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从心开始
幸福生活从心开始ppt课件

17
18
心理测试
• 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从以下29个选项中,选择你
最害怕的8项:
• (1)鬼(2)死(3)失业(4)世界末日(5)
失恋(6)离婚(7)失去亲人(8)贫困(9)身 边的朋友飞黄腾达(10)战争(11)爱人的背叛 (12)老去(13)毁容(14)寂寞(15)无聊 (16)残废(17)儿女不孝(18)老无所养 (19)一事无成(20)失去信仰(21)失去自 由(22)内疚(23)被误解(24)被遗忘(25) 失去性能力(26)平庸(27)不快乐(28)不 健康(29)失去民主
5
(一)一个中心(健康为中心) (二)两个基本点(潇洒点,糊涂点) (三)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过去、忘记恩怨) (四)四个学会(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理性、 学会感恩) (五)五个拥有(拥有家庭、拥有婚姻、拥有孩子, 拥有事业、拥有朋友) (六)六个热爱(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家人、 热爱他人、热爱自己、热爱美好)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8
社会 功能健康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层级关系
9
2.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1)心理健康的内涵
1946年,第三届国 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 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 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 最佳的状态。”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
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
11
(3)理解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心 理行为不能等同;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 有绝对界限;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 不变;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 理想尺度;
心理健康不是没有心理 困扰
幸福人生从心开始电科院三八节

我国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 科协(2009)调查
:
全国209个科协调查站 点
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6000余名科技工作者 主要年龄在25—45岁
之间 (73.1%)
我国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
12%的科技工作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7.7%的科技工作者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抑郁
多巴胺减少
NE减 少
血清素 减少
长期压力造成海马内细胞死亡,抑郁症患者的海马比正常人小10-25% ,导致其记忆出现问题。
心理上的后果:
1、焦虑、紧张、困惑和急躁; 2、疲劳感、生气、憎恶; 3、情绪敏感和反应过敏; 4、压抑、抑郁; 5、沟通效果变差; 6、退缩和忧郁; 7、孤独感和疏远感; 8、烦躁、不满; 9、精神疲劳和工作能力低下; 10、注意力涣散; 11、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 12、自信心不足。
压力指数 100 65 53 47 40 39 38 31 23 17 12
生活事件 离婚 其他家庭成员去世 结婚 退休 性功能障碍 岗位调整 夫妻频繁吵架 子女离家 搬迁新居 休假 微小违章行为
压力指数 73 62 50 45 39 39 36 29 20 13 10
压 霍 您一年之内所积累的压力总分数
17.我承认自己无法处理,不再尝 试。(C9)
18.我放弃追求原来的目标。( C9)
19.我克制自己不要仓促地做出反 应。(C10)
20.我强迫自己等到合适的时间再 做处理。(C10)
21.我和别人讨论自己的感受。( C11)
22.我寻求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C11)
23.我喝酒或服药,让自己感觉好 些。(C12)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胡心灵法则_第六章 爱,幸福的源泉

爱是创造幸福时刻的根本方法,因为爱会强迫你变得细心。
它把你推进到一个永恒的现在;它使得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经历之中;它要求你降服……你在爱中得到越多的改变,越多的幸福时刻就会被创造出来。
无条件的爱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其间包括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原因。
也许他会觉得,他爱她只是因为她这个人,但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爱她;当问到他为什么爱她的时候,他可能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爱她。
