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郭亮
.
一些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有识之士,在革命的危 急关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教育家徐特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军事家贺龙、 彭德怀等人都是在此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这正 如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徐特立
郭沫若
.
贺龙
彭德怀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的交
.
但这并不能掩盖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的军 事独裁统治性质。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 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呢?其特点如下:
第一,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 立了庞大的军队。
.
第二,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 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如隶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调查统计局 (“中统”)和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局(“军 统”),其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 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一是由于国民党曾经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面旗帜和大革命 时期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一度对它作出过一 两项表面上的让步(如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允诺取消领事裁判权), 一时使人认为它仍在维护民族权利。
二是由于它在形式上暂时地统一了中国,因此,这个政权曾 经在一个时期之内,使一些人尤其是民族工商业者产生过幻想, 以为中国可能由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中共八七会议会址 汉口三教街41号
以后要非常注意 军事,须知政权 是由枪杆子中取 得的。
.
中国共产党最初领导的比较 重要的起义主要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东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一”南昌起义浮雕
另外,从1927年大革命 失败到1928年初,中国共 产党还先后在海陆丰、琼 崖、鄂豫皖、赣西南、赣 东北、湘南、闽西、陕西 等地发动了近百次武装起 义。
近代史PPT课件4.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以“四行二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 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 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 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 济。 •发行“法币” •发行内债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商业投机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孔 详 熙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起义失败后大批革命者被杀害。 武装反抗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三大起义,失败后选择了深入农村、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国民党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 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 进行掠夺。——征收田赋 ;是征收盐税 ;征收 各种杂税 ;强迫农民服劳役(如修筑公路、碉堡 等)和服兵役(即抓壮丁)。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原大战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 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把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 。 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 剥削。
陈 果 夫
陈 立 夫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出版课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蒋 介 石
国民党的内部纷争:国民党并不是组织严密的政党,而是许 多军事和政治派别的松散结合,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极不稳固, 汪精卫、胡汉民为首的政治派别和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 张学良为首的军事派别大都自行其是,纷争不断,给革命发 展创造了机会。
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理论:根据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三 步走的理论,国民党宣布进入训政时期,查禁国民党以外的所 有政党,甚至温和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派别也遭到镇压,国民 党力图建立一党专制的政治秩序。
争取农民的主要措施是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获取农民支持 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土地革命,最基本的支持力量来自贫农, 为了获得数量很大的中农的支持,通常不是平分一切土地, 而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农,保护中农的利益。
分田证
新军阀混战:1929到1930年,蒋、冯、阎、李四大新军 阀发生了内战,战争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北伐战争,苏区 附近的较强的国民党军队都被调走,对红色政权的军事 压力大大减轻了。
第三节 长征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蒋介石利用统治相对稳定的时机,集中 绝大部分军事力量围攻各个苏区,鄂豫皖根据地首先失败, 被迫西征,后来建立了川北根据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1934年10月被迫长征。
湘江之战:红军长征初期指导思想很模糊,领导机关和部队 十分臃肿,行动迟缓,在湘江遭到国民党军的围攻,损失过 半,只剩下3万人的队伍,但是更精干、行动更迅速了。
日本侵华的深入和抗日运动的兴起: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仍然 步步紧逼,继续侵略华北和内蒙,民族矛盾迅速上升,抗日运 动日益兴盛,甚至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大规模抗日反蒋的事件 也不断发生。
西安事变:蒋介石计划把逆境中的红军消灭于陕北,但是随着 抗日运动的兴起,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结成了三角军事同盟, 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最终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 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据中 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PPT课件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 1、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政府镇压中 国共产党,
❖ 2、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上,正式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
PPT课件
15
❖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 文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 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的 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 用广大的农村势力以想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 得着胜利。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PPT课件
12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 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 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件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 党成功地团结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力量,共同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武装斗争的实践
总结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武装斗争中不断壮大,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人民军队在战争中 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革命的兴起,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推动了农村革命的发展。
土地革命的兴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阶段 ,旨在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国家
独立和民族尊严。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
族自信心。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 党成功地团结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力量,共同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武装斗争的实践
总结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武装斗争中不断壮大,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人民军队在战争中 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革命的兴起,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推动了农村革命的发展。
土地革命的兴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阶段 ,旨在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国家
独立和民族尊严。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
族自信心。
第5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ppt课件

(一)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国民党政权的建立和统一
武汉国 民政府
宁 汉 南京国 合 民政府 流
东北奉 系军阀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 统一
视频链接:土地革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2.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独裁统治
首先,建立庞
其次,建立庞
2、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 性转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上)、 叶挺(下左)、叶剑英(下中)等人领 导了广州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对 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英勇的反击。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 起义,战略目标是进攻长沙。在进攻长沙失 利后南下转移至湘赣边界。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教学案例
案例文本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作出秋收起义的决定
中共中央于1927年 8月3日发布《关于湘 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 动大纲》。八七会议又 决定把发动秋收起义作 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 务,并派毛泽东作为中 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 收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五讲 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实践
