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建设及项目整体管理

合集下载

网络建设方案

网络建设方案
4.易管理性:简化网络管理流程,降低运维成本。
5.可扩展性: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适应技术升级和业务增长。
四、网络架构设计
1.核心层:采用冗余设计,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
-设备选型:高性能路由器和交换机,支持高速路由和交换。
-链路聚合:提高链路带宽,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
2.汇聚层:负责数据汇聚和分发,具备一定的安全策略。
网络建设方案
第1篇
网络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对于企业、机构及个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安全,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稳定、高效、安全的网络系统。
二、项目目标
1.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业务发展需求,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和高效处理。
2.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建立全面的安全体系,保障信息资产安全。
4.设计灵活的网络结构,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扩展。
三、设计原则
1.高可靠性:确保网络系统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减少单点故障。
2.高安全性:多层次、全方位保护网络系统免受威胁。
3.高性能:网络设备选型充分考虑业务高峰时的数据处理需求。
2.运维团队:建立专业的网络运维团队,负责网络日常运维和故障处理。
-培训与认证: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运维能力。
3.备份与恢复:制定数据备份计划,确保关键数据的安全。
-备份策略: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进行恢复测试。
4.性能优化:定期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优化。
七、项目实施与验收
4.高效性:优化网络架构,提高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
5.经济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投资成本。

Aruba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管理

Aruba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管理

Aruba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管理1 集中式管理网络数据中心管理一个具有规模的无线局域网(通常在几十个AP以上)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

从RF覆盖面,带宽,用户的认证,以及接入的安全都要考虑。

由于传统的无线局域网是单纯基于AP,因此对于无线网络的管理,其大量工作是要在每个AP上进行设置和更改。

其工作量在有一定数量AP的无线网里是非常大和烦琐的,而且无线局域网是一个整体系统,AP之间必须互协调工作,单独改变一个AP参数和配置会引起AP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用户漫游重认证和授权也可能会产生问题。

Aruba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无线局域网集中管理功能,通过无线交换机Master Switch和Local Switch管理模式管理整个网络,网管人员只需在无线交换机就可开通、管理、维护所有AP设备以及移动终端,包括无线电波频谱、接入认证、移动漫游。

2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Aruba系统无需为每一个移动用户终端安装无线接入软件,Aruba的认证可以基于WEB 页面认证,认证只需用户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登陆。

ARUBA采用GRE隧道技术,可以透明地穿透在无线交换机和AP之间的任何三层网络交换设备实现WEB认证,而其他的厂家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必须要为客户端装上基于标准的L2TP 或IPSEC 或802.1客户端软件才能实现WEB页面认证。

3 RF智能控管Aruba系统的RF智能控管可以自动调节网上所有Aruba AP的电波特性。

初次安装无线局域网时,用户可通过RF Planning的Auto Calibration功能来自动调节整个无线网上所有AP的无线电波频率和功率。

启动了Auto Calibration以后AP和AP之间会自动互传有关无线电波的信息和调整电波的参数,直到AP之间达到了一个最优化的无线电波运行环境。

Aruba系统的RF智能控管可以自动对网上所有Aruba AP的无线电波管理。

当无线局域网经过自动校准的调整后而正式投入网络运作时,网络管理员可在Aruba 交换机内启动ARM这功能,无线网上所有的Aruba AP都会在设定的时间内自行扫描其它的无线频道。

无线ap管理制度

无线ap管理制度

无线ap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了保证无线AP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明确无线AP的管理责任和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无线AP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管理责任2.1 网络部门负责无线AP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维护工作,包括无线AP的选型、布局、配置和系统优化等工作。

2.2 运维部门负责无线AP的日常监测、故障排除和维护工作,保证无线AP的稳定运行。

2.3 安全部门负责无线AP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安全漏洞的修复等工作。

2.4 用户部门负责无线AP的接入控制和用户管理工作,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行为监控等工作。

2.5 设备采购部门负责无线AP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工作,保证设备的品质和性能。

三、无线AP的规划和建设3.1 无线AP的规划网络部门根据公司的网络需求和用户分布情况,制定无线AP的规划方案,包括无线AP的数量、布局和覆盖范围等内容。

3.2 无线AP的选型运维部门根据无线AP的实际使用环境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合的无线AP设备,并与设备采购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3.3 无线AP的建设设备采购部门根据规划方案和选型结果,采购符合要求的无线AP设备,网络部门负责设备的部署和配置工作,运维部门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四、无线AP的监测和维护4.1 日常监测运维部门根据无线AP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进行日常监测和数据收集,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4.2 故障排除运维部门负责对无线AP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及时修复故障,保证无线AP的正常运行。

