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摘要】木结构古建筑由于技术和年代等原因,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作为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消防安全设计仍然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空白。

近年来,我国就曾多次发生古木建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设计一、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特点1、燃烧强度大木结构古建筑的建筑构件大多采用松、杉柏香樟等含油木质材料制作,木材用量多,火灾荷载大,而且年代久远,特别是寺庙建筑常年香火缭绕,木构件极为干燥,加之表面涂刷油漆,火灾时,燃烧猛烈,火场中心温度可达 1200 度以上。

2、火势发展快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热烟气在室内向上升腾,首先沿着殿堂垂直布置的木构件,以及悬挂的垂幔、幔帐、柱棉、飘带、天帐等装饰品迅速向上蔓延。

火灾蔓延至屋顶部位后,又会迅速沿屋顶向水平方向发展蔓延,再加上室内空气对流条件好,极易造成全面燃烧。

同时,大多数木结构古建筑相互毗邻,通廊相连,火势一旦突破着火建筑门窗会引起延烧,强烈的热辐射也能导致毗邻建筑着火。

3、屋顶易倒塌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后,其倒塌的规律一般是屋顶首先倒塌,墙柱后塌。

这是由于古木建筑火灾首先是垂直向上蔓延,且其屋顶的屋架、桁、檩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柱、梁截面积较大。

火灾时,古木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限持续时间较长。

4、文物易受损木结构古建筑不仅自身价值无法估量,而且其室内通常还珍藏有大量经典、书画、匾额等各类古代艺术珍品。

火灾时,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及室内文物极易受到破坏,甚至直接被大火烧毁,而且用水扑救还会使木构件加速腐朽,忌水的文献史料、泥塑、唐卡、壁画等也会遭受损坏。

二、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1、预防火灾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建筑内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剧增,火险因素随之日趋增多,如果疏于防火管理,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通过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合理确定与古建筑使用功能相匹配的建筑耐火等级,严格控制建筑内可燃、易燃物和内装修材料,设计安全可靠的供电、供气、供油、供热系统,可以提高古建筑本身的安全度,有效预防古建筑火灾发生。

建筑结构火灾实验报告总结

建筑结构火灾实验报告总结

建筑结构火灾实验报告总结概述:建筑结构火灾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建筑材料和结构对火灾蔓延和热传导的影响,以提供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和设计指导。

本报告总结了通过进行实验所得到的关于建筑结构火灾行为的重要发现和结果。

一、火灾蔓延特性分析1.1 火焰蔓延速度与材料燃烧性能关系通过实验观测,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影响着火焰蔓延速度。

高温下易燃材料会迅速释放可燃气体并扩大火场范围;而难燃或阻燃材料则令火势得到有效限制。

1.2 结构布局对火势扩散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不同类型建筑平面布局及出口通道设置,并观察其对火灾蔓延速率的影响。

合理规划出入口通道以及消防设施位置能够有效地减缓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通道安全性。

1.3 建筑外墙防火措施的研究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多种常见建筑外墙材料的耐火性能。

结果显示,采用难燃或阻燃外墙材料可有效提高建筑整体的抗火能力,并减轻火势蔓延速度。

二、结构稳定性与抗火设计2.1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在火灾条件下的表现比较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在火灾环境中受到极端温度作用后的行为,我们发现钢结构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失去强度,进一步导致建筑倒塌;而混凝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承载能力。

2.2 结构施工质量对防治火灾扩散影响经过实验控制组和试验组进行比较观察,我们发现良好的施工质量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精细施工可以提高纵横向连通性及密闭性,从而降低了火势传播速率以及避免了火灾事故的扩大。

2.3 专用防火材料对建筑结构阻燃性能的增强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高效的专用防火材料(如防火涂料、阻燃夹层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在火灾中的抵抗能力。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还可以降低热传导和保护结构基本完整。

三、应急逃生设计与消防设备配置3.1 安全疏散路径规划靠谱性验证通过实验模拟不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过程及时间,我们检验了安全疏散路径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路径规划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逃生难度,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以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在木结构建筑中如何进行防火分区设置,以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尽量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一、背景介绍木结构建筑由于其独特的美观性和环保性,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木材作为一种易燃材料,其防火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防火分区的设置,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二、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内部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限制火势蔓延的范围。

在木结构建筑中,防火分区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设计在木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应采用防火墙等结构措施,将建筑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防火墙通常由非燃烧材料构成,能够起到有效隔离火势的作用。

