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标要求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学目标1.通过概念解读等方式,了解“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2.通过材料研读等方式,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3.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和相关战役的学习,了解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史为鉴,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2.教学难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出示下列两图,并设问:下列图表反映出什么问题?教师点拨: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从1914年英、法、德、美殖民地的比较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德工业产量虽占第一、第二位,但是殖民地却在第五、第四位,传统的殖民强国英法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落后,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殖民地。
图表反映出:各国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成反比。
结论: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教师补充:三次王朝战争,德国完成统一(1871)。
德国统一,虽然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但是保留了较多的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第一步:通过图表架构图展示约的性质是什么?结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通过架构形成图和名人名言使学生对于一些概念印象更深刻,通过设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通过展示以下图表和材料说明,让学生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状况。
学生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的状况。
3.巴尔干半岛是个火药桶出示巴尔干半岛形势图,教师讲授巴尔干半岛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局势。
学生听讲、思考。
复杂的巴尔干半岛局势,为本课难点之一,老师通过地图形象讲述,以让学生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大战的结果。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一战的性质,一战的结果等资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大战的爆发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能力,对历史的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战争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通过战争过程和战争后果的讲述与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好和平的坚强信念。
【重点难点】1.重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
2.难点:如何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交流、合作、探讨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结合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自制ppt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片断,以情境导入。
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都使不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下面请看其中一次的战争片断……刚才看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尾声的片断,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85周年,我们有必要回顾这段历史,了解这一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的性质及战争所产生的后果,下面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教材第四章的第五节内容。
(让学生看P120页内容)本目教材包括三目内容:第一目“帝国主义矛盾”是讲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讲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第三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了大战的过程和结果。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源和实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尖锐化的必须产物,那么帝国主义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呢?他们之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矛盾呢?(实质)从速度、工业产量看,后起的美、德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英、法由原来的第一、二退居第三、四,美、德跃居第一、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海上战场:日德兰海战等
日德兰海战
1916年发生在北海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的一场大规模海战。英国皇家海军与德国 公海舰队在此展开激战,最终英国凭借先进的战术和强大的舰队实力取得胜利, 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海上战场的优势地位。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1915年英国和法国联军试图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占领土耳其首 都伊斯坦布尔,但因为土耳其军队的顽强抵抗而失败。这场战役是一战期间最大 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经济崩溃与财政危机出现
经济崩溃
由于战争对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资源的破坏,以及军费开支的巨大压力,许多参战国的经济在战争后期或战后出现 了崩溃。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工业生产下降、农业歉收等问题接踵而至。
财政危机
为了支持战争,参战国大量发行国债、增加税收,并采取通货膨胀等手段筹集资金。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和战 线的拉长,这些措施逐渐失效,导致财政危机出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财政赤字激增,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
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加剧
社会动荡
战争给参战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饥饿、疾病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动荡的加 剧,罢工、示威游行、暴力事件等频繁发生。
政治变革
在战争的压力下,许多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一些国家出现了革命或政变,推翻了旧的政 权,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同时,战争也加速了国际关系的演变,促使各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定位和 调整外交政策。
军事竞赛和军备扩张导致紧张局势升级
军事技术的发展
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 得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和具 有毁灭性,各国纷纷加强 军备建设。
军备竞赛的加剧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 激烈的军备竞赛,竞相扩 军备战,加剧了国际紧张 局势。
军事同盟的对抗
一战教学设计文档

一战教学设计文档教学设计:一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战的起因和背景;2.掌握一战的战争进程和战场态势;3.分析一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一战的起因和背景1.1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局势1.2沙皇俄国的弱势和革命浪潮1.3尼古拉二世的外交政策1.4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条约的签订2.一战的战争进程和战场态势2.1步兵战争的悲惨和血腥2.2新型武器和战术的运用2.3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的情况分析2.4美国介入一战3.一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3.1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3.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德国的惨败3.3一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重建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展示一战期间的战场照片和战斗视频,激发学生对一战的兴趣;2.讲授法:结合教材,讲述一战的起因、战争进程和战场态势;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一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并进行汇报;4.观摩学习:一起观看一战期间的相关记录片,并让学生发表观后感。
四、教学步骤:1.导入:展示一战期间的战场照片和战斗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讲授:讲解一战的起因和背景,包括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局势、沙皇俄国的弱势和革命浪潮、尼古拉二世的外交政策以及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条约的签订。
3.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一战的战争进程和战场态势展开讨论,并汇报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4.观摩学习:观看一战期间的相关记录片,让学生发表观后感。
5.讲授:对一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进行讲解,包括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德国的惨败,以及一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重建。
6.总结:对一战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概括影响。
五、教学评价:1.参与评价:根据学生在讨论和观摩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进行评价;2.案例评价:根据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案例和例证的合理性和丰富性进行评价;3.学科评价:通过小组汇报和观摩学习后的观后感,评价学生对一战的整体了解和学科素养的增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吋间、内容、影响;知道凡尔登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简要战况和战役结果;分析第一次世界人战的爆发原因,了解人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A: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B:通过对探究突发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C:通过对大战结局的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A: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
B: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
C: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备战的结果。
B: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资料,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人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学法引导]通过讨论理解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通过辩论分析第一次世界犬战的性质,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让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学会小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吋[课型]新授课[教具]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思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相关的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