4.3 维护和优化运维部门对无线AP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优化,包括设备的固件升级、系统参数调整和网络性能优化等工作,保证无线AP设备的长期性能和稳定性。

五、无线AP的安全管理5.1 安全策略制定安全部门负责制定无线AP的安全策略和规范,包括无线网络的访问控制、加密认证、防火墙设置和安全监控等内容。

Aruba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v1.0

Aruba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v1.0

Aruba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Written by Suntengfei2012-03目录1.项目总体概述 (4)2.AA公司无线系统需求分析 (4)2.1 AA公司无线网络覆盖要求 (4)2.2 AA公司无线网络架构要求 (5)3.无线网络设计 (6)3.1 无线网络接入覆盖设计 (6)3.1.1.覆盖设计 (6)3.1.2.网络改造覆盖面设计 (7)3.1.3.细粒度的无线安全设计 (8)3.2 无线网络系统组网设计 (11)3.2.1.无线控制器设计 (12)3.2.2.无线接入点设计 (12)3.3 无线网络稳定性设计 (13)3.3.1.无线接入点的冗余设计 (13)3.3.2.无线终端接入过程 (16)3.3.3.负载均衡设计 (17)3.3.4.抗干扰功能 (17)3.4 无线网络安全设计 (19)3.4.1.合法用户保护机制 (19)3.4.2.无线用户接入认证方式 (19)3.4.3.于现有系统用户系统的整合 (21)3.4.4.伴随用户的身份验证设计 (23)3.4.5.管理员帐户设定/访客管理系统 (25)3.4.6.访客流量与内网的隔离 (25)3.4.7.非法AP检测 (26)3.4.8.入侵检测 (27)3.4.9.无线接入的病毒防护 (28)3.5 无线网络可管理设计 (29)3.5.1.简便的配置向导功能 (29)3.5.2.无线热区图规划功能 (30)3.5.3.无线射频终端的定位 (31)3.5.4.无线系统的远程维护功能 (32)3.5.5.统一集中化管理 (33)3.5.6.未来网络扩展设计 (33)3.5.7.网络性能优化设计 (34)3.6 未来的无线网络扩展 (35)3.6.1.远程办公室无线覆盖规划 (35)3.7 AA公司集团无线网络远景规划 (41)4.方案优势 (42)4.1 稳定性优势 (42)4.1.1.通过大规模商业应用证明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42)4.1.2.基于多种冗余配置方案的网络可靠性 (43)4.1.3.先进的无线交换架构 (43)4.1.4.完全符合801.11n标准 (43)4.2 安全性优势 (44)4.2.1.任何用户,安全策略伴随 (44)4.2.2.多层次的安全保护 (44)4.2.3.无线接入点安全侦测和保护 (45)4.2.4.无线网络入侵侦测 (45)4.2.5.无线接入的病毒防护 (46)4.3 可维护性优势 (46)4.3.1.智能终端识别 (46)4.3.2.集中式管理 (47)4.3.3.高级射频管理 (48)4.3.4.室内、室外、MESH一体化解决方案 (49)4.3.5.多厂商无线网络统一管理 (49)4.4 质量服务优势 (50)4.4.1.优秀的QOS,保证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业务 (50)4.4.2.业界最好的漫游特性、切换时延 (50)5.成功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

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

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台。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出现,使得校园网络更加灵活、便捷、高效。

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意义:1、提升网络覆盖范围:无线局域网可以实现对校园内各个区域的全覆盖,使得师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需求的地方接入互联网。

2、提高网络速度: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师生对于大量数据的需求。

3、移动性: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很好的移动性,师生可以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上网,实现移动办公和学习。

4、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需求分析在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前,需要对师生的网络需求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对校园无线局域网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网络速度:师生需要高速的网络访问互联网,以满足日常办公、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2、覆盖范围:需要确保校园内各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网络服务,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操场等。

3、安全性:师生需要保障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信息泄露和被攻击。

建设方案1、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无线路由器、交换机、入侵检测系统等。

其中,无线路由器负责发出无线信号,供师生接入网络;交换机用于连接各个网络设备,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入侵检测系统则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现并阻断非法访问。

2、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型和树型结合的方式进行网络拓扑,以无线路由器为节点,形成多层次的无线网络结构,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3、安全策略: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需要采取多种安全策略,如启用防火墙、定期更新密码、限制用户访问特定网站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VPN技术,以增加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实施步骤1、硬件安装:根据建设方案,将无线路由器安装在校园内的各个角落,确保信号覆盖整个校园。

同时,安装交换机和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进行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

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设计方案

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设计方案

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设计方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校园的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需要通过网络来获取。

