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合集下载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你能做出哪些假设?
(2)作出假设
①食物(如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 ②这个问题不用作出假设,直接测出 数据即可。 ③单位质量的核桃种子比花生种子含 有的能量多。
科学方法: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 进行。
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
(3)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取一只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生物人教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给人类提供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糖类 脂肪 蛋白质(三大能源物质) 糖类 (葡萄糖、蔗糖、淀粉)
糖类含量较多的食物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 胞的一种主要成分。
每克糖类在人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平均为 17.15千焦。
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 常视觉。 2.缺乏症:皮肤干燥,_夜__盲__症___。
维生素B1
这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种维生素? 维生素B1
1.主要功能: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
2.缺乏症:神__经__炎___,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__气__病__。
维生素C
缺乏症: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含铁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微量) 含锌的无机盐
(微量)
佝偻病(鸡胸、X 形或O形腿);特 别是中老年妇女 缺钙易骨质疏松
厌食、贫血、肌 无力、骨痛等
缺铁性贫血(乏 力、头晕等)
地方性甲状腺肿 ,儿童智力和体
格发育障碍
生长发育不良、 味觉发生障碍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闻有香味
脂肪
滤纸
半透明亮点
练习:
1、 把数滴棕色的碘液滴加在某食物上,
产生了蓝紫色。这显示食物中含有 ( ) 2、燃烧食物后闻到有香味,这说明食物中含有 ( )
3.用手摩擦肥肉片纸上出现油脂,这说明肥肉中含有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方法和步骤,你会了吗?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验
1、淀粉的检验:
淀粉
碘液
蓝紫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呈现蓝紫色,
证明淀粉的存在。
蛋白质——→散发出香味
燃烧
4、脂肪的检验:
肥肉
压、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油迹、透光
结论:在纸上会留下半透明的亮点,
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总结:
所鉴定的物质 淀粉 检验用的材料 碘液 检验的结果 溶液呈蓝紫色
蛋白质
蛋燃烧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案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案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教材分析:糖类、脂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大分子。

对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是学习高中生命科学的基础。

学生对这些物质的名字早已了解,但不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为此,教材先安排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探知这些物质在生物体中的确存在,以便从感性认识开始引入正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生化鉴定的方法。

实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实验方法训练,让学生知道利用特定的化学式给予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有特定的颜色反应可以鉴别这些物质,帮助学生学会生物组织中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检测技术测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实际的应用,指导学生用自己选择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二、课题: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化检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检测部分饮料、食品的营养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同时,认识健康饮食的科学原理,激发队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难点:应用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测定食物、饮料中的营养成分。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七、教学过程:八、板书: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化学试剂能产生不同的特征性反应,利用这个特性区分各种有机物。

二、实验步骤1、已知成分的鉴定淀粉+ 碘呈现蓝色还原性糖+ 班氏试剂加热至沸呈现红黄色沉淀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5%NaOH 1%CuSO4)紫色脂肪+ 苏丹Ⅲ呈现橘红色2、未知样品成分的鉴定生物材料切碎----研磨----过滤-----取滤液。

每种鉴定用滤液2ml,加各种试剂进行鉴定。

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各种生物材料的有机物成分。

食物中营养成分测定实验

食物中营养成分测定实验

食物中营养成分测定实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测定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实验可以准确测定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和食物安全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食物中营养成分测定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并掌握一种常见的食物中营养成分测定实验方法,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测定原理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1. 测定食物的样品(如苹果、鸡蛋、面包等)2. 秤3. 固体量烧杯4. 高锰酸钾(KMnO4)试剂5. 精密滴定管6. 水浴锅7. 离心机(速度:3000转/分钟)8. 96孔微孔板9. 酶标仪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所选食物样品洗净,去除皮、骨和可见的脂肪等杂质,抽样取适量,确保同一样品取自同一批次,并记录样品的净重。

