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设计说明

高铁设计说明
高铁设计说明

高速铁路绿化带滴灌工程

2010-11-30

一、设计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高速铁路的绿化越来越受到了广大设计人员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高速铁路进行绿化,不仅可以大大改善高速铁路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给沿线造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局部影响,保护铁路用地内和相邻地带原有的植被;而且还能减少沿线环境受列车噪声、废气排放和夜间行车灯光等带来的各种影响及缓和沿线居民的心理功能等作用。同时,通过高速铁路绿化设计,不仅利于路堑、路堤边坡的美化与稳定,美化路容;而且还能防止雨水对路堑、路堤的侵蚀,保持水土流失。

通过对高速铁路进行绿化,除改善环境方面因素外,还能使其具有优美的流线型、新颖的构造物,而且还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能使司乘人员及游客置身于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进而提高高速铁路的使用效率,发挥高速铁路的功能。

滴灌是一种以小量、频繁的方式向植物根部输送水份,从而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里需水的均匀灌溉技术。滴灌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经过近50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独立产业。目前滴灌产业系统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生产商按统一的标准生产系列化产品,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技术和产品日趋完善,所使用的各种管道、配件供应也十分齐全。滴灌的微灌节水产品研发、制造和技术应用的企业之一,公司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这为高速铁路绿化工程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据公司试验测算,滴灌的灌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灌溉定额仅为漫灌的25%,因此,在大力提供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今天,采用滴灌对高速铁路绿化带植物进行灌溉,可节省大量用水和费用。

二、高铁绿化带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1、系统特点

高速铁路绿化带滴灌系统与田间农作物滴灌系统的技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①地形差异明显。

随着铁路呈线状分布,坡度变化较大,因此我们选取了压力及流量偏差较小

的滴灌带以满足不同高程点下滴头的正常工作;

②管道布置方式各异。

田间农作物滴灌系统主要呈梳齿型和鱼骨型布置,随布置方式的不同其管道总长度不同;高速铁路管道刚随铁路路基走向呈线性布置,其一个单位内管道长度基本为定值;

③灌溉目的不完全相同。

高速铁路绿化灌溉的目的是保持美好的环境,不同于农业生产灌溉,主要追求作物产量。所以在灌溉制度我们结合了高铁绿化带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耗水规律,建立了一种仅够维持植物景观效果的最低用水量制度。

2、系统工作原理

本滴灌系统是以一条线性铁路路基走向为一个灌溉区,通过事先在一定位置修建的蓄水池,通过过滤系统,利用

动力加压使水流入干管中,再通过与

干管连接的旁通流入到帖有流道滴

头的滴灌带中,从而将水流缓慢而又

均匀地滴施在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

中。

3、绿化带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通过对规划区域内的调查,收集了地形、气候、土壤等资料,在确保绿化带受水均匀系数满足要求的同时,又保证了滴头的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避免产生地面积水,从而达到了美化环境,确保植株存活的目的。

①灌水器选型

灌水器是滴灌系统的心脏,滴头质量与选型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结合高铁绿化带干管管线较长及当地的土壤类型和渗透率,我们选用型号规格为φ16×0.3×300流量为1.38L/h的滴灌带,这样既能使绿化区作物根系层经常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又不至于产生深层渗漏。

②干管铺设适宜长度

干管基本走向沿铁路路基走向布置,是中心输水管道,贯穿于整个滴灌带。干管的首端与蓄水池相接,入水口为防止系统堵塞设有过滤器,管材为高压聚氯

已烯。理论下讲,只要保证干管上任一点孔口压力水头满足滴灌工作压力,干管的铺设长度就是合理的。但是,系统干管过长,水头损失增大,均匀度降低,系统投资、运行费用增加,系统的安全系数降低,且首尾水流出流时间差增大;系统干管过短,水头损失小,均匀度提高,首部设计工作压力降低,但供水水源点增加。我们综合考虑系统投资及灌溉均匀度采用单向干管适宜长度250m左右最优,并且采用双向供水,干管长度在500m左右为最理想的建设单元。由于设计毛管铺设间距为0.8m,刚每单向主管铺设313根毛管。每根毛管含40个滴头,则每根毛管流量为55.2L/h,于是得到干管内流量Q为17.3m3/h

③灌水定额的确定

综合当地资料,设计灌水定额用下式计算

m=1000γh (β1-β2)/η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重(g/cm3),实测得γ=1.48 g/cm3;

h—计划湿润层深度(m),此处取h=0.40m;

β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常取田间持水量的90%;

β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常取田间持水量的60%;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η=0.9;

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得灌水定额为:

m=11.6mm

高速铁路绿化带宽度为12米,刚每公里灌水量约为139m3

④灌水周期的确定

灌水周期用来确定作物耗水量最旺时期的允许两次灌水的最大间隔时间,用下式计算T=mη/E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

