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2020版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作业: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项,前一个“巴金”指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巴金本人。
2.对下列各广告词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③雕牌洗洁精: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④义务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双关B.①对偶 ②双关 ③拟人 ④比喻C.①反复 ②拟人 ③双关 ④比喻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②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③属于拟人,“盘子会唱歌”让人倍感亲切;④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3.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课后练习(有答案)

课后练习〔一〕知识稳固1.判断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顺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绘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入。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她对自已的作品进展“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狱。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答案:B2.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形式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
请看看下面这些成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格,分析一下修辞格对于成语表达的作用。
大笔如椽味同嚼蜡枪林弹雨字字珠玑冰消瓦解鳞次栉比排山倒海羊肠小道大动干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答案:大笔如椽〔比喻/明喻〕味同嚼蜡〔比喻/明喻〕枪林弹雨〔比喻/暗喻〕字字珠玑〔比喻/暗喻〕冰消瓦解〔比喻/借喻〕鳞次栉比〔比喻/借喻〕排山倒海〔夸大〕羊肠小道〔夸大〕大动干戈〔借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偶、比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偶、比喻〕3.下面是两副地名联,第①副出自抗日战争成功时的报刊,第②副出自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
请你说说这两副对联在表意和修辞上有什么精妙之处。
①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②天山南北乌鲁木齐,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答案:见教学参考书。
4.将下面8个诗句组成对联,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③水淡性泊是我师④望帝春心托杜鹃⑤青山有幸理忠骨⑥竹直心虚乃吾友⑦无边落木萧萧下⑧千树万树梨花开A.⑦⑧/⑤② B.①④/③⑥C.⑤②/③⑥D.③⑥/⑦⑧答案:C〔二〕语言表达1.下面这段文字选摘自艾育的?绿洲笔记?,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6页)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能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
2、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能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
教学难点: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一、引入:语言||,不仅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艺术性||。
有生命力的文章||,往往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敲琢磨||。
语言的鲜明、生动、有趣、准确||,还离不开修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二、课堂活动:广告修辞大擂台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香皂)夸张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
(保健品)夸张3、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
(处理器)比喻4、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
(服装)比喻5、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一刻||。
(手表)比喻6、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
(内衣)比喻7、裁剪春夏秋冬||,风行东西南北.(服装)对偶8、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彩电)排比9、诱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的价||。
(收音机)排比三、认识修辞手法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A、比喻B、比拟C、借代D、夸张E、对偶F、排比H、设问G、反问(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①同类相比||。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
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
高中语文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以下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哀悼。
B.张教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就给教师打个,请半天假。
答案 A解析B项“赏识〞用于上对下。
C项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
D项根据内容,应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
2.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情境1:辩论会上,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辩论会上,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答案 B解析“已经超时了,对不起〞和“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这两句话从语气上来说,对发言的同学有点不尊重,不礼貌。
将第一句中的“对不起〞放在前面,加强了抱歉的语气;将第二句换成“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语言更委婉得体。
3.以下各句中,语言使用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阁下能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我感到非常荣幸。
C.贵校师生非常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经过我屡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保存20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答案 B解析A项“家父〞与“足下〞矛盾,“家父〞是谦辞,而“足下〞是敬辞。
假设是表示对对方父亲去世的哀悼之情,应将“家父〞改为“尊翁〞,“足下〞改为“在下〞之类的词。
C项是表示对对方的感谢,宜用敬辞,而“恭候〞是谦辞,不得体。
D项“垂询〞是敬辞,用在此处不得体。
4.以下句子中,措辞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春节期间,不少大中型商场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告示:凡在本店购满300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巧礼品。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白酒)[知识·梳理][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本节着重学习几种常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
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 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起的画面。
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做这类题要通过仔细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另外还需要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答案】 (示例)一抹恬淡的微笑,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
一次鼻尖的轻触,更像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
那稚嫩的臂膀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只弱小的兔子,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亲密无间。
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
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
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 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主题展示引子感悟“母鸡”与“鸡蛋”―→恰当地使用修辞⎩⎪⎨⎪⎧ 使语言表达生动、鲜明、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动探究 广告修辞大擂台―→修辞使用要谨慎⎩⎪⎨⎪⎧(1)恰如其分地运用会使广告语形象生动,脍炙人口。
(双关、顶真、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2)运用不当则会造成“败笔”。
(不真实、准确,滥用谐音,表达模糊,失去关联等)要点归纳1.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偏重于语句意义比喻 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类型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2.区分易混淆的修辞手法(1)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的作用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借喻与借代的区别与联系①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②不同点:借代的重点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重点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对偶与对比的区别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六课 2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姓名,年级:
时间:
离合拆字联
相传风流才子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
一日,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对弈,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
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
"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
”话音刚落,两人不禁大笑,挽手进屋下棋。
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纪晓岚听此,便知小沙弥是在下逐客令。
