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下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下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3.填空题:补充完整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强学生对反应过程的理解。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首先,回顾酯化反应的原理、条件和应用,强调重点内容。然后,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高二化学下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酯类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命名法则;
2.掌握乙酸和乙醇的化学性质,理解它们之间的酯化反应原理;
3.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酯化反应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酯化反应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如炒菜时的香气、水果的甜味等,引发学生对酯化反应的好奇心。接着,我会提出问题:“这些香气和甜味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随后,我会简要回顾已学的有机化学知识,如醇和羧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乙酸和乙醇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2)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小论文,内容包括反应原理、条件、实验操作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总结和表达能力。
2.实践作业:
(1)课后分组进行酯化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2)学生可通过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结合实验报告,展示实验成果。
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酯化反应的相关知识,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 (5) 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防止倒吸 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6)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减小乙酸乙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能否用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6)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能否用氢 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产物析出。 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产物析出。②吸收 氧化钠溶液代替 溶液代替? 氧化钠溶液代替? 蒸出的乙醇。 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蒸出的乙醇。③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NaOH溶液代替 溶液代替Na 溶液,因为NaOH 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因为NaOH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重新生成 乙酸和乙醇。 乙酸和乙醇。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 酯 浓硫酸 (98%)
熔点(℃ 沸点 沸点(℃ 密度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密度 0.789 -117.0 78.5 16.6 117.9 1.05 -83.6 77.1 0.90-Βιβλιοθήκη 338.01.84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1)混合乙酸 ,乙酸浓硫酸时, (1)混合乙酸、乙醇、浓硫酸时,要将浓硫 乙醇, (混合乙酸、乙醇、,浓硫酸的滴加 1)乙醇 乙酸, 慢慢注入乙醇中 乙醇中, 再加入乙酸。 酸慢慢注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顺序是怎样的? 顺序是怎样的? 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2)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碎瓷片的作用: ? (3) 浓硫酸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 浓硫酸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 (4)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不利于产物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生成,需要小火微沸(60~70度 ? 生成,需要小火微沸(60~70度)。

高二化学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高二化学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 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 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3
浓硫酸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
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 乙醇溶解;③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
解析
(1)浓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最 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
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B、C项。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
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
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 反应。 (4)在步骤③中的主要现象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 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
浓硫酸 △
CH3COOC2H5+H2O
(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 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 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5)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 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

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的热化学方程式

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的热化学方程式

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的热化学方程式1.概述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利用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来制备乙酸乙酯。

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推导和理解,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来探讨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的热化学方程式。

2.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反应过程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醇与酸发生酯键形成的反应,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中,首先将乙酸和乙醇放入反应釜中,再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随着反应的进行,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这是一个可逆的反应,根据Le Chatelier定律,加入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率。

3.乙酸乙酯的形成热化学方程式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可以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C2H4O2 + C2H5OH → C4H8O2 + H2O乙酸 + 乙醇→ 乙酸乙酯 + 水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中,生成了一个分子的乙酸乙酯和一个分子的水,同时释放出了化学反应的热量。

4.反应热的计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生成1mol的乙酸乙酯需要放出多少热量呢?为了计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反应热的概念。

反应热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乙酸乙酯是生成产物,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体系的热量变化来计算。

5.反应热的实验测定为了测定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生成的热量,可以利用燃烧法或量热法进行实验。

燃烧法是将产生的乙酸乙酯进行燃烧,测定其燃烧放出的热量来推算反应热;而量热法则是利用量热仪测定反应前后体系的热量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手段,可以准确地测定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放出的热量。

6.反应热的意义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热对于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反应热的测定可以帮助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反应热也可以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和预测生产能耗。

乙醇加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加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加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
其中,CH3CH2OH代表乙醇,CH3COOH代表乙酸,CH3COOCH2CH3代表乙酸乙酯,H2O则代表水。

这个反应是一种酯化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乙醇和乙酸首先发生酸催化,生成乙酰基离子(CH3COO-)和质子(H+)。

然后,乙醇中的羟基(OH-)与乙酰基离子(CH3COO-)发生亲核进攻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香味和甜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作为溶剂、香料和涂料等。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6. 酯化反应原理:
HO ①
H —C—C—O—H
方式一:酸脱氢、醇脱羟基 H

+ + CH3COOH
HOCH2CH3
18O
浓硫


CH3COOCH2CH3
H2O
18O
方式二:酸脱羟基、醇脱氢
+ + CΒιβλιοθήκη 3COOHHOCH2CH3
18O
浓硫


CH3COOCH2CH3
18O
H2O
7.酯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做鱼时加醋加酒味道香醇。
2.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可闻到香味。
3.实验结论: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一种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4.反应方程式:
+ + CH3COOH
HOCH2CH3
浓硫


CH3COOCH2CH3
H2O




5.酯化反应概念: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逆反应为酯的水解反应。
酒越陈越香 醋能解酒吗? 香醋
在身体发生酯化反应微乎其微,所以用 醋解酒,不可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
高中化学
酯化反应
乾县杨汉高中 刘 敏
做鱼时加一点 醋,加一点酒, 做出的鱼味道 特别香醇。你 想知道是为什 么吗?
酒越陈越香
1982年的拉菲
醋能解酒,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发生了酯化反应
乙酸的酯化反应
1.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 后边加边震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 浓硫酸和2mL冰乙酸,按图连接好 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 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 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化学实验可神奇啦!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有一天呀,我们在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特别好玩的实验,就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老师拿了两个小瓶子,一个瓶子里装着一种有点酸酸味道的东西,老师说那是乙酸。