E—日需水量,mm/d,取灌水临界期的平均日需水量,其它符号同前

可根据不同月份作物需水量计算得出。

以日耗水强度Ea=3.5mm/d为例,计算得出T=3.3,取3天。

4、绿化带滴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①干管经济管径的确定

D=13Q0.5

式中D为干管管径,(mm)

Q为干管流量,(m3/h)

代入干管流量得D=54.1mm,选择管径为63mm的PE管。

②干管的水头损失

h f=fQ m L/d b

式中h f为干管沿程水头损失(m)

Q为干管流量(L/h)

L为干管长度(m)

d 为干管内径(mm)

f、m、b分别为摩阻系数、流量指数和管径指数。

计算得h f=9.35m;加上局部水头损失得到h干为10.3m

③毛管的水头损失(多孔管)

hf=fSqd m/d b{[(N+0.48) m+1/m+1]-[Nm (1-So/Se)]}

式中hf为干管沿程水头损失(m)

q d为毛管滴头设计流量(L/h)

s为分流孔间距(m)

So为多孔管进口至首孔的间距(m)

N为分流孔个数

f、m、b分别为摩阻系数、流量指数和管径指数。

因毛管铺设距离较短,仅为12米,计算得hf=0.006m加上局部水头损失得到h毛为0.0066 m。故此水损可以忽略不计。

5、蓄水池类型及位置的确定

经对高铁沿线的初步勘察,结合系统的规划设计,蓄水池应尽可能修建于控制单元内的最高点,并双向供水。结合系统干管所需流量要求,蓄水池体积在80m3左右。

6、系统水泵建议选型

考虑滴灌系统的流量及管道水损因素,建议水泵出水量约为35m3/h,扬程为20米左右。

三、管网的规划布置(见附图)

四、工程材料详单(见附表)

五、灌溉工作制度

在灌溉之前,应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试水,在符合以下要求后方可运行工程:

1、管道通畅,无漏水现象。

2、控制阀门启闭灵活、安全保护设备运行可靠。

3、量测仪表盘面清晰,显示正常。

然后根据设计,打开干管一侧的阀门,启动水泵,并注意观察首部压力表变化,一般首部压力应保持在0.15~0.20Mpa为宜;并要注意观察过滤器前后压力表压差,如果压差过大,说明过滤器堵塞,应立即开启过滤器排污阀门,至水流变清为止。

当一个侧灌水接近结束时,先开启另一侧r的阀门,然后关闭已结束侧的阀门。做到“先开后关”,严禁“先关后开”。

六、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净效益根据“有项目”与“无项目”对比的原则来确定。无项目是按照现有水车喷灌的方式,效益分为节水效益,灌溉运行费节约效益等。

1、节水效益

节水效益主要指减少地下水开采节省的水资源费与开采成本等。采用滴灌系统,按照平均第年灌水15次,则每公里可节水2100m3/年。

2、灌溉运行费节约效益

运行费主要包括灌溉绿化带所发生的人工费、台班费等。目前每公里每次水车灌溉需要台班费及交通费等共计0.18万元,水费为166元/次,年灌溉15次,年运行费为2.9万元/km。滴灌系统成本为通讯费用和季度维护费,通讯费为1次30元,水费1次32元,按照年灌水25次计算,共计0.155万元;每季度4次维护,每次400元,年维护费为0.16万元,共计年运行费0.315万元,采用滴灌系统节省运行费用2.585万元/km。

另外不仅如此,滴灌与水车灌溉相比,能够提供较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经对比试验,红叶小檗滴灌较漫灌植株高度提高6%。因此,利用滴灌系统作为高速绿化带的灌溉方式可以大幅减少灌溉成本,保护周边环境,增加经济及社会效益。

七、结语

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灌溉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过对作物各个环节的有效成本控制,大大减少了作物种植单位的投入成本,并可极大地改善实施地的生态环境,而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这项节水技术将会在以后的高速绿化带灌溉中被进一步的采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用水、改善环境的目的,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及维护

