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重点地区(中心区)城市设计

邵东重点地区(中心区)城市设计
邵东重点地区(中心区)城市设计

城市中心区设计

城市规划纲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 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来统筹的安排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并且合理的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把握好城市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来更好的指导城市发展。(一般20年,近期规划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是10—20年,近期规划3—5年) 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进一步安排。而这一工作,是方便于与下一步的详细规划作更好的衔接工作。 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的管理内容要求作详细的规定,或是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而我们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主。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一种。 修建性详细规划所涉及到的文件和图纸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等。

主要内容: 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而修建性详规所收集的必要的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图纸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图纸: 1、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整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整体鸟瞰图
3 7 土地利用规划图 3.7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北二环交叉口节点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工业遗址公园与滨江国际五星级酒店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湖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湖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批准文号: 项目分类:城市设计 管理级别: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获奖情况: 负责人: 参与者: 规划构思 湖州市中心区位于湖州市中心城中部,是在原有老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核心区。针对中心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心区城市设计按照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把疏解矛盾、改善环境、加强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作为首要目标。 空间布局 确定中心区由“中心绿轴”与主干路的相互衔接的总体结构,以中心广场为核心,以贯穿中心区的绿地系统“中心绿轴”为纽带,东端连着代表湖州历史传统的市河,西端连着龙溪港,与龙溪港隔河相望的是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空间串起三个主题广场,分别代表着历史、现代与未来。并与步行街区、骆驼桥滨河广场、传统街区保护区共同构成广场系列。呈十字形的两主干路作为中心区主轴,通过支路连接中心区的各个片区,与“中心绿轴”共同构成具有金融、商贸、文化综合功能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创新与特色 从总体上把握中心区的整体景观形象。针对老城区的特点,把现有的城市景观要素组织到整体环境中,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注意把握好广场的尺度,因地制宜,求精不求大。针对老城特点确定建筑高度控制原则,保持原历史古城的空间尺度特性。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中心区步行系统。强调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相结合。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中心区规划范围内用地62.58公顷,考虑到中心区周边的环境影响因素,实际规划用地扩大到89.39公顷。 另外,还有体育、医院、学校等用地。规划中心区内新建和改建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实施效果依据规划进行环境改善和建设,已建成“中心绿轴”上的中心广场、西端龙溪港滨河公园的广场、东端骆驼桥的滨河广场。浙北大厦前进了清理并开辟广场,完成了观凤大厦前广场(观凤广场)的绿化工程,规划的广场系列已初具规模。规划中心区的主要轴线南街和苕溪路已经贯通,中心广场周围的支路正在修建。规划的商业步行区已完成拆迁和场地平整。今、明两年的重点是开通中心广场与龙溪广场联系的绿化轴线,建成龙溪广场,着手进行龙溪港东岸滨河地带和堤岸改造以及滨河路、滨河绿化带的建设。 主要规划指标如下:

