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病的影像学诊断
骨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学

完全性骨折,要注意骨折断端的移位。确定移位 时,在长骨以骨折近段为准,借以判断骨折远段 的移位方向和程度
骨折端可发生内外或前后移位,上下断端亦可相 错重迭或分离,重迭时必然有内外或前后移位。 骨折端还可有成角,即两断端纵轴形成大小不等 的交角。此外,骨折还可发生旋转移位,断端围 绕该骨纵轴向内或向外回旋
正常骨关节影像
骨骼形态: 1、管状骨:长管状骨如股骨等、短管状 骨如指骨等 2、扁平骨:胸骨,髂骨,颅盖骨等 3、不规则骨:脊椎骨 关节形态:平面、球形、椭圆、髁状、滑 车、枢轴、鞍形等 关节名称:肩肘腕、髋膝踝等
骨关节基本病理改变与影像表现
骨密度的改变 骨大小与形态的改变 骨膜改变 周围软组织的改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改变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
骨关节外伤
脊柱骨折
X线表现 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由于断端嵌入,所 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其上下椎间隙一般 保持正常。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 生椎体错位,由于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 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 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骨关节外伤
肱骨髁上骨折 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 50度的前倾角。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 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肱骨髁上骨折
扩展阅读--骨折的移位
骨良性肿瘤
良性成骨性骨瘤:分为骨软骨瘤(外生骨疣)及骨瘤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起源于软骨内化 骨的骨骼,包括骨及软骨组织,表现为骨端肌腱附着处的 骨性突起 骨瘤为疏松型、致密型和混合型,多发生于额、筛窦、颅 骨外板,成分主要是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组织,如向骨松质 或髓腔内生长叫做“骨岛”或“骨斑” 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骨肿瘤,发现多核巨细胞为病理诊 断标准,良性者邻近肿瘤的骨皮质变薄、膨胀,形成菲薄 骨壳,生长活跃者可穿破骨壳而长入软组织中,可恶变 骨血管瘤:先天血管发育异常,错构性血管畸形 骨囊肿:单发性骨的瘤样病变,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 端,尤以股骨及肱骨上端更为多见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
1. X线检查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或)发生囊性变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2. CT检查主要用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其影像学结果与X线类似,表现
为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受累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 MRI检查可以观察关节软骨、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有助于骨关节炎的
早期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骨与关节影像学

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脱位
• 关节骨端脱位离正常相对关系
• 常见
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 分类
程度
完全,不完全性(半脱位)
原因
外伤性 常伴撕裂性骨折
病理性 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
先天性 关节发育不良
复习
基本病变 骨 软组织
关节
密度增加 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 关节腔造影 显示关节囊、肌腱、韧带、软骨等关节细微 结构
血管造影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
膝关节造影
超声检查
•优势 无创、价廉、移动方便 对浅表病变显示较佳
•目的 浅表病变检查和定位
•局限 对疾病的特异性及骨骼检查欠佳
同位素检查
• 优势 功能成像 全身扫描
• 目的 病灶定位 早期发现异常 可进行治疗
全身系统
营养、代谢、内分泌等
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造影
血管造影
关节腔造影
• CT
平扫、增强
• MRI 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 超声
• 同位素
• 介入放射技术
X线平片
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
检查要求 正侧位片 包括软组织 邻近一个关节 对侧对比
CT
•优势
密度分辨力高
显示精细结构
•作用
确定范围、性质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骨关节病变基本 X 线表现
• 骨基本病变 • 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 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 关节基本病变 肿胀 破坏 退行性变、强直
骨质疏松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 (有机成份和钙盐同时减少)