路基排水设备施工 地面排水设备的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 地面排水设备主要有:排水沟、测沟、天沟、截水沟、矩形沟槽、跌水沟和急流槽等。 排水沟是设置于路堤护道的外侧,用以排除路堤范围内的地面水和截排从田野方向流向路堤的地面水的地面排水设备。 测沟是位于路堑路肩边缘的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堑范围内的地面水。在线 路不填不挖的地段亦应设置测沟。 天沟位于堑顶边缘以外,可设一道或几道,用以截排堑顶上方流向路堑的地面水。截水沟设置于路堑边坡平台上及排水沟、测沟、天沟所在部位以外的其他地方,用以截排边坡平台以上的坡面水或所在地区的部分地面水。 矩形水槽,当水沟所在地段土质不良或地质不良,水沟易于变形,以及受地形、地物或建筑限界的限制,不能设置占地较宽的梯形水沟时,排水沟、测沟、天沟、截水沟均宜采用矩形水沟的形式。 跌水、缓流井和急流槽,在地形陡峻地段,水沟的沟底纵坡很大时,可修建跌水、急流槽和缓流井等排水设施,以减少沟内流速,降低动能。 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分别适用什么条件? 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有:明沟与槽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截水渗沟与引水渗沟、渗水隧洞、水平钻孔、立式集水渗井与渗管 明沟与槽沟是敞开的地下排水设备,用于拦截、引排埋藏不深的地下水(一般为2m以内的潜水和上层滞水),并可兼排地表水。设置时,宜沿线路方向和顺沟谷走向布置,沟底应埋入不透水地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的底部应高出沟底不小于0.2m。为避免开挖断面过大,明沟深度不宜超过1.2m,若再深可用槽沟;槽沟深度不宜超过2m,若再深宜改用渗沟。 边坡渗沟是为疏导潮湿边坡及引排边坡上层滞水和泉水而修建的排水设备,同时可起支撑边坡的作用。其适用于土质路堑边坡不陡于1:1 或路堤边坡因潮湿容易发生表土坍滑的部位。 支撑沟是用来支撑可能滑动的不稳定土体或山坡,并排除在滑动面附近的地下水和疏干潮湿土体的一种地下排水设备。 截水渗沟与引水渗沟,截水渗沟用于拦截地下水,使其不流入病害区;引水渗沟是用来引排山坡湿地、洼地或路基内的地下水,以便疏干附近土体和降低地下水位。

南通港闸区高铁新城陈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南通市港闸区高铁新城陈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 南通市港闸区位于南通市城区北翼,是南通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和外资集聚高地,也是南通中心城沿江北拓的重要功能板块,随着宁启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在建的沪通铁路,未来的港闸区依托南通站、南通西站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高。同时,港闸区在经历了前期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后,也面临着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发展诉求,北翼新城、五水商圈的崛起为地区的转型已经升级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基于此,陈桥地区作为港闸区对接南通西站的桥头堡,成为承接西站辐射的核心功能地区,特开展本次概念性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以期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研判,打造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功能节点,明确后续发展功能及导向。 二、项目范围 本次概念规划设计范围 为东至城北大道,南至 通扬运河-城北大道,西 至九圩港,北至沪陕高 速,面积约14.6平方公 里。 三、项目内容 1、背景认知 对区位、交通、产业的 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等背景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2、资源禀赋分析 从现状用地、开发动态、产业用地绩效、公共设施服务、综合交通支撑、滨水生态环境、市政廊道等多维视角分析基地近年来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项目发展的潜力和限制条件,从区域层面和经济发展导向分析确定项目的核心资

源和关键发展要素,作为支撑后续发展策略的依据。此外,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现场踏勘等。 资料收集和整理:上位规划、既有规划、各专项规划、“十三五”规划梳理以及相关政策研读等。 现状踏勘:用地现状、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生态绿化、公共服务、道路交通、重大市政设施的调研。 3、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 基于南通市经济、社会演进特征和发展策略,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本规划区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地区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地区发展总体定位。 4、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 落实目标理念,明确基地内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控详层面),基于用地布局方案,合理确定基地内用地规模结构。 5、开发容量 协调规划区域与其它城市组团间的空间关系,建立区域协同、弹性高效的空间结构,明确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 6、生态环境 梳理基地内水系和绿地网络,以有利于环境塑造、有利于土地升值、有利于管理操作为目的,明确合理的生态空间结构。 7、综合交通 结合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和沿海大通道建设,重点研究地铁站点、静态交通等,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综合交通体系;关注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 8、公共空间与整体空间意向 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明确公园绿道格局。对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确定空间景观结构,提出景观风貌分区及特色,对区内主要轴线、节点、高度分区、特色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地区天际线,统一地区建设风貌。 9、规划实施保障与分期开发建议 梳理已建、已批和未利用地,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需求,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试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吉图珲客专X X X标 路基专业考试题 姓名:单位:职务:专业类别: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40分) 1、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路堤填筑材料基床底层填料的粒径应小于( 60)mm,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料的粒径应小于( 75)mm,且应级配良好。 3、区间原地面处理、浆体喷射搅拌桩、CFG桩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的单个工点为一个检验批;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200m)的单个工点为一个检验批; 4、路基相关工程包括(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防护栅栏)、(过轨管线、综合接地)等分项工程。 5、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筑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6、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压实系数(≥),砂类土及细砾土地基系数K30 (MPa/m) (≥ 110 ),碎石类及粗砾土K30 (MPa/m)(≥ 130 ),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压实系数(≥),砂类土及细砾土地基系数K30 (MPa/m) (≥130 ),碎石类及粗砾土K30 (MPa/m)(≥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 (≥ 40 )。 7、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或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当采用加宽超填方法时,