2. 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a. 将样品粉碎并均匀混合,取约5克称量于固体量烧杯中。

b. 在水浴锅中,将固体量烧杯加热溶解,待溶液变为浑浊状态。

c. 将所测食物样品溶液抽取一定体积,分别注入96孔微孔板中,并加入试剂。

d. 使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3. 脂肪含量测定a. 将样品粉碎并均匀混合,取约3克称量于固体量烧杯中。

b. 在水浴锅中,将固体量烧杯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5分钟,使脂肪溶解于样品中。

c. 将样品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96孔微孔板中,并加入试剂。

d. 使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食物中脂肪的含量。

4. 蛋白质含量测定a. 将样品粉碎并均匀混合,取约2克称量于固体量烧杯中。

b. 在水浴锅中,将固体量烧杯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10分钟,使蛋白质溶解于样品中。

c. 将样品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96孔微孔板中,并加入试剂。

d. 使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5. 维生素含量测定a. 根据所测维生素的特性和测定方法进行相应处理,具体步骤根据维生素种类而有所不同,例如抽取、浓缩、提取等手段。

食物营养分析实验报告

食物营养分析实验报告

食物营养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食物营养分析是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为人们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和健康管理。

本实验旨在分析某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贡献。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食物营养分析,探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并进一步了解其对人体所起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选择某种食物作为研究对象,如香蕉。

将香蕉去皮后切碎,取适量的样品待用。

2. 总热量分析:将香蕉样品放入热量计中燃烧,测定其总热量的值。

3. 碳水化合物分析:采用酚硫酸法,将香蕉样品加入酚硫酸溶液中,测定其光密度,进而计算得出碳水化合物含量。

4. 脂肪分析:采用乙醚提取法,将香蕉样品与乙醚混合,离心后得到脂肪沉淀物,通过烘干与称重的方式计算脂肪含量。

5. 蛋白质分析:采用比色法,将香蕉样品与酰胺试剂混合,经过反应后测定其吸光度,以蛋白质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6. 纤维素分析:采用硫酸-乙醇法,将香蕉样品与硫酸-乙醇混合,离心后得到纤维素沉淀物,通过烘干与称重的方式计算纤维素含量。

7. 维生素和矿物质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香蕉样品进行提取和分离,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方法,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总热量:每100克香蕉的总热量为XXX千卡。

2. 碳水化合物:香蕉中每100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XXX克。

3. 脂肪:每100克香蕉中的脂肪含量为XXX克。

4. 蛋白质:香蕉中每100克的蛋白质含量为XXX克。

5. 纤维素:每100克香蕉中的纤维素含量为XXX克。

6.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具体含量将在后续分析中给出。

五、结果分析通过对香蕉样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香蕉是一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提供的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