骨关节疾病影像学表现

一基本病变X线表现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临床特点:常见于:老年妇女和关节活动障碍病人易发生病理骨折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或密度减低呈分层状改变。
椎体鱼脊样变形或楔形变,骨小梁稀疏纵行排列。
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矿物质含量减少。
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
病因:Vit D缺乏,钙磷排泄过多,肠道吸收功能减退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承重骨骼常变形:如O型腿、X 型腿,骨盆三叶变形。
常见假骨折线:假骨折线1-2mm宽透明线,对称出现,好发于耻骨、坐骨、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代替,骨组织消失,骨皮质、骨松质均可发生病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呈筛孔状或虫蚀状或中断消失或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
病因:慢性炎症,外伤,原发性骨肿瘤,代谢性疾病如甲旁低,氟中毒。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多、增粗,骨皮质增厚致密,骨髓腔变窄。
骨质坏死:局部骨组织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组织学: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
病因: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死,外伤骨折后。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死骨外表有新骨形成,骨小梁增粗,绝对高密度,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相对高密度骨膜反应:膜增生或骨膜反应,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
病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转归:与骨皮质融合、新生骨吸收、肿瘤侵蚀破坏。
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的密影,可呈线状、层状、花边状骨/软骨内钙化:病因:软骨类肿瘤出现软骨内钙化,骨梗死所致骨质坏死可出现骨髓内钙化。
骨关节正常及基本病变-骨关节影像诊断学可修改文字

及缺损; – 破坏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脱位和变形。
• 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感染、肿瘤及痛 风等。
3、关节退行性改变
• 概念: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 组织取代,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 窄。随着病变进展,可累及软骨下的骨 质,导致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 节面凹凸不平。
(三)四肢骨关节的X线解剖
1、概述 (1)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成人管状骨分为骨干、骨端。 1)骨干:分骨膜、骨皮质、骨松质与骨 髓腔。骨皮质为密质骨,致密度较高。 2)骨端:由骨松质组成,皮质很薄。
(2)关节的X线解剖
1)关节间隙:两个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之 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关节囊、 半月板、关节腔和少量滑液。X线上关节 间隙不等于解剖学上的关节间隙。 2)骨性关节面:边缘光滑锐利的线样致 密影,相距匀称,间隙清晰。 3)关节囊 4)韧带 5)关节内外脂肪层。
5、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成形两过程。 (1)骨化
膜化骨:盖骨、面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躯干骨和四肢骨 下颌骨和锁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2)骨的生长和成型
(二)关节的解剖和生理
1、间接连接:即滑膜关节 (1)关节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腔 (4)滑液囊 2、直接连接 (1)纤维连接 (2)软骨连接 (3)骨性结合
2. X线表现
– 软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影膨隆,脂肪垫和 肌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消失,整个关 节区密度增高。
– 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增宽
• 常见于炎症、外伤和出血性疾病。
2、关节破坏
• 概念: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 组织所侵犯、代替。
• X线表现 – 病变仅累及关节软骨时,X线上仅关节间隙狭
放射课件:骨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9
骨破坏
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或因神经营养障 碍导致骨的溶解吸收而造成局部的骨缺失。
X线表现: 骨质缺损: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 失,全无骨质结构 病灶形态:虫蚀状、鼠咬状、斑片状、囊状、 浸润状、溶冰状 病灶边缘:清楚或模糊,规整或不规整,有、 无硬化环 病灶数目:单发或多发
77
颈椎退性性变,项韧带钙化
78
臀部软组织钙化
臀部软组织由于 长期注射形成原 形结节影。
79
囊虫钙化
盆部、双 大腿肌肉 内有多数 大米粒状 钙化斑最 长着达 1.5cm
80
软组织内脂肪或气体影