某市港闸区高铁新城陈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市港闸区高铁新城桥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 市港闸区位于市城区北翼,是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和外资集聚高地,也是中心城沿江北拓的重要功能板块,随着宁启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在建的沪通铁路,未来的港闸区依托站、西站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高。同时,港闸区在经历了前期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后,也面临着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发展诉求,北翼新城、五水商圈的崛起为地区的转型已经升级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基于此,桥地区作为港闸区对接西站的桥头堡,成为承接西站辐射的核心功能地区,特开展本次概念性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以期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研判,打造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功能节点,明确后续发展功能及导向。 二、项目围 本次概念规划设计围为 东至城北大道,南至通 扬运河-城北大道,西至 九圩港,北至沪陕高速, 面积约14.6平方公里。 三、项目容 1、背景认知 对区位、交通、产业的 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等背景 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2、资源禀赋分析 从现状用地、开发动态、产业用地绩效、公共设施服务、综合交通支撑、滨水生态环境、市政廊道等多维视角分析基地近年来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项目发展的潜力和限制条件,从区域层面和经济发展导向分析确定项目的核心资源和关键发展要素,作为支撑后续发展策略的依据。此外,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现场踏勘等。

资料收集和整理:上位规划、既有规划、各专项规划、“十三五”规划梳理以及相关政策研读等。 现状踏勘:用地现状、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生态绿化、公共服务、道路交通、重大市政设施的调研。 3、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 基于市经济、社会演进特征和发展策略,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本规划区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地区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地区发展总体定位。 4、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 落实目标理念,明确基地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控详层面),基于用地布局方案,合理确定基地用地规模结构。 5、开发容量 协调规划区域与其它城市组团间的空间关系,建立区域协同、弹性高效的空间结构,明确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 6、生态环境 梳理基地水系和绿地网络,以有利于环境塑造、有利于土地升值、有利于管理操作为目的,明确合理的生态空间结构。 7、综合交通 结合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和沿海大通道建设,重点研究地铁站点、静态交通等,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综合交通体系;关注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 8、公共空间与整体空间意向 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明确公园绿道格局。对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确定空间景观结构,提出景观风貌分区及特色,对区主要轴线、节点、高度分区、特色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地区天际线,统一地区建设风貌。 9、规划实施保障与分期开发建议 梳理已建、已批和未利用地,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需求,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四、项目工期: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向采购单位提供规划编制成果。 五、项目成果: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及技术措施分析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及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以往出现的铁路路基质量病害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才能相应地摸索出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之后的高速铁路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铁路路基的质量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实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技术措施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铁路工程在其建成通车之后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害,尤其是铁路过渡段的路基工程,出现病害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以往出现的铁路路基质量病害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才能相应地摸索出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之后的高速铁路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铁路路基的质量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实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二、铁路路基质量病害原因分析 1、铁路过渡段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达标 铁路工程中的过渡段桥台台背大都要求对其台背的填料进行处理。然而,由于桥台台背的填料压实度受到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操作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桥台台背的填料土压实度往往难以满足规范的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这可以说是铁路工程过渡段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另外,在铁路工程的运营阶段,由于列车荷载与天气、环境等因素长期不断的作用影响,会导致其路基的土基塑性变形逐渐累积,最终导致铁路工程过渡段路基产生差异沉降,并以此来破坏铁路工程过渡段路基的平顺度。 2、铁路过渡段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理不完善

贺州市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doc

文献综述 1前言 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 ,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 ,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 ,但仍旧较低 ,宾客流多需要其他

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 ,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 ,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 ,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此外 ,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 ,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 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 ,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 ,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 ,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 ,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 ,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 ,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 ,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 ,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 ,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 ,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 ,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2)扩张效应 ,延伸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 高铁建设的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提供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程度 ,形成地理学理论中所谓“时空转换”。一方面同样距离用更少的时间;另一方面 ,相同的时间到达更大的范围或者更远的点。由此一来 ,高铁的建设 ,将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 力 ,带动其一小时经济圈之内新城节点的发展 ,总体上提高沿线城镇群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3)第三产业效应 ,促进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高铁设计说明