城市设计重点

1.城市设计两种成果类型工程—产品型、政策—过程型。 2.城市设计的类型开发型城市设计、保护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社区设计。 3.凯文·林奇提出的形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路径、区域、边缘、节点、标志物。 4.现代步行商业街的的特点为多功能性、多空间型、有大量的街头家具。 5.城市设计评价标准分为可度量和不可度量标准。 6.城市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包括水面)、小品等。 7.城市景观三要素包括景物、景感、主客观条件。 8.城市景观组成元素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社会景观。 9.城市设计过程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目标建立、设计评价、实施计划、维护管理。10.城市设计现场调查中人行为调查研究基本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11.城市滨水区由水域、岸线、陆域三大部分组成。 12.城市设计成果编制原则:严肃性原则、弹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13.城市滨水区的开发类型保护、再开发、开发。 名词解释 1.城市设计:对城市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设计。 2.城市设计的目的 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便利与舒适,以美的享受。 3.城市设计的成果 工程—产品型图示成果为主,文字成果为辅 政策—过程型文字成果为辅,图示成果为辅 4.城市空间:指由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和其他各种界面围合而成的,从大自然空间中分隔出来的、较小的、为居民户外生活各种需要服务的城市外部空间或场所。 5.城市景观: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对城市景物、景象或空间环境感知、思维后所获得知觉空间。 6.城市广场: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7.城市滨水区:城市中内陆与水 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 由水域、岸线、陆域三大部分组 成。 8.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为满 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 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 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 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 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 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 简答题 1.城市设计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 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 可能的、最大的便利与舒适,给 人以美的享受。 2.城市设计原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制 约 2、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 翁地位,满足人的需要 3、突出城市的自身形象特 征 4、考虑“空间—时间”效 果 5、按功能要求和美学 原则组织城市各项物质要素 3. 城市设计的内容 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 架和城市环境质量。 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 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 管理政策 4、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 设计的比较 城市规划: 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 观控制 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 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 具有计划性 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 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 态控制 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 时间跨度大 委托人:政府机构 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 学家 城市设计: 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 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 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 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 实行动态控制+引导 实施时间:体现为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 大 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 人 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 建筑师等 建筑设计: 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 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 计 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 具体施工 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 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 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 5. 城市设计元素 土地使用 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 开放空间 使用活动组织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步行街(区) 标志与标牌 6. 城市设计特征 1、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 2、为应用性的多学科综合领域 3、有时间-空间概念 4、有鲜明的地方感 5、政策性较强 7. 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方法 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 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 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 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 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 的理论。 8. 城市空间常用的组织手法 ①轴线法:常用的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的 手段。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研究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本次规划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主城区、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和成都市的必经之地,不仅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重庆市的商贸和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

城市中心区规划(中英文)

城市中心区规划 (City Center Area Planning) 要做好一个城市规划,就要充分了解规划用地的信息,并把规划用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一个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心区的规划.一个好的中心区规划,往往可以使整个城市规划变得出彩。所以我写个这个关于城市中心区规划的文章。 To do a urban planning, we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lanning land, and to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planning land.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urban planning is its central area planning, a good central area planning, often the make whole the urban planning become excellent. So I write this articles about the City Center planning . 规划用地位于新安江沿岸,傍山依水,风景宜人,其周围有优秀的旅游资源,所以建设一个以旅游为城市性质的城市是个很好的选择。 The land of planning is near the Xin'anjiang it coast hillside and surrounded by water,the scenery there is very beautiful, it has excellent tourism resources around, so the city to build tourism as its nature is a good choice. 在以旅游为城市性质的前提下,城市中心区位置的考虑应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时兼顾旅游及因旅游而拉动的商业发展。 under the urban nature of tourism,the location of urban centers should be not only consi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 but also consider to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which made by the tourism. 所以,城市中心区位于设计地块的几何中心偏南处,城市中心区以政府大楼为中心周围建造有医院,体育馆,市民中心,住宅及商业区,同时有一条由江边延伸而来的绿化带为这片忙碌的中心区到来生机。 Therefore, the city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geometric center,there are hospitals, sports, community centers,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reas surround the busy city center.A green belt which extension from the river make the city f ull of vitality. 城市中心区占地约0.5平方公里绿化率40%,以打造新时代的城市中心为目标,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中心区的改建把原有的工业园区整体剥离出去,并将江水内引,沿山边贯穿整个中心区,创造山,水,人,的和谐场景。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新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办法目的)为积极稳妥推进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设市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开展城市设计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工作定位)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第四条(工作原则)城市设计工作应当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上位规划和相关标准;应当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优化城市形态,创造宜居公共空间;根据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管理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第五条(职责划分)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设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设计的组织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 第六条(总规阶段)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设立专门章节,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公共空间体系,建立城市景观框架,划定城市设计的重点地区。如有必要可开展总体城市设计。 第七条(重点地区划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更新改造地区,以及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枢纽地区、重要街道和滨水地区等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价值、特定意图的地区,应当被划定为城市设计的重点地区。 第八条(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要求)重点地区必须开展城市设计,塑造景观特色,明确空间结构,组织公共空间,协调市政工程,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并作为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依据。 应根据相关保护规划和要求,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的城市设计,整体安排空间格局,统筹塑造风貌特色,明确新建和建筑改扩建控制要求。 应根据城市生活和公共活动需要,开展重要街道的城市设计,统筹交通组织,合理布置交通设施、市政设施、街道家具,积极拓展步行活动和绿化空间,提升街道活力和特色。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上海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27 城市规划199711 规划实例 上海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周澍临 图1空间分析示意图 一、设计范围 这次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是上海市黄浦区西藏路以西地区。东起西藏路,西至成都路(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北濒苏州河,南临金陵路。面积1166公顷,陆域1163公顷。上海市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位于该地区,上海市人民政府位于该地区内的人民广场。在区内有上海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在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的周边有国际饭店、金门饭店、基督教西侨青年会(现市体委)等被列为受保护的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这些建筑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工作步骤和内容简介本次城市设计分为总体规划(Master Plan )、设计准则(Guide Lines )、区划(Zonin g )三个阶段进行. (一)总体规划(Master Plan )在总体规划阶段,根据不同的土 地使用价值,从加强综合开发着手,试图勾画出规划区的物质形态,通过形体、开放空间、容量、基地开发以及建筑的特征、朝向、密度、材质等手段建成一个既保护上海市的历史遗产,又是真正的、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城市。适当地提高容积率,控制建筑高度和建筑后退,降低建筑密度,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O p en S p ace ),构思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模式,并合理组织交通,建立区域内的步行系统。 11空间布局 本次总体规划从城市空间的设计入手,充分利用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的开敞空间,沿其周边的现有建筑大部分为保留或保护建筑,高度相对较低,这是第一层次的空间,再向外围规划安排三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的建筑风格要与人民公园周边的优秀保护建筑相协调。每组建筑群都有一幢超高层标志性建筑为中心,并围合成较 大的城市广场,这些广场与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之间用二层高的步行平台相联系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这三组建筑群的空间布局是以市政府大厦和市博物馆构成的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两端各安排一组,另一组在轴线西侧,形成以市政府大厦为中心的半环形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线,面向浦东的东方明珠(图1)。每组建筑都有不同的主要功能,南片是以政府办公为主,与市政府大楼共同组成了上海市的行政中心;北片是以商业办公为主,将集中安排各大商业公司、批发市场等商业机构的办公楼及部分商场;西片则安排宾馆、公寓式办公或服务式公寓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娱乐、餐饮等服务业;沿苏州河和成都路安排居住用地(图2)(鸟瞰图、总体规划图见中心插页图5、图6)。 21绿化系统 充分利用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