三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1.国民党政权的建立和统一
武汉国 民政府
宁 汉 南京国 合 民政府 流
东北奉 系军阀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 统一
视频链接:土地革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2.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独裁统治
首先,建立庞
其次,建立庞
2、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 性转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上)、 叶挺(下左)、叶剑英(下中)等人领 导了广州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对 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英勇的反击。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 起义,战略目标是进攻长沙。在进攻长沙失 利后南下转移至湘赣边界。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教学案例
案例文本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作出秋收起义的决定
中共中央于1927年 8月3日发布《关于湘 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 动大纲》。八七会议又 决定把发动秋收起义作 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 务,并派毛泽东作为中 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 收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五讲 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实践
三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优质课件

-
七一五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常务委员会扩 大会议,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分共的问题。在未开会以前,截制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 策之言论行动”。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随后不久,汪 精卫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汪精 卫集团举行反共政变,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孙中 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完全抛弃。至此,国民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 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 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 装争夺政权的开端。 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 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2月11日,中共广 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1927年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
宁汉合流: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 京国民党政府合在一起,史称“宁汉合流”。1927年4月18日,
-
蒋介石国名党集团建立了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南京国 民政府,照成“宁汉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卫集 团在武汉叛变革命,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 使宁汉和流成为可能。冯五祥几次致电宁汉双方,解决党 内争执。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 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 表 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的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 一。
-
-
1928—1929年间中国名族工业的发展 短暂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文化教育事业等所有发展
第六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 改组派与蒋介石的争斗
北伐之后,‚中国国民党已被军阀、官僚、政 客、买办、劣绅、土豪所侵蚀盘踞、盗窃、把持, 孙总理之三民主义,已被他们所篡改……今日南京 的中央,已成为一切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我们要 继续革命,必须重新整饬担任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大 本营,必须反对南京的反动中央和最近善后会议式 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且不犹疑的继承第一第二次 代表大会的系统而重新改组中国国民党。‛
《统一与军队管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东方杂志第31卷第24号,1934年
12月16日
“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 策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 和理想的。‛‚如果党内领袖不能贯彻他的政 策,他们便不再是孙中山的真实信徒;党也不 再是革命的党,而不过是这个或那个军阀的工 具而已。党就不成为一种为中国人民谋未来幸 福的生气勃勃的力量,而会变为一部机器、一 种压迫人民的工具、一条利用现在的奴隶制度 以自肥的寄生虫。‛‚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 我将不再参加。‛
“必以至大至久之恒心与毅力,肃 清潜伏之共产分子,绝其根 株,‛‚第一期清党自打倒共产党 领袖及其著名活动分子入手……其 二期须普及一般跨党分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 案史料选编(下),第602-606页。
“过去的清党,只是把不良分子清出党 外就完了。我们这次清党,是进一步把 共党的死灰都要送还俄罗斯,不能让它 遗留在中国的。干脆地说,这次的清党, 就是要消灭共产党。‛
1917年11月7日起义在彼得格勒取得成功, 当晚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 埃政府成立。 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最先进最革命的理 论是正确的。无产阶级在没有根据地,没有 军队,没有农民支持的情况下依靠中心城市 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就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并夺取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 毛泽东、朱德 贺龙 徐向前 方志敏 邓小平 彭德怀 黄公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宁冈为中心)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最大最巩固的一个革命根据地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
主要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 战略阵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心内容 土地革命 策略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
命胜利
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 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 邓小平
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 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点:道路的选择都是从中国的国情出 发,实事求是。
4 遵义会议
内容:
(1935年1月) 意义:
日军侵华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1) “八一”南昌起 (领导人 意义) 义1927年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同时标志着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的开 始。
2)、八七会议主要内容: 1 总结了 大革命 失败的教训;批判了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这里的“时局”指什么?)
5)都遭到了反动当局的镇压,但都促 进了中国革命 的发展和民族的觉醒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背景:
1)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 矛盾,全 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的运动。
2)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的推动下
2、经过: 张学良、扬虎城
国民党内部亲日派态度: 为什么中共的和平解决方针是正确 的?中共为此作了哪些努力?
考点罗列: 1、“八一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3、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4、遵义会议
有 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
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国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
特义
色
的
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革
命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道
路 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似之处;
1 都是在革命危急关头召开的; 2、都批判了错误倾向 3、都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5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事变
“九.一八”事
变1931年
沈阳
蒋介石集团和中 国面对日本侵华
分别采取了什么
“变1一93.二2年八”事 上海
态度?
6 “一二.九”运动 1935年 北平学生
背景
3、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解决方针:和平解决。依据是当时错综 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根 本利益(根本出发点)
2)中共为实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努力:确 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委派周恩 来等人去西安调停;把红军主力调到西安附 近,准备迎接亲日派的进攻。
4、意义: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对推 动国共再次合作起了重大作用。十年 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确立党对军 队的领导
1、秋收起义是八 2、中共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
七会议武装斗争 义中得出的主要教训就是将党 方针的具体实践 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3 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中央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湘鄂边、洪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的错误
2 选举了以 瞿秋白 为首的新的临时中央政 治局;
3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 和推翻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总方针。 注意点:
“八七”会议与中共“一大”“二大” 性质不同,它不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3)秋收起义
9月从湖 南\江西 边界开始
1927年 毛泽东领导
文家 市决 策
三 湾 改 编
决定建立农村 注意点: 革命根据地
意义
促进民族觉醒,成为全国抗 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
不 领导者 同 点 目的
相同点
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不 领导者 同 点 目的
相同点
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中国共产党 想的知识分子
抗议帝国主义侵略和 抗日救亡 北洋军阀的卖国行为
1)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2)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都是由民族危机引起的 4)都是从北京扩大到全国的爱国运动, 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