高速铁路绿化带滴灌工程 2010-11-30

一、设计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高速铁路的绿化越来越受到了广大设计人员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高速铁路进行绿化,不仅可以大大改善高速铁路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给沿线造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局部影响,保护铁路用地内和相邻地带原有的植被;而且还能减少沿线环境受列车噪声、废气排放和夜间行车灯光等带来的各种影响及缓和沿线居民的心理功能等作用。同时,通过高速铁路绿化设计,不仅利于路堑、路堤边坡的美化与稳定,美化路容;而且还能防止雨水对路堑、路堤的侵蚀,保持水土流失。 通过对高速铁路进行绿化,除改善环境方面因素外,还能使其具有优美的流线型、新颖的构造物,而且还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能使司乘人员及游客置身于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进而提高高速铁路的使用效率,发挥高速铁路的功能。 滴灌是一种以小量、频繁的方式向植物根部输送水份,从而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里需水的均匀灌溉技术。滴灌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经过近50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独立产业。目前滴灌产业系统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生产商按统一的标准生产系列化产品,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技术和产品日趋完善,所使用的各种管道、配件供应也十分齐全。滴灌的微灌节水产品研发、制造和技术应用的企业之一,公司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这为高速铁路绿化工程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据公司试验测算,滴灌的灌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灌溉定额仅为漫灌的25%,因此,在大力提供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今天,采用滴灌对高速铁路绿化带植物进行灌溉,可节省大量用水和费用。 二、高铁绿化带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1、系统特点 高速铁路绿化带滴灌系统与田间农作物滴灌系统的技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①地形差异明显。 随着铁路呈线状分布,坡度变化较大,因此我们选取了压力及流量偏差较小

高铁新城建设PPP项目投标方案345页(图表丰富)

运营维护可行性方案编制总说明 1、本投标文件是依据“简阳市高铁新城一期建设PPP投资合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文件”、以及我公司类似工程建设管理经验进行编制; 2、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的人员根据工程需要公司可随时增加,我公司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在运营维护支持方面,我公司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及项目运营团队,也培养了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运营维护管理人才,可以抽调到项目公司支持该项目的运营及维护管理。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长期从事物业及项目运营管理,对运营维护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体系,能够把项目的运营维护做好。 3、简阳市高铁新城一期建设PPP投资合作采购项目是以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人,组成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联合体公司共同参加投标。凡是在后面的章节文本中出现的联合体公司,均指由上述三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公司。 4、联合体公司牵头人合法代表联合体成员负责本采购项目投标文件编制和合同谈判活动,并代表联合体公司提交和接收相关的资料、信息及指示、并处理与之有关的一切事务,负责合同实施阶段的主办、组织和协调工作。 5、联合体公司将严格按照本采购项目公开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递交投标文件,履行合同。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牵头落实项目资金并负责施工总承包工作,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本采购项目的勘察、规划设计、初步设计及最终设计。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落实项目资金。

第一篇项目管理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本工程管理方案根据简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招标文件关于技术标编制要求及要点编制。如果我联合体公司中标,我公司将组建项目公司,按照出资比例由出资各方共同组建经营管理机构,完成对高铁新城一期建设PPP投资合作人采购项目的投资、融资以及工程建设及移交工作,做到投资最少,质量最优,工期最短。 第二章高铁新城项目定位与总体规划功能分析 第一节高铁新城项目定位 1、项目区位分析 高铁新城位于简阳市西南,是简阳市主城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连接枢纽,东至成渝高速,北至简三快速路外,迎宾大道横穿其中。东北侧距简阳主城区仅1公里,西北侧距成都约50公里,西南边缘距航空港机场枢纽站约5公里,东南距资阳市约33公里。项目区域距规划中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分别为4公里和7公里,项目区域位于规划中机场配套商业与生活服务区,区位优势相对明显。 通过高铁建设,使区位交通优势更加突出。成渝高铁通车后,简阳至成都仅需8分钟,从而将简阳真正纳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使人才、资金、信息、商贸等资源交流更加快速频繁。迎宾大道是连接简阳市主城区、成渝高铁简阳南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中轴线,有利于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公路、高铁和机场的三核驱动,将从交通一体化方面为简阳插上腾飞的翅膀。高铁新城及迎宾大道的建设,完善了高铁站与简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无缝对接,扩大了简阳在国内及国际的知名度,提高了简阳在成渝区域的话语权。 2、高铁新城定位分析 高铁新城作为简阳市发展崛起的重要支点,将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成渝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专业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史存林 一、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的发展情况 路基工程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工程,在线下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铁路向高速化发展,路基标准及施工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列车高速、平稳、舒适和安全的技术指标。 我国客运专线铁路路基的技术标准及主要参数,是九十年代以来在高速铁路“八五”、“九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和建设的经验;在设计过程中借鉴、消化、吸收了国外铁路设计新方法和新标准;结合秦沈线的实际情况,并经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国内专家的论证而最终确定的。 1.1路基主要研究的课题及成果 1.1.1“八五”“九五”路基主要研究的课题 《高速铁路路基技术条件的研究》(1993~1995) 《高速列车作用下地基弹塑性与刚度的研究》(1993~1995) 《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及变形控制值的研究》(1995~1997)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标准的研究》(1995~1997) 《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技术措施的研究》(1995~1997) 1.1.2秦沈客运专线路基科研试验的主要项目(2000~2003)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试验研究》 《路基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的试验》 《路桥过渡段设置方法试验》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处理路基试验》 《不同基床表层结构及路基、轨道动态试验研究》 1.1.3高速铁路(京沪)路基工程试验研究项目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形式及填料改良优化研究》(1997~1998) 《(高速铁路)路基和桩基沉降控制的试验研究》(1999~2001)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的试验研究》(2002~2003) 《高速铁路软土和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2002~2003)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2003~2004) 1.1.4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试验研究项目 随着客运专线的大规模规划建设,针对客运专线通过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 1.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二、工程概况 正线路基长度共计共12146米,其中过渡段长度2690米,包括以下六种形式: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两桥(隧道)之间短路基过渡段。 隧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路涵、路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基坑回填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队伍配置 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 2、设备配置 依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备足量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种资源。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 4.1施工人员安排 1、主要管理人员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编号姓名职务备注 1项目经理 2项目总工