因此,建设高效稳定的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针对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需求。

一、整体设计思路1.需求分析:首先,根据学校的规模和教学需求,确定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需求。

同时,考虑到学生上网需求和老师的教学需求,需要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

2.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特点,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网络、分布式接入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等部分。

3.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扩展性和管理性,满足未来学校网络的发展需求。

4.网络安全设计: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身份认证、流量控制、漏洞修复等措施,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二、无线网络建设方案1.网络覆盖:首先,根据学校的建筑结构和场地特点,确定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需求。

在校园内设置多个无线接入点,覆盖教学楼、宿舍楼、操场等区域,确保无线网络覆盖全面。

2.网络分区: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将无线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包括学生网络、教师网络等,每个网络设立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3.网络优化:通过优化网络参数和信道设置,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减少网络延迟和信号干扰,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4.网络管理: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实时查看网络状态、流量情况和用户连接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

三、系统安全策略1.身份认证:对学生和教师的上网行为进行身份认证,设置强密码和双因素认证,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2.访问控制:限制不同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设置网络访问时间和流量限制,有效控制网络流量和保障网络安全。

校园无线网的建设和管理

校园无线网的建设和管理

收稿日期:2010-12-30作者简介:苏群(1960),女,北京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校园无线网的建设和管理苏 群,赵宇明,徐晓新,张宝瑛(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中心,北京100029)摘要:通过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无线网建设,总结了无线网从方案设计到设备选型及工程实施中的方法和经验,并特别提出了上网用户管理方式,以为大家借鉴。

关键词:无线网;智能无线交换;用户管理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0682(2011)02-0083-03Ca mpus w ireless net work construction and m anage m entSU Q un ,ZHAO Y u m i ng ,XU X i aox i n ,ZHANG Baoy i ng(Infor m ation C enter ,B eiji ng Un i versit y of C hinese M e d icine ,Be i jing 100029,Ch i na )Abst ract :By introduci n g t h e w ireless net w o r k constr uction o f B eiji n g Un i v ersity o f Chi n ese M edi cine ,w e w ant to share the m ethods and experiences summ ed up fro m desi g n to equipm ent se lection andpro ject i m ple m entati o n o f the w ireless net w or k ,and propose in particular a m ethod for the m anage m ent o f Internet users .K ey w ords :w ireless net w orks ;s m artw ire less s w itchi n g ;user m anage m ent0 引言北京中医药大学非常注重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建设,已部署了包含办公、教学、科研、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宿舍在内的完善的有线网络,然而有线网络只能提供用户固定的、有限的网络信息点,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学校的师生们需要能随时随地获取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所以建设多种用户类别共存、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可管理以及与已有有线网络用户的无缝整合的校园无线网络成为必然。

学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学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铁路**学校宿舍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背景 (3)1.1无线网络建设背景 (3)1.2需求分析 (3)2.1.1项目建设要求 (3)1.3 方案设计原则 (4)1.3.1基础方案设计原则 (4)第二章无线网络规划 (5)2.1学校无线网络建设整体规划 (5)2。

2宿舍无线网络规划 (5)2.3基础网络规划 (6)2.4网络安全规划 (8)2。

5认证计费 (8)2.5.1设计原则 (8)2。

5。

2设计目标 (8)2.5.3运营网络设计方案 (9)2.5。

4统一身份认证融合 (11)第三章智分解决方案优势 (13)3.1整体优势 (13)3.1。

1智分型AP—-无线网络设计简单方便 (13)3。

1。

2美化天线—-无线部署美观大方 (13)3。

1.3“i—share”技术——无处不在的满格信号 (13)3.1。

4双信道无线覆盖—-节省信道资源 (14)3.1.5双路设计——公平高效 (14)3.1.6智能功率调整-—节能更减干扰 (15)3。

1.7认证管理--利益保障 (15)第一章项目背景1.1无线网络建设背景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新世纪无线通信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随着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方式的宽带化、移动化、IP化理念的提出,WLAN凭借其接入速率高、架构使用便捷、系统费用低廉及可扩展性较好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成为近些年来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校园中各种各样的WLAN终端如笔记本电脑、PDA、支持WiFi的千元智能机、即拍即传的数码相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同时价格越来越低,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学生群体重点活动区域宿舍的有线网络无法满足学生使用智能终端无线上网的迫切需求,所以无线宿舍网成为校园网建设的新热点.1。