2.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设置在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中,需要设置防火门和防火窗,以隔离不同区域之间的火势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材料和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势的蔓延。

3. 防火隔板的使用防火隔板是木结构建筑中常用的防火分区措施之一,可以将建筑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区域。

防火隔板通常由防火板等材料构成,能够有效阻挡火势的传播。

4. 防火涂料的涂刷在木结构建筑中,可以使用防火涂料对木材进行涂刷,提高其防火性能。

防火涂料具有阻燃、隔热等特性,能够有效减缓火势的蔓延速度。

三、防火分区的设置原则在木结构建筑中设置防火分区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分区明确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明确具体,不同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隔离措施,以限制火势的蔓延。

2. 面积适宜防火分区的面积应适中,过大的分区可能导致火势无法有效控制,过小的分区则可能造成防火措施的浪费。

3. 隔离完整防火分区的隔离措施应完整无缺,不得存在漏洞,以确保火势无法穿透隔离层。

4. 防火材料符合标准防火分区中使用的防火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

四、防火分区的检测与维护为了确保防火分区的有效性,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需要定期对防火分区进行检测和维护。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

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木结构建筑的兴起,关于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的要求也逐渐受到关注。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火区划设计防火分区应根据建筑用途、火灾危险性等因素进行设计,通过分区,将整个建筑分成数个独立的防火区域,防止火势在建筑内蔓延。

划分防火分区时应考虑建筑的楼层、结构、用途等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确定不同分区的防火等级。

二、防火分区隔墙防火分区隔墙是划分防火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建筑分割为不同的防火区域。

防火分区隔墙及其它配套措施应满足防火等级要求,常见的隔墙材料包括砌体、轻钢龙骨、石膏板等。

防火分区隔墙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达到一定的防火时间,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防火分区防烟措施除了防火隔墙,防火分区还应设有防烟措施。

建筑内部需要合理设置烟气防排通道和排烟设备,以将火灾产生的烟雾有效排除。

防火分区内的楼梯间、过道等通道也需要考虑防烟措施,确保人员疏散时的安全和顺畅。

四、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五、疏散通道和出口设置防火分区内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出口。

疏散通道宽度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逃离火灾现场。

出口要明确标识,配备相应的疏散指示标识和照明设备,提供适当的安全疏散路径。

六、防火分区内的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防火隔墙上的门和窗口应采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防火门和防火窗,以防火灾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要满足相关防火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防火时间,能够阻挡火势的扩展。

七、防火分区的灭火设备防火分区内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如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栓等,方便人员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

灭火设备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总结起来,木结构建筑防火分区主要包括防火区划设计、防火隔墙、防烟措施、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疏散通道和出口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以及灭火设备等要求。

木结构建筑的节能和防火性能分析

木结构建筑的节能和防火性能分析
维普资讯
第3 卷 3
第3 期
林 业 科 技
Fo RESTRY SCI ENCE & TECH NO LO GY
V0 . 3 NO. 13 3 Ma v 200 8 编 号 :10 99 (0 8 3— 0 6一 2 0 1— 49 20 )O 04 O
中也不 乏寒 冷 的天 气。对 这 两 个 具 有代 表 性地 区 的研究 结果表 明 : 首 先 ,从 总体 上 看 ,木 结构 与 混凝 土 结构 相 比 ,木 结构能 够显 著 降低 建 筑 物 在供 暖 和 降 温 时 所 用 的能 源消耗 。在历经 总共 1 2个 月 的研 究 时间 内 ,统计 出混 凝 土建 筑 的 用 电 量达 到 4 1 5 W ・ 3 k
木 结构建 筑 的节 能和 防火性 能分 析
吴 必 龙 李 颖
( .浙 江科 技 学 院 ,杭 州 1 3 0 2 ;2 杭 州 电子 科 技 大 学 ,浙 江 10 3 . 杭州 30 1) 10 8
木结构 建 筑 具 有 健康 、环 保 、节 能 和美 观 等
7月 份 的最 高温 度 可 达摄 氏 4 ℃ ,同 时 ,在一 年 1
在 5~9月 期 间 所 消 耗 的 能 源 较 混 凝 土 建 筑 低 3 . %。在 1 2月冬 季 时 期 需 电量 用 于 供应 暖 02 2~ 气 ,要达 到相同 的室 温条 件 时 ,木 结 构 建 筑 的 用 电量 较混凝 土建筑低 2 % 。 3
木 结构建 筑 的重 要 特 点 。人 们 期 望无 论 天 气 如 何 变化 ,均 能 在住 宅 、办公 室 、商 店享 受 到 温馨 宜 人 的舒 适 环境 。因 此 ,能 否使 住 宅 和 办 公 室 兼 顾 节 约能源 和舒适 度高 的双重要 求 ,这成 为建 筑 师 、 建筑 商和 业主必 须优先 考虑 的首要议题 。 建筑 能耗指 建筑使 用能 耗 ,包 括采 暖 、空调 、 热水 、供 应 、照 明 、炊 事 、家用 电 器等 方 面 的能 耗 ,其 中采暖 、空调能 耗 占了很 大 部分 。在 中国 , 目前建 筑节 能的 目标是 确保室 内热环 境 的前 提下 , 降低 采暖 与空 调 的能 耗 。木 材独 特 的 物 理性 能 及显微 构造 使其 不 但 能 够 增强 其 强 度 ,而 且还 使 木材成 为 出色 的隔 热 体 。木 结构 也 为安 装 较 厚 的 隔热材 料提 供 了空 间 ,使 建 筑 物在 不牺 牲 宝贵 生 活空 间的 同时 ,还 能充 分 利 用经 济 成本 效益 兼 顾 的现代 化环境 控制 技术 。 木 结构也 具 有 卓 越 的保 温 特性 。美 国林 产 品 协会 ( m r a oetPo ut A sc t n 进 行 A ei n F r rd c soi i ) c s s ao 了一项 研究 ,选 择 2个 气候 有 代 表性 的地 区 ,比 较 木结构 和混 凝 土 结构 对 于 在空 调 系统 使 用 上 的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建筑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环保特性。