②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
③运用问题讨论或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自制一战欧洲示意图教学过程:1、【检查导学案】通报检查情况,适当表扬鼓励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今年3月爆发的利比亚战争吗?新闻中的利比亚城市千疮百孔,人民生活困难,国家处于瘫痪,学生畅谈心里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曾经在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世界性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么,在20世纪初,为什么会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战?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怎样结束的?作如何看待这场战争造成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3、明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和重点难点4、【展示预习成果】一、根据问题展示预习成果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示意图》,要求学生找到萨拉热窝的位置及欧洲战场上的西、东、南三条战线和重要战役的所处大概位置。
问题1: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问题2: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问题3: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问题4:一战爆发后,哪个国家是墙头草,两边倒,为什么会这样?问题5:一战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哪个战役使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最惨烈的是哪个战役?二、情境感受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解说词形式朗读本课文中有关凡尔登战役的小字,介绍这一战役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惨烈情景。
一战初中教案

一战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家、战场和战役。
3.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重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难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复杂过程和众多战役。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地图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询问是否还记得上一个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
2. 提问: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参战国家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或历史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民族矛盾、帝国主义竞争、军备竞赛等。
2.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场、战役和重要事件。
3.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如民族自决、和平主义、国际联盟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教材或历史资料,绘制一次世界大战的流程图。
2. 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家、战场和战役。
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培养了学生的和平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教训的讲解还需更深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演进。
高二年级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分析一战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还有导火索;(2)展示凡尔登战役的残酷,增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2、过程与方法:(1)通过文字、表格和漫画等史料进行教学;(2)运用板报展示战争的残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争数据的分析,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分析认识一战的后果与影响,并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一战的性质。
(2)一战的影响。
2、难点:一战爆发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导入环节: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意大利分别颁发给中国劳工和意大利士兵的勋章,通过观看实物史料,感触历史,走进一战。
第一部分:战之因1、通过表格,分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力量,引导学生思考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其中英德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德国向英国频频发起挑衅,提出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在介绍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之时,引入巴尔干话题,欧洲此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4、引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第二部分:战之殇1、展示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说明一战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战争,战场主要在欧洲。
2、手抄报展示凡尔登战役。
3、一战的催化剂:美国与中国的参战。
4、战争的结束,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
第三部分:战之思1、通过一战的数据,分析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通过阅读名人名言,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
②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
③运用问题讨论或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很高兴今天能和咱们班同学一起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
我想带着咱们班同学一起参加我们开发区一中我们自创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图片馆,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那段历史。
新授:
一、带领学生一同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图片馆
第一展厅:战争的阴霾展厅
展示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普林西比被捕的图片和普林西比的相片,让学生做些准备,派一名同学担任小导游来介绍此事件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从而教育学生普林西比的这种行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促使了战争的爆发,是不可取的。
引发学生思考: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那么第一个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吗?
两大军事阵营矛盾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最后以展示出英、德、法、美经济政治比较表,确认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展厅:战火硝烟展厅
展示图片:《巴尔干半岛》图片,指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欧洲战场形式图》、《西线形式图》由学生完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的介绍。
指派小记者完成第一次世办大战西线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的介绍,教师以播放视频《凡尔登战役》特别强调其战场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宣染战争的残酷性。
第三展厅:战争的创伤展厅
1、战争的创伤之一战的影响
展示《德国战败投降》图片,教师指出:德国投降是一战结束的标志。
展示《一战中英军首先使用坦克》。
《飞机》。
《远程大炮》等图片以及《一战中的累累白骨布满战壕》、《一战中空中拍摄布满弹坑的战场》等图片,得出结论:一战战争带给人类沉重的灾难
引发学生思考:那么曾经那么期待战争的德国、奥匈帝国及英法等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了吗?得出结论: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展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由学生小导游简介。
得出结论:一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合作探究:假如我们是生活在亚非拉的殖民地人民,那你在这期间会有怎样的举动?为什么?得出结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教师归纳其影响:
①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③大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2、战争的创伤之加速战争的因素
合作探究:一战中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有哪些?讨论完后,教师肯定学生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归纳:俄国的退出和美国的加入是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3、战争的创伤之一战的性质
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分析
材料一:有关英国参战目的的材料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磅的商业收入而战吗?——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根据材料提问:材料显示英国的参战目的是什么?其它帝国主义大国发动或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指出:根据帝国主义的参战目的分析一战的性质是非正义性的。
二、巩固小结:梳理知识点。
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起止时间:1914——1918
过程:主战场、战线、主要战役
性质: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削弱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
③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
美好的。
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课堂练习:
一、牛刀小试
● 1.下列对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B )
● 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是恐怖主义的暗杀行为,不值得赞扬
● C.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发动世界大战的借口
●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战局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北线
● 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
( )
A.飞机
B.坦克
C.毒气弹
D.原子弹
二、大展身手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日本、塞尔维亚、(意大利)
引发思考: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B )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三、畅想天地
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沮丧地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想一想,小毛奇的观点有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