2需求分析2.1.1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完成对**铁路**学校学生宿舍楼的无线信号覆盖,使学校学生能够在宿舍方便高效地使用无线网络;●构建一个真正可用的无线网络,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PDA、手机、平板电脑对互联网访问的需求;●促进无线业务全面开展,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铁路**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的建设目标**铁路**学校无线网络建设项目中用户场景属于多房间隔断、有屏蔽门、走道侧无窗设计等复杂、恶劣的无线部署环境,这对无线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网络建设及项目整体管理摘要报告对内蒙古电信公司在接手CDMA网络后,如何根据网络、用户发展和3G的契机迅速完善网络覆盖,提升客户感知度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比分析主要竞争对手,提出的网络优化方案、建设思路以及规划均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建设性。

文章提出的网络优化规划均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网络建设和市场开拓、用户发展相结合的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网络建设方案。

结合项目整体管理的知识体系,提出传统建设流程的优化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信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管理CDMA目录第1章绪论 (3)第2章文献综述 (4)2.1中国电信的3G元年 (4)2.2 项目管理在电信建设中的应用 (4)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4)2.2.2 项目整体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周期 (4)第3章内蒙古电信直面竞争 (6)3.1 SWOT分析法 (6)3.2 内蒙电信SWOT应用 (6)3.3 直面竞争 (7)第4章针对性的网络建设 (8)4.1 无线网络现状 (8)4.2现网数据的统计分析 (8)4.3 针对性的网络发展策略和目标 (8)第5章项目管理在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11)5.1 建设流程的管理优化 (11)5.1.1现有建设流程的缺点 (11)5.1.2 优化后的流程 (11)5.2 客户特征和分布决定建设方向 (12)参考文献 (13)第1章绪论中国电信作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正受到移动业务的巨大冲击。

移动通信业务替代传统固定通信业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几年固定电话用户增长放缓,部分省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而移动用户第一季度仍以数百万的速度在增长。

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实现多业务经营一直是中国电信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收购中国联通CDMA移动网络的准备工作,标志了中国电信跨出了向全业务运营目标具有历史里程碑的一步。

中国电信率先提供了3G应用服务,得到了用户的良好反馈,赢得了市场。

第2章文献综述2.1中国电信的3G元年截至09年底,中国电信CDMA用户达到5609万,终端销量突破3000万,比08年增长了1倍。

这是中国电信接手3G以来的首个成绩单,远超业内人士的预期。

中国电信09年12月移动用户新增310万,连续第二个月单月突破300万;全年新增移动业务用户2818万户,总数为5609万户。

在10年初召开的电信集团年度工作会上,王晓初用“三大成效和三大问题”做了总结。

成效,其中之一就是,“移动业务发展快,在移动业务开局的第一年,中国电信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实现了双增长。

更多中高端用户认识到CDMA网络的质量、覆盖、保密、环保等优势。

”关于问题,主要是对移动业务认识不够,对困难预计和准备时间估计不足;此外,对用户需求的手机上网应用满足不够。

天翼3G网覆盖最广的优势未转化为差异化卖点。

2.2 项目管理在电信建设中的应用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括5个项目管理过程组和9个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5个过程组。

项目管理包括9大知识体系,分别为项目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

2.2.2 项目整体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前面已经提到项目整体管理包含7个过程,这7个过程贯穿于通信项目的整个周期。

●制定项目章程项目章程是正式批准项目的文件。

该文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动用组织的资源。

需要项目经理制定项目工作说明书。

●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项目范围说明书确定了项目的范围,即需要完成的诸种事项。

制定项目初步分为说明书过程的对象和记载的事项是项目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特性与边界,以及验收与范围控制的方法。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过程包括将确定、协调与综合所有部分计划所需要的行动形成文件。

这一过程的结果使项目管理计划通过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已更新与修改。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过程要求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采取多种行动执行项目管理计划,完成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明确的工作。

●监控项目工作监视和控制项目工作过程是监视和控制启动、规划、执行和结束项目所需的各个过程。

监视是贯穿项目始终的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

●整体变更控制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由于项目很少会准确地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因而变更控制必不可少。

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范围说明书,以及其他交付成果必须通过不断地认真管理变更才能得到维持。

●项目收尾项目收尾过程是实施项目管理计划中的项目收尾部分。

对于多阶段项目,项目收尾过程结束的是同给定阶段对应的部分项目范围和有关活动。

这一过程包括最后了解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完成的所有活动,正式结束项目或项目阶段,移交已完成或取消的项目。

包括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

对通信工程而言,完成最终设计、通过会审、工程施工与验收、终验部分都可以认为存在于项目收尾部分中。

第3章内蒙古电信直面竞争3.1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SWOT分析方法可以认为是企业内部的分析方法,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3.2 内蒙电信SWOT应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应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能使我们对内蒙古电信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内蒙古电信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2002年内蒙古电信刚成立伊始,管道资源匮乏,不能快速、灵活的开展接入服务。