4.2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过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车装运土方,挖掘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2。 表2 投入的机械设备

4.3检测仪器、测量设备的配备 表3 试验检测仪器及测量设备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 设置方式图如下:

高铁站区建设,中心城区发展的引擎

高铁站区建设 ——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引擎 1.引言 高速铁路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其高可达性的优势对商业、商务办公、娱乐中心等有较强的集聚性。因此,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简称高铁站区)商业的规划与开发将使未来火车站枢纽产生更有公共性的附加功能价值,使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组团,更使城市中心区域组织快速更新换代,带动城市中心区发展。 2.背景介绍 随着世界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长距离城市之间的往来显得更为紧密,于此相关联的交通出行也对应 的发生了新 的变化,表 现出平均交 通出行距离 增加,出行 频率和交叉 移动增多等 特征。城市 之间的旅行、 “十一五”铁路网规划

区域之间的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机场、高速铁路车站等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也成为城市规划者们关注的焦点。 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快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这标志着我国也将进入高速时代。 我国目前已有的高速铁 路为:京津城际、石太客运 专线、长吉城际铁路、胶济 客运专线、沪宁高铁、武广 客运专线、郑西高速铁路、 温福线、汉宜线、京沪线、 福厦铁路,成灌高铁、、沪宁 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 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铁等。 到2020年,计划用6万亿修建5万公里高速铁路。从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3.三圈层理论 根据Schutz,Pol等人结合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圈层”结构模型。将高铁站的影响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第一圈层(primary development zones),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商务、贸易、办公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800m以内;影响区/第二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s),扩散影响区布置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混合功能,半径约1500m;外

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的研究

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研究 一、国内部分新城开发建设案例 1.济南西区 采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指挥部+项目法人”的组织实施模式,即“市长+市场”的模式,成立西客站片区建设指挥部,由济南市市长挂帅,整合市区两级政府的土地、规划、市政、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行政资源,对西客站片区的开发建设任务进行决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滚动发展、自求平衡的原则开展新城建设。 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开发策划咨询机构做为指挥部的“参谋”,参与新城区建设的全过程咨询管理。以山东省高校基建咨询服务中心为咨询服务总平台,全面负责统筹谋划各规划项目的提报、工作计划及进度,督促管理各项目规划过程,组织各类技术审查及技术协调会议,形成最终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委托其他专业机构搭建专业分平台,构成了完善的服务平台体系,为西客站片区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采取政府与市场合作的运营模式,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 制定了一揽子优惠、开发补偿和公众参与等政策,使区域开发项目更加合理、透明和具有前瞻性,并吸引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2.长沙东部新区 长沙东部新区建设采用了市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指挥部+项目法人”的组织实施模式,即“政府+市场”的模式。成立了建委副主任为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作为该项目的存在主体,主要负责资金的筹

措、道路的建设施工以及目前四个项目的协调等工作。 长沙新区开发建设融资形式采取市财政资金支持与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式。市政府拨付专门财政资金用于城东新区项目启动,同时,通过银行获取信贷资金。目前,新区建设资金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在此基础上,靠市场运作保证项目资金额度。 开发运营模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先将项目启动区域周边的土地利用控制起来,通过土地市场运作来获得后续项目的开发资金。 3.河南郑州新区 成立了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郑汴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郑州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郑州新区工委、管委会等机构,统一组织协调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始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良性循环、滚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采取“特区+公司”开发经营模式。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环境引商、项目带动”的运营模式。 坚持“盘活资产、自我积累、自我开发、滚动发展”的资金筹措路子,通过借贷融资,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城区环境,增强对开发商的吸引力,实现滚动发展。 4.深圳罗湖新城 成立领导班子,协调不同的投资及实施实体单位。聘请知名咨询公司对新城建设进行国际咨询,并制定相关研究机构做咨询的整合,形成系统的开发策略。

我国高速铁路及路基工程技术发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查作业学科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1518 姓名:梁志杰 课程名称:铁道工程