于是,才思涌出,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
"纪晓岚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所以才责怪小沙弥太不懂事,而小沙弥听后却不知所云.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时。
”老和尚这是借此给小沙弥解围、赔礼。
纪、丁二人的联句一直被后人视为“离合拆字联”的典范。
第一联将“等”字拆为“竹”和“寺”;“双手"为“拜"字(草体“拜”即为“双手”);“四维”则为繁体“罗"字;“月"字在“门”内,为繁体“闲”字;两个“山”为“出”字;“大”“小”为“尖"字。
第二联“才"在“门”内为“闭"字;“寺"加“日”为繁体“时”字,真可谓貌离神合。
因此,这两联不仅字拆得好,而且出句、对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场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吟联人要说的意思,妙趣横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风暴来临时,江河不可能寂然无语,逻辑上讲不通。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莽莽苍苍的原野,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支正在覆灭的船队,而那丛生的荒草,
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B.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犹如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有的感情含
而不露,就像朦胧月下的荷花。 C.于是,我从记忆的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写下了《扳着指头数到十》这篇小说。 D.我拥抱着夏日的黎明,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美丽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
翼悄然翔起。 解析:选 B。“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喻“感情汹涌澎湃”不当,因为“野马”向前奔跑,
而“汹涌”指(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应改为“大海的波 涛”。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 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 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 但是我们用心理学做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出大概。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 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 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 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 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 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 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 没有人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 新综合。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 的具体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 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一个意象 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诗的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先有分想作用而后 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 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曾经 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 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 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 扇的典故。不过他自然也可以想到她和团扇的类似。 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作“拟人” 。《长信怨》的“寒鸦”是实例,“鸦”是否能寒,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我们觉得它寒,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人文掌故断句不当闹笑话一天,某领导宣读文件,把“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顿时哄堂大笑。
这位领导生气了,他又敲话筒,又拍桌子,喊道:“你们笑什么?年轻人不好好学习可不是好事,现在连和尚也得有文凭,何况干部呢!”►名句有约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夜泊水村》)►素材积累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人物: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杨善洲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
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基础达标1.下列对修辞手法定义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比喻只要有两个有某些相像之处的事物就可以构成。
如:他的眼睛长得像他母亲的眼睛。
B.借代可以分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专称代通称、具体代抽象四种情况。
C.比拟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
这种方法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
D.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而象征的本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
2.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C)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态。
③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
④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不够我走来不够我看A.①拟人②对偶③对比、引用④夸张B.①比喻②对偶③对比、引用④夸张C.①拟人②对偶③对比、比喻④夸张D.①拟人②比喻③对比、比喻④拟人3.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②这种不良的作风,也传染到我们的党里了。
③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
④从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浴着阳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4.下列对古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表现了诗人的进取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情景)C.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不忍离别之情) D.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从琼筵。
南风一扫胡人净,西入长安到日边。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复兴邦家的爱国之情) 5.下列各句对修辞方法的分析,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1)带工的老板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2)我在遐想:中国十几年内,将有自己的“坚持探索真理”的哥白尼,“从上帝手中夺来电”的富兰克林,“把太阳拿在手中”的居里夫人。
(3)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4)女人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A.夸张借代比喻拟人B.夸张借代拟人比喻C.拟人比喻夸张借代D.拟人比喻借代比喻能力提升6.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
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祖国是一座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小兴安岭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生活是一本书,日子就是书的每一页;每一天是一行字,每小时就是一行中的每一个字。
7.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分别以“挫折”、“真诚”为对象,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决不退缩。
(2)真诚原来是沟通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人们封闭的心扉,只要你坚持到底。
8.下面一段话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
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
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播进胸膛里。
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________;在江河大海,是________;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
答案:一棵向上的春苗一朵欢腾的浪花9.请你以“秋风”为主题,写一个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随着风儿去,我呼唤秋风停,风呀,风呀,请你给我一个说明,是否她也珍惜怀念这一段情;风呀,风呀,不要去得那样匆匆,请你为我去问一问她的芳名。
10.下面是一首校园歌曲《菁菁校园》的一部分歌词,请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补充完整。
菁菁校园青春和理想,在这里蓊蓊郁郁地生长;知识和力量,在这里______________;烦恼和痛苦,在这里______________;友谊和纯洁,在这里______________。
答案:点点滴滴地汇聚曲曲折折地缠绕纷纷扬扬地撒播11.秋天在诗人眼里各有不同,请你仿照画线句,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一个类似的描写秋的诗句,并且使前后文语意连贯。
秋属于喷薄的太阳,秋属于崛起的地平线。
生命中的秋天没有月圆花好的风情,没有笛短箫长的缠绵,没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长叹,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只是大海般的宽广、高山般的深沉,只有坚韧和执著,以及乐观和自信…答案:没有“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的泣诉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诗的第三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歌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借代。
如:只轮——战车;海窟——敌人的老巢。
真题演练13.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她像一位天使,在五环旗上飞翔;她如一道闪电,在时空之中定格。
1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
示例二: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
1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自信是一曲昂扬并不聒噪的旋律;自信是一首华丽而不浮华的诗歌;自信是一抹夺目而不媚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