然而,木结构建筑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火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应该符合防火要求。

建筑师应该根据建筑的用途、场所、高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木材的种类、规格和处理方式,确保木材的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建筑师还应该合理布局建筑的内部空间,设置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门窗,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隔离火源和烟气,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木结构建筑的施工应该符合防火要求。

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木材的加工、安装和连接等环节符合防火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现场管理,防止火源和烟气的产生和扩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和维护也是防火的重要环节。

建筑物的使用者应该加强火灾预防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防火设施和消防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建筑物的使用者还应该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筑师、施工人员、
使用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防火意识,严格执行防火标准,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木结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要点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要点

本 文 分 析 木 结 构 建 筑 火 灾 的 起 因 , 木 材 的 阻燃 处 但 从
理 、 面 防护 、 构设 计 等 方 面 介 绍 解 决 木 结 构 建 筑 防火 的技 术 措 施 , 提 出外 部 灭 火 救 援 的 相关 管 表 结 并
5 m 为 避 免 因雨 水 长 期 作 用 而 引 起 密 封 材 料 的损 m 耗. 密封 的暴 露面应 向下或 向外倾 斜 U型 玻 璃 之 间 纵 向 接 缝 的 密 封 : 型 玻 璃 条 之 U
5 结 语
目前 U型玻 璃幕 墙 还是 一种 全新 的幕 墙 体系 . 其 间存 在 着 接 缝 , 缝顺 着 两 条 U 型玻 璃 纵 向延 伸 , 该 安 建造成 本及 荷载 均低 于普通 玻璃幕 墙 .可减 轻建 筑 自

建 筑 节 能
Bul n e g a ig i g En r yS vn di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要点冰
朱春 玲
( 中国建筑 科学研 究院 , 京 1 0 1 北 0 0 3)
【 摘 要】 木结构建筑在我 国具有悠久 的历史 , 至今在我 国的农村地 区 , 特别是少数 民族 聚居 区仍 占
装 时 . 条玻 璃 最 接 近 的缝 隙 ≥2 m. 用 弹性 密 封 重 。 两 m 采 节约 大量基础 费用 。 施工上周 期短 . 不受季 节气温等
材料 进 行 密 封 。对 于 外侧 的接 缝 ,密 封 剂 的进 深 ≥
因素影 响。 其光 污染 小 , 幕墙色 彩更 加柔 和 . 而使建筑 从 外型设计更 具有 自由的创造空 间。一些公共建 筑 、 文化 场所采 用这 种新 型材料 . 可增 加立 面 的视 觉效 果 . 而 从 达到设 计所体 现 的艺术 内涵 随着 U玻工艺 与技术 的

木结构防火措施

木结构防火措施

木结构防火措施1、外包防火法非燃性材料防火的原理为:防火材料(非燃性材料)包裹在木制材料的外面,这样一旦有火灾发生时.就能更好地对其组件耐火的极限进行改善和提高。