我国高速铁路与路基工程技术发展 【摘要】: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高速铁路的出现已突破了传统铁路路基的设计理念,其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和检测手段等都有了很大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新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中。 【关键字】: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特点 【正文】: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高速客运专线。这种高速铁路建于客货运输都十分繁忙的通道上,一般沿既有线修建,设计速度达350km/h。承担本线到发与跨线客流的输送任务,采用300km/h及以上的高速列车与200~250km/h的跨线列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2)城际铁路。这种高速铁路建于两相邻大城市间,设计速度为200~250km/h。承担两城市间到发客流的输送任务,采用高密度、短编组、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3)快速客运

通道。这种高速铁路建于客货运输潜在需求都十分旺盛但还没有铁路的地区,设计速度为200~250km/h,承担吸引区内客货运输任务,采用200~250km/h的旅客列车与120km/h货物列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构建,主要应针对高速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不仅仅是高速,它具有三点优势:一是高速铁路速度快、省时间,安全系数高,乘坐空间大,舒适又方便,价格又适宜,迎合了现代社会出行的需求,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世界各国振兴铁路的强大动力。二是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是铁路大面积吸纳现代高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的产物。推动了铁路科学技术和装备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增强了铁路的竞争力。三是高速铁路不仅运输能力特别大,有年运输量可达数亿人次以上的优势,又有减少环境污染的优势,因而特别适宜于大运量的城市间、城市群和城郊的高频率运输。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总之,发展高速铁路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速铁路以其高速、平稳、舒适的优良品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力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升级,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 从旧时落后的铁路到如今的高速铁路,我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从封建落后的清朝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旧时中国铁路发展缓慢,受到清政府封建势力的强烈发对。在那个动荡的年

设计说明-路基 (17)

设计说明 一、施工范围: DK72+540~DK73+120(K237+595.13~K238+175.13),长580m。 二、工点类型:风沙路基 三、工点概述: 鄂尔多斯高原区,地势开阔有起伏,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粉砂,褐黄色为主,潮湿-饱和,松散-稍密,局部夹有细砂,σ/0=90-100 kPa;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细砂,褐黄色为主,潮湿-饱和,松散-稍密,局部夹有粉砂,σ/0=100-120 kPa;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Q/4l/):粉砂,灰黄色-褐灰色、黄褐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夹有细砂,σ/0=100-110 kPa;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Q/4l/):细砂,灰黄色-褐灰色、黄褐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夹有粉砂,σ/0=120-150 kPa;白垩系下统(K/1)泥质砂岩:棕红色,细粒砂状结构,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胶结程度较低,全-强风化,全风化层厚0-10.0m,σ/0=200-350 kPa。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较浅,一般为0.7~10.5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80m。 DK72+540~DK73+120(K237+595.13~K238+175.13)为流动沙丘,沙害程度中等。 四、工程措施: 1、基床加固:基床表层填0.6m厚A组填料,基床底层填筑1.9m厚的B组填料,基床以下填筑C组填料。 2、边坡防护:DK72+725~DK73+045(K237+780.13~K238+100.13)两侧边坡采用C25混凝土六棱空心砖进行边坡防护,空心砖内植草,六棱空心砖详细技术要求参见“陶鄂竣路-02-04”。其余路基两侧边坡采用树枝沙障内植沙柳防护,树枝沙障规格1m×1m,沿线路方向边坡每隔4m(边坡高度2.5m≤h<4m)或8m(边坡高度0.6m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02年11月27日 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特点 ?路基按照结构物设计,填料和压实标准高; ?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 ?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 ?路基动态设计; ?地基处理类型多。 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强化结构,K30 、E v2、E vd、n 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采用A、B组或改良土填筑,K30、E v2、K 、n满足设计要求 ?基床以下路基采用A、B、C组或改良土填筑,K30、E v2、K 、n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 ?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路基发生强度破坏之前,已经出现了不能容许的变形;

