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案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教材分析:糖类、脂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大分子。
对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是学习高中生命科学的基础。
学生对这些物质的名字早已了解,但不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为此,教材先安排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探知这些物质在生物体中的确存在,以便从感性认识开始引入正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生化鉴定的方法。
实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实验方法训练,让学生知道利用特定的化学式给予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有特定的颜色反应可以鉴别这些物质,帮助学生学会生物组织中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检测技术测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实际的应用,指导学生用自己选择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二、课题: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化检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检测部分饮料、食品的营养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同时,认识健康饮食的科学原理,激发队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难点:应用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测定食物、饮料中的营养成分。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七、教学过程:八、板书: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化学试剂能产生不同的特征性反应,利用这个特性区分各种有机物。
二、实验步骤1、已知成分的鉴定淀粉+ 碘呈现蓝色还原性糖+ 班氏试剂加热至沸呈现红黄色沉淀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5%NaOH 1%CuSO4)紫色脂肪+ 苏丹Ⅲ呈现橘红色2、未知样品成分的鉴定生物材料切碎----研磨----过滤-----取滤液。
每种鉴定用滤液2ml,加各种试剂进行鉴定。
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各种生物材料的有机物成分。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析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而充足的各种营养成分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
通过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了解食物的价值,以及如何选择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物。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身体的重要源泉。
在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较高,例如肉类、鱼类以及蛋类;而豆类、坚果类以及谷物也是蛋白质来源的重要渠道。
儿童、孕妇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需要更加注重蛋白质的摄入。
二、脂肪脂肪是营养成分中重要的一种,不仅是身体能量的来源,也是细胞膜和神经系统所必须的成分。
但是,脂肪如果摄入不当,也会引起肥胖等生活疾病。
人类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入。
鱼类、坚果类以及橄榄油是含有更多健康脂肪的食品。
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代谢产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主要包括单糖、双糖以及多糖。
糖类过多的摄入会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等生活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低度加工的谷物类食品,例如糙米、全麦面包以及小麦粥等等。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有机物质,不仅能够促进人体代谢,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不同的维生素在不同的食物中的含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黄色或橙色的蔬菜以及水果。
含有充足维生素C的食物则主要是柑橘类水果以及青色蔬菜。
五、矿物质矿物质在人类身体中的比例虽然较小,但是其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例如钙元素可以促进人类骨骼的健康,而铁元素则是补充血小板必不可少的成分。
含有丰富钙质的食物主要是牛奶、豆类以及鱼虾类食品,而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则是红肉以及绿叶蔬菜。
总而言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食物是健康生活的必备条件。
通过对营养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食物的成分,使得我们更好地选择自己所需的食物。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是我们了解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素和评估其对健康影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入手,探讨其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食物中最常见的一种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主要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分析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总糖含量,并将其化为等效的单糖含量,从而得到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评价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需要考虑到其对血糖的影响。
高血糖食物如白糖和甜点,会导致血糖的迅速升高,对健康不利。
因此,评价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标准应该结合其血糖指数,以帮助人们选择低血糖食物。
二、脂肪脂肪是食物中的另一种重要营养成分。
食物中的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转化脂肪酸三类。
分析食物中脂肪的含量,通常通过提取食物中的脂肪,然后利用化学方法测定脂肪的质量。
评价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除了考虑其总脂肪量外,还应该关注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而饱和脂肪酸则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因此,评价食物中脂肪含量的标准应该基于其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食物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
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并将其转化为蛋白质含量。
评价食物中的蛋白质质量,除了考虑其总蛋白质含量外,还应该关注其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不同蛋白质含有不同种类和比例的氨基酸。
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标准应该基于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以确保蛋白质对人体织构建备的质量。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食物中微量的营养素,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本月修正2023简版

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引言在现代生活中,营养摄入是保持健康和促进身体发展的关键。
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我们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1. 蔬菜蔬菜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蔬菜的主要营养成分:- 蔬菜 - 蛋白质(g) - 碳水化合物(g) - 纤维(g) - 维生素A(IU) - 维生素C(mg) - 钙(mg) - 铁(mg) ---- 菠菜 - 2.9 - 3.6 - 2.2 - 2813 - 28.1 - 99 - 2.7 -- 胡萝卜 - 0.9 - 9.6 - 2.8 - 17033 - 6.1 - 41 - 0.6 -- 西兰花 - 2.8 - 2.3 - 2.6 -623 - 89.2 - 62 - 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菠菜富含纤维和维生素A,有助于促进消化和维持良好的视力;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于眼睛和皮肤的健康非常重要;西兰花则富含维生素C和钙,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和骨骼的健康。