2、自防火法自防火法也称之为自我预防火灾法,其防火原理指的是借助并使用火灾燃烧木材形成的炭化层进行阻燃,具体操作是,对木质材料不进行额外的防火措施,当火灾发生时,被燃烧的木材就会出现热电吼和燃饶形成的碳化层,而该炭化层就能对火势的蔓延具有一定的阻止作用。

通常情况下,火灾发生时为消防员争取救援时间的核心方法应该就是被燃烧的炭化层,所以,在设计木结构建筑时,选材方面应该考虑选择沉重型木结构,从而有效降低火灾导致的死亡率。

3、阻燃处理法木材阻燃剂的阻燃处理大致可以分为溶剂型阻燃剂的浸渍法和涂刷木结构防火涂料。

涂覆上性能好的木结构防火涂料,遇火时涂膜膨胀发泡形成均匀致密的蜂窝碳层,降低其燃烧等级,变为不燃或难燃,这样一旦发生火灾,则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木结构防火涂料是以水作溶剂、由有机和无机复合材料作粘接剂,加入高效阻燃剂和助剂配制而成,木结构防火涂料集环保,装饰和防火一体,涂料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干燥后具有涂膜平滑、耐火性能好、无毒、无污染、便于施工等优点,当然木结构防火涂料也不是完美的,耐水性和发烟量的问题还需要改进。

4、性能化防火法性能化防火方法又被称之为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性能化防火方法是一种新的防火方法,是在火灾性安全的工程建筑消防里常常使用的防火方法,对木结构建筑进行防火设计的依据是木材结构的新颖性,首先要对评价对象和攻击的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再对火灾现场进行模拟,最后评估方案以及说明问题。

5、自动消防设施的应用法木结构建筑中,目前还尚未规定设置自动消防设施,但是把火灾发生时木建筑结构速燃以及火灾现场可能突发的其他状况、较差的消防条件各种因家考虑在内,自动火灾探测和应用灭火系统对于自动消防设施的安装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防火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摘要:我国木结构建筑,无论从应用规模或者数量,还是从相关消防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跟国外木结构建筑应用较多的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系统、完善地解决有关木结构建筑的消防技术问题,为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对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木结构;防火技术
Abstract: our timberwork building, whether from the application scale or quantity, or from the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breadth and depth, with foreign timberwork building is used more often has a lot of countries gap.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ood construction in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for timberwork building is in the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uppor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timberwork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timberwork;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按照我国现行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木结构建筑的耐火等级在三级与四级之间。

经过多年的干燥,木材构件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极大。

特别是古建筑火灾,损失之大往往是难以估计的。

为了对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法律依据,有效保障此类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为此,下文主要从木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和对木结构火灾的扑救两方面入手论述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技术要点。

1木结构的防火设计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构造应按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控制火势的蔓延,使木结构建筑满足防火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1)防火分区。

建筑物内部某空间发生火灾后,火势会因热气体的对流和辐射作用,或者从楼板、墙体的烧损处和门窗洞门向其他空间蔓延扩大开来,最后引发整座建筑的火灾。

因此,必须通过防火分区将火势控制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

由于木结构建筑的耐火等级介于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三级和四级之间,其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都应按照规定的要求执行。

与防火分区直接相关的包括建筑层数、长度和面积等参数,使用防火墙作为耐火屏障可以控制火势蔓延到相邻的建筑物。

(2)防火间距。

建筑物起火后,由于热辐射的作用,可能使邻近的建筑物被烘烤而起火,同时考虑到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需要,建筑物之间应有防火间距。

石木结构房屋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
8m,木结构房屋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12m。

对原已建成的大村寨应积极采取开辟防火通道的有效措施,将位于防火通道上的建筑迁出重建,以使得在火灾发生时不至于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

为防止外部失火的殃及,有条件的地区应在木结构建筑外围挖出防火沟作为防火隔离带,并及时去除杂草、灌木、枯叶、树枝等可燃物。

(3)构造措施。

火灾试验证明,发生火灾的建筑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与该建筑物外墙的耐火极限和外墙门窗洞口的开口比例有直接
关系。

如果相邻建筑的外墙无洞口,并且外墙能满足1.00h的耐火极限,防火间距可减少至4m。

考虑到有些建筑完全不开门窗比较困难,允许每一面外墙开孔不超过10%时,木结构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减少至6m,但要求外墙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同时外墙围护结构的材料必须至少是难燃材料。