漳州市新城市中心区

漳州市新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1.规划立意与构思 (1)从整个城市的角度出发,完善用地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已有的生态格局形成“三纵两横”的生态网络。 (2)以行政中心为原点,两条城市轴:城市中心文化轴与城市中心商业轴形成新城市中心区的骨架,这样的布局打破了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布局互相孤立的传统 方式,从而将城市商业轴的人气引入到行政中心,使行政中心充满生机,形成 资源良性互动,充分发掘了用地价值,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居住区 以嵌入的方式位于城市公共区域周边,方便城市居民到达公共区域。将环境景 观设计与城市空间设计融为一体,突出闽南山水城市特色。 (3)新中心区以行政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形成以行政中心区为原点,向外扩散的开发建设轴。通过滚动式的开发建设使建设沿着十字轴线方向向外推进,使建成 区总是处在一种相对完善的空间格局中。 2.规划布局 2.1 总体布局 新的城市中心区以行政中心区为核心,形成一个十字花瓣的空间轴线,新城区的主要公共功能——城市文化和城市商业位于这个十字轴线上,构筑清晰简洁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局部疏通水体,完善水网结构,形成环状的自然水系与十字型的人工水系相结合的水网结构。 公共区域采用“建筑群+外环绿带”的组织方式,体现公共区域的外向与开放;住宅区

采用“建筑群+中央庭院”的模式,创造居住区内敛与宁静的空间环境。 2.2 空间构成与功能布局 (1)开放的空间体系 (2)行政中心区 (3)城市中心文化轴 文教卫生区 会展区 滨江生态公园 (4)城市中心商业轴 (5)居住区 3.道路交通组织 规划范围内形成以水仙大街\新蒲东路\五号路\东二号路为主要骨架的道路系统,结合周边的迎宾路、东环城路,构成区域内的交通要道。 规划设计方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城市公共区域中的十字步行系统。 4.3 城市尺度与高度控制 以多层和低层建筑为主的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生态环境的建设,核心区的公共建筑一般不超过10层,住宅不超过6层。