”我们一般认为,是用“心”去爱一个人,而不是用脑——爱是无法解释的、神秘的以及无法以常理衡量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所感到的是真爱,那他肯定是由于某个原因才会爱。
而这些原因不一定是能意识到的,也可能永远无法清楚地去解释,但它们肯定是存在的。
如果我们因为财富、权力或是名声而去爱的话,那只是有条件的爱;因为踏实、力量或是和善而去爱的话,才是无条件的爱。
1923年秋,冯玉祥将军在任“陆军检阅使”时,原配夫人刘德淑因病逝世,曹锟曾想招冯为婿,但因为冯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作罢。
这时候,有些原来抱独身主义的北京姑娘,放弃了永不嫁人的主张,想成为陆军检阅使夫人。
冯玉祥将军选择配偶的方法,可谓标新立异。
他采取当面考试的办法以定成否。
他和她们谈话时,首先问对方:“你为什么和我结婚?”这个问题,看似容易,但答起来却很困难。
许多姑娘羞涩地回答说:“因为你的官儿大,和你结婚,就是官太太。
”或是说:“你是英雄,我崇拜英雄。
”这样的回答,冯玉祥将军都是摇头,以表示不可!但当马伯援介绍李德全和冯玉祥将军见面,问李德全为什么要和他结婚时,李德全爽直恳切地说:“上帝怕你办坏事,派我来监督你!”冯玉祥将军对这一回答,频频点头,认为这个女子不凡,从而奠定了两人结婚的基础。
不久,冯玉祥将军和李德全女士结为夫妇。
英国有位倾国倾城的美貌少女,因一心迷恋钱财,贪图安逸的生活,答应嫁给一个大商人。
这个大商人跟她爷爷一般大,整天只知道发财赚钱,只是把她当做花瓶。
新婚时,她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
《幸福从心开始》课件

03 如何通过心灵获得幸福
培养感恩的心态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减少抱怨和不满。
培养感恩的心态需要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包括家人、朋友、工作、健康等, 并对他们的付出和关爱表示感谢。
通过记录感恩日记、参加感恩活动、表达感激之情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培养 感恩的心态,从而提升幸福感。
心灵的智慧与幸福
总结词
心灵的智慧是幸福的源泉,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追求幸福。
详细描述
心灵的智慧是一种内在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智慧,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这种理解可以带来更深层次的内心平静和满足感,从而增加 我们的幸福感。
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成长
和进步。
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生命中的 每一个瞬间,用宽容和包容的心 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生
活方式。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 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同时也要相信他人,与他人共
同成长和进步。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幸福感与社会和谐
个体的幸福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当大多数人都感到幸福时,社会将 更加稳定、和谐和繁荣。
幸福的来源
内心的满足
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心的满足是幸福的根本来源之一,它涉 及到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人生目标等内 在因素。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可 以带来情感上的支持和愉悦感,从而提高 幸福感。
学会宽容和谅解
宽容和谅解是一种豁达的心态,能够 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和冲突。
通过换位思考、倾听他人、寻求和解 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宽 容和谅解的技巧,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提升幸福感。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胡心灵法则_第二章 审视自己的心态

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饮入满是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
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
拥有积极心态才能成就幸福积极心态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乃至自身的积极的、正向的稳定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取向。
积极心态者乐观、开朗,对事物倾向于从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向去看待和评价,由此而产生的情绪情感则更多是快乐、积极的,行为意向上也是积极进取的,因而也更可能带来生活状态的满足感,于是幸福的主观体验也因而更可能产生。
例如,乐观向上是一种积极心态,它将促使个体更加容易从平静的生活中获取幸福感。
因此,积极心态将直接导致个体更易于获得主观上的幸福体验。
有一对姐妹,她们相差不到两岁,都已年近70岁。