另一个瓶子里呢,装着一种有点像酒精味道的东西,老师说那是乙醇。

老师把乙酸和乙醇倒在了一个大玻璃杯子里,然后又加了一点像水一样透明的东西,老师说那是催化剂。

接着呀,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啦!杯子里的液体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就像我们喝的汽水一样。

不过这个泡泡可不一样哦,它们小小的,很可爱。

过了一会儿,杯子里飘出了一种香香的味道。

哇,这个味道可好闻啦,有点像水果的香味。

老师说这就是酯化反应产生的香味呢。

我们都忍不住凑过去闻了闻,真的好香呀!
然后老师又给我们看了看杯子里的液体,颜色有点变了,变得比原来稍微黄了一点。

老师说这也是酯化反应的一个现象哦。

我觉得这个实验真的太有趣啦!就像变魔术一样。

我回家还跟爸爸妈妈讲了这个实验呢。

爸爸妈妈也觉得很神奇。

我好想再看一次这样的实验呀!说不定下次老师还会给我们做更有趣的实验呢。

你们想不想看这样的实验呀?如果你们也觉得这个实验很神奇,那就和我一起期待老师下次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玩的实验吧!。

高中化学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高中化学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

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

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

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但一般老师的体会是:最好使用冰醋酸(冬天是固体,夏天可能是液体)和无水乙醇。

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只须加入2 滴浓硫酸,多了效果反而不好。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60℃~7 0℃,不能使液体沸腾。

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

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

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一般是没有加碎瓷片,因此加热过猛时有暴沸产生)。

3.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蒸馏出的乙酸乙酯中因混有乙酸和乙醇,故不能闻到明显的酯的果香味。

此时必须振荡试管,使饱和碳酸钠跟乙酸反应将其吸收,这样既溶解了乙醇又降低酯的溶解性,让酯浮在液面上便于闻其香味,观察色、态。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1)乙酸乙酯在无机盐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4.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该实验也可以用中圆底烧瓶作反应物的容器,这时反应物的量要大一些。

我的体会是可按书上装置进行,所得乙酸乙酯量也不少,效果也明显。

一般是加热沸腾,让其反应,使乙酸乙酯蒸发出来。

一般未加碎石,要出现暴沸。

[注意事项]乙醛的银镜反应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乙酯
77
②防倒0.吸90
微溶
【其它防倒吸方法】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原理】
CH3COOH+HOC2H5 催化剂
酯化反应:
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
酸跟醇作用,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酯化反应中酸和醇分子内的化学键 怎样断裂?
探究:酯化反应的本质
可能一
——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O
O
12.初识生活中的一些含氧有机化合物
12.2醋和酒香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蔡兴
你知道吗?
“酒是陈的香”
烧鱼时加点醋和酒,这样鱼的 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
这些原理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哦!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
【实验仪器】:
乙醇、乙酸 、浓硫酸
水浴
饱和碳酸 钠溶液
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 酒精 灯 石棉网 大试管(带单孔橡皮 塞)1根 玻璃导管 试管2根 烧杯 2个 量筒 碎瓷片 火柴
不是;主要杂质是乙酸和乙醇;分液;分液漏斗
问题6.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1)反应乙酸
(2)溶解乙醇
(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问物乙题质酸7.为液什面么上沸1使方1点7用?.9/℃长导管?1密导.0度5管/(口g/m为L什) 么要水易在溶溶性溶液的
乙醇
78.5 ①导管0.的78作93用:导气、冷易疑溶;
酸 分离方法
、 (分液)


乙酸乙酯
乙酸钠、 乙醇、Na2CLeabharlann 3分离方法(蒸馏)
乙醇
加入试剂
乙酸钠、 (稀H2SO)4
Na2CO3
乙酸、 硫酸钠、 硫酸
分离方法
(蒸馏)
乙酸
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C)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 。
【知识应用】
2.现有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采取适当的
步骤回收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写出各步骤中所用的
试剂、方法和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酯 加入试剂
、 乙
( 饱和Na2)CO3
酯化反应的基本规律: 酸脱羟基(-OH)、醇脱氢(H)
怎样用化学知识解释呢?
“酒是陈的香”
烧鱼时加点醋和酒,这样鱼 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
【课堂小结】
当C-O键断裂时,羧 基中的-OH易被其它 基团取代
O CH3—C—O—H
当O-H键断裂时, 容易解离出H+,使乙 酸呈酸性
【知识应用】
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 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
乙醇、乙酸 、浓硫酸
水浴
饱和碳酸 钠溶液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上层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并 —且—闻—到——香—味——————————————————
【实验结论】:
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 乙醇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无色 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 液体。
乙醇、乙酸 、浓硫酸
=
=
催化剂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
可能二
O
CH3—C—O—H+HO—C2H5
=
O 催化剂 CH3—C—O—C2H5 + H2O
【实验验证】 同位素示踪法: —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常用的方法
乙酸乙酯
乙酸

乙醇
O
O
= =
CH3—C—OH+H—18O—C2H5 催化剂 CH3—C—18O—C2H5 + H2O
水浴
饱和碳酸 钠溶液
乙酸乙酯
【思考与交流】
问题1.装药品的顺序如何? 乙醇—浓硫酸—乙酸
问题2.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暴沸
问题3.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剂、吸水剂
问题4.水浴加热的优点? 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思考与交流】
问题5.试管中收集物质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是什么?
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主要仪器?
【实验药品】:
纯乙酸 无水乙醇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酚酞
【实验步骤】:
1.在大试管加3mL乙醇,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和
2mL冰醋酸,加入少量沸石(注意安全)
2.按如图12.12所示装置,连接好仪器。
3.将导管通到约5mL的饱和Na2CO3溶液 的液面上(注意导气管口只能靠近但不 能插入液面下) 4.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1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