2. 香蕉中脂肪的含量较低,适合作为低脂肪饮食的一部分。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1、淀粉的检验:
碘液 淀粉
蓝紫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呈现蓝紫色,
证明淀粉的存在。
2、葡萄糖的检验:
葡萄糖溶液 班氏试剂 红黄色沉淀 加热
结论:葡萄糖溶液中加班氏试剂,
并加热,有红黄色沉淀产生,证明 葡萄糖的存在。
3、蛋白质的检验:
10%氢氧化钠
蛋清溶液
紫色
3%硫酸铜溶液
结论:蛋白质溶液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2
3%硫酸铜溶液,呈现紫色或淡紫色,证明 蛋白质的存在。
4、脂肪的检验:
压、划
肥肉
油迹、透光
结论:在纸上会留下半透明的亮点,
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小组实验: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将检测结果填在下表中,用“√”表示食物中含有此种营养成分, 用“×”表示食物中不含此种营养成分。
食物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面粉糊 大豆油
梨汁 青菜汁
牛奶 豆浆
总结:
所鉴定的物质 检验用的材料 检验的结果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碘液
溶液呈蓝紫色
班氏试剂
红黄色沉淀
10%氢氧化钠、 3%硫酸铜
紫色或淡紫色
滤纸
半透明亮点
练习:
1、 把数滴棕色的碘液滴加在某食物上,产生 了蓝紫色。这显示食物中含有。( B )
A、葡萄糖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结石娃娃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非法利润,往牛奶中掺水而 不被检测出来,就把含氮量高的三聚氰胺掺入到牛 奶中,同时在牛奶中还添加其他东西与三聚氰胺混
合。这种混合物被称为“蛋白粉”。
大头娃娃
劣质婴幼儿奶粉中,因蛋白质的含量远远低于 国家规定的标准,造成婴幼儿食用后出现较为 严重的营养不良综合症。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节的教学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节的教学
定 的探究 能力 , 而为 以后独立 开展研究 性 学习奠 定 从
基础。
成分鉴 定” 内容 , 的 主要是 引导 学 生完成 探究 实验 方 案、 实验结果 记 录表格 的设 计。首先让 学生 阅读教 材
“ 固体材 料的处 理方 法 ” 思考 并讨 论“ 该称 取 多少 , 应 克植物 固体材 料?加 多少水过滤?如何使植物 固体材
11 创设 问题 情景 , . 引导探 究 “ 让学 生探究 源 自学 生经验 的真实问题是科学课程教学 的中心 策略。 教 师 ”
样 既降低 了该 探究 实验方案 的难 度 , 可以使学 生 比 又 较深刻地体验科 学实 验设计 的严密性 , 辑性 , 而使 逻 从
学 生初步学会设计探究实验 的科学方法 。 对实验数据 的分 析和处理 , 及对实验 结果 的阐述 ,
用 于检测 的过 滤液” 然后让学生排 出正确 的顺序 。这 ,
采用 创设 情景 一提 出问题 一引导 探究 的教 学 模
式 。以问题法和讨论法为基 本方法 。以学生分组合作 探究 为主 , 问、 提 讲解 、 课件辅 助等 多种教 学形 式相 结 合, 引导学生进行 自主阅读获取试验 背景知识 、 讨论完 善 实验步骤 、 设计 实验方案 、 合作 完成探 究 、 流实 验 交 结果 等学 习活动。
创设 的情境 应是 学 生感 兴趣 的, 是来 自真 实世 界 的。 为此 , 我设置了问题情景 : 我们 的午饭 中含有哪些 营养
成分? ( 白质、 肪 、 粉 ) 蛋 脂 淀 。从 而 引起 学 生 的探 究 兴趣 , 使学生 自觉地参 与实验探究 活动中。
要求学 生尽 可能使用 图、 表。因此在学 生实验操作 前 , 经过教 师引导 一学 生设计 一交流讨论 一修改 , 后设 最

食物中营养成分鉴定

食物中营养成分鉴定
注意:
•加热时将试管外壁擦干 •用试管夹持试管倾斜45度在火焰上来回 移动,使其受热均匀 •加热时不许将试管对着自己或别人 •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
3.蛋白质:蛋清+双缩脲试剂(紫色) 试管内1mL10%的鸡蛋清溶液,先加入1mL5% NaOH溶液,振荡,再缓慢加入2~3滴1%CuSO4 溶液,摇匀,观察颜色。 (双缩脲试剂 A液:5%NaOH溶液, B液:1%CuSO4溶液)
(振荡)+ 2~3滴1%CuSO4
4.脂肪:1mL植物油+逐滴加入苏丹Ⅲ染液
二、未知样品的成分鉴定: 每小组从鸡蛋、梨、马铃薯、结球甘蓝
中选一种进行4种营养成分鉴定
⑴将领取的滤液平均分到四个试管中
⑵参照前面的方法分别鉴定淀粉、还原性糖、
蛋白质、脂肪
实验结果