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

地块平面坐标图(最终依据规划国土局核发文件为准) 空间要素控制图 《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地块规划设计要点说明 (J 区/J-04) 根据《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要求,对申请地块提出规划设计的初步要求如下: 一、用地性质: C1/C2/C3/C4/S3/U2 商业服务业设施及商业办公用地, 用地应充分体现中心区物业高度集聚的用地特征,特别是在垂直方向的功能综合特征,并结合组团建筑以及周边交通条件,综合考虑在近地及地下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以及连接周边的公共通道。 二、用地面积: J-04地块约4322.36平方米。(以用地许可证为准)。 三、用地指标和设计指引: 1、 规划地块容积率: (以用地许可证为准)建议 J-04地块14.76。 2、 规划建筑总面积: (以用地许可证为准)J-04 地块63800万平方米。 3、 规划建筑覆盖率:不低于90%,鼓励建筑地上部分的贴线建设(零退线)﹡,不设覆盖率上限。但在地面首层需要

满足地面首层指引留设必要的公共开放空间(详见城市空间控制总图)。 4、建筑退后红线:J-04地块各边均采取贴线建设(零退线)﹡,南、西侧留 设首层步行内缩空间(建议尺度高6米深3米);在所处J街坊组团中与周边地块的总体空间控制要素详见附图。(地块空间要素控制图如上所示、图例参照附图) 注:贴线建设或零退线﹡仅针对建筑地面以上部分,指建筑地面以上整体各层顶视投影与用地红线贴合,允许建筑首层退后做内缩处理及局部退缩变化,但建筑实体空间轮廓均不得超出用地红线范围,; 建筑地下空间的退缩要求需按照深圳市相关规划建设规范执行,以确保市政管线与建筑基础施工的必要退后空间。 5、首层建筑功能设置及建筑功能面积要求 作为完整地块开发,需要在建筑近人尺度既首层(包含地下层)空间安排与南山中心区定位对应的公共性城市商业文化及其他服务设施,并提供良好的开放性和可达性,避免单一封闭功能大堂和首层功能的出现。 为保障街区活力,要求商业功能建筑面积不少于8000平米(仅指近地面层部分,未包含地下商业和可能的顶层商业),同时应结合地面及首层地下空间主要部分布置,并保证商业空间与周边地块以及地下空间系统的有效联系。特别是与南侧街坊中心开放空间J-05地块和西侧建筑群体的立体(地上及地下)连接,应该考虑在地面进入地下空间的便捷设施与通道,同时在地面提供地下采光、通风、避难疏散等必要的空间和设施。 对于除商业以外的其余建筑功能面积不做指定要求,建议结合区位优势提供综合办公、酒店、餐饮、文化等公共服务性强的使用功能。 6、规划控制的建筑高度:J-04地块为单一塔楼及裙楼组合建筑体量,塔楼高度 控制150米以下,群楼18米以下,(具体范围参见空间要素控制图)。 7、规划绿地率:地块处于密集开发地区,根据具体的建筑方案进行场地外绿化 设计,地块内提供10%左右的室外公共空间,其中的绿化比例结合景观设计确定。建议结合裙楼顶层,步行连廊等立体空间设置屋顶绿化。 8、机动车停车位:按用地比例参照《深标》配建,考虑中心区交通政策特征和 整体需求控制可适当降低停车标准。地面仅考虑沿街停车带(限时收费停车)和地下或地上车库进出口设置,地块内不允许设置停车场。机动车出入口设