2. 水果水果是我们获得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水果的主要营养成分:- 水果 - 蛋白质(g) - 碳水化合物(g) - 纤维(g) -维生素A(IU) - 维生素C(mg) - 钙(mg) - 铁(mg) ---- 苹果 - 0.3 - 25.1 - 4.4 - 98 - 8.4 - 11 - 0.2 -- 香蕉 - 1.1 - 22 - 2.6 - 76 - 10.3 - 6 - 0.3 -- 葡萄柚 - 0.6 - 11.6 - 1.4 -115 - 52 - 22 - 0.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苹果富含纤维,可促进消化和提供饱腹感;香蕉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对于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有益;葡萄柚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自由基。
实验三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1

实验三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1
实验三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实验目的 1、学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化检测方法。
、学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化检测方法。
2、通过显色反应鉴定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通过显色反应鉴定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实验材料鸡蛋、鸡蛋、梨、马铃薯、结球甘蓝马铃薯、
三、实验步骤 (一)已知成分的鉴定 1、糖类的鉴定、淀粉 1%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 碘液碘液2_4滴→蓝紫色可溶性淀粉溶液滴蓝紫色还原性糖 1%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2mL + 班氏试剂班氏试剂2mL→加热至沸腾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豆浆2mL + 双缩脲试剂(5% 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 溶液2mL + 豆浆溶液 1% CuSO4溶液溶液2_3滴→紫色滴紫色 3、脂肪的鉴定、植物油2mL + 苏丹染液滴→橘红色苏丹III染液染液5滴橘红色植物油
(二)未知样品的成分鉴定 1、固体材料的处理、梨分步加切碎 15ml蒸馏水蒸馏水研磨——过滤液过滤液过滤
2. 成分鉴定
+碘液数滴、摇匀碘液数滴、数滴 +班氏试剂1ml、摇匀班氏试剂、加热至沸腾 +苏丹Ⅲ染液数滴、摇匀苏丹Ⅲ染液数滴、数滴 + 5%NaOH2ml+1%CuSO4数滴 % + % 摇匀溶液颜色?
样品过滤液各2ml、液各、摇匀
马铃薯水糖类蛋白质脂肪 79.8 17.2 2 0.2
梨 84.8 14.1 0.3 0.2
鸡蛋黄鸡蛋白结球甘蓝 51.5 3.4 15.2 28.2 84.4 6.1 11.6 0.1 93.2 4.6 1.5 0.2。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1、淀粉的检验:
碘液 淀粉
蓝紫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呈现蓝紫色,
证明淀粉的存在。
2、葡萄糖的检验:
葡萄糖溶液 班氏试剂 红黄色沉淀 加热
结论:葡萄糖溶液中加班氏试剂,
并加热,有红黄色沉淀产生,证明 葡萄糖的存在。
3、蛋白质的检验:
10%氢氧化钠
蛋清溶液
紫色
3%硫酸铜溶液
结论:蛋白质溶液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2
3%硫酸铜溶液,呈现紫色或淡紫色,证明 蛋白质的存在。
4、脂肪的检验:
压、划
肥肉
油迹、透光
结论:在纸上会留下半透明的亮点,
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小组实验: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将检测结果填在下表中,用“√”表示食物中含有此种营养成分, 用“×”表示食物中不含此种营养成分。
食物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面粉糊 大豆油
梨汁 青菜汁
牛奶 豆浆
总结:
所鉴定的物质 检验用的材料 检验的结果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碘液
溶液呈蓝紫色
班氏试剂
红黄色沉淀
10%氢氧化钠、 3%硫酸铜
紫色或淡紫色
滤纸
半透明亮点
练习:
1、 把数滴棕色的碘液滴加在某食物上,产生 了蓝紫色。这显示食物中含有。( B )
A、葡萄糖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结石娃娃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润,往牛奶中掺水而 不被检测出来,就把含氮量高的三聚氰胺掺入到牛 奶中,同时在牛奶中还添加其他东西与三聚氰胺混
合。这种混合物被称为“蛋白粉”。
大头娃娃
劣质婴幼儿奶粉中,因蛋白质的含量远远低于 国家规定的标准,造成婴幼儿食用后出现较为 严重的营养不良综合症。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在现代人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时代,饮食营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准确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对于人们控制饮食和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食物中的成分种类繁多,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便成为了一个难点。
因此,开发出一种准确、快捷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传统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鉴定食物营养成分的基础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化学或生化反应,将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定其浓度。
例如,常见的蛋白质测定、糖类测定和氨基酸测定等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对细微量的食物成分进行测量。
但化学分析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操作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2. 生物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是对食用菌、蔬菜、肉类等食品进行微生物分析,以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这种分析法主要关注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存繁殖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但该方法适用的范围有限。
3.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基于食品中各种分子分别发生的特定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
其中常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技术。
由于其分析对象范围广泛,可适用于物质在液态、气态、固态等任何状态下的分析,并且需要的食品样品很小,具有高效、快捷和准确的特点。
二、先进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发光免疫分析法发光免疫分析法是运用一种特殊的发光液体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快速检测的高科技手段。
这种新型检测手段利用荧光素,通过细胞免疫学原理将目标物与一种抗体结合,从而使其发光产生荧光信号,从而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如氨基酸、维生素、淀粉等。
2. 高通量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高通量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准确、灵敏、高效的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不同的食品分子,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目前,微波辅助吸附、液质联用、HTS等高通量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节的教学

基础。
成分鉴 定” 内容 , 的 主要是 引导 学 生完成 探究 实验 方 案、 实验结果 记 录表格 的设 计。首先让 学生 阅读教 材
“ 固体材 料的处 理方 法 ” 思考 并讨 论“ 该称 取 多少 , 应 克植物 固体材 料?加 多少水过滤?如何使植物 固体材
11 创设 问题 情景 , . 引导探 究 “ 让学 生探究 源 自学 生经验 的真实问题是科学课程教学 的中心 策略。 教 师 ”
样 既降低 了该 探究 实验方案 的难 度 , 可以使学 生 比 又 较深刻地体验科 学实 验设计 的严密性 , 辑性 , 而使 逻 从
学 生初步学会设计探究实验 的科学方法 。 对实验数据 的分 析和处理 , 及对实验 结果 的阐述 ,
用 于检测 的过 滤液” 然后让学生排 出正确 的顺序 。这 ,