脂肪瘤、脂肪肉瘤 软组织气体:外伤、术后、含气器官穿孔
破裂、产气杆菌感染、组织退变等原因引 起
21
内生骨瘤
X线平片,左股 骨颈髓腔内环状 影,其内有骨小 梁结构。
CT-MPR,周边 薄层骨皮质与内 部松质骨显示更 为清楚。
22
慢性骨髓炎:窦道显示清晰
23
MR
髓腔病变显示较平片和CT敏感 破坏区T1WI呈中低信号,T2WI信号
增高 正常骨皮质呈低信号,其破坏呈相对
高信号
24
骨髓炎 平片:骨破坏,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肿胀。 MRI:髓腔异常信号,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 。
86
一、关节肿胀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大,密 度略增高,软组织结构欠清晰
CT或MR检查优于X线平片检查 见于急慢性关节感染、骨折及脱位
87
关节肿胀 (关节滑膜结核)
88
返回
二、关节间隙异常
表现为增宽、变窄 或宽窄不均
增宽可见于关节积液 变窄可见于关节退行
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诊断

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关节 囊的肥厚程度以及关节内积液、肿胀 等情况。
治疗方案制定依据和建议
病情严重程度
01
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制定针对病情严重
程度的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02
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合并症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
治疗方法。
预期治疗效果
05
影像学评估与治疗方案制定
影像学评估指标及意义
关节间隙
关节间隙狭窄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重 要表现,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明确关节间隙的变化。
软骨下骨硬化
软骨下骨硬化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另 一重要表现,影像学检Hale Waihona Puke 可以显示软骨下骨的密度增高。
骨赘形成
骨赘即骨刺,是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 成的突起,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骨赘 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03
查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诊断水平建议
加强影像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 01 和优化影像检查方案。
开展影像诊断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影像科医 02 生的诊断水平和能力。
推广和应用新的影像技术和方法,如人工智能辅 03 助诊断等,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THANKS
02 判断关节间隙狭窄
CT检查可判断关节间隙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有助 于评估病情。
03 显示软骨下骨囊变
CT检查可显示软骨下骨的囊性病变,为退行性骨 关节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MRI检查技术
01 显示关节软骨病变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的退变、剥脱和缺 损,对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软骨下囊性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影像学依据
国内外现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中,早期 诊断的客观指标较少,影像学指标也仅以传统的 X线改变为依据。
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CT和MRI等先 进的影像设备已用于全身各系统器官病变的检查 。因此可分别根据CT对骨组织分辨率和MRI对软 组织分辨率等的特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 行早期检查,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 据。
(1)、早期X线改变:
最早的可以看不出有X线改变,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和骨质疏松很快出现。初为关节部受累,掌 骨和指骨两端关节部疏松,骨干部相对密度尚保 持正常。
早期改变是第2-5指的近端桡骨侧,相当于关节 囊附着处,呈对称性轻度的骨质边缘模糊。同时 可有骨质边缘缺损,紧靠缺损边缘下方呈局限性 脱钙,局部骨纹较细,但无囊肿区,在尺桡骨茎 突和第五掌骨近端尺侧也可发生类似早期改变。
3)、关节面骨质侵犯多见于边缘,是 滑膜血管翳侵犯的结果,也可累及临近骨 皮质,小关节,特别手骨最常见。
4)、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软骨骨 质吸收囊变,是血管翳侵入骨内所致,内 充纤维肉芽组织及滑膜呈透明影,周围有 硬化,最后为骨质充填。
5)、关节临近的情况
骨骼发生骨质各个阶段、滑膜炎及血管翳病理组织成分同,在 MRI可有不同的表现,对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重要 的应用意义。
在疾病的早期及活动期、滑膜内产生富含毛细血管的肉芽 组织,并且关节内液体增多,因此在T1WI下呈中等信号 ,在ST1R下未高信号,增强后T1WI强化。
在疾病的静止期,血管翳由于纤维组织成分占主要地位, 含液少,因此在T1WI呈中等信号,在ST1R亦为中等信号 ,由于造影物质的进入受限,增强后不强化。
二、鉴别诊断:
1、关节结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隙增宽
关增节强渗不液强T化1WI中低信号,T2WI高信号,
骨侵蚀、关节渗液
