?
工业上:催化加氢气
实验室:将混合液体用浓硫酸洗涤,分液
(2)如何鉴别乙烯和乙烷?
将混合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红棕色褪去;
或者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

乙烯与溴的反应
烯烃1,2-二醇醛、酮
羧酸
环氧化物
卤代烷1,2-二卤代烷β-卤代醇醇
烷烃
C
C
H
R
加成/氧化反应炔氢的活性
炔烃化学性质
•炔烃催化加氢活性大于烯烃,亲电加成活性
小于烯烃
炔烃的化学性质
催化加氢(制烷烃和制顺式烯烃Lindlar催化剂)
亲电加成(HX, X2) 马氏规则,反式加成
亲核加成(H2O+H++Hg2+,ROH+OH-)
与HBr自由基加成反马氏规则
硼氢化-氧化反应反马氏规则,顺式加成
加成
氧化
(不需会写出产物)
末端H的反应
高锰酸钾氧化
(温和条件制邻二酮或剧烈断裂制二酸)
臭氧化-水解反应(断裂制二酸)
与NaNH2或Na+NH3(l)
(用于与伯RX进行碳链增长合成)
与Ag(NH3)2NO3或Cu(NH3)2Cl
(1)如何鉴别丁烷、1-丁烯、1-丁炔、2-丁炔、
甲基环己烷
(2)如何分离提纯1-己炔和2-己炔;
除去己烷中参杂的少量环己烯
(3) 从乙炔出发,合成丁醛或丁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