妹妹认为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见到了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而姐姐却认为一个人能否做什么事,不在年龄的大小,而在于自己的想法。
于是,姐姐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因为她认为登山不仅可以增加她的阅历,同时会对她的身体状况大有裨益。
她言出必行,在20多年里攀登了许多座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著名山峰。
就在前几年,她不仅以90岁高龄登上了日本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而且自己晚年也因此而过得充实而幸福。
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人。
胡达·克鲁斯老人善于积极地看待现实生活各领域中的问题和任务,通过积极、有建设性的情感和行为意向而向外部施加有益的影响,从而使她在相关方面和领域获得了事实上的进步和提高,这种进步、提高或收获又被个体迅速感知到,作出积极的评价,进而也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态由于其知、情、意三方面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个体主观上的矛盾冲突、自我否定等不良感受和体验的产生。
当我们内心出现了不和谐,失去了平和,我们体验到犹豫、矛盾、冲突、进退两难,积极心态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积极的,什么是消极的;什么是建设性的,什么是破坏性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从而使我们达到内心的平和。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胡心灵法则_第五章 让工作成为幸福的事

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正如奥地利享有崇高声誉的心理分析专家威廉·赖克所说:“爱工作和知识是我们的幸福之源,也是支配我们生活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愈来愈快的工作节奏渐渐夺去了现代人的生活本来应有的幸福与舒闲。
我们要告诉你的是,要在工作与生活中认真权衡把握,毕竟我们工作,是为了幸福,为了更好地生活……对工作的偏见科学家研究指出,人在12岁时,就已经可以清楚地将工作和玩耍分类,这是一种跟随我们一生的分辨能力。
孩子得到的一个明确信息是,教育就是学校作业、家庭作业,以及努力用功。
但把学校作业当成工作的话,很容易会使孩子们厌烦——因为只要是人,都不会喜欢“工作”。
这种厌恶在社会上相当的根深蒂固,而且在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证据。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时,他们过的是一种典型的快乐生活,因为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对未来的打算。
但当他们吃下禁果时,被赶出了伊甸园,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从此都必须辛苦工作。
辛苦工作从此也成了一个处罚的标志,我们会把天堂(一个完美的地方)形容成一个没有困难、没有工作的地方。
但其实在地球上,我们必须有工作才会有快乐,有幸福。
在一项关于“工作与休闲中的最佳体验”研究中,西卡森特米哈伊和朱迪丝·勒菲弗指出,人类喜欢休闲多于工作,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结论。
但他们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发现:人们在工作中所得到的幸福体验比在休闲活动中所得到的幸福体验要多。
这种矛盾令人深思。
它说明了我们对工作的偏见,我们常常把努力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已经干扰了我们对于自身体验的客观认知。
当我们开始把工作中的积极体验负面化时,我们其实是在限制自己获得幸福的潜力——因为幸福并不仅仅是经历正面情绪,还要重视这些体验。
工作场所应该是一个我们可以体会正面情绪的地方。
在《教学的勇气》一书中,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写到:“在一个把痛苦和工作绑在一起的文化里,揭示工作最大的特征其实在于深度的幸福感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胡心灵法则_第七章 患难中的幸福时刻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在我一生中的苦难日子里,我却始终满怀温馨、感人、甜美的感情,这些感情为我悲痛的心灵的刨伤抹上了香膏,仿佛将痛苦化为快感。
”那些能在困苦中保持着微笑的人,既体现出了他们博大的气魄,也体现出了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当你可以活着、笑着、哭着、吃着、睡着,真真实实感受到生命的跃动,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
活着,可以体验生活的乐趣,亲情、爱情、友情都可以成为体验的内容;感动、激动、冲动都可以成为体验的过程;而悲伤和喜悦的交织、成功与失败的共存.又进一步点缀出斑斓的人生,使我们活着的历程变得更丰富多彩,使我们幸福的体验更富传奇色彩。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曾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样的内心独自:“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算计着。