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评估总结及改进策略

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评估总结 及改进策略 □ 康彤曦,马希旻,蒋 笛,董海峰 [摘 要]重庆有着独特的“立体风貌”特征,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格外注重山、水、城之间的融合。近十多年来,重庆市规 划和自然资源局(原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城市设计在区县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城 市设计内容法定化程度不足、实施情况不够理想等情况。为此,重庆专门开展了《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评估》 工作,对涉及30个区县的78个城市设计项目分总体及详细两个层面进行评估,从城市设计编制本身、内容法定化程度等 方面进行了量化评价,构建了满足单个项目及整体评估统计分析的评估体系,并从规划管理的视角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城市设计;实施评估;法定化;量化评价;规划管理;重庆区县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6-0027-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康彤曦,马希旻,蒋笛,等.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评估总结及改进策略[J].规划师,2019(6):27- 31. Evaluation and Improving Strategy of Urban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Chongqing/ Kang T ongxi, Ma Ximin, Jiang Di, Dong Haifeng [Abstract]Chongqing has unique natural mountainous features, and it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ighlights the integration of mountain, water, and city. In the past decade, urban designs organized by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urban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legis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design is still not satisfactory. Therefore, Chongqing carried out “Evaluation of Urban Design Implementation in Key Areas of Districts and Counties”, which concerns 78 urban design projects in 30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t make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compilation and legislation of urban design, establishes a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singular or group projects, and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from planning management viewpoint. [Key words] Urban desig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Legisla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Counties and districts in Chongqing 0引言 重庆是一座具有鲜明立体三维特征的山水之城,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使重庆人更早地意识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应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借助城市设计的手段来构建城市空间秩序,实现城市与山水环境的融合。十年前,重庆大部分区县仍处于城镇化发展初期,开发建设势头迅猛。为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局”)专门成立了区县重点地区规划设计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工作。从当时来看,重庆对城市设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西南地区甚至全国都走在了前列。 近十多年来重庆市局共组织开展了117个区县城市设计项目,涉及30个区县,其中总体城市设计31个,覆盖面积1 235.31 km2,涉及22个区县;区段城市设计86个,覆盖面积211.32 km2,涉及30个区县[1](图1)。 重庆区县城市设计成果丰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城市设计内容法定化程度不够、实施情况不够理想的情况。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进一步加强城市设计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的要求,对以往的城市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提高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市局专门组织开展了《重庆区县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作者简介]康彤曦,工程师,现任职于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马希旻,正高级工程师,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四所副所长。 蒋 笛,工程师,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四所总工程师,重庆市规划局区县处城市设计办公室副主任。 董海峰,高级工程师,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四所副所长,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博士研究生。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广州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图2琶洲一员村地区的景观结构图 线分析,明确景观视线廊道和开敞空间通道,并对建筑高度、体量和布局提出控制要求,形成错落有致、富有节奏的天际轮廓线,既显山露水、山城交融,又通过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提升土地开发的价值。与此同时,规划还注重保护与传承机场的历史文脉,利用原机场跑道空间,形成一条南北向80m宽的中央带形公园,以串联居住区、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以及公园等各个功能片区,并将原候机楼改造成大型购物中心,建设飞翔公园与机场博物馆,传扬机场的文化与历史,保留对机场的历史记忆(图1)。 而琶洲一员村地区、白鹅潭地区均位于珠江两岸,城市设计以城市与珠江水系、河涌、生态绿地自然共生为基本思路,使绿脉延伸贯通、蓝脉连成网络,强化人的活动与自然资源的联系;寻找珠江城市发展轴的人文脉络,构筑两岸共生发展的标志性滨水地区,并以此为空间统领,塑造起伏有致、特色鲜明的珠江滨水中心区新形象(图2、图3)。 4.2.4以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设计的精细化为核心,确保“公共物品”的完备 公共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善38规旬i师PL,RRlqER5 图3白鹅潭地区的生态绿地系统 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 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出行与开展 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 率,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对于提升城 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城市设计的精细化重点体现为公共空 间和公共设施设计的精细化。广州重 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根据地区的开发 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确定各类公共服 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规模与布局,并 就此反复多次征求相关职能部门的意 见,优先保证公共设施的落实;在空 间形态设计上,除了明确整体空间形 态外,尤其重视公共空间设计,对滨 水卒问、主要街道空间、环境艺术和 街道家具等公共空间和设施提出详细 的城市设计指引;局部地段的设计也 强化了公共空间设计,例如,在琶洲 一员村地区的城市设计中,重点强化 了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环境设施进 行详细设计,如通道、休息场所、坡 道、街桥、公共厕所、公用电话亭及 其他服务设施等(图4)。 4.2.5以详尽的分期实施计划和 经济分析作为实施保障 广州目前开展的重点地区城市设 计多位于旧城区,现状建设情况复杂, 为提高城市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分 期实施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是城市设计 成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经济可行性 分析需要会同国土部门进行详细的分 析测算。 4.2.6以地块控制图则为载体, 将城市设计的技术成果转化为 管理文件 借鉴广州市控制性规划导则“一 张图”的表达形式,地块控制图则在 传统控规图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 设计控制要素,将用地与建筑布局、 公共空间(景观视廊、街道界面、节 点、空间分割等)、地块内外交通组 织、市政公用设施布局、三维空间效 果等全部专项规划在一张图纸上表达 出来,并通过条文形式描述对建筑色 彩、材料、屋顶形式、立面细部等的 控制要求及实施管理的相关政策等内 容,将城市设计的技术成果转化成具 体的规划设计条件,提高城市设计在 规划管理中的可操作性(图5、图6)。 4.3完善规划技术标准,从 “经验”管理向“法规+规划” 管理转变 为了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实现对 城市高品质物质环境的追求,避免城 市设计空间的均质与城市特色的缺万方数据