?我国对无砟轨道的路基工后沉降要求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可调高量15mm,路桥路隧差异沉降不超过5mm。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 ?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的过渡段,是以往设计及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既有线发生路基病害的重要部位。由于桥台与路堤的刚度相差显 著,高速列车通过时对轨道结构及列车自身会产生冲击,从而降低列 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加快结构物和车辆的损坏。 ?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舒适,对路桥过渡段采用了刚度过渡的设计方法。在桥台后一定范围内,采用刚度较大的级配碎石作为过渡 填筑段,与路堤相接处采用1:2的斜坡过渡。 路基动态设计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需要开展路基动态设计。 ?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预压土高度,确定预压土卸荷时间,以及铺轨前对路基进行评 估及合理确定铺轨时间,以确保铺轨后路基工后沉降量与沉降速率控 制在允许范围内。路基动态设计的成果可以为后续的轨道工程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地基处理的种类多 ?对于浅层软弱地基采用了换填碾压处理、或换填砂垫层处理; ?对于深层软基的主要地段采用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结加预压的处理方 法; ?对于工后沉降要求高及路桥过渡段,根据地质条件和经济对比,采用了砂桩、碎 石桩、粉喷桩、搅拌桩、旋喷桩等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有地震液化的粉土或粉细砂层的地基段,采用了挤密砂桩的处理方法; ?新建的一些客运专线采用强夯、CFG桩、灰土挤密桩、桩网、桩板等地基处理方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各工序施工工法、工序衔接及工期安排,材料供应计划和服务于施工的各项设施的设置等。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了解和掌握高速铁路的工程内容、特征和施工工艺要求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一、与其他铁路相比高速铁路的主要特点 (一)部分设计标准 1?路基、桥涵工程工后沉降标准高,要求路基50mm,桥梁30mm.从路基结构料看,基底承载力要求明确提高,路基主体为AB级填料或改良土,路基基床底层必须填筑AB级填料;路基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和沥青混凝土。 桥涵工程的设计要按沉降要求检算下部工程;路桥、路涵过渡段采用砼和级配碎石等填充;桥涵上部工程的动力特性应满足运行速度要求。 2?轨道工程为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单层道床,摊铺机铺碴。 (二)施工工序 1.架梁工程必须在路基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1-2个月后开始实施。简支粱由设置的工地梁场预制,一般采用无轨或有轨运输,特制架桥机架设;连续梁采用挂篮或支架法施工。 2.路基工程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方法,在填料的级配以及含水率等方 面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基床部分必须按级配要求采用设备拌合后填筑。对于软 土路基地段,一般来说地基处理工程完成后 3 —6个月后填筑土石方,土石方完成后3-6个月施做级配碎石。 3.轨道工程在架梁完成后一次铺设无缝线路。有碴地段一般采用单枕法施工,无碴地段采用特制轨道小车拖拉法铺设无缝线路。无碴轨道整体道床的铺设应在架梁完成后铺设,时间间隔在2个月左右为宜。 4.站后工程:为不影响路基地段的施工质量和标准,接触网等工程的支柱 基础,通信信号电力工程的电缆槽宜在路基表层级配碎石完成后施做,柱基一般采用钻孔浇注混凝土施工方案,电缆槽采取切割后安装槽板法施工。站后其他工程待铺轨

高铁新城的总体规划方法论以长沙高铁东部新城为例

高铁新城的总体规划方法论以长沙高铁东部新城为 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长沙高铁东部新城为例 杨宝民朱昌宏 作者介绍杨宝民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商业地产总裁班客座教授 朱昌宏广州城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博士 摘要:作者通过考察国内多个新城开发建设,发现了新区城市发展动力不清晰,过分依靠房地产拉动,城市规划与商业规划脱节的问题,提出了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以及旅游规划相互结合的新思想,在长沙高铁新城的规划策划中得到了贯彻落实。作者在服务长沙高铁新城和综合体项目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土地一级策划和城市设计结合,将产业规划和项目联动策划,这些项目包括已经投资80多亿元的国际会展中心,黄兴大市场以及即将建设的站前高铁综合体,受到了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欢迎。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旅游规划主题文化 The new method urban planning for high-speed railway new city-----the case of Changsha Abstract

By visiting various new cities in China, the Author proposed several questions: what is the motivation behind urban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over-dependence on real estate; what are the problems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urban planning and commercial site planning. The Author suggested a new idea to combine urban planning, commercial site planning, industry planning and tourist planning all together.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the planning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new city in Changsha before. In the process of servicing the high-speed railway and complex events in Changsha, the Author creatively link land level planning with urban design, also he combine industry planning with project development, these projects include Changsha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HuangXing Produce Market, Urban Fair Complex ahead of Changsha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The investment of these projects is more than 80,00000000 RMB in total. More importantly, the projects have a high popularity among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citizens. 一、新城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深圳新摩尔公司在长沙的策划与招商结合的成功实践 我国依法行政处于起步期,城市规划修订经常体现城市现任行政官员的个人意志,由于缺乏对城市规划法规的尊重,我国城市规划的持续实施意识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考试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考试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应严格按进行,全面贯彻,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保障铁路安全。 2.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等建设各方应坚持“”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生产规章制度,落实生产责任制。 3.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明确了建设各方应建立健全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控制。规定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包括、、人员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 选择,弃土不得堵塞沟槽、挤压河道、桥梁墩台及其它建筑物。 5.高速铁路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手段,质量数据 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和其它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必须按规定,而且严格履行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及入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8.高速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达不到要求时,严禁进入轨道工程施工工序。 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采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和单位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应用于工程施工。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迸行控制,单位和单位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并形成记录。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应满足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应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设施。 11.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的地质资料进行核查,地基条件应符合文件。核查的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12.原地面坡度陡于1:5 时,应顺原地面挖,整平,沿线路挖台阶的、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 m 。 13.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由人工清理,保护层的厚度宜为㎝。 1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 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