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怕去一去。
以前我不敢吃冰激淋,不敢吃豆,是怕健康有问题,现在我是多么的后悔。
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彻夜不眠,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
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不管你有多少愿望想要实现,或者你只想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先决的条件就是:你必须要活着。
有些人很轻易地舍弃活着的机会,他们用很多种理由来拒绝活着,却不肯多花一点时间去创造生活,改善环境,这是可悲的人。
人的一生中,困难、挫折是不断出现的路障和陷阱,有时令我们防不胜防。
诸如失恋、失业、无家可归,种种不幸常常让我们的心情坏到极点。
[感悟人生]幸福从心开始
![[感悟人生]幸福从心开始](https://img.taocdn.com/s3/m/28a14f499b6648d7c1c7469b.png)
[感悟人生]幸福从心开始幸福从心开始精选阅读(一):幸福从心开始凡尘俗世中,总有许多不甘寂寞的心,会抱怨生活的平淡无奇,日子的索然无味。
于是灯红酒绿中,多了些买醉的身影,麻痹了的心灵生不出诗情画意的风花雪月,以前的完美被沧桑替代。
记得以前年少,一段轻狂岁月中:曾为春天里的一棵小草,而感叹生命的强韧曾为秋日里的一片落荫,而稀嘘岁月的无情能够在夏日的细雨中,一任雨丝洒落,就只为雨巷深处丁香的清幽能够在冬日的风雪中,徜徉一夜不归,就只为小院人家腊梅的芬芳而今,在现实与忙碌中,思绪不再飞扬,情怀不再完美。
在纷纷扰扰的尘世打拼,人累了,心也累了,累得装不下一轮月亮,累得容不下一片落叶。
老大说:幸福是从心开始的。
于是在匆忙的旅途中,偶尔停下脚步,聆听一下心的声音,让心在自然中感受一下万物的轮回与四季的交替;让心在俗世中作一次清新的飞舞,洗去铅华尘封,还原一份明净。
这样的时候,便会发现,原来自己一向追逐的但是是能够轻轻挥洒的浮尘。
精选阅读(二):幸福是从心开始的凡尘俗世中,总有许多不甘寂寞的心,会抱怨生活的平淡无奇,日子的索然无味。
于是灯红酒绿中,多了些买醉的身影,麻痹了的心灵生不出诗情画意的风花雪月,以前的完美被沧桑替代。
每个人都想快乐。
她像一个使者,能让我们忘掉烦恼和痛苦。
有许多人,与生俱来就有许多让他快乐的因素;也有许多人,一生漂泊一生落魄,好像注定与快乐无缘。
然而,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很快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
记得以前年少,一段轻狂岁月中:曾为春天里的一棵小草,而感叹生命的强韧曾为秋日里的一片落荫,而稀嘘岁月的无情,能够在夏日的细雨中,一任雨丝洒落,就只为雨巷深处丁香的清幽能够在冬日的风雪中,徜徉一夜不归,就只为小院人家腊梅的芬芳。
而今,在现实与忙碌中,思绪不再飞扬,情怀不再完美。
在纷纷扰扰的尘世打拼,人累了,心也累了,累得装不下一轮月亮,累得容不下一片落叶。
快乐是能够选取的。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穆罕默德和阿里巴巴是好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与婚姻中的6个人
第一,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母亲能否成为好夫妻? 如果非常能,记5 分;如果这样的组合可能会糟糕 透顶,那就记成负5 分;在负5 分到5 分之间,可 以根据可能的好坏程度,赋予一个或负或正的值, 如-2 或3。 第二,对方的父亲和自己的母亲能否成为好夫妻? 第三,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父亲能否成为好兄弟? 第四,自己的母亲和对方的母亲能否成为好姐妹?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五:理解人是如何与别人纠缠”
投射:生活中处处都有投射。 认同与不认同 情结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六:理解人是如何与别人制造距离的
压抑:我不告诉你我的真实 小团体:我只需要拥有小部分 冷漠 搪塞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七:理解人是如何折腾自己的
幻想:在头脑中制作没有发生过的情境 白日梦: 攻击:把我的不舒服放在你身上 疲乏:感觉累,但没病--需要被照顾 饶舌(唠叨):满足没有被正常途径满足的欲望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四:理解人是如何与别人发展关系的
认同:理想对象 内化:你在我心里,慢慢我的行为拥有你的影子 失区别:我成为你 反向形成:将内心不能接受的、不愉快的观念、情感、冲 动夸张性地指向相反的方向。
第一,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发展过程。
混沌 一体 三角 群体
一元
二元
三元
二元复制
无:空性、无我
心理发展的加减法
二、心理发展过程
第二,心理发展规律。
心理发展遵循因果关系
意识分层
寻找和发现你的潜意识
二、心理发展过程
第三,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 不带诱惑的深情 不带敌意的坚决 足够好的妈妈
二、心理发展过程
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一、生命的本质
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内在世界的言说与表达
躯体化 行动 图像 语言
一、生命的本质
讲述你的人生故事
人的世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而是由故事构成的。 故事—语言---倾听----理解
二、心理发展过程