只能通过LMDS、MMDS、SCDMA等固定无线接入方式提供无线语音、宽带接入服务。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尝试,内蒙古电信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

己建成了覆盖以光缆为主、卫星和微波为辅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传输网、接入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和智能网等。

同时DWDM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相继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和智能网不断扩容。

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

内蒙古电信虽然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完善的网络设施以及大量的储备人才,但缺乏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观念、创新观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文环境建设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制度环境。

内蒙古电信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析机会(opportunity)08年电信重组后,中国电信获得CDMA网移动业务意味这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公平的发展机遇。

在家庭客户及政企客户市场具有领先优势的中国电信,获得移移动牌照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从CDMA20001X向EV-DO各版本演进,其前后向兼容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网络和频率利用率,也保证了用户使用现有终端仍可以在升级后的网络享用通信和信息服务。

中国电信发展3G用户也相对容易,更有利于推动3G业务的发展。

中国电信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向3G演进,利最先让用户享受3G丰富的业务体验。

3G对中国电信CDMA是最有利的,中国电信如果能很好把握这种3G演进中的机遇,必将逐步缩小与中国移动的差距。

威胁(threat)终端制约了CDMA的发展。

终端一直以来是制约CDMA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联通时代就已经显现无疑了。

相对上百家GSM、WCDMA终端厂商,CDMA厂商只有不到100家,中国电信要想发展在CDMA有所突破,必须克服终端瓶颈。

3.3 直面竞争目前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仍然极为明显,同时3G市场至今还没有实现爆炸式的增长,2G业务仍然是市场主体和电信企业盈利的根本。

从目前市场环境上看,携号转网一经推广将带来很大变革。

从运营商目前对客户的定位上讲,手机用户将没有任何高低端分类之说,所有手机号段也将不是“身份”的象征,用户很大程度上会打破现有状态任意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手机运营商。

这样一来,如果运营商不采取改善通话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更优产品等举措将会损失大量客户源。

从长期看,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将大大提高网络利用率和网络发展速度,也将带动投资效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

第4章针对性的网络建设4.1 无线网络现状每个业务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特征,需要有针对性的网络建设方案。

从网络设计角度出发,通过网络的面覆盖、线覆盖和点覆盖可以较直观的反映出当地无线网络的覆盖的情况。

目前内蒙古电信在市区面覆盖率较高,而且各市区覆盖率差别不大;郊区和农村覆盖率低,从而导致整体面覆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地域辽阔,工程建设主要以市区、县城、重要旅游景点、发达乡镇和密集工矿业区的覆盖为主。

4.2现网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话务统计可以看出市区和县城的总话务基本相当,随着各个县城新区的建设和县城的居民逐渐增加,造成县城的语音和数据的话务增长较快,已经摆脱了以市区为主要话务密集区的情况。

市区和县城均是目前语音和数据话务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重视市区的同时不能忽视县城区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建设,网络容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用户数并没有成比例的增长,造成网络整体负荷较低。

N市开通的DO基站业务开展较好,随着市场宣传力度的扩大和资费调整以及校园网用户的逐渐入网,DO基站的符合偶较大的增长。

4.3 针对性的网络发展策略和目标内蒙古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覆盖类型和用户特征,但是从网络的建设主体思想上而言也要遵从电信集团的总体建设思路和框架。

2010年初中国电信提出了10年的建设思路:“坚持以移动业务为核心,以宽带业务为基础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将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N市市幅员辽阔,N市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

同时N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带,旅游景点丰富,这些景点在每年的5-9月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而在冬季往往是大雪封山,所有的旅游景点处于歇业状态。

从后台话务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旅游景点夏季的系统忙时话务量是冬季的5-10倍,这些现象都对网络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移动业务发展基本策略合理设计套餐和业务捆绑,大力发展增值业务,细分客户群。

在全业务运营环境下,力争最大用户、话务保有量,确保总体收入的稳定增长。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1、细分客户群,实行差异化引导策略。

针对不同客户群制定差异化的引导,特别是加大中高端移动客户的关怀,从而带动整个移动业务有效发展;对于移动目标用户,采取优惠资费、客户积分等手段逐步迁移为移动用户,助力移动业务的发展。

2、加大营销力度,丰富营销内涵,加大存量激增力度针对中高端移动客户、重点产品,继续做好主动式的针对性营销工作,注重提升营销效果;关注新用户的发展,适当保持移动业务价格的竞争优势,吸引新用户入网;针对移动的低资费政策,合理设计融合套餐,加强业务捆绑和产品组合,提高产品服务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