外墙和防火墙上的开口数量和尺寸都应被限制。

厨房尽量单独设置。

在有火源的房屋内,须设置防止火焰、火星及辐射热危害的防火设施(如防火隔墙、防火幕、防火隔板或垒砌砖墙等),使木结构与火源隔开,并在楼板上用石块、砖等非燃烧材料作衬垫,分隔火源与楼板。

(4)自动报警与灭火设施探测、警报系统对人们尽早地撤离建筑物是至关重要的。

安装探测器并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是目前在
建筑物火灾中保证人身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有条件的建筑中应安装烟感或温感探测器,以便及早发现火灾。

在建筑物中安装喷淋系统,以此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被自动触发并将冷水喷洒在燃烧区域。

喷淋系统可以在消防员抵达之前控制火势的发展,有利于对初起火灾的扑救。

2木材的阻燃处理
木材的燃烧等级低,通过适当的阻燃处理可使其燃烧性能等级由B2级提高到B1级。

阻燃剂的阻燃途径主要有:抑制木材高温下的热分解、抑制热传递和抑制气相及固相的氧化反应。

以上阻燃途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互为因果。

一种阻燃剂往往具有一种以上的阻燃作用,并有侧重。

因此,在木材阻燃剂配方中一般都选用两种以上的成分进行复合,各成分相互补充,产生阻燃协同作用。

常用的木材阻燃剂主要有: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和硼系阻燃剂等。

经过阻燃处理的木材,抗火性能明显提高,木构件表面火焰的燃烧速度降低,相应地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改变其燃烧性能,但不能提高构件的耐火等级。

3木材的表面防护
表面保护是在最后加工成型的木材及其制品上涂覆阻燃剂或防
火涂料,或者在其表面包覆不燃性材料,通过这层保护层达到隔热、隔氧、抑制燃烧的目的。

这是目前对木材进行防火保护最有效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制出了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如过氯乙烯防火漆等,通过涂料本身的难燃性或不燃性,或者通过涂层在火焰下释放出不燃气体并在表面形成釉状物的绝氧隔热膜来保护基材。

20
世纪70~80年代,又陆续研制出各种膨胀型防火涂料,用作木质材料的饰面型防火保护层。

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热后,会形成多孔性的海绵状炭化层结构,具有很好的隔氧隔热保护作用。

将其涂刷在可燃建筑结构上,遇小火不燃烧;火势不大时,具有阻滞延燃能力,从而减缓火焰传播速度;离开明火后能自行熄灭,可提高材料的耐火能力,防止火灾迅速蔓延扩大,但不能完全阻止和消灭火灾。

4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用电安全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电气规程的要求进行电气线路及设
备的安装,积极消除电气火灾隐患,严禁私拉乱接,对陈旧老化的线路必须立即进行改造。

严禁使用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用电设备,照明灯具应与可燃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用电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

木屋盖吊顶内的电线应采用金属管配线,或使用带金属保护层的绝缘导线。

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汞灯及其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木构件上。

5其它防火保护措施
房屋的防火安全性能与建筑物结构材料的燃烧性能存在一定的
关系,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对火灾的防范意识以及所采取的防火措施是否科学合理。

(1)完善灭火设施。

首先,消防站的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的原则,人员数量也要切合实际。

其次,进行消防规划时,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建设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在消防车能够到达的地方,应修建供消防车取水用的设施。

例如,可以结合木建筑依山而建的地形条件,在山坡的较高处修建高位消防水池,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满足灭火的需要。

第三,有城市消防系统依托的木结构建筑应在不影响建筑内、外形象的条件下设置消防管网和自动灭火系统。

对于不具备自动灭火条件的建筑,应配备消防器材设施,无法设置消火栓系统的,采用手抬机动泵串联远距离供水灭火。

(2)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由于专职消防队驻地可能离建筑很远,一旦发生火灾,单纯依靠消防队伍灭火“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加强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效地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以解决消防设施的不足。

尤其是村寨木结构建筑的消防更要靠发动群众,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自力更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村寨火灾的危害。

6结语
研究和事实表明,影响木结构建筑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燃烧性能、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木材的保护层厚度等方面。

房屋的防火安全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对火灾的防范意识、室内装饰材料的可燃性以及防火措施是否得当等因素。

因此,木结构的防火
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通道、烟感报警装置的设置等都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彭磊,邱培芳,张海燕,倪照鹏,刘庭全。

多层木结构建筑防火要求及应用现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2)。

[2]张芳敏。

轻型木结构旅馆建筑防火技术探讨[J]。

福建建材,2011,(9)。

[3]马寿军。

关于对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