淀粉 -
马铃薯 结球甘蓝 鸡蛋


- -


还原性糖
蛋白质 脂肪




- -



4.脂肪:植物油+苏丹Ⅲ(橘红色)
试管中加入1mL植物油,逐滴(1-2滴)加 入苏丹Ⅲ 染液,振荡至颜色不再变化, 观察溶液呈现的颜色。
实验结果
1.淀粉:1mL1%淀粉+碘液1~2滴 2.还原性糖:1mL1%葡萄糖+1ml班氏试 剂,加热至沸腾 3.蛋白质:1mL10%的鸡蛋清+1mL5%NaOH 蓝色 红黄色 (砖红色) 紫色 橘红色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 淀粉 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乳糖) 蛋白质 脂肪
实验方法
1.淀粉:淀粉+碘液(蓝色) 试管中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再逐滴 加入碘液1~2滴,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注意:淀粉溶液用前要摇一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实验: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目 的:
通过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 些化学试剂能产生颜色反应,以 显示细胞中还原性糖、淀粉、脂 肪、蛋白质和( DNA)的存在。
实验原理:每一种生物分子都有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它们与 相应的化学试剂的反应会分别显示出可以鉴别的特征,如特 定的颜色反应。 ①淀粉的鉴定。淀粉(白色)+碘(棕黄色)→蓝紫色。 ②还原性糖的鉴定。 CH2OH(CHOH)4CHO+2Cu(OH)2(蓝色)→ 加热→CH2OH(CHOH)4COOH+2H2O+Cu2O↓ (砖红色)
实验拓展
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 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 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 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 粉。 班氏试剂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 淀粉可用 革兰氏碘液 试剂来检测。
③油脂的鉴定。植物油+苏丹Ⅲ(棕红色)→橘红色
④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NaOH[碱性环境] CuSO4)→紫 色络合物。 H2N-CO-NH-CO-NH2+CuSO4→紫色络合物。
营养成分 淀粉
试剂 碘液
颜色反应 蓝(紫)色
还原性糖 班氏试剂 (葡萄糖) (加热) 脂肪 苏丹Ⅲ染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注意事项: 加热均匀,防止试管或载玻片受热不均匀而爆裂。若 用试管时,不要朝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 造成烫伤。
我要选择什么实验材料较好?
常用材料:苹果、梨。 (还可选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叶)
选用我,如何?
因为,西瓜瓤为红色,与Cu2O颜 色相近,故影响实验结果。
材料选用时注意:还原性糖的含量、生物组织中有无色素影响实验结果及其观测
(5%NaOH 、 1%CuSO4)
砖红色(红 黄色) 橘红色
淡紫色
未知样品成分的鉴定
固体材料处理方法 切碎→研磨→过滤。过滤液待测。
检测
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鉴定。
在鉴定时,常要留取一部 分样液,你认为这有何用?
作对照
还原性糖的鉴定
原理: 由于葡萄糖等各种单糖和麦芽糖具 有还原性,能与 班氏试剂产生沉淀的缘故。 (Cu2+还原成Cu+, Cu+离子与OH –离子结合成黄色的 CuOH。加热后,即变成红黄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 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 鉴定还原性糖: 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
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 变化。
② 鉴定淀粉:
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 1~2滴革兰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显示: 紫色
我们是否可以想出一个方法来 检验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可用双缩尿试剂与奶粉反应,所得到 的结果可以与正常应得的结果来比较 颜色的深浅,以此来判断奶粉中的蛋 白质是否达到标准。
有时发现材料的边缘及外 围有许多橘红色的小颗粒,
这是染液还是脂肪滴?
是脂肪跑了出来

蛋白质的检测----双缩脲试剂
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因而 能与双缩尿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 络合物。
实验流程图
鸡蛋清溶液 NaOH 溶液
两种试剂的用 量是否相等?
滴加CuSO2 溶液, 每次滴加均需摇匀
(5)实验现象:
记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 结果分析可要一致
(6)结果分析: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
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实验1中观察到:1) 有红黄色 2)没有红黄色
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
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存在
实验2中观察到:1)有 蓝色或蓝紫色出现 2)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 现
说明有淀粉存在
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脂肪的鉴定
原理: 苏丹Ⅲ是一种偶氮染料,可溶于酒精,配 成苏丹Ⅲ染液。 由于苏丹Ⅲ在脂肪中的溶解度远比酒精大, 故染液一遇到脂肪,染料分子就进入脂肪, 使脂肪呈现染料颜色。
动物脂肪细胞中贮存的脂肪(染成橘黄色)
花生仁染色时间多久为好? 是否染色时间越长越好? 脂肪也能溶于酒精,故染色时间长,就看不到明显的脂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