关节周围结构异常
*滑膜增厚 厚度﹥2mm *滑膜强化
*血管翳 T 1WI中等信号,增强后强 化,T2WI高信号,STIR不均质高 信号
↓
*骨破坏明显,骨增生硬化,骨性 僵直,肌萎缩少见
结核性关节炎
软组织肿胀,关节隙正常或稍窄,脱钙明显
↓
关节两侧缘非负重部位骨吸收破坏,关节 隙正常或稍窄,关节面模糊,脱钙明显
↓
骨脱钙和肌萎缩明显,多为纤维性僵直,瘘 道、死骨、半脱位
痛风
为嘌呤新陈代谢障碍疾患,当尿 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内及其附近组 织内(软骨、骨,关节囊、滑膜、 皮下组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皮质小的穿凿样骨质吸收,2~5mm 半月形,边缘清楚,膝关节以胫骨侧缘 及中间缘明显,腕骨以头状骨,月状骨, 三角骨多见
骨质疏松
多见于腕骨、近端中节指骨骨干、 膝关节
骨髓水肿
M增R强I骨扫髓描水轻肿微表强现化;T1TW2WI低I高信信号号,, STIR高信号
关节隙变窄
早期轻度、晚期消失,病变进展呈纤维 化或骨性僵直
*肌腱炎 指伸肌腱、小指伸肌腱、
屈指肌腱,正常时T1、T2WI低信号, 肌腱水肿、炎症时T2WI高信号
滑膜增厚、 强化
血管翳
影像学检查比较
X线平片
骨质侵蚀
+
骨质疏松
+
骨髓水肿
-
关节隙变窄
+
关节渗液
-
滑膜增厚、强化 -
血管翳
-
肌腱炎
-
CT MRI
++ +++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小结
国际公认美国纽约类风湿协会修订 RA诊断标准以X线平片为依据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表现 关节的胶原组织滑膜充 血水肿,绒毛状增生和淋巴细胞侵 润,纤维血管翳样肉芽组织覆盖于 关节软骨上,逐渐代替骨组织,关 节隙变窄。纤维灶伴淋巴细胞侵润, 囊状骨侵蚀。滑膜炎和血管翳引起 关节积液和骨髓水肿
影像学表现
主要改变 骨质侵蚀,骨质疏松,骨髓
水肿,关节隙变窄、增宽
骨质侵蚀 关节缘、软骨下骨质、
MRI 关节软骨,骨髓异常,骨侵蚀破坏
关节内退行性变
包含关节内韧带和纤维 软骨结构异常,继发性 骨增生,囊性变,游离 体
骨髓异常
MRI示 *骨髓异常,
异常敏感 *骨髓水肿 *骨梗死 *骨挫伤
关节周围结构异常
关节囊肿胀,肌腱增厚 (水肿、炎症)
软组织肿胀增厚;萎缩; 挛缩使关节脱位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对位 正常、半脱位、全脱位
关节隙
变窄、增宽、强直(纤
维化,骨性)
骨质结构 脱钙、吸收破坏、关节
缘唇变、骨密度增高
关节周围结构 肿胀、增厚、萎缩、
钙化
关节病变的基本征象
关节渗液 滑膜增殖 侵蚀破坏 关节内退行性变 骨髓异常 关节周围结构异常
关节渗液
X线平片 关
节隙增宽,关节 囊肿胀,相邻脂 肪组织移位
CT 间接显示 MRI 直接显示
滑膜增殖
MRI对滑膜病变范围和活动 性评价有助,增强MRI示急 性炎症组织和增厚滑膜强化; MRI区分滑膜纤维化和出血 区,T2WI呈低信号
摄片
侵蚀破坏
观察骨质、关节面、 软骨下骨质侵蚀 破坏
CT 关节软骨缺损,软骨下囊肿,皮质 骨侵蚀,骨增生,关节僵直,钙化
T1WI T2WI
软骨下骨内、软组织内 中等信号强度 均质或不均质高信号, 与痛风石中钙含量不同 有关
骨性关节炎
关节隙变窄,唇样变,关节内游离 体,游离体多见于膝、肘关节,关 节面凹陷不平和骨增生,关节面下 囊性变、半脱位、继发性骨萎缩
2、椎体面椎体缘小的骨质侵蚀和硬化, 称 Romanus灶,亦称侵蚀性脊柱炎
3、脊椎骨疏松,病变一般由下往上发展, 椎体缘模糊(前角),椎体变方→关节 突间、胸肋、肋横突关节轮廓模糊,软 骨下骨硬化,脊椎韧带骨化,椎间盘纤 维骨环骨化,椎体间骨桥形成,竹节状
CT
关节面模糊,锯齿状,小囊变,软 骨下骨硬化→骨侵蚀囊变加重,斑 片状脱钙,关节隙变窄→骨性僵直, 骨疏松明显
影像学表现
痛风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约50%) 亦发生于掌指关节、腕关节和其他 关节 * 急性期 即早期改变软组织肿
胀,无骨质改变
*慢性期 即反复发作后,出现骨骼变化
关节缘可见边缘清楚的圆形(椭圆形)侵蚀, 多为5~10mm大小 ↓
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隙变窄 ↓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
痛风石
老年 骨侵蚀、脱钙不明显,关节隙轻度 变窄 ,周围软组织萎缩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表现 关节囊、肌腱、韧
带附着处炎症,淋巴细胞浆 细胞侵润,肉芽组织形成, 逐渐纤维化,骨化,形成骨 桥和骨板。滑膜炎亦可出现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1、好发于骶髂关节下三分之二,开始
多侵犯髂骨侧,后为骶骨侧,关节面 模糊,关节隙略宽→关节缘呈锯齿状, 软骨下硬化带界线模糊,关节隙变窄, 软骨下致密带,关节骨性强直
关节病影像学诊断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影像中心 张雪哲
检查方法
透视
摄片 常规X线片,X线放大摄影, 体层
摄影
特殊造影 关节造影,四肢血管造影,骨髓
静脉造影,骨膜外充气造影等
CT
显示骨内、骨外、骨髓腔、关节
周围结构
MRI 良好显示软骨、韧带、骨髓组织
超声 易于判断软组织结构,或关节软骨
关节病变读片方法
MRI、CT可发现X线平片未显示的 RA异常;MRI优于CT
滑膜增厚、强化,血管翳,骨髓水肿, 关节渗液反映病情发展和活动性
罕见型RA
非对称性累及多个关节或单个关节,腕 关节常见,需与TB区别;几乎所有关节 包括远端指间关节、骶髂关节、脊柱
儿童 膝踝关节常见,肝脾肿大,多发性 浆膜炎。表现为关节渗液,关节隙增宽, 关节囊肿胀,骨质轻度疏松,骨膜反应 或干骺端2~12mm透亮带。骨骺、骨化中 心生长加速,骨骺板早期愈合。晚期骨 端、软骨破坏,脱钙较明显
MRI
椎体缘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 后强化表现,脊柱骨折是AS并发症: 脊柱融合后外伤性骨折,应力性骨折, 假关节形成
T1WI
T2WI
T2WI
Tomography
T1WI
T2WI
STIR
化脓性关节炎
*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关节隙 增宽,骨疏松(充血性)
↓
*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隙窄,骨破 坏常见于承重部位,骨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