第一,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发展过程。 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退休) 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攻击转向自身:抑郁 自我贬低 禁欲 消极主义 假性独立:完全不允许任何人帮助(自恋)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八:理解人是如何成熟的 升华:梦想成真 幽默:搞笑回避痛苦(适度) 整合:做一个完整的人,不去试图做一个完美的人
我们是人,必定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
第三,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
父亲的力量
依恋与人际关系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 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 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 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 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 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断续型、安全型、抑郁型、回避型
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丈夫/父亲
妻子/母亲
孩子
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一、生命的本质
生命约束之二
个人的脆弱与限制无 法使个人完成更多的 目标与延续生命。
社会类问题 如何与他人合作并 分享合作的利益
一、生命的本质
生命约束之三 人类由两性组成 两性类问题 依赖两性关系延发生 反应:应对措施 感受:心情、身体感觉 想法:解释与认知 期待:隐藏在行为底层的需要 渴望:人生而具有的需求 价值:生命本身的重要性与意义
快乐的本质
慈:仁爱 悲:悲怜、怜悯 喜:欢喜、快乐 舍:平等,舍掉
四、享受工作,快乐生活
工作,是给我们提供一种了解事物的机会。
四、享受工作,快乐生活
工作即是做工
做:代表一种行为状态,是行动的 工:可以看作一种组合:
上面的“一”,可以代表“天”--即自然、宇宙本 身 下面的“一”,可以代表“地”--即我们生活的居 所 中间的“ ”,可以代表联通天地的人
三、转向内在,感受生命和生活 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决定和影响外在行为。
我是不是强大的(弱小) 我是不是可爱的(人际) 我是不是有能力的(无能)
三、转向内在,感受生命和生活
由于具有思考的能力,人类得以迈出了 动物界。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 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二、心理发展过程
中年期心理危机→心灵的真空→必须寻找新的价 值来填补,拓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
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再需要培养自 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生命和个 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自己的内心存 在。
二、心理发展过程
第一,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发展过程。
自闭
共生
分离个体化
马勒心理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展过程
快乐与工作的关系
你快乐,所以快乐地工作着,工作有劲头、有意义
你不快乐,所以不快乐的工作着,工作没心思、无意 义 快乐是工作成效的助推器,工作是快乐的体现手段
结 论
快乐是每个人生来的本质自然 感谢能有机会活着继续了解生命带给我们的体验, 感受生命中的爱与恨、悲伤与喜悦、无望与期待, 接受人性的本性。
幸福人生从心开始
人生与生命
生命与分离 死亡、自由、责任、孤独、无意义 快乐、成功、事业、权力、爱情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一、生命的本质
人生就是爱与工作。
一、生命的本质
生命约束之一
人类尽可能地利用 地球上的资源生存 和繁衍,发展身体 与心灵。
职业类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 找到生存下去的职业
No matter what happens,life is worth living.
____winnicott
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批评指正!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二:理解人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否认:对某种痛苦的现实进行无意识的否认。 指责 隔离:是指个体将自己与某种不愉快的情景隔离开来,以避免由此引
起的焦虑与不安。
压抑:潜意识 分裂:把坏的部分扔出去,好的部分留下 精神病:逃离现实与痛苦
转向内在,发现快乐
途径之三:理解人是如何满足自己的
途径之一:了解行为情绪所表达的意义
生气、愤怒:我没有能力使你满足或达成我的希望 委屈:我“为你做”了太多,可是你不理解我 伤心:你挫伤了我对你的“爱” 孤独:我感到不被关怀,被人“遗忘(忽视)”了 绝望:我“所有”的希望和出路都被堵死了 郁闷:我的一条出路被堵塞 抑郁:我活着的意义被压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