日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为进一步实现鲁南临海产业区概念规划的发展目标,提升日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水准,切实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海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日照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于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开展了日照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工作。2009年5月底,由来自5个国家的11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最终入围的5家设计机构提报的日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按照投票计分方式评选确定华汇(厦门)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提报的方案获一等奖。2009年7月,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委托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在一等奖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吸取各个设计方案的精华部分,对中心区城市设计成果进行整合完善。淄博路地段(原用名)是城市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整合城市中心区的公共资源,提升中心区的土地价值,聚集人气,2009年7月,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委托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协同华汇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编制淄博路地段(原用名)修建性详细规划。2010年3月,两项规划方案在日照市规划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委会上审议通过。 日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按照“高档、高层、精品”的基本理念,提出土地功能使用混合化的规划思路,增加中心区路网密度,加强中心区与滨海的横向联系,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扩展城市空间形态,激发城市活力,建设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景观风貌与特色显著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心区,打造富有特色的滨海地区城市形象。 日照城市中心区淄博路地段(原用名)详细规划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商务办公、度假游览、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会议展览、信息咨询等城市设施和服务功能,打造日照城市商贸旅游休闲服务平台,提供游客与市民时尚摩登的城市空间与活动体验,展现日照多样性的城市文化与魅力,打造集临港经济运营总部、商业金融、商务办公、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力街区。 规划范围: 整体城市设计研究范围:沙墩河以东、黄海一路以北、学苑路以南、东至海滨,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滨海核心区概念城市设计范围:太公一路以南、文登路以东、山东路以南、枣庄路以东、铁路以北、海滨二路以东、黄海一路以北、东至海滨。规划面积19.3平方公里(其中包含部分建成的万平口景区约10平方公里)。 近期重点建设区城市设计范围:青岛路以西、滨州路以南、文登路以东、济南路以南、烟台路以东、泰安路以北,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与定位:

行政中心区域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4.05. 前言 纵观整个世界,城市中的各种核心区域一直以来对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其主要城市核心的影响。由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引起城市核心的基本转变以及功能分化,正在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物质条件的变化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 行政区域,尤其是行政中心,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新的传播方式,从而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影响全球的政权独尊的因素,诸如一些历史的限制因素,例如地位、财力、级别和制衡等,已经被与时并进的新行政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模式下,效率成为衡量政府的标准,行政区域的优劣在于是否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市和地区已经在城市核心的定位和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取得卓著的效率,行政中心区域是城市在高速发展与建设阶段使政府获得高效率和统筹优势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式。 从本质上说,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是诸暨在浙江地区、长三角乃至全中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承认多年以来,成为地区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往往都需要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体系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位于诸暨城关的东部约122公顷的区域,行政中心区域要把行政、文化、金融等功能通过区域规划建设合理的结合起来,其中,行政中心要作为体现这一意图的标志。行政中心区域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亲民高效的复合特性。 本方案试图表达出行政中心区域的发展的大致意向,我们要感谢项目的发起人——诸暨市规划局,他们诚挚地邀请我们参与行政中心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感谢他们所给予的技术上的支持。希望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成为一个长江三角地区的主要政治、文化中心,我们希望为行政中心区域的更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0规划背景分析 1.1城市概况 诸暨市地处浙江中部内陆,建成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逾16万,规划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属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行列。 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浦阳江贯穿南北,东白山、龙门山造就了东西部的丘陵起伏,北部湖田平坦,中部城区为河谷盆地。 诸暨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十强县(市)”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