采用 创设 情景 一提 出问题 一引导 探究 的教 学 模
式 。以问题法和讨论法为基 本方法 。以学生分组合作 探究 为主 , 问、 提 讲解 、 课件辅 助等 多种教 学形 式相 结 合, 引导学生进行 自主阅读获取试验 背景知识 、 讨论完 善 实验步骤 、 设计 实验方案 、 合作 完成探 究 、 流实 验 交 结果 等学 习活动。
创设 的情境 应是 学 生感 兴趣 的, 是来 自真 实世 界 的。 为此 , 我设置了问题情景 : 我们 的午饭 中含有哪些 营养
成分? ( 白质、 肪 、 粉 ) 蛋 脂 淀 。从 而 引起 学 生 的探 究 兴趣 , 使学生 自觉地参 与实验探究 活动中。
要求学 生尽 可能使用 图、 表。因此在学 生实验操作 前 , 经过教 师引导 一学 生设计 一交流讨论 一修改 , 后设 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鉴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实验(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牢记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初步了解其化学特性,并掌握其鉴定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同一食物中也并不是只有一种营养物质。
2.巩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验科学的实验态度及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并努力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认识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鉴定方法。
2.难点:认识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成分的含量不一样。
三、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饭粒(或馒头、面包的碎屑)、鸡蛋清、花生种子、食用油、碘酒、烧杯、白纸、载玻片、玻璃棒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1:课前准备,收集材料
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资料,准备实验材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当地的饮食特点,选择感兴趣的食物作为实验材料,如马铃薯、鸡肉、奶油、核桃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感受其中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2: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PPT,展示我们平常吃过的食物,我们知道,一天中我们要吃许多的食物,都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
问题: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物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播放大量的美食图片,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借助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还可以引发学生对食物营养的思考,有利于指导学生用心从日常生活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到激趣、激疑、探究之效果。
环节3:探究实验的开展
这部分教学,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设置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六个环节。
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1.提出问题:借助引入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馒头、面包、蔬菜、瘦肉、水果、鸡蛋、甘薯、牛奶、花生等食品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呢?各种食物中得营养成分是否相同?不同食物中得营养物质含量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作出假设: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收集的资料,交流讨论,提出合理的假设。
人要生长,就要不断的从外界摄取食物,我们的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脂肪、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让其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绽放光彩。
3.制定探究方案: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实验方案。
假设某些食物中所含不同的营养物质。
教师把几种营养物质的性质一一演示介绍,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制定出探究方案,列表如下:
设计意图:结合幻灯片,展示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各营养物质的特性,给学生设计实验提供帮助,对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实施实验方案:学生准确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组完成三种物质的鉴定。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如实详细地记录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表格中。
设计意图:这里运用多媒体视频材料,既可以迅速展示实验探究全过程,增大课堂信息量,又可以弥补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到的范围小的不足之处,使所有学生都清晰的了解实验过程。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小组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填写在上述表格中。
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脂肪、淀粉、蛋白质。
教师提示:根据生活经验知道还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分析比较,能够更好的验证实验结果,还能突破重难点。
教师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激发学生再次探究实验的兴趣。
6.营造交流氛围,分享探究成果
完成实验后,小组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实验成功的同学讲解自己的经验,并说出自己觉得自己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及时总结,让各组间相互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环节4:构建知识,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生选题抢答的方式,根据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打分,最后得分高组获胜,接受挑战失利组的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竞争可以使课堂更有活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精心选择的习题,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5:拓展延伸,学习小结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课下组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食物中的水、维生素。
再让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进行交流总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谈完收获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以及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对整节课的内容做最后的梳理,并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平衡膳食的兴趣和欲望。
特色分析:
“变式创新”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基础是变式。
本方案主要是学生通过收集、阅读资料获取信息,通过实验亲历探究过程,丰富了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认识。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尤其小组讨论设计验证食物中无机盐的实验,体现学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在探究实验中除了课本中给的材料外,学生还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食物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学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体验了成功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但也暴露出有些学生不善于倾听的问